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角色社会化

一个人从出生以后便会根据自己的性别特征,通过观察学习等方式将社会对其性别的要求和规范进行内化,从而形成一定的符合社会期望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过程,这就是性别角色社会化。根据社会对性别角色的期望和要求来理解自己的性别,从而选择自己的性别行为模式以达到社会的期望,是一种人重要的社会化的内容之一。

儿童早期的性别角色社会化是在家庭里进行的。家长对两性的审美特征会影响他们对儿童的性别培养。这主要体现在对男女孩不同的养育方式上。例如家长会给男孩们玩飞机、小汽车和手枪等玩具,而会给女孩们洋娃娃这些玩具。在游戏中,家长倾向于给男孩分配具有领导色彩和主动性的角色,比如警察或是干部等角色。而女孩们则会被分配到如护士,老师或秘书等的具有照顾性和一定被动性的角色。不仅如此,在游戏的选择上男孩与女孩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父母更愿意带着男孩进行户外游戏,例如踢球等具有竞技性质的游戏。女孩们则会被安排玩“过家家”这样的温和的家庭类游戏。一旦女孩们试图踢球,奔跑,像男孩子一样乱跳乱蹦时,父母们便会出来告知她们这样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当她们询问为什么她们不能跟男孩子一样淘气玩耍时,父母总会告诉她们:“因为你是女孩子。怎么可以跟男孩一样玩泥巴,撒野呢?女孩就要有女孩子应该有的样子。”成人按照不同的性别偏好和审美标准来培养孩子,让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在对男女孩犯错时,批评的态度的差异上也可以看出父母对男女孩教育的差异。大多数家长认为在训斥男孩时可以严厉一些,而对待女孩则要温和一些。

由于对男女孩性别角色期待要求的不同,父母对男女孩的技能的培养也呈现一定的差异。父母更期待男孩子有自己的事业,成为科学家,研究人员或是领导者之类的人物。对于女孩,父母对于她们的未来更多的是期待她们能拥有比较好的生活,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一个幸福的家庭,在事业上的期待并没有像对男孩那样有过多的要求。这是因为在传统观念里,男性在家庭分工中便充当着家庭经济支柱的角色,而女性更多的是操持家务的贤妻良母的形象而非经济来源的提供者,她们在家庭中更像是丈夫的配角。

进入学校后,男性教师代替了父亲的形象和女性教师则代替了母亲的形

象。男女孩根据自己已形成的一定的性别角色的认知,继续观察和学习与自己同一个性别的人群的行为,并将那些行为规范进一步内化,加深对自己社会性别的认同。而教师在这中间对男女孩教育方式的差异大致与父母相同。孩子在与自己同辈的人群中也进一步强化自己的社会性别心理。

除此之外,媒体等其他来自外部的社会环境也推动着一个人的性别角色社会化。经过这一系列的社会化,一个人最终会形成附和社会期待的心理和拥有被社会认可和赞赏的性别角色行为。

性别角色发展及理论介绍

性别角色发展及理论 性征(sex):生理身份;染色体、生理特征、激素的影响。 性别(gender):社会和文化身份。 性别角色(gender-role)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应的群体性特征和行为方式。 起初,性别角色被定义为" Sex Role",性别角色,具体表现在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的差别。如康斯坦丁诺普尔Constantinople曾对20世纪70年代前的性别角色研究作了一个里程碑式的综述,并试图对它进行了理论性定义,“性别角色特征多多少少是根植于解剖学、生理学和早期经历之中,并在外貌、态度及行为上将两性分别开来的那些相对稳定的特质。” 后来定义为"Gender Roles".社会性别角色,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性特征和行为方式。主要有两类不同看法, 一类是注重个体的人格特质.如斯彭思Spence 认为性别角色是社会认定为适合男性和女性的性格、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 另一类是注重社会性和社会文化的作用.如Gilbert认为性别角色是指存在于特定历史或文化情境中的对两性分工的规范性期望,和社会互动中与性别相关的规则 当下对性别角色的定义一般既注重个体生理差异、人格特征,也重视社会文化的影响. 表达性角色:女性亲切的、善于照料他人的、合作的、能敏感觉察他人要求的。

工具性角色:男性坚定地、独立的、竞争性的 性别特征形成:儿童获得性别认同,获得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所认可的同一性别的成员应持有的动机、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的过程。有关性别特征形成的研究集中在三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主题,1.性别认同的发展,即分清自己是男孩或女孩,并认识到性别是一种无法改变的特征。2.性别刻板印象的发展,即关于男性和女性各自应该是什么样的观念。3.性别特征行为模式的发展,即儿童发展处对同性别群体或成员通常所从事的活动的偏好。 青少年很小就接受了性别角色的传统观念,形成了对男女性别的刻板印象。虽然青少年的性别刻板印象并不必然地决定他们自身的性格特征、职业和行为等方面的性别角色认同,但或多或少地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 男性青少年的性别角色印象更为刻板。在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中,家庭内性别分工越传统刻板,青少年持越刻板的性别印象。 1.进化理论 进化心理学家巴斯,道格拉斯肯里克,鲁斯(David M.Buss ,Douglas T.Kenrick&Luce) 观点:男性和女性在人类历史上承受着不同的进化压力,这种自然选择的过程导致了男性和女性的根本差异并从而决定了他们在劳动上的分工。 例如:女性为了成功养育孩子,朝着慈爱,温和,善于照顾他人(表达性特征)的方向进化。同时更倾向于选择关爱自己,能够提供

