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市场结构分析----以山西煤炭重组为例

合集下载

山西省煤矿整合运动的案例分析

山西省煤矿整合运动的案例分析

效 率低 下 。又处 于垄 断 地位 ,可 以想象 ,一 个个 蛮横 霸道 ,随便 涨 第三 ,扰乱市 场秩 序 ,不 公平 的国有化 。由于媒 体大量报道 了私
第一 ,减 少矿 难 。客观 而言 ,国有 大煤矿 因为相对规 范的管理和 价 ,比煤老板危 害更 大 的垄 断 “ 煤老虎 ”将 出现在消费者 面前 。 比小煤 窑更多 的安全投入 ,发生 矿难 的概率要少一 些 。事 实上 ,山西 众多小煤 窑很少没有发生 矿难 的。兼并重组 整合全 面结束 , 矿全面 人煤 矿发生 的矿 难 ,人们 用 “ 血 的G P 煤 带 D ”来形容 山西的经济 。山西 采用机械化综采后 ,煤矿百万吨死 亡人数将减 少7%。 4 省政府 试图改变这 种局 面 ,这是 可以理解 的 ,也是政府 的职责所系 。
蒋 虹
中 共浙 江 省 委 党 校 3 1 1 1 2 1
摘要 :2 0年 山西省政府 大刀阔斧地进行 了一场煤矿 资源整合 运动 ,虽遇 到 了来 自各方的压力和 阻力,依 旧如火如茶地展开着 ,可见其 对煤 09 矿整改的决心。但 整改过程 中的具体做 法也 引来一些争议。本文从煤矿整合运动 的整体进程 着手 ,概括博 弈各 方的观点陈述 ,并指 出煤矿整合 运 动相 关的政策制定、执 行及其反馈过 程中的不足之 处。
勾结的现象也 相当严重 。可 以说 ,山西矿 难频发 ,与此大有关 系 。如 道 ,得 到了最高的效率 ,也失去 了一 定 的民心 。 果 将这些小煤 窑合并到 国有 煤矿 ,能大大减 少这里 面的腐败 ,毕 竟官
员 人股 国有煤矿 的几率 要  ̄/ 煤窑小 得多 。 L, J
第 五 , 御风险 。山西作为一 个产业 比较单一 的省份 ,过 于倚重 益达到最 和谐 的统一 ,应该会 受 国民的喜欢 , 同时也会不确定 期限 抵 但 煤 炭能源产业 ,当外 部经济发 生波动 时 ,无疑 会受到较 大影 响。金 融 地延长政 策实施 的时间和成本 ,影 响行政效率 。针对山西省煤矿 整顿 危机 发生后 ,山西在 去年和今 年上半年 的经济增 速低 于全 国 的平均 水 “ 燃煤之急 ”的实 际需求 ,这一方案并 不适合 。

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带来的效益二稿

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带来的效益二稿

风雨后的华丽转身——山西省进行煤炭资源整合带来的效益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枕戈待旦,披荆斩棘,风雨兼程,砥砺前行。

2011年5月底,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宣布,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基本结束,全面进入现代化矿井建设阶段。

这标志着山西在中国率先终结“小煤窑时代”,中国最大的煤炭产区以崭新的阵容在国际能源的版图中精彩亮相,高碳地区实现低碳发展不再是纸上谈兵!“保护了生命,保护了资源,保护了环境,保护了干部,保护了后代子孙赖以生存的条件,为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绿色、持久、安全的能源保障。

”借用中央领导概括的“五个保护”,来形容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的效果恰如其分。

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位外国的记者就曾说过,山西这个省的行政长官工作难做呀,一面是要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百姓的生命权,煤矿不整合老百姓不同意;一面是煤老板的金饭碗一整合要失去,拼死保矿、到处告状,不让整合,也许告得连乌纱帽也难保。

这两面都是雷区,不能碰但又不能不碰。

要保官就只能纸上谈兵,要保民就是和既得利益唱对台戏。

资源整合工作难开展呀!这位国外记者的话一点也不夸张。

煤炭资源整合的过程,实际就是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博弈,既是一场办矿体制的大变革,又是一场标本兼治的大战役。

国外记者看到的难,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实际情况比想象的更复杂,所涉及的每一方都有自己的考虑。

