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苯尼考在动物疾病治疗上的应用
氟苯尼考粉在动物养殖应用

氟苯尼考粉在动物养殖应用本主要介绍氟苯尼考粉理化性质、 作用及用途工合成的甲砜霉 素单氟衍生物,呈白色或灰白色结晶性粉 末,无臭。极微溶于水和氯仿,略溶于冰 醋酸,能溶于甲醇、乙醇,在二甲基甲胺 中极易溶解。
• [作用与适应症]本品为动物专用的广谱抗生 素。抗菌谱似氯霉素,而抗菌活性优于氯 霉素。对耐氯霉素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 克雷伯氏菌亦有效。主要用于牛、猪、鸡 和鱼类的细蔺性疾病,如牛的呼吸道感染、 乳腺炎,猪的胸膜肺炎、黄痢、白痢,鸡 的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等。
• [用法用量]混饲:每1000公斤料,猪50克, 鸡100~200克;混饮:每升水,禽50~100 毫克,连用3~5天。内服:一次量,每公斤 体重,猪、鸡20~30毫克,1天2次,连用 3~5天;鱼10~15毫克,1天1次,连用3~5天。 • [优质供应商] 广州中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含量 规格] 98% ;1*12kg/箱,25kg/桶
• [注意事项]1.本品对胚胎有毒性,禁用于哺 乳期和孕期动物。 2.本品不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但用药后部 分可能出现短暂的厌食、饮水减少和腹泻 等不良反应,有时注射部位可出现炎症。 3.休药期:氟苯尼考粉,猪20天,鸡5天, 鱼375度日,产蛋期禁用;注射液,牛28天 (肌肉注射),牛38天(皮下注射),猪 14天,鸡28天,鱼375度日。 4.建议在兽医指导下合理使用。
氟苯尼考的功能主治牛

氟苯尼考的功能主治牛1. 简介氟苯尼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畜牧业中的药物,属于麻醉药物的一种。
它主要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来产生镇静和镇痛的效果。
氟苯尼考不仅可以在兽医领域中用于牛的麻醉,还被广泛用于其他动物的手术和操作过程中。
本文将重点介绍氟苯尼考在牛身上的主要功能和主治疾病。
2. 功能主治2.1 镇静作用•氟苯尼考具有显著的镇静作用,可以在兽医手术和操作过程中用于牛的麻醉。
•镇静作用可以降低牛的紧张程度,减少手术时的痛苦和压力。
2.2 镇痛作用•氟苯尼考还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可以帮助牛减轻手术和创伤后的疼痛。
•镇痛作用可以提供牛在术后的舒适度,有助于促进康复和恢复。
2.3 协助操作•在一些复杂的手术和操作过程中,氟苯尼考可以起到协助操作的作用。
•它的镇静效果可以使牛安静,有助于兽医进行操作,减少操作中的不安和阻力。
2.4 镇压肌肉活动•氟苯尼考可以帮助控制牛的肌肉活动,减少牛在手术过程中的躁动和不稳定的动作。
•镇压肌肉活动可以提供一个相对静止的操作环境,简化手术的进行和操作的成功率。
3.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氟苯尼考麻醉牛之前,应先评估牛的健康状况和药物过敏情况。
•严格按照兽医的指导和剂量要求使用氟苯尼考,避免过量使用或误用。
•使用氟苯尼考时应注意监测牛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和血压等指标。
•手术和操作过程中应确保安全措施,避免牛在麻醉状态下发生其他意外情况。
•使用氟苯尼考后,应妥善护理牛,提供适当的康复环境,确保牛能快速恢复和康复。
4. 总结氟苯尼考作为一种麻醉药物在畜牧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具有明显的镇静和镇痛效果,可以帮助兽医在牛的手术和操作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操作环境,减少痛苦和压力,并促进牛的康复和恢复。
然而,在使用氟苯尼考时,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的遵守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牛的安全和健康。
兽医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使用该药物,并注意监测牛的反应和生命体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通过正确使用氟苯尼考,可以为牛提供更好的医疗和护理,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羊用氟苯尼考粉的功能主治

羊用氟苯尼考粉的功能主治简介氟苯尼考粉是一种针对羊健康问题的药物,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
本文将介绍羊使用氟苯尼考粉的作用和有效治疗的常见疾病。
功能主治1. 防治寄生虫感染•氟苯尼考粉能有效预防和治疗羊体内常见的寄生虫感染,如内寄生虫(如肠道线虫、肺线虫等)和外寄生虫(如绦虫、虱螨等)。
其药效能迅速杀灭虫体,减轻羊体虫体负担。