双性化大学生人格特征研究

总第109期PSYCHOLOGI C AL EXP LORATI O N第1期双性化大学生人格特征研究 王中会 (中华女子学院教育学院,北京100101) 摘 要:通过对北京市某所大学826名大学生的调查,探讨性别、性别角色类型和新性别角色类型对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约占1/4;2)用贝姆的分 类方法,双性化大学生在开放性、宜人性、责任感、和谐性、人情、灵活性人格特征上均高于其他性 别角色类型的大学生,可见,双性化性别角色大学生具有较积极的人格特征。按照B renda Mae Woodhill和Curtis A.Sa muels的分类方法,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责任感、和谐性人格特征上, 正性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的大学生均高于负性双性化大学生和其他性别角色类型的大学生。 关键词:双性化;人格特征;性别角色类型;新性别角色类型;性别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09)01-0064-05 1 问题提出 1964年,Rossi提出了“双性化”概念,即“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并认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1]。1974年,桑德拉?贝姆(Sandra Be m)根据双性化概念,编制了性别角色量表(Be m’s Sex Role I nvent ory)[2]。贝姆的双性化模型认为,双性化的人适应能力最强。但有一些研究并没有得出这样的结果[3]。对双性化的争议一直在继续。 国内学者采用贝姆的性别角色量表(BSR I)对双性化大学生人格特征的研究有:张莉和冯江平[4]、王学[5]、杨锦[6]、李少梅[7]。以上采用贝姆的性别角色量表(BSR I)的研究表明,双性化大学生的人格特征、自信心、情绪方面均高于其他性别角色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种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型。 一些研究者对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 I)提出批评,很难发现一个人只有优点,而没有缺点。因此,贝姆的BSR I的项目主要是正性形容词,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很大。Spence编制了个人特征问卷扩大版(EP AQ),包括了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的负性特征量表,是对贝姆BSR I测量缺陷的完善。但Spence在EP AQ性别角色类型的划分标准上,并没有参照负性的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8]。 2003年,B renda Mae Woodhill和Curtis A.Sa m2 uels在应用EP AQ时,在性别类型的划分上以平均数作为划分标准,并将负性的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作为性别类型划分的标准。将性别角色类型划分成7种:男正(正性男性化)、女正(正性女性化)、双正 (正性双性化)、双负(负性双性化)、男负(负性男性化)、女负(负性女性化)、未分化。研究发现正性双性化与负性双性化的人在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方面具有显著差异,说明双性化进行正性和负性区分是有意义的,性别角色类型引入负性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进行划分具有较好的效度[9]。 我国学者钱铭怡(2001)等人编制的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 I)。克服了“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只有正性量表的局限,加入了两个负性量表,因此能够鉴别出在自评过程中社会赞许性对自评量表的影响[10]。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 I)的编制不仅在测量维度方面有新的贡献,而且编制的过程被试是中国的大学生,因此更适合对中国大学生进行调查。 国内现有的双性化研究中,采用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 I)的较少,而且还没有采用CSR I 关于双性化大学生人格特征的研究。而且国内已有的双性化大学生人格特征研究中没有采用“大五”模型人格量表(NEO-P I-R)进行调查的。在人格领域的研究中,“大五”人格模型被世界各国学者广泛认同,McCrae和Costa采用NE O-P I-R各种文字的版本,在爱沙尼亚、芬兰、法国、意大利、德国、南非、菲律宾,以及在日本、韩国、马来西亚都得到了相似的五因素人格模型,因此得出结论,认为人格五因素模型具有文化普遍性[11]。但张建新等学者总结了20多年来有关《中国人个性测量表CP A I》的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个人格特质“六因素”假说(SF M),他们认为“大五”人格模型不能全面解释中国人典型的社会行为模式,CP A I的“人际关系性

