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技术规范(参考Word)

合集下载

肉牛养殖场的建设标准

肉牛养殖场的建设标准

肉牛养殖场的建设标准肉牛养殖场怎么建设对肉牛养殖有好处,洪源肉牛养殖场的建设要求。

1、地基深80-100厘米,砖墙厚24厘米,双坡式牛舍脊高4.0-5.0米,前后檐高L0--3.5米。

牛舍内墙的下部没墙围,防止水气渗入墙体,提高墙的坚固性、保温性。

2、门高2.1-2.2米,宽2--2.5米。

门一般设成双开门,也可设上下翻卷门。

封闭式的窗应大一些,高1. 5米,宽1.5米,窗台高距地面1.2米为宜。

3、洪源肉牛养殖场地面积,肉牛生产,牛场管理,职工生活及其他附属建筑等需要一定场地、空间。

牛场大小可根据每头牛所需面积、结合长远规划计算出来。

牛舍及其他房舍的面积为场地总面积的15%一20%.由于牛体大小、生产目的、饲养方式等不同,每头牛占用的牛舍面积也不一样。

肥育牛每头所需面积为1. 6-4.6平方米通栏肥育牛舍有垫草的每头牛占2.3-4.6平方米,有隔栏的每头牛占1.6--2.O平方米。

1、肉牛养殖牛舍建设要求。

肉牛牛舍长30米、宽10米、中间过道1.5米,双面牛槽,槽宽60厘米、高75厘米、槽深25厘米,每头牛间隔1.2米,地面斜坡15度,要求通风要好。

这么一栋牛舍300平方米可以饲养50头牛。

2、料棚建设用地需长15米、宽8米、高4.5米。

共计120平方米的草料鹏,要求通风要好。

1、肉牛舍肉牛舍为双列式牛舍,牛舍长度可根据饲养牛数或地理位置条件而定。

呈围栏式散放,中间设走道,走道两侧为饲槽和饮水器,牛对头站立采食。

牛舍可为一层,也可建两层,上层堆放饲草,设投草孔,饲草可直接投入饲槽。

这种牛舍保温防寒性能好,洪源肉牛养殖场152********1、肉牛舍肉牛舍为双列式牛舍,牛舍长度可根据饲养牛数或地理位置条件而定。

呈围栏式散放,中间设走道,走道两侧为饲槽和饮水器,牛对头站立采食。

牛舍可为一层,也可建两层,上层堆放饲草,设投草孔,饲草可直接投入饲槽。

这种牛舍保温防寒性能好,在北方地区饲喂育肥牛较为合适。

国家级肉牛养殖场建设标准

国家级肉牛养殖场建设标准

国家级肉牛养殖场建设标准(一)选址。

距离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500米以上。

地势高燥,通风良好。

远离噪音。

(二)基础设施。

水源稳定,有贮存、净化设施。

电力供应充足有保障。

交通便利,有专用车道直通到场。

(三)场区布局。

场区与外环境隔离;场区内生活区、生产区、办公区、粪污处理区分开。

有单独母牛舍、犊牛舍、育成舍、育肥牛舍;有运动场。

(四)净道、污道严格分开。

肉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场设施设备方面又要达到哪些要求?(一)牛舍。

牛舍为有窗式、半开放式、开放式,最好不是简易牛棚。

(二)饲养密度。

牛舍内饲养密度≥3.5平方米/头。

(三)消毒设施。

场门口有消毒池,场区有内外环境消毒设备。

(四)养殖设备。

牛舍有固定食槽,运动场设补饲槽。

有全混合饲料搅拌机,有精料搅拌机或使用专业精料补充料,有饲料库。

有自动饮水器或独立饮水槽,运动场设饮水槽。

有青贮设备,有干草棚。

有带棚的贮粪场。

有粪便处理设备。

(五)辅助设施。

有资料档案室。

对于育肥牛场有兽医室;对于母牛繁育场,有兽医室和人工授精室。

还要有专用更衣室。

管理与防疫也是肉牛标准化示范场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管理与防疫的标准:(一)管理制度。

