中国工艺美术史试卷 A
中国工艺美术史A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2014-2015学年度第1学期《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考试试卷(A 卷)院 系: 艺术学院设计系 专业班级: 13视觉传达设计本科(1)13视觉传达设计本科(2)学生姓名:学 号:考试方式 :开卷 (开卷、闭卷)…………………………………………………………………………………………………………3、唐三彩4、磁州窑5、宜兴紫砂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每小题1分,共20分) 1.剔犀是雕漆的一种。
( )2.“司母戊鼎”是商代晚期作品。
( ) 3.明清时代,吉祥图案极其流行。
( ) 4.彩绘陶主要用于陪葬。
( ) 5.汉代青铜器常常素面无纹。
( )6.彩绘是汉代漆器的主要装饰方法。
( ) 7.典型的龙山文化以黑陶著称。
( ) 8.开片即瓷胎中的裂纹。
( ) 9.豆是青铜器特有的器形。
( ) 10. 蛋壳陶是黑陶的别称。
( )11. 殷墟妇好墓出土了大批青铜器和漆器。
( ) 12. 青铜器在西周时代开始出现长篇铭文。
( ) 13. 汝窑瓷器多带有精美的装饰。
( )14. 在敦煌出土过东魏的刺绣一佛二菩萨说法图。
( ) 15.窑变指钧釉器物上的黑色斑纹。
( ) 16.祭红指明以来生产的一种红釉瓷器。
( ) 17.中国的彩陶主要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
( ) 18.元代工艺美术风格是粗犷、豪放、刚劲。
( ) 19.《髹饰录》是我国现存唯一的一部古代玉雕工艺专著,明代隆庆年间安徽新安黄成所著。
( ) 20. 清代刺绣十分繁荣,地方性流派众多是清代中期以来刺绣的重要现象,其中粤绣、蜀绣、。
三、简答(每小题6分,共30分)1、商周两代青铜器有何异同点?2、简述宋瓷兴盛的原因。
3、清代景德镇窑各时期的特点。
4、黄道婆在棉纺织工艺上的重大贡献有哪些?5、简述两宋工艺美术对后世的影响。
四、论述(每小题15分,共30分)1、试举例论述唐代的工艺美术特点。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试题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商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物纹样以动物纹和几何纹为主,下列不属于几何纹样的是( c )。
A 乳钉纹 B重环纹 C 连珠纹 D垂鳞纹2丝绸上的连珠纹最早出现在(A)朝代。
A魏晋南北朝时期 B宋代 C唐代 D春秋战国3在新石器时代里良渚文化制作特别精良,外方而中有圆形空洞,是良渚玉器中的典型器物。
这一玉器物是指( b )。
A钺 B 琮 C 壁 D环4不属于原始陶器制作方法有( c )。
A 捏塑 B泥条盘筑 C堆塑 D轮制5汉代铜镜中出现的四神纹样,分别象征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其中象征南的是( b )。
A青龙 B朱雀 C玄武 D白虎6秦汉时期的织物与丝线染色基本用的是植物性染料,染蓝主要用(d )。
A皂豆 B绢云母 C 红花 D靛蓝 E栀子7中国最原始的瓷器出现在(b )。
A商代中期 B 商代晚期 C商代早期 D西周早期8秦汉时期的泥质灰陶明器中,有三种装饰引人注目,其中有一类为彩绘陶,装饰模仿( A )。
A漆器 B 金银器 C青铜器 D青铜礼器9秦汉时期,丝绸纹样中出现最多的是( B )。
A几何纹样 B云气纹样 C动物纹样 D人物纹样10原始社会仰韶文化彩陶可分为( D )类型和庙底沟类型。
A 马家窑 B半山 C马厂 D半坡11商周时期青铜器有()道制作工序。
A 五 B六 C七 D四12下列不属于青铜礼器范畴的是()。
A酒器 B食器 C水器 D兵器13下列不属于春秋战国及其以前丝绸种类的是()。
A绢、缣 B绮、锦 C纱、觳 D缎绦14下列不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漆器的主要装饰手法有()。
A犀皮 B戗金 C 漆绘 D 嵌错15下列不属于春秋时期青铜器装饰的技法有()。
A戗金银 B模印制范法 C鎏金 D 失蜡法16清代苏州盛产的锦通常被称为:()。
A蜀锦 B壮锦 C宋锦 D云锦17明末,中国科技史上出现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是:( b )。
A明代的《鲁般营造正式》 B宋应星的《天工开物》C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D计成的《园冶》18两宋漆器的装饰技法有:()A雕漆、刻丝、堆漆、螺钿B雕漆、戗金银、堆漆、螺钿C雕漆、戗金银、堆漆、刻丝D 雕漆、戗金银、刻丝、螺钿19毡罽在元代有很大的发展,毡是羊毛或驼毛经湿、热、挤、压等工序制成的片状材料,罽指的是()。