男女性别角色差异的社会学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5686860.html, 男女性别角色差异的社会学分析 作者:张松群陆卫群 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4年第07期 【摘要】男女性别角色差异表现在男女两性个性、行为、智能和成就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后天被社会文化建构的,是可以改变的。男女性别角色差异虽说有利于男女两性各司其职,促进社会有序发展,但也会影响男女两性的专业选择和就业选择,加剧男女性别不平等现象;社会无形中还会增大男性的压力;“男女都一样”是一种抽象的性别平等,我们要做的是实施差异平等。 【关键词】男女性别;角色差异;影响;社会学 性别角色源于社会学中的社会角色理论,指社会针对具有不同生物性别的人所制定的、足以确定其身份与地位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表现的模式。[1]性别角色作为社会 角色中的一种,是指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2]性别角色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两性个性和行为方面的差异,二是两性智能方面的差异,三是两性成就方面的差异。在个性方面,男性勇敢、豁达、刚毅、进取心及独立性强,但容易刚愎自用;女性温柔、细致、贤善,但是容易优柔寡断和保守。女性的依赖性和友好性高于男性,男性的攻击性与独立性强于女性。在智能方面,男女两性的智力并无显著差异,但是女性的语言表达能力、艺术感知能力优于男性,而男性的空间能力、数学能力、推理能力优于女性。在成就方面,男女两性的学业成就并无太大差异,女性的平均学习成绩有时甚至比男性高。但是在职业成就方面男女两性存在巨大的差异,男性的经济收入和就业质量普遍高于女性。 关于男女性别角色差异,在20世纪70年代初,学术界一般都认为性别角色是先赋角色,即性别角色是天生的,个人后天的努力很难将其改变。但是随着妇女运动的发展及“女权主义”思潮的推动,性别角色概念逐渐演变为社会性别概念并不断发展。社会性别理论由三方面构成:一是社会性别差异理论,认为两性之间的差异是由社会文化所建构的,可以被改变;二是社会性别角色理论,认为个体应成为自主选择性别角色的主体,个体可以通过学习获得适合自己的性别角色;三是社会性别制度理论,认为社会性别将女性建构为屈从于男性的群体,使男性获得优势地位。社会性别理论通常认为,父权社会对男人和女人设置了一整套文化模式、行为规范和评价体系,形成了性别的定轨。该社会中的个体,从出生开始就被不断的培训,以适应这个定轨,直到被社会化为一个合格的、成熟的男人或者女人。[3]社会性别理论提出男女 两性的特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被塑造的。而个体性别角色的塑造主要是在家庭、社会和学校这三个生态圈中得以完成。 家庭是塑造孩子性别角色的第一个场所,从孩子呱呱坠地起家庭就对孩子的性别角色塑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父母会依照自己的性别角色规则,对孩子的行为和表现做出限制,孩子的性别不同,父母对其要求也不一样。同样是摔倒,父母会对男孩子说:“我们是男子汉,要

未来十年中国和世界十大趋势

未来十年中国和世界十大趋势 2012-11-17 12:31:20 中国经济导报 近年来,伴随着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中国经济话语权的日益提升,在包括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这样的“重量级”会议上,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成为中外嘉宾的共同兴趣所在。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处在大变局中的中国亟待明确自身定位。如何正确看待自身发展机遇和挑战,并从全球战略角度处理国际关系及周边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总的来看,未来十年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可以归纳为十大趋势。 一、世界经济无法走出衰退且将持续低迷 起源于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过去5年了,现在看,这场危机还远未结束,并且有长期化的趋势。欧美发达国家均表现为虚拟经济“虚大”,而实体经济日趋丧失竞争力。中国制造与美国制造在价格上相差几十倍,因此美国制造业已逐渐失去了生存空间。欧洲国家即使能够渡过主权债务危机变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是竞争力已不能恢复。欧美要扩充实体经济和收缩虚拟经济,以使两者达到平衡,这个过程恐怕要十年。 因此,这场危机远未结束,未来十年全球经济都将长期陷入低迷。 二、美日欧发达经济体都将进入战略收缩期 日本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泡沫破灭后开始收缩,用了15年时间才达到基本平衡,但又遭遇这场金融危机的冲击,要走出低谷至少还要十年时间。未来十年美日欧都必须调动所有力量去解决这场金融危

机带来的烂账。这场危机的长期深化将使这些发达国家进入到一个长期的力量收缩期。同样,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等国也将面临收缩期,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对于外部环境的极大依赖。 整个全球力量中只有中国有力量“膨胀”,中国的膨胀是因为内部城市化和工业化,城市化提升将可以提供一个强大的内需动力,拉高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然而,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没有这个结构调整空间和需求动力。全球除了中国都将进入一个收缩期。 三、全球大国间的博弈合作更趋激烈 未来十年是全球大国间从未有过的博弈和合作的十年,将是博弈中合作、合作中博弈的十年。这次危机不可能单靠某个国家而只能通过全球合作才能解决。随着危机的发展,各国纷纷推出货币量化宽松,意在转嫁危机,大国间博弈将变得更加激烈。在大国博弈中,谁能不犯、少犯错误,或者能提早洞悉他人的底牌,谁就能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虚拟经济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实体经济国家”。虚拟大国的金融利益相当大部分要通过实物大国来实现,中美间的合作大于对抗。而美、欧在金融领域的博弈则明显是一方好则另一方就不好,美元和欧元走势也是相背而行。 中国的崛起完全可以在资源问题和产业问题上下大力气有所作为,而不在别人的核心利益上去争,减少彼此间矛盾。资源和产业整合好进入到通过金融配置资源的时候,中国可以依托美国,也可以依托欧洲,这样对中国在未来的大国博弈中更有利。