•使用氟苯尼考粉对羊进行定期预防和驱虫,有助于提高羊的免疫力和整体健康水平。
•防治寄生虫感染的同时,氟苯尼考粉也可以预防寄生虫传播给其他动物。
2. 防治呼吸道疾病•氟苯尼考粉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对于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如羊流感、肺炎等起到治疗作用。
•羊使用氟苯尼考粉可以有效缓解疾病症状,减轻呼吸困难,并促进痊愈。
3. 促进消化功能•氟苯尼考粉可促进羊的消化功能,增加食欲,提高羊体对饲料和营养的吸收能力。
•使用氟苯尼考粉可以防止羊出现消化不良等问题,维持羊体健康和生产性能。
4. 增强免疫力•给羊使用氟苯尼考粉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
•氟苯尼考粉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功能,使羊体内抗体产生和免疫细胞活性提高,从而增强羊的整体健康。
5. 镇静和止痒•氟苯尼考粉具有镇静和止痒的功效,对于羊出现瘙痒、过敏或皮肤病症状时,可以缓解不适感。
•使用氟苯尼考粉可以减少羊舔咬皮肤引起的继发感染和皮肤损伤。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氟苯尼考粉一般以粉剂形式出售,按照药物说明书或兽医指导进行使用。
•需密切关注使用剂量,避免过量使用或低剂量无效。
•在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羊的反应和疗效,如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寻求兽医帮助。
•注意保存药品,避免与其他饲料或药物混淆。
以上为羊使用氟苯尼考粉的功能主治介绍,这种药物可以在羊的寄生虫感染、呼吸道疾病、消化功能、免疫力以及止痒和镇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使用过程中,请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兽医建议使用,并注意观察羊的反应和疗效。
氟苯尼考在猪场的功能主治

氟苯尼考在猪场的功能主治1. 引言氟苯尼考是一种常用于猪场的药物,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
本文将介绍氟苯尼考在猪场中的主要应用和作用机制。
2. 氟苯尼考的应用氟苯尼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促进食欲•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加生长速度•防止厌食•改善消化系统功能3. 氟苯尼考的作用机制氟苯尼考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刺激食欲:氟苯尼考可以刺激猪的食欲,增强其对饲料的摄取欲望。
•提高饲料利用率:氟苯尼考可以促进猪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增加生长速度:氟苯尼考可以促进猪的生长发育,增加其体重和肌肉生长速度。
•防止厌食:氟苯尼考可以预防猪出现厌食症状,保持其正常的进食行为。
•改善消化系统功能:氟苯尼考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少猪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改善猪的消化功能。
4.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氟苯尼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按照医生或兽医的指导使用,避免过量使用。
•使用剂量应根据猪的体重和生长阶段进行调整。
•注意观察猪的反应和食欲变化,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兽医。
•将氟苯尼考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远离儿童和动物。
5. 结论氟苯尼考是一种在猪场中常用的药物,其主要应用包括促进食欲、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加生长速度等。
其作用机制包括刺激食欲、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等。
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猪的健康和安全。
通过合理使用氟苯尼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益。
以上是对氟苯尼考在猪场的功能主治的简要介绍和说明,希望对猪场管理人员和兽医有所帮助。
氟苯尼考在动物疾病治疗上的应用

