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煤掺烧

合集下载

浅谈火力发电厂配煤掺烧

浅谈火力发电厂配煤掺烧

浅谈火力发电厂配煤掺烧火力发电厂是一种通过燃烧煤炭、燃气或石油等化石能源来产生电力的设施,是中国主要的能源发电方式之一。

而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火力发电厂也逐渐开始引入清洁能源和技术,其中配煤掺烧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厂。

本文就浅谈火力发电厂配煤掺烧的相关知识。

火力发电厂配煤掺烧是指在传统的燃煤锅炉中添加部分生物质燃料或者废弃物等可再生资源,以降低燃煤的碳排放、提高发电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的一种技术。

配煤掺烧技术能够有效地减缓大气污染的程度、降低火力发电厂的环境影响,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火力发电的清洁度和可持续发展性。

火力发电厂配煤掺烧技术的关键在于选用合适的生物质燃料或废弃物,并且确定合理的混合比例。

目前常见的生物质燃料包括秸秆、木屑、锯末、木质料、稻壳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使用沼气、城市垃圾焚烧渣、生活污泥等废弃物。

选择适宜的生物质燃料资源对配煤掺烧的效果至关重要,不仅需要考虑其可再生性和环保性,还需要考虑其供应稳定性和经济性。

与此合理的混合比例也需要通过严谨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数据来确定,以确保火力发电厂的运行平稳和稳定。

火力发电厂配煤掺烧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配煤掺烧可以有效减缓燃煤锅炉的碳排放,从而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生物质燃料和废弃物的加入可以提高燃煤的燃烧效率,减少燃料成本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配煤掺烧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配煤掺烧技术还可以有效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废弃物,起到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的作用。

火力发电厂配煤掺烧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生物质燃料和废弃物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难以保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配煤掺烧技术的推广应用。

配煤掺烧需要对燃煤锅炉进行改造和优化,投入成本较高,需要通过长期的投资回报才能实现经济效益。

配煤掺烧技术还需要解决生物质燃料和废弃物的运输、储存和管理等技术问题,以确保供应的稳定和可靠性。

火电厂配煤掺烧分析研究

火电厂配煤掺烧分析研究

火电厂配煤掺烧分析研究火电厂配煤掺烧是指在燃烧过程中,同时使用多种不同的煤炭进行燃烧的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火电厂的热效率,降低排放物的排放量。

火电厂是目前全球主要的发电方式之一,其主要原料为煤炭。

单一煤种的使用会导致火电厂燃烧过程中不充分燃烧,热损失增加,排放物增加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火电厂开始采用多种不同煤种的混合燃烧方式。

火电厂配煤掺烧的优点之一是可以提高热效率。

由于不同种类的煤炭在成分和特性上有所不同,因此混合使用可以增加燃烧的热值,提高燃烧效率。

掺烧还可以减少燃烧过程中的热损失,从而提高发电效率。

火电厂配煤掺烧还可以降低排放物的排放量。

不同种类的煤炭在硫分、灰分、挥发分等方面差异较大,因此混合使用可以平衡这些差异,降低排放物的含量。

特别是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方面,掺烧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

火电厂配煤掺烧也可以降低对单一煤种的依赖程度。

由于不同种类的煤炭在资源分布和价格上存在差异,因此多煤种掺烧可以减少燃料成本的波动,提高火力发电的稳定性。

火电厂配煤掺烧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不同种类煤炭的混燃会对火电厂的燃烧设备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适当的改造和调整。

掺烧需要进行煤炭配比的优化,不同比例的配烧会对燃烧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火电厂在实施掺烧技术时还需要考虑气候因素、煤炭供应的稳定性等问题。

综合以上分析,火电厂配煤掺烧是一种有效利用多种不同煤炭提高热效率和减少排放物的技术。

在实施中还需要克服一些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困难,以确保其效果最大化。

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来不断完善和推广火电厂配煤掺烧技术,以促进火力发电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火力发电厂配煤掺烧

