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市长枣生产现状及对策
灵武长枣果实品质降低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灵武长枣果实品质降低的因素及应对措施摘要从气候因素、管理因素、市场驱动因素论述了灵武长枣果实品质降低的原因,并就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管理措施。
关键词灵武长枣;品质;降低;因素;措施近年来,灵武长枣果实品质下降,市场品牌效应受到影响,使灵武长枣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让政府部门、业务部门以及种植户等与枣产业相关的人为之担忧。
为此,灵武市林业局组织人员对灵武长枣果实品质降低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1造成灵武长枣品质降低的主要因素1.1气候因素春季温度低、花期持续高温干旱、秋季着色期持续低温,是造成果实品质降低的主要因素。
春季温度低,使枣树萌芽期推迟,萌芽不整齐,初盛花期遇持续高温天气,使灵武长枣自然坐果和头蓬花坐果率低,坐住的果实多为二、三蓬花,果实发育期缩短,影响果实品质;秋季成熟期温度低造成果实后期生长缓慢,膨大不明显,着色慢、糖分积累少,风味淡、果肉硬,口感差[1-2]。
2008年秋季至2009年持续阴雨天和低温大雪天气,使灵武市大面积新发展的枣树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整株死亡或部分枝组冻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树形结构,造成目前枣园树形普遍混乱,枝组配备不合理,影响枣树产量和枣果品质。
1.2管理因素1.2.1生产中过量使用生长调节剂,造成果实品质降低。
目前,花期喷赤霉素是提高灵武长枣坐果率的主要措施,该项技术在灵武市普及率达到100%。
但一些研究指出,枣树花期喷施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可明显提高坐果率,但花期和幼果期多次过量使用赤霉素,会导致枝条徒长、枣吊增长、果实品质降低,如单果重降低、含水量下降、果个变小、果皮增厚、果肉脆度降低等。
1.2.2过量施用化肥,灌水不合理,造成果实品质降低。
为了追求产量,部分枣园在秋季或春季不施农家肥,或用油饼代替农家肥,而在生长季追施大量化肥;果实成熟时为了增加果实的水分,进行大水漫灌,会降低地温,不仅影响根系的正常吸收功能,同时导致昼夜温差减小,不利于糖分积累,从而降低果实品质。
灵武长枣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灵武长枣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灵武长枣产业是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的一项主要产业,历史悠久,产品畅销国内外,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长枣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对策来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1.产量不稳定长枣的产量受到气候、土壤、病虫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年份产量有高有低,无法形成持续稳定的产量。
2.品质参差不齐长枣产业中存在一些农户和生产企业对生产过程控制不严,导致长枣的品质参差不齐,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营销渠道不畅传统的长枣销售渠道主要依靠中间商或批发市场,导致产品价格波动大、盈利空间不足,农民收益较低。
4.技术水平不高长枣产业中的许多农户和生产企业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农业技术培训,对于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影响了产量和品质。
二、对策建议1.加强科技支持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长枣的产量和品质,可推动长枣产业的发展。
新品种选育和推广,以及科学合理的施肥、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使用,将有助于提高长枣的产量和品质。
2.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户和生产企业之间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益。
政府可以在销售环节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或者专业的销售指导,帮助农户和生产企业直接对接市场,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和农民收益。
3.加强行业监管政府部门可以加强对长枣产业的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提高长枣的市场竞争力和信誉度。
灵武长枣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和相关产业人士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推动长枣产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灵武长枣产业能够发展得更好,为当地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做出更大的贡献。
灵武长枣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灵武长枣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灵武长枣产业是陕西省灵武市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长枣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上乘,曾被誉为“黄金果品”。