2017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真题A卷

2017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真题A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题1分,共25分)1、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器表面的加工有多种方法,如压磨、压印、()和刻划等。
A. 彩绘B. 镂刻C. 贴花D. 堆贴2、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始文化,遍布我国黄河上下,大江南北。
在黄河流域的称为“仰韶文化”。
在长江流域的有()。
A. “半坡文化”B. “龙山文化”C. “大汶口文化”D. “河姆渡文化”3、商代青铜器的重要装饰纹样是()。
A. 饕餮纹B.龙纹C. 牛纹D. 鸟纹4、周代青铜器的装饰花纹,主要有(),这是周代的一种重要装饰纹样。
A. 回纹B. 环带纹C. 窃曲纹D. 垂鳞纹5、周代的玉器,主要作为()使用,体现了周代的等级名分制度。
A. 祭器B. 礼器C. 储器D. 饰器6、春秋战国时期在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中,最主要的是()。
A. 双菱纹B. 四叶纹C. 蟠螭纹D. 夔凤纹7、战国时期漆器的发展,以南方的()最为发达。
A. 秦国B. 楚国C. 赵国D. 中山国8、铜鼓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一种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青铜制品。
依照铜鼓流行地区和样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系统。
A. 桂系和滇系B. 川系和滇系C. 桂系和粤系D.滇系和粤系9、汉代瓦当的装饰可分为卷云纹、动物纹、()、文字等几种。
A. 四神纹B. 双夔纹C. 太阳纹D. 几何纹10、汉代的装饰风格,可以用()来概括。
A. 质、动、紧、味B. 质、静、松、趣C. 动、松、味、雅D. 静、驰、阔、幽11、()时期、我国工艺美术,已进入了瓷器时代。
A. 六朝时代B. 唐代C. 汉代D. 春秋战国12、斑漆是()时期的新创造。
A. 秦代B. 汉代C. 六朝D. 唐代13、(),其品种和样式,正经历着自古以来人们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过渡阶段。
A. 汉代家具B. 唐代家具C. 宋代家具D. 元代家具14、唐代的工艺美术风格概括为“情”,宋代则可以概括为()。
中国工艺美术史考试答案

1
(2.0 分)
2.0 分
A、
几何人纹盆
B、
人面鱼纹盆
C、
鱼人花纹盆
此器物的名称为?
D、
鱼图腾纹盆
我的答案:B
2
(2.0 分)
2.0 分
A、
夔龙纹
B、
饕餮纹
C、
窃曲纹
此装饰图案称为?
D、
卷云纹
我的答案:B
3
漆器的实用优点有? (2.0 分)
(2.0 分)
2.0 分
我的答案: ×
4
锦:是丝织物的一种,主要指轻薄类的丝织品。
(2.0 分)
0.0 分
我的答案: √
5
漆器中的“剔红”工艺,是属于雕漆工艺的一种。
(2.0 分)
2.0 分
我的答案: √
6
唐三彩的基本功能是作为陪葬用的。
(2.0 分)
2.0 分
我的答案: √
7
明朝时期的宜兴窑,盛产紫砂壶。 (2.0 分)
1. 造型特点 它具有浓厚的楚文化特色,两只昂首卷尾、四肢屈服、背向而距的卧虎为底座, 虎背上各立一只昂首引吭高歌的鸣凤,背向而立的鸣凤中间,一面大鼓用红绳带悬于凤冠之 上。通体黑漆器为地,以红、黄、金、蓝绘画出虎斑纹和凤的羽毛。
2. 意义 在这凤与虎的组合形象中,凤高大轩昂,傲视苍穹,虎却矮小瑟缩趴伏于地,反映了 楚人崇拜鸣凤,向往安静的意识和征服猛兽,不畏强暴的精神。
2.0 分
A、
轻便、易洗。
B、
无异味、耐酸碱。
C、
防潮、防腐、隔热。
D、
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4
工艺美术史考试试题

工艺美术史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工艺美术是以下哪个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A. 绘画B. 雕塑C. 建筑D. 音乐2. 哪个时期是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高峰期?A. 唐朝B. 明朝C. 清朝D. 宋朝3. 以下哪种工艺美术形式属于金属工艺?A. 刺绣B. 刻瓷C. 铸铁D. 陶瓷4. 工艺美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古代B. 中世纪C. 文艺复兴D. 现代5. 著名的工艺美术学院"黑山学院"位于哪个国家?A. 美国B. 英国C. 德国D. 中国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工艺美术的定义和作用。
