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技术综述_唐卫华
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的现状及展望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变电站已成为电力系统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智能变电站中,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技术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的现状,并展望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的现状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远程监测与诊断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通过传感器和数据通信技术,可以实现远程监测与诊断。
监测中心可以随时获取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和故障信息,从而及时处理并调整运行策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2. 自动化控制与调节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还包括自动化控制与调节。
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变电站一次设备的自动操作和调节,无需人工干预。
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情况和电网的接入情况,实时调整设备的运行参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能力。
3. 故障诊断与预测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还具有故障诊断与预测的能力。
通过对设备运行状态数据的实时分析,可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并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故障。
这有助于及时采取措施修复设备故障,避免设备损坏和停机带来的经济损失。
二、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的展望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展望:1. 数据分析与挖掘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可以更好地利用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
通过深入挖掘数据潜力,可以发现设备运行中的隐含问题,并提供更精确的预测和诊断服务。
2. 自适应优化控制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可以进一步发展自适应优化控制算法,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和电力系统负荷数据的实时分析,自动调整设备的工作模式和参数。
这将有助于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3. 人工智能应用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将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实现更智能的设备操作和决策。
试析智能化变电站关键技术及未来展望

试析智能化变电站关键技术及未来展望近些年来随着电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电网成为时代发展的新趋势。
智能变电站的普及和发展是这种趋势的具体体现。
在电力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智能变电站在电力网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不仅要承担传统变电站的各项功能,同时还具有新功能。
当前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普及和推广,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已成为深入发展的重要前提,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进一步加强智能变电站的研究。
标签:智能化;变电站;关键技术;未来愿望一、智能变电站的概念《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对智能变电站进行了定义,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的智能设备,通过数字通讯技术的辅助,根据需要对电网进行自动控制、智能调节以及在线分析决策等工作的具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的智能实际上是指变电站像人一样可以进行自我调节,这一点是智能变电站和数字化变电站最大的区别。
数字化变电站主要强调实现变电手段的数字化,但是,目前我国电网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简单的数字化要求已经不能满足电网的进一步提升,在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规划和目标下,智能变电站更加符合我国电网的发展前景,因此应运而生。
智能变电站是一种可以实时进行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和检测等,实现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和协同互助等功能的新型变电站管理模式。
智能变电站比数字化变电站更加先进和智能,更加能够满足智能电网的建设要求。
二、智能变电站技术的特点智能变电站主要指的是由先进可靠、节能环保、数字化集成设备组合而成的一種自动实现信息采集、测量、保护、计量以及监测等基本功能,同时还能承担电网自动控制、在线分析决策、智能调节以及协调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是传统变电站的新发展,与传统发电站相比更具优势。
智能变电站有其自身特点,详细分析智能变电站技术的特点是了解其应用的重要前提。
智能变电站技术是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监控技术的有机融合。
设备集成化和智能化控制是智能变电站技术的主要特点。
智能变电站技术解决方案

智能变电站平台
提供统一的平台,实现变电站 的监控、控制、保护、计量等 功能。
系统功能
数据采集
智能变电站系统能够实时采集电网运行数据,包括电压、 电流、功率等参数。
数据处理
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供电网运行状态 监测、故障诊断和预警等功能。
智能变电站具有高效、可靠、安全、环保 等特点,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供电质量。
智能变电站定义
技术特点
技术优势
01 提高运行效率
智能变电站采用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减少人工干预, 提高运行效率。
02 增强安全性
智能变电站通过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 的安全隐患,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03 优化资源配置
降低运维成 本
智能变电站减少了 人工干预,降低了 运维成本,提高了 经济效益。
促进绿色发 展
智能变电站采用环 保技术和节能措施, 有助于减少能源消 耗和环境污染,促 进绿色发展。
06
智能变电站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方向