浅谈火力发电厂配煤掺烧

浅谈火力发电厂配煤掺烧火力发电厂是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热能,然后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电厂。

而煤炭作为传统的火力发电厂主要燃料,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火力发电厂配煤掺烧成为了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

火力发电厂配煤掺烧,简单地说就是在传统的燃煤锅炉中添加其他生物质燃料或废弃物燃料进行掺混燃烧。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对煤炭的需求,降低成本,还能减少煤炭燃烧排放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二、火力发电厂配煤掺烧的优势1. 节约能源资源:通过配煤掺烧,可以有效减少对煤炭的需求,节约能源资源。

尤其是可以利用一些废弃物或者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能源进行掺烧,充分利用资源,减少能源浪费。

2. 减少污染物排放:传统的燃煤锅炉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影响。

而采用掺烧的方式可以减少煤炭燃烧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降低成本:生物质能源的价格相对于煤炭来说一般会更加低廉,而且部分生物质能源还属于废弃物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废弃物处理的问题,降低了成本。

4. 增加电站的运行灵活性:掺烧可以增加燃料的多样性,使得电站在面临原煤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生物质燃料的比例来保障电厂的正常运行,提高电厂的运行灵活性和可靠性。

5. 利于政策导向: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加码,采取环保措施将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

而掺烧生物质燃料符合环保政策导向,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燃烧稳定性: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性能和煤炭有很大不同,加入生物质燃料后,煤炭锅炉的燃烧过程往往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需要对燃烧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保证燃烧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2. 燃烧排放物控制: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排放物和煤炭也有所不同,对于掺烧后的燃烧排放物的控制要求会更加严格,需要进行更加精细的排放控制。

3. 燃料供给和储存:生物质燃料的供给和储存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采购渠道、储存条件、保质期等问题,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火电厂配煤掺烧分析研究

火电厂配煤掺烧分析研究

火电厂配煤掺烧分析研究火电厂配煤掺烧是指在火电厂燃烧过程中,将多种不同种类的煤炭混合供给燃烧系统进行燃烧的一种方式。

火电厂配煤掺烧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本文将对火电厂配煤掺烧进行分析研究。

火电厂配煤掺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配煤掺烧,可以利用不同种类的煤炭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

不同种类的煤炭具有不同的气化性质和燃烧特性,通过合理的配比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和经济效益。

火电厂配煤掺烧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不同种类的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含量不同,通过合理的配比可以降低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量。

一些含硫和高灰分的煤炭可以与低硫和低灰分煤炭混合燃烧,减少SO2和灰渣的排放。

火电厂配煤掺烧还可以提高燃烧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

通过合理的配比,可以适应煤炭市场的变化和供应的不稳定性。

在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加入副燃料(如生物质、废弃物等)来弥补煤炭供应的不足。

火电厂配煤掺烧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配煤比例的确定、混合燃烧过程的模拟和优化以及燃烧系统的适应性研究等。

需要确定不同种类煤炭的配比,考虑煤炭的热值、气化性质和燃烧特性等因素,以实现最佳的燃烧效果和经济效益。

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和仿真软件对配煤掺烧过程进行模拟和优化。

通过建立煤炭气化和燃烧的模型,分析配煤比例对燃烧效率和污染物排放的影响,优化燃烧参数和操作条件,以实现最佳的掺烧效果。

还需要研究火电厂燃烧系统对不同煤炭配比的适应性。

考虑到煤炭种类和供应的变化,需要研究燃烧系统在不同配比下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通过分析不同煤炭配比下的燃烧特性和污染物排放情况,提出改进和优化措施,以提高燃烧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

火电厂配煤掺烧是一种有效的燃烧方式,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通过配煤比例的确定、混合燃烧过程的模拟和优化以及燃烧系统的适应性研究,可以实现最佳的掺烧效果,对提高火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火力发电厂配煤掺烧

