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精选推荐

抗氧化剂抗氧剂是⼀类能够有效阻⽌或延缓⾃动氧化的物质,是药物辅料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于防⽌药物及其制剂的氧化变质,以及由氧化所导致的变⾊、产⽣沉淀及其他⽅⾯的不稳定性。
药物的氧化反应是引起药物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
⼤多数药物的氧化降解是含有⾃由基的⾃氧化过程,在这⼀过程中仅有很少的氧就能引起反应。
⽽空⽓中的氧⽓占21%(v/v),在如此多氧的存在下,药物不需要其他氧化剂的参与,室温就能⾃发引起“⾃氧化反应”。
这种反应的过程很复杂,属于游离基诱发的“链反应”,光和热能加速这种反应的进⾏,微量的⾦属离⼦或过氧化物也会催化这种反应。
分⼦结构中具有酚羟基或潜在酚羟基等有效成分的制剂中,只要有少量的氧存在,就可能引起药物⾃氧化反应。
药物氧化的结果,不仅使有效物含量降低,⽽且有可能改变药物的颜⾊或出现沉淀,甚⾄产⽣有毒物质影响制剂的质量。
因此,为了抑制O2对氧化反应的作⽤,就有必要加⼊抗氧剂。
抗氧剂本⾝是⼀种还原剂,与药物同时存在时,抗氧剂遇氧后⾸先被氧化,对易氧化的药物成分起到保护作⽤,从⽽保证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在⾃氧化过程中,抗氧剂的作⽤是提供电⼦或有效氢离⼦,供给⾃由基接受,使⾃氧化链反应中断。
⽬前,抗氧剂在医药⽅⾯应⽤已经⽐较普遍,发展迅速,本⽂就抗氧剂的种类及其在药物制剂⽅⾯的应⽤进⾏综述。
1、抗氧剂的分类1.1 根据溶解性分类根据抗氧剂的溶解性,将抗氧剂分为⽔溶性抗氧剂和油溶性抗氧剂。
1.1.1 ⽔溶性抗氧剂:主要⽤于⽔溶性药物的抗氧化。
常⽤的有: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抗坏⾎酸等。
1.1.1.1 亚硫酸钠为⽆⾊透明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具有亚硫酸⽓味,具有强烈的还原性。
⽔溶液呈碱性,主要⽤于偏碱性药物的抗氧剂。
与酸性药物、盐酸硫胺等有配伍禁忌;不宜与氧化剂、强酸接触。
1.1.1.2 亚硫酸氢钠为⽩⾊单斜型结晶粉末,具有为⼆氧化硫臭味,具有还原性。
⽔溶液呈酸性,主要⽤于酸性药物的抗氧剂。
油脂及油炸食品中BHA、BHT、TBHQ和PG四种抗氧化剂检测

油脂及油炸食品中BHA、BHT、TBHQ和PG四种抗氧化剂的检测摘要:油脂及油炸食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使产品氧化而变味、变质。
为了防止油脂氧化,常需要在这类食品中添加抗氧化剂,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和没食子酸丙酯(pg)就是四种油脂类食品中常用的抗氧化剂,但是这类抗氧化剂往往是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如何快速有效对这四种抗氧化剂进行同时检测显得十分重要,试验证明采用二元梯度洗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检出效果较好。
关键词:抗氧化剂液相色谱检测 ph值控制波长选择引言:抗氧化剂通常用于油脂和油炸食品中,阻止或延缓食品氧化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食品贮存期的一种食品添加剂。
抗氧化剂按来源分为天然抗氧化剂和人工合成抗氧化剂,油脂和油炸食品中常用的抗氧化剂包括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和没食子酸丙酯(pg),这类抗氧化剂对人体有一定的毒害作用, 有害于人们的身心健康,gb 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严格规定了这类抗氧化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我国先后制订了多个关于抗氧化剂的检测标准,规定了相关的相测方法和条件,本方法采用二元梯度洗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多次实验验证,更适合对油脂及油炸食品中四种抗氧化剂的同时检测。
一、检测仪器和步骤1、仪器设备和试剂仪器试备:液相检测采用的是戴安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合紫外线检测器和四元梯度输液泵;检测仪器还包括蒸发仪、离心机和过滤器等。
试剂:乙酸水溶液(利用超纯水加优级纯冰乙酸进行制备,ph3.0,0.45μm水系滤膜处理);甲醇(hplc级别,0.45μm有机系滤膜进行处理);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叔丁基对苯二酚、没食子酸丙酯的标准溶液(称取四种抗氧化剂各50mg,分别用甲醇定容到50ml,制备后的标准溶液相当于bha、bht、tbhq和pg的1mg/ml溶液)。
常用抗氧化剂性能

