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煤掺烧管理办法2016

合集下载

燃煤掺配管理办法

燃煤掺配管理办法

燃煤掺配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严格规范燃煤掺配工作,确保发电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满足生产经营需要,根据公司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于盐城发电有限公司燃煤掺配有关流程的管理。

第二章管理内容与方法第三条公司建有燃煤掺配掺烧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分管生产、经营副总经理任副组长,成员由副总工程师、发电部、燃料部、设备管理部、安全技术部、燃料采购部、经营计划部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领导小组负责管理关键性掺配掺烧技术方案、关键性事项的决策以及核准燃料掺配掺烧奖惩条例。

工作小组由副总工程师任组长,上述部门相关人员组成,其工作职责:(一)制定并健全燃煤掺配有关规章制度、技术措施及奖惩条例等。

(二)检查各部门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提出奖惩意见。

(三)根据需要召开工作小组会议,分析掺配掺烧情况,解决掺配掺烧遇到的问题,制定下一阶段掺配掺烧方案。

-1-(四)做好入炉煤数量、质量以及锅炉飞灰含炭量、排烟温度、制粉电耗、风机电耗等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

(五)强化分析和总结,对燃料订货方案明确提出建议。

第四条煤炭订货程序每月25日前,燃料采购部提供大丰港存煤及途中来煤信息;燃料部提供公司煤场存煤情况(煤炭来源、数量、煤质指标),并根据公司入炉煤质指标要求,提出次月煤量、煤质需求意见。

每月25日左右,燃料采购部根据经营计划部下达的次月电量计划、预测的下下月电量计划,结合煤场存煤、途中来煤、合同兑现等煤炭数量、煤源结构情况,召开煤炭采购工作小组会议,统筹煤炭市场行情和煤质需求意见,提出次月煤炭采购建议,并经燃料采购部、发电部、燃料部、安全技术部、财务部、经营计划部讨论、会签,形成次月煤炭采购方案,报公司分管领导、主要领导批准实施。

第五条掺配煤工作流程(一)燃料部掺配员依据各种来煤品质,每日制定次日的掺配煤通知单,传递给发电部、设备管理部、安全技术部、经营计划部、燃料采购部及燃料运行班长。

12配煤掺烧管理规定

12配煤掺烧管理规定

配煤管理规定
1、卸煤前,煤场管理员与供应方面沟通或根据化验室化验结果,预估当日来煤指标,并根据入厂煤种、指标确定存煤位置和配煤比例。

2、根据当天实际来煤指标、煤种,要求掺配均匀,水分控制在8%以下,发热量控制在4500—5100大卡,挥发分控制在18—35%,特殊情况需要调整入炉煤发热量时,可根据具体要求做相应的调整。

3、为节省铲车油耗,按当日来煤当日配烧的原则,多余来煤及时配好存放。

4、入炉煤中,型煤的掺配比例原则上不大于20%,可根据型煤的干湿度作适当调整,但必须确保不因煤湿度大而打空影响锅炉运行。

5、入厂煤水分较大时,要及时的做好晾晒工作,严格控制好入炉煤的湿度,不得因煤湿度大影响锅炉运行安全。

6、负责输煤的铲车司机必须按时到达工作现场,听从输煤班长指挥调遣,按确定的配煤方案配煤,不得影响正常的输煤工作。

7、夜班用煤,原则上须在白天配好足量的煤炭存放在指定地点,特殊情况,配煤量不足时,应安排好配煤方案,并严格落实到位。

8、煤场班长要认真履行好职责,把好入炉煤关口,保证好锅炉对煤的需求。

可随时根据运行车间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掺配方案和比例。

9、禁止大煤块及其他杂物进入煤仓。

10、考核:入炉煤每天化验四次,每次不符合扣4分,符合奖2分;全月平均符合要求,加25分;因配煤质量引起锅炉减负荷,每次扣15分;因配煤原因造成锅炉打空影响生产,每次扣配煤人员50-100元;不按规定配煤或未经配煤直接上煤严重影响锅炉运行的每次扣100-200元。

火电厂入炉配煤掺烧管理

火电厂入炉配煤掺烧管理

火电厂入炉配煤掺烧管理发布时间:2021-06-22T05:19:29.057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1年第5期作者:刘欣[导读] 国家能源菏泽发电有限公司一期两台125MW机组,设计煤种为山西晋城和长治地方煤矿的混煤,其中无烟煤占1/3、贫煤占2/3,现脱氮改造为烟煤,但制粉系统无变化。