浅谈火力发电厂配煤掺烧

浅谈火力发电厂配煤掺烧火力发电厂是我国主要的电力发电方式之一。

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为了保证火力发电厂的正常运行,需要大量的燃料,其中煤炭是最重要的能源。

煤炭是一种含硫量较高的化石燃料,其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气体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为了降低火力发电厂的煤炭消耗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火力发电厂采用了配煤掺烧的技术,即使用多种不同种类的煤炭进行混合燃烧,或将部分生物质、废料等不同种类的可燃物质掺入煤中共同燃烧。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燃料的多元化利用,降低煤炭总消耗,同时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提高环保效益。

配煤掺烧技术可分为两种基本模式:混合燃烧和掺入燃烧。

混合燃烧是在烧炉内将两种或以上的煤炭混合后燃烧。

混合比例的选择要考虑煤种的类型、质量、供应情况等多种因素。

混合煤的性质包含了混合煤中各煤种的平均性质。

为了方便控制混合后煤种的性质,在混配时通常要参考混合煤的性质表或使用专门的混配软件。

混煤过程中必须加强排烟措施,以避免混煤过程中烟气的间歇性波动。

掺入燃烧是指在燃烧过程中,将其他可燃物质掺入煤中一起燃烧。

由于煤的不同,其燃烧工况也各不相同,因此掺烧物质的性质应该与煤的性质相近,以减小火力发电机组对新燃料的适应期。

掺烧物质的使用需要考虑其种类、性质、含量、可靠性等多方面的因素,掺入过多或不合适的物质反而会影响燃烧的稳定性和效果。

通过采用配煤掺烧技术,可以在不增加污染控制成本的情况下实现抑制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的目标,同时也可以减少煤炭的消耗,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这对于煤炭资源短缺的我国来说至关重要。

大唐淮北虎山深度配煤掺烧方案及控制措施

大唐淮北虎山深度配煤掺烧方案及控制措施

大唐淮北虎山深度配煤掺烧方案及控制措施大唐淮北虎山发电厂位于中国淮北地区,是一座优秀的燃煤电厂。

深度配煤掺烧方案是指将不同种类和品质的煤炭混合燃烧,以达到优化燃料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以下是大唐淮北虎山发电厂深度配煤掺烧方案及控制措施的详细介绍:1.燃料的选择和分类:大唐淮北虎山发电厂可以选择具有不同热值和灰分特性的煤炭作为混合燃料。

根据燃料特性和要求,将煤炭进行分类,确定配煤比例和使用方法。

2.混合燃料的制备:根据配煤比例,将不同种类和品质的煤炭进行混合。

为了确保混合均匀,可以采用机械混合设备,如混合机或搅拌器。

混合煤炭的热值和灰分应进行测试,以确保符合要求。

3.燃烧控制技术:深度配煤掺烧过程中,需要采用先进的燃烧控制技术,确保燃料的完全燃烧和低排放。

控制煤粉的供给速度和稳定性,燃烧温度的控制,保持适当的氧气浓度等,以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

4.燃烧系统优化:对燃烧系统进行优化,包括煤粉的研磨和干燥系统、燃烧器的设计和调整等。

通过燃烧系统的改进,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和煤炭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5.环境保护设施的安装:为了控制煤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大唐淮北虎山发电厂需要安装先进的环境保护设施,如除尘器、脱硫装置和脱硝装置。

这些设施可以有效地捕集和去除煤烟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

6.监测和调试:深度配煤掺烧方案实施后,需要对系统进行监测和调试,确保煤炭的混合和燃烧工艺的正常运行。

定期检查和测试燃烧效果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时调整操作参数和设备设施,以保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优化效果。

通过以上深度配煤掺烧方案和控制措施的实施,大唐淮北虎山发电厂可以实现燃煤资源的最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

