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07294

合集下载

道路工程

道路工程
2. 工程量计算规则:
① 行道板、草坪砖、花岗岩板、广场砖铺 设以“m2”计算,应扣除侧石、树池及 单个面积大于0.3 m2以上的矩形盖板 等所占的面积。 ② 平石安砌、砌筑树池等项目按设计长度 以“延米”计算;现浇侧石项目以 “m3”计算。
例题讲解
二、道路基层
例:某机拌粉煤灰三渣基层,铺筑压实
厚度为38cm。
38=20+18 18=15+3 ;20-2 套[2-45]×2-[2-46]×2 例:塘碴底层30cm厚,人机配合铺筑。 30=25+5 5=25-20 套[2-101]+([2-101]-[2-100])
二、道路基层
1.常见的定额换算
胀缝采用沥青木板,靠近胀缝的三条缩缝
均设传力杆,其余缩缝为假缝形,锯缝深
度为5cm,嵌缝料为沥青玛蹄脂。
250
缩缝 传力杆L=500 φ 20@500 400
道路边线
4000 7×500
250
拉杆L=600 φ 14@700 6×700
胀缝 纵缝 400
4000
传力杆L=400 φ 16@500 胀缝
F 0.2146 R

2
2
② 道路斜交时路口转角面积计算:
F R (tg
2
0.00873 )
其他定额子目设置变化:
1. 增设道路透层、黏层、封层定额子目 (交底P150);
2. 路面用钢筋因传力杆与构造筋施工方 法不同,现分为传力杆、构造筋与钢 筋网3个子目。
某道路长200米,道路宽度16米,采用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厚20cm,板块划分如 下图。设计要求在起、终点各设一条胀缝,
水泥混凝土路面定额子目减少了15、18、 22、24cm厚度子目,现一律按20cm厚 每增减1cm计算;

道路工程的组成和分类知识讲解

道路工程的组成和分类知识讲解

道路工程的组成和分类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㈠道路的组成按所在位置、交通性质及其使用特点,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1.公路的组成⑴线形组成。

公路线形是指公路中线的空间几何形状和尺寸。

⑵结构组成。

公路的结构是承受荷载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物,它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等。

2.城市道路的组成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和路面三大部分。

㈡道路的等级划分1.公路的等级划分。

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5个等级。

⑴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是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的公路。

⑵一级公路。

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设施基本相同。

一级公路只是部分控制出入.⑶二级公路。

二级公路是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

⑷三级公路。

三级公路是沟通县、城镇之间的集散公路。

⑸四级公路。

四级公路是沟通乡、村等地的地方公路。

2.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按城市道路系统的地位、交通功能和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分为四类。

⑴快速路。

快速路主要为城市长距离交通服务。

⑵主干路。

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

⑶次干路。

次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道路网,它是城市交通干路。

⑷支路。

支路是一个地区(如居住区)内的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

二、路基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

㈠路基基本构造。

是指路基填挖高度、路基宽度、路肩宽度、路基边坡等。

㈡路基的作用是路面的基础,是路面的支撑结构物。

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称为路堑。

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称为路床。

㈢路基的基本要求1.路基结构物的整体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2.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水温稳定性水温稳定性是指强度和刚度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的变化幅度。

㈣路基形式1.填方路基⑴填土路基。

道路工程的组成和分类

道路工程的组成和分类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㈠道路的组成按所在位置、交通性质及其使用特点,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1.公路的组成⑴线形组成。

公路线形是指公路中线的空间几何形状和尺寸。

⑵结构组成。

公路的结构是承受荷载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物,它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等。

2.城市道路的组成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和路面三大部分。

㈡道路的等级划分1.公路的等级划分。

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5个等级。

⑴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是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的公路。

⑵一级公路。

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设施基本相同。

一级公路只是部分控制出入.⑶二级公路。

二级公路是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

⑷三级公路。

三级公路是沟通县、城镇之间的集散公路。

⑸四级公路。

四级公路是沟通乡、村等地的地方公路。

2.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按城市道路系统的地位、交通功能和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分为四类。

⑴快速路。

快速路主要为城市长距离交通服务。

⑵主干路。

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

⑶次干路。

次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道路网,它是城市交通干路。

⑷支路。

支路是一个地区(如居住区)内的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

二、路基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

㈠路基基本构造。

是指路基填挖高度、路基宽度、路肩宽度、路基边坡等。

㈡路基的作用是路面的基础,是路面的支撑结构物。

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称为路堑。

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称为路床。

㈢路基的基本要求1.路基结构物的整体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2.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水温稳定性水温稳定性是指强度和刚度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的变化幅度。

