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

合集下载

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

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

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第一篇: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培智一年级实用语文《耳、鼻、口、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认读“耳、鼻、口、目”。

A类学生(张长生、姜立群、汪静雯)正确认读,发音清楚。

B类学生(李旭、王佩、王太航)能识别、跟读,发音清楚。

C类学生(杨海涛、段奥志、柯文、舒紫桑、徐鸿辉)能参与教学活动,能够遵守课堂纪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学生擅于视觉记忆的长处,运用实物卡片与生字卡片同时出现的视觉冲击,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认读及理解。

引导学生说句子:“这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

(三)、康复目标:(1)纠正学生不准确发音。

通过指出自己的口、鼻、耳、目,加强学生本体觉、前庭觉的感知。

(2)补偿学生语言缺陷。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多说多练,培养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及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有11名,智力损失程度在中重度以上,纪律观念差,自由散漫。

按照智力及综合表现,可把学生分成三类:A类学生(张长生、姜立群、汪静雯)能正确认读学过的汉字,发音清楚。

B类学生(李旭、王佩、王太航)能识别个别汉字、能跟读,发音清楚。

C类学生(杨海涛、段奥志、柯文、舒紫桑、徐鸿辉)多动,自由散漫,不能参与能参与教学活动,常常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

徐鸿辉、段奥志、为孤独症患者,不与同学、老师交往,交流,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躯体辅助。

三、教学重点:认读“口、鼻、耳、目” 四:教学难点:记住“口、鼻、耳、目”的读音。

四、设计理念坚持提高课堂有效性为导向,注重落实“高参与、高快乐、无输赢”教学理念。

训练过程中注重游戏教学,人人参与;积极评价,体验成功。

五、教学策略针对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持续时间短,行为多动等实际,精心组织游戏,设计互动教学,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

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2020新教材)