有生产管理制度和防疫消毒制度,并上墙。

(二)操作规程。

有科学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和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三)生产记录。

有购牛时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并记录品种、来源、数量、月龄、出栏月龄、出栏体重等情况。

有完整生产记录,包括产犊记录、牛群周转、日饲料消耗及温湿度等环境条件记录和生产性能记录。

有饲料、兽药使用记录。

有完整的免疫、用药及治疗效果等记录。

(四)档案管理。

有牛群购销、疫病防治、饲料采购、人员雇佣等生产管理档案。

(五)人员配备。

有一名或一名以上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或与当地高级畜牧兽医人员有合作协议。

肉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在环保方面的标准:(一)粪污处理。

有固定的牛粪储存、堆放场所,并有防止粪液渗漏、溢流措施。

对牛场废弃物有处理设备,并有效运行。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标准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标准

云阳县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技术规范 [2009-05-19] ·作者:·来源:为落实好《云阳县人民政府关于扶持牛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提高规模牛场的综合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根据我县牛场的生产现状与建设经验,特制定本规范。

一、审查备案1、饲养肉牛50头以上的养殖户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以下简称牛场)需向当地畜牧兽医站申请备案,经畜牧兽医站和乡镇政府加注意见后报县畜牧兽医局。

2、申请经县畜牧兽医局初审合格后,由包片技术人员到建场所在地审查场址选择是否合理。

在合理的情况下对肉牛养殖场进行规范设计。

3、在备案牛场现场条件审查时,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和包片技术人员要重点审查周边土地消纳粪便能力、附近已有养殖场数量及规模、牛场对粪便处理利用方式等,合理布局和控制养殖场数量和出栏量。

4、养殖户新建牛场之前必须经过环保部门的环评审查备案。

二、场址选择1、牛场选址应选择在各级政府规划的禁养区以外。

禁止在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古建筑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城镇建成区及规划区、工业等公害污染严重环境区建场。

新建牛场应在高速公路一公里以外选址建场。

2、牛场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应体现节约用地原则,尽量选用不宜耕作土地,并为扩大生产预留空间。

3、牛场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应满足防疫要求。

要远离交通干道。

牛场与居民点、工厂、学校、商业区、其他养殖场、屠宰场、兽医院、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保持一定距离。

牛场场址选择应距一级以上等级公路500米以上,距二级公路200米以上,距二级以下等级公路50米以上,距集中50人以上的居民点和工厂20 0米以上,距其他年出栏肉牛500头以下300头以上养殖场1000米以上,距年出栏肉牛500头以上养殖场2000米以上,距屠宰场、兽医院、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等区域3000米以上。

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规范

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规范

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规范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规范随着全国养牛业逐渐向规模化生产发展,为了提高规模肉牛场的综合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规模肉牛场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我们结合我养牛合作社的实际情况,对养牛户的圈舍建设做一些基本介绍。

一、建场选址1.地形地势的选择牛场用址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的需求,选址要干燥、平坦、背风向阳、空气流通、地下水位低、易于组织防疫、易于排水并且有缓坡的开阔地方。

地面坡度以1-3度较为理想,总坡度应向南倾斜。

在山区或丘陵地带,应将牛场建设在山坡南面或东面。

根据当地常年主导风向,场址应位于居民区及公共建筑群的下风向。

2.场区土壤的选择牛场用地应选用坚实的沙质土壤。

沙质土质松软,透水性强,雨水、尿液不易积聚,有利于牛舍的清洁和卫生。

3.水源的选择牛场供水量应充足,取用方便,水质应该清洁、卫生。

每头成年牛每日耗水量约为45-60公斤。

4.电力充足可靠电力充足才能确保照明和饲料加工。

5.交通便利场界距离交通干线不少于200米,距居民居住区和其他畜牧场不少于1000米,距离畜产品加工场不少于1000米。

6.不得建场的区域水保护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泥严重区、畜禽疫病常发区和山谷洼地等洪涝威胁地段。