煤炭是山西重要的支柱产业,从业人员100多万,财政收入贡献率位居第一,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都有着重要影响,这次的整合兼并重组将积极推动山西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山西省推进的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是抓住时机,利用金融危机形成的市场倒逼机制,坚持优进劣退、强进弱退,实现从煤炭大省向煤炭强省转变的战略措施。

在整合过程中,省委、省政府始终强调兼顾各方利益,使整合煤矿、地方政府、合作伙伴、当地群众组成了责任和利益共同体,形成了和谐的整合环境,实现了和谐整合。

2024年山西省煤炭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山西省煤炭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山西省煤炭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山西省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煤炭产业在该省担当着重要的经济支柱作用。

本文将对山西省煤炭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煤炭资源概况山西省是中国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

煤炭资源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山西省的各个地区,其中以大同、太原、晋中等地最为集中。

煤炭市场发展情况市场规模山西省煤炭市场规模庞大,年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在国内,山西省的煤炭市场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煤炭产业对山西省的经济发展贡献巨大。

市场结构山西省煤炭市场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大型煤矿集团之间,这些煤矿集团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中小型煤矿企业,它们在市场中也占有一定的份额。

发展趋势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山西省煤炭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未来,山西省煤炭市场将朝着提高煤炭质量、降低排放、推动煤炭清洁利用等方面发展。

市场监管为了规范和监督山西省煤炭市场,相关的监管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监管机构通过制定市场准入条件、加强市场监督等方式,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和良好秩序。

市场风险和挑战山西省煤炭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

一方面,全球减排趋势和新能源发展,可能会对煤炭需求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低价竞争导致利润下降等问题。

结论山西省煤炭市场作为中国煤炭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市场竞争和环保压力下,煤炭市场需要不断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推动清洁利用,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注意:本文所述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或交易建议。

2024年山西省煤化工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山西省煤化工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山西省煤化工市场分析现状1. 简介山西省是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省份之一,煤化工是山西省的重要产业之一。

本文将对山西省煤化工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2. 煤化工产业概述煤化工是利用煤炭资源进行能源转化和化学转化的过程,包括煤炭加工、煤制油、煤制气、煤制化肥等。

山西省的煤炭资源丰富,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 发展历程山西省的煤化工产业经历了多年发展,起初以煤炭加工为主,后来逐渐发展为综合利用煤炭资源的煤制油、煤制气等产业链。

目前,山西省的煤化工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4. 行业规模山西省的煤化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年产值也在逐年增长。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煤化工产业的规模得以进一步提升。

5. 产业结构目前,山西省的煤化工产业包括煤炭加工、煤制油、煤制气、煤制化肥等子行业。

其中,煤制油和煤制气是主要的产业方向,煤制化肥等次要产业也有一定发展。

6. 技术创新山西省的煤化工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研发人员不断努力,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了煤化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7. 市场需求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清洁能源的发展,传统煤化工产品的市场需求逐渐下降,而清洁煤化工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山西省的煤化工企业应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供更多清洁煤化工产品。

8. 挑战与机遇山西省的煤化工产业面临一些挑战,包括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问题。

但同时也有机遇,如政府对清洁煤化工产业的支持、市场对环保产品的需求等。

9. 发展建议为了进一步促进山西省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 - 加强环保治理,减少环境污染; - 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拓展市场空间; - 加大对清洁煤化工产业的支持。

10. 结论山西省煤化工市场正面临着挑战和机遇,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发展清洁煤化工产业,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加强环保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山西煤炭行业兼并重组的必要性及问题分析

