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感染细菌

合集下载

微生物学:肠道感染细菌

微生物学:肠道感染细菌
大肠埃希菌血清型的方式是按O:K:H排列, 例如O111:K58:H2。
致病性和免疫性
致病物质
黏附素(adhesine)
定植因子抗原(CFA) 集聚黏附菌毛(AAF) 束形成菌毛(bundle forming pili,Bfp) I型菌毛 P菌毛、Dr菌毛、 紧密粘附素(intimin) 侵袭质粒抗原(invasion plasmid antigen,Ipa)蛋白等。
致病机制:
不产生肠毒素; 侵袭和破坏肠粘膜; 侵袭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的能力与质粒上携带的一系列
侵袭性基因(pInv gene)有关
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
EPEC不产生肠毒索及其他外毒素,无侵袭力。
副溶血性弧菌
螺杆菌属
弯曲菌属
I.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
是一大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G-杆菌。
常寄居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亦存在于土壤、水和腐 物中。
目前已有44个属 , 170多个种。但引起人类95 % 以上
感染的菌种却不到20个。
包括
埃希菌属 志贺菌属 沙门菌属 克雷伯菌属 变形杆菌属 肠杆菌属 沙雷菌属 耶尔森菌属
肠道感染细菌
肠道传播的细菌
1.引起腹泻的细菌
大肠埃希菌E.coli中的ETEC、 EIEC、 EPEC、EHEC、 志贺菌 Shigella 沙门菌 Salmonella(其中的非伤寒沙门菌) 霍乱弧菌 V.cholerae 艰难梭菌 Clostridium difficile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 Yersinia enterocolitica
引起
耐药性变异 毒力性变异 生化反应性变异

胃肠细菌感染有什么症状

胃肠细菌感染有什么症状

胃肠细菌感染有什么症状俗话说并从口入,如果大家对于自己的饮食的注意程度不高的话,很可能会生病,多是一些肠胃方面的疾病,尤其是一些小孩子,经常会发生拉肚子的现象,有的严重了会脸色发黄,甚至是食物中毒,这样情况严重的就要及时的送医了,想要知道肠道细菌感染的症状都有什么吗,下面就跟着我来一起看看吧。

症状特点:每天3-4次或多达20余次。

初为水样稀便,继有黏液脓血便,少数有明显血便,腹痛剧烈,痉挛绞痛,易疑为急腹症。

可发热、常伴呕吐,罕见里急后重。

少数病人治疗不及时,间歇腹泻,可持续2-3周。

治疗预防:发生肠道细菌感染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者可演变为慢性肠炎,常延绵难愈。

一旦确诊为肠道细菌感染,应及时应用对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治疗,并做到治疗正规、剂量要足、疗程要够。

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易转为慢性,造成迁延不愈,影响身体健康。

有脱水或电解质紊乱时,还要配合静脉输液等综合措施纠正。

杜绝不洁的口淫和直肠性交方式是预防淫肠综合征的关键。

诊断依据:诊断肠道细菌感染首先要详问病史,一切可能引起胃肠道感染的行为,特别是男性同性恋者的口交、肛交行为可作为诊断的必要条件。

其次,患者有胃肠症状,特别是腹痛、腹泻、脓血便及呕吐、恶心等。

诊断除以上条件外,对胃肠道的排泄物进行化验检查是十分重要的,可取胃内的呕吐物或大便进行镜检或培养,也可作血清学检查。

这些是诊断肠道细菌感染的必需条件。

肠道细菌感染已经是很严重的胃肠道疾病了,大家对于这个病一定不可以轻视,当发现自己有疑似病症的时候就要及时的到大型的医院去找医生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化验看看自己是否患有此病。