智能化升级
智能变电站将向更高程度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提升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数字化转型
谢谢
智能变电站技 术解决方案
目录
01 智能变电站概述 02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 03 智能变电站系统架构 04 智能变电站解决方案 05 智能变电站应用案例 06 智能变电站发展趋势
01
智能变电站概述
定义与特点
智能变电站采用先进的信息、通信和控制 技术,实现变电站运行管理自动化、信息 化和互动化。
04
智能变电站解决方案
智慧变电站: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概念及建设目标阐述

智慧变电站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概念及建设目标阐述导读智能变电站是建设智能电网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是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重要区别,研究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智能变电站是建设智能电网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是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重要区别,研究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出了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的相关建议。
智能电网是构建全球互联、高度智能、清洁环保、高效利用、友好互动的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支撑,是承载和推动新一轮能源革命的基础平台。
发展智能电网有利于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资源的最优配置、雾霾的治理以及电动汽车等新型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发展智能电网已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
未来的智能电网将采用先进的材料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超导技术、储能技术、先进控制理论,使得能源开发更清洁,利用更高效,配置更优化,碳排放量更低。
未来的智能电网将实现微电网与特高压骨干电网协同发展,电网与用户友好互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绿色供电、智慧用电”是智能电网内涵的深刻体现。
智能变电站是坚强智能电网的基石和重要支撑,而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是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关键环节。
1.智能变电站概念及其建设目标智能变电站采用先进、环保、集成、可靠、低碳的智能设备,能够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计量、保护、在线监测、自诊断等基本功能,支持电网实时智能调节、自动控制、协同互动、在线分析决策等功能[1-4]。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技术是在传统变电站技术基础上的不断创新和变革,其不断融合先进、前瞻的新技术,运行经济环保,设备先进适用可靠,使电网运行更安全稳定。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为集自我保护、控制和管理功能于一体的高度智能体,具备智能化、协同互动、即插即用和集成化等技术特征。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建设的目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将站内的高压一次设备高度集成、二次设备高度集成、设备与建筑物高度集成,高度集成设备的设计、制造、调试均在工厂内一体化完成,设备技术先进可靠;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功能齐全、智能化程度高、调试及维护灵活方便、运行稳定可靠;装配式建设、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是新一代智能变电站设备模块化的主要体现;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内部之间及其与站外的通信准确可靠,结构布局合理,尽可能地节约土地、能源、水、材料等资源,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具有效率最大化、维护量最小化、资源节约化、环境友好化、信息资源最优化的优势;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支持与多级调控中心的信息传输。
新时期我国变电站的智能化及数字化技术分析

新时期我国变电站的智能化及数字化技术分析【摘要】在我国大力发展智能电网的时期,对于变电站的智能化有了很高的要求。
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程经验,首先介绍了我国变电站智能化和数值化技术的特点,分析了目前国内外较新的综合自动化技术,指出智能化变电站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必然方向。
【关键词】变电站;智能化;数字化变电站是电网输配电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由众多的一次和二次设备组成、作为整个电网的一个节点,在电网中担负着电能的传输、分配任务,变电站继电保护、监控自动化系统是构成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基础,对变电站内设备进行统一监测、管理、协调和控制。
同时,它又必须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实时有效的信息交换、消息共享,优化电网操作,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智能化是当今电网发展的新趋势,数字化变电站是智能电网建设的物理基础,数字化变电站试点应用是目前电网建设和变电站技术发展的新热点,也将成为未来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1.变电站智能化智能化变电站是采用先进的传感器、信息、通信、控制、智能等技术,以一次设备参量数字化和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平台为基础,实现变电站实时全景监测、自动运行控制、与站外系统协同互动等功能,达到提高变电可靠性、优化资产利用率、减少人工干预、支撑电网安全运行,可再生能源“即插即退”等目标的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实现形式基于数字化变电站,但在支撑智能电网建设、可再生能源即插即退等智能性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以智能一次设备和统一信息平台为基础,通过采用先进的传感器、电子、信息、通信、控制、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变电站设备的远程监控、程序化自动运行控制、设备状态检修、运行状态自适应、智能分析决策、网络故障后的自动重构以及与调度中心信息的灵活交互。
数字化变电站实现了一二次设备的数字化,而智能化变电站是实现了一二次设备的智能化,运行管理的自动化,操作监视的可视化。
智能变电站更深层次体现出坚强智能电网的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的技术特点。