长枣的种植面积广泛,产量丰富,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环境条件的影响,灵武长枣产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品质管理、科技创新、产业规模四个方面探讨灵武长枣产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市场需求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在口味美味和新鲜的程度上,对食品的安全和营养价值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灵武长枣产业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品牌建设不足,产品生产的标准不一致等。
这些问题造成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不够,竞争力下降,市场需求不足。
对策:首先是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以通过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参加食品展览会等方式来提升品牌知名度。
其次是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制定严格的生产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在产品包装、外观设计上下工夫,增加产品的吸引力。
二、品质管理问题灵武长枣产业的品质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品质不稳定,二是外观品相不尽如人意。
长枣种植受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在品质方面表现出不稳定性。
而且有些产品外观呈现不规则的形状,或者有损伤瑕疵,这都会影响产品的销售。
对策:建立长枣种植标准化生产基地,选择适宜的土地和气候条件进行种植,建立长效的品质管理体系,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在产品加工和包装环节加大质量把关力度,确保产品的外观品相符合市场需求。
三、科技创新问题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但灵武长枣产业现状是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缺乏科技创新。
种植和加工环节仍然主要依赖传统的手工操作,生产效率低下,成本较高。
对策: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引进先进的种植和加工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鼓励农户参与培训,提升他们的生产技术水平,推广现代化的长枣种植和加工技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灵武长枣可行性报告

灵武长枣可行性报告一、引言本报告对灵武长枣的可行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灵武长枣是一种在中国灵武市生长的特殊品种,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优质的品质使其备受市场青睐。
本报告将从市场需求、生产条件、销售渠道等多个角度探讨灵武长枣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市场需求分析1.长枣市场概况长枣是中国传统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北方地区。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长枣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其市场需求逐渐增长。
2.灵武长枣的竞争优势灵武长枣具有以下竞争优势:地理位置优越:灵武市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光照充足,适宜长枣生长。
优质品质:灵武长枣生长在干燥的环境中,果实饱满、口感独特、甜度适中,深受消费者喜爱。
品牌效应:灵武长枣在国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有助于产品销售和市场推广。
3.市场需求预测根据市场调研和分析,预计未来几年长枣市场需求将继续增长。
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提升,对高品质长枣的需求也将增加。
三、生产条件评估1.土壤和气候条件灵武市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长枣的生长。
灵武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理位置处于中国的干旱半干旱区域,年平均降水量较少,但日照时间长,温差大,有利于长枣的生长和成熟。
2.水资源灵武市的水资源相对匮乏,但长枣作为一种耐旱作物,对水分需求较低。
合理的灌溉管理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满足长枣的生长需求。
3.种植技术和管理灵武市已经积累了丰富的长枣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农民们在长期的种植实践中,掌握了合理的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摘和储存等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长枣的产量和品质。
四、销售渠道分析1.内销市场中国内地是长枣的主要销售市场,消费者对长枣的需求稳定且持续增长。
灵武长枣可以通过批发市场、超市、水果店等销售渠道进入市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外销市场随着中国农产品对外出口的增加,外销市场对长枣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
灵武长枣可以通过与国内外贸易公司合作,开拓海外市场,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灵武长枣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灵武长枣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限于篇幅!灵武长枣产业发展是当今河北省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它不仅处于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而且还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形势。