这不仅可以提高发电厂的经济效益,还能够保护环境,减少对空气和水资源的污染。

同时,深度配煤掺烧也是中国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一步,有助于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升级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发电部配煤掺烧管理规定

发电部配煤掺烧管理规定

配煤掺烧管理规定一、各负荷段的划分及上煤煤质要求:1、高负荷阶段(260MW及以上,早7:00~12:00、晚19:00~23:00),要求入炉煤低位发热量不低于18.5MJ/Kg,干燥无灰基挥发份不低于25%,硫分低于1.3%。

2、在中负荷阶段(19万-25万),时间为早8:00~22:00(若不加高负荷的情况下)要求入炉煤低位发热量不低于16.5MJ/Kg,干燥无灰基挥发份大于28%,硫分低于1.4%。

3、在低负荷阶段(18万及以下)时间为晚23:00~7:00,为了保证锅炉机组安全运行,要求入炉煤低位发热量不低于16.8MJ/Kg,干燥无灰基挥发份大于30%,硫分低于1.5%。

二、提前配煤的原则及计算方法1、要求高峰前若4台磨运行,平均单磨煤量25吨(煤仓煤位10米180吨),则8小时前安排上煤(给燃运1小时准备及调煤质时间,按最低负荷18万测算)。

2、要求高峰前若3台磨运行,平均单磨煤量30吨,煤位10米180吨),则7小时前安排上煤(给燃运1小时准备及调煤质时间,按最低负荷18万测算)。

3、高负荷持续时间5小时(需上煤900吨,5台磨原煤仓平均上180吨)。

4、以上为测算原则,后夜及白班各值值长根据当时负荷,给煤量,原煤仓煤位确定高负荷前上煤时间(参照附录原煤仓煤位与煤量关系确定上煤时间),值长根据负荷曲线给燃运下令,发现实际给煤量不正常变化应通知到燃运,低负荷段上煤原则相同。

三、为了贯彻集团公司“配煤掺烧”精神,保证锅炉机组安全运行和电网负荷需求,防止发生燃烧恶化,运营公司燃煤专业应按照发电部要求保证A、B、D、E原煤仓煤质稳定,C原煤仓煤质在要求的范围内可适当降低,但不能因煤质太差(不低于14MJ/kg)而影响机组负荷、安全运行或者因脱硫环保指标严重超标而迫使机组减负荷。

四、燃运保持各原煤仓煤位(雨季不低于10米,正常状态8米为警戒位),低于警戒位经判断若对正常运行有影响,接到燃运汇报后值长应向生产厂领导汇报。

大型火力发电厂深化配煤掺烧分析与研究

大型火力发电厂深化配煤掺烧分析与研究

大型火力发电厂深化配煤掺烧分析与研究摘要:对于大型火力发电厂而言,不仅要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要实现利益最大化。

因此,本文以深化配煤掺烧为切入点,探讨该技术在运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配煤掺烧;燃煤一、配煤掺烧概述配煤掺烧指的是,在火力发电厂的燃煤阶段,需要按照一定的配比依据,加入一定量的劣质煤,从而降低入炉煤的热值,降低入厂煤标煤单价,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掺烧有很多好处,比如:通过掺烧的方式燃用远低于设计煤种的煤质,减少企业在燃料方面的成本,也可以对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根据掺混位置的不同,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炉前配煤,另一种是炉内掺烧。

其中炉前配煤又分为三种形式,包括配煤场配煤、电厂皮带混煤、煤场配煤。

配煤场配煤指的是,在专门的配煤场中,进行按需配煤。

这种方式可以对燃煤起到综合调度的作用,能够保证配煤的准确度。

但这种方式也存在弊端,就是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和投资,同时,也缺乏灵活性和实效性。

其余的两种形式是在煤场或煤仓中,根据比例提前调制好各种煤炭,然后进入炉膛内进行燃烧。

由于在煤场配煤或皮带配煤均需要在煤场能做到分堆存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这个要求对于额定储量较小的煤场非常困难,所以会造成配烧后入炉煤的精细度比较低,容易出现不均匀的情况,不利于锅炉燃烧。