工艺美术是一种将实用性与美感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通过手工艺制作、材料处理和创造性设计,创造出具有美观和功能的物品,如陶瓷、玻璃、银器等。
它不仅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还体现了特定时期和地域的文化特征和审美观念,具有重要的艺术与文化意义。
2. 请谈谈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传统特色。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以传统技术与独特审美观念为基础,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
其中,景泰蓝、瓷器和丝绸等工艺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装饰图案而著名。
同时,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追求和谐的整体效果,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
3. 谈谈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趋势。
现代工艺美术在传承传统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和科技手段。
例如,3D打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珠宝和家居饰品制作,使得工艺美术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
此外,环保、可持续发展等观念的兴起也影响了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使用可回收和可再利用的材料,以及注重产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三、论述题工艺美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代表了一种艺术创作形式,更反映了特定时期和地域的文化特征与审美观念。
工艺美术的发展历史悠久,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变和进步。
在古代,工艺美术是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文化传承和表达的载体。
例如,中国古代的陶瓷和丝绸制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用品,并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装饰图案闻名于世。
湖师大中国工艺美术史含答案

湖师大中国工艺美术史含答案选择题1、人面鱼纹是(A)类型彩陶器中常见的装饰纹样。
A、半坡B、庙底沟C、马家窑D、马厂2、现存最大的单体古代青铜器是(D)。
A、四羊方尊B、编钟C、立鹤方壶D、司母戊大方鼎3、饕餮纹是(B)时期青铜器上常见的纹饰。
A、夏代B、商代C、西周D、东周4、画像石艺术多出现在(B)时期。
A、战国B、汉代C、唐代D、现代5、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了大量的(A)艺术品。
A、漆器B、青铜器C、瓷器D、绘画6、唐代邢窑多生产(C)。
A、唐三彩C、白瓷D、彩瓷7、“纳石失”是(B)时期特有的纺织品种。
A、宋代B、元代C、明代D、清代8、景泰蓝是(C)时期新创的著名复合工艺品种。
A、唐代B、宋代C、明代D、清代9、黄道婆的主要功绩是改进了(C)工艺。
A、陶瓷B、建筑C、纺织D、服装10、张成、杨茂是两位著名的(才)大师。
A、陶瓷设计B、服饰设计C、雕漆工艺D、园林设计11、《舞蹈纹彩陶盆》出土于(B)。
A、西安B、青海C、河南D、长沙12、青铜器《长信宫灯》是(B)时期的艺术杰作。
A、商代C、唐代D、清代13、唐三彩是一种(C)工艺品。
A、彩陶B、彩绘陶C、低温彩釉陶D、彩瓷14、我国最早的釉下彩装饰手法首创于(D)。
A、越窑B、磁州窑C、吉州窑D、长沙窑15、“哥窑”是(B)时期一个重要的窑口。
A、唐代B、宋代C、明代D、清代16、我国古代家具工艺的高峰是(C)。
A、宋代家具B、元代家具C、明代家具D、清代家具17、元、明、清时期我国制瓷业的中心是(A)。
A、景德镇B、铜官C、西安D、石湾18、胡莲仙是(C)工艺的代表人物。
A、苏绣C、湘绣D、粤绣19、狩猎、攻战纹饰多出现在(D)时期的铜器上。
A、夏B、商代C、西周D、春秋战国20、秦始皇兵马俑的材质是(A)。
