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房屋建筑与构筑物

合集下载

-2013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详细解读

-2013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详细解读

工程造价鉴定以及工程计价资料与档案建立的全过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朱裕宽
17
3、新《规范》重点内容突出
新《规范》在认真总结我国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积累 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明确了:
(1)使用国有资金投资的建设工程发承包,必须采用 工程量清单计价。 (强条3.1.1) (2)招标工程量清单必须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其准确性和完整性由招标人负责。(强条4.1.2) (3)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应包括五大内容。(强条 4.2.1) (4)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必须根据相关工程现行国家 计量规范规定的五项内容进行编制。(强条4.2.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朱裕宽
9
(二)新《规范》的亮点展望
调整后分为以下九个专业:
(1)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 (3)通用安装工程 (5)园林绿化工程 (7)构筑物工程 (9)爆破工程 (2)仿古建筑工程 (4)市政工程 (6)矿山工程 (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由此可见,新《规范》各个专业之间的划分更加清晰、 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朱裕宽
10
(二)新《规范》的亮点展望
【亮点二】 责任划分更加明确
新《规范》对原《规范》里责任不够明确的内容做了明确的责任 划分和补充。 (1)阐释了招标工程量清单和已标价工程量清单的定义(2.0.2、 2.0.3) (2)规定了计价风险合理分担的原则(3.4.1、3.4.2、3.4.3、 3.4.4 、 3.4.5) (3)规定了招标控制价出现误差时投诉与处理的方法 (5.3.1~5.3.9) (4)规定了当法律法规变化、工程变更、项目特征描述不符、 工程量清单缺项、工程量偏差、物价变化等15种事项发生时,发承包双 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调整合同价款。(9.1.1)

《房屋建筑学》考试重点

《房屋建筑学》考试重点

《房屋建筑学》重点1、建筑的概念: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

2、建筑物的概念:建筑物通称建筑,属于固定资产范畴,一般指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

例如,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农业建筑和园林建筑等。

3、构筑物的概念:通常情况下,所谓构筑物就是不具备、不包含或不提供人类居住功能的人工建造物,比如水塔、水池、过滤池、澄清池、沼气池等。

一般具备、包含或提供人类居住功能的人工建造物称为建筑物。

4、建筑的三要素:建筑功能、建筑技术以及建筑形象。

5、建筑物按照它们的使用性质,通常可以分为生产性建筑,即工业建筑、农业建筑;非生产性建筑,即民用建筑。

6、建筑设计阶段分为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

7、我过成年男子和成年女子的平均高度分别为1670mm、1560mm。

p11 图1-3家具、设备尺寸和它们所需的必要空间:P12图1-48、风向频率图,即风玫瑰图,是根据某一地区多年平均统计的各个方向吹风次数的百分数值,并按一定比列绘制,一般多用8个或16个罗盘方位表示。

玫瑰图上所表示的风的吹向,是指从外面吹向地区中心。

9、建筑模数的概念:建筑模数(construction module),建筑设计中,为了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使不同材料、不同形式和不同制造方法的建筑构配件、组合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互换性,统一选定的协调建筑尺度的增值单位。

建筑模数是指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也是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材料与制品、建筑设备、建筑组合件等各部门进行尺度协调的基础,其目的是使构配件安装吻合,并有互换性。