国家能源集团菏泽发电有限公司摘要:针对煤种变化对火电厂机组燃烧造成的影响,大力开展入炉煤掺配,积极适应电煤资源结构变化的影响,降低发电成本,合理的配煤掺烧是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火电厂、配煤掺烧、运行管理、节能、技术措施1概述国家能源菏泽发电有限公司一期两台125MW机组,设计煤种为山西晋城和长治地方煤矿的混煤,其中无烟煤占1/3、贫煤占2/3,现脱氮改造为烟煤,但制粉系统无变化。

二期工程装机容量为2×300MW,设计煤种为山西晋中地区无烟煤;三期工程装机容量为2×330MW,锅炉设计燃煤为烟煤。

国家能源菏泽发电有限公司是目前菏泽市唯一一家城市供热热源。

电厂的燃煤运输条件为,13公里的铁路货运专线为主,当地煤矿公路汽车运输为辅。

近些年来,由于煤炭行业矿难频发,国家对煤矿的整顿进一步加大力度,随着小煤矿的关停,全国的煤炭供应日趋紧张。

面对严峻的形式,采购环节也“饥不择食”,煤源由原来相对单一的矿点转向多个煤矿,煤炭质量较以往有很大的变化,煤种杂、煤质差,入厂来煤质量严重偏离锅炉的设计煤种,燃料采购成本和运价持续上升。

来煤煤种参差不齐、花样繁多的变化出现的“五谷杂粮”,不仅增加了卸车、输煤系统、锅炉系统的负担,更因堵煤粘仓设备故障显著增加,值班人员劳动强度明显加大,工作环境有所恶化,而且造成锅炉燃烧运行困难,出现了燃烧不稳定,严重结焦的情况。

如何根据不同特性的来煤进行有效的掺烧、消除煤质差、煤质上下波动大对锅炉安全运行带来的威胁,成了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

2煤质和煤种的变化对锅炉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首先对煤质不同成分对锅炉燃烧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应对措施,保证锅炉安全平稳运行。

配煤掺烧技术及混配煤管理

配煤掺烧技术及混配煤管理

配煤掺烧技术及混配煤管理发布时间:2023-01-30T06:21:32.675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年8月16期作者:程勇唐小江[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电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程勇唐小江四川中电福溪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四川省宜宾市 644002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电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也对发电厂的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更好的响应节能环保工作要求,火电厂在发展过程中,应进一步优化配煤掺烧方式,从根本上提升煤炭燃烧效率,以满足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需求。

基于此,在本文中首先简单介绍了配煤掺烧的概念,然后结合多年研究经验探讨了几点有效的配煤燃烧技术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帮助发电厂找到合适的掺烧管理方式,切实提升煤炭资源的利用率。

关键词:配煤掺烧;混配煤;管理措施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近几年来,煤炭资源价格不断上涨,电厂的经济效益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缩,而各大电厂在发展过程中进一步优化配煤掺烧策略,已经成为突破目前困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配煤掺烧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不同煤种之间的差异性,充分发挥各个煤种的应用优势,找到性能最佳且最为稳定的新煤种,以满足节能环保、安全运行等多方面的要求,同时降低电厂运行成本。

1 配煤掺烧概念所谓的配煤掺烧就是指电厂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比例添加合适的煤种,一般加入的煤大多为低热值煤,有效降低锅炉的温度,从而减少锅炉受损现象。

锅炉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如果持续燃烧同一种煤,就会使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能够有效减少这种现象的产生,就需要采取配煤燃烧策略,确保锅炉运行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够减少企业的经济成本,促进燃煤电厂的长期稳定发展。

开展配煤掺烧工作,其主要就是获得性能最佳且最为稳定的煤种的整个过程,选择合理的掺烧方式。

实际工作过程中开展配煤掺烧有着极大作用,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提升煤炭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够有效节约企业运行成本,从根本上提升火电厂的经济效益,也能够有效降低污染气体的排放量,包括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锅炉的运行水平。