山东畜牧兽医2012年第33卷52氟苯尼考在动物疾病治疗上的应用相昌国(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 262200)中图分类号:S859.7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2)07-0052-01 氟苯尼考,又名氟甲砜霉素,是一种动物专用半合成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都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对厌氧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螺旋体、立克次氏体、阿米巴原虫等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敏感菌所致的畜禽细菌性疾病治疗效果显著。
由于氟苯尼考抗菌谱广、吸收良好、体内分布广泛、安全高效、在体内无残留或残留较低,受到越来越多的畜牧业养殖者的青睐,主要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猪、牛、羊及禽类等感染性疾病的防治。
1 抗菌活性氟苯尼考的作用机理及抗菌谱与氯霉素和甲矾霉素相似,具有极广的抗菌谱,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细菌性疾病,对耐氯霉素和甲砜霉素的细菌仍然敏感,对许多耐药菌株如巴氏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肺炎杆菌、伤寒沙门氏菌、金葡球菌等仍有疗效。
研究表明,氟苯尼考对各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是:大肠杆菌3.1µg/ml,金黄色葡萄球菌3.1µg/ml,产气荚膜梭菌16µg/ml,禽多杀性巴氏杆菌0.5µg/ml,副溶血弧菌0.5µg/ ml,志贺氏菌3.1µg/ml,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0.20~1.56µg/ml,牛呼吸道疾病的病原0.5µg/ml。
2 临床应用氟苯尼考主要用于畜禽的细菌性感染、支原体病和鱼类的细菌性疾病,尤其对呼吸系统感染和消化道感染疗效显著。
用于家畜可治疗牛呼吸道病、猪气喘病、脑膜炎、猪水肿病、链球菌病、猪肺疫、猪丹毒、萎缩性鼻炎、乳腺炎、无乳综合症等。
用于家禽可治疗细菌性慢性呼吸道病、鸭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病、霍乱及沙门氏菌病等。
2.1 治疗牛病 氟苯尼考可用于治疗各种年龄牛的呼吸系统细菌性疾病,对乳腺炎、腐蹄病及子宫内膜炎都有很好的疗效。
禽用氟苯尼考的功能主治

禽用氟苯尼考的功能主治1. 什么是禽用氟苯尼考禽用氟苯尼考,又称为禽用硝唑呋辛,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属于硝基呋喃类药物。
它在禽养殖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和预防多种禽类感染病。
2. 禽用氟苯尼考的主要功能禽用氟苯尼考具有以下主要功能:2.1 杀菌作用禽用氟苯尼考具有广谱的杀菌作用,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均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
它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的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破坏细菌细胞壁,从而杀死细菌。
2.2 预防和治疗感染病禽用氟苯尼考对禽类常见的感染病,如大肠杆菌感染、沙门氏菌感染、葡萄球菌感染等具有良好的疗效。
它能够快速控制病原菌的繁殖,减轻感染病的症状,帮助禽类尽快恢复健康。
2.3 增加饲料利用率禽用氟苯尼考能够通过改善肠道健康状况,抑制肠道有害菌的生长,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
它可以有效减少饲料浪费,提高禽类的养殖效益。
2.4 防止禽类呼吸道感染禽用氟苯尼考对禽类呼吸道感染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它可以抑制常见的呼吸道病原菌的繁殖,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同时,禽用氟苯尼考也可以缓解由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呼吸困难、打喷嚏等症状。
3. 使用禽用氟苯尼考的注意事项在使用禽用氟苯尼考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按照兽药的使用说明书进行使用,严格控制用药量和用药频次;•在使用禽用氟苯尼考期间,禁止同时使用其他抗生素,以免出现相互作用或产生耐药性;•遵守药物的处理和储存方法,避免与其他药物或饲料混合;•禽用氟苯尼考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的药物残留,因此需要在使用禽用氟苯尼考的动物出栏前停药一段时间,以确保肉禽食品的安全性。