10、基本模数:基本模数的数值规定为l00mm,表示符号为M,即1M等于l00mm,整个建筑物或其中一部分以及建筑组合件的模数化尺寸均应是基本模数的倍数。

建筑工程概论(PPT76页).pptx

建筑工程概论(PPT76页).pptx

共145帧
13
0. 绪论
◆建筑概论
(2) 孔隙率 孔隙率是指材料内部孔隙体积占材料在 自然状态下体积的百分率P。
定义式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密实度和孔隙率两者之和为1,两者均反映了材料的 密实程度,通常用孔隙率来直接反映材料密实程度
孔隙率小,并有均匀分布闭合小孔的材料,建筑性
能好。 共145帧
14
金属与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钢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等
金属与有机材料复合——PVC钢板、有机涂层铝合金板等 7
0. 绪论
◆建筑概论
1.1.1 建筑工程材料的分类与标准化
2. 建筑工程材料的标准化 ➢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建筑材料都有相应的技术标
准,它包括:
产品规格 分类 技术要求 验收规则 代号与标志 运输与贮存 抽样方法等
0. 绪论Leabharlann ◆建筑概论本章内容
✓ 1.1 概论 1.2 常用建筑工程材料 1.3 新型建筑材料 1.4 防水和密封材料 1.5 绝热与吸声材料 1.6 其它建筑材料 1.7 未来的建筑材料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共145帧
15
0. 绪论
◆建筑概论
1.2 常用建筑工程材料
1.2.1 气硬性胶凝材料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共145帧
16
0. 绪论
◆建筑概论
1.2.1 气硬性胶凝材料
1. 石灰
石灰是一种古老的建筑工程材料。因其原料来源广 泛,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故目前仍被广泛用 于建筑工程中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共145帧
4
0. 绪论
◆建筑概论
1.1 概论
1.1.1 建筑工程材料的分类与标准化 ➢ 构成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材料称为建筑工程

北京市房屋建筑安全评估技术导则

北京市房屋建筑安全评估技术导则

附件:北京市房屋建筑安全评估技术导则前言为配合实施《北京市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29号),统一房屋建筑安全评估的内容、技术要求、工作程序和评估方法,确保房屋建筑安全评估质量,特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由北京市房地产科学技术研究所、北京三茂建筑工程检测鉴定有限公司会同北京市房屋安全管理事务中心和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编制。

在《房屋建筑安全评估技术导则》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房屋建筑安全评估的经验,结合北京市房屋建筑的实际,经历了调查、研讨、修改等过程,最终审查定稿。

本导则共分为15章、1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和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建筑构件与部件、建筑装饰装修、附属构筑物、建筑设施设备的安全评估以及房屋建筑安全评估检查记录与报告编写要求等。

本导则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北京市房地产科学技术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北京市房地产科学技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华威北里18号楼,邮编:100021)。

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的名单如下:主编单位:北京市房地产科学技术研究所北京三茂建筑工程检测鉴定有限公司参编单位:北京市房屋安全管理事务中心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要起草人:高小旺杨威冷涛(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王满生刘佳李文岭李清洋陈俞周燕张宜磊郭兵才袁海军凌韧娟唐钷韩继云主要审查人:林松涛高向宇万水娥肖伟赵伯锐栾德成田勇张靖岩张天申目录1 总则 (6)2 术语 (7)3 基本规定 (8)3.1房屋建筑安全评估工作程序和分类 (8)3.2现场检查和安全评估 (12)4 地基基础 (13)5 砌体结构 (14)5.1一般规定 (14)5.2砌体结构安全评估 (15)5.3安全评估结论 (17)6 混凝土结构 (18)6.1一般规定 (18)6.2混凝土结构安全评估 (18)6.3安全评估结论 (20)7 钢结构 (21)7.1一般规定 (21)7.2钢结构安全评估 (21)7.3安全评估结论 (23)8.1一般规定 (24)8.2砖木结构安全评估 (25)8.3安全评估结论 (26)9 建筑构件与部件 (28)9.1一般规定 (28)9.2非承重墙体 (28)9.3栏杆和扶手 (29)9.4附属广告牌 (30)9.5安全评估结论 (30)10 构筑物 (31)10.1一般规定 (31)10.2砌体构筑物 (32)10.3混凝土构筑物 (32)10.4其他材料构成的构筑物 (33)10.5安全评估结论 (33)11建筑装饰装修 (36)11.1一般规定 (36)11.2建筑内部装饰装修 (36)11.3门窗和幕墙 (37)11.4外墙饰面砖和外墙保温面层 (38)11.5安全评估结论 (38)12.1一般规定 (39)12.2建筑设施设备及系统安全评估 (39)12.3安全评估结论 (40)13建筑防火与防雷系统 (41)13.1一般规定 (41)13.2建筑防火与防雷系统安全评估 (41)13.3安全评估结论 (42)14建筑特种设备及系统 (43)14.1一般规定 (43)14.2电梯设备 (43)14.3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45)14.4锅炉设备 (46)14.5压力容器设备 (48)14.6安全评估结论 (51)15 房屋建筑安全评估检查记录和报告要求 (51)15.1安全评估检查记录 (51)15.2安全评估报告 (52)附录A 房屋建筑资料与现场状况初步检查记录表 (53)本导则用词用语说明 (54)引用标准名录 (55)相关法律、法规 (56)1 总则1.0.1 为规范北京市房屋建筑安全评估的内容,统一技术要求,确保安全评估质量,制定本导则。

