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零距离栏目策划分析

合集下载

城市电视新闻的新探索——《南京零距离》开播成功的思考

城市电视新闻的新探索——《南京零距离》开播成功的思考

企 及 的 :南 京 是 六 朝 古 都 、 朝 都 会 , 江 苏 的政 治 经 济 文 化 中 十 是 心 , 是人文荟萃之地 , 足其间 , 也 立 电视 新 闻 确 实 大 有 用 武 之 地 :
“ 距 离 ” 开 播 成 功 , 于 整 个城 市频 道 收 视 平 台 的 拉 动 , 分 零 的 对 充 证 明 了频 道 定 位 的调 整 是 成 功 的 :
2l
话 , 主 持 人 表 达 他 们 收 看 直 播 时 激 动 的 心 情 , 达 了做 为一 名 向 表
南 京 人 的 自豪 和 喜悦 … … 一 桩 桩 、 件 件 事 例 说 明 , 视 新 闻要 一 电 抓 住 观 众 , 须 注 重 地 域 文 化特 色 的 展 示 , 中 既 包 括 当 地 的 地 必 其 理 环 境 、 济 状 况 , 包 括 当 地 的 民俗 风 情 、 美 情 趣 : 种 本 地 经 也 审 这 化 的 报 道 路 线 有 着 极 大 的 亲 和 力 ,而 亲 和 力 是 一 种 难 以 抗 拒 的 力量 , 于 观 众 收 视 习惯 的 养 成 有 着 极 大 的促 进 作 用 : 对 视听界 20 0 2年 第 3期
了 观 众 关 注 新 闻 的 收 视 积 极 性 ,他 们 的 积极 参 与 也 为 新 闻选 材
的 贴 近 性 提 供 了 最 为 广 泛 、最 为
真实的基础 。
《 京 零 距 南 离 》 出 了 “ 距 打 零 离 ” 帜 , 粗 一 旗 粗 看 ,记 者 就 在 南 京 ,新 闻讲 的 也 是 南 京 的事 , 当
为 双 向 交流 , 变
新 闻 资 讯 栏 目《 京 零 距 离 》 栏 目的 名 称 清 楚 地 昭 示 了 栏 目的 南 :

《南京零距离》:与受众共舞-4页精选文档

《南京零距离》:与受众共舞-4页精选文档

《南京零距离》:与受众共舞自从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创办以来,民生新闻栏目在地方电视台顿时风生水起,渐有燎原之势。

《南京零距离》作为一档地方新闻节目如何跻身全国十强,如何在短短两年成为“公共利益”的代言人,如何催生出一种新的电视新闻语态?从传播学的意义上看,《南京零距离》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受众观的重新定位,即受众的解构与重构,为大众创造了60分钟的话语权,探索的是一种电视新闻公共化的途径。

在与受众共舞的过程中,实现了传播价值的最大化。

一、解构受众全球化浪潮、信息化环境,竞争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包括电视在内的传媒业的普遍运行特征和生存机制。

而这种竞争实质上就是对于受众资源的争夺,从中外新闻史上看,重视受众是一切新闻媒体兴旺发达的起点。

受众是一切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们在相当程度上决定这种传播行为的存在价值及其效果。

在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新闻栏目出现之前,我国的电视新闻基本上还采用“我播你看”的形态,对受众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传播者仍固守着传统的受众观,居高临下的说教形式也就成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常态,使得新闻与电视观众渐行渐远。

《南京零距离》高举“民生新闻”大旗,将受众的地位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一句口号“南京零距离,就在你身边”很好地诠释了定位,落实到节目中,就是用专注的目光和近乎虔诚的心态去记录、报道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除了强调节目的平民性外,他们还十分注重受众的参与性,不仅大量采用观众提供的新闻线索,在节目中设置与观众的互动,如热线电话、短信等,更重要的是特约了一批民间摄影师(签约一百多人,注册人员还有近千人)作为通讯员,让他们利用DV拍摄新闻,在扩大新闻资讯来源的同时,实现了受众对传播的主动参与。

《南京零距离》正是找准了市民阶层的定位,运用了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很好地满足了南京市民的收视需求。

当观众看到身边的人出现在节目中,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亲近感,尤其是当这种百姓做新闻主角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观众便会对节目产生极大的认同感,并且在收看节目当中获得多方面的满足。