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2020新教材)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2020新教材)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认读“耳、鼻、口、目”.A类学生(张长生、姜立群、汪静雯)正确认读,发音清楚.B类学生(李旭、王佩、王太航)能识别、跟读,发音清楚.C类学生(杨海涛、段奥志、柯文、舒紫桑、徐鸿辉)能参与教学活动,能够遵守课堂纪律.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学生擅于视觉记忆的长处,运用实物卡片与生字卡片同时出现的视觉冲击,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认读及理解.引导学生说句子:“这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二)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三)、康复目标:(1)纠正学生不准确发音.通过指出自己的口、鼻、耳、目,加强学生本体觉、前庭觉的感知.(2)补偿学生语言缺陷.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多说多练,培养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及思维能力.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有11名,智力损失程度在中重度以上,纪律观念差,自由散漫.按照智力及综合表现,可把学生分成三类:A类学生(张长生、姜立群、汪静雯)能正确认读学过的汉字,发音清楚.B类学生(李旭、王佩、王太航)能识别个别汉字、能跟读,发音清楚.C类学生(杨海涛、段奥志、柯文、舒紫桑、徐鸿辉)多动,自由散漫,不能参与能参与教学活动,常常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徐鸿辉、段奥志、为孤独症患者,不与同学、老师交往,交流,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躯体辅助.三、教学重点:认读“口、鼻、耳、目”四:教学难点:记住“口、鼻、耳、目”的读音.四、设计理念坚持提高课堂有效性为导向,注重落实“高参与、高快乐、无输赢”教学理念.训练过程中注重游戏教学,人人参与;积极评价,体验成功.五、教学策略针对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持续时间短,行为多动等实际,精心组织游戏,设计互动教学,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对徐鸿辉、段奥志进行必要的躯体辅助,让孩子在活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具体教法、学法:1、游戏教学,寓教于乐.2、个别指导,躯体辅助.4、多样练习,反复巩固.六、教具准备1、生字卡片、口鼻耳目的图片、游戏箱.2、儿歌《十个手指头》和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吸引注意1、上课,师生间问好,注意让学生站整齐坐端正.2、点名.不会口语的用击掌的方式表达.(二)儿歌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第一课课后儿歌《十个手指头》(配乐),师生边跟着念边表演动作.2、师伸出食指和中指像爬山一样从身上爬到头上边演示便打趣道:一二三,爬上山,山在哪儿呢?学生回答:(在头上),师接着问:噢——,头上有什么呢?大家仔细看.(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巴,还有耳朵.)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耳、鼻、口、目 .(三)寓教于乐轻松学习教学“口”:1.出示“口”的图片,问:这是什么?(嘴巴),嘴巴还有一个名字,叫“口”,比如开口、张口、漱口,闭口等等.(把图片贴在黑板上,在下面板书“口”字.2、教学“口”的功能.我们的“口”可以做什么用?播放课件:一幅是吃饭图,一幅是讲话图.看完后问学生:口能做什么?(能吃饭,能说话.)归纳小结:口能说.3.教读口的字音.先集体教,再让学生轮流读,轮流读时从A类到B类再到C类学生,让A类学生带动B、C类学生,分别正音,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同学,对读得不够好的同学加以鼓励.4、玩游戏:听老师的指令去做动作,看谁做得好:开口!漱口!张口!闭口!教学“鼻”1、出示“鼻”的图片,问:这是什么?(这是鼻子.)小朋友捏捏自己的鼻子吧,感觉怎么样?(软软的.)2、鼻子的“鼻”是一个什么样的字呢?(板书:鼻)这个字笔画很多哦.3、教读“鼻”的音,再让同学开火车读,不会发音的进行指导,予以帮助.读得好的进行表扬,落后的给予鼓励.4、教学鼻子的作用:游戏1:请小朋友闭上嘴巴,听老师的指令:吸气!呼气!再吸气!呼气!谈体验:刚才我们一呼一吸的时候是靠什么完成的?(鼻子),知道鼻子有什么作用吗?(呼吸)游戏2:再听老师的指令:闭上嘴巴,还要用手指捏住鼻子,不准出气,看谁坚持的时间长!(游戏结束后,谈体会,让学生通过游戏明白呼吸对人的重要性.)游戏3:(播放课件)猜一猜:两杯液体,一杯是醋,一杯是酒,不能尝,你能分辨出来吗?(用鼻子闻一闻就知道了.这个游戏告诉学生鼻子的另一个作用:鼻子能闻气味.)归纳:鼻能闻.【设计意图:游戏教学,激发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助,让学生快乐学习,扎实提高学生说写能力.】教学“耳”.1、出示耳朵的图片,让学生说,导出“耳”, 贴上图片并板书“耳”.2教读,齐读,指名读.3、玩游戏:听老师指令,用双手把自己的耳朵堵上,听老师讲话,再放开耳朵问:老师刚才说什么?这个游戏告诉我们,耳朵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小结:耳能听.教学“目”.1、出示“目”的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这是眼睛.师再讲解:对,这是眼睛,眼睛还有一个名字,叫“目”, “目”也是只眼睛,贴上图片并板书“目”.2、教读“目”的音,注意不要读成“mo”.3.播放课件,了解“目”的作用,得出结论:目能看.(四)多样练习反复巩固.1、今天老师给大家认识了哪些字呢?请小朋友跟着老师读几遍.2、指名读.读得好的掌声送给他:***,你真棒!不会的耐心帮扶.对段奥志和徐鸿辉、柯文进行肢体辅助.比如:捏捏他的鼻子,说:这是鼻子;摸摸他的耳朵,说:这是耳朵,耳朵.老师眨眨眼睛,让他模仿眨眼睛,说这是目,目会看东西.指着嘴巴告诉他:这是口,口能说话.3、师生对答练习:口能(说);鼻能();耳能();目能().4、游戏:找朋友:将“口、耳、鼻、目”的图片和汉字放进纸箱里面,让8个小朋友分别摸一张出来,先说出手上拿的是什么?再让拿图片的小朋友找出拿相应的汉字的小朋友站到一起,就算找到自己的朋友了.玩完一轮,再交换进行.注:及时肯定表扬.(五)课堂总结积极评价1、总结学习内容.2、积极评价学生表现,树立学生自信心.“棒棒棒,我真棒!”(六)组织下课、确保安全(组织学生排队走出教室,确保学生安全.。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5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5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5篇教学目标:1、生疏“口、耳、目、羊、鸟、兔”6个生字,生疏笔画“竖”,会写“十”1个字。

2、借助图画,尝试建立图、古象形字与现代汉字的联系,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争论等,学习象形字。

3、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宠爱,产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今日有很多教师来看我们小朋友上课,由于他们听说一(3)班的小朋友可棒了!我们今日要把自己的一面呈现出来,有信念吗?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听说啊在汉字王国里,有很多奇异而好玩的象形字,它们既是字又像是一幅画,关于象形字还有一个秀丽的故事呢,你们想看吗?(播放《仓颉造字》的故事)看了这个故事,你们知道了什么?(指名说) 今日田教师就要带着大家进入汉字王国,去生疏一些好玩的象形字。