(1995)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完整版)

(1995)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完整版)

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统一工业与民用建筑预算工程量的计算,制定本规则。

第1.0.2条本规则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及构筑物施工图设计阶段编制工程量预算及工程量清单,也适用于工程设计变更后的工程量计算。

本规则与《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相配套,作为确定建筑工程造价及其消耗量的依据。

第1.0.3条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除依据《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及本规则各项规定外,尚应依据以下文件:1、经审定的施工设计图纸及其说明2、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措施方案3、经审定的其他有关技术经济文件第1.0.4条本规则的计算尺寸,一设计图纸表示的尺寸或设计图纸能读出的尺寸为准。

除另有规定外,工程量的计量单位应按下列规定:1、以体积计算的为立方米(米3)2、以面积计算的为平方米3、以长度计算的为米4、以重量计算的为吨或千克5、以件(个或组)计算的为件(个或组)汇总工程量时,其准确取值:立方米、平方米、米以下取两位;吨以下取三位;千克、件取整数。

第1.0.5条计算工程量时,应以施工图纸顺序,分部、分项,以次计算,并尽可能采用计算表格及计算机计算,简化计算过程。

第二章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第一节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1条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其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单层建筑物内设有部分楼层者,首层建筑面积以包括在单层建筑物内,二层及二层以上应计算建筑面积。

高低联跨的单层建筑物,须分别计算建筑面积时,应以结构外边线为界分别计算。

2条多层建筑物建筑面积,按各层建筑面积之和计算,其首层建筑面积按外墙勒脚以上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二层以上按外墙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3条同一建筑物如结构、层数不同时,应分别计算建筑面积。

4条地下室、半地下室、地下车间、仓库、商店、车站、地下指挥部等及相应的出入口建筑面积,按其口上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房屋建筑学考题及答案

房屋建筑学考题及答案

房屋建筑学试题1. 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

其中建筑功能起主导作用。

3. 楼梯一般由楼梯段、平台、扶手栏杆三部分组成。

4. 楼梯段的踏步数一般不应超过 18 级,且不应少于 3 级。

5. 屋顶的外形有平屋顶、坡屋顶和其他类型。

6. 屋顶的排水方式分为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

9. 窗的作用是采光、通风和观望。

10. 建筑工程设计包括使用部分、交通连系部分、房屋构件部分等三方面。

11. 设计程序中的两阶段设计是指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12. 建筑平面各部分的使用性质分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连系部分。

13. 建筑平面设计包括使用部分平面设计及平面的交通连系部分设计。

14. 建筑平面组合形式有走道式、套间式、大厅式、混合式和。

15.建筑物按使用功能分为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两大类。

16. 一幢民用或工业建筑,一般是由基础、楼梯、墙或柱、楼地层、屋顶、楼电梯、门窗等六部分组成。

17. 标准砖的规格为240*115*55mm ,砌筑砖墙时,必须保证上下皮砖缝搭接,避免形成通缝。

18. 变形逢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19. 楼板层的基本构成部分有楼面、附加层、结构层(楼板)等。