媒介融合下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江苏城市频道《零距离》为例

媒介融合下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江苏城市频道《零距离》为例

2002年江苏城市频道开播的《南京零距离》,于2009年改名为《零距离》,它是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全力打造的一档日播类新闻直播栏目,是全国第一个内容完全自采的大型新闻资讯类直播栏目。

《零距离》开播后,节目内容全部自行采访、时长一般为一个小时的大型新闻资讯类直播,主要面向南京地区的受众,以“报道南京、服务南京、宣传南京”为宗旨,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指导,开创了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先河。

《零距离》不仅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而且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4年该栏目广告以超过1亿元的价位被广告商买断。

《零距离》作为一个非上星城市频道的新闻直播节目,其收视率表现一直不俗,2004年7月,《南京零距离》平均收视率为8.3%,最高点收视率达到惊人的17.7%,创造了不可思议的收视率和年广告收入1.008亿的神话,成为了全国身价最高的地方新闻栏目。

一、媒介融合下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的问题(一)应对遍地开花的同类节目的竞争从2002年《零距离》在南京开播后,《零距离》就成为全国电视民生新闻的模板,各个地方台也开播了类似的节目,如湖北经视的《经视直播》、重庆卫视的《天天630》、安徽台的《第一时间》、湖南台的《都市一时间》、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山东台的《民生直通车》等诸多电视民生节目。

仅仅在南京地区,在相似的时间段,类似的电视民生节目就有《服务到家》、《新闻地理》、《标点》、《直播南京》、《法治现场》等,仅在17:40-20:00,南京地区知名的民生新闻节目多达10个,有460多分钟,而南京此类节目的总时常也就500分钟。

这些节目都关注本地民生,而且和《零距离》的播出时段相重合,这在瓜分《零距离》受众群的同时,也对其领军栏目的地位发起了挑战,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市场发展空间也被压缩。

(二)本地生存压力与走出去的困境○童莉——以江苏城市频道《零距离》为例媒介融合下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在媒介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着如何应对竞争环境、如何适应网络时代、新闻内容、新闻形式、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等方面的问题与挑战。

形式升级理念不变——从《零距离》节目编排看民生新闻的创新与拓展

形式升级理念不变——从《零距离》节目编排看民生新闻的创新与拓展
讨。
进 ,节 目和活动并驾齐驱 ,形成 也有非常成功 的经验 ,通过合作 复 合 空 间 的强 势 传 播。3 质 量 实现 共赢 。二 是强化 新 闻评 论 , .

3 0 代 民生 新 闻 的 评估侧重于 网络影响力 。从这个 打造多种观点多元展示平台 ,同 .时
: 龟度来看 , 民生新闻 3 0 . 的本质 ,
对准普通 人群 , 关注其生老病死 、
视听 -6 0 1 3 界 .1 2 9
霁 ……… RL EM A
体现舆论监督的力量。 G两个 报道 , 组 时刻 待命 ,一 J 、 江苏省气象局 、民政 厅、体育局 3
等 多个政 府部 1 的新 闻发言 人, ' ]
旦有重 大突发新闻 ,随时打 破正

拓展
民生新 闻的发展大致走过了
步互动。除 了个性主持人 ,还请
邑网络传播时代 电视新 闻的新发 入新闻评论员、意 见领袖 、特邀
三 大阶段 : . 时 代 ,是将 镜头 展 。在此 背景 下 , 零 距离 升 嘉宾、场外 观众等参与意见和观 10
级有两个 目标 ,一是实现 民生新 点表达 ,同时重视 网络互动。三 柴米油盐 ,是一种平度视角 ; . 闻在新阶段的 自我提升 、自我转 是版面上强化深度报道 。记者深 20 二是推 动城市频道品牌及 零 度介入新 闻事件 , 揭露事件真相 , 时代 ,注意提升节 目品味 ,增加 型 ,
者现场 出镜 引出,短小精悍却具 的调 查触角则深入到老百姓的身 车事故发生的当天就派 出两个报 备最强 的现场感 。该板块每天由 边 ,很 多普通新 闻在记者的穷追 道 小 组奔 赴 事 故 现 场 ,在 当天
是 零距离 努力的方向。