变电站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综述

变电站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综述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变电站正经历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转型。
变电站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还为能源管理带来了许多创新。
本文旨在对变电站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进行综述,探究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变电站的自动化技术是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的关键。
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变电站的监测、控制和保护功能的自动化,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提供了更加准确和可靠的运行数据。
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智能巡检和预警,及时发现潜在故障,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智能化技术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远程监测和管理,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并进行故障排除和维修。
智能化技术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提供精准的运行预测和决策支持,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和风险。
变电站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现代通信技术的支持。
随着5G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变电站与其他电网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流将更加便捷和快速。
这为变电站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了更好的技术基础。
另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也将推动变电站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通过无线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实现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然而,变电站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关键问题。
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需要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和存储,防止被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
其次,技术的成本和投资也是制约因素。
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的采购和维护成本较高,需要对投资和盈利进行全面考虑。
此外,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培训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要确保他们可以熟练掌握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未来,变电站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将继续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技术方案探讨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技术方案探讨作者:王晓东刘世立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年第02期摘要随着经济和电力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设备在变电站的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国变电站的发展经历了传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数字化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和目前的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本文针对新一代智能变电站进行分析,介绍了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产生背景及技术现状和方案设备构成。
【关键词】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是电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变电站做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电网最重要的基础运行参量采集点、管控执行点和未来智能电网的支撑点,其发展建设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总体高度。
建设具体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坚强智能电网对变电站的发展提出了更高了要求。
1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产生背景常规变电站安全、可靠性不高,大多数电站采用传统设备,尤其是二次设备中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等,采用的是电磁式货晶体管式,结构比较复杂并且本身没有故障自检功能,靠不定期维护去发现解决问题,或者等到保护装置发生误动或拒动后才发现问题。
并且占地规模大,维护工作量也大,电压质量的可控性不高,变电站的实时控制性能较差。
智能变电站存在三个矛盾:“集成”与“就地分散”;“网络化”与“可靠性”;“不透明”与“便捷化运维管理”。
智能变电站投资大;建设周期长。
而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性能提升;集成整合;支持调控。
2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技术现状截至2014年底,国家电网公司累计建成1500余座智能变电站,实现了智能开关设备、电子式互感器等关键设备的规模应用;建设投运了6 座“系统高度集成、结构布局合理、装备先进适用、经济节能环保、支撑调控一体”的新一代智能变电站。
建设范围覆盖66kV-750kV电压等级,在标准制定(发布智能变电站系列标准100余项,并逐步完善)、方案设计(涵盖750kV及以下变电站工程典设方案)、设备研制、工程建设(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和运行维护(积累经验适应“三集五大”建设)等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
智能变电站发展与未来

