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科简介
机械工程学科介绍

3、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3.1 基本要求法 3)系统科学
3、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3.2 知识、能力、素质 3.2.1 认知能力 3.2.2 主动实践能力 3.2.3 创新能力
3.3 研究型教学
4、机械工程教育知识体系
4.1 知识体系结构 知识领域——特定的学科子域 子知识领域——知识领域独立的主题模块 知识单元——子知识领域独立的主题模块 知识点——知识单元内的具体内容
3、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3.1 基本要求 3.1.1 知识结构与能力
3)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 段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 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3、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3.1 基本要求 3.1.1 知识结构与能力
5)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 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熟悉环 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 律、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 会的影响
1、概述
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 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与中国机械工 程学会、清华大学出版社合作编写出版了 《中国机械工程学科教程》,规划机械专 业乃至相关课程的内容。
2、机械工程学科简介
机械工程学科涵盖了机械制造及其自 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车辆工程4个二级学科。
2、机械工程学科简介
4、机械工程教育知识体系
4.2 机械工程教育知识领域
1)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 2)机械制造工程原理与技术 3)机械系统中的传动与控制 4)计算机运用技术 5)热流体
4、机械工程教育知识体系
Flexsim能应用于生产系统、物流系统建模、 仿真及优化以及实现业务流程可视化
机械工程专业介绍

机械工程专业介绍简介机械工程是一门涵盖机械设计、制造、控制和维护等领域的工程学科。
它关注如何应用物理原理和科学知识来设计、制造和维护各种机械设备。
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将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以及如何使用最新的机械工程软件进行设计和分析。
学科方向机械工程专业涉及多个学科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向:1. 机械设计与制造:这个方向主要关注机械系统的设计、制造和装配。
学生将研究如何使用CA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并了解机械制造的不同工艺和技术。
2. 自动化与控制:该方向着重于机械设备和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学生将研究如何设计和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 热能与动力工程:这个方向关注能源转换和利用。
学生将研究如何设计和优化热能系统,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流体力学与热传导:该方向研究流体力学和热传导现象,并应用于设计和分析流体和热能系统。
研究内容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将研究一系列的基础和专业课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机械工程原理。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课程:- 工程力学:涉及力学基本原理和力学分析方法,如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等。
- 机械设计: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机械零件设计、机构设计和机械系统设计等。
- 热力学和热能转换:研究能量转换和热动力系统,包括热力学循环、热传导和传热设备等。
- 自动控制原理:介绍基本的自动控制理论和方法,包括控制系统建模和分析、控制器设计和实现等。
- 制造工艺学:研究不同的制造工艺和工艺流程,包括加工、焊接、铸造、锻造等。
就业前景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生拥有广泛的就业机会。
他们可以在制造业、能源行业、汽车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找到就业机会。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就业岗位:- 机械工程师:设计、制造和维护各种机械设备和系统。
- 自动化工程师:设计和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
- 热能工程师:设计和优化热能系统。
- 流体力学工程师:设计和分析流体和热能系统。
机械工程专业的解读_机械工程专业简介

机械工程专业的解读_机械工程专业简介机械工程专业的解读机械工程专业(Mechanical Engineering)是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
该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机电工程及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科研院所、企业、高新技术公司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及技术分析,从事各种机械、机电产品及系统、设备、装置的研究、设计、制造、控制、编程,数控设备的开发、计算机辅助编程,工业机器人及精密机电装置、智能机械、微机械、动力机械等高新技术产品与系统的设计、制造、开发、应用研究,以及从事技术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机械工程专业学什么干什么1,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俗称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一种,也是最有前途的一种方向。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机械设计制造方法,计算机软硬件应用能力,能承担各类机电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试验和开发工作。