21 屋顶坡度的形成方法有材料找坡和结构找坡。

22. 木门窗的安装方法有先立口和后塞口两种。

23.基本模数的数值规定为 100 mm,符号为 M ,即1M = 100mm 。

24.民用建筑从组成平面各部分的使用性质来分析,有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和房屋构件部分三部分组成。

25. 为了保证建筑制品、构配件等有关尺寸间的统一协调,在建筑模数协调中尺寸分为基本模板、扩大模数、分模数。

26. 建筑等级一般按耐久性和耐火性进行划分。

27. 建筑按规模和数量可分为大量性建筑和大型性建筑。

28. 建筑物的耐久等级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规模划分为四级。

耐久等级为二级的建筑物其耐久年限为 50-100 年。

29.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由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一般分为四级。

房屋建筑学全

房屋建筑学全
.
(二)、单层工业厂房构造组成
.
1、承重结构
横向排架 基础、柱子、屋面梁(或屋架)
纵向连系构件 基础梁、连系梁、吊车梁、圈梁
支撑系统 屋盖支撑和柱间支撑
.
2、围护结构
外墙
抗风柱
设置在砖混结构房屋两端山墙内,抵抗 水平风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简称为 抗风柱 。
一般用于高耸、内部大空间、横墙少的 砖混结构房屋,如工业厂房、大型仓库 等。
房屋建筑学
.
关于建筑
1、概念: 根据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要求,为满足各
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的需要,而建造的有组织的内部和 外部的空间环境。 2、建筑包括内容:
建筑物和构筑物 ①建筑物:指满足功能要求并提供活动空间和 场所 的建筑。
例如:工厂、学校、住宅、影剧院等。 ②构筑物:指的是仅满足功能要求的建筑物。
.
B、自然气候的影响:应当根据当地的实 际情况对房屋的各有关部位采取相应的 构造措施,如保温隔热、防潮防水、防 冻胀等,以保证房屋的正常使用。
C、人为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噪声、 振动、化学辐射、爆炸、火灾等。应通 过在房屋相应的部位采取可靠的构造措 施提高房屋的生存能力。
D、技术和经济条件的影响:建筑构造要 根据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及经济 水平的提高不断调整,推陈出新。
.
(二)、按基础的构造型式分
1、条形基础
.
墙下独立基础
.
条形基础
.
2、独立基础
.
.
独立基础
.
.
3、井格式基础
.
4、筏形基础
平板式
.
梁板式
.
.
.
.
.
.

房屋建筑学习题及答案

房屋建筑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和其中起主导作用。

2、为了保证建筑制品、构配件等有关尺寸间的统一协调,在建筑模数协调中尺寸分为、、。

3、建筑按规模和数量可分为和。

4、建筑物的耐久等级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规模划分为级。

耐久等级为二级的建筑物其耐久年限为年。

5、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由和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一般分为级。

6、建筑的物质实体一般由、、及组合构成。

7、建筑的类型宏观上习惯分为、、。

8、建筑按层数分建筑、建筑、建筑。

9、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的总高度米者为高层。

10、建筑模数分、、。

二、单选题:1、沥青混凝土构件属于()。

A:非燃烧体B:燃烧体C:难燃烧体D:易燃烧体2、分模数的基数为()。

①1/10m ②1/5m ③1/4m ④1/3m ⑤1/2mA:①③④B: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⑤3、我国建筑统一模数中规定的基本模数是()。

A:10 B:100 C:300 D:6004、下列属于高层建筑的是()。

A: 9层住宅 B: 10层办公楼 C:单层体育训练馆 D: 16m高的4层写字楼5、组成房屋的构件中,下列既属承重构件又是围护构件的是()。

A: 墙、屋顶 B: 楼板、基础 C: 屋顶、基础 D: 门窗、墙6、组成房屋的承重构件有()。

A:屋顶、门窗、墙(柱)、楼板 B:屋顶、楼板、墙(柱)、基础C:屋顶、楼梯、门窗、基础 D:屋顶、门窗、楼板、基础7、较重要的建筑物其建筑设计一般划分为以下设计阶段()。