跟着教师一起写课题,(师板书,生书空)二、图字比照,领悟识字方法。

1、生疏“口”。

(1)(出示嘴巴的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重点引导学生:a、说一句完整的句子,如“我看到了一张嘴巴”等。

关注嘴巴的样子是“张开的”。

b、图片的右下角还有个符号呢!猜猜它会是什么?(2)嘴巴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口”。

这个符号就是古时候的“口”字,和图片嘴巴比一比,你觉察了什么?(这个字和图片很像)是啊,这个“口”字就是古人照着嘴巴的样子画出来的。

(3)今日的“口”字是什么样子呢,请看!(出示“口”字)这中间经过了很多的变化呢!——(呈现“口”字演化过程)讲解:“口”字刚刚造出来时,和嘴巴的样子很像,还有向上翘起的嘴角呢!渐渐地,口的外形变方了,但是嘴角还留着,后来嘴角没有了,字的外形变得更方了,最终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的“口”字。

(齐读)(4)虽然“口”字的外形转变了不少,但还是跟张开的嘴巴有点像,看到这个“口”字,我们马上就能想到它指的是——嘴巴。

你的嘴巴能干什么呀?你能说说和“口”有关的字或词语吗?(指名说)(对啊,像嘴巴一样翻开的口子,我们也用这个“口”,比方“门口”、“出口”……)(5)中国的古人就是这样,依照事物的外形画图造出了汉字,为了书写便利又不断地变形、改进,才有了我们今日的汉字。

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

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

培智一年级实用语文《耳、鼻、口、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认读“耳、鼻、口、目”。

A类学生(张长生、姜立群、汪静雯)正确认读,发音清楚。

BC2、12(1(2不与同学、老师交往,交流,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躯体辅助。

三、教学重点:认读“口、鼻、耳、目”四:教学难点:记住“口、鼻、耳、目”的读音。

四、设计理念坚持提高课堂有效性为导向,注重落实“高参与、高快乐、无输赢”教学理念。

训练过程中注重游戏教学,人人参与;积极评价,体验成功。

五、教学策略针对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持续时间短,行为多动等实际,精心组织游戏,设计互动教学,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

对徐鸿辉、段奥志进行必要的躯体辅助,让孩子在活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具体教法、学法:1、游戏教学,寓教于乐。

2、个别指导,躯体辅助。

4、多样练习,反复巩固。

六、教具准备121212)12问学生:口能做什么?(能吃饭,能说话。

)归纳小结:口能说。

3.教读口的字音。

先集体教,再让学生轮流读,轮流读时从A类到B类再到C类学生,让A类学生带动B、C类学生,分别正音,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同学,对读得不够好的同学加以鼓励。

4、玩游戏:听老师的指令去做动作,看谁做得好:开口!漱口!张口!闭口!教学“鼻”1、出示“鼻”的图片,问:这是什么?(这是鼻子。

)小朋友捏捏自己的鼻子吧,感觉怎么样?(软软的。

)2、鼻子的“鼻”是一个什么样的字呢?(板书:鼻)这个字笔画很多哦。

3、教读“鼻”的音,再让同学开火车读,不会发音的进行指导,予以帮助。

读得好的进行表扬,落后的给予鼓励。

4、教学鼻子的作用:游戏1:请小朋友闭上嘴巴,听老师的指令:吸气!呼气!再吸气!呼气!谈体验:刚才我们一呼一吸的时候是靠什么完成的?(鼻子),知道鼻子有什么作用吗?(呼吸)123123.播放课件,了解“目”的作用,得出结论:目能看。

(四)多样练习反复巩固。

1、今天老师给大家认识了哪些字呢?请小朋友跟着老师读几遍。

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

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

培智一年级实用语文《耳、鼻、口、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认读“耳、鼻、口、目”。

A类学生(张长生、姜立群、汪静雯)正确认读,发音清楚。

B类学生(李旭、王佩、王太航)能识别、跟读,发音清楚。

C类学生(杨海涛、段奥志、柯文、舒紫桑、徐鸿辉)能参与教学活动,能够遵守课堂纪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学生擅于视觉记忆的长处,运用实物卡片与生字卡片同时出现的视觉冲击,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认读及理解。

引导学生说句子:“这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

(三)、康复目标:(1)纠正学生不准确发音。

通过指出自己的口、鼻、耳、目,加强学生本体觉、前庭觉的感知。

(2)补偿学生语言缺陷。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多说多练,培养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及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有11名,智力损失程度在中重度以上,纪律观念差,自由散漫。