山西煤炭行业兼并重组的必要性及问题分析

二、 山西煤 助 于 煤 炭 产 业 经 济 效 益 水 平 提 高 从 1 9 7 8年全年产煤 6 . 1 8亿 吨 ,到 2 0 0 8年 的 2 7 . 9 3 亿吨,
中国煤 炭产量 增幅 巨大 ,并多年保 持世界第 一产煤 大国 的纪 录。 但是 , 煤炭行业 经济效益并没有 同步提升 。 2 0世纪 9 0年代 以前 , 中 国煤炭行业连年亏损 。即使在现今这种情况下 , 根据 中 国煤炭工业协会 的统计 , 仍有 7 0 %以上的规模 以上煤炭企业处 于微利或 亏损状态 。 煤炭产业集 中度过低是导致 煤炭 产业经济 效益不佳 的重要原 因。 产业集 中度过低造成煤炭企业 问无序竞 争, 影 响了煤炭市场 的正常秩 序 , 造成煤 炭行业利 润大幅度转 移 。如电力部 门是煤炭最 大的消费部门 , 每年所 产的煤炭 6 0 % 左右都用 于发 电。 然 而, 煤炭市场 是相对竞争性 的市场 , 下 游的 电力 市场基本是 由五大发 电集 团 程 的垄 断竞 争市场 , 下游有 足够 的能力利用其垄断地位压低 电煤价格 。 因此 , 煤 炭产业 高 度 分散 的市 场严重影 响了 中国煤炭市场 的正常秩 序和煤炭行
型矿井 占到全部矿井 总数的 6 0 %以上 ; 大公 司 、 大集 团的煤炭 产量 占全省煤 炭总产量也只有 5 1 . 3 %。此外 , 小煤 矿加工转化 率低 , 资 源浪费严重 、 安全基 础薄弱 、 乡镇煤 矿机械 化水平低 , 人员 素质不能适应 行业发展 的要求 、 市场 竞争主体 多 , 宏观调 控 困难等 问题也制约着 山西省煤炭工业的进 一步发展 。
业 的稳 定 发展 , 也 造 成 了煤 炭 行 业 经 济效 益不 佳 的结 果 。 西 方 经 济 学从 理 论 上 解 释 了企 业 并 购 重 组 的 内 在机 理 : 通 过并 购重组 等方式 , 可 以降低交易 费用 , 包裹各种 交易谈判 和 签约的费用 、 企业 内部组织管理的费用等 。在马克思 主义 政治 经济学中也认 为并 购重组是社会生产 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扩大 煤炭企业规模 , 有 助于提 高煤炭产业 的集 中度 , 保 证合理 的产 业结 构和竞争秩序 , 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而煤炭企业 规模 不断 扩大 , 导致企业 的生产成本下降 , 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增强 , 最终达到提高整个 煤炭 产业经济效益水平 的 目的。 并购重组正 实现矿井大型化 、 企业规模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表 1 , 我们可以 看出山西省各地区兼并 重组前后矿井规模扩大显著 。

山西产业结构分析

山西产业结构分析

山西产业结构分析山西是我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中北部。

山西以其煤炭资源丰富而闻名,但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山西省的产业结构也在发生着转变。

本文将对山西省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探讨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山西省的煤炭产业一直是其主导产业。

山西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占全国煤炭资源的近三分之一、长期以来,山西省依靠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为主要经济支柱,煤炭行业对山西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煤炭需求的下降,山西省的传统煤炭产业面临转型的压力。

其次,山西省还具有一定发展的农业和食品加工业。

山西省拥有较好的农田资源和农产品生产基础,农业在山西省的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山西省的主要农产品包括小麦、玉米、大豆、苹果等。

此外,山西省还有一定的食品加工业发展基础,特别是在面粉、食用油、果蔬加工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再次,山西省正在积极发展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随着国家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需求的提高,山西省正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力度,培育和发展一批高科技企业。

山西省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新材料、新能源、新药物和电子信息等领域。

同时,山西省还积极引进和培育现代制造业,包括汽车制造、工程机械制造等。

此外,山西省还具备一定的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潜力。

山西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如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等,这些都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因此,旅游业对于山西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同时,山西省还致力于培育和发展相关的文化产业,包括电影、传媒、演艺等方面。

综上所述,山西省的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期。

传统的煤炭产业仍然扮演重要的角色,但需求下降和环境压力使得山西省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山西省正在积极发展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和引进一批高科技企业。

同时,山西省还依靠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等传统产业发展,探索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途径。

2009年山西煤炭重组问题分析

2009年山西煤炭重组问题分析

2009年山西煤炭重组问题分析一、山西煤炭政策信息的演变:山西煤炭产业在全国能源平衡及山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煤炭管理体制问题却始终是一个“软肋”。

