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单向板肋梁楼盖计算

单向板肋梁楼盖计算首先,设计单向板肋梁楼盖的前提是要了解楼盖的荷载。
常见的楼盖荷载有自重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自重荷载是指楼盖自身的重量,可以通过材料的密度和厚度计算得到。
活荷载是指楼盖上的人员和设备的重量,可以通过场所使用的特性和设计规范来确定。
风荷载是指风对楼盖的作用力,一般可以由风荷载标准给出。
然后,需要确定梁和板的尺寸。
梁的尺寸受到梁的跨度和荷载的影响,在设计中常使用梁的自由度方法来确定。
自由度方法是通过假定梁在轴向上受到弯曲,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如跨度、受力和材料等,来计算出梁的截面尺寸。
板的尺寸主要是受到梁的支撑间距和荷载的影响。
板的设计一般采用弹性薄板理论,计算出板的厚度和边框的尺寸。
接下来,需要确定梁与板之间的连接方式。
常见的连接方式有梁-板法兰连接和梁-板焊接连接。
在法