4. 禽用氟苯尼考的不良反应使用禽用氟苯尼考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肠道紊乱:如腹泻、腹胀、消化不良等;•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肝肾功能损害:长期或过量使用禽用氟苯尼考可能会对禽类的肝肾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如果禽类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兽医进行处理。
氟苯尼考粉水产的功能主治

氟苯尼考粉水产的功能主治概述氟苯尼考粉是一种常见的水产养殖药物。
它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一些常见的水生动物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氟苯尼考粉在水产养殖中的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氟苯尼考粉在水产养殖中具有以下的功能主治:1.防治寄生虫感染:氟苯尼考粉具有较强的杀虫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水产养殖中常见的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感染是水产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会导致养殖动植物的生长受限甚至死亡。
氟苯尼考粉通过抑制寄生虫的生理活动,阻止其繁殖和感染,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的效果。
2.治疗细菌感染:氟苯尼考粉对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细菌感染也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细菌感染是水产养殖中另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会导致养殖动植物的健康状态下降,养殖效果降低。
氟苯尼考粉可以通过干扰细菌的代谢过程,破坏其细胞结构,抑制其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治疗细菌感染的效果。
3.提高水产养殖动植物的免疫力:氟苯尼考粉还可以增强水产养殖动植物的免疫功能,提高其抵抗病原体的能力。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动植物经常面临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如果免疫功能不强,很容易受到感染。
而氟苯尼考粉可以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其对抗病原体的能力,从而提高养殖动植物的免疫力。
4.减少养殖环境中的污染:氟苯尼考粉还可以减少养殖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保持养殖环境的良好状态。
在水产养殖中,废物和污染物的积累会导致水质恶化,影响养殖动植物的健康。
氟苯尼考粉可以通过降解和吸附污染物,清除废物,净化水体,从而减少对养殖环境的污染。
5.增强养殖动植物的生长和生殖能力:氟苯尼考粉还具有促进养殖动植物生长和生殖的作用。
在水产养殖中,养殖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是经营的核心目标,而氟苯尼考粉可以通过提供适宜的环境和营养条件,促进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养殖效益。
注意事项在使用氟苯尼考粉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使用剂量:根据养殖物种、水体条件和感染程度等因素,合理确定氟苯尼考粉的使用剂量。
过量使用会导致药物残留和对水质的负面影响,而剂量不足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氟苯尼考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氟苯尼考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氟苯尼考又名氟甲砜霉素,是一种化学合成的新一代动物专用氯霉素类(又称酰胺醇类)广谱高效抗菌药物,不与人类用药形成交叉耐药性。
其特点是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好、口服或注射给药均吸收迅速,体内个脏器分布广泛,能通过血脑屏障,且与其他用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
特别是无潜在致再生屏障碍性贫血作用,相对比较安全。
因为氯素能严重干扰动物骨髓造血功能,从而引起白细胞缺乏症或导致不可逆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并有抑制免疫作用,农业部2002年193号公告明确规定氯霉素禁用于所有食品动物。
目前氟苯尼考已成为氯霉素禁用后的主要替代品种,在兽医临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何正确使用氟苯尼考,在养猪生产和临床应用上都应注意那些事项,称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点。
