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的勘察与评价

合集下载

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的勘察与评价

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的勘察与评价
阶段应与设计阶段相适应,一般可分为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 初步勘察、详细勘察及施工勘察。
各勘察阶段工作安排,主要考虑建筑物等级和建筑场地工 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划分为复杂场地、中等场地、简单场地。 1.复杂场地:抗震、防震烈度≧9°区,地震效应强烈,强烈外 动力地质作用,地基土软弱极不均匀,地貌单元多,地形起伏 大,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遭受强烈破坏,地面沉降。 2.中等场地:抗震、设防烈度7-8°,进行地震小区划地震区, 局部有不良地质现象、地基岩土性质变化大,地形起伏,地貌 单元多。 3.简单场地:抗震、设防烈度≦6°,无不良动力地质现象,地 基岩土体结构简单、工程地质均一,地形平坦、地貌单元均一。
பைடு நூலகம்
❖ 在岩土工程勘察测试结果的基础上进行 的岩土工程问题分析评价,是岩土工程 勘察报告的精髓和关键部分;
❖ 对房屋建筑与构筑物而言,地基稳定性 (地基承载力和沉降变形)是岩土工程分析 评价中的主要问题;
❖ 对采用桩基或进行深基坑开挖的建筑物, 应进行相关问题的岩土工程评价;
❖ 对强震区,应进行场地地震效应的评价。
1)基础类型选择
箱基、桩基及其复合基础是当前高层建筑基础的主要型
式。 箱形基础的主要特点是基底面积大,埋置深,抗弯刚度
大,整体性较好,当地基中土体软弱而不均匀时,选用箱 基不仅可使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大大减少,而且又可利用 基础中空部份作为地下室.
桩基,其中包括灌注桩,预制桩,钢管桩和墩基等,这 类基础不仅承载力高,沉降速度缓慢,沉降量小而均匀, 又能抵抗上拔力,机器震动力或机械动力,而且不存在基 坑边坡稳定性和施工排水等问题.
六、紫峰大厦,高450米(上89下3),位于上海(2010); 七、金茂大厦,高度420.5米(上88下3),位于上海浦东( 1999); 八、国际金融中心大厦,高440米(103),广州。

房屋建筑物勘察分析与评价详解

房屋建筑物勘察分析与评价详解

原创性声明本人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毕业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日期:摘要房屋建筑物设计与施工的基础工作是岩土工程勘察。

如果在生活中勘察工作不准确,房屋建筑物的不利与不良的地质工程问题将揭露出来,即使房屋建筑物的上部分构造的设计与施工达到了优质也不免会遭受到破坏。

不同规模与不同类型的房屋建筑物工程活动都会给工程周边的地质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反之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又会给房屋建筑物工程的建设带来不同的地质效应。

岩土工程勘察的主旨是了解工程地质条件,对房屋建筑物存在的问题进行地质分析,对工程地质进行评价。

按照不同阶段进行勘察是岩土工程勘察的任务要求,反映场地的正确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岩土体的形态影响,并再结合房屋建筑物工程设计与施工条件和工程的地基处理等的具体要求,进行工程评价和技术论证,提交岩土工程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指导性具体建议,并根据基础、边坡等工程的设计准则,提出岩土工程施工的的决策性意见,为房屋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服务于工程建筑的全部过程。

本文就针对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南路与诚信大道交界处东南隅兴建英华达厂区一期工程采用工程钻探、物探、波速检测、地质调查测绘等手段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查明勘探深度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评价场地的地震效应。

并调查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判定地下水及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提出经济合理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提供单桩承载力计算技术参数,提出地基基础设计、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的勘察与评价PPT59页

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的勘察与评价PPT59页
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的勘察与评价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

住宅小区岩土勘察分析与评价

住宅小区岩土勘察分析与评价

住宅小区岩土勘察分析与评价摘要:现阶段,城市的发展主要在于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住宅小区工程建筑也在逐步提升,住房面积也在提升。