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

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 各位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参与我们组的问卷调查,请大家认真阅读相关的说明,然后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作答。问卷是用 于科研,所以你们的参与对我们非常重要。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不 会涉及大家的隐私。问卷分为两份,请大家一一填完,根据自己的第 一印象如实选择答案。谢谢! 性别:___年级----------- 文科还是理科----------- 专业--------------- 学校--------------- 生长地(农村,城市) ------------ 请你根据自身的情况,逐条在从1(从不或几乎不正确)到7(总是或几乎总是正确)的 尺度上给自己打分。 1(从不) 2(很不正确) 3(几乎不正确) 4(一般) 5(几乎正确) 6(很正确) 7(总是正确) 请大家在相应的题目后,把你们认为符合自己的代号填在问题后 如:1、自我信赖 4 2、柔顺 5 1、自我信赖 2、柔顺 3、乐于助人 4、维护自己的信念 5、快活的 6、忧郁的 7、独立的 8、害羞的 9、诚心诚意 10、活跃的 11、情谊绵绵 12、夸耀的 13、武断的 14、值得赞赏的 15、幸福的

16、个性坚强的 17、忠诚的 18、不可捉摸的 19、强劲有力的 20、女性的 21、可信赖的 22、善于分析的 23、表示同情的 24、嫉妒的 25、具有领导能力的 26、对他人的需求敏感 27、诚实的 28、乐于冒险 29、有理解力的 30、守口如瓶 31、易于作出决策的 32、有同情心的 33、忠厚老实 34、自足的 35、乐于安抚受伤的感情 36、自高自大 37、有支配力的 38、谈吐柔和的 39、值得喜欢的 40、男性的 41、温和的 42、庄严的 43、愿意表明立场的 44、温柔 45、友好的 46、具有侵犯性 47、轻信的 48、无能的 49、像个领导 50、幼稚的 51、适应性强的 52、个人主义的 53、不讲粗俗话的 54、冷漠无情 55、具有竞争心的 56、热爱孩子的 57、老练得体的 58、雄心勃勃 59、温文尔雅 60、保守 家庭教养方式量表 指导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发展和成长有重要意义。回答这一问卷,就是请您努力回想小的时候留下的这些印象。 问卷有很多题目组,每个题目答案均有四个等级。请您分别把适合您父亲和您母亲的等级数字改为红色,只准选一个答案。您父母对您的教养方式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请您实事求是地分别回答。 如果幼小时父母不全,可以只回答父亲或母亲一栏。如果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相关的题目可以不答。问卷不记名,请您如实回答。

中国未来二十年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上) 课程的考试90分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海闻教授指出,2011年底,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 A.28% B.38% C.48% D.58% 2. “起飞理论”是由下列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 A.罗斯托 B.罗斯福 C.亚当·斯密 D.帕累托 3. 世界贸易组织于()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 A.1994年 B.1995年 C.1996年 D.1997年 4.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A.7%

B.7.5% C.8% D.8.5%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海闻教授指出,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和()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A.产品 B.文化 C.资源 D.服务 2. 海闻教授指出,起飞理论中“突变”过程的两个变化指的是() A.产业结构的变化 B.社会结构的变化 C.文化结构的变化 D.生态结构的变化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海闻教授指出,体制改革本身能够起到提高生产率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正确 错误 2. 海闻教授指出,本轮国有企业改革主要解决公平竞争问题。 正确 错误 3. 海闻教授指出,在起飞理论“突变”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变化指的是从原来以农业为主逐步变成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 正确