火电厂配煤掺烧运行管理及技术措施

火电厂配煤掺烧运行管理及技术措施

火电厂配煤掺烧运行管理及技术措施发布时间:2022-05-04T11:20:10.405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2年1期作者:许飞[导读] 近年来,为了缓解电厂燃煤供应紧张形势等问题,大部分燃煤电厂开始采用混煤掺烧技术来降低燃料成本。

许飞国家电投河南公司平顶山发电分公司河南平顶山463700摘要:近年来,为了缓解电厂燃煤供应紧张形势等问题,大部分燃煤电厂开始采用混煤掺烧技术来降低燃料成本。

目前火电厂的混煤掺烧方法主要有炉外掺混和炉内掺混两种方法。

两种混煤掺烧方案的确定主要依靠人工经验,但这种方法容易导致锅炉燃烧不稳定、燃烧效率降低、设备磨损严重等问题,因此,需对锅炉机组的混煤掺烧方案进行优化。

目前,火电机组的混煤掺烧方案优化大多以降低燃料成本为目标进行优化决策,但这种优化方法未考虑对锅炉效率、设备磨损和脱硫脱硝成本等的影响,因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基于发电机组全流程的混煤掺烧决策不仅可以大大拓宽机组配煤范围,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机组发电成本,对锅炉机组的优化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火电厂;配煤掺烧;经济运行;技术措施前言新形势下,电厂为了适应煤炭市场的变化,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混煤掺烧技术已普遍应用于电厂锅炉中,成为了电厂现阶段主要的发电方式。

混煤掺烧技术是按照一定比例将不同类型与性质的煤种进行混合后入锅炉燃烧,但是该技术较为复杂,如果不深入地研究混煤的各种特性,不恰当地进行燃烧,可能会得到相反的结果,影响到电厂锅炉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为了解决火电厂复杂多变的供煤形势,国内外学者对混煤燃烧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特定的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下,动力配煤属于数学规划问题。

混合煤的煤质指数与各单煤的煤质指数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

利用线性规划方法,得到了混煤比的优化结果。

混煤煤质的研究属于非线性问题。

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预测模型,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根据火电厂配煤的实际特点,采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制粉系统进行优化管理,得到合理的配煤比例。

配煤掺烧管理制度及流程

配煤掺烧管理制度及流程

配煤掺烧管理制度及流程英文回答:Coal Blend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Process.1. Introduction.Coal blending is a process of mixing different types of coal to achieve desired specifications and improve combustion efficiency. This practice is widely adopted in power plants, steel mills, and other industrialapplications where the quality of coal plays a crucial role.A comprehensive coal blending management system isessential to ensure the consistent quality of blended coal and optimize plant performance.2. Coal Blending Management System.A coal blending management system involves various components and processes to manage the blending operationeffectively. Key elements of the system include:Coal Source and Analysis: Identifying and selecting suitable coal sources based on their properties and availability. Regular coal analysis i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coal types.Blending Ratios and Calculations: Determining the optimal blending ratios to achieve desired specifications. This involves calculating the proportions of each coal type and adjusting them based on quality variations.Blending Equipment: Utilizing appropriate blending equipment, such as belt conveyors, stackers, and reclaiming systems, to mix the coal effectively.Quality Control: Implementing a quality control system to monitor the blended coal properties and ensure compliance with specifications. This includes sampling, testing, and adjusting blending ratios as needed.Inventory Management: Maintaining an inventory ofdifferent coal types to meet blending requirements and minimize disruptions.Data Management: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data related to coal properties, blending ratios, and plant performanceto optimize the blending process and improve efficiency.3. Coal Blending Process.The coal blending process typically follows these steps:Coal Delivery: Coal from different sources isdelivered to the blending site.Coal Analysis: The coal is analyzed to determine its properties, such as heating value, ash content, and sulfur content.Blending Calculation: The blending ratios arecalculated based on the desired specifications and coal properties.Coal Blending: The coal is blended using blending equipment to achieve the desired mixture.Quality Control: The blended coal is sampled andtested to ensure compliance with specifications.Coal Storage and Delivery: The blended coal is stored and delivered to the combustion units.4. Optimization of Coal Blending.Optimizing coal blending involves continuous monitoring and adjustment of the blending process to improve combustion efficiency, reduce emissions, and minimize costs. Key aspects of optimization include:Fuel Cost Analysis: Evaluating the cost of different coal sources and blending ratios to minimize fuel expenses.Plant Performance Monitoring: Monitoring plant performance parameters, such as boiler efficiency, emissions, and maintenance costs, to identify areas forimprovement.Data Analysis and Modeling: Utilizing data analysis and modeling techniques to optimize blending ratios and predict plant performance based on coal properties.Collaboration with Suppliers: Establishing close collaboration with coal suppliers to ensure reliable coal quality and meet blending requirements.5. Conclusion.A well-managed coal blending system is crucial for ensuring the consistent quality of blended coal and optimizing plant performance. By implementing a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system and optimizing the blending process, industries can improve combustion efficiency, reduce emissions, and minimize costs. Regular monitoring, quality control,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efforts are essential to maintai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al blending operation.中文回答:配煤掺烧管理制度及流程。