所以,对住宅小区工程建筑岩土勘察的需求也更为严格。

本文主要是讲解了住宅小区工程建筑岩土勘察的现状分析和要点,并研究了勘察效果的评价,最后归纳了设计方案和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保证勘察工作的稳定开展。

关键词:住宅小区岩土勘察;勘察要点;评价研究岩土勘察工作在建设住宅小区工程建筑时,对全部建筑物的稳定度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此项工作不但可以为工程施工工作给予相应的有效信息,还能够研究原工程施工方案中存在问题。

然而,在勘察流程中,影响其效果的不可控因素很多,这种差异性很可能会影响到后面的作业工作。

所以,对部分住宅小区开展岩土勘察至关重要。

此项工作可以及时处理工程施工流程中的问题,并指出有目的性的解决方法。

1住宅小区基础岩土勘察的具体内容及重点1.1具体内容在所述项目中,对岩土勘察的准确度要求较高,必须给予尽量详尽的岩土工程勘察数据信息。

一是确定地层结构,把握空间变化趋势,包含基础形变等,有效估计工程建筑整体歪斜的具体需要,为基础类型的选取和确定给予依据。

工程建筑的主要挑选不但要达到平面图控制的要求,还要保证深层控制的实效性。

在布局勘探线和勘测点的历程中,规定勘探孔的深层超过基础深度,并有效控制点与线之间的距离。

在达到空间布局变化要求的基础上,研究未来有可能产生的形变问题,有效挑选桩基础和持力层。

其次,在工程项目基础岩土勘察全过程中,应尽量掌握详尽的地质环境水文气象数据信息。

在这方面也是有很高的要求。

必须明确土壤层构造、位置、薄厚、颗粒物成分、地表水状况等详细信息。

随后,根据原位测试。

在这个基础上,挑选适宜的室内实验方式,得到更详尽的岩土工程参数。

1.2重点勘察项目在作业基础岩土勘察全过程中,重点勘察项目主要包含:(1)考虑到工程施工构造的特性,根据有效布局勘测点,保证地基垂直、水平方向的结构特征和匀称特性达到现实需要,预测分析将会产生的歪斜问题;(2)沿工程建筑周边布局勘查孔,尤其是定位点和角位置的勘查孔布局,必须保证数量和布局部位的合理化,勘察点的布局深度应达到桩基评价的需要,以保证勘测效果的稳定性;(3)分辨深沟槽开挖是否会危害护坡及周边构造的稳定度,根据研究和测算地质工程参数,为深基坑支撑计划方案的选取带来依据。

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的勘察与评价讲诉

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的勘察与评价讲诉

9.1.5 活断裂
9.2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地基承载力的定义:指地基土单位面积上能够承受 荷载的能力,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必须限制基础底面 处的压力,使其低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以保证地 基土不会发生剪切破坏而失去稳定。
理论公式:
99.2.3 承载力修正
前言
对于建筑物的岩土 工程评价常见问题 岩类分布区重点研 究问题
4.不良地质作 用防治的建议
3.设计与施 工方案的建 议
Text
1.区域地壳稳
定性问题
2.地基稳定性
9.1 区域地壳稳定性
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地震、现代 火山、断层位错和地壳运动等形成的山崩、滑坡等 灾害对工程建筑安全的影响程度,从而选择相对稳 定的地区作为工程建设的基地和场址。地震烈度高、 活动断裂发育、高应力地带以及由断裂活动引起的 滑坡、山崩、地裂缝区等均是不利于工程建设的地 区。
lg E 11.8 1.5M
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各类建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 程度。
9.1.4.2 地震效应
地震效应包括有地震力效应、地震破裂效应、地震液化 效应和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效应。
液化会引起土体和建筑物产生严重的破坏,其破坏形式 主要有四种:一是涌砂,涌出的砂掩盖农田,压死农作物,使 沃土盐碱化,同时河床、渠底和井筒淤塞;二是滑塌,土层产 生大规模的滑移,导致建于其上的建筑物破坏和地面裂缝;三 是沉陷,指地面下沉,同时在沉陷区边缘产生大量边缘裂缝; 四是浮起,砂土液化使某些构筑在地下的轻型结构物如同罐体 类结构浮出地面。
9.1.1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内容和方法
9.1.2 控制区域地壳稳定性的因素
地壳演化的动力主要来自重力均衡和热对流。 重力均衡就是在具有流动性的地幔物质和地壳中的某