1药物理学氟苯尼考化学结构与氯霉素相似,是甲砜霉素的单氟衍生物,作用机理同氯霉素,能与细菌70S核糖体的50S亚基结合、阻断肽酰基转移、抑制肽链延长、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而产生抗菌作用。
本品属广谱速效抑制剂,抗菌谱与抗菌活性略优于氯霉素与甲砜霉素,耐药性与药物残留低。
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支原体等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较革兰氏阳性菌强;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可引起猪肺疫)、猪胸膜性肺炎放线杆菌(可引起传染性胸膜肺炎)高度敏感,对多数革兰氏的阴性的肠杆菌科细胞,包括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克雷博士菌、大肠杆菌、沙门式菌、布氏杆菌菌敏感,敏感的革兰氏阳性菌有链球菌、棒状杆菌、李氏杆菌、肠炎杆菌、葡萄球菌等;衣原体、钩端螺旋体、立克次氏体也对本品敏感,对厌氧菌如破伤风梭菌、放线菌等也有相当作用,但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的作用不如青霉素和四环素。
另外,一般剂量的氟苯尼考具抑菌作用,高浓度时或作用于对本品高度敏感的细菌时可呈杀菌作用。
细菌对本品可产生获得性耐药性,其中以大肠杆菌较易产生,并与甲砜霉素表现交叉耐药性。
本品对绿脓杆菌、真菌及病毒等均无效。
2临床应用(1)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尤其适用于呼吸道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氟苯尼考在动物疾病治疗上的应用氟苯尼考(Florfenicol)为氯霉素第三代产品。
由于氯霉素具有严重的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免疫抑制等不良反应,故在食品动物生产中禁止使用[1]。
经研究证明:氯霉素化学结构中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基团是芳香环上的对位硝基。
而氟苯尼考则是以CH3SO4 取代了NO2基团,使化学结构发生了改变,故用于动物体内不产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不良反应。
这是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成功研制的一种新的兽医专用氯霉素类的广谱抗菌药,1990年首次在日本上市,1993年挪威批准该药治疗鲑的疖病,1995年法国、英国、奥地利、墨西哥及西班牙批准用于治疗牛呼吸系统细菌性疾病。
在日本和墨西哥还批准用作猪的饲料添加剂,预防和治疗猪的细菌性疾病(邱银生等,1996)。
目前在亚洲、欧洲、美洲的2 0多个国家上市,我国也已通过了该药的审批。
被批准临床用于鱼类、牛、猪等动物的细菌性疾病。
氟苯尼考是新一代氯霉素类动物专用广谱抗生素,具有抗菌广谱、吸收好、体内分布广、安全高效等特点,对敏感菌所致的畜禽细菌性疾病治疗效果显著。
由于氯霉素具有严重的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不良反应,国家已禁止用于食品动物。
因此,在动物疾病防治上,尤其是食品动物氟苯尼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1 氟苯尼考抗菌特性氟苯尼考是一种氯霉素类的兽用广谱抗菌药,抗菌活性高于氯霉素及甲砜霉素,尤其对一些耐氯霉素及甲砜霉素的细菌仍然表现出较高的抗菌活性[3]。
其抗菌特性如下:(1)具有极广的抗菌谱,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皆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对厌氧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螺旋体,立克次氏体,阿米巴原虫等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2)体内外试验表明,其抗菌活性明显优于当前的抗菌药,如:氯霉素、甲砜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及氨苄青霉素以及目前广泛应用的喹诺酮类药物。
(3)速效,氟苯尼考肌注1h后血液中可达治疗浓度,1.5-3h 即可达药峰浓度;长效,一次用药有效血药浓度可维持20h以上。
(4)能透过血脑屏障对动物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非其它抗菌药能比。
(5)按推荐量使用无毒副作用,克服了氯霉素及甲砜霉素所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危险及其他毒性,不会对动物和食物造成危害,用于动物因细菌引起的全身各部位感染的治疗,包括防治家畜的细菌性呼吸系统疾病、脑膜炎、胸膜炎、乳腺炎、肠道感染及产后综合症等;家禽的细菌性呼吸系统疾病、霍乱、巴氏杆菌及其它肠道感染等;水产动物的巴氏杆菌、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其他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感染等。