按照智力及综合表现,可把学生分成三类:A类学生(张长生、姜立群、汪静雯)能正确认读学过的汉字,发音清楚。

B类学生(李旭、王佩、王太航)能识别个别汉字、能跟读,发音清楚。

C类学生(杨海涛、段奥志、柯文、舒紫桑、徐鸿辉)多动,自由散漫,不能参与能参与教学活动,常常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

徐鸿辉、段奥志、为孤独症患者,不与同学、老师交往,交流,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躯体辅助。

三、教学重点:认读“口、鼻、耳、目”四:教学难点:记住“口、鼻、耳、目”的读音。

四、设计理念坚持提高课堂有效性为导向,注重落实“高参与、高快乐、无输赢”教学理念。

训练过程中注重游戏教学,人人参与;积极评价,体验成功。

五、教学策略针对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持续时间短,行为多动等实际,精心组织游戏,设计互动教学,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

对徐鸿辉、段奥志进行必要的躯体辅助,让孩子在活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2020】最新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

【2020】最新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
4、游戏:找朋友:
将“口、耳、鼻、目”的图片和汉字放进纸箱里面,让8个小朋友分别摸一张出来,先说出手上拿的是什么?再让拿图片的小朋友找出拿相应的汉字的小朋友站到一起,就算找到自己的朋友了.玩完一轮,再交换进行.
注:及时肯定表扬.
(五)课堂总结 积极评价
1、总结学习内容.
2、积极评价学生表现,树立学生自信心.“棒棒棒,我真棒!”
2、指名读.读得好的掌声送给他:***,你真棒!不会的耐心帮扶.对段奥志和徐鸿辉、柯文进行肢体辅助.比如:捏捏他的鼻子,说:这是鼻子;摸摸他的耳朵,说:这是耳朵,耳朵.老师眨眨眼睛,让他模仿眨眼睛,说这是目,目会看东西.指着嘴巴告诉他:这是口,口能说话.
3、师生对答练习:口能( 说 );鼻能( );耳能( );目能( ).
三、教学重点:认读“口、鼻、耳、目”
四:教学难点:记住“口、鼻、耳、目”的读音.
四、设计理念
坚持提高课堂有效性为导向,注重落实“高参与、高快乐、无输赢”教学理念.训练过程中注重游戏教学,人人参与;积极评价,体验成功.
五、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持续时间短,行为多动等实际,精心组织游戏,设计互动教学,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对徐鸿辉、段奥志进行必要的躯体辅助,让孩子在活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目”.
1、出示“目”的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这是眼睛.师再讲解:对,这是眼睛,眼睛还有一个名字,叫“目”, “目”也是只眼睛,贴上图片并板书“目”.
2、教读“目”的音,注意不要读成“mo”.
3.播放课件,了解“目”的作用,得出结论:目能看.
(四)多样练习 反复巩固.
1、今天老师给大家认识了哪些字呢?请小朋友跟着老师读几遍.
3.教读口的字音.先集体教,再让学生轮流读,轮流读时从A类到B类再到C类学生,让A类学生带动B、C类学生,分别正音,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同学,对读得不够好的同学加以鼓励.

【强烈推荐】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

【强烈推荐】培智学校一年级语文《耳鼻口目》教案

培智一年级实用语文《耳、鼻、口、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认读“耳、鼻、口、目”。

A类学生(张长生、姜立群、汪静雯)正确认读,发音清楚。

B类学生(李旭、王佩、王太航)能识别、跟读,发音清楚。

C类学生(杨海涛、段奥志、柯文、舒紫桑、徐鸿辉)能参与教学活动,能够遵守课堂纪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学生擅于视觉记忆的长处,运用实物卡片与生字卡片同时出现的视觉冲击,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认读及理解。

引导学生说句子:“这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

(三)、康复目标:(1)纠正学生不准确发音。

通过指出自己的口、鼻、耳、目,加强学生本体觉、前庭觉的感知。

(2)补偿学生语言缺陷。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多说多练,培养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及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有11名,智力损失程度在中重度以上,纪律观念差,自由散漫。

按照智力及综合表现,可把学生分成三类:A类学生(张长生、姜立群、汪静雯)能正确认读学过的汉字,发音清楚。

B类学生(李旭、王佩、王太航)能识别个别汉字、能跟读,发音清楚。

C类学生(杨海涛、段奥志、柯文、舒紫桑、徐鸿辉)多动,自由散漫,不能参与能参与教学活动,常常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