城市电视新闻“卖点”设计与维系——《南京零距离》

城市电视新闻“卖点”设计与维系——《南京零距离》

把 一 位外 地 来 宁 打 工 的 送 水 工 打 成 视 网膜
脱落, 造成重伤 。 寥寥数语 , ” 便将事件点得
够劲而带味 。
与电视人 可贵 的 “ 平视 、 透视 ” 意识 相
伴 而 生 的 是 , 电视 业 界 现 在 越 来 越 重 视 电 视 节 目的 “ 视 性 ” 可 。但 “ 视 性 ” 为 电 视 可 作
节 目, 在将 镜 头 对 准 南 京 市 民生 活 时 , 终 始
传 媒 “ 播 ” 非 单 向性 时 指 出 , 媒 一 直 传 的 传
在悄无 声息地 “ 用 ” 众的 眼睛和 耳朵 。 租 受
保 持 着 可 贵 的 “ 视 、 视 ” 以亲 友 似 的 交 可 透 :
流 “ 视 ” 用 富 有 穿 透 力 的视 角 “ 视 ” 从 平 , 透 。 “ 距 离 ” 期 播 出 的 节 目 中 , 们 可 以 看 零 近 我 出 , 论 是 节 目还 是 主 持 人 均 颇 具 人 性 化 。 无
竞争 的实质是 对于受 众 注意力 的竞争 ; 传
媒 参 与 竞 争 的 过 程 , 某 种 意 义 上 说 , 是 从 就
传 媒 向 受 众 展 示 自 己 ‘ 点 ’ 过 程 。 对 于 卖 的 ” 传 媒 而 言 , 众 注 意力 资 源 的 获 取 , 质 上 受 实
就是 对 节 目进 行 “ 点 ” 计 与 维 系 。 卖 设
式 ” 视 觉 效 果 而 获 得 观 众 的 认 同 。 当传 的 可
播 以 来 的 一 段 时 间 内 的运 作 ,我们 可 以 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媒 竞 争 愈来 愈 激 烈 时 ,可 视 性 ” 的 媒 介 就 “

南京零距离

南京零距离

从《南京零距离》看民生新闻生存之道2002年1月1日《南京零距离》栏目一经推出,即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被誉为“南京人的电视晚报”。

它的收视率一直雄居南京地区电视节目排行榜榜首,获得了一系列的奖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作为一档播报民生新闻的电视节目,《南京零距离》能取得如此成就,必定有其独特之处。

首先,作为民生新闻的传播者应该有自己的节目定位。

每个节目必须要有自己精确的定位,《南京零距离》一句口号“南京零距离,就在你身边”就很好的诠释了自己的立场。

它非常注重节目的平民性,南京市民就是节目的主角,“《南京零距离》,就在你身边”的标语经常挂满南京城的大街小巷。

节目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涉及市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贴近性,从大众的角度做新闻,播平民的故事,很容易吸引到占人口比重绝大多数的广大平民。

比如情人节《南京零距离》特别播出的“小伙表演魔术为女友挣来千条求爱短信”,20岁的青年表演魔术为异地的女朋友挣得千条情人节短信,讲述的就是在南京街头发生的事情,也许就是市民经常走过的地方,让人感觉到很真实、亲切。

其次,直击现场是电视新闻基本的业态要求,老百姓拍新闻却是新鲜模式。

电视新闻节目区别与报纸的最大特色在于声画结合,现场同期声的运用更是加大了节目的可信度,《南京零距离》在利用电视媒体特色的同时,更注重现场新闻采集的及时性,通过百姓拍新闻来增加自己的播报新闻时效性与现场感,在第一时间抓住新闻现场。

为防止专业记者赶不到现场错过新闻的状况发生,《南京零距离》有百余人的百姓摄影师,可以及时有效的抓拍到现场。

可以看到它播出的很多现场视频并不是很清晰,并非专业摄像机拍摄,但是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所以民生新闻要发展,不仅要积极抓新闻,还要努力创新。

然后,民生节目众多,取胜之道在于创造节目特色。

《南京零距离》的突出特点就是光头主持孟非评说新闻,开设孟非读报环节。

评说报纸是《南京零距离》的一个勇敢尝试,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电视节目策划》实验讲义

《电视节目策划》实验讲义

、实验目的: 、鉴赏、分析指定的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之成败; 、亲自动手完成一期完整的电视节目策划书;、实施策划方案,完成作品创作;、通过对比策划目标与实际作品效果的差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学生实际策划电视 节目的水平。