体外抗菌试验证明氟苯尼考的抗菌活性明显优于氯霉素和甲砜霉素(MIC约为10倍),氟苯尼考无潜在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危险,尤其是对其它药物(包括氯霉素和甲矾霉素)耐药菌株仍然呈现高度的敏感性。
[4]2 氟苯尼考(氟甲砜霉素、氟洛芬)英文名称:Florfenicol化学名称::[R-(R*, R*)],-2.2-二氯-N-[1-(氟甲基)-2-羟]-2-[4-(甲基磺酰)苯基]乙基乙酰胺分子量:358.23 氟苯尼考的药理学研究3.1 氟苯尼考的药效学研究氟苯尼考为氯霉素的结构同系物,作用机理及抗菌谱与氯霉素和甲砜霉素相似,能与细菌70S核糖体的50S亚基紧密结合,降低肽酰基转移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肽链的延伸,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氟苯尼考在结构上以F原子取代了氯霉素、甲砜霉素中丙烷链3碳位置上的-OH,阻止了细菌乙酰转移酶在此位置上的乙酰化作用,故不受该酶影响而被灭活;而乙酰转移酶又与细菌质粒介导的对氯霉素、甲砜霉素的耐药性有关,因此氟苯尼考不会产生类似氯霉素、甲砜霉素质粒介导的耐药性(Varma,etal,1986;Lobell,etal,1994;Soback,etal,1995),而且对许多氯霉素耐药菌株仍然敏感。
氟苯尼考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2-1.56ug/ml,最佳抑菌浓度为0.39ug/ml。
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作用,对动物上重要的病原菌如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副鸡嗜血杆菌等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对耐氯霉素和甲砜霉素的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克雷伯氏菌亦有效。
王丽平等(2003)应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氟苯尼考和TMP对11株畜禽常见病原菌(大肠杆菌C44103、大肠杆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C28001、金黄色葡萄球菌C26112、大肠杆菌O2、大肠杆菌O8、大肠杆菌分离株-猪、大肠杆菌分离株-鸭1、大肠杆菌分离株-鸭2、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禽巴氏杆菌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对11株畜禽常见病原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MIC值均小于8ug/ml,联合药敏实验结果表明,氟苯尼考与TMP连用后,对大多数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大肠杆菌分离株-鸭2除外)的抑菌效果呈协同或相加作用,无拮抗现象。
[5][6]3.2 氟苯尼考的药动学研究氟苯尼考具有速效、长效的特点,内服、肌注吸收快,半衰期长,在体内能维持较长时间的有效血药浓度,时间可维持20h以上,不引起骨髓抑制或再生障碍性贫血。
本品吸收良好,体内分布广泛,部份器官浓度较高,血药浓度能达到治疗效果,主要经肝、肾代谢,少量随粪便排出。
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及支原体均有抗菌作用,高浓度时对本品高度敏感的细菌也呈杀菌作用。
氟苯尼考因动物种类及给药方式不同,其药代动力学略有差异。
猪内服几乎完全吸收,饲喂不影响其生物利用度;静注及肌注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6.7、17.2h。
鱼口服(10mg/kg.w)达峰时间为10.3h,生物利用度96.5%,药峰浓度4.0ug/ml,消除半衰期(t1/2β)为12.2小时。
杨明敏等(2004)[7]应用循环伏安法、线性扫描伏安法和控制电位电解库仑法对氟苯尼考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
在0.2mol/LNaOH-NaH2PO4(pH=7.6)缓冲液中,对其进行扫描,发现于-0.886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还原峰,其峰电流与氟苯尼考的浓度在1.0×10-5~7.0×10-4mol/L范围内呈良的线性关系(r=0.9994);检出限为1.0×10-6mol/L对1.0×10-4mol/L氟苯尼考溶液进行10次平行实验,RSD 为0.3。
Craene(1997)报道牛单剂量静注氟苯尼考(20mg/kg),能很好渗透进入脑脊液中,峰浓度(Cmax)为4.67±1.51ug/ml,平均滞留时间(MRT)8.7h,对嗜血杆菌能维持有效血药浓度20h,可作为治疗脑膜炎的首选药物。