在日常的生活中需要注意的都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一定要干净卫生。

致病性细菌第十章肠道感染细菌

致病性细菌第十章肠道感染细菌
性尿路脓血症; 3. 女性多于男性; 4. 导管、内镜检查应严格无菌; 5. 化脓性感染:新生儿脑膜炎; 二、腹泻:由某些血清型引起
2020/3/31
18
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
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 ETEC
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 EIEC
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 EPEC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 EHEC
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 EAggEC
36
麦康凯培养基(含山梨醇,O157为苍白菌落)
2020/3/31
37
2020/3/31
38
(二) 卫生细菌学检查
大肠菌群指数 每1000(g)ml水中大肠菌群数 大肠菌群
细菌总数 每1ml(g)样品中细菌总数
我国卫生标准 ≤ 3个大肠菌群/1L饮水 ≤ 100个细菌总数/1ml饮水
了解 大肠埃希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
2020/3/31
2
问题?
大肠埃希菌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如何? 肠道杆菌的共同特征?
2020/3/31
3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
一大群居住在人和动物肠道中生物学性状近 似的革兰阴性杆菌。
,属于肠杆菌科,至少有30个菌属,120个以上的 菌种。
在环境和食品卫生学上,常被用作粪便污染的检测指标
防治原则
•预防:改善环境卫生、 加强饮食的检查与监测。
疫苗:研究已进入动物领域。如:合成
ST与LT非毒性B亚单位,口服后抗毒素水平 增加,但有空肠积气。 •治疗:早期纠正体液平衡,抗生素治疗。
2020/3/31
40
小结
肠道杆菌的共同特征及分类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种类和致病机制
亦称为vero毒素大肠埃希菌 致病物质

第十一章--肠道感染细菌

第十一章--肠道感染细菌
31
(三)免疫性
以粘膜免疫为主,易反复感染
32
新鲜脓血便/肛拭 三、微生物学检查
及时送检/暂用30%甘油缓冲盐水保存
快速诊断
荧光菌球试验 协同凝集试验
分离培养
SS平板(无色透明小菌落)
双糖培养基(生化反应) 血清学反应(玻片凝集) 最后诊断
33
四、防治原则
1、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2、 Sd活疫苗:链霉素依赖株,是一种变 异株,环境中存在链霉素时能生长繁殖。 3、治疗:易引起耐药性,联合用药
每1000ml水中大肠菌群数 每1ml或1g样品中细菌总数
我国的卫生标准: ≤ 3个大肠菌群/1L饮水 ≤ 100个细菌总数/1ml饮水
23
第二节 志贺菌属(shigella)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染色 G-小杆菌,由菌毛,无芽胞、鞭毛、荚膜
24
(二)培养特性
1、营养要求不高,兼性厌氧 2、普通琼脂平板:中等大小、半透明的光
弥散型粘附 病菌单个分散附
机制 粘附和破坏肠粘膜微绒毛
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功能受损,导致腹泻
所致疾病 婴幼儿腹泻
18
(3)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
较少见
致病物质 外膜蛋白 质粒编码
机制 侵袭结肠粘膜上皮并繁殖
细菌死亡后释放内毒素,引起炎症
所致疾病 类似菌痢
19
(4)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
21
三、微生物学检查
(一)临床标本的检查 肠道内感染 涂片染色检查
分离培养 鉴定 肠道外感染 接种于选择培养基 大肠菌群:指在37℃24h内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
肠道杆菌,包括埃希菌属、枸橼酸菌属、克雷伯 菌属及肠杆菌属。

肠道感染细菌(共35张PPT)

肠道感染细菌(共35张PPT)
内毒素:发热、白细胞数下降等; 肠毒素:引起水样腹泻
粘附在小肠粘膜
细菌
上皮细胞并穿入
粘膜固有层的
到上皮下层繁殖
吞噬细胞吞噬
(二)所致疾病
1、肠热症:
发生变态反应,
肠局部坏死溃疡 致肠出血、肠穿孔
发热、不适、
全身疼痛
病人
带菌者
粪-口
肠壁固有层 淋巴结
淋巴液 肠系膜 胸导管 淋巴结

第一次 菌血症
胆囊、肝、脾、肾
明确诊断
四、防治原则
预防: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抵抗力:低于其他肠道杆菌,对酸敏感
水样便,恶心,呕吐,发热 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学中,常被用作粪便污染的卫生学检测指标
我国卫生标准:大肠菌群
口服减毒活疫苗(Sd活疫苗) 肠道致病菌
多数不发酵乳糖
无芽孢,多数有周鞭毛和菌毛,少数有荚膜或微荚膜。
SS平板(无色透明小菌落)
上皮细胞绒毛结构破坏,导致吸收受损和腹泻
口服减毒活疫苗(Sd活疫苗)
大部分中等大小的G-杆菌。
第三节 沙门菌属
双糖培养基(生化反应)
60℃30min可被杀死
治疗: 多种抗菌素可选择, 型别多且各型间无交叉免疫
菌毛(包括普通菌毛和性菌毛)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在SS平板上为无色半透明菌落。
口服减毒活疫苗(Sd活疫苗)
H与O抗体的性质及其消长意义
抗体 类型
O抗 IgM