从性别角色理论分析女性的_灰姑娘情结_

从性别角色理论分析女性的“灰姑娘情结” ●林美如 性别角色即社会性别,是指男女在社会生活中 扮演的角色,由于文化传统、社会期望的差异导致了男女不同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在现代社会中,男女平等意识已经基本普及,女性的学识及其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她们不再如过去一样依赖男性,然而“灰姑娘范式”的影视剧依然很受欢迎,且大有机械复制之势。偶像剧《MY GIRL 》、《我的名字叫做金三顺》等在相对高学历的知识层中受到欢迎即是例证。可见,像童话中的灰姑娘一样,当今女性依然希望通过外界的事物来改变自身的命运。“灰姑娘 情结”,仍困扰着现代女性并阻碍着她们自身的发展,女性真正获得与男性平等的社会地位将受到阻碍。因此,当前探究女性“灰姑娘情结”的社会心理根源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灰姑娘情结”的涵义及渊源 《灰姑娘》这一早期格林童话故事,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尤其是广大女性同胞。在影视作品中,“灰姑娘范式”作为一种情节模式被演绎了成百上千次。在白领越来越多的当代社会,灰姑娘却成了女性“我有一个梦想”的文化代号。其实,“灰姑娘情结”的存在并非偶然。从一开始,它就是各民族不约而同的想象和表达。作为女性的一个典型而独特的社会心理现象,它有着超时空性和普遍性,十分具有影响力。心理学上将灰姑娘寻求庇护、依附于男性的被动心理称为“灰姑娘情结”。美国作家柯莱特·道林在其畅销书《灰姑娘情结》中,对这一名词作了解释:即女性对于自信的缺乏和对独立的畏惧。“灰姑娘情结”展现出的是一种“一劳永逸”式的救赎,———“灰姑娘”邂逅“王子”,从此携手人生,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灰姑娘范式”的影视作品最让人着迷的部分也就在于它以爱情的名义打破阶层、跨越界限,实现了女性对安全感的渴望及对归属和爱的需要。它反映了女性内心渴望完善自我,从而达到完美状态的理想和愿望。的确,人们也常常渴望在淡如止水、了无突破的生活中能出现某些彻底的逆 转。灰姑娘们憧憬着某个强大的、 优秀“王子”的到来,以便达成实现自身各种需要的梦想。 “灰姑娘范式”的影视剧作是男权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女性希望改变自己的地位而按男性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去塑造自己的文化属性,并以此取悦于男权文化的创作产物。该类型作品的广泛流传表明,这种价值观普遍为民众所接受。正如刘晓春在《中国灰姑娘故事研究》中谈到的“灰姑娘型故事 要么满足了故事讲述者对女性命运同情的心理需 要,要么适应故事产生的文化环境,更重要的是,故事对于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女性来说,无疑是黑暗人生中一丝希望的亮光。”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情结的存在可谓 源远流长。随着父权社会的到来,女性的主动权和独立性逐渐泯灭,因为父权社会对男女两性的期待是截然不同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盖尔·如宾指出“传统的父权制度造成了社会性别的不平等。”的确,从父权制度的分工角度看,女性 “主中事、务蚕织”,男性则偏重狩猎、种植,“男主外 女主内”的性别分工随之慢慢形成。从父权制度的 婚姻角度看,它采取女方入户到男方家即男婚女嫁、妇从夫居的婚姻居住形式,因此才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种社会心理的存在;再者,从父 作者简介:林美如,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7级社会学硕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女性的“灰姑娘情结”形成由来已久,从性别角色理论视角对其根源进行分析,结合现实,我们发现必须正确评价这一社会心理特征来重塑性别角色,营造两性平等与和谐发展的新天地,这需要政府、家庭、学校、媒体和女性自身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性别角色理论;灰姑娘情结;社会心理特征热点透视

未来十年后中国的变化

未来十年后中国的变化 当前全球的供需格局正在发生着重大调整,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 客观认识未来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 未来十年,尽管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明显、世界经济复苏的步履依然艰难,局部地区的武装冲突和各国的军备竞赛有可能会不断升级等,但我们坚信和平、发展、合作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如何积极应对未来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外部挑战,我认为应主要包括以下四大方面: 第一,世界经济复苏艰难而曲折、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发展的冲击和影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尽管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好于预期,但是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信心恢复迟缓、房地产市场和私营经济尚未全面启动,库存调整放慢。由此看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明显不足,大多数发达国家遭受国际金融危机重创,经济深度衰退、信贷增长乏力、财政状况恶化,运用信贷和财政扩张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能力受到制约,所以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形成规模还需要一个较长过程。 第二,国际产能过剩凸显、各种形式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全球供需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对我国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稳住外需、扩大内需的政策实施造成新的冲击。为应对后国际金融危机,一些主要发达国家近来纷纷推出扩大出口和振兴本国制造业的政策,力图引领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以促进制造业升级;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发展具有自身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可见,当前全球的供需格局正在发生着重大调整,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 第三,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将更加突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代价、能源困境等压力将越来越大。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如今已受到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也成为国际政治博弈和经济科技竞争的焦点之一。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和传统能源价格上涨,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纷纷作出先导性战略安排,大幅增加科技投入,力求在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与低碳经济相关领域占得先机。 第四,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都可能对我国转型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带来不可预知的冲击和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还在延续,新金融风险却在不断累积。二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不稳定性越来越明显,美元危机、美元引发的风险严重存在。三是全球南北发展差距依然在拉大,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将任重而道远。四是局部地区的武装冲突、区域内的恶性竞争、历史遗留的民族矛盾和能源资源的争夺等,潜藏着未来发生局部战争危机,也是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重要因素之一。 把握国内国际大局,坚持好未来发展趋势与重点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为此,我们没有理由放松对国内外形势的研判,只有把握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并坚持好未来发展趋势与重点,才能做到从容而科学地应对,也才能实现我国2020年的诸多既定目标。所以,当前和今后的发展潮流和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六方面: 第一,这场百年难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并未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或根本趋势,技术进步、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社会适应的关系模型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5, 4(4), 218-224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5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35686860.html,/journal/ass https://www.360docs.net/doc/35686860.html,/10.12677/ass.2015.4403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x-Role and Social Adap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 Shen, Hong Che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Nov. 1st, 2015; accepted: Nov. 20th, 2015; published: Nov. 23rd,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35686860.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In western culture, three theories regarding the utility of sex-roles have been proposed: the con-gruency model, the androgyny model, and the masculinity model. The congruency model posits that masculinity facilitates males’ mental health but not females’, while femininity facilitates fe-males’ well-being but not males’. Androgyny model states that people with high levels of both masculinity and femininity enjoy the highest level of well-being independent of their gender. Masculinity model holds that masculinity is the dominant factor that promotes one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his study used Students’ Sex Role Inventory (CSRI-50) and College Students Adapta-bility Scale (CSAI) to investigate, random sample of 188 subjects from local universities, to explor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ree models in college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sculinity model is most appropriate in explaining the relation of sex-role to social adapt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Sex Role, Social Adaption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社会适应的关系模型 申可,陈红*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收稿日期:2015年11月1日;录用日期:2015年11月20日;发布日期:2015年11月23日 *通讯作者。