二、大型火力发电厂配煤掺烧中存在的问题(一)锅炉燃烧的稳定性锅炉燃烧能够保持稳定性,其中重要的一点是,避免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突然发生锅炉灭火,同时,保持炉膛内的火焰保证一定的充满度,不至于太影响锅炉运行经济性。

一般来说,过高的比例劣质煤的掺入会影响到燃料整体的燃烧程度,但为了能够达到指定的蒸汽品质满足汽轮机的需要,自动控制系统往往会将更多的燃料直接倒入炉膛内,这时,空气流量就会达到最大的承受限度,突然熄灭的情况就很容易发生。

换一种方式来看,这种工作形式属于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在配煤掺烧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劣质煤的比例进行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煤掺烧需要根据原煤水分、原煤灰分及煤的 热值核算磨煤机的干燥出力。
配煤掺烧

制粉系统通风出力: 了解一次风机是否有裕度。 了解制粉系统各部分阻力是否在合理范围。 了解冷热风门开度是否合理



配煤掺烧

锅炉运行参数 锅炉主要运行参数包括蒸汽压力、蒸汽温度、 减温水量。

配煤掺烧

锅炉运行参数 一般来说,现代煤粉锅炉过热器为辐射特性, 再热器对流特性。 拟配煤种水分、灰分增加,炉内温度降低,对 流换热系数加大。 汽温变化趋势:过热蒸汽温度下降,再热蒸汽 温度上升。过热减温水量下降,再热减温水量 上升。
煤及配煤掺烧
吴生来
二○一六年三月
目录

煤的种类 配煤掺烧 国内主要燃烧器简介 关于节能降耗
煤的种类


煤的生成 根据成煤植物种类不同,煤主要分为两大类。 腐泥煤:由低等植物和少量浮游生物形成的煤。 腐植煤:由高等植物形成的煤。 人们一般讲的煤指的是腐植煤。 腐植煤包括: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目录

煤的种类 配煤掺烧 国内主要燃烧器简介 关于节能降耗
配煤掺烧
配煤掺烧主要研究的问题: (1)配煤掺烧关注的几个重点; (2)煤品质主要指标; (3)可加成性计算; (4)配煤掺烧燃烧调整试验; (5)配煤方案经济性比较。
配煤掺烧
配煤掺烧关注的几个重点: 锅炉出力; 燃烧稳定性; 炉内结渣和受热面积灰; 高温腐蚀与低温腐蚀; 运行经济性。
65 137 203 251 295 355 408
动物 人类出现
植物 现代植物时代
煤种 泥炭
哺乳动物 时代
古猿出现 灵长类出现
被子植物 时代
草原面 积扩大 被子植 物繁殖 被子植 物出现 裸子植 物繁殖 裸子植 物出现 大规模 森林出 现 小型森 林出现 陆生维 管植物
褐煤为主, 少量烟煤。
爬行动物 时代