作为河北省枣业的代表,灵武长枣产业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然而,其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诸多挑战,有必要认真研究,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实现更好的发展。
首先,灵武长枣产业缺乏良好的学术研究支持。
由于灵武长枣产业新近发展起来,目前有关其产业研究的基础较薄,科研支持力度不足,学术研究水平落后,以致产业发展步伐缓慢。
其次,长枣种植技术水平落后。
目前,河北省灵武长枣种植技术水平偏低,使用的肥料多为经济型肥,而缺乏智能化的种植机械,导致种植技术低效以及果实不足等问题。
此外,产品质量不断受到影响。
由于缺乏科学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质量的把控比较低,在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果实质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加工产品的外观质量。
最后,销售困难普遍存在。
目前,销售领域落后,传统的市场渠道和有限的品牌效应,以及缺乏社会影响力的网络市场,都使灵武长枣产业销售的不利影响,损害了品牌长远的价值。
以上是灵武长枣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要加大灵武长枣产业的科学研究投入,促进研究进步。
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鼓励大学和科研机构为灵武长枣产业提供支持,及时跟踪并评估灵武长枣市场趋势,努力提升灵武长枣产业的综合实力。
其次,着力培养科学的种植技术。
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支持农民使用先进的种植技术,通过培训使农民掌握先进的肥料使用工艺以及智能化种植设备,以提升农业技术水平。
此外,加强生产质量管理。
政府要制定严格的行政法规,严格执行种植技术规范,健全质量监督检测机制,完善种植管理,以保证产品质量。
最后,构建完善的销售网络。
政府和社会有关部门应加强销售市场整合,健全经营体系,改变传统销售模式,把握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等应用,增加灵武长枣产品的传播力,提升销售能力。
灵武长枣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灵武长枣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灵武长枣产业是陕西省渭河流域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古老产业,长枣因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武长枣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及时采取对策,促进长枣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1. 产业结构单一灵武长枣一直以来都是这一地区农民的主要产业,因此农民在种植长枣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
由于长期的单一种植模式,导致产业结构单一,长枣产业面临着市场风险。
2. 技术水平低灵武长枣产业一直以来都是依靠传统种植方式和手工加工技艺发展起来的,而且缺乏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设备,农民的种植和加工水平整体上比较低,影响了长枣的品质和产量。
3. 市场营销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长枣产品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由于长期以来对市场营销的重视不够,使得长枣产品的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弱,市场销售渠道不畅,产品销售难度较大。
二、对策建议1. 拓宽产业发展思路针对长枣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需要调整产业发展思路,拓宽产业链条,发展相关产业,如长枣加工、景区旅游或者文化传承等,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的抗风险能力。
2. 强化科技支持针对长枣产业技术水平低的问题,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引进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设备,培训农民科技人才,提高种植和加工水平,推动长枣产业向现代化、科技化方向发展。
4. 加强产业合作为了更好地推动长枣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强产业合作,整合资源,形成产业链合作发展模式,推动各个环节的协同发展,提高全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灵武长枣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需要农民和政府部门共同努力,采取有效对策,促进长枣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
只有通过改革创新和合作共赢,长枣产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当地农民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灵武长枣产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宁夏林业2016.4灵武长枣是灵武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为加强对灵武长枣这一地方优良品种资源的挖掘与利用,自治区、银川市人民政府及灵武市人民政府,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大力栽植灵武长枣,发展灵武长枣产业。
截止2015年底,全市已发展灵武长枣栽植面积9333.33hm 2,挂果面积达3866.66hm 2,产量达1624.3万kg。
基本形成了以灵武市临河镇、东塔镇、崇兴镇、郝家桥镇及灵武市园艺场、灵武市北沙窝林场、灵武市大泉林场等为核心的沿山百公里灵武长枣经济林产业带。
灵武长枣产业已成为灵武市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增加农民收入的落脚点,作用愈发突出,效果也更加明显。