A、灰陶B、彩陶C、石头D、木材21、木叶贴花装饰工艺多出现在(B)瓷器上。
A、长沙窑B、吉州窑C、鲁山窑D、岳州窑22、“斗彩”是(B)时期出现的新工艺品种。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四附答案

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四附答案中国工艺美术史试题四附答案一、名词解释1彩陶繁荣于新石器时代中期。
多为以矿物颜料绘画的泥质红陶,装饰绘画于烧造之前,题材以各种几何形为主。
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最为发达,其着名彩陶类型有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等。
2新石器在打制的基础上,普遍磨光、常常钻孔的石器。
是新石器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注重材料的选择,并体现了对称、质感等重要的工艺美术法则。
其材料、技术和若干器形为原始玉器继承。
3青铜器基本为以红铜与锡的合金铸造的器物。
在红铜中加入锡,可以降低熔点、提高硬度、增加美感。
分容器、乐器、工具、兵器等多种。
起源于商代以前,商周时代繁荣,汉代开始衰落。
4金银错青铜等金属器物的装饰方法,又称“错金银”。
始于春秋战国,两汉及其以后仍在沿用。
做法是,在器物上刻出图案,于刻纹内镶嵌金银丝或片,再打磨平滑。
使器物有精巧华丽的装饰效果。
5铜镜以青铜铸造的鉴容用具。
正面光滑明亮,背面常有装饰图案。
中国早期的铜镜已见于齐家文化遗址,经战国两汉、唐两个高峰后,艺术转向衰落,入清,为玻璃镜取代。
6带钩古人扣接腰带或随身佩挂小物品的器具,形如微曲的长条或琵琶等。
因展示性强,往往制作考究、装饰华丽,材质虽以青铜居多,但也常见金银、玉石。
出现于西周晚期,战国秦汉风靡。
7夹纻一种轻巧漆器胎体的制作方法,纻即麻布。
做法是,以木或泥做成内胎,以涂漆灰的麻布等裱糊若干层,干实后,去掉内胎,再于麻布壳上髹漆。
始于战国,流行于两汉。
魏晋以来,多用于制作塑像。
8玻璃中国古代,常称“琉璃”等,入清,又称“料器”。
曾长期属于铅钡玻璃,其透明度及耐热性都不及西方的钠钙玻璃,这种情况直到清代才改变。
9《考工记》中国已知最早的古代手工业技术着作。
应成书于战国时的齐国,西汉,补入《周礼》,今存7100余字。
系统总结了当时的手工业技术,富含科技史意义,也提出了重要的工艺美术思想。
提出的手工业制作原则是“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工艺美术史 A卷参考答案

(1)人的意识的解放。
(2)装饰生活的情趣化。唐代的装饰,一变以前以动物纹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特点,开始面向自然生活,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摆脱了拘谨、冷静、神秘、威严的气氛,使人感到自由、舒展、活泼、亲切。
(3)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高度发展时期,人们充满自信,采取开放的策略,人的思想意识得以解放,这是唐代工艺美术在装饰意匠上追求清新、自由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原因。
8.半两方孔钱
9.哥窑、官窑、汝窑、定窑、钧窑
10.景德镇
11.质孙服
12.紫砂壶
13.《闲情偶寄》
14.铁画、铁球
15.苏绣,粤绣,蜀绣,湘绣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
1.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良渚文化玉器中最著名的就是玉琮内方外圆象征着天圆地方的宇宙观,通孔,以表示天地间的沟通。
(4)装饰技法的应用。陶瓷工艺出现了多种釉色,运用洒釉、流釉等色釉技法;染织工艺有蜡缬、拓印等印染法;从造型看多运用较大弧度的外向曲线。从色彩看,多运用色彩退晕的方法表现深浅层次色阶,有富丽华美的艺术效果。从装饰纹样看,植物纹中多以牡丹为主题,早期清秀、工整,受传统图案影响,中期(盛唐)富丽、丰满,表现手法有色称和对比,有撇丝晚期则比较洗练、简朴。卷草是唐代装饰纹样中应用最广的一种。
7.我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也作枓拱、枓栱。
8.顾绣是上海地区工艺品中的瑰丽奇葩。顾绣因源于明代松江府顾名世家而得名。顾名世曾筑园于今九亩地露香园路,穿池得一石,有赵文敏手篆“露香池”三字,因以名园(今露香园路,即为纪念此园得名)故世称其家刺绣,为“露香园顾绣”或“顾氏露香园绣”或简称“露香园绣”、“顾绣”。它是以名画为蓝本的"画绣",以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艺术性极高而著称于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 原始彩陶文化中,我国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主要彩陶类型有半坡型、、、和。