配煤掺烧

磨煤机计算出力:B/n
B——锅炉BMCR工况燃煤量,与发热量Qnet.ar有关; n——投运磨煤机。

配煤掺烧需要根据煤可磨性指数、原煤水分、 原煤灰分及煤的热值核算磨煤机的计算出力和 保证出力。

最大出力>保证出力>计算出力
配煤掺烧

磨煤机干燥出力: 磨煤机干燥出力主要与原煤水分有关,同时与 磨煤机计算出力有关。

配煤掺烧



炉内结渣和受热面积灰 主要考虑拟配煤种灰熔融性温度是否合适。 一般建议灰熔融性温度低的煤种与灰熔融性温 度高的煤种掺烧。 如果有必要掺烧灰熔融性温度低的煤种,且采 用分仓上煤方式,该煤种宜放在下层燃烧器燃 烧,特别是采用四角切圆燃烧方式或墙式切圆 燃烧方式的锅炉。 吹灰器投运次数,投运方式应做调整。
煤的主要指标对锅炉设计影响
指标 Vdaf
Qnet.ar Ad Mt
影响因素 煤粉着火、燃尽 锅炉出力、煤粉着火 炉内热负荷分布
燃烧、磨损、 结渣、积灰 烟气温度 烟气量 高温腐蚀 低温腐蚀 炉内结渣 受热面积灰
对设计选型的影响
燃烧器配风设计 磨煤机干燥出力
炉膛热力特征参数 辅机出力
煤的种类

各种煤的基本结构单元:
煤的种类
煤的种类
煤的种类



煤的结构单元以缩合芳香环为核心,缩合环的数目随 煤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C为70-83%(褐煤)时,平 均环数为2;C为83-90%(烟煤)时,平均环数3-5 ;C > 90%(无烟煤)时,环数目急增,C>95%时, 环数目>40。 煤中碳元素芳香化程度:烟煤≤80%,无烟煤接近 100%。 低煤化度煤基本结构单元的核以苯环、萘环和菲环为 主,中等煤化度煤基本结构单元的核以菲环、蒽环和 芘环为主,在无烟煤阶段,基本结构单元核的芳香环 数急剧增加,逐渐趋向石墨结构。
煤的种类


煤结构单元侧链包括: 烷基; 含氧官能团,主要包括羧基(-COOH)、羟基(-OH )、羰基(=C=O)、甲氧基(-OCH3)和醚键(-O); 含氮、含硫官能团,主要包括硫醇(R-SH)、硫醚 、二硫醚(R-S-S-R’)、硫醌及杂环硫。
煤的种类



桥键主要包括: 次甲基键(-(CH2)n-); 醚键、硫醚键(-O-,-S-,-S-S-); 次甲基醚键和次甲基硫醚键(-CH2-O-,-CH2-S-); 芳香碳-碳键(-C-C-)。
煤的种类




随着芳香环缩合程度逐渐增大,煤的反应活性趋于稳 定。 这是无烟煤、烟煤、褐煤化学性质不同的关键所在。 因此出现了不同的煤种。 表现在热解过程中挥发分产量逐渐减少,燃烧过程中 着火点不同,逐渐不易着火燃尽。 将挥发分作为煤分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十分合理的。
煤的种类

随着芳香环缩合程度逐渐增大,呈现各向异性。 根据镜质体反射率不同,可以将煤进行分类。

煤的种类
GB5751-86 中国煤炭分类
煤的种类
GB/T6948-1998煤的镜质体反射率显微镜测定方法


根据反射率的大小,煤可以分为: 褐煤2种。 烟煤: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 贫煤。 无烟煤。 这种分类方法较好地体现了煤的燃烧特性。 烟煤合并简称:气焰煤、焦肥煤、贫瘦煤。



煤的种类

煤的化学结构模型
煤的种类




煤的大分子结构概念: 煤的大分子结构是有不同的基本结构单元组成;基本 结构单元由基本结构单元核和周围的侧链组成。 基本结构单元核一般由2个以上缩合芳香环或氢化芳 香环组成;侧链由烷基和各种官能团组成。 各基本结构单元之间由多种形式的桥键相连,通过桥 键连接形成三维煤大分子结构。 基本结构单元中含有杂原子。 同一种煤分子中各个基本结构单元的结构相似 相同煤化度的煤的同一显微组分是由许多结构相似的 煤分子组成的混合物。
软躯体动物爆 发
中元古
古元古 太 古 宙 新太古 中太古 古太古 始太古
PT
1800
2500 2800 3200 3600 4600
低等无脊椎动物出现
高级藻类出现
海生藻类出现
Ar
原核生物(细菌、蓝藻)出现 原始生命蛋白质出现
煤的种类