中国企业未来十年的三个机遇

中国企业未来十年的三个机遇 李稻葵 2016-06-12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存在金融危机、国际以及改革没有落到实处的三大风险,但在结构调整、技术变迁以及国际化中存在机遇。 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三个发展特点 中国经济未来十年有什么样重要的发展特点呢? 我认为最有可能的大概率事件是,恐怕未来十年增长的格局是前低后高,这是第一个判断。 为什么说前低后高?这个判断的基础是,我认为今天中国经济运行的速度是低于经济增长潜力的,就像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实际速度低于设计速度,这个判断非常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有三个根据或原因。 第一个根据是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只有英国和美国的增长达到了它的增长潜力,美国是2。5%,英国2。0%;其他国家都是低于设计时速的,几乎没有例外,比如说欧洲1。7%,日本0。7%;而新兴市场国家除了印度和中国之外,大半的国家举步维艰,俄罗斯是-3%,巴西是-3%,南非也是-3%,还伴随着高通胀。这是我判断的第一个根据。 第二个原因是债务。目前中国经济正在处理历史上遗留下的一些难题,比如说我们目前的企业债务不仅达到了国内历史最高水平,在国际上也是非常高的,企业负债率和负债总规模占GDP的150%,在全球各个国家中名列前茅。虽然这并不等于说我们会进入经济衰退或金融危机,但这个问题必须解决,这就需要短期内降低增长速度。 第三个基本原因是增长点。为什么说中国的经济增速低于潜力,因为现在还没有完全打造出新的增长点。城镇化刚刚破题,还不知道怎样才能进入到快速轨道。 这一系列原因,让我判断中国经济目前是低于增长潜力在运行。既然如此,未来一定会逐步回到增长潜力甚至更高一点。因此,我个人对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判断是前低后高。中国经济还能怎么高呢?我认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应该不止目前的6。7%。 根据我们研究的最基本结论,在一个经济体已经达到市场经济起飞的前提下,判断它的增长潜力和增长速度,增长潜力的最大不确定因素是这个经济体和世界上最发达经济体的差距,也就是人均GDP的差距。中国目前的人均GDP不到八千美元,按照购买力评价是美国人的五分之一,这意味着我们有大量的企业在学习,比如说保险业到资产管理,从商业模式到运营模式、管理模式到技术的引进,方方面面都有巨大的赶超空间。我们为什么说中国经济仍然有很好的增长潜力,这就是最根本的根据。 中国经济是大国经济,赶超起来非常慢,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但不要忘记,正因为是大国经济,所以我们内部市场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比如说安徽省紧邻江苏,可是安徽的人均收入水平只是江苏省的一半,江苏省人均收入水平是全国最高的,但安徽省是全国倒数第六,和江西、广西排在一块儿。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大国经济内部市场的潜力非常巨大,如果好好挖掘这些潜力,就能够把大国增长优势发挥出来。只要通过艰苦的努力,改革调整到位,我们的增长速度在未来十年后半部分应该还能够上来一点。 第二个判断是,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结构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理由如下: 第一个理由是,我们的劳动力成本已经非常高,远超过我们的邻国越南等国家。过去七八年,我们的劳动力成本大幅度提高,劳动力工资增长远高于名义GDP,劳动成本的变化将引发一系列的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二个理由是,今天的百姓需求也在改变,已经超越了基本的温饱。大概在五六年前,宝马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超过了美国,而今天奔驰、宝马、凯迪拉克也都如此。这表示在中国市场上,中高端购买力人群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国,凯迪拉克甚至有60%的市场在中国。中

性别角色与性别角色认同

性別角色與性別角色認同 1.性別角色如何習得 2.性別角色與個人適應 (a)女性與害怕成功 (b)男性的兩難 (c)權力、性與弱點 3.達成性別角色認同的三種理論 (a)心理分析理論 (b)社會學習理論 (c)認知發展理論 4. 新兩性觀的角色如何再造 5. 討論 6. 結語 性別角色(Gender role)定義: 是由性別所反應出來的行為期待,也就是社會文化根據性別為其所屬個體所反映出來的行為腳本,而(男性)(女性)應扮演那些角色,有那些規範與期許,而個體在發展過程中透過社會化學習,社會文化中對兩性、角色及其行為的信念價值觀和行為模式。 三、性別角色(Gender Role) 由上述對角色的定義中得知,性別角色的概念包括兩個層面:「性別角色期待」與「性別角色表現」。「性別角色期待」是指社會期待某種性別的人從事的活動內容,「性別角色表現」則為兩性依循社會期待所表現出來的行為。 性別角色(Gender Role)是指個體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因為社會結構對男女兩性所持有的權力與義務,所反映出來的行為期待;也就是指社會、文化根據性別,