二、实验仪器: 摄像机,录像机,监视器,视音频传输线,非线性编辑系统。

三、实验内容: 、观看《新闻联播》和《南京零距离》的最近一期节目;、以本期节目为例,分析《新闻联播》和《南京零距离》选题策划、采访策划、嘉宾策划 、节目形式策划、编排与播出策划的不同;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电视节 编辑与制实验 目策划题类电视新闻节目策划 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策划 视新闻直播节目策划 …… 电视谈话节目策划 视综艺娱乐节目策划 ... 实验一 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策划实验二实验三 实验 验五 电视综二■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实验六、分别为两栏目策划一期节目,注重其采、编、播制作流程的策划。

纸■消息类新新闻1/T莽的 分播 濟溆塹籟 丁新闻共性的界.I .据现代电子消息类新闻:指 发生的事态的新闻扌报道 渠道,是观众了解国 、客观、广泛地传播 圭顧荭。

\ 的是迅速、广泛、简要地报道国内外 目是电视新闻实现国内外要闻总汇的主要 点:消息类新闻节目不仅能够迅速、简要 的时效性、真实性的特点。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节目策划的步骤与内容(一) 电视新闻的界定: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 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 ”区别了电视新闻与印刷媒新闻的不同;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 ”则区别了电视新闻与广播新闻声音为传播符号,电视则是以声音和画面、视听双通道来传播信息。

这个定 界定了电视新闻的特点:突出了它的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传播方式多、 的特点。

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是对时也规定了电视新闻的特性。

这是在陆定一关于新闻的定义 技术的发展,结合电视新闻本身题材、类型的变化 (二) 电视新闻节目分类: 按着《中国应用电视学》的划分,电 、言论类新闻。

南京零距离

南京零距离

对新闻事件的看法,把话语权适当地交给观众,这已成为《南京零距离》等栏目的一大特色
3.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聚焦国家大事和国际事务不同,与各省、市电视
台地方新闻栏目报道本地时政要闻也不同,《南京零距离》等均从老百姓的视角,把镜头对准社区、街道、家庭、邻里,聚焦民众的日常生活,报道老百姓关心的“凡人小事”,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以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④眼睛向“下”看,而不是相反,关心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与酸甜苦辣,锁定他们的生存状况,反映他们的生存空间,是市民表达意愿、要求和呼声的窗口。

4.以光头亮相的主持人孟非语言幽默,通俗易懂,特别是在《孟非读报》这个
环节中更能显示出他的思想和谈吐的不同,主持人的魅力也吸引了不少的观众。

5.《南京零距离》是“见证南京变迁与发展的城市日记”,具有浓郁的地域特
色。

6.此节目的编排也是根据事情的重要性和时效性,同时运用广告将版块间隔
开,既赢取了广告费,也可使观众不易产生疲劳。

7.此外,在编排节目中也运用到间隔法,巧妙地将硬新闻和软新闻相互交替,
合理搭配,是新闻跌宕起伏。

8.另外,大概在每5—6 分钟会出现一次小高潮,将峰谷法运用的很恰当。

9.该节目还具有实用性,因其贴近百姓生活,能够倾听他们的需求,能够真正
的为百姓解决一些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零距离》栏目策划分析评论
姓名:吴忠林学号:2009050106017 栏目简介:
《南京零距离》成立于2002年,每晚6:50到7:50 播出,节目时间
更是长达60分钟。

《南京零距离》是第一个用光头主持人的新闻节目,第
一个让观众觉得独具匠心的新闻节目,第一个零距离倾听观众需求的新闻节
目。

它是第一个刷新南京新闻界收视率、独领风骚的栏目,第一个挑起南京
地区新闻大战的栏目,第一个带动城市频道飞扬起来的栏目。

一、栏目背景分析
《南京零距离》创办之前,大部分的新闻对象都是国家政策,时政要闻
和领导人以及一些明星。

很少有关注民生的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却把目
光向“下”关注南京百姓的日常生活。

该栏目定位于“民生的内容、民生的习
尚、平民的视角”,关注百姓生活,与百姓零距离,与生活零距离。

二、栏目宗旨分析
《南京零距离》以报道南京、服务南京、宣传南京为宗旨。

从宗旨上可
以看出该栏目是的新闻目标是南京市民身边的事情。

南京市民是节目的主人
公,他们充满质感的生存状态和心灵状态在每天的黄金时段得以展现。

三、栏目定位分析
《南京零距离》的定位为民生类新闻“民生的内容、民生的习尚、平民
的视角”。

节目必须要有精确的定位,这样才能从一开始就出新。

一句口号
“南京零距离,就在你身边”就很好的诠释了定位,落实到节目中,就是用专
注的目光和近乎虔诚的心态去纪录、报道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和老百姓的喜
怒哀乐与酸甜苦辣,锁定他们的生存状况,反映他们的生存空间,是市民表
达意愿、要求和呼声的窗口。