2,主要学习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气控制与PLC、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控原理与维修、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先进制造技术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3,以后工作性质:毕业生可到各类机械设计与制造企业、电子及电器企业及其它生产部门、公司、科研与教学部门从事机电品的设计、制造、管理、教学、开发、销售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机械工程专业就业方向1、机械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是机械行业,如技术研发、机械工艺、设备管理、技术管理、机械加工或设备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等。
2、未来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技术方向,即行业的顶尖技术骨干或专家。
另一个是管理方向,成为单位的技术管理人员,甚至大型企业的技术总监。
机械工程专业就业形势分析机械专业就业方向:机械类专业渗透到很多行业,就业方向多种多样,除了教学、营销外,常见的有生产总监、物流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机电产品开发、机械产品开发、液压产品开发、仪器仪表开发、武器开发、汽车工业、环保设备开发、矿业设备设计、模具设计制造、机械制造工艺师、CNC工程师等。
机械工程(领域代码085201)

Dover Publications Inc., 2000. 20. Martin Philip Bendsoe , Ole Sigmund. Topology optimization- theory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课程总学分为 32,其中学位课程 20 学分,非学位课程 10 学分;必修环节 2 学分。具体课程设置见
附表。
五、学位论文
机械工程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问题,必须要有明确
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要通过文献阅读、选题开题、中期进展等过程。
程、电气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工业设计工程等领域及力学学科密切相关。
二、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机械设备设计、生产制造、检测及控制、使用及维修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要求掌握现代机械设计基础理论和方法、现代制造技术(包括工艺过程、制
造加工设备及系统)、现代控制理论和方法、机电液一体化技术、试验技术、机械性能分析技术、使用
位证书。 六、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主要时间安排表 详见培养方案说明。
七、推荐阅读的重要书目、专著和学术期刊:
1. 张根宝.自动化制造系统(第三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 黄长艺.机械工程测量与试验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 陈汗青.设计与法规.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 设计管理协会(DIM).设计管理欧美经典案例.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5. 模具实用技术丛书编委会.冲模设计实用实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 王秀凤等.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7. 殷国富.Solidworks2004 模设计实例精解.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8. 刘飞.绿色制造的理论与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9. 杨文玉.数字制造基础.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10. 肖刚等.机械 CAD 原理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1. 余跃庆.现代机械动力学.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12. 桂定一.机器精度分析与设计.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3. 李诚人.数控化改造,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4. 张学仁.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15. 张洪武.有限元分析与 CAE 技术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6. 曾攀.有限元分析及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7. 闻邦椿.振动机械的理论与动态设计方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8. Cottrell J.Austin,Hughes Thomas J. R., Bazilevs Yuri. Isogeometric analysis: toward integration of
0802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0802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简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DQTY-KII0802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机械工程(英文)名称: Mechanical Engineering一、学科概况机械工程是以相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经验,研究和解决各类机械产品在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等全寿命周期中的理论和技术问题的应用学科。
机械工程学科的基本任务是应用并融合机械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管理科学和数学、物理、化学等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 对机械结构、机械装备、制造过程和制造系统进行研究, 研制满足人类生活、生产和科研活动需求的产品和装置,并不断提供设计和制造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工艺。
本学科具有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学科交叉以及为其他科学领域提供使能技术的特性,它是发现规律、尤其是改造世界的强有力工具。
机械工程学科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微机电工程等。
机械工程学科是最早和最基础的工程学科之一,从石器时代制造简单手工工具到现代的智能机械,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到当前的信息革命,人类的生产实践和科研活动同机械工程学科有密切关系。
在牛顿力学建立和蒸汽革命以后,1847年世界首个机械工程师学会在英国成立,标志着机械工程已走向一个独立的学科。
机械设计、机械制造与机械电子的理论和技术发展一直是制造业的重要支撑:蒸汽机的发明,人类进入了铁道交流时代;公差互换性等理论,带来了福特汽车大规模生产的时代;而火车、汽车等车辆生产实践,催生了车辆工程学科专业。