智能变电站发展与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的发展,智能变电站也逐渐成为电力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智能变电站是将先进的通信、计算、控制和保护技术应用于电力变电设备中,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自动化操作,从而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未来,智能变电站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更加突出的发展。
智能变电站将实现智能化运行管理。
在传统的变电站中,设备之间的通信是通过人工或者简单的设备接口完成的,操作员需要手动操作各个设备,无法实时监测设备运行情况。
而在智能变电站中,各个设备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传输,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并进行故障预警和智能分析。
操作员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对变电站进行远程监控和操作,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管理和智能运行,大大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智能变电站将实现智能化的电力负荷管理。
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和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电网的负荷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
而智能变电站可以通过智能化的负荷预测和优化算法,实现对电网负荷的精确预测和调节。
智能变电站还可以根据电力需求和能源供应的情况,对电网进行智能调度和控制,实现对电力负荷的实时优化和平衡。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和稳定性,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清洁能源,推动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智能变电站将实现智能化的设备保护和故障处理。
传统的变电站中,设备的保护和故障处理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和保护装置,容易出现错误和延误。
而智能变电站可以通过智能保护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设备的实时保护和故障处理。
智能保护装置可以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情况,自动判断故障的类型和位置,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故障扩大和电力事故的发生。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保护能力和运行可靠性,还可以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智能变电站将实现与智能电网的互联互通。
智能电网是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它通过先进的通信和信息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内外各个环节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化运行。
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实现与智能电网的互联互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3969/j.issn.1008-0198.2015.05.001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技术综述唐卫华1,杨俊武2,欧阳帆3(1.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07;2.华北电力大学,河北保定071003;3.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07)摘要:本文围绕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技术展开综述。
首先描述智能变电站的现状;介绍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定义,逐项分析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重要技术特征,包括一次电气方面主接线优化和新型隔离断路器应用、二次设备的层次化保护控制系统、模块化二次设备、一二次设备集成等;最后对上述技术特征和其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小结,认为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技术是在原有智能变电站技术基础上的提升,但其应用技术的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练,对技术人员在吸收新技术方面提出了相应要求。
关键词: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智能化隔离断路器;层次化保护控制系统;模块化二次设备;一二次设备集成中图分类号:TM7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0198(2015)05-0001-06收稿日期:2015-07-01Review of new generation smart substation technology TANG Weihua1,YANG Junwu2,OUYANG Fan3(1.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Co.Ltd,Hunan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Changsha410007,China;2.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Baoding071003,China;3.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rporationResearch Institute,Changsha410007,China)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new generation smart substation technology.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mart substation are summarized firstly.Then the definition of new generation smart substation is introduced and the important technical features are analyzed in details afterwards,including the optimization of main electrical wiring and the application of new disconnecting circuit-breakers,the hierarchical protection system for secondary equipment,the modular secondary equipment,the integr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equipment.At last,the paper makes a summary of the technical features and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It is believed that the new generation of smart substation technology is based on the original smart substation technology,but the matur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also need times,and it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operator in technical level and operation ability.Key words:new generation smart substation;intelligent disconnecting circuit-breakers;hierarchical protection system;modular secondary equipment;integr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equipment1技术背景1.1智能变电站建设现状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设智能电网,之后实施力度不断加大。