燃煤掺烧实施细则

燃煤掺烧实施细则

燃煤搭配掺烧的实施细则为了加强燃煤管理,提高入炉煤的燃烧性能和发挥其最佳热能作用,从而保证锅炉燃烧的稳定性和经济性,要求对入炉煤进行搭配掺烧,为了使燃煤达到充分掺烧的效果,特制定本实施细则,请各班严格执行,具体规定如下:1、需搭配上煤时,燃运主操首先应充分掌握卸煤沟、圆筒仓煤质情况,结合露天煤场存煤情况,按优质煤与劣质煤搭配使用的原则进行搭配掺烧。

2、原煤的搭配掺烧有卸煤沟与斗轮机搭配、圆筒仓与斗轮机搭配、圆筒仓与卸煤沟搭配、斗轮机自配煤四种运行方式,卸煤沟或圆筒仓与斗轮机搭配及卸煤沟与圆筒仓搭配,是配煤掺烧的最佳方式,这种搭配使煤的掺烧更均匀,所以运行各班应优先采用这种搭配掺烧方式。

3、当采用卸煤沟或圆筒仓与斗轮机搭配及卸煤沟与圆筒仓搭配掺烧时,运行方式只能采用A、B侧皮带机双路同时运行的方式来满足配煤,即卸煤沟或圆筒仓的上煤方式为A侧,斗轮机的上煤运行方式只能采用B侧,反之同理,这种配煤方式是煤在进入原煤仓时在仓内进行混合配煤的。

4、配煤比例原则上按1:1进行搭配,特殊情况配煤时通过调整设备出力调整配比。

5、在采用卸煤沟与斗轮机搭配掺烧的配煤方式时,为了充分调整配煤比例,叶轮给煤机的变频调速给定值控制在18-20HZ之间,斗轮机煤量控制在600-650t/h,由于此时的上煤运行方式为双路,原煤仓的煤位增长较快,煤仓及程控岗位值班员要严格监视煤位情况,防止仓满溢流事件的发生,同时燃运程控及主操应将配煤掺烧的运行方式、配煤时间及配煤比例等详细记录在交接班记录簿上。

6、在采用圆筒仓与斗轮机搭配掺烧的配煤方式时,为了充分调整配煤比例,7号皮带机的煤量控制在600-650t/h,斗轮机煤量控制在600-650t/h,由于此时的上煤运行方式为双路,原煤仓的煤位增长较快,煤仓及程控岗位值班员要严格监视煤位情况,防止仓满溢流事件的发生,同时燃运程控及主操应将配煤掺烧的运行方式、配煤时间及配煤比例等详细记录在交接班记录簿上。

火电厂配煤掺烧管理措施及效益分析

火电厂配煤掺烧管理措施及效益分析

火电厂配煤掺烧管理措施及效益分析摘要: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了配合国家节能降耗的发展理念及最大限度的减少能源的浪费,解决我国环境污染问题,配煤掺烧已成为火电厂工作的主要手段,也是降低发电成本、提高工作效益的最佳方法。

从火电厂配煤掺烧的方法入手,就其管理措施和效益做出分析。

关键词:火电厂;经济性;节能降耗;配煤掺烧引言面对日益加剧的环境问题和人类不断高涨的环境保护要求,传统的火电厂发电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单一使用设计煤种的工作方式逐渐朝着混煤掺烧方向发展,这对解决因煤炭供需紧张及煤炭价格上涨造成的储煤不足、效益受损有着重要意义,且通过这种方法还能有效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问题。