㈣路基形式1.填方路基⑴填土路基。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

道路工程得组成与分类㈠道路得组成按所在位置、交通性质及其使用特点,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1、公路得组成⑴线形组成。

公路线形就是指公路中线得空间几何形状与尺寸。

⑵结构组成。

公路得结构就是承受荷载与自然因素影响得结构物,它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等。

2、城市道路得组成道路工程得主体就是路线、路基(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与路面三大部分。

㈡道路得等级划分1、公路得等级划分。

根据使用任务、功能与适应得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5个等级。

⑴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就是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得公路。

⑵一级公路。

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设施基本相同。

一级公路只就是部分控制出入、⑶二级公路。

二级公路就是中等以上城市得干线公路。

⑷三级公路。

三级公路就是沟通县、城镇之间得集散公路。

⑸四级公路。

四级公路就是沟通乡、村等地得地方公路。

2、城市道路得等级划分按城市道路系统得地位、交通功能与对沿线建筑物得服务功能分为四类。

⑴快速路。

快速路主要为城市长距离交通服务。

⑵主干路。

主干路就是城市道路网得骨架。

⑶次干路。

次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道路网,它就是城市交通干路。

⑷支路。

支路就是一个地区(如居住区)内得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

二、路基路基就是按照路线位置与一定技术要求修筑得作为路面基础得带状构造物。

㈠路基基本构造。

就是指路基填挖高度、路基宽度、路肩宽度、路基边坡等。

㈡路基得作用就是路面得基础,就是路面得支撑结构物。

高于原地面得填方路基称为路堤,低于原地面得挖方路基称为路堑。

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得路基部分称为路床。

㈢路基得基本要求1、路基结构物得整体必须具有足够得稳定性2、路基必须具有足够得强度、刚度与水温稳定性水温稳定性就是指强度与刚度在自然因素得影响下得变化幅度。

㈣路基形式1、填方路基⑴填土路基。

道路工程教程

道路工程教程

道路工程教程
道路工程是指建设和维护道路的工作,是城市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教程将介绍道路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

一、道路工程的分类
道路工程可以分为城市道路和乡村道路两种。

城市道路主要包括市政道路、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环城高速公路等;乡村道路主要包括乡村公路、县道、省道等。

二、道路工程的设计
道路工程的设计需要考虑道路的用途、交通流量、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

设计包括道路线路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等。

三、道路工程的施工
道路工程的施工包括道路基础工程、路面工程、交通标志和标线等。

其中,道路基础工程包括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等;路面工程包括沥青路面、水泥路面等。

四、道路工程的维护
道路工程的维护包括路面养护、交通标志和标线的维护、排水系统
的维护等。

路面养护包括路面修补、路面翻新等。

五、道路工程的安全
道路工程的安全是道路工程建设和维护的重要目标。

安全措施包括交通标志和标线、路面反光镜、路灯等。

六、道路工程的环保
道路工程的环保是道路工程建设和维护的重要目标。

环保措施包括减少噪音、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等。

七、道路工程的质量控制
道路工程的质量控制是道路工程建设和维护的重要目标。

质量控制包括施工质量控制、材料质量控制、工程验收等。

以上是道路工程教程的基本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道路工程知识点总结图

道路工程知识点总结图

道路工程知识点总结图一、道路工程概述道路工程是指为了交通运输而建设或改进的道路、桥梁、隧道等设施的建设工程,是城乡交通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路工程包括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县乡公路、土路、桥梁、涵洞等。

二、道路工程设计1. 规划设计:通过对道路交通需求、交通流量、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综合考虑,确定道路布局、线型、断面、纵横坡等设计要求。

2. 路基设计:包括路基宽度、坡度、填方、挖土、排水等设计要求。

3. 路面设计:包括路面材料、结构、厚度、铺设方法、防水、防滑等设计要求。

4. 桥梁设计:包括桥梁形式、跨度、荷载、结构材料、桥台桥墩设计等要求。

5. 涵洞设计:包括涵洞形式、尺寸、结构、材料、防水防渗等设计要求。

6. 施工图设计:将设计方案细化为施工图纸,包括平面图、纵断面、结构图等。

三、道路工程施工1. 土石方工程:包括路基填方、挖土等工程。

2. 路面工程:包括路面铺设、摊铺、压实、沥青砼、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路面材料的铺设工程。