二、规划与布局1.场区规划原则建筑紧凑,节约土地,满足当前生产需要的同时,要综合考虑到将来扩建和改造的可能性。

2.规模肉牛养殖场规划面积一般按每头10平方米计算,具体按XXX的大小而定。

3.牛场分区建筑设施按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布置。

各功能区界限分明,联系方便。

各功能区间距应不少于50米,并有防疫隔离带或墙。

1.生活管理区设在场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以及地势较高处,主要包括生活设施、办公设施、与外界接触密切的生产辅助设施等。

2.生产区设在场区中间,主要包括牛舍与有关生产辅助设施。

3.隔离区设在场区下风向或侧风向及地势较低处,主要包括兽医室、隔离牛舍、贮粪场、装卸牛台和污水池。

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标准【可编辑范本】

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标准【可编辑范本】

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标准1.选址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规划。

自然环境良好,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具有一定缓坡而总体平坦;水源充足,取用方便,能够保证生产、生活用水;交通便利,有硬化路面直通到场;周边环境符合防疫和环保要求。

坚持规模经营、节约和集约用地的原则,办理合法用地手续.2.布局主要包括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和病畜隔离区等功能区,各区之间界限分明,符合防疫和防火要求。

2.1 生活管理区主要包括与经营管理有关的建筑物。

应在牛场(小区)上风处和地势较高地段,并与生产区严格分开,并设有隔离设施.2.2辅助生产区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供热、维修、青贮窖、草料库等设施紧靠生产区布置。

干草库、饲料库、饲料加工调制车间、青贮窖设在生产区边沿下风地势较高处,并临近生产区。

2。

3生产区主要包括牛舍等生产性建筑。

设在场区下风位置,入口处设人员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各牛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者消毒垫等设施设备。

生产区内清洁道、污染道分设,不得交叉混用或者回流。

2。

4 粪污处理、病畜隔离区主要包括兽医室、隔离舍、病死牛处理及粪污贮存与处理设施。

设在生产区外围下风地势低处。

与生产区保持一定间距。

粪污处理、病畜隔离区设有单独通道,便于病牛隔离、消毒和污物处理。

2。

5 其他场区四周应建有围墙。

3.牛舍建设3.1牛舍可采用封闭式有窗牛舍,应满足隔热、保温、通风和采光的要求.有足够强度和稳定性,坚固。

牛舍总建筑面积按照每头存栏牛6~8㎡计算。

单列式牛舍跨度大于5.1 m;双列式牛舍跨度大于10。

0 m。

3.2 墙壁要求坚固结实、抗震、防水、防火,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隔热性能,便于清洗和消毒。