為其所屬個體所規劃的行為腳本(陳皎眉,1996)。以性別角色期待而言,如:男性化的人格特質多跟工具性及主動性有關,女性化的人格特質則與人際關係、情感表達等有關。另一層面,以性別角色表現而言,如:男生理工科較拿手,女生語文科較強等。 性別角色發展的三個基本思想 1.強調兒童與嬰兒期的重要 2.提出並強調潛意識(conscious) 3.人對內在焦慮(anxiety)的防衛機制(defense mechanisms)若運作不當則易生異常行為。 性別角色如何習得 1.經由模仿而習得 2.心理分析學派 3.由增強作用(reinforcement)而學得:由父母使用獎懲方式來強化,以塑造大家認可的行為 4.由自我社會化學得 男性的兩難: 改變中的男性角色 1.牽絆著兩種文化理念: (1)依據傳統角色,主宰權力與力量的傳統模式做個大男人,極取男性刻板化的誇張版,逐漸形成男性不夠自信、畏懼親蜜的傾向。 (2)為了男女平等而放棄權力,並探索一度被否定抗拒的「柔性」的選擇,而呈現內在的真實情緒。 2.演化至今男人生活中的兩項改變:

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

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 指导语:请你根据自身的情况,逐条在从1(从不或几乎不正确)到7(总是或几乎总是正确)的尺度上给自己打分。 1、自我信赖 2、柔顺 3、乐于助人 4、维护自己的信念 5、快活的 6、忧郁的? 7、独立的?8、害羞的?9、诚心诚意? 10、活跃的 11、情谊绵绵 12、夸耀的 13、武断的 14、值得赞赏的 15、幸福的 16、个性坚强的 17、忠诚的 18、不可捉摸的? 19、强劲有力的?20、女性的 21、可信赖的 22、善于分析的23、表示同情的?24、 嫉妒的?25、具有领导能 力的 26、对他人的需求敏感 27、诚实的? 28、乐于冒险 ?29、有理解力的 30、守口如瓶 31、易于作出决策的?32、 有同情心的? 33、忠厚老实 ?34、自足的 35、乐于安抚受伤的感情? 36、自高自大 37、有支配力的 38、谈吐柔和的 39、值得喜欢的 40、男性的 41、温和的 42、庄严的?43、愿意表 明立场的 44、温柔 45、友好的?46、具有侵 犯性 47、轻信的 48、无能的? 49、像个领 导 50、幼稚的 51、适应性强的? 52、个人 主义的?53、不讲粗俗话 的 54、冷漠无情?55、具有 竞争心的 56、热爱孩子的 57、老练得体的 58、雄心勃勃 59、温文尔雅 60、保守 美国心理学家Bem于1974年发表了性别角色量表(Bem sexrole inventory,BS RI),这是第一个用来测量相互独立的性别角色的测验工具。BSRI根据被试自陈是否具有社会赞许的男性化或女性化性格特征来评价其男性化和女性化程度。这是一个7点量表,包括60个描述性格特征的形容词,男性化量表20个,女性化量表20个,中性20个。目前最常用的是用中位数分类法将人归于不同的性别角色组,男性化和女性化得分都很高的人划分为双性化型,得分都低的划为未分化型,在一个量表上得分高,但在另一个量表上得分低的人分别属于男性化或女性化两种类型。

第十章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

第十章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基础知识: 1、性别认同的概念。 2、性别角色认同的概念。 3、性别定型化的发展过程。 基本理论: 1、性别差异的表现。 2、性别定型化理论。 3、生物学因素的影响。 基本技能: 1、掌握性别定型的几个基本概念、性别定型化的发展过程。 2、掌握性别定型化理论、性别差异的表现。 第十章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教学目标与要求:本章重点讲授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的特点和规律,并使学生了解性别差异和性别差异形成和稳定的规律。 教学方法:讲授。 第一节第一节儿童性别定型化过程 性别是根据生物学特征对人类群体的基本界定,是儿童最早掌握并用于对他人进行分类的社会范畴之一。性别角色是指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社会成员所期待的适当行为的总和,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方面。 一、性别定性的几个基本概念 为理解的方便,现将相关术语及定义做简要介绍。 性别认同是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的性别的正确标定。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性别恒常性(一致性)是指儿童对一个人不管外表发生什么变化,而其性别保持不变的认识。性别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s):是被广泛接受的有关对男性和女性来说合适的个性特征的观点。 1、性别:是带有心理学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概念,是一种社会标签,用来说明文化赋予每一性别的特征和个体给自己安排的与性有关的特质。对于人的性