从2009年起,国家电网公司先后实施了2批智能变电站试点项目建设,并在总结成果经验基础上,从2011年起开始全面推广建设智能变电站,截止至2013年底,国家电网范围内已投运新建智能变电站823座〔1〕。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稳步推进智能变电站建设,至2014年底共建成智能变电站49座,见表1。
表1湖南电网智能变电站统计表座电压等级建设年度20102011201220132014 220kV00279110kV1001713第35卷第5期湖南电力HUNAN ELECTRIC POWER2015年10月1.2取得的成果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和实践,目前推广建设的智能变电站采用了“常规互感器+合并单元”的方式,实现了就地电流电压模拟量的数字化上传,便于采样数据的全站共享;一次设备的在线监测和智能组件配置实现了统一标准接口,智能化程度得到提升;IEC61850标准得到全面应用,为应用功能提供统一标准的基础数据信息和访问接口;二次设备和系统功能逐步实现一体化,通过一体化监控系统实现全站全景数据监测。
智能变电站初步实现了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高级功能应用互动化,提升了变电站运行维护水平〔2-3〕。
1.3存在的不足智能变电站在技术创新、设备研制、标准制定、工程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但受现有专业分工、技术壁垒、运维习惯等影响,目前的智能变电站整体水平还存在欠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3.1设备集成度、技术实用化水平有待提升目前智能变电站的集成主要集中在二次设备和系统上,一次与二次设备之间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集成。
一体化集成设计理念实施难到位,出厂联调难到位,现场调试实施困难,工程施工效率低下。
尽管智能变电站实现了站端信息采集数字化,但二次网络结构复杂,信息共享度低,加以目前采样重复,交换机及光缆数量众多,现场施工以及运行维护的工作量并未减轻,反而增大。
因此变电站的信息流及网络组构仍有改进优化需求。
设备在线监测功能不够成熟,一次内置传感器寿命短、更换难是困扰现场的难题;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和评估功能尚属起步,应怎样优化和监测还需研究;监控高级应用功能实现尚不完善,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尚未达到实用化程度。
1.3.2产品质量目前电子式互感器的测量精度、稳定性都不足,导致了在全面建设阶段暂停使用电子式互感器,而采用相对稳妥的“常规互感器+合并单元”方式。
户外安装的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等设备对运行环境要求较高,其长期运行情况有待考察。
这与湖南整体气候温差大、湿度高特点有关,户外智能汇控柜选型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户外柜选型多种多样,并不是所有型式都适应湖南特点。
其他省份同样有各自特点导致的运行稳定性问题。
厂家产品良莠不齐。
湖南的智能变电站问题统计中,产品质量问题占比较大。
原因也较多,既有厂家对智能变电站技术理解程度不同的原因,也有设备元件质量不齐带来的问题。
国家电网公司相关技术要求也经历从模糊到明确的发展过程。
1.3.3整体设计有待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各厂家二次设备间仍存在兼容性问题,通用性不足。
虽然基于IEC61850体系的设备间模型、通信规约等互操作、一致性的工作已大部分实现(约完成85%左右),但仍有小部分厂家设备信息未实现交互规范,尤其是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等过程层设备的ICD模型并未规范。
各厂家对设备间信息交互的规范性考量不足,数字化、共享化带来的海量信息如何取舍的问题上,仍存在矛盾〔5〕。
设计院设计手段不足。
目前,大多数设计院仅实现了对虚端子的设计,没有接收和处理二次装置厂家ICD文件和整合设计输出SCD文件的能力,对后期的文件修改和更新也很难做到及时跟进和把控。
1.3.4检修运维能力仍需加强由于检修人员、运维人员对智能变电站中网络等技术了解程度不一,也缺乏必要的检测工具,目前的二次维护比以往更依赖厂家。
变电站大多实现了无人值守,当设备故障告警时,远方监控中心还不能做到清楚辨别问题原因,现场运维人员赶到现场后对问题的处置也还需规范化。
2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概念2.1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提出由于目前智能变电站在建设和运行中遇到的各方面困难,使得智能变电站技术的推进和深化遭遇了“瓶颈”。
2012年,为了适应电网发展方式和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研究与建设新一代智能变电站,以解决电网发展现实的紧迫要求,破解当前智能变电站发展的“瓶颈”,支撑运行、检修核心业务集约化管理要求。
2013年,重庆大石等6座第一批试点工程建成并投运。
2014年,国家电网公司又启动了第二批扩大示范工程共48座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建设,其中湖南有2座,为株洲220kV攸东变和株洲110 kV七区变。
2.2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定义按照国网公司的顶层设计理念,新一代智能变第35卷第5期湖南电力2015年10月电站以“运行安全可靠、结构布局合理、装备先进适用、经济节能环保”为总体建设目标,是对现有智能变电站的继承与突破。
它继承了现有智能变电站设计、建设及运行等成果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梳理、整合并挖掘、提升智能变电站的功能需求,打破现有专业界限、运维习惯,创新实现高度集成、功能融合的全新建设与管理模式。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一个动态、开放的体系,将主动融合先进、前瞻技术,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创新,实现智能变电站的持续科学发展。
3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与现有智能变电站相比,新一代智能变电站集中体现了设计理念、设备技术和建设模式的新技术特征,其中设计理念是最主要的创新点。
在此结合湖南2座推广示范站的设计方案,从工程应用角度,归纳出以下几点关键技术:3.1电气主接线优化电气一次设计方面,采用了新式的智能化隔离断路器,集成了隔离开关功能,使得电气主接线得以优化。
3.1.1智能化隔离断路器隔离断路器(Disconnecting Circuit-Breakers,DCB)的定义是:“即具有隔离开关功能的断路器,当触头在分闸位置时,这种断路器可以实现隔离开关的功能”〔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