3。

3 屋顶能防雨水、风沙侵入,隔绝太阳辐射.要求质轻、坚固耐用、防水、防火、隔热保温;能抵抗雨雪、强风等外力因素的影响。

3。

4地面要求致密坚实,不打滑,便于清洗消毒,配置良好的清粪排污系统。

3。

5 牛床地面应结实、防滑、易于冲刷,应向粪沟有一定坡度,可采用水泥地面或竖砖铺设,也可使用橡胶垫层或木质垫板。

肉牛标准化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肉牛标准化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有槽食槽
补饲食槽
地面食槽
饮水碗
恒温水槽
运动场水槽
固定式搅拌车
卧式搅拌车
立式搅拌车
铡草、取青贮、混合分体机械
青贮池
干草库
铡草机
二、设施与设备
有档案室,得1分。
(四)辅 助设施 (6分)
育肥牛场有兽医室,得3分。 或母牛繁育场有兽医室,得1分,有人工授精 室得2分。
有装牛台,得1分。有地磅,得1分。没有不 得分。
5、易上规模,难达标准
➢ 肉牛场场址选择、规划布局不合理
➢ 北方冬季牛舍过冷、 南方牛舍过热;
➢ 肉牛舍简陋 ➢ 环境保护问题突出
➢ 某城市市区禁养宣传标语:“赶走猪圈牛舍,迎来快速发展”
6、疾病与安全问题严重阻碍产业发展
• 口蹄疫 • 牛支原体肺炎 • 牛流行热 • 瘦肉精催肥 • 病畜急宰 • 注水牛肉
肉牛标准化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优选肉牛标准化养殖生产技术规 范
内容提要
• 肉牛养殖的重要性 • 我国肉牛养殖现状与存在问题 • 标准化养殖创建示范目的和意义 • 标准化养殖创建内容解析
一、肉牛养殖的重要性
1、能最大限度利用植物副产物 —变废为肉
稻草
甘蔗
稻草
玉米秸秆与玉米芯 壳
甘蔗梢青贮
甘蔗渣
芭蕉
口蹄疫扑杀现场
牛支原体肺炎, 运输后发病,发 病率60%以上,死亡平均10%
三、标准化养殖创建示范目的和意义
1、现代化畜牧业的基本特征
• 生产高效 –饲料转化率高; –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资金的利润率与周转率高,即经济效益高
• 适度饲养规模
德国慕尼黑:以克鲁博人工受精站为依托的养牛合作社,成员1600户, 每户30头母牛以上,饲养母牛200头以上的只有40户。

肉牛标准化的养殖场的规划与建设

肉牛标准化的养殖场的规划与建设
3
4
注意:以下区域不得建场
水保护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严 重区,畜禽疫病常发区和山谷洼地及洪涝威胁 地段。
5
二、场区的规划和布局
(一)原则:牛羊养殖场的场区规划应本着因 地制宜和科学饲养的要求,合理布局,统筹 安排。场地建筑物的配置应紧凑整齐,提高 土地利用率,节约供水管道,有利于生产, 并便于防火灭病。
43
(五)羊舍的建筑要求和形式
房屋式羊舍:
主要从保温的角度考虑,多为砖木结构,羊舍多坐北 朝南,墙用砖或石块垒成。
棚式羊舍:
适合在气候温暖地区使用。造价低、光线充足、通风 良好。这种羊舍三面有墙,羊棚的开口在向阳面,前 面为运动场。
楼式羊舍:
楼式羊舍的楼台距离地面高1米~2米,用水泥漏缝预 制件或木条铺设,缝隙1厘米~1.5厘米,楼板下为接 粪坡,再与粪池连接。
✓ 牛床最好以三合土(石灰、砂子和粘土混合)为地面,即保温 又护牛蹄。也可用粗糙水泥地面或竖砖铺设,水泥抹缝。
牛群类别
长度
宽度
成乳牛 青年牛 育成牛 犊牛
170-180 160-170 150-160 120-150
110-130
100-110
80
60
36
2、饲槽
在牛床前面设置固定的通长食槽,饲槽长度与牛床 宽相当;食槽需坚固光滑,不透水,稍带坡,以便清 洗消毒;为适应牛舌采食的行为特点,槽底壁呈圆弧 形为好,槽底高于牛床地面5-10㎝。
8
9
10
(五)养殖场分区
养殖场
生活 管理区
辅助区
生产区
粪污 处理区
隔离区
建筑设施按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布置。各功能区界限分明,联

(整理)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技术规范

(整理)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技术规范

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技术规范为落实好《人民政府关于扶持牛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提高规模牛场的综合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根据我县牛场的生产现状与建设经验,特制定本规范。

一、审查备案1、饲养肉牛50头以上的养殖户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以下简称牛场)需向当地畜牧兽医站申请备案,经畜牧兽医站和乡镇政府加注意见后报县畜牧兽医局。