H抗 IgG


患病可能 性小
体内出现情况






患肠热症 可能性大
感染早期、预防接种;
其他沙门 非特异性 菌引起的 回忆反应 交叉反应

肠道感染细菌

肠道感染细菌



若“ H”Ab↑ ,“ O”Ab 不升,曾感染、预防接种。
若“H”Ab与“O”Ab均↓,肠热症可能性小。
防治原则
疫苗:伤寒三联疫苗(死疫苗)
Ty-2la株减毒活疫苗
伤寒Vi抗原荚膜多糖疫苗
隔离病人,严格粪管 食品加工人员定期检查,不合格者不上岗
抗菌素:氯霉素、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
志贺氏菌属(痢疾杆菌)
(二)所致疾病
1、肠外感染: 由正常菌群引起,它改变原正常寄居部位引起 化脓性炎症,以泌尿系为多见,亦可引起败血症。
2、肠内感染 由致病菌引起,主要为腹泻。
( 1 )产毒性大肠杆菌:轻度腹泻或者类似霍乱样症状 , 2~3d自愈。
( 2)致病性大肠杆菌:婴儿腹泻主要病菌,菌在十二指肠、 空肠、回肠上段大量繁殖,引起婴儿严重腹泻,重者可致 死亡。此菌不产肠毒素。
三、微生物学检查

1、标本


(1)粘液便。
(2)中毒性菌痢:肛拭子法。


2、方法: 分离培养鉴定。
3、荧光菌球法: 查Ag。
防治原则
隔离病人,严格粪管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
抗菌素:四环素、庆大霉素、磺胺药、氧氟沙星等。
变形杆菌
G-、杆菌、有周鞭毛。
O抗原与某些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
已知Ag(立克次体) + ?Ab(血清) → 凝集 变形杆菌
3、抵抗力
弱,对热、干燥、酸、化学消毒剂等敏感,在
水中可活1~3周,1:4漂白粉处理粪便1h,煮沸
法1~2ˊ杀死细菌。
(二)致病性
1、致病物质
1)鞭毛与菌毛 2)肠毒素:
肠毒素

ATP
腺苷酸环化酶

肠道感染细菌ppt课件

肠道感染细菌ppt课件
22 Your site here
1生物学性状 §3沙门菌属(Salmonella)
G-,周鞭毛,无芽胞,无荚膜,多有菌毛
23
Your site here
§培养特性
EMB、SS上呈无色透明乳糖不发酵菌落
24
Your site here
4抗原结构
1. O抗原—— LPS, 特异性低、分群(组) ,共42组,对人致病A~E组,IgM 2. H抗原——鞭毛蛋白, IgG 3. Vi抗原(毒力抗原)——伤寒、希氏沙 门菌体表面,不稳定,可阻止“O”凝集
要点: 1肠道杆菌的共同生物学特性。 2埃希菌、志贺菌属的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3沙门菌的致病性,肥达反应及意义
1
Your site here
肠杆菌
肠道感染细菌是通过粪—口途径进行传播的 肠杆菌科细菌种类最多,对人类有致病作用 的主要是志贺菌属、沙门菌属和部分大肠埃 希菌,其他大多数为肠道正常菌群。
15 Your site here
§2志贺菌属(痢疾杆菌) (Shigella)
有菌毛,无鞭毛,无动力是本菌与其它 肠道致病菌主要区别点。IMViC(----)
16 Your site here
培养特性
肠道鉴别培养基上的无色半透明菌落
生化反应
葡萄糖(+)、乳糖(-)(宋内志贺菌迟 缓发酵乳糖)、发酵甘露醇(A群除外)
里急后重 便数增加
高热、休克 中毒性脑病 DIC
Your site here
病人和带菌者,经粪-口传播 急性细菌性痢疾:潜伏期1-3天,突然发 病,发热、腹痛、腹泻(10次以上)、脓 血粘液便、里急后重,死亡率高(20%)。 急性中毒性痢疾:小儿,病死率高 :全身中毒症状-----微循环障碍 慢性细菌性痢疾:病程迁移两个月以上 带菌者