伴随国家煤炭管理体制的调整,山西煤炭管理体制几经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就先后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

2009年6月17日,新组建的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挂牌,取代了运行9年之久的山西煤炭工业局。

由委管局到省政府直属机构,再到省政府组成部门,这一转变是山西煤炭管理体制的又一次改革和完善。

这不仅仅是一个煤炭工业厅的挂牌,其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是,加强煤炭行业宏观管理,健全煤炭行业管理体制。

落实煤炭行业管理职能部门,科学确定职能,充实和加强煤炭管理力量,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优化政策环境,加强对煤炭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煤炭行业管理体制先后进行了数次重大调整,最终由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演变成多头领导、分散管理的格局。

1979年,省煤炭工业管理局负责全省国有煤炭企业的管理;省乡镇企业管理局的矿业公司负责乡镇以下各类小型煤矿和二轻系统集体煤矿的管理。

1985年,国家将山西7大统配煤矿上收煤炭工业部管理,并设立山西煤炭工业管理局,实行垂直管理;原作为内设机构的山西省地方煤炭工业管理局和乡镇企业管理局与山西省矿业公司合并,组建了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管理全省各类地方煤矿。

1994年,国务院决定将管理国有重点煤矿的山西煤管局与管理全省地方国有煤矿、乡镇煤矿及其它煤矿的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两个机构合并。

1998年,在政府机构改革中,撤销煤炭部,国家经贸委下设国家煤炭工业局,同年将原中央直属七个矿务局下放山西省管理。

2000年,国家、省政府对山西煤炭工业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

将原山西煤炭工业管理局改为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实行垂直管理体制,将原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改为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承担全省煤炭行业的管理职能。

2002年设立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与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合署办公,共享部分公共处室。

企业破产重组的风险管理——以山西联盛集团为例

企业破产重组的风险管理——以山西联盛集团为例

企业破产重组的风险管理—以山西联盛集团为例罗佶琛摘要:本世纪初,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大小企业也不断产生,大量企业迸发生机的同时,也伴随着很多企业的无奈破产。

因此,如何预防或者是减少企业破产重组也变得刻不容缓。

随着诸如深圳新都酒店股份有限公司,山西联盛集团等大量知名企业纷纷宣告破产并进行破产重组,研究是什么导致的企业破产也变得重要。

本文也将通过研究企业的破产重组进而对企业的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并希望以此能够得到一些启示。

关键词:破产重组;风险管理;企业管理不论是1637年的郁金香事件,还是1720年的南海泡沫危机、1929年的黑色星期五等等,乃至2008年的环球金融危机;不论是宏观经济还是微观经济,都表现出了不稳定。

在这个不稳定的经济环境下,也对于企业的财务人员的管理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而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相对稳定并持续发展的经济上升阶段。

在如此优渥的大环境下,大小企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的涌现出来,市场呈现一副欣欣向荣之景。

但是,越是处在良好的环境下,便越有可能本能或者非本能的忽视风险的倾向。

而早在2002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便颁布了SOX法案,便将企业的风险管理纳入企业管理者的职责范围之内,以此加强经营管理理念。

即便如此,由于企业财务人员忽视风险而导致企业破产的现象,仍然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分国度的发生。

而在我国,三鹿奶粉,瘦肉精等现象接连不断的发生,这绝非偶然。

这是否表明企业对于风险管理能力的缺失呢?本文将以案例的形式,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自己从分析案例中得到的启示,总结出在以后企业需要警示的方面并适当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破产重组企业的风险管理(一)破产重组企业风险管理的内涵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项目亦或者是企业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

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对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选择最有效的方式,主动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处理风险,以最小成本争取获得最大安全保证的管理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学位论文THESIS OF MASTER DEGREE论文题目:中国煤炭市场结构分析----以山西煤炭重组为例(英文):The Analysis of China Coal Market StructureThe Case of Shanxi Coal Reorganization 作者:刘 博指导教师:李军林 教授2010 年 4 月 20 日论文题目:(中文) 中国煤炭市场结构分析 ----以山西煤炭重组为例(外文) The Analysis of China Coal Market StructureThe Case of Shanxi Coal Reorganization所在院、系、所: 经济学院专业名称:政治经济学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李军林教授论文主题词:煤炭供给 资源整合 古诺模型学习期限: 2007年9月至2010年6月论文提交时间: 2010年4月20日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人民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刘博日期: 2010年4月16日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国人民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签名:刘博导师签名:李军林日期: 2010.4摘 要煤炭产业是我国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在我国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占了大约70%。