2、申请经县畜牧兽医局初审合格后,由包片技术人员到建场所在地审查场址选择是否合理。

在合理的情况下对肉牛养殖场进行规范设计。

3、在备案牛场现场条件审查时,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和包片技术人员要重点审查周边土地消纳粪便能力、附近已有养殖场数量及规模、牛场对粪便处理利用方式等,合理布局和控制养殖场数量和出栏量。

4、养殖户新建牛场之前必须经过环保部门的环评审查备案。

二、场址选择1、牛场选址应选择在各级政府规划的禁养区以外。

禁止在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古建筑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城镇建成区及规划区、工业等公害污染严重环境区建场。

新建牛场应在高速公路一公里以外选址建场。

2、牛场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应体现节约用地原则,尽量选用不宜耕作土地,并为扩大生产预留空间。

3、牛场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应满足防疫要求。

要远离交通干道。

牛场与居民点、工厂、学校、商业区、其他养殖场、屠宰场、兽医院、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保持一定距离。

牛场场址选择应距一级以上等级公路500米以上,距二级公路200米以上,距二级以下等级公路50米以上,距集中50人以上的居民点和工厂200米以上,距其他年出栏肉牛500头以下300头以上养殖场1000米以上,距年出栏肉牛500头以上养殖场2000米以上,距屠宰场、兽医院、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等区域3000米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技术规范为落实好《人民政府关于扶持牛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提高规模牛场的综合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根据我县牛场的生产现状与建设经验,特制定本规范。

一、审查备案1、饲养肉牛50头以上的养殖户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以下简称牛场)需向当地畜牧兽医站申请备案,经畜牧兽医站和乡镇政府加注意见后报县畜牧兽医局。

2、申请经县畜牧兽医局初审合格后,由包片技术人员到建场所在地审查场址选择是否合理。

在合理的情况下对肉牛养殖场进行规范设计。

3、在备案牛场现场条件审查时,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和包片技术人员要重点审查周边土地消纳粪便能力、附近已有养殖场数量及规模、牛场对粪便处理利用方式等,合理布局和控制养殖场数量和出栏量。

4、养殖户新建牛场之前必须经过环保部门的环评审查备案。

二、场址选择1、牛场选址应选择在各级政府规划的禁养区以外。

禁止在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古建筑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城镇建成区及规划区、工业等公害污染严重环境区建场。

新建牛场应在高速公路一公里以外选址建场。

2、牛场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应体现节约用地原则,尽量选用不宜耕作土地,并为扩大生产预留空间。

3、牛场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应满足防疫要求。

要远离交通干道。

牛场与居民点、工厂、学校、商业区、其他养殖场、屠宰场、兽医院、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保持一定距离。

牛场场址选择应距一级以上等级公路500米以上,距二级公路200米以上,距二级以下等级公路50米以上,距集中50人以上的居民点和工厂200米以上,距其他年出栏肉牛500头以下300头以上养殖场1000米以上,距年出栏肉牛500头以上养殖场2000米以上,距屠宰场、兽医院、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等区域3000米以上。

4、牛场场址应选择在城镇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避免气味、废水及粪肥堆置而影响居民区生活环境。

5、牛场应选择地势干燥、排水良好、空气流畅、非污染区域,并且要避开城镇和村民居住区的水源地。

地面应相对平坦,坡度不宜过大,不宜建在低凹、风口处。

6、牛场进出口道路畅通,水、电供应有保障。

水源丰富、水质良好,电力应充足、可靠。

三、配套设施1、牛场建筑设施按管理区(生活区)、生产区和隔离区三个功能区布局,各功能区界限分明。

管理区应位于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及地势较高处,隔离区应位于场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及地势较低处。