该节目还具有实用性,因其贴近百姓生活,能
够倾听他们的需求,能够真正的为百姓解决一些事情。

四、栏目报道方式分析
节目在报道角度和姿态上,也力争贴近百姓生活和平民心理,激发了观
众的收视心理。

报道不再以板着脸孔的姿态出现,表现出了浓浓的人情味。

特别是对好人好事的报道,既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又用真挚的情感感染人。

其突出的做法就是:对先进人物不过分拔高,不空洞类化,报道内容细节丰富,有血有肉。

如对于一些老夫妻为在火中救人而烧伤的儿子捐皮的连续报道,没有过多地对见义勇为者的高声宣扬,而是真实、具体地展现了浓浓的亲情,展现了热心人捐款捐物所奉献的人间真情。

这种报道方式既表达了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又因为突出了人情味,淡化了宣传味,使受众更乐于接受。

五、栏目的新闻采集
《南京零距离》栏目不仅有在编制的记者队伍,而且鼓励市民组建市民记者。

直击现场是电视新闻基本的业态要求,老百姓拍新闻却是新鲜模式。

老百姓加入的初衷是扩大新闻来源,电视新闻的特性决定了必须拍到画面,拍到现场,而要完全做到这一点,仅仅靠记者是远远不够的。

《南京零距离》想到了当地拥有摄像设备的人群,请他们为《南京零距离》拍摄新闻。

这样百姓记者的人数愈来愈多遍布南京各地。

以至于在南京,零距离的记者往往比火警、110更早到达现场。

不仅如此,《南京零距离》还成立SNG直播连线小组,在城市的各处寻找新闻事件用于现场连线。

六、栏目主持人特点
以光头亮相的主持人孟非语言幽默,通俗易懂,特别是在《孟非读报》这个环节中更能显示出他的思想和谈吐的不同,主持人的魅力也吸引了不少的观众。

孟非阐释出一个“民生新闻”主持人形象:他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简单的发言人和播音机器,他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能与观众一起共鸣。

慷慨激昂、痛斥阴暗、妙语连珠、一针见血、勇于自嘲等等。

这是南京观众对孟非主持最直观的感受。

孟非属于平民形象,其主持风格也带有平民色彩,这也正暗合了《南京零距离》做民生新闻的思路。

他不是权威和专家,在节目中也有出错的时候,观众也会批评他,对于节目中的错误及时向公众道个歉。

七、栏目的品牌打造
《南京零距离》特别注重品牌的打造,因为品牌包括三个定义: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南京零距离》一是凭高质量的节目内容、新颖的
包装和编排方式打造品牌;二是策划组织活动提高栏目品牌知名度、美誉度。

诸如横幅宣传、飞艇宣传、零距离社区等活动。

三是吸引民众参与节目,推陈出新巩固品牌。

四是栏目品牌效应综合体现。

较高的收视率带来了巨大的广告效应。

八、栏目的编排
此节目的编排也是根据事情的重要性和时效性,同时运用广告将版块间隔开,既赢取了广告费,也可使观众不易产生疲劳。

此外,在编排节目中也运用到间隔法,巧妙地将硬新闻和软新闻相互交替,合理搭配,是新闻跌宕起伏。

另外,大概在每5—6 分钟会出现一次小高潮,将峰谷法运用的很恰当。

该节目还具有实用性,因其贴近百姓生活,能够倾听他们的需求,能够真正的为百姓解决一些事情。

成就:
南京零距离创办以来收视率节节上升,目前收视率雄居南京地区电视节目排行榜榜首,并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该栏目被江苏省广播电视学会评为2003年度“江苏省十佳电视栏目”;国内最大的政经杂志《南风窗》将2003年度“为了公共利益”新闻奖授予了《南京零距离》;在新浪网举办的“2003年中国十大电视栏目”网上评选活动中,《南京零距离》名列榜首;主持人孟非在“全国十大优秀电视节目主持人”网上评选活动中得票数位列第2位。

在赢得广泛社会影响的同时,《南京零距离》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4年该栏目广告以超过1亿元的价位被广告商买断。

国内有学者认为:“在2003中国电视新闻改革浪潮中,《南京零距离》扮演了领跑者的角色由该栏目主创人员提出的“民生新闻”理念在业内同行及观众心中得到了广泛认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