一、产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随着产业不断发展,生产中发现不同产地的灵武长枣存在产量不稳定、果实个头均一性差、品质下降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机肥施用量减少,化肥使用量增加近年来,受全国农产品市场价下降的影响,枣农不施有机肥、大量施用速效性化肥,一味追求个大、早红,从而,造成了灵武长枣果实品质降低、口感下降,贮藏保鲜期减少,货架期缩短,直接影响了多年来形成的灵武长枣品牌形象。
出现了:市场销售价格低、生产成本增加、增产不增收等系列问题,使灵武长枣产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2、乱用植生长调节剂,人为缩短成熟期为了追逐早熟灵武长枣的高价位,个别枣农在白熟期喷洒“催红剂”,或迎合南方客商销售冬枣经验,追求所谓“一点红”采摘,在灵武长枣枣果还没有成熟就采摘销售,也就是说,把没有成熟的灵武长枣投入了市场,直接影响了灵武长枣销售市场,在社会上造成了“灵武长枣没有以前好吃”的影响。
3、缺乏科学防灾意识,过渡防治过量用药防护林体系不健全,大量种植枣树纯林,给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提供了便利条件,一些过去没有发生或不成灾的有害生物在多地爆发成灾。
再加上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不深入,不能形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发布平台,病虫害防控全凭经验,不注重预防,大部分都是等到危害严重时再用药,更不按照监测预警及推荐技术施药,有的只能完全按照农药店推荐配方进行防控,而很多药店推荐的配方都是多种药剂混用,不但增加成本,还会造成残留。
灵武长枣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

种作物不 留隔离带,不进行幼树修剪,不注重病虫害防治 等, 这些 因素都影响灵武长枣栽植 的成活率。
1 修 剪技 术不 到 位 . 2
使枣叶壁虱、 枣瘿蚊危害新抽生枣头, 桃小食心虫虫果率达 6 %以上。 0 大多数枣农只进行单一的化学防治 , 没有进行农 业、 物理 、 生物等方面的综合防治 , 有些枣农甚至从来不进
行 病虫 害 防治 。
整形修剪是枣树早产、 丰产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 。 但生 产 中普遍存在不进行修剪 、 春 ) 冬( 剪时间随意 、 修剪方法运 用不当、 修剪技术不到位等现象, 造成树体过高、 树形单一 、 骨干枝配置不合理 、 树体留枝量偏多 、 基角开张角度偏 小 、 通风透光不良、 全园提前郁闭 , 给人工采摘带来不便。由于 不进行夏季修剪或即使进行夏季修剪 , 但普遍存在抹芽 、 拿 枝、 摘心等措施跟不上 , 促使结果部位二次枝短而弱 , 生 新 枝条直立、 基角小 , 造成树形紊乱 , 结果部位质量差 , 使翌年
意保 护根 系 ; 植 时 间提 早 或 推迟 , 植坑 过 浅 或过 小 , 栽 栽 栽 植埋 土 深浅 随意 ; 植后 不 灌水 、 封 口、 栽 不 不覆 膜 ; 植后 套 定 坏、 效益 大小 与 能否有 效控 制病 虫 危害 有着 密切 关 系。 枣农
普遍不能根据病菌侵染特点和害虫发生规律适 时用药 , 且
冬 ( ) 难度 、 春 剪 修剪 量增 加 。 13 施 肥灌 水不 科 学 .
2 解 决 办法
21 适 时规 范栽 植 . 栽植 前 1 年秋 季 或 翌年 春 季 培肥 整 地 , 长 、 、 均 挖 宽 深 为 8 ~10e 的定植 沟 或定 植 穴 , 或 穴底 铺 3 m厚 0 0 m 沟底 0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经济学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期灵武,古称灵州。
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隶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05.59°~106.37°,北纬37.60°~38.01°,日照时数长,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灵武被中国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灵武长枣之乡”。
灵武长枣栽培历史悠久,果实色艳、肉厚、质脆,酸甜适口,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4%,含糖量28%,含酸量0.44%,富含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尤其是V C含量为642mg/100g,被誉为“活维生素丸”,有“百果之王”之美称[1-3]。
2013年,“灵武长枣”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1灵武长枣生产现状及特点灵武市长枣栽培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最初只是庭院栽培,规模建设起步于2002年,经过12年的发展,灵武市长枣栽植面积达5333.33hm2。
2008年以来,因灵武市党委、政府坚持把发展长枣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主要措施来抓,灵武长枣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2014年,全区灵武长枣面积达6666.67hm2。
据灵武市林业统计部门统计,灵武长枣每年平均产值逾30万元/hm2,所产生的效益远比大田农作物高。
灵武长枣除供应本区外,70%销往周边及南方省区,并成功进入俄罗斯、蒙古及部分中亚地区和我国香港,发展势头良好。
与前些年相比,近几年灵武长枣产业主要呈现以下2方面特点:一是产业带布局由以灌区为主向山川沙荒地并重发展;二是灵武长枣由个体栽培逐渐向大宗集体栽培管理发展。
2存在的问题2.1管理措施不到位虽然全市发展灵武长枣的农户和农林场很多,但是40%的长枣产量仍然很低。
主要是因为长枣生产立地条件差,土壤盐碱化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下,管理措施不到位,少施有机肥[4]。
部分枣农重栽培、轻管理,导致树势衰弱,果个小,产量低。
2.2分散经营截至目前,灵武市农民仍然在零碎的小块土地上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进行独立自主的农业生产经营,面积小、缺乏重视,很多技术环节的实施很难统一,尤其在病虫害发生时,一家受灾,多家受牵连。
2.3急功近利灵武长枣大部分集中在每年的9月下旬上市,一些农户为了眼前利益,在长枣白熟期便开始喷施各种促红剂及激素类生长剂,造成长枣口感下降,贮藏时间变短,损害了部分商贩的经济利益,最终导致长枣滞销。