1配煤掺烧概述配煤掺烧顾名思义就是在火电厂锅炉燃煤的过程中,根据一定的配合比掺加一定低热量的煤种,降低锅炉温度,减少锅炉受损的程度。

火电厂锅炉在长期运行的过程中,因为煤种单一,很容易给锅炉安全性和经济性构成威胁,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采用配煤掺烧方法来燃烧,在确保锅炉温度的同时,最大程度上减轻了火电厂经济损耗,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1.1配煤掺烧概念配煤掺烧的应用主要目的在于根据相关规定比例,在主燃煤种之中按照应有比例掺加其他煤种,形成混合煤,在不影响锅炉发电要求的基础上,减少材料损耗。

在工作中,掺烧产生的积极作用非常突出,它不仅可以提高煤的反复利用,降低火电厂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且这一燃烧方式的应用还有效的减少了锅炉有毒物质的排出,其中包含了二氧化硫、氮氢化合物等,有效保证了锅炉运行经济性、安全性的同时,大大符合了当前节能降耗及环境保护社会发展要求。

1.2配煤掺烧种类配煤掺烧根据配煤位置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炉前配煤和炉内配煤两种。

首先,炉前配煤:就是在锅炉外面配煤,主要包含了配煤场配煤、电厂煤炭储蓄场所配煤、锅炉输煤皮带配煤三种。

一般来说,在火电厂配煤主要是煤场配煤,是燃煤管理人员根据入炉煤配煤要求进行配和,这种方法有助于燃料的综合调度,确保煤炭的高效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 核:岳增刚 秦向辉 楚 良 史作信 孙曙光 审 定:张可利 批 准:李玉宝
本标准由策划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为 2015 年 7 月 8 日首次发布实施,2016 年 1 月重新发布实施。
IV
ZD/HN-5170.05026-2016
配煤掺烧管理办法
1 范围 1.1 本办法规定了华能嘉祥电厂配煤掺烧管理过程中各级人员的职责、管理内容与要求。 1.2 本办法适用于华能嘉祥电厂配煤掺烧管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6 运行部
4.6.1 负责根据煤质、燃烧和设备实际情况,与燃料部共同编写配煤掺烧原则,落实实施。 4.6.2 负责对配煤掺烧过程中引起的锅炉燃烧不稳、机组降出力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交策划部。 4.6.3 负责对配煤掺烧情况监督检查,提出指导性意见,指导燃料部配煤。 4.6.4 负责对入厂煤、入炉煤煤质进行化验,异常数据及时通报相关部门。 4.6.5 负责特殊情况下,及时修订配煤计划,并通报燃料部按要求配煤。 4.6.7 负责及时校对煤质,当发现偏差较大时,应及时加强燃烧调整,并将异常情况及时通报燃料部, 进行核实。 4.6.8 负责对锅炉实际燃烧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特殊情况下对配煤掺烧提出具体要求。 4.6.9 负责根据负荷变化及时提出配煤调整意见,确保不发生不安全事件。 4.6.10 负责对本部门不严格执行配煤措施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4.3 策划部
4.3.1 负责修编《配煤掺烧管理办法》。 4.3.2 负责对执行《配煤掺烧管理办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修改或考核意见。
4.4 燃供部
4.4.1 负责根据《配煤掺烧管理办法》要求采购适烧煤种。保证正常煤炭供应,满足正常生产的配煤 要求,同时控制合理煤炭库存。 4.4.2 负责对办法执行过程出现的煤质问题进行分析,并及时修订采购计划。 4.4.3 负责控制低热值、高硫份、低灰熔点等劣质煤种入厂。 4.4.4 负责组织燃煤按热值、硫分、挥发分质量指标均衡煤量到厂,保证月度加权煤质不超限值。
华能嘉祥电厂企业制度
ZD/HN-5170.05.026-2016
配煤掺烧管理办法
2016-01-01 发布
华能嘉祥电厂
2016-01-10 实施 发布
目次
前 言 ............................................................................. IV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3.1 火电厂煤种的掺配 ................................................................ 1 3.2 煤种的特性及工业分析 ............................................................ 1 4 职责 ........................................................................... 1 4.1 副厂长(主管生产) .............................................................. 1 4.2 配煤掺烧工作组 .................................................................. 2 4.3 策划部 .......................................................................... 2 4.4 燃供部 ........................................................................... 2 4.5 燃料部 .......................................................................... 2 4.6 运行部 .......................................................................... 2 5 流程图与风险分析 ................................................................. 3 5.1 配煤掺烧管理制度流程图 .......................................................... 3 5.2 控制点 .......................................................................... 3 5.3 风险分析 ........................................................................ 3 6 管理内容与方法 ................................................................... 3 6.1 配煤掺烧工作组管理 .............................................................. 3