徐鸿辉、段奥志、为孤独症患者,不与同学、老师交往,交流,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躯体辅助。

三、教学重点:认读“口、鼻、耳、目”四:教学难点:记住“口、鼻、耳、目”的读音。

四、设计理念坚持提高课堂有效性为导向,注重落实“高参与、高快乐、无输赢”教学理念。

训练过程中注重游戏教学,人人参与;积极评价,体验成功。

五、教学策略针对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持续时间短,行为多动等实际,精心组织游戏,设计互动教学,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

对徐鸿辉、段奥志进行必要的躯体辅助,让孩子在活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口耳目》语文教案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口耳目》语文教案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口耳目》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口耳目》,涉及教材的章节为《口耳目》第一、二节。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身体部位——口、耳、目;学习相关的词语及句子;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口、耳、目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口、耳、目”三个字的基本写法和发音,并能熟练运用。

2.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口、耳、目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培养他们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3. 培养学生运用新学的词语进行简单句子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口、耳、目的认识和词语运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口、耳、目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口、耳、目的图片,PPT课件。

2. 学具:田字格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口、耳、目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2. 新课导入(10分钟)(1)学习“口、耳、目”三个字的基本写法和发音。

(2)通过PPT课件,展示与口、耳、目相关的词语,引导学生学习。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例句:“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以看见美丽的世界。

”(2)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学习句子中的词语。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用新学的词语造句。

(2)学生互相交流,教师点评。

5. 课堂小结(5分钟)6.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用新学的词语编写一段话,描述自己一天的生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口耳目》2. 内容:口:吃饭、说话、唱歌耳:听话、听音乐、听故事目:看世界、看书、看电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新学的词语编写一段话,描述自己一天的生活。

答案示例:今天我起床后,用明亮的眼睛看了看天气,然后用耳朵听了听妈妈说的话,用嘴巴吃了一顿美味的早餐。

2. 附加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的口、耳、目,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智一年级实用语文
《耳、鼻、口、目》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读“耳、鼻、口、目”。

A类学生(张长生、姜立群、汪静雯)正确认读,发音清楚。

B类学生(李旭、王佩、王太航)能识别、跟读,发音清楚。

C类学生(杨海涛、段奥志、柯文、舒紫桑、徐鸿辉)能参与教学活动,能够遵守课堂纪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利用学生擅于视觉记忆的长处,运用实物卡片与生字卡片同时出现的视觉冲击,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认读及理解。

引导学生说句子:“这就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

(三)、康复目标:
(1)纠正学生不准确发音。

通过指出自己的口、鼻、耳、目,加强学生本体觉、前庭觉的
感知。

(2)补偿学生语言缺陷。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多说多练,培养提高学生语言表
达及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有11名,智力损失程度在中重度以上,纪律观念差,自由散漫。

按照智力及综合表现,可把学生分成三类:A类学生(张长生、姜立群、汪静雯)能正确认读学过的汉字,发音清楚。

B类学生(李旭、王佩、王太航)能识别个别汉字、能跟读,发音清楚。

C类学生(杨海涛、段奥志、柯文、舒紫桑、徐鸿辉)多动,自由散漫,不能参与能参与教学活动,常常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

徐鸿辉、段奥志、为孤独症患者,不与同学、老师交往,交流,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躯体辅助。

三、教学重点:认读“口、鼻、耳、目”
四:教学难点:记住“口、鼻、耳、目”的读音。

四、设计理念
坚持提高课堂有效性为导向,注重落实“高参与、高快乐、无输赢”教学理念。

训练过
程中注重游戏教学,人人参与;积极评价,体验成功。

五、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持续时间短,行为多动等实际,精心组织游戏,设计互动教学,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

对徐鸿辉、段奥志进行必要的躯体辅助,让孩子在活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具体教法、学法:
1、游戏教学,寓教于乐。

2、个别指导,躯体辅助。

4、多样练习,反复巩固。

六、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口鼻耳目的图片、游戏箱。

2、儿歌《十个手指头》与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吸引注意
1、上课,师生间问好,注意让学生站整齐坐端正。

2、点名。

不会口语的用击掌的方式表达。

(二)儿歌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第一课课后儿歌《十个手指头》(配乐),师生边跟着念边表演动作。