2.4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灵武长枣辐射范围有限,吸收的枣农只占总数的20%。
灵武市林业局虽然设有果树站,但人员少、工作面广,技术服务指导跟不上;各村虽有长枣生产经纪人,但缺乏组织和指导,很难发挥作用。
2.5加工滞后,效益低目前,全市仅有1家加工厂,每年加工枣果只占全市总产的20%。
每年采收季节价格波动大,丰年时,收购商在不提高价格的基础上提高收购标准,导致枣农增产不增收。
对外出口的产品主要是枣酒、枣醋等,产品加工附加值低,档次也低。
3对策3.1加强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生产管理上要以市场为导向,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加强整形修剪技术,随树整形,切忌树形管理搞“一刀切”,充分利用农闲季节和长枣管理的关键时期,开展技术培训,让广大果农及时掌握长枣栽培的技术要领,进一步提高管理技术水平[5]。
3.2加大规模发展力度有规模才有市场,灵武长枣的发展必须合理规划、规模发展,建立集中连片的长枣生产基地,灵武市近年来加大了防沙治沙力度,出现了大面积的沙荒地。
因此,应该鼓励和扶持一部分社会资金进入灵武长枣的栽培种植中去,不断克服零星分散的种植方式,逐步转向专业大户,走集约化发展之路,以此带动全市长枣产业的发展。
3.3转变果农急功近利的思想观念大量果农传统意识强,栽种随意,施肥以化学肥料为主,鉴于这种情况,要对上市的灵武长枣严把质量关,要有准确的生产质量定位、市场和客户定位,充分满足目标客户的消费需求,提高灵武长枣地理标志的知名度。
3.4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基层林业站点,加强基层果农合作组织建设,建立果农合作社,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构建合理完善的市、县、乡三位一体的果树推广服务中心,切实提高灵武长枣的栽培管理技术,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灵武长枣规模及档次,组织各种形式的经贸交易会,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力拓宽灵武长枣销售渠道,推动灵武长枣向产业化发展。
(下转第338页)灵武市长枣生产现状及对策张振荣谢志强夏湛河杨勇(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大泉林场,宁夏灵武750400)摘要分析了灵武长枣这一优势产业生产现状及特点,指出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以期对灵武市长枣产业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灵武长枣;生产现状;特点;问题;对策;宁夏灵武中图分类号S6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5)01-0330-01收稿日期2014-12-01330农村经济学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期!!!!!!!!!!!!!!!!!!!!!!!!!!!!!!!!!!!!!!!!!!!!!!!(上接第330页)3.5扶持龙头企业采取积极措施,培育和扶持一批有规模、科技含量高的龙头企业,增加果品加工量、贮藏量,实施产业化经营,加大生产规模,增加出口量,加大枣果研发力度,改进传统加工工艺,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6-7]。
4参考文献[1]灵武长枣[EB/OL].[2014-11-19].http :///link?url=-aMh4_P0zmIwa9XIZX9lE7-FQdkdDYUFns0G2-lzzVjOhjUrmLnPGU_l DufBAMPU4bxZDyTZ1HlQkh3QmuwBGK.[2]张勤,陈卫军.灵武市长枣产业现状与对策[J].宁夏林业通讯,2008(1):25-27.[3]喻菊芳,陈卫军,朱连成.灵武长枣发展中值得注意的问题[J].宁夏农林科技,2003(4):60-61.[4]赵金宏.灵武长枣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J].宁夏农林科技,2007(6):68-69.[5]杨文奇,朱志玲,张宏霞.灵武长枣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2):8,94.[6]马兴国,唐志涛,周丽红.灵武市灵武长枣产业发展与前景的几点思考[J].农业科学研究,2012(1):80-82.[7]杨学鹏,杨艳萍,王贵云,等.灵武长枣果实品质降低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3(12):85-86.料管理》《园林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等课程的教学中采用。
首先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一番深入浅出的加工,按生产第一线的程序,组成新的更为合理的教材结构,使教学内容富含逻辑意义。
其次根据教学的需要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思考价值的问题,并依据各班学生知识与能力情况,使这些问题明确具体、难易适度,以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要善于把教材上的书面语言转化为适于教学的口头语言,并能清晰、准确、生动地表达给学生,还要通过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的语言,组织和引导学生不断深入领会和掌握教材的内容。
为此,可适当利用一些线条、箭头、图案、表格等,对文字进行补充说明,加深学生对教材的印象[11]。
3.3实际训练法实际训练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的场地(或实训基地),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其他实践活动,以巩固所学知识、掌握技能技巧的方法。
一般适用于高年级的《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园林工程概预算》《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管理》《园林机械》等课程的教学。
教师事先对练习、实训活动的目的、内容、操作要求和程序、规则做出周密的选择和设计,确定活动的方向,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