我国多煤少油的自然能源格局决定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煤炭的基础能源地位不会动摇。

我国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其能源消费占全球总量的10%,并且是世界第一大煤炭消费国。

据预测2010年我国煤炭的需求量可能达到28-33亿吨。

因此,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石、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个特殊的地位决定了煤炭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重要作用。

本文试图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以山西煤炭资源重组为案例,分别论述我国煤炭市场结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山西长期以来是我国最重要的煤炭能源生产基地,其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5%,在2009年以前一直是煤炭产量最高的省份。

但是,山西的煤炭产业存在着国内煤炭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生产率低,煤炭企业呈现恶性竞争的局面,整体利润水平偏低,煤炭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安全问题突出。

这些问题归根究底是因为山西省煤炭产业集中度低,煤矿中乡镇煤矿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其中30万吨及以下的煤矿占矿井总数的80%以上,从而导致了全省煤炭产业市场竞争的无序和低效性。

为了扭转煤炭行业“多、小、散、乱”的格局,就必须实行大集团战略。

横向比较国际煤炭企业,他们都实施了战略性重组,建立大型煤炭销售跨国公司,并且生产趋向集中化、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进而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从市场结构来讲,煤炭资源重组可以有效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小而分散的煤炭企业大多实行粗放式经营,其煤矿平均资源回收率低,环境污染严重。

因此,煤炭产业资源重组具有着其必然性。

因此,政府部门从政策角度对煤炭产业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划。

早从1998年起,国务院就做出了关于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小煤矿的决定,试图将煤炭产业的发展由无序纳入有序的轨道。

尤其是2008年国家有关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下达“十一五”后三年关闭小煤矿计划的通知》及2009年8月国家安监局等14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化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指导意见》,为煤炭整合做出了具体的任务指标,要求到“十一五”期末把全国小煤矿数控制在1万座以内。

这恰恰赐予了地方政府执行重组整合任务的一把“尚方宝剑”,同时,也从根本上为想做出政绩的地方一把手们和负责煤矿安全的官员增加了动力。

但是,由于山西在我国煤炭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对整个煤炭市场的供应产生很大影响。

为了保障煤炭的短期供应平衡,择时是至关重要的。

在全球金融风暴席卷而来并对煤炭市场造成重大冲击的同时,也为山西煤炭资源重组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有利时机。

金融危机一方面大幅减少了下游行业对煤炭的需求,有利于缓解煤炭供应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煤炭企业的盈利空间,为整合重组减少了阻力。

山西煤炭资源整合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推行下,在从去年4月份开始至今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进展迅速。

省内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全省煤炭行业办矿主体由2200多家减少到130家,矿井数量由2598座减少到1053座,年产30万吨及以下的煤矿全部淘汰,形成了中煤、阳煤、晋煤、同煤、潞安、焦煤、山西省运销和山西省煤炭进出口这八大煤炭企业集团。

并且,整合的积极效果在年底就已经初现。

全省煤炭产量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2009年煤矿事故起数下降40%,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328,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煤炭企业的这次大规模重组很大程度的提高了产业集中度,有利于大型企业集团对市场数量和结构的把握,使煤炭需求与总量供给基本匹配,进而保持煤炭总体价格的稳定。

在定性的分析了山西煤炭资源重组的必然性、有利条件、契机及目前获得的成果之后,本文接着对煤炭整合的收益进行了定量分析。

利用古诺模型分析多寡头市场中大规模的企业整合重组带来的利润改变。

模型的结果证明无论是线性需求古诺模型还是双曲线需求古诺模型,整个煤炭行业的利润都随着行业内企业数目的减少而增加。

除此之外,在双曲线需求古诺模型的框架下,得出只有大多数企业,即56.574%的企业进行了兼并重组,重组才能产生协同收益,重组才是有利可图的结论。

这从另一个角度对政府全力推动大规模煤炭资源整合行动进行了肯定。

在山西这场煤炭重组中,政府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要充分理解政府执行力度如此之大的原因,就必须分析政府在这次行动中的利益驱动来源。