3. 桥梁工程:包括桥台桥墩的建设、梁的安装、跨线作业等桥梁施工工程。

4. 涵洞工程:包括涵洞洞身、洞口的建设工程。

5. 防护工程:包括路基护坡、防撞墙、护栏、路面标线、交通信号灯等工程。

6. 桩基工程:包括路基加固、桥梁基础、排水沟、涵洞基础等工程。

四、道路工程质量检验1. 材料检验:包括路面材料、水泥、砂石、钢筋等材料的检验。

2. 施工工艺检验:包括路面摊铺压实、桥梁梁段连接、涵洞洞身施工等工艺的质量检验。

3. 现场检测:包括路面平整度、厚度、桥梁跨度、涵洞尺寸等工程的实测检验。

4. 现场试验:包括沥青混凝土强度试验、路基承载力试验、钢筋拉力试验等现场试验。

五、道路工程管理1. 施工管理:包括进度计划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进度管理、质量安全管理等。

2. 资金管理:包括工程投资预算、资金管理、支付结算等。

3. 安全管理:包括施工安全、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等。

4. 环境管理:包括施工正常的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㈠道路的组成按所在位置、交通性质及其使用特点,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1.公路的组成⑴线形组成。

公路线形是指公路中线的空间几何形状和尺寸。

⑵结构组成。

公路的结构是承受荷载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物,它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等。

2.城市道路的组成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和路面三大部分。

㈡道路的等级划分1.公路的等级划分。

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5个等级。

⑴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是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的公路。

⑵一级公路。

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设施基本相同。

一级公路只是部分控制出入.⑶二级公路。

二级公路是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

⑷三级公路。

三级公路是沟通县、城镇之间的集散公路。

⑸四级公路。

四级公路是沟通乡、村等地的地方公路。

2.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按城市道路系统的地位、交通功能和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分为四类。

⑴快速路。

快速路主要为城市长距离交通服务。

⑵主干路。

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

⑶次干路。

次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道路网,它是城市交通干路。

⑷支路。

支路是一个地区(如居住区)内的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

二、路基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

㈠路基基本构造。

是指路基填挖高度、路基宽度、路肩宽度、路基边坡等。

㈡路基的作用是路面的基础,是路面的支撑结构物。

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称为路堑。

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称为路床。

㈢路基的基本要求1.路基结构物的整体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2.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水温稳定性水温稳定性是指强度和刚度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的变化幅度。

㈣路基形式1.填方路基⑴填土路基。

交通运输之道路工程

交通运输之道路工程

所需的车道数取决于设计交通量和车道的实际通过能力。
C
车道宽度随车辆的宽度和它到路面边缘间的安全距离要求而定,一般变动于3.5~3.75m范围内。
B
高速和一级公路应设置中间带,将双向的车流分隔开。
D
行车道宽度取决于每个车道的宽度和车道数。
A
行车道的两侧需设置路肩,作为对路面结构的侧向支承,并可供车辆在紧急情况时的偶然停留。
水泥混凝土面层
复合式面层
块料面层
粒料面层
沥青面层
主要承重层,把由面层 传下来的应力扩散到路基。 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修筑选用 的材料有
作用
1
2
3
三、路肩和路面排水
路面结构内部排水:
地下排水:
构造物排水:
道路排水 道路排水可划分为五种类型: 路界表面排水: 横向穿越排水:
第四节 道路排水和桥涵构造物
E
1.公路横断面
城市道路的快速路,其横断面布置与高速公路相同。
01
02
其它类型道路上除了行驶各种汽车外,还有大量非机动车,同时还要设置人行道。
2.城市道路横断面
四幅: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数量都很大,同时设立中间和两侧分隔带
三幅:非机动车数量大,设立两侧分隔带 双幅:每个方向的车道数为两个以上,而非机动车较少 城市道路的横断面布置形式 单幅:适用于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和支路
④出入口控制
⑤安全性
⑴ 出入口控制: 对道路安全贡献最大的措施,可大量减少交通事故 (2)交叉口: 车流产生冲突的地点,交通量、交通控制的方式、对左转车辆的保护措施等影响交叉口安全 (3)横断面: 车道和路肩的宽度影响交通安全,宽度越小,事故率越大 (4)线型: 平曲线上的事故率比直线段上大好几倍 (5)视距: 交叉口、小半径曲线或窄桥处的视距若受限制,易产生交通事故 (6)交通量: 交通量小的道路,车辆碰撞机率小;交通量大的道路,常出现多辆车辆追尾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㈠道路的组成按所在位置、交通性质及其使用特点,可分为 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公路的组成⑴线形组成。