A: 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B: 方案设计、初设设计、施工图设计C: 结构设计、建筑设计D: 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8、建筑物按照使用性质可分为()。

①工业建筑②公共建筑③民用建筑④农业建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民用建筑按照层数可分为()。

①单层建筑②低层建筑③高层建筑④多层建筑⑤超高层建筑A:①②③B:②③⑤C:③④⑤D:②③④10、判断建筑构件是否达到耐火极限的具体条件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 60
3–7
8 – 20 >20
竖向荷载与水平荷 载 水平荷载
水平荷载
超高层建筑 >60
15.2地基承载力确定
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受荷后塑性区(或破坏区)
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不产生剪切破坏而丧
失稳定,且地基变形不超过允许值时的承载能
力,即同时满足地基土的强度条件和对沉降、
倾斜的限制要求。
地基承载力分基本值、标准值和设计值三个值。地 基承载力基本值(f0 )是指按有关规范规定的一 定基础宽度(b≤3m)和埋深(d≤0.5m)条件下的 地基承载力,按有关规范查表确定。地基承载力标 准值(fk )是指按有关规范规定的标准方法试验 并经统计处理后的承载力值。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007-2002)在上 述按理论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的基础上,总结我 国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一套根据野外鉴别 结果、室内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或原位测试结果来 确定地基承载力的表格(表15-2至15-12)。在 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的岩土工程勘察中,常用这些 表格确定地基土(岩)承载力。
设计方案比较和建议,包括重要的地基基础 施工措施的建议。 (6)在岩土工程分析中,必要时应分析地基 与上部结构的协同作用,做到地基基础和结 构设计更加协调和经济合理。
15.5 房屋建筑与构筑物岩土工程勘察要点
岩土工程勘察一般有下列主要内容:
(1)查明与场地稳定性有关的问题,如:
①大的断裂构造的位置关系、规模、力学性
质、与场地和地基利用的关系、活动性及其与区
域和当地地震活动的关系。
②在强震作用下场地与地基岩土内可能产生
的不利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效应,如饱和砂土液化、松软土震陷、 斜坡滑坍、采空区地面塌陷等。
第四篇 各类建筑岩土工程勘察
第15章 房屋建筑与构筑物
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系指一般房屋建筑、高
层建筑、大型公用建筑、工业厂房及烟囱、
水塔、电视电讯塔等高耸构筑物。
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划分标准
分类 低层建筑 高度( m ) 层数 3-6 1–2 对建筑物结构起控 制作用的荷载 竖向荷载
多层建筑
高层建筑
9 - 12
(3)查明潜水和承压水层的分布、水位、水质、
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获得必要的渗透系数
等水文地质计算参数。
(4)利用上述资料,提供岩土工程评价和设计、 施工需要的岩土强度、压缩性等供岩土工程设计 计算用的岩土技术参数(指标)。
(5)确定地基承载力,对建筑物的沉降与整
体倾斜进行必要的分析预测;提出地基基础
③滑坡或不稳定斜坡的存在,可能的危害程度。
④岩溶作用的程度及其对地基可靠性的影响。
⑤人为的或天然的因素引起的地面沉降、挠折、
破裂或塌陷的存在及其危害等。 (2)查明岩土层的种类、成分、厚度变化等,对岩 土层特别是基础下持力层(天然地基或桩基等人工 地基)和下卧层的岩土工程性质,特别是粘性土层 的岩土工程性质,宜从应力历史的角度进行解释与 研究。
(fv )是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经深宽修正后的地基
承载力值;或按载荷试验和用实际基础深宽按理论
公式计算所得地基承载力值。
对一级建筑物应采用理论公式计算结合原位测 试方法综合确定,并宜用现场载荷试验验证; 对需进行变形计算的二级建筑物可按理论公式 计算,并结合原位测试方法确定;对不需要进 行变形计算的二级建筑物可按现行国家标准中 的承载力表并结合原位测试方法确定;对三级 建筑物可根据邻近建筑物的建筑经验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