建立在牛顿力学基础上的机械工程学科经历数百年辉煌以后,其内涵已经或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机械工程学科不断吸收自然科学和其它应用技术领域的新发现和新发明,开辟新的发展方向;同时,新的工程领域也为机械工程学科提出了新的需求。
近年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相融合,带来了数字化制造时代。
机械工程学科概论

机械工程学科概论引言机械工程是一门涉及设计、制造和使用机械设备的学科。
它是工程学的一个分支,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力学、热力学、材料科学、机械设计、自动化控制等。
机械工程的研究和应用早在人类发展初期就出现了,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工程的发展也变得日趋重要和复杂。
本文将介绍机械工程学科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主要研究领域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机械工程的基本概念机械工程是一门工程学科,研究的是机械系统的设计、制造和运行原理。
它将工程科学原理和实践技术结合起来,为解决各种机械问题提供理论和方法。
机械工程的核心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机械系统:机械系统是由各种机械零部件组成的,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整体。
它包括传动装置、执行机构、控制系统等。
2.机械设计:机械设计是指根据特定的功能需求和性能要求,设计出满足要求的机械系统和零部件的过程。
它需要考虑材料选择、结构设计、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等因素。
3.机械制造:机械制造是将机械设计转化为实际产品的过程。
它包括材料加工、零部件制造、装配等工艺步骤。
4.机械运行原理:机械运行原理是研究机械系统内部运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的基础。
它涉及能量转换、动力传递、运动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5.自动化控制:自动化控制是机械工程中重要的一个领域,它研究如何利用电子、信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机械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和控制。
二、机械工程的历史发展机械工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明时期。
人类开始利用简单的机械装置来帮助他们完成劳动任务,例如磨坊、水车等。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机械工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程力学、热力学和材料科学的理论基础逐渐建立起来,机械工程学科也形成了初步的体系。
20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工程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能源和环境技术等领域对机械工程的需求不断增加,机械工程的研究范围也不断拓展。
如今,机械工程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和多样化的学科,与各个领域密切相关。
机械工程学科内涵

机械工程学科内涵一、机械工程学科概述机械工程是以研究、设计、制造和使用机械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工程学科。
它涉及到机械结构、运动学、动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等多个领域,是工程技术中最基础和最广泛的领域之一。
二、机械工程学科内涵1. 机械结构设计机械结构设计是机械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包括了从产品的整体布局到细节部分的设计。
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功能需求、外观美观性和制造成本等因素,并通过计算和模拟来验证设计方案是否符合要求。
2. 运动学与动力学运动学与动力学是机械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分支领域。
运动学主要研究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规律,如速度、加速度等;而动力学则研究物体受到外界作用时所产生的运动状态变化,如力、扭矩等。
3. 材料力学材料力学是指对各种材料在受外界作用下所产生的应变和应力进行分析和计算的学科。
在机械工程中,材料力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涉及到机械零部件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等方面。
4. 流体力学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规律和性质的学科。
在机械工程中,流体力学主要应用于设计和分析各种液压、气动系统以及润滑系统等。
5. 制造技术制造技术是指通过各种加工手段将原材料转变成为具有特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部件或产品的技术。
在机械工程中,制造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成本。
6. 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传感器等现代科技手段对生产过程进行自动控制和管理的技术。
在机械工程中,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资源浪费,并且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7. 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是指将人类生理特点与机器设备相结合,使得设备更符合人类使用习惯和需求的学科。
在机械工程中,人机工程学可以提高设备的可用性和安全性,并且可以减少操作员的疲劳和错误率。
三、机械工程学科应用领域机械工程学科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机床制造、冶金、石油化工等。
在这些领域中,机械工程师可以从事产品设计、生产管理、技术研发等多个方面的工作。
机械工程学科简介

机械工程学科简介机械工程学科以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学院、高速切削工程中心为基础,现有教授22人、副教授41人和讲师45人。
学科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机械制造、机械设计、机械电子和车辆工程四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省级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科,二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一个省级高速切削工程中心,有10个教学科研实验室,14个科学研究所。
在该领域我们已取得科研成果60多项,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直蚌线无连杆发动机、CX300型数控车铣加工中心、高频焊管生产线及其关键设备“高精度定尺飞锯机”和“卧式螺旋活套”、多功能动平衡测试仪、4M12-78/34氧气压缩机、雷管自动装配与检测技术、C D Q 专用电磁振动给料机等。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如下:1.高速切削及数控装备技术:高速切削机理研究;面向高速切削的刀具技术研究;高速车铣原理及车铣加工技术研究;薄壁回转体零件和大型回转体零件的高速车铣加工技术研究;复杂曲面的高速数控加工技术研究;数控高速精密机床的开发研究;高速锯切机床的开发研究;机床的振动及动力学研究;机床结构件的有限元分析;电主轴技术研究。