公路线形是指公路中线的空间几何形状和尺寸。

⑵结构组成。

公路的结构是承受荷载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物,它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等。

城市道路的组成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 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 和路面三大部分。

㈡道路的等级划分公路的等级划分。

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 个等级。

⑴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是具有 个或 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的公路。

⑵一级公路。

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设施基本相同。

一级公路只是部分控制出入⑶二级公路。

二级公路是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

⑷三级公路。

三级公路是沟通县、城镇之间的集散公路。

⑸四级公路。

四级公路是沟通乡、村等地的地方公路。

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按城市道路系统的地位、交通功能和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分为四类。

⑴快速路。

快速路主要为城市长距离交通服务。

⑵主干路。

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

⑶次干路。

次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道路网,它是城市交通干路。

⑷支路。

支路是一个地区 如居住区 内的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

二、路基㈠路基基本构造。

是指路基填挖高度、路基宽度、路肩宽度、路基边坡等。

㈡路基的作用是路面的基础,是路面的支撑结构物。

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称为路堑。

路面底面以下 范围内的路基部分称为路床。

㈢路基的基本要求路基结构物的整体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水温稳定性水温稳定性是指强度和刚度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的变化幅度。

㈣路基形式填方路基⑴填土路基。

填方路基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料。

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时,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均应采用同类填料。

⑵填石路基。

填石路基是指用不易风化的开山石料填筑的路堤。

⑶砌石路基。

砌石路基是指用不易风化的开山石料外砌、内填而成的路堤。

砌石路基应每隔 设伸缩缝一道。

当基础地质条件变化时,应分段砌筑,并设沉降缝。

⑷护肩路基。

坚硬岩石地段陡山坡上的半填半挖路基,当填方不大,但边坡伸出较远不易修筑时,可修筑护肩。

护肩高度一般不超过 。

⑸护脚路基。

当山坡上的填方路基有沿斜坡下滑的倾向,或为加固,收回填方坡脚时,可采用护脚路基,其高度不宜超过 。

挖方路基。

⑴土质挖方路基。

⑵石质挖方路基。

半填半挖路基。

在地面自然横坡度陡于 的斜坡上修筑路堤时,路堤基底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得小于 ,高速、一级公路台阶宽度一般为 。

三、路面㈠路面结构组成。

一般由面层、基层、垫层组成。

面层是直接承受行车荷载作用、大气降水和温度变化影响的路面结构层次。

应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良好的温度稳定性,耐磨、抗滑、平整和不透水。

沥青路面面层可由一层或数层组成,表面层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抗滑耐磨、密实稳定的沥青层;中间层、下面层应根据公路等级、沥青层厚度、气候条件等选择适当的沥青结构层。

基层设置在面层之下,并与面层一起将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传递到底基层、垫层、土基等起主要承重作用的层次。

基层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水稳性、扩散荷载的性能。

在沥青路面基层下铺筑的次要承重层称为底基层。

基层、底基层视公路等级或交通量的需要可设置一层或两层。

当基层、底基层较厚需分两层施工时,可分别称为上基层、下基层,或上底基层、下底基层。

垫层。

路基土质较差、水温状况不好时,宜在基层 或底基层 之下设置垫层,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或扩散荷载应力等作用。

面层、基层和垫层是路面结构的基本层次。

为了保证车轮荷载的向下扩散和传递,较下一层应比其上一层的每边宽出 。

㈡坡度与路面排水路拱指路面的横向断面具有一定坡度的拱起形状,其作用是利于排水。

路拱的基本形式有抛物线、屋顶线、折线或直线。

为便于机械施工,一般采用直线形。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面排水,一般由路肩排水与中央分隔带排水组成;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路面排水,一般由路拱坡度、路肩横坡和边沟排水组成。

㈢路面的等级与分类路面等级,按面层材料的组成、结构强度、路面所能承担的交通任务和使用的品质划分为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中级路面和低级路面等四个等级。

路面类型⑴路面基层的类型。

按照现行规范,基层 包括底基层 可分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和粒料类。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有 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及综合稳定土;粒料类分级配型和嵌锁型,前者有级配碎石 砾石 ,后者有填隙碎石等。

水泥稳定土基层。

在粉碎的或原来扩散的土中,掺入足量的水泥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养生后,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时,称为水泥稳定土。

可适用于各种交通类别的基层和底基层,但水泥土不应用作高级沥青路面的基层,只能作底基层。

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水泥混凝土面板下,水泥土也不应用作基层。

石灰稳定土基层。

在粉碎或原来松散的土中掺入足量的石灰和水,经拌和、压实及养生得到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时,称为石灰稳定土。