高层住宅建筑地质勘察及分析评价

高层住宅建筑地质勘察及分析评价

高层住宅建筑地质勘察及分析评价【摘要】结合高层住宅建筑工程建设,考虑到其荷载较大,场地较狭窄,提出该工程所采取的地质勘察技术,通过对该工程进行地质勘察,为该工程的基础设计选案提供分析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质勘察;分析评价;勘察方法1 工程概况本工程地质勘察项目为华逸雅居c幢,拟建建筑物楼高十二层,采用钢筋砼框架结构,预计最大单柱荷载5500kn。

占地面积约330m2,总建筑面积约4000m2,首层停车,二~十二层为住宅,属于高层建筑物。

建筑场地东侧为空地;南侧、西面与已建七层商住楼相距约9.00m;北面为空地。

建筑场地原为一山坡地,现已挖填整平,原地貌属坡残积地貌,其标高106.62m~106.88m(由场地西面城南大道中心线的高程为±106.35m引测)。

根据拟建建筑物特点和邻近场地地基条件,其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工程,三级场地,预估为二级地基,预估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按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进行工作。

2 本工程现场地质勘察步骤2.1 勘探工作布置根据拟建建筑物的特征、场地和地基条件,勘探揭露钻孔主要依据单体建筑物角点和荷载集中处布置,共布置钻孔9个,其中取样测试孔5个,一般测试孔4个;钻探过程中因jk5孔揭露有浅层溶洞,经请示甲方及设计人员同意在jk5孔四个方向2.5m处各补做1个勘察孔(编号为zk5-1~zk5-4),实际施工钻孔13个。

2.2 勘探工作技巧采用xy-1型钻机泥浆护壁回转单管钻进,开孔口径φ130mm,终孔口径不少于φ75mm。

粘性土层钻进平均采芯率不低于80%,砂砾层钻进平均采芯率不低于50%,其中采样处采用干钻或冲击法采芯;岩层采芯率不低于70%。

各钻孔均进行标准贯入测试(粘性土、砂土、风化岩)或重型动力触探测试(砾石层)。

采样测试孔中采集完整轻微扰动土样或岩芯试样。

测试和采样间距3~4m。

现场所采取的原位测试一般采用固定贯入度计数击数的方法,在坚硬或密实土(岩)层中,由于击数高,则采用50击丈量贯入度然后换算标准击数的方法。

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

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

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4.1房屋建筑和构筑物4.1.1房屋建筑和构筑物(以下简称建筑物)的岩土工程勘察,应在搜集建筑物上部荷载、功能特点、结构类型、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和变形限制等方面资料的基础上进行。

其主要工作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1查明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地层结构、持力层和下卧层的工程特性、土的应力历史和地下水条件以及不良地质作用等;2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确定地基承载力,预测地基变形性状;3提出地基基础、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建议;4提出对建筑物有影响的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方案建议;5对于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场地,进行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

4.1.2建筑物的岩土工程勘察宜分阶段进行,可行性研究勘察应符合选择场址方案的要求;初步勘察应符合初步设计的要求;详细勘察应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场地条件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宜进行施工勘察。

场地较小且无特殊要求的工程可合并勘察阶段。

当建筑物平面布置已经确定,且场地或其附近已有岩土工程资料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进行详细勘察。

4.1.3可行性研究勘察,应对拟建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搜集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震、矿产、当地的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和建筑经验等资料;2在充分搜集和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踏勘了解场地的地层、构造、岩性、不良地质作用和地下水等工程地质条件;3当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已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和必要的勘探工作;4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拟选场地时,应进行比选分析。