做到各功能区相对分开,净道与污道分开,正常牛与病牛分开,种牛与商品牛分开。

2、牛场生产区主要包括各类牛舍及有关生产辅助设施。

牛舍建筑面积占全场总建筑面积的70~80%。

3、根据牛场生产实际和不同牛群特点,分类别建设牛舍,舍内必须有相应的采食、饮水、通风、降温和取暖等设施设备,有条件的牛场要增加圈顶喷淋降温设施。

4、种牛舍应设在人流较少和牛场的上风向或偏风向,育肥牛舍应设在下风向或偏风向,育肥牛舍应离出牛台较近。

5、各类牛舍应采用轻钢结构或砖混结构,根据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因地制宜采用半开放式或有窗式封闭牛舍。

生产育肥牛300~40 0公斤所需牛舍面积4平方米/头以上,400公斤以上4.5平方米/头以上、繁殖母牛5-6平方米/头以上、断奶犊牛2.8平方米/头以上。

6、牛舍朝向和间距须满足日照、通风、防火、防疫的要求,牛舍长轴朝向以南北向为宜。

7、圈舍应采用粗糙硬化地面或用坚砖铺设,地面应向粪尿沟处有一定坡度,不滑、易清扫和清粪。

地面结实、易于冲刷,能耐受各种形式的消毒。

8、生产区的入口处应设专门的消毒间,各栋圈舍出入口处应设消毒池,确保进入的人员或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

9、运动场以每头牛5-7平方的标准,与牛舍长度一致,宽度可根地形调整。

10、牛场管理区主要是工作人员的生活设施、办公设施、饲料房、草料棚、兽医室等生产辅助设施。

青贮窖青贮饲草量按饲养4个月需要量建设,草库干草储量按饲养5个月需要量建设。

11 、兽医室需要配备必要的诊断设备、消毒器具和疫苗储存器具。

12、管理区大门口必须有车辆消毒池、人员消毒室等消毒设施,并严格做好防疫消毒工作。

13、牛场隔离区主要是隔离舍、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等。

隔离舍的设置应与养殖规模相适应。

14、牛场应建有水塔等储水和供水系统,保障供应清洁饮用水。

15、牛场内道路实行净、污分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开。

人员、饲料及产品进出,走净道。

粪便、病牛及废弃物,污染设备运输走污道。

16、牛场场地选择应有1%~3%的坡度,场区内实行雨污分离排出。

建立封闭排污沟、干粪堆积发酵池和污水处理池(或沼气池),使生产和生活污水经暗沟污水道进入污水处理池(或沼气池),雨水经明沟(净水道)排放,实现牛场污染减量化和粪便处理无害化。

17、牛场周围应建围墙或设防疫沟。

18、牛舍结构采用砖混结构或轻钢结构。

牛舍围护结构应能防止动物侵入,围护材料保温隔热。

牛舍内墙墙面应耐酸碱,利于消毒药液清洗消毒。

四、防疫制度1、牛场饲养、防疫、诊疗人员必须无人畜共患传染病。

2、牛场必须建立和落实生产管理制度、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免疫程序、防疫消毒制度、档案管理制度、重大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和病死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制度。

3、饲料和原料应符合营养标准和卫生指标标准。

不得使用变质、霉变或被污染的饲料,不得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其他畜禽副产品。

使用的饲料添加剂产品必须是具有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生产并且具有产品批准文号。

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无公害养殖对药物使用的要求。

饲料中添加的兽药严格遵循兽药使用规范,不得添加国家严禁使用的违禁药物。

4、牛场要实行用药登记管理制度,建立用药档案备查。

禁止使用未经农业部批准或已淘汰的兽药,禁止使用未经国家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兽药。

根据不同种类的药物,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严禁超期用药,控制残留。

5、年出栏500头以下的牛场应有兼职兽医,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牛场应有专职兽医。

牛场兽医应具备兽医执业资格或相应专业技能。

6、牛场应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犊牛、育肥牛销售出场时应具备动物检疫部门出具的检疫证明。

五、粪污排放1、以牛场粪便污染“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为目标,牛场粪便污水处理设施和防疫设施要与圈舍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使用。