2.网络化数字化制造技术:数字化产品建模与Cax/DFx技术;产品开发过程建模、仿真与优化; PDM技术;异地协同设计技术;制造企业信息网络技术;快速产品设计和开发网络技术;由独立制造岛组成的产品制造网络技术;全面质量管理和用户服务网络技术;制造工程信息通信技术; CAD/CAM集成一体化技术研究;CAI应用技术技术研究等。
3.新材料精密及特种加工技术方向:各类复合材料、陶瓷材料、高硅铝合金等非铁类难加工材料和新材料的精密高效切削加工及其刀具技术研究;复合材料及硬脆材料的精密特种加工技术研究;金刚石膜等新型功能材料的超精密抛光技术研究;超硬材料刀具及刀具涂层技术研究;微细切削加工及其刀具技术。
4.信息元器件制造及其装备技术: IC晶片集成平坦化抛光技术研究;电子陶瓷薄膜动压悬浮流延技术研究;IC封装超细线印刷技术和POP壁障的滚压加工技术研究;IC与MEMS 的CMP集成平坦化技术;PDP壁障层的流延与微加工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工程学科简介一般认为,人类文明有四大支柱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和制造科学。
没有制造就没有人类,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讲到:“直立和劳动创造了人类,而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
”的确,人是从制造第一把石刀开始的。
毛泽东在《贺新郎·咏史》一词中,一开始讲说:“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制造业是现代文明的支柱之一,它既占有基础地位,又处于前沿关键地位,既古老,又年青;它是工业的主体,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它是生产工具、生活资料、科技手段、国防装备等进步的依托,是社会现代化的动力源。
制造是人类创造财富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
机械工程学科是为机器制造业服务的学科。
机械工程的内涵机械工程学科包括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和车辆工程四个二级学科。
机械设计及理论是对机械进行功能综合并定量描述及控制其性能的基础技术学科。
它的主要任务是把各种知识、信息注入设计中,加工成机械制造系统能接受的信息并输入机械信息系统。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是指接受设计输出的指令和信息,并加工出合乎设计要求的产品的过程。
因此,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是研究机械制造系统、机械制造过程手段的科学。
机械电子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由日本提出来的用于描述机械工程和电子工程有机结合的一个术语。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已经发展成为一门集机械、电子、控制、信息、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工程技术学科。
该学科涉及的技术是现代机械工业最主要的基础技术和核心技术之一,是衡量一个国家机械装备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图1-1所示为机械工程学科的技术构成。
设计与制造是两个不可分的统一体,忽视了这一点就有可能出现以下问题:若轻制造,用先进的设计技术,就可能制造出“质量不高的先进产品”;反之,若轻设计,用先进制造技术,又可能制造出“落后的高质量产品”。
只有用先进的设计技术设计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产品,以先进的制造技术制造,才能形成对市场的快速响应。
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机械工程中图形的表示原理和方法;机械运动中运动和力的变换与传递规律;机械零件与构件中的应力、应变和机械的失效;机械中的摩擦行为;设计过程中的思维活动规律及设计方法;机械系统与人、环境的相互影响等内容。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科包括机械制造冷加工学和机械制造热加工学两大部分。
机械制造发展至今,正由一门技艺成长为一门科学。
机械加工的根本目的是以一定的生产率和成本在零件上形成满足一定要求的表面。
为此,正在逐步形成研究各种成形方法及其运动学原理的表面几何学;研究材料分离原理和加工表面质量的材料加工物理学;研究加工设备的机械学原理和能量转换方式的机械设备制造学;研究机械制造过程的管理和调度的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学等。
机械电子工程的本质:机械与电子技术的规划应用和有效的结合,以构成一个最优的产品或系统。
机械电子方法在工程设计应用中的基础是信息处理和控制。
有些人可能对:“机械电子学”产生反感,认为它“仅仅是控制工程的改头换面”,持这种观点的人没有认识到采用和结合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对机械系统设计方法产生的直接影响。
事实上,用机械电子工程的设计方法设计出来的机械系统比全部采用机械装置的方法更简单,所包含的元件和运动部件更少。
例如,以机械电子方法设计的一台缝纫机,利用一块单片集成电路控制针脚花样,可以代替老式缝纫机约350个部件。
因为将复杂的功能(如机械系统的精确定位)转化为由电子来实现,会带来了很多方便。
多年来,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和电子工程早已相互结合。
机械设备与电气设备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车辆工程一般分为汽车理论与设计、汽车造型与车身设计、汽车发动机3个研究方向,它们分别是车辆工程与机械工程、工业艺术设计、动力工程之间的交叉学科方向,同时还与材料工程、电子工程、控制工程等学科互相交叉。
车辆工程学科主要研究汽车、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拖拉机、工程车辆以及包括军用车辆、特种车辆等等在内的一切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技术和设计问题。
车辆工程从初期涉及到力学、机械设计理论、动力机械工程理论、牵引动力传动理论,到今天已拓展至与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子技术、测试计量技术、交通运输、控制技术、艺术设计等相互融合,可谓“内外兼修”。
机械工程的本科专业如前所述,机械工程学科下设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专业):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和车辆工程。
机械类专业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四个专业。
由于部分高校有自主设置专业的权利,所以在有些高校招生目录上依然可以看到诸如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等本科专业。