常用抗氧剂的性能与用途最近看资料学习中看到了不少的好东西跟大家一起分享下,希望以后有资料大家相互交流交流1、抗氧剂1010。
白色流动性粉末,熔点120~125℃,毒性较低,是一种较好的抗氧剂。
他在聚丙烯树脂中应用较多,是一种热稳定性高、非常适合于高温条件下使用的助剂,能延长制品的使用寿命,另外,也可以用于其它大多数树脂。
一般加入量不大于0.5%2、抗氧剂1076。
白色或微黄结晶粉末,熔点为50~55℃,无毒,不溶于水,可溶于苯、丙酮、乙烷和酯类等溶剂。
可作为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酰胺、ABS和丙烯酸等树脂的抗氧剂。
具有抗氧性好、挥发性小、耐洗涤等特性。
一般用量不大于0.5%;可用作食品包装材料成型用助剂。
3、抗氧剂CA。
白色结晶粉末,熔点180~188℃,毒性低,溶于丙酮、乙醇、甲苯和醋酸乙酯。
适合于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ABS和聚酰胺树脂中的抗氧助剂,并可用于与同接触的电线、电缆。
一般用量不超过0.5%4、抗氧剂164。
白色或浅黄色结晶粉末或片状物。
熔点在70℃,沸点在260℃左右、无毒。
用于多种树脂中,用途广泛。
更适合用于食品包装成型用料(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ABS、聚酯和聚苯乙烯)树脂中,一般用量为0.01%~0.5%5、抗氧剂DNP。
浅灰色粉末,熔点230℃左右,易溶于苯胺和硝基苯中,不溶于水。
适合于聚乙烯、聚丙烯。
抗冲击聚苯乙烯和ABS树脂,除具有抗氧效能外,还有较好的热稳定作用和抑制铜、檬金属的影响。
一般用量应不超过2%6、抗氧剂DLTP。
白色结晶粉末,熔点在40℃左右,毒性低,不溶于水,能溶于苯、四氯化碳、丙酮。
用于聚乙烯、聚丙烯、ABS和聚氯乙烯树脂的辅助抗氧剂,可改变制品的耐热性和抗氧性。
一般用量为0.05%~1.5%7、抗氧剂TNP。
浅黄色粘稠液体,凝固点低于-5℃沸点大于105℃,无味,无毒,不溶于水,溶于丙酮、乙醇,。
苯和四氯化碳。
适合于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抗冲击聚苯乙烯和ABS、聚酯等树脂,高温中抗氧化性能高,使用量不超过1.5%。
eva中抗氧剂种类

eva中抗氧剂种类
抗氧化剂是一类在食品加工中常用的化学物质,它们帮助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在食品工业中,常见的抗氧化剂种类包括:
1. 维生素C(抗坏血酸),维生素C是一种常见的天然抗氧化剂,常用于果汁、饮料和肉类制品等食品中。
2. 维生素E(生育酚),维生素E也是一种常见的天然抗氧化剂,通常添加在植物油、坚果和谷物制品中。
3. BHA(丁基羟基苯甲酸酯),BHA是一种合成抗氧化剂,常用于油脂类食品、谷物制品和熟食中。
4. BHT(丁基羟基苯甲酚),BHT与BHA类似,也是一种合成抗氧化剂,常用于食用油、肉制品和坚果类食品中。
5. 丙二醇脂肪酸酯(PGFE),丙二醇脂肪酸酯是一种合成抗氧化剂,常用于油脂制品和熟食中。
以上列举的抗氧化剂种类仅是常见的几种,在食品工业中还有
许多其他类型的抗氧化剂。
这些抗氧化剂在食品加工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使用时需要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以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
同时,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也应该注意食品标签上的成分表,了解
食品中是否含有抗氧化剂,以及对自己的健康是否有影响。
常用的抗氧化剂