4.1 副厂长(主管生产)
4.1.1 副厂长(主管生产)是配煤掺烧监督的总负责人。 4.1.2 负责审定《配煤掺烧管理办法》。 4.2.3 负责组织建立本厂的配煤掺烧工作组,并负责日常工作。 4.1.4 负责批准对配煤掺烧过程中引起的燃烧异常、机组降出力、环保超标、不严格执行《配煤掺烧 管理标准》等问题的考核意见。 4.1.5 负责协调燃供部、燃料部、运行部在执行配煤掺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1.6 负责批准配煤掺烧措施和计划。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办法的引用而成为本办法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办法,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适用于本办法。 2.1 GB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2 ISBN7-5083-3667-4《火力发电厂节能和指标管理技术》 2.3 HSDFDZD-90-SC36 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管理制度《运行管理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5.3.4 检查与考核:如果各级管理人员对办法执行情况不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和考核,会造成配煤计
划不能得以严格实施,形成燃烧不稳定而造成事故或设备损坏。
6 管理内容与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1 配煤掺烧工作组管理
配煤掺烧工作组不定期组织召开配煤掺烧工作会议,分析上一阶段配煤掺烧的经验,制定下一阶
2
5 流程图与风险分析
ZD/HN-5170.05026-2016
5.1 配煤掺烧管理办法流程图
见附录 A(规范性附录)。
5.2 控制点
配煤掺烧的原则;配煤掺烧计划;组织机构;检查与考核。
5.3 风险分析
5.3.1 制定配煤掺烧的原则:由于入炉煤挥发份过高,容易引起制粉系统自燃及爆炸、煤粉管道自燃
着火;入炉煤挥发份过低,容易引起锅炉燃烧不稳定,甚至锅炉灭火,飞灰可燃物高等;入炉煤灰份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办法。
3.1 火电厂煤种的掺配
火电厂配煤掺烧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各种煤在性质上的差异,将若干种不同煤种、不同性质的煤 按照一定比例掺配,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掺配煤种的优点,最终使配出的混合煤在综合性能上能够 满足锅炉设计和环保的要求。
3.2 煤种的特性及工业分析
根据煤是由可燃质、不可燃的矿物杂质(灰质)和水分组成,通过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来确定各 种物质的含量,如有机物中的碳(C)、氢(H)、氧(O)、氮(N)、硫(S)的含量等;以及工业分析测 定煤中所含水分、灰分、挥发份和固定碳成分,测定煤的发热量、灰熔融性、及可磨系数等。这些分 析就是用于煤种日常生产中的监督参数,判断煤质特性。 4 职责
ZD/HN-5170.05.026-2016
前言
为规范华能嘉祥电厂燃料掺配烧管理工作,按照集团公司《华能电厂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要求》和《华 能电厂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管理标准编制导则》的要求,并结合本厂具体情况,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策划部归口。 本标准由策划部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钱广成
1
ZD/HN-5170.05.026-2016
4.2 配煤掺烧工作组
4.2.1 配煤掺烧工作组组成:副厂长(主管生产);燃料部主任及相关专工、运行部主任及相关专工, 策划部相关专工;其他相关人员。 4.2.2 负责讨论审核配煤掺烧措施和计划。 4.2.3 负责根据配煤掺烧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召开配煤掺烧会议,并监督会议制定的措施的执行。提出 或审批考核意见。
6.2 配煤掺烧工作流程管理 ........................................................ 3 6.3 配煤掺烧原则管理 ........................................................... 3 6.4 配煤掺烧计划管理 ................................................................ 5 6.5 检查与考核 ...................................................................... 5 7 相关/支持性文件 ................................................................. 5 8 报告和记录 ....................................................................... 5 9 附录 ........................................................................... 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配煤掺烧管理标准流程图 ............................................. I 附录 B:(规范性附录):燃煤掺配、储存指导卡 ...........................................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