适用于各级公路路面的底基层,可作二级和二级以下的公路的基层,但不应用作高级路面的基层。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

一定数量的石灰和粉煤灰或石灰和煤渣与其他集料相配合,加入适量的水,经拌和、压实及养生后得到的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称为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简称石灰工业废渣。

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与底基层,但其中的二灰土不应用作高级沥青路面及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层。

级配碎 砾 石基层。

由各种大小不同粒径碎 砾 石组成的混合料,当其颗粒组成符合技术规范的密实级配的要求时,称其为级配碎 砾 石。

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也可用作较薄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的中间层。

级配砾石可用于二级及以下公路的基层及各级公路的底基层。

填隙碎石基层。

用单一尺寸的粗碎石做主骨料,形成嵌锁作用,用石屑填满碎石间的空隙,增加密实度和稳定性,这种结构称为填隙碎石。

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

⑵路面面层类型。

根据路面的力学特性,分为沥青、水泥混凝土和其他路面。

沥青路面。

是指在柔性、半刚性基层上,铺筑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合料面层的路面。

沥青面层分为沥青混合料、乳化沥青碎石、沥青贯入式、沥青表面处治。

沥青混合料可分为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和沥青碎石混合料。

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是指沥青与矿料在热态下拌和、热态下铺筑施工成型的沥青路面。

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各种等级公路的沥青面层。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面层均应采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铺筑,沥青碎石混合料仅适用于过渡层及整平层。

其他等级公路的沥青面层的上面层,宜采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铺筑。

当沥青碎石混合料采用乳化沥青作结合料时,即为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

适用于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的沥青面层、二级公路的罩面层施工以及各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联结层或整平层。

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路面的沥青面层宜采用双层式。

沥青贯入式路面是在初步压实的碎石 或轧制砾石 上,分层浇洒沥青、撒布嵌缝料,经压实而成的路面结构,厚度通常为 ;沥青贯入式路面适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也可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联结层。

沥青表面处治是用沥青和集料按层铺法或拌和方法裹覆矿料,铺筑成厚度一般不大于 的一种薄层路面面层。

适用于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城市道路支路、县镇道路、各级公路施工便道以及在旧沥青面层上加铺罩面层或磨耗层。

水泥混凝土路面。

以水泥混凝土面板和基 垫 层组成的路面,亦称刚性路面。

其他类型路面。

主要是指在柔性基层上用有一定塑性的细粒土稳定各种集料的中低级路面。

路面还可以按其面层材料分类,如水泥混凝土路面、黑色路面 指沥青与粒料构成的各种路面 、砂石路面、稳定土与工业废渣路面以及新材料路面。

这种分类用于路面施工和养护工作以及定额管理等方面。

四、道路主要公用设施㈠停车场。

宜设在其主要服务对象的同侧。

停车场的出入口,有条件时应分开设置,单向出入,出入口宽通常不得小于 。

尽可能避免出场车辆左转弯。

为了保证车辆不发生自重分力引起滑溜,停放场的最大纵坡与通道平行方向为 %,与通道垂直方向为 %。

出入通道的最大纵坡为 %,一般以小于等于 %为宜。

停放场及通道的最小纵坡以满足雨雪水及时排除及施工可能高程误差水平为原则,一般取 % %。

㈢道路照明照明标准。

通常用水平照度和不均匀度来表示。

道路照明灯具。

了解即可㈣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修建人行立交桥是人车分离、保护过街行人和车流畅通的最安全措施。

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修建人行地道 ①重要建筑物及风景区附近,修人行天桥会破坏风景或城市美观;②横跨的行人特别多的站前道路等;③修建人行地道比修人行天桥在工程费用和施工方法上有利;④有障碍物影响,修建人行天桥需显著提高桥下净空时。

总之,要充分考虑设置地点的交通、道路状况及费用等。

㈤道路交通管理设施道路交通管理设施通常包括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信号灯等,广义概念还包括护栏、统一交通规则的其他显示设施。

交通标志。

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

主标志按其功能可分为警告、禁令、批示及指路标志等四种。

辅助标志系附设在主标志下面,对主标志起补充说明的标志,它不得单独使用。

交通标线。

主要是路面标线,还有少数立面标记。

交通信号灯㈥道路绿化。

分公路绿化和城市道路绿化。

按其目的、内容和任务不同,又分为 营造行道树、营造防护林带、营造绿化防护工程、营造风景林。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论语•阳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