2.商周青铜器工艺美术中,青铜是与的一种合金。
3.饕餮纹又称__________纹,它是____________代青铜器的主要纹样,多饰在器物的显要部位。
4.充分反映了秦代陶塑工艺美术的卓越技艺的是陕西临潼发掘的。
5.汉代漆器的胎主要有木胎、竹胎和等种类。
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植物纹样的代表是___________纹和____________纹。
7.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经常采用、、三种色釉。
8.明代时期青花瓷器的原料是南洋输入的“苏泥勃青”。
二、 判断题(判断每小题的题干是否正确,并将对或错的答案填在括号内,每空2分,共10分)1. 中国的彩陶主要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中期。
()2. 司母戊鼎是商代晚期作品。
()3. 战国时期的四神纹包括青龙、白虎、玄武、朱雀。
()4. 羽觞又称耳杯,是战国秦汉常见的漆器器形。
( )5. 宋代官窑瓷器的釉色以粉青为代表,紫口铁足,往往有蟹爪等开片。
()三、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24分)1.半坡型彩陶的装饰花纹以______主。
()A.宽带纹B.折线纹C.斜线纹D.三角纹2.蛋壳陶的制作采用_______的方法。
()A.捏制B.镶嵌C.轮制D.泥条盘筑3.下列装饰纹样周代青铜器的主要装饰纹样。
()A.饕餮纹B.象纹C.蟠螭纹D.环带纹4.中国古代玻璃多属___________玻璃。
()A.钠钙B.钠铝C.铅钡D.铅铝5.古代的透光镜主要制作于。
()A.战国B.西汉C.秦D.魏晋6.秘色瓷为_____时期的特色越窑。
()A.唐B.五代C.宋元D.明清姓名班级学号中国工艺美术史试卷试题(A卷)(适用班级:0720771\0720772\0720773)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密封线7.粉彩瓷器最早出现于。
()A.宣德年间B.嘉靖年间C.乾隆年间D.康熙年间8.宋代的景德镇窑以烧造富有特色的器著称。
()A.白瓷B.黑瓷2.简述唐代金银器装饰风格的演变。
C.青瓷D.影青瓷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周代染织工艺中的“十二章”纹样的含义。
五、论述题 (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六朝画像砖和汉代画像砖的区别。
2.试述汉代工艺美术的装饰风格和装饰图案手法。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 原始彩陶文化中,我国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主要彩陶类型有半坡型、 庙底沟型、马家窑型、半山型和马厂型 。
2.商周青铜器工艺美术中,青铜是 红铜与锡 的一种合金。
3.饕餮纹又称 怪兽纹(或兽面纹),它是 商代青铜器的主要纹样,多饰在器物的显要部位。
4.充分反映了秦代陶塑工艺美术的卓越技艺的是陕西临潼发掘的 秦始皇陵兵马俑 。
5.汉代漆器的胎主要有木胎、竹胎和 夹纻 等种类。
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植物纹样的代表是 莲花纹和忍冬纹 。
7.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经常采用 黄 、绿 、褐 三种色釉。
8.明代 宣德时期 青花瓷器的原料是南洋输入的“苏泥勃青”。
二、判断题(判断每小题的题干是否正确,并将对或错的答案填在括号内,每空2分,共10分)6. 中国的彩陶主要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中期。
(错)7. 司母戊鼎是商代晚期作品。
(对)8. 战国时期的四神纹包括青龙、白虎、玄武、朱雀。
(错)9. 羽觞又称耳杯,是战国秦汉常见的漆器器形。
( 对 )10. 宋代官窑瓷器的釉色以粉青为代表,紫口铁足,往往有蟹爪等开片。
(对)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24分)1.半坡型彩陶的装饰花纹以______主。
( A )A.宽带纹B.折线纹C.斜线纹D.三角纹2.蛋壳陶的制作采用_______的方法。
(C)A.捏制B.镶嵌C.轮制D.泥条盘筑3.下列装饰纹样周代青铜器的主要装饰纹样。
( D )A.饕餮纹B.象纹C.蟠螭纹D.环带纹4.中国古代玻璃多属___________玻璃。
(C)A.钠钙B.钠铝C.铅钡D.铅铝5.古代的透光镜主要制作于。
( B )A.战国B.西汉C.秦D.魏晋6.秘色瓷为_____时期的特色越窑。