别,由于受心理学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可以分为公民性别:户口本上、护照上标定的性别;抚养性别:父母或抚养人按什么性别来培养;自认性别:成长到一定阶段,个体自身对自己性别的认识。性是生物学术语,指的是按照基因和性器官的不同将有机体分为雄性和雌性,或特指性的行为。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用醒来茅属个体的染色体组成,及通常与染色体差异相关联的生殖器官和次性征等。 人类性的区分: 男性(正常个体) XY 大小阴囊、阴茎、睾丸等 女性(正常个体) XX 子宫、阴道、卵巢等 假男性 XX 有卵巢、阴道、子宫、阴茎 假女性 XY 有阴道、隐睾丸、无卵巢、子宫 两性人(阴阳人) XXY 有睾丸、卵巢、阴茎、阴道有精子、有月经 无性人无睾丸、无卵巢 变性人手术修复,改变外生殖器官 性别度:是指依据体制、性格、行为表现和能力来区分男女。 性别的自我概念:是个体形成的关于自己的比较稳定的看法。也就是对自己的知觉与认识。 自我概念的不同内容和层面:现实自我、过去自我、未来自我、理想自我、幻想自我。 2、性别角色:性别角色的社会化:个体逐渐形成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规范和与之相符的行为的过程。 3、性别同一和性别角色同一 二、性别定型化的发展过程 1、性别恒常化的发展 2、对性别期待的认识 3、性别偏爱性别角色行为的采择 性别定型观念:是关于男女应具备的心理特征和所从事活动的相对固定看法。它是对两性的一种信念和态度。 性别定型观念包括四个不同的方面:外表形象、人格特性、角色行为、职业。 第二节性别差异产生的因素

性别图式理论

性别图式理论 性别图式理论(Gender Schema Theory)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在幼年时期就已经分别向“男性化”或“女性化”方面分化了。5~6岁时,他们喜欢玩似乎属于他们自己性别的游戏,并且喜欢和同性伙伴一起玩耍。发展心理学家把这种分化称作“性别定向过程”。这个过程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在发展心理学中已经有所反映。以往关于性别定向的理论主要有三个: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性别图式理论是近年来在发展心理学领域出现的第四个性别定向理论。 一、性别定向的三大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第一个研究儿童是怎样向男性化或女性化发展的是S·弗洛伊德。因此,过去发展心理学的主要著作,大多从精神分析理论开始来讨论性别定向问题的。精神分析理论强调儿童性别定向的主要机制是儿童与同一性别的父亲或母亲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儿童发现自己生理形态上性别差异的结果,发现性别差异过程中“阴茎羡慕”和“阉割焦虑”的结果,也是成功地解决恋母情绪的结果。然而,在后来的许多心理学家看来,精神分析理论虽然在心理学领域之外仍有很大市场,但在心理学领域内,已经不再那么流行了。原因之一是因为这个理论难以用实验方法进行检验,而且,更重要的是单凭经验是不能简单地作出评价的。一个最易引起争议的问题是,性别定向的决定因素,究竟应该是儿童自己发现生理上的性别差异,还是儿童与同性父、母的认同呢? 2、社会学习理论。与精神分析理论相反,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儿童因适合性别或不适合性别的行为而得到的奖励或惩罚,强调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来提供学习条件。所以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性别定向是起源于社会中的“性别——分化”实践。社会学习理论对于心理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它将我们早已熟悉的一般学习理论用于心理性别的发展。这一理论认为性别问题不需要受到任何特殊对待,也就是说,不需要用什么特殊的心理机制(或过程)来解释儿童是怎样被性别定向的。 心理学家S·L·贝姆认为,尽管社会学习理论可以解释儿童是怎样获得一系列适合于他们性别的行为的,但它把儿童当作相对被动的环境影响接受者,而不是

性别差异

性别角色差异产生的原因 2010年12月15日来源:中国吉林网 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要经历一个社会化过程,没有社会化,一个个体就很难与他所在的社会中的其他成员在生活中取得一致。人的社会化就是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的整个过程。社会化有许多不同的内容,如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民族社会化、职业角色社会化、伦理道德社会化等等,性别角色社会化便是其中内容之一。无论是哪一种内容的社会化过程,都受到社会文化、教育、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使得个体之间出现了社会化结果,即个性的差异,性别角色的获得也是如此。 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逐渐习得各种角色技能,以求得到社会的承认与接。性别角色社会化是训练男女两性习得自己在成年生活中的不同指定角色的过程。因此说性别角色的最终定型及性别角色差异的产生,是由社会,而不是由人的生物结构来决定的。正如法国作家波伏瓦尔在《第二性》中讲到的那样:“人不是生来作为男人和女人,而是成为男人和女人的”。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其所著的《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一书中写到:“两性人格的许多方面(虽不是全部方面)极少与性别差异本身有关,就象社会在一定时期所规定的男女的服饰、举止等与生理性别无关一样。”在她的考察中,明确得出了一个结论,即男女的生理结构、素质不能成为两性人格特征产生的原因,性别角色差异的出现与人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两性特征是人为选择并塑造的。 性别角色差异是在社会化过程在形成的,分为为这样三个阶段:第一,学习性别角色行为;第二,形成性别角色观念,即指个体对社会所期望的性别角色形象的认识;第三,确立性别角色的同一性,即个体对自身性别角色的认同与评价。这三个互为联系的阶段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区别教育,二是角色模式认同,前者涉及到环境对个体所产生的影响,后者则论及到个体的性别角色认同。这两种类型在大多数情况下又是交叉进行的。 (责任编辑:季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