4.1.4初步勘察应对场地内拟建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做出评价,并进行下列主要工作:1搜集拟建工程的有关文件、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资料以及工程场地范围的地形图;2初步查明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岩土工程特性、地下水埋藏条件;3查明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分布、规模、发展趋势,并对场地的稳定性做出评价;4对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场地,应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做出初步评价;5季节性冻土地区,应调查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6初步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7高层建筑初步勘察时,应对可能采取的地基基础类型、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降水方案进行初步分析评价。

工程勘察报告建筑物结构勘察与安全评估

工程勘察报告建筑物结构勘察与安全评估

工程勘察报告建筑物结构勘察与安全评估工程勘察报告建筑物结构勘察与安全评估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待勘察建筑物的结构进行评估,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建筑物的勘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将对其结构进行综合评估,并提出改进和加固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二、背景信息待勘察建筑物位于XXX地区,建筑物用途为XXX,总建筑面积为XXX平方米。

建筑物建造于XXXX年,至今已经使用了XXX年。

本次勘察将重点关注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评估和存在的潜在问题。

勘察工作包括现场勘察、资料收集和数据分析等,以便全面了解建筑物的结构状况和存在的安全隐患。

三、现场勘察与数据收集1. 现场勘察为了确保勘察工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我们组织了一支专业的勘察团队对建筑物进行了现场勘察。

我们仔细观察了建筑物的外观、结构构件、墙体、地基以及其他相关部分,并进行了必要的测量和采样工作。

2. 数据收集除了现场勘察外,我们还收集了与建筑物相关的资料和数据,包括建筑设计图纸、施工档案、维护记录等。

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建筑物的建造过程和维护情况,为后续的结构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四、结构安全评估基于现场勘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对待勘察建筑物的结构进行了全面评估。

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强度评估我们通过对建筑物的结构构件进行测试和分析,评估其受力状况和承载能力。

通过计算和模拟,我们确定了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改进和加固方案。

2. 结构稳定性评估在结构稳定性评估中,我们分析了建筑物的抗倾覆和抗侧向力能力。

通过评估建筑物的风荷载、地震荷载和其他外部荷载,我们确定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并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3. 结构耐久性评估在结构耐久性评估中,我们考虑了建筑物材料的老化和损伤情况,以及建筑物面临的环境和使用条件。