肠道感染细菌

肠道感染细菌

A亚单位——毒素活性成分
机制
B亚单位——与肠上皮细胞受体(GM1神经节苷脂) 结合
B单位与受体结合→导致A进入细胞内→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ATP
CAMP↑
小肠液过度分泌
肠腔积液、腹泻
15
(2)耐热肠毒素(ST)
• 分STa、STb两型,为低分子多肽,对热稳 定
• 机制:激活细胞鸟苷酸环化酶,使cGMP↑ 导致腹泻
均以粪口途径传播。 临床最常见的肠道感染细菌主要包括肠杆菌
科、螺杆菌属、弧菌属、弯曲菌属细菌等。
4
肠杆菌科
是一大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 菌,有的为致病菌,多为肠道内正常菌群,可 引起医院感染。条件致病菌临床可查到40种 以上。
5
包括
——埃希菌属 ——志贺菌属 ——沙门菌属 ——变形杆菌属 ——克雷伯菌属 ——摩根菌属 ——枸橼酸菌属 ——肠杆菌属 ——沙雷菌属等
1
第六章 第二节 肠道感染细菌
2
学习目标
掌握埃希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的致病物 质与所致疾病。
掌握粪便标本的采送方法、肥达试验的临床意 义。
熟悉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性。 了解大肠埃希菌的生理、病理及在卫生细菌检
验中的意义,了解幽门螺杆菌所致疾病。
3
前言
肠道感染细菌是指一群在胃肠道中增殖并引 起胃肠道症状,或正常定居于肠道但可引起 肠外感染的病原菌。
复习上次课内容
1. 化脓性细菌包括哪些种类? 2.根据葡萄球菌色素和生化反应不同分为哪三种,致病力最强的是
—。 3.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所致疾病是什么? 4.根据溶血现象不同将链球菌分为—、—、—,致病力最强的是
—— 型 —— 群链球菌。 5. A群链球菌的致病物质、所致疾病是什么? 6.肺炎球菌主要的致病物质、所致疾病主要是什么? 7.脑膜炎球菌主要的致病物质是 —,所致疾病称 —。 8.引起性病的球菌是 —。 9.易引起烧伤后感染的化脓性细菌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所致疾病:
• 肠道外感染(内源性感染) • (条件致病——寄居位置改变)
▪ 化脓性感染——定位转移
腹膜炎、阑尾炎、创伤感染、手术刀口感染、肺炎、 败血症、新生儿脑膜炎等
▪ 泌尿道感染——病原菌来自病人肠道(上行性)
占泌尿道感染首位、女性多见(尿道炎、膀胱炎、 肾盂肾炎等)
• 肠道感染——胃肠炎(腹泻),(外源性感染)
• 黏附素——具有高度特异性
吸附、定植、致病
• 外毒素(由ETEC产生的肠毒素)
(1)不耐热肠毒素(LT),分LT-I和LT-Ⅱ两型 蛋白质对热不稳定,与霍乱肠毒素相似
机制
A亚单位——毒素活性成分
B亚单位——与肠上皮细胞受体(GM1神经节苷脂) 结合
B单位与受体结合→导致A进入细胞内→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致病菌
肠道正常菌群 条件致病菌 医院感染
肠道杆菌共同特点
形态结构
G—小杆菌,钝圆杆菌,无芽胞,多数有鞭毛及致病 菌大多有菌毛 ;有质粒,能携带耐药性、菌毛、肠毒 素等结构基因。
培养特性
易培养, 生化反应能力强。
可用含乳糖的培养基分离培养以识别致病菌。
致病菌-
分解乳糖能力 常居菌+
1、G-杆菌,鞭毛+(除痢疾杆菌)
28ac、29、112ac、 1244、152、164、
167
婴儿腹泻;水样便, 恶心,呕吐,发热
水样便,继以大量出 血,剧烈腹痛,低热 或无,可并发HUS、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婴儿腹泻;持续性水 样便,呕吐,脱水, 低热
质粒介导粘附和破坏 小肠粘膜上皮细胞
溶原性噬菌体编码 vero毒素,中断蛋白 质合成
称K抗原, 沙门氏菌属中称Vi抗原, 志贺氏菌属中称 B抗原。
易出现各种变异
致病作用
多数靠内毒素, 少数能产生外毒素(肠毒素)。
抗原构造复杂
鞭毛抗原(H) IgG
K或Vi抗原
菌体抗原(O) IgM
第一节 大肠杆菌(埃希菌属)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 符合肠杆菌特点,周毛菌,有菌毛 培养特性 符合肠杆菌特点
第九章 消化道感染细菌
通过粪—口途径进行传播的细菌 主要包括
——肠杆菌科细菌(最重要) ——弧菌属细菌 ——幽门螺杆菌和弯曲菌属
肠杆菌科
是一大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有 的为致病菌,多为肠道内正常菌群,可引起医院感染。条 件致病菌临床可查到四十种以上。