本文把政府的动力因素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来自于官员们在这次行动中获得的政绩表现及政治前景。

山西煤炭重组在“十一五”煤炭规划中势在必行。

地方一把手们在政策的压力及促进下,有着充分做出业绩的动力,以此获取更好的政治前途。

同时,对负责煤炭安全的官员来讲,意义更大。

通过煤炭资源重组,小煤矿全部由大集团接受,依靠大集团自身的管理、技术水平,矿井安全将更有保障。

煤炭的安全监管职责下放给了大型国有企业,从而地方官员的问责压力无疑会大大减轻。

第二个部分来自于地方税收的增加。

以前私营煤矿普遍存在着虚报煤炭产量,进而偷税漏税的问题。

通过资源重组,由大型国企统一纳税,可以大大减少偷税漏税的情况,增加税收。

总的来说,这次煤炭资源重组不但为政府官员的仕途铺平了道路,而且大大增加了政府的税收,可谓好处多多。

这场由政府大力推动的山西煤炭资源重组对社会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来讲。

一方面,解决了当地长期以来的“官煤勾结”的问题。

“国进民退”的产业大变革终结了小煤矿,大集团的管理制度与程序完善,运行规范,无需与地方官员发生私下交易,因此彻底铲除了官员腐败的土壤与温床。

另一方面,政府的介入扭曲了市场运行规律,存在“强买强卖”的现象。

作为卖方的小煤矿主没有话语权,交易价格完全由大集团掌握,这存在着侵占个人财产的嫌疑。

更严重的是,由于兼并所需的资金巨大,大集团短期内拿不出资金,对赔款能拖就拖,并不按照合同办事。

这不但严重打击了民间投资热情,扰乱市场秩序,而且为其他省份进行煤炭重组带来了不小的阻力。

关键词:煤炭供给,产业结构,资源整合,古诺模型AbstractCoal industry is one of the most basic industries in our country, which consist of about 70% of one-time energy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Due to the status that our country has plenty of coal but lack of oil, coal industry will continuously play a key role in the whole economy in the future. Right now China is the second biggest energy consumption after U.S. in the world, taking 10% energy in the world, and the No.1 consumer in coal consumption. It is forecasted that China will consume 2,800,000,000 to 3,300,000,000 tons coal in 2010. In summary, coal industry is our cornerstone for country energy safety and the basi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special status determin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industry is quite important for our economy and society.Taking Shanxi for an example, this article tries to discuss the market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 coal industry from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pect respectively.For a long time, Shanxi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al production base, which is the largest producer before 2009 and produces about 25% coal of China each year. However, Shanxi coal industry also presents common problems as other coal provinces. They are 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low labor productivity, vicious competition among coal companies, and low overall level of profit, low coal resource utilization rate,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outstanding safety problem. All these problems are due to low coal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in Shanxi, where small coal companies take a large percentage. For detail, small coal mines, whose production capacity below 300,000 tons consist of 80% in Shanxi causes the whole coal market disorderly competition and inefficiency.In order to reverse this improper pattern, Shanxi has to take large group strategy. Horizontally comparing with international coal companies, they all have chosenstrategic reorganization, built large international coal sales companies, and production tends to centralization,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horizontal integration so as to reduce costs and increas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From the view of market structure, resource reorganization in coal industry could enhance the capability of taking market risks. For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ost of small and dispersive coal companies conduct extensive operation, causing low resource recovery rate and serious environment pollution. Thus, the resource reorganization in coal industry has its own inevitability.Therefore, government made a series of development plan for coal industry. Early in 1998, State Council made a decision to close illegal and irrational layout small mines so that coal industry can go to healthy road. Intense policy helped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conduct large scale of reorganization and motivated government officers.However, every action Shanxi takes will impact the coal market supply due to its important status in China. In order to keep short-term supply balance, timing is quite essential.