通过对材料性能和使用状况的评估,我们确定了建筑物的寿命和维护需求,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五、改进和加固方案基于对建筑物结构的综合评估,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和加固方案:1. 结构构件加固:对于存在强度不足的构件,我们建议采取钢筋混凝土加固、钢材增加等措施,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4.2围护结构的型式及适用范围
围护结构常用的形式包括有放坡开挖、悬臂式 围护结构、重力式围护结构、内撑式围护结构、拉 锚式围护结构、土钉墙围护结构等。
9.4.2围护结构的型式及适用范围
9.4.3 围护体系的选用原则
9.4.3 围护体系的选用原则
围护体系的选用原则是安全、经济、方便施工, 选用围护体系要因地制宜。
9.4 基坑工程 9.5 桩基础
前 言
对于建筑物的岩土 工程评价常见问题 岩类分布区重点研 究问题
Text
4.不良地质作 用防治的建议
3.设计与施 工方案的建 议
1.区域地壳稳 定性问题
2.地基稳定性
9.1 区域地壳稳定性
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地震、现代 火山、断层位错和地壳运动等形成的山崩、滑坡等 灾害对工程建筑安全的影响程度,从而选择相对稳 定的地区作为工程建设的基地和场址。地震烈度高、 活动断裂发育、高应力地带以及由断裂活动引起的 滑坡、山崩、地裂缝区等均是不利于工程建设的地 区。
9.5.1.2 桩型的选择
不同的桩具有各自的优点,有其适用的条件,选择桩型应根据穿 越土层条件、桩端持力层类型、地下水位、建筑结构类型、上部荷载 性质、施工设备、施工环境、桩的供应、工期要求、经济合理等等条 件综合评定。 预制混凝土桩、灌注桩和钢桩优缺点比较详见课本P212
9.5.2 桩基承载力计算
液化会引起土体和建筑物产生严重的破坏,其破坏形式 主要有四种:一是涌砂,涌出的砂掩盖农田,压死农作物,使 沃土盐碱化,同时河床、渠底和井筒淤塞;二是滑塌,土层产 生大规模的滑移,导致建于其上的建筑物破坏和地面裂缝;三 是沉陷,指地面下沉,同时在沉陷区边缘产生大量边缘裂缝; 四是浮起,砂土液化使某些构筑在地下的轻型结构物如同罐体 类结构浮出地面。
单桩负摩阻力标准值:
9.5.4 桩负摩阻力
当降低地下水位时:Fra bibliotek当地面有满布荷载时:
9.5.4 桩负摩阻力
群桩中任一基桩的下拉荷载标准值按下式计算:
9.5.4 桩负摩阻力
9.5.5 桩基础的勘察与评价
9.5.5.1 桩基础的勘察
9.5.5.1 桩基础的勘察
9.5.5.2 桩基础的评价
对于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现行《建筑桩基技术 规范》规定:一级建筑桩基应采用现场静载试验,并结合静 力触探、标准贯入、经验参数等估算,综合确定;对三级建 筑物桩基,如无原位测试资料时,可利用承载力参数估算。
(1)静载试验
9.5.2 桩基承载力计算
9.5.2 桩基承载力计算
(2)静力触探法
用静力触探法预估单桩承载力的方法参见本书第7章相关 内容。
9.3.2 土中应力计算
土中应力分为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由上覆土 体自重引起的应力称为自重应力,由建筑荷载引起 的应力称为附加应力。 各应力公式及参数含义详见课本P196
9.3.3 地基沉降计算
地基沉降的计算常采用分层总和法,即将压 缩层范围内的地基土层分成若干层,分层计算土 体竖向压缩量,然后求和得到总竖向压缩量,即 总沉降量。分层总和法是一类计算方法的总称, 常用的有单向压缩法、规范法、考虑先期固结压 力沉降计算等。 各计算方法详见课本P199-P202
第9章 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的勘察与评价
迪 拜 塔 高 8 2 8 米
第9章 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的勘察与评价
台 北 1 0 1 大 楼
第9章 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的勘察与评价
环 球 金 融 中 心
第9章 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的勘察与评价
双子座大楼
目录
9.1 区域地壳稳定性 9.2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9.3 地基沉降计算
9.1.4.1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地震震级 M 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 以地震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 E 总和来衡量的。 震级与震源释放能量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式:
lg E 11.8 1.5M
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各类建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 程度。
9.1.4.2 地震效应
地震效应包括有地震力效应、地震破裂效应、地震液化 效应和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效应。
9.5 桩基础
桩基础施工现场
9.5.1 桩基类型与选择
9.5.1.1 桩的类型
(1)按桩的承载性状,分为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两大类。
(2)按桩的使用功能分为:竖向抗压桩、竖向抗拔桩、水平受荷桩、 复合受荷桩。 (3)按桩身材料分为:混凝土桩、钢桩、组合材料桩。 (4)按成桩方法分为非挤土桩、部分挤土桩和挤土桩。
9.1.1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内容和方法