包括
——埃希菌属 ——志贺菌属 ——沙门菌属 ——变形杆菌属 ——克雷伯菌属 ——摩根菌属 ——枸橼酸菌属 ——肠杆菌属 ——沙雷菌属等
ATP
CAMP↑
小肠液过度分泌
肠腔积液、腹泻
不耐热肠毒素(LT)的致病机制:
腺苷环化酶
ATP
cAMP增加
靶细胞
腹泻
刺激隐窝细胞 分泌H2O、NaCl、 KHCO3能力增强;
抑制肠粘摸细胞 正常的重吸收功能
肠道水及 电解质大 量积聚
(2)耐热肠毒素(ST),分STa、STb两型 为低分子多肽,对热稳定 机制为激活细胞鸟苷酸环化酶,使cGMP↑导致腹泻 LT和ST同时存在,致病性要强
EMB(伊红——美兰培养基),乳糖、伊红、美兰
大肠埃希菌 (非致病菌)
选择作用 (弱选)
乳糖 发酵
伊红
产酸 结合 美兰
形成紫黑色金 属光泽化合物
有色的乳糖发酵菌落
伤寒沙门菌等 乳糖 (致病菌) 不发酵
伊红美兰不能结合
无色的乳糖不发酵菌落
EMB平板上的E.coli
SS培养基(沙门志贺培养基)
乳糖、中性红指示剂、胆盐、煌绿等抑制剂
大肠埃希菌
乳糖 发酵
产酸
中性红 呈红色
桃红色乳糖发酵菌落
选择抑 制作用
伤寒沙门菌
乳糖 不发酵
无色乳糖不发酵菌落
(强选)
胆盐、煌绿:抑制大肠埃希菌及G+菌,提高肠道 致病菌检出率
抵抗力不强,60℃ 30min 即可灭活 抗原结构复杂
菌体(O)抗原 鞭毛(H)抗原 表面抗原:在各属细菌中名称不同:大肠杆菌属中
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
菌株 ETEC EIEC EPEC
EHEC EAEC
作用部
疾病与症状
致病机制
常见O血清型
旅行者腹泻;婴幼儿 质粒介导LT和(或)
腹泻;水样便,恶心, ST肠毒素,大量分
呕吐,腹痛,低热
泌液体和电解质
6、8、15、25、 27、78、148、159
痢疾样腹泻:水样便, 质粒介导侵袭和破坏 继以脓血黏液便,腹 结肠粘膜上皮细胞 痛,发热
第二节志贺菌(痢疾杆菌)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
符合肠杆菌特征,有菌毛,无鞭毛,无动力是本菌与其它肠道 致病菌主要区别点
培养特性
肠道鉴别培养基上的无色透明、乳糖不发酵菌落
EMB——紫黑色有金属光泽 乳糖发酵菌落
S-S——桃红色
生化反应 IMViC(++--) 抗原
O 抗原( O1---O173) H 抗原(H1---H56) K 抗原(K1---K100) 血清型表示法:O:K:H
EMB平板上的E.coli
致病性
致病物质
除内毒素、荚膜肠杆菌科共有的毒力因子外, 大肠埃希菌具有独特的毒力因子有:
质粒介导集聚性粘附 上皮细胞,阻止液体 吸收并产生毒素
2、55、86、111、 114、119、125、 126、127、128、 142、158 157、26、111
42、44、3、86等
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肠道外感染:生化反应鉴定是E.coli即可 标本→涂片、染色→分离培养→鉴定 尿路感染时每ml尿含菌≥10万,有诊断价值
肠道内感染 用弱选择性培养基 分离培养+生化反应+血清分型+毒素测定+核酸 检测等
卫生细菌学检查
卫生学指标
在环境和食品卫生学上,常被用作粪便污染的检测指标
大肠菌群指数
每1000ml水中大肠菌群数
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
≤ 3个大肠菌群/1L饮水 ≤ 1个大肠菌群/333ml饮水
总结
如何鉴别肠道致病菌和非致病菌? 肠道杆菌的抗原有哪些? 引起腹泻的5种大肠杆菌区别是什么? 大肠杆菌卫生学检测指标有哪些?
▪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 婴幼儿、旅游者腹泻,与霍乱功能相似
▪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 成人腹泻,与菌痢相似
▪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 婴儿腹泻(水样腹泻)
▪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HEC,O157): 出血性结肠炎,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
▪ 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 (EAEC): 婴儿腹泻(持续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