常用的抗氧化剂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二丁基苯酚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
还有好多都是抗氧剂,总之强还原性的理论上都可以做抗氧剂。
我这里还有一个分类的表,供你参考:1.主抗氧剂受阻酚和受阻胺是两大主抗氧剂。
受阻酚抗氧剂多数是不变色的,适用于白色或浅色制品。
而受阻胺不仅本身多是带色的而且在氧和光的作用下更会变成深色。
将塑料中常用的主抗氧别分述于下。
(1)2,6二叔丁基对甲酚(又称BHT或抗氧剂264)白色结晶,遇光变黄,无毒,溶于苯、酮、醇、汽油、四氯化碳而不溶于水。
(2)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醇酯(又称抗氧剂1076)白色粉末,熔点119—123℃,无臭,微毒,耐热水抽出性强,溶于苯、丙酮、氯仿,不溶于水,与聚合物和其它助剂有良好的相溶性,运输时稳定。
(3)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又称抗氧剂CA)溶于乙醚、醋酸乙酪,不得于水。
(4)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又称抗氧剂330)白色结晶粉末,熔点200℃以上,溶于苯、二氯乙烷,微溶于醇,不溶于水。
醇,不溶于水。
(5)2,2'-甲撑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简称MEB)白色粉末,易溶于苯、丙酮,不溶于水。
(6)N,N'-六次甲基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胺(简称HBP)(7)1,3,5-三(3,5叔丁基-4-羟基苄基)三甲基苯(简称TBM)(8)1,3,5—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异氰酸酯(简称TBHI 或抗氧剂3114)(9)4-羟基十二烷酸酰替苯胺(简称HLS)(10)4-羟基十八烷酸酰替苯胺(简称HSS)(11)4,4'-硫代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又称抗氧剂300)白色粉末,溶于乙醇、苯、丙酮、乙醚、石脑油,熔点16l一164℃。
(12)2,2'-甲撑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又称抗氧剂2246,简称MMB)白色粉末,长期暴露于空气中转黄,熔点125-133℃,溶于苯、丙酮,不溶于水。
抗氧化剂有哪些

抗氧化剂有哪些
茶多酚、维生素E、维生素E油、竹叶抗氧化物、植酸钠、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甘草抗氧化物、迷迭香提取物、维生素E粉、没食子酸丙酯、特丁基对苯二酚、绿茶提取物、丁基羟基茴香醚、植酸、抗坏血酸硬脂酸酯、丁基羟基茴香醚、维生素C等。
详细介绍
茶多酚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为白色不定形粉末,易溶于水,可溶于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不溶于氯仿。
绿茶中茶多酚含量较高,占其质量的15%~30%,茶多酚的主要成分为:黄烷酮类,花色素类,黄酮醇类和花白素类和酚酸及缩酚酸类6类化合物。
其中以黄烷酮类(主要是儿茶素类化合物)最为重要,占茶多酚总量的60%~80%,其次是黄酮类,其他酚类物质含量比较少。
维生素E
维生素E(Vitamin E),是一类脂溶性维生素,包括了四种生育酚和四种生育三烯酚,是一种抗氧化剂。
丁基羟基茴香醚
丁基羟基茴香醚,又名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丁基大茴香醚,简称BHA,为两种成分(3-BHA和2-BHA)的混合物。
分子式为C11H16O2,相对分子质量为180.25。
丁基羟基茴香醚的抗氧化作用是由它放出氢原子阻断油脂自动氧化而实现的。
化妆品中常见的抗氧化剂

化妆品中常见的抗氧化剂(2007-07-24 17:06:40)转载▼标签:化妆分类:转贴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保护机制下降。
体内生理性损伤特别是引起的脂质过氧反应,即内源性超氧自由基作用于机体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产生不稳定的过氧化脂质,进而分解产生醛类,特别是丙二醛,它通过攻击磷脂和蛋白质,反应形成脂质蛋白复合物,郎脂褐素沉积于细胞内,成为细胞老化的标志。
因此,抗氧化一直是预防和治疗皮肤老化的有力手段,也是其他许多化合物达到抗皮肤老化作用的重要途径。
现常用的抗氧化剂包括有酶类或非酶类物质如维生素A、维生素E、半胱氨酸、抗坏血酸、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金属硫蛋白、木瓜巯基酶、辅酶Q10等。
而某些氨基酸如甘氨酸、丝氨酸与水杨醛缩合产物可与铁形成2:l 的复合物,通过此反应可抑制与铁有关的羟自由基产生,并能抑制脂质过氧化,也具有抗氧化作用。
褪黑素、激素和雌激素等亦有相关报道。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目前化妆品中研究最深入、应用最广泛的抗氧化剂,是含有铜、锌、锰和铁的金属酶,广泛存在于生物体的各种组织中,是唯一能够特异性清除超氧阴离子的抗氧化酶。
SOD可从牛、猪等的红细胞中提取,亦可从菠菜、小白菜、刺梨、酵母和细菌中提取。
目前已经知道,至少有Cu.SOD、Mn.SOD、Fe—SOD、Zn—SOD和EC—SOD等五种SOD。
作为活性酶的SOD用于作为化妆品成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半衰期短,在体内停留时间短,通常只有6-20min:分子量在32000左右,不易透过角质层和细胞膜且具有抗原性等。
为解决这些不利因素,目前国内主要采用分子工程的方法以肝素、聚乙二醇、右旋糖酐等水溶性大分子对其非活性基团进行分子修饰或采用可增加其透皮吸收的脂质体等新型的载体进行包埋。
维生素E、C则是化妆品中应用最早的抗氧化剂,具有天然抗氧化作用,它们的作用主要是减少对活细胞有损害的过氧化氢、超氧化物阴离子和氢氧基的生成。
抗氧剂综述范文