9.1.2 控制区域地壳稳定性的因素
地壳演化的动力主要来自重力均衡和热对流。 重力均衡就是在具有流动性的地幔物质和地壳中的某 一等深面上,其上部物质造成的静压力处处相等。
Joey于1923年提出:地幔放射物产生的热引起地幔的全部 熔融,使地壳产生对流热脉冲,高的对流传导热导致地幔迅速 冷却和再固结。
9.4.4 基坑的设计计算
9.4.4.1 基坑降水
(1)止水帷幕常用的有三种形式:深层搅拌法水泥土止水帷
幕、高压旋喷注浆法止水帷幕和素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止水 帷幕。 (2)降水措施常采用井点降水,常用的有轻型井点、电渗 井点、喷射井点、管井井点和降压井点。
9.4.4.1 基坑降水
9.4.4.2 围护结构的内力与变形分析
(1)等值梁法 (2)弹性地基梁法
9.4.4.3 稳定性分析
(1)整体稳定性分析
(2)抗隆起稳定分析
安全系数表达式
9.4.5 基坑勘察要求与评价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主要考虑地基承载力和建筑物沉降, 而基坑工程设计要求围护体系能起到挡土作用。一是围护 结构保持稳定,并能控制其变形和发展;二是止水体系能 不漏水,地下开挖能够干作业。基坑工程的勘察应能满足 上述设计内容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的要求。勘察的 范围和深度根据场地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勘察深度一般 宜为开挖深度的2-3倍,勘察的平面范围宜超出开挖边界外 2-3倍,对周边以调查研究、搜集原有勘察资料为主,在深 厚软土地区,勘察深度和范围应适当矿大。 基坑工程的勘察包括工程地质勘察和水文地质勘察两个 方面的内容。
9.1.2 控制区域地壳稳定性的因素
9.1.2 控制区域地壳稳定性的因素
地热和热对流是 地壳构造运动的 重要动力源。
9.1.2 控制区域地壳稳定性的因素
控制地壳现代活动性的因素
9.1.3 稳定性分级和评价
地壳稳定性分级与地震指标表
9.1.4 地震及液化评价
地震可直接导致建筑物和地基破坏,同时诱导 滑坡、山崩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发生,危害人类及工 程的安全。因此地震是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和分级 中最重要的因素。 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之一,处于世界两大地 震带之间(东临环太平洋地震带,南北接欧亚地震 带),地震相当强烈,烈度在Ⅶ度以上的地震区约 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9.1.4.3 液化效应
(1)影响液化的因素
影响液化的因素包括下面三个方面: 1 )砂土的相对密度 2 )地震强度及其持续时间 3 )饱水砂土的埋藏条件
(2)砂土液化的判别
1 )初步判断
9.1.4.3 液化效应
9.1.4.3 液化效应
2 )进一步判断 详见课本P185 3 )液化等级
9.1.4.4 场地分类
9.1.4.5 地震影响
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即设计所用的地震影响系数特征 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确定。
9.1.4.6 地震场地的勘察与评价
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时,应进行场地和地基地震 效应的岩土工程勘察,并提出勘察场地的设防烈度、设计 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分区。
9.4 基坑工程
基坑工程实例
9.4.1 基坑围护体系的作用
对 基 坑 围 护 体 系 的 要 求
一是保证基坑四周边坡的稳定性,满足 地下室施工有足够空间的要求。
二是保证基坑四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 和地下管线在基坑工程施工期间不受损 害。 三是保证基坑工程施工作业面在地下水 位以上。
Company Logo
(3)土的物理指标
9.5.2 桩基承载力计算
9.5.3 桩基沉降计算
9.5.4 桩负摩阻力
下列情况下会出现负摩阻力: 1)桩周土在自重作用下固结沉降或浸水导致土体结构破坏, 强度降低而固结。 2)外界荷载作用导致桩周土固结沉降,比如在桩附近地面大 面积堆载而引起地面下沉。 3)降水导致有效应力增大而固结。
9.1.5 活断裂
9.2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地基承载力的定义:指地基土单位面积上能够承受 荷载的能力,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必须限制基础底面 处的压力,使其低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以保证地 基土不会发生剪切破坏而失去稳定。
理论公式:
9.2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9.2.3 承载力修正
9.2.3 承载力修正
9.2.4 岩石地基的承载力
岩石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可根据平板载荷试验确定,根 据平板载荷试验成果p-s曲线确定岩石地基承载力
9.2.4 岩石地基的承载力
9.3 地基沉降计算
9.3.1 土的压缩性
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土层产生压缩变形,使建 筑物产生沉降。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减少的特性称 为土的压缩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