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网络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总复习》全套教学课件精品PPT108小学优秀公开课

答:他家到学校大约有900米
8.一只成年的大熊猫每天需要喂11千克的各种食 物,动物园里有24只大熊猫,饲养员每天准备 300千克的食物够吗?
11 × 24 = 264(千克) 264千克<300千克 答:饲养员每天准备300千克的食物够
谢谢观看
Thank You
验算: 2 02
3
6 06
+1
6 07
商×除数=被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小梦和小欣整理照片。
一共有 238 张照片。
每页可插 6 张。
要插多少页? 238 ÷ 6 =
238 ÷ 6 = _4_0_(_页)_
238 ≈ 240
39
240 ÷ 6 = 40 6 2 3 8
大约要插 40 页。 1 8
+12 -12
24时计时法
数:在钟表上数一数 经过时间 计算:开始=结束-经过,经过=结束-开始,
结束=开始+经过
二、巩固练习
1.写出箭头所指的小数。
0.4 1.1
2.6
3.9 4.7
2. 实际应用练习。 (1)用小数表示。
5分米
0.5米
4米3分米
4.3米
7分米
0.7米
你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这几个小数排一排吗? (0.5<0.7<4.3)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九单元
全套教学课件【PPT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 9 单元 总复习
第 1 课时 数与代数(1)
一、情景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相应内容:精算(口算、笔算),估算。
二、复习旧知
1.梳理口算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1-4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班级姓名1、长度单位从小到大排列: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公里)用手比一比,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有多长?1千米有多长?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米=1000毫米1千米=1000米注意:米、分米、厘米和毫米,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2、质量单位从小到大排列:克、千克、吨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注意: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选择质量单位时,要根据生活经验,结合具体数据选择。
第二单元1、笔算注意事项①相同数位要对齐。
②从个位算起。
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
④竖式等号要用直尺画。
⑤横式上面写得数。
第一单元班级姓名1、长度单位从小到大排列: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公里)用手比一比,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有多长?1千米有多长?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米=1000毫米1千米=1000米注意:米、分米、厘米和毫米,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2、质量单位从小到大排列:克、千克、吨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注意: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选择质量单位时,要根据生活经验,结合具体数据选择。
第二单元1、笔算注意事项①相同数位要对齐。
②从个位算起。
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
④竖式等号要用直尺画。
⑤横式上面写得数。
2、验算(1)加法验算:①加数互换法②和-加数=加数(2)减法验算:①被减数-差=减数②差+减数=被减数注意:验算格式例:200-183=17200 183-183验算:+1717200第三单元1、四边形的特征:①四条直边②四个角③封闭图形2、平行四边形的特征:①易变性、不稳定②对边相等③对角相等3、长方形是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60分=1时 60秒=1分半时=30分 30分=半时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
(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记忆: 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钟面上有三根针,分别为时针、分针和秒针。
其中,秒针走得最快,时针走得最慢(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计量较短的时间常用秒作为单位。
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秒表一般用于体育运动中,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常用的时间单位为时、分、秒。
每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即1时=60分,1分=60秒。
半时等于30分,30分等于半时。
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第三单元测量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
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一般用“吨”作单位。
常用的长度单位为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
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1千米(公里)=1000米。
质量单位为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即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XXX,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最小的五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XXX,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它们之间的差是1.在笔算加减法时,需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计算。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网络图

事物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事物发生的 可能性有大有小 简单的组合可以用连线的方法,按一 定的顺
序把要组合的事物 两两相连,再数一 数连了几条线,就 知道有几种组合 了。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简单的排列可以用摆的方法,先确定第 一个位置后,再确定第二、 第三的位置,最后数一数 共有几种情况。
精心整理 秒针走得最快,秒针走 1 圈是 1 分 6060 分针走 1 圈是 1 时时——分——秒 用因数中“0”前面 的数与一个因数 相乘,再看因数末 尾有几个“0”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积的末尾添几 个“0”
口算乘法估算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把它们看作整 十、整百的数相乘。
第六单元:不进位笔算乘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多位数 乘一位数所得的数与因数的数位对齐。 进位的笔算乘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哪一位上的乘积超过十,就向前一
来源网络,仅 供个人学习参考
精心整理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网络图
长度单位及其进率
1000101010
第一单元:测量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10001000
质量单位及其进率:吨—千克—克 相同位数要对齐, 从个位加(减)起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加法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 要向前一位进 1。计算减法时,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 位退 1,在本位上加 10 再减。
平行四边形 第三单元:四边形: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除法的各部分名称:19÷6=3……1(余数要比除数小)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钟面上有 3 根指针,分别是时针、分针 秒针。
第五单元:时、分、秒:时针走得最慢,时针走 1 圈是 12 时 来源网络,仅 供个人学习参考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时 分 秒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60分=1时60秒=1分半时=30分30分=半时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
(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 1分=60秒 60分=1时 60秒=1分半时=30分 30分=半时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
(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 (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 (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思维导图知识点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思维导图知识点全册教案思维导图知识点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新知识点: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要求: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建议:1、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方位知识。
2、使学生学会辨认地图上的方位和空间方位。
最初,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方位的技能,然后把这些方位和地图上的方位联系起来。
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练习辨认东、南、西、北等方位的能力,然后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部分的具体形象性。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积累。
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造大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达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感知。
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第二课时认识地图上的方向第三课时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五、板书设计第四课时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课题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课型:新课时间:2018年月日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四边形:]长方形的周长二(长+宽)x2
J正方形的周长二19-6 =3……1(余数要比除数
小)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厂钟面上有3根指针,分别是时针、分针 秒针。
第五单元:时、分、秒:
时针走得最慢,时针走1圈是12时
秒针走得最快,秒针走1圈是1分
60 60
J分针走1圈是1时时分秒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网络图
<长度单位及其进率
1000 10 10 10
第一单元:测量千米一米一分米一厘米一毫米
丨1000 1000
质量单位及其进率:吨一千克一克
f相同位数要对齐,从个位加(减) 起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计算加法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 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计算 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 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