[8]氟苯尼考在泌乳奶牛的药动学研究(Soback,etal,1995)表明,乳房灌注给药吸收优于肌注,而且血浆浓度显著高于静注4h后的血浆浓度,生物利用度(54%)高于肌注生物利用度(38%),这对于乳房灌注给药治疗牛的乳腺疾病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肉仔鸡口服氟苯尼考(30mg/kg.w)后,生物利用度为55.3%,血浆蛋白结合率为18.5%,肉仔鸡注射氟苯尼考(30mg/kg.w)后,生物利用度为96.6%(Afifi,1997);巴氏杆菌感染的鸭肌注氟苯尼考(30mg/kg.w)后,生物利用度为73%,高于健康鸭。
[9]4 关于氟苯尼考的使用及不良反应氟苯尼考自20世纪90年代陆续在日本、欧美及中国等上市以来,已广泛用于牛、猪及水产类动物等的细菌性感染,且疗效显著。
但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局限性和不良反应。
[10]据报道,某畜主在用氟苯尼考治疗兔魏氏梭菌时,没有按照兔的用量说明使用,而是参考了禽的用量,用5%氟苯尼考按4ml/只对症治疗,而出现了中毒现象。
由于兔消化生理的特殊性,故对于氟苯尼考的安全用量有待进一步试验。
操继跃等人研究发现,氟苯尼考对正常鸡的体液免疫具有抑制作用,饮水添加给药在高(250mg/L)、中(150mg/L)剂量下,ND抗体滴度较对照组降低显著且持久;而小剂量(50mg/l)氟苯尼考对正常鸡体液免疫没有抑制作用。
氯霉素和甲砜霉素都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氟苯尼考是甲砜霉素的单氟衍生物,属氯霉素类药物,研究试验证实,氟苯尼考在临床高限剂量下同样对正常鸡体液免疫产生抑制作用,而使用低限临床治疗量的氟苯尼考(50mg/L 饮水)不存在免疫抑制不良反应作用,故在临床使用时最好使用低限临床治疗量。
5 氟苯尼考的制剂研究进展氟苯尼考制剂形式有针剂、粉剂、饮水剂三种剂型。
市场销售的主要氟苯尼考制剂有注射剂(主要规格含氟苯尼考为30%、10%和5%)、粉剂(含氟苯尼考10%、2%)、溶液剂(含氟苯尼考2.0%)和预混剂(含氟苯尼考5.0%)等4种剂型。
农业部已经将氟苯尼考、氟苯尼考预混剂(规格:50g:氟苯尼考5g)、氟苯尼考注射液(规格:2ml:氟苯尼考0.6g)等2种剂型共2个规格收载为国家兽药质量标准(2003版)。
目前国内已经有众多动物药品生产企业生产前述剂型的产品。
目前国内已有氟苯尼考专用助溶剂面市。
该助溶剂系专门用于溶解氟苯尼考,具有溶解快,溶解性能好,稳定性好,使用方便,贮存时间长低温不会结冰等优点,最大可溶氟苯尼考40,建议控制在30以下。
使用时根据所需达到的浓度,称取一定量的氟苯尼考,加入相对应数量的助溶剂,充分搅拌均匀,即可溶解。
6 氟苯尼考的临床应用研究6.1 氟苯尼考在猪病上的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如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链球菌、猪副嗜血杆菌、支原体等)引起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萎缩性鼻炎、链球菌病、猪副嗜血杆菌病、气喘病等猪的呼吸道疾病、猪霍乱沙门氏菌,有效控制由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引起的猪肠道感染。
[11]本品推荐作为巴氏杆菌病(猪肺疫)、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首选药物,特别适用于对氟喹诺酮类及其他抗菌药物有耐药性细菌的治疗,ueda(1995)以50g/t混饲治疗人工诱发的猪放线杆菌性胸膜肺炎,治愈率达100%;而甲砜霉素治疗组(200g/t)的治愈率低于50%,氟苯尼考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有较高的抗菌活性,MIC 为0.25ug/ml(Veda,etal,1995;Barigazzi,etal,1996);对链球菌的MIC 为0.5ug/ml(Barigazzi,etal,1996);[12]也可用于治疗各种链球菌(肺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萎缩性鼻炎),肺炎支原体(猪喘气病)等引起的呼吸道疾病,表现为体温升高、不食、呼吸急促、咳嗽、气喘,有的张口呼吸、鼻流泡沫状液体,有时混有血液;皮肤有淤血斑块和小出血点,有的表现关节肿胀,耳、鼻发绀(蓝紫色)等;沙门氏菌病(仔猪副伤寒)、大肠杆菌病(仔猪黄、白痢,仔猪水肿病)及其他敏感菌所引发的肠炎等消化道疾病,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不食,便秘或下痢,有时伴有呕吐;猪链球菌病、葡萄球菌病、渗出性皮炎(油脂猪)及其他全身感染性疾病,如乳腺炎、子宫炎、膀胱炎、产后发烧、不食和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PPDS)等;脑膜炎与脑炎;大肠杆菌及猪放线杆菌等导致的泌尿道感染;猪痢疾密螺旋体引发的猪痢疾(血痢);预防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WMS)或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