下面就这四个专业的设置和要求作一介绍,重点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1.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1.1专业方向和特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包括了很广泛的内容,按照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涵盖过去的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机械设计及制造、汽车与拖拉机、机车车辆工程、流体传动及控制、真空技术及设备、机械电子工程、设备工程与管理、林业与木工机械等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个跨机械、材料、控制、电子、计算机信息、管理、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应用专业,涉及现代机械制造中的一些很热门、尖端的课题,如计算机辅助机械制造、微机械加工等。
该专业加入了“自动化”元素,以“机为本、电为辅”,实现“机电一体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的机、光、电结合以及机械和控制等几方面的一体化,发明、研制、设计和制造具有“智能化”的功能性强的机器,在各领域中都是迫切需要的。
当代各个技术领域发展都非常迅速,因此专业建设应能及时地适应并体现这方面发展的需求。
该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是:培养富有责任心、具有主动性和创造力、知识面宽、适应沟通能力强,以及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和相关、交叉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制造开发、运行管理及经营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1998年联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录》中规定的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业务培养要求,该方向毕业生应具有以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较系统地掌握专业领域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具有专业领域内某个研究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2)具有专业必需的制图、设计、计算、检测与控制、自动化、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3)具有机电产品和系统的研制、开发、制造、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及经营的基本能力;(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
虽然现代机械为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的产物,但专业的培养目标还是以机械类中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方面的基础知识为其主要内容。
毕业生应能具有在工业生产第一线如设计部门、生产部门(车间、生产装配现场等)独撑一面的实际工作能力,不但要掌握专业知识,如机械设计与制造以及自动化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求具备诸如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知识。
如果知识面过窄,只掌握业内技术知识,则在面临科技新产品开发、应用研究等方面问题时,便会不知所措,错过产品开发的好时机,给企业造成损失。
市场经济需要懂得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方面技能的产品设计者,市场需求决定了产品的未来命运,从而也决定了企业的命运。
1.2专业地位和应用在一些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中,机械类专业的课程基本上各系中都有设置,机械类的最终产品,现在大都是机电一体化、机光电一体化的产品,找不到一种脱离机械而能独立存在的工业和产品。
比如医学,似乎和机械没有多大的关系,但医疗中的一些诊断设备,如CT机、核磁共振仪等都是现代高级机电产品,现代医学对机械的要求愈来愈高,并越来越依靠机械。
在我国传统的中医中药行业中,中药成品化,即将中药做成如同西药制剂(如针剂)一样,便于医疗操作,便于对药物的吸收,以提高药效,为此,也必须加强在中医中药制作中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再比如电子工业中,有的线路板上有成百上千个焊点,现代的生产工艺,只要把线路板在熔化了的焊锡槽里一浸,就可以完成,从根本上摒弃了原始手工焊接的生产方式,使质量更有保证,工时大为缩短,从而降低成本。
在这样的生产过程中,线路板输送、浸锡等各步骤离开机械化设备是不可设想的。
如果还是手工焊接,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质量还不能得到保证、成本不能降低,同时产量也会受到限制,家用电器也就无法普及了。
汽车、拖拉机等车辆工程方面均以机械类课程为主课。
而其他如仪器仪表类、化工类、电子类、光学类等专业则属于近机类或非机类,在这些专业,一些机械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也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加以设置。
机械工业是一切工业的基础,这本身就确定了它重要的地位。
机械类专业的某些课程是理工科高等院校各类专业的共同基础课,如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只有在掌握这些课程知识的基础上,才能继续后续课程的学习。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有些产品被淘汰,被其他更新、更先进的科技产品所取代,比如晶体管淘汰了电子管。
但至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不能被其他专业所代替,它一直是综合科技中最基础因而也是很重要的专业,具有重要的地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设置,避免了原先纯机械的局限性,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领域,改变了以前机械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机械设计、机械制造领域就业的局面,使更多的学生毕业后能够进入到计算机、电子、通信、金融甚至房地产等领域,从事技术管理工作。
像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北方工业、北京机电研究院等单位都有大量的该专业毕业生。
近几年来,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使得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门路更加宽阔,外企、合资、国营、民营甚至私营企业里,都有该专业生工作的身影。
毕业后自己创业的,也大有人在。
1.3前沿领域和新技术20世纪是人类文明、科技发展最光辉的百年。
这个人类历史长河中短短的一瞬间,人们首先用汽车解脱了双脚的步行之苦。
尽管18世纪就发明了火车,但受到铁轨的限制,而未能广泛使用。
虽然在1885年就发明了汽车,但直到1908年福特汽车开始大量生产后,才使得汽车成为普通的产品。
自1927年林德伯格成功地飞越大西洋之后,便开始了动力飞行。
34年后,第一个宇航员加加林又进入了太空,实现了太空飞行的梦想,到20世纪末,人类已能冲出太阳系,开始在太空建造居住地——宇宙空间站。
人类将往返于地球与空间站之间对苍茫太空进行探索和开发。
在这百年之内设计制造出了各种加工机床、机器人、电子芯片、计算机、电视机和各种方便快捷的通信设备,这一切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