2、牛场污水和粪便处理能力和方式应根据牛场规模和周边条件设计,用作肥料还田的牛场,其干粪和污水处理设施分别满足20天以上的厌氧发酵处理周期要求,干粪及粪便渣用作肥料时,不能超过最大农田负荷量,避免造成面源污染和地下水污染,因季节性使用粪便作肥料,以用肥淡季和高温季度为参数设计和建造与粪便量配套的干粪和污水处理池,确保对环境不造成污染。

实行排放的牛场,其粪便污水处理后应符合GB 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3、牛场粪便处理和利用主要实行农牧结合、种养结合,把优质的有机肥经腐熟、堆积发酵后用于种植业,采用生态循环利用模式,走生态农业发展道路。

牛舍建设相关技术参数一、建筑参数1)牛床:1.6-1.8×1-1.2米,运动场每头牛7-12平方米。

2)混泥土地面:地面应向清粪方向倾斜2-3%。

3)窗户面积与舍内面积之比:为1:12,窗台距地面1.1米。

4)供水:按每头牛每天20公斤计算。

5)绿化: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0%。

二、工程设计方案1)地基与墙体:基深0.5-1米,砖墙厚0.24米,牛舍内墙设墙围,防止水体渗入墙体,提高墙的坚固性。

2)屋顶:顶棚距地面为350-380厘米。

要求防暑、防雨并通风良好。

3)屋檐:屋檐距地面280-320厘米。

屋檐和顶棚太高、不利于保温,过低则影响舍内光线和通风。

4)牛床:长1.6-1.8米,宽1.1-1.4米。

(能繁母牛床宽不低于1. 5米),坡度1.5%,用粗糙水泥地面或用竖砖铺设, 水泥抹缝。

5)饲料通道:宽1.3-1.5米。

6)粪尿沟:宽0.3-0.5米,深0.1米左右,沟底向流出方向倾斜,坡度0.6%。

7)清粪道:宽1.3-1.5米,拱度1.5%,标高低于牛床,地面水泥抹制粗糙。

8)牛舍门:宽2.2×2.4米,双开门,向外。

9)牛舍窗户:高1.5米,宽1.2米,每隔2.8米置1扇。

10)照明:每幢牛舍内安装3排白炽灯,间隔3米, 排与排之间错开。

11)道路:主干道宽4米,支道2.5米。

12) 饲槽:采用固定式水泥饲槽,上宽65_80厘米,底宽35厘米,底呈弧形,槽内缘高35厘米,(靠牛床一侧)外缘高60-80厘米,或采用道槽合一的模式。

13)水槽:也可采用金属自动饮水器或料槽隔一段做水槽。

14)隔栏:高90厘米,用钢管制成,前端与栓牛架连在一起,后端固定在牛床的前2∕3处。

15)运动场: 运动场的大小以牛的数量而定,每头牛占用面积,成年牛为7-10平方米,育肥牛5-8平方米,犊牛为5-10平方米。

运动场围栏要结实,围栏高度150厘米左右。

运动场内要设水槽和凉棚。

16)青贮塔:贮备量按每头牛每天20公斤计算,以满促3个月需要进行总量计算,17)草垛棚:贮量按每头牛每天4公斤计算,以满足3个月需要,每立方米贮量按200公斤计算。

18)消毒池:生产区大门,各牛舍的进出口处应设脚踏消毒池,大门进口设车辆消毒池。

车辆消毒池(长3.8米,宽3米,深0.1米);脚踏消毒池(长2.8米,宽1.4米,深0.1米)。

19)堆粪场:以每头牛排粪0.02立方米/天计算,满足1个月堆粪计算。

固体粪污以高温堆肥处理为主,处理后符合GB 7959的规定方可运出场外。

20)污水池:以每头牛排尿0.02立方米/天,冲洗用水每头0.0 2立方米/天,满足30天需要,或建沼气池均以排泄量计算。

21)牛装卸台:砖砌平台,台高1米左右,平台连斜坡,两侧有栏秆(高1.2米左右)。

(注:文件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