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not only hurt China coal industry heavily but also brought a good opportunity for Shanxi to conduct coal reorganization. As financial crisis reduced the coal demand from downstream industries and decreased the profit space for coal mines, all these reduced resistance of the reorganization.Under the help of local government, Shanxi coal resource reorganization has made big progress since April 2009. Within the province, the structure of coal industry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Number of coal companies has reduced from 2,200 to 130, and coal mines have reduced from 2,600 to 1053. All coal mines whose capacity under 300,000 tons are eliminated. Eight coal groups are formed. In addition, the positive effect has shown out. At the end of 2009, Shanxi coal production reached the historical high level and number of coal mine accidents dropped 40%. This reorganization greatly increased coal industry concentration, which helps large coal groups control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market so as to balance supply and demand, and finally keep the price of coal stable.After qualitatively discussed the reorganization of Shanxi coal industry, thearticle moves on to analyze the benefit of the reorganization quantitatively. Cournot model i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change of profit from reorganization in this monopoly coal industry. The result of Cournot model proved that the profit from the whole industry increases while the number of coal companies decreases under both linear demand and hyperbola demand model. Besides, with the frame of hyperbola demand Cournot model, the benefit of reorganization will only be achieved when more than 56.574% companies involved. This proved the positive effect of Shanxi reorganization from another aspect.Generally speaking, this government motivated reorganization of Shanxi coal industry has two main effects for the society. On one hand, reorganization solves the problem of corruption in coal industry, which has presented quite a long time. The reorganization of coal industry combined small coal companies with bigger ones, completely eliminating the environment of corruption. Because big coal groups has mature management and do not need to make transactions with local officers. On the other hand, local government got involved heavily in the reorganization, distorting market rules. Small mines’ owners didn’t have power to decide transaction prices, which are totally determined by the acquirers. This could lead to plunder private fortune. The even worse thing is that big groups couldn’t get out of such a large amount of money immediately so that they didn’t conduct as the contract said. This phenomenon not only hurt the enthusiasm of private investment but also brought resistance for the reorganization in other coal province.Key words: coal supply, structure of industry, resource reorganization, Cournot model目 录第1章 导言 (1)1.1研究背景介绍及选题意义 (1)1.2研究现状及创新 (3)1.3研究方法和组织结构 (4)第2章 我国煤炭市场概况 (5)2.1世界煤炭资源概括 (5)2.2我国煤炭市场特点 (9)2.2.1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情况 (9)2.2.2 我国煤炭生产情况 (11)2.2.3 我国煤炭运输状况 (12)2.2.4 我国煤炭价格机制 (13)2.2.5 我国煤炭进出口 (14)2.3山西煤炭市场特征 (15)第3章 山西煤炭资产重组 (16)3.1山西煤炭行业弊端 (16)3.2山西煤炭资源重组的益处 (17)3.3山西煤炭资源重组的有利条件 (18)3.4山西煤炭资源重组的契机 (20)3.5山西煤炭资源重组的成果 (23)3.6山西煤炭资源重组中政府部门的动力分析 (26)3.7山西煤炭资源重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借鉴意义 (26)3.7.1 对于“强买强卖”的质疑 (26)3.7.2 关于“国进民退”的忧虑 (27)3.7.3 对其他各省的借鉴意义 (28)第4章 煤炭重组利润分析 (30)4.1线性需求古诺模型 (30)4.2双曲线需求古诺模型 (31)4.3寡头企业兼并均衡点 (32)第5章 结论性评述 (35)5.1山西煤炭资源重组总结 (35)5.2资源重组有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 (36)参考文献 (38)致 谢 (41)图表索引图1-1 中国能源消费构成占比 (1)图2-1 世界煤炭资源分布图 (6)图2-2 2009年各煤种产量分布 (10)图2-3 2009各煤种累计产量增速 (10)图2-4 中国煤炭生产量及增速 (11)图2-5 固定资产投资 (12)图2-6 中国煤炭进出口概括 (14)图3-1 中国原煤产地分布 (21)图3-2 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流程图 (23)图3-3 八大集团的“势力范围” (25)表2-2 Production: Million tonnes oil equivalent (7)表2-1 2008年年底煤炭探明储量 (8)表3-1 针对煤炭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19)表3-2 整合前后矿井及产能的变化 (24)表3-3 主要产煤省份整合规划 (28)第1章 导言1.1 研究背景介绍及选题意义能源是“工业的粮食”,是“现代工业的血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