2、师伸出食指与中指像爬山一样从身上爬到头上边演示便打趣道:一二三,爬上山,山在
哪儿呢?学生回答:(在头上),师接着问:噢——,头上有什么呢?大家仔细瞧。

(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巴,还有耳朵。

)
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耳、鼻、口、目。

(三)寓教于乐轻松学习
教学“口”:
1.出示“口”的图片,问:这就是什么?(嘴巴),嘴巴还有一个名字,叫“口”,比如开
口、张口、漱口,闭口等等。

(把图片贴在黑板上,在下面板书“口”字。

2、教学“口”的功能。

我们的“口”可以做什么用?播放课件:一幅就是吃饭图,一
幅就是讲话图。

瞧完后问学生:口能做什么?(能吃饭,能说话。

)归纳小结:口能说。

3、教读口的字音。

先集体教,再让学生轮流读,轮流读时从A类到B类再到C类学生,
让A类学生带动B、C类学生,分别正音,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同学,对读得不够好的同学加以鼓励。

4、玩游戏:
听老师的指令去做动作,瞧谁做得好:
开口!漱口!张口!闭口!
教学“鼻”
1、出示“鼻”的图片,问:这就是什么?(这就是鼻子。

)小朋友捏捏自己的鼻子吧,感
觉怎么样?(软软的。

)
2、鼻子的“鼻”就是一个什么样的字呢?(板书:鼻)这个字笔画很多哦。

3、教读“鼻”的音,再让同学开火车读,不会发音的进行指导,予以帮助。

读得好的进
行表扬,落后的给予鼓励。

4、教学鼻子的作用:
游戏1:请小朋友闭上嘴巴,听老师的指令:吸气!呼气!再吸气!呼气!
谈体验:刚才我们一呼一吸的时候就是靠什么完成的?(鼻子),知道鼻子有什么作用不?(呼吸)
游戏2:再听老师的指令:闭上嘴巴,还要用手指捏住鼻子,不准出气,瞧谁坚持的时间长!(游戏结束后,谈体会,让学生通过游戏明白呼吸对人的重要性。

)
游戏3:(播放课件)猜一猜:两杯液体,一杯就是醋,一杯就是酒,不能尝,您能分辨出来不?(用鼻子闻一闻就知道了。

这个游戏告诉学生鼻子的另一个作用:鼻子能闻气味。

)
归纳:鼻能闻。

【设计意图:游戏教学,激发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助,让学生快乐学习,扎实提高学生说写能力。


教学“耳”。

1、出示耳朵的图片,让学生说,导出“耳”, 贴上图片并板书“耳”。

2教读,齐读,指名读。

3、玩游戏:听老师指令,用双手把自己的耳朵堵上,听老师讲话,再放开耳朵问:老师刚才说什么?这个游戏告诉我们,耳朵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小结:耳能听。

教学“目”。

1、出示“目”的图片,问学生:这就是什么?学生回答:这就是眼睛。

师再讲解:对,这就
是眼睛,眼睛还有一个名字,叫“目”, “目”也就是只眼睛,贴上图片并板书“目”。

2、教读“目”的音,注意不要读成“mo”。

3、播放课件,了解“目”的作用,得出结论:目能瞧。

(四)多样练习反复巩固。

1、今天老师给大家认识了哪些字呢?请小朋友跟着老师读几遍。

2、指名读。

读得好的掌声送给她:***,您真棒!不会的耐心帮扶。

对段奥志与徐鸿辉、
柯文进行肢体辅助。

比如:捏捏她的鼻子,说:这就是鼻子;摸摸她的耳朵,说:这就是耳朵,耳朵。

老师眨眨眼睛,让她模仿眨眼睛,说这就是目,目会瞧东西。

指着嘴巴告诉她:这就是口,口能说话。

3、师生对答练习:口能( 说 );鼻能( );耳能( );目能( )。

4、游戏:找朋友:
将“口、耳、鼻、目”的图片与汉字放进纸箱里面,让8个小朋友分别摸一张出来,先说出手上拿的就是什么?再让拿图片的小朋友找出拿相应的汉字的小朋友站到一
起,就算找到自己的朋友了。

玩完一轮,再交换进行。

注:及时肯定表扬。

(五)课堂总结积极评价
1、总结学习内容。

2、积极评价学生表现,树立学生自信心。

“棒棒棒,我真棒!”
(六)组织下课、确保安全 (组织学生排队走出教室,确保学生安全。

作者:胡春桃年龄:45岁性别:女职称:小高
单位:黄冈市英山县特教学校邮编:438700
联系电话:1898652388 邮箱:365987136@qq、c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