抗氧剂综述范文抗氧化剂综述引言:新陈代谢过程中,由于细胞内产生的氧化剂和过氧化物的积累,会导致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损伤蛋白质、核酸以及脂质等生物大分子。
抗氧化剂是一类能够中和或减少氧化和过氧化剂作用的物质,其通过捕捉自由基或减少氧化过程中的氧化剂的生成,减少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
本综述将对抗氧化剂的种类、作用机制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做一详细的介绍。
一、常见的抗氧化剂种类1.天然抗氧化剂:天然抗氧化剂是从食物或植物中提取的,如维生素C、维生素E、多酚类、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等。
这些天然抗氧化剂具有多种不同机制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通过饮食摄入或外源性补充的方式获得。
2.合成抗氧化剂:合成抗氧化剂是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其中包括BHA、BHT、TBHQ等。
这些合成抗氧化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塑料等领域,起到防止氧化腐败的作用。
二、抗氧化剂的作用机制1.捕捉自由基:抗氧化剂通过捕捉自由基分子中不稳定的电子,从而阻止其引发损伤细胞的连锁反应。
维生素C和维生素E是最常见的具有捕捉自由基能力的抗氧化剂。
2.抑制氧化反应:抗氧化剂可以抑制氧化过程中的氧化剂的生成,从而减少细胞的氧化应激。
合成抗氧化剂如BHA、BHT等,可以与氧化剂反应生成稳定的化合物,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
三、抗氧化剂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食品工业:抗氧化剂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应用于防止食品腐败。
维生素C、维生素E等天然抗氧化剂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减少食品变质的程度。
2.化妆品:抗氧化剂被用于化妆品中,可以抵御自由基引起的皮肤老化和细胞损伤。
维生素C和维生素E在化妆品中被广泛使用。
3.药物:抗氧化剂作为辅助治疗药物,则可以减少药物治疗期间的氧化应激反应及产生的副作用。
例如,维生素C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可以减少放疗和化疗对正常组织的氧化剂产生的损伤。
结论:抗氧化剂在细胞内氧化应激反应的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类型的抗氧化剂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特点,可以应用于食品工业、化妆品、药物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四种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效果的评估
实验目的:通过对酸价及过氧化值的比较,得出一个较为优越的抗氧化剂
实验方法:在250ml的三角瓶中,加入100g大豆油,1ml金属微量元素溶液,实验分为5组,每组在高温50℃的恒温烘箱中密封存放6天。
每组分别加入抗氧化剂:BHT、BHA、TBHQ、EQ,还有一组不加抗氧化剂做空白对照。
每隔一天测定其酸价及过氧化值。
过氧化值的测定方法按国标GB5539-95,
酸价的测定方法按国标GB5530-85
实验结果与分析:
1.动植物油脂类易被氧化而变质,高温可以加快其氧化速度,且金
属离子也能催化其氧化,加速油脂变质。
故本实验的条件是金属离子催化,高温条件,通过酸价跟过氧化值来评估其氧化变质程度。
过氧化值越高其酸败就越厉害。
2.酸价是脂肪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标志,酸价越小,说明油脂质
量越好,新鲜度越好。
3.酸价是中和1克脂肪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
数。
加有抗氧化剂EQ的样油的酸价最小,说明样品中的游离脂肪酸较少,较新鲜。
4.过氧化值是1千克样品中的活性氧含量,从实验结果看,加有
抗氧化剂TBHQ的样油的过氧化值最小,其中含有的活性氧含量较少,油脂氧化后生成的过氧化物、醛、酮等较少,酸败程度较低。
5.综上所述,EQ跟TBHQ混合使用会成为较理想的抗氧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