煤的化学结构 煤是以有机体为主,并具有不同的相对分子质量、不 同化学结构的一组“相似化合物”的混合物。 相似化合物被称作基本结构单元,也就是说,煤是许 许多多的基本结构单元组合而成的大分子结构。 基本结构单元由基本结构单元核和周围的侧链组成。 基本结构单元之间由多种形式的桥键相连
鸟类出现 恐龙繁殖 恐龙哺乳类出 现 爬行类出现 两栖类繁殖 陆生无脊椎动 物发展 两栖类出现 带壳动物爆发
裸子植物 时代
褐煤、烟 煤, 少量无烟 煤。 烟煤 无烟煤
两栖动物 时代 鱼类时代
S O
435 495
540
奥陶纪
寒武纪 震旦纪
孢子植物 时代
石煤
海生无脊椎动 物时代
元 古 宙
新元古
Z
650 1000

配煤掺烧

燃烧稳定性 炉内温度分布: 炉膛自下而上,烟气温度递增。最下层燃烧 器层温度最低,整组燃烧器出口及其以上1m 处炉膛温度最高。

配煤掺烧

燃烧稳定性 炉内过程
煤粉颗粒—已燃尽—水冷壁—炉内结渣 煤粉颗粒—未燃尽—水冷壁—高温腐蚀 已燃尽—切圆燃烧/高挥发分煤—灰熔点温度低—燃 烧器出口—炉内结渣 未燃尽—对冲燃烧/低挥发份煤—高硫煤—燃烧器区 域—高温腐蚀


煤的生成
宙 代 纪 第四纪 新生代 新近纪 Kz 古近纪 白垩纪 显 生 宙 中生代 侏罗纪 Mz 三叠纪 二叠纪 石炭纪 古生代 泥盆纪 Pz 志留纪 世 全新世 更新世 上新世 中新世 渐新世 始新世 古新世 K J T P C D 代号 Q N
地质年代表
主要生物进化 中国主要 成煤期
E
距今大约 年代 (百万年) 1 2.5 5 24 37 58
煤的种类
配煤燃烧前应充分了解煤种特性

煤中有机物——是否易着火、是否易燃尽、是 否会结焦,是否会出现高温腐蚀,确定如何合 理配风。
(1)表征煤化程度指标:挥发分、固定炭、发 热量;镜质体反射率。 (2)硫分。
煤的种类

煤中无机物——是否会结渣。
(1)灰熔融温度:t1、t2、t3。 (2)灰成分: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对结渣性煤种采取的措施: (1)适量增大氧量——减小出现还原性气氛的倾向; (2)选择合理的切圆直径(或火焰结构); (3)一次风粉配平; (4)煤粉细度不能太粗。
煤的种类



煤结构的主体是三维空间高度交联的非晶质大分子聚 合物,煤的每个大分子由结构相似而又不完全相同的 基本结构单元聚合而成。 低煤化度煤的芳香缩合度较小,桥键、侧链和官能团 较多,低分子化合物较多,其结构无方向性,空隙率 和比表面积大。 随煤化度加深,芳香环缩合程度逐渐增大,桥键、侧 链和官能团逐渐减少,分子内部排列逐渐有序化,分 子之间平行定向程度增加,呈现各向异性。至无烟煤 阶段,分子排列逐渐趋向芳香环高度缩合的石墨结构 。
配煤掺烧


燃烧稳定性 如果拟配煤种包括高挥发分煤和低挥发分煤, 等离子或少油点火喷燃器层应燃烧高挥发分煤 种。 如果拟配煤种包括高挥发分煤和低挥发分煤, 下层燃烧器宜烧高挥发分煤,将低挥发分煤放 在上层燃烧器燃烧。
配煤掺烧

燃烧稳定性 下层燃烧器区域温度低,烟气对煤粉颗粒托浮 能力比上层燃烧器小,因此高挥发分煤应放在 下层燃烧,特别是前后墙对冲旋流燃烧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