( B )A.唐B.五代中国工艺美术史试卷试题(A卷)答案(适用班级:0720771\0720772\0720773)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C.宋元D.明清7.粉彩瓷器最早出现于。
( D )A.宣德年间B.嘉靖年间C.乾隆年间D.康熙年间8.宋代的景德镇窑以烧造富有特色的器著称。
( D )A.白瓷B.黑瓷C.青瓷D.影青瓷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周代染织工艺中的“十二章”纹样的含义。
“十二章”是古代帝王服装上的一种具有宗教意义的十二种图案,从西周以来一直为历代帝王采用。
(2分)“十二章”包括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做绘(是将它们画在衣服上),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章,稀绣(是将它们绣在衣服上)。
日为圆形中间饰鸟;月为玄月,汉代后圆形中饰蟾蜍或玉兔;星星辰多以北斗七星表示。
日、月、星辰取其照临。
汕为山形,取其镇,取其人所仰,也具有能兴雷雨的意义。
龙,取其变;华虫,做雉形,意为华丽的鸟,取其文。
(4分)宗彝,即虎,仰鼻岐尾,是一种智兽。
藻,即水草,取其洁。
火,作火字形,取其明。
粉米,作谷粒形,取其养。
黼为斧形,刃白身黑,取其断。
黻为两己相背,黑青相次,有背恶向善的意义,也有君臣离合的意义。
总之,“十二章”纹样都贯穿着儒家伦理道德的含义,具有鲜明的社会意义。
(4分)2.简述唐代金银器装饰风格的演变。
唐代的金银器工艺很发达,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唐代的金银器大多有精致的装饰花纹,这种装饰花纹有用毛雕的,有用浅浮雕的。
(2分)金银器装饰风格的演变,大体可以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不同时期。
(2分)早期多用忍冬纹,作法工整精细,纹样程式化,富于装饰性;(2分)中期多以鸟或花朵为中心组成团纹,四周围绕缠枝,具有繁缛、富丽的风格,反映出盛唐时期的华美和丰满;(2分)晚期则多为单独的花枝或动物,常采用对称的格式,具有写实作风。
(2分)五、论述题 (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六朝画像砖和汉代画像砖的区别。
六朝时期的画像砖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重要的地位,他继承了汉代的艺术传统,更富于人间的生活情趣,也渗入了复交的宗教色彩。
和汉代相比有很大区别。
(2分)区别主要有4点:1。
汉代画像砖多为一砖一画,而六朝则成为整体性和主题性的大型砖印壁画,一个题材往往用几十块砖或几百块砖组成。
这种大型画像砖,不仅在整体设计上,而且在生产上都有相当大的难度,没有高度的工艺水平是指做不出来的。
(3分)2。
题材内容的发展。
六朝画像砖除汉代流行的车马出行,四神仙人,奇禽瑞兽等题材外,还表现了圣贤高士,各具有现实生活气息。
(3分)3。
除动物纹外,莲花卷草,山石树木,已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3分)4。
六朝画像砖多用飘举流畅的线条表现各种形象,并多为浅浮雕的立体效果。
(2分)5。
它不同于汉代的质朴古拙,而具有清秀雅致的艺术特色。
(2分)2.试述汉代工艺美术的装饰风格和装饰图案手法。
汉代的装饰风格主要用质、动、紧、味四个字来概括。
(1分)质、它具有古拙、朴质的特点。
但古拙而不呆板,朴质而不简陋。
动,流动的云气纹,使装饰面产生多样的变化。
生动的飞禽走兽,富有劲健的生命力。
漆器、织锦、金银错的装饰,都使人产生一种动感。
紧,汉代的装饰是满而不乱,多而不散。
是紧中求疏,疏中有密。
紧凑而不繁缛,填充而不堆砌。
味,指装饰味,汉代的纹样具有独特的风格,即样式化的装饰美。
这种装饰美耐人寻味,富有韵味。
(3分)汉代的装饰图案表现手法有4个特点:1. 变形的处理上应用了剪切法。
汉代图案在刻划形象方面,多用剪影法的侧面处理,因此它侧重于观察物象的特征和性格,表现其典型的动态。
(2分)2. 构图的处理上应用了分割法。
装饰画法多用线作分割处理,有画像石的分割直线,尤漆器、织锦的云气纹曲线。
即运用散点透视,达到连续展开的效果,又取得穿插组合的统一的效果。
(2分)3. 装饰的处理上应用了填充法。
汉代的装饰是空间填物,不流余白。
画像石的人物之间,漆器、织锦的云气纹之间,大多填以各种动物,或填以文字。
大小相宜,动静相间,交映成趣。
(2分)4. 材料的处理上应用了减地法。
减地法主要应用于石刻。
画像石多用保留装饰的物象,而剔去纹样以外的空间,既省工省料,又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2分)能结合画像石、漆器、铜器等例子可以适当给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