在实际训练时,教师要来回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及时进行指导;对学生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困难,要耐心启发引导,不可急躁。
在学生进行练习实训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学会独立完成实践任务的本领,逐步提高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
重视实际训练结果的总结和反馈,培养学生自我监督、自我检查和自我评定的良好习惯和能力。
3.4其他教学方法一是形象讲授教学法。
利用这种方法能让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获得知识,同时教师的主导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其不足是容易把教学变成满堂灌,削弱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演示操作同步教学法。
通过亲自上机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通过操作能培养学生观察、构思、创新的能力。
三是小组讨论法。
比较适合没有固定或唯一答案的知识性论题的教学,学生的自主性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协作等能力。
但是该方法需要加强讨论过程中的导向作用,以确保学习按预定方向进行。
四是竞赛激趣法: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作欲望,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自尊感,组织学生进行创作设计比赛,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12]。
4结语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在于能否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生产第一线应用型人才,衡量的标准就是学生能否顺利就业。
分层教学优化的目的在于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使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合适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考虑因人、因材、因时地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13]。
关键在于给不同基础的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热情,满足每一个学生自我提升和发展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战胜困难的自信心[14]。
难度在于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应该重视非智力能力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如沟通能力、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15]。
总之,面对高素质技能型创业人才培养的新形势,高职院校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各自实际进行优化组合,积极应对时代教育的新挑战,为当地园林行业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技能型专业人才。
5致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赵建民、李社义、周博、刘新燕、衣学慧、李娟娟、张纯、王小鸽、方大凤参与了此项目的研究,在此表示感谢!6参考文献[1]朱红霞.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12(1):88-91.[2]蔡柏良.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7):24-26.[3]朱卫芳.高职院校分层教学的困惑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17):100-101.[4]许巍.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9):80-83.[5]丁海珍.基于群体动力理论的成人高校分层教学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21):128-130.[6]刘萌生.分层教学中分层基础的确立———基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8):27-29.[7]黄晓颖.国外分层教学的历史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17):125-127.[8]孟祥林.分层教学与教学过程最优化:从中日美对比论我国的策略选择[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4):60-66.[9]赵诗安,陈国庆.现代教育理念[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1):234,237,239.[10]刘卫斌.园林工程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8,64,83,105,135,154.[11]薛君艳,陈祺,方大凤,等.三步探究指导教学法初探[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3):81-82.[12]李玉龙.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3-27.[13]张婷.以人为本———谈高中英语分层教学实施策略[J].读与写杂志,2011(10):137-138.[14]徐英岚.以分层教学为抓手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2(6):61-65.[15]夏丽芝.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技能型创业人才的培养方法与途径[J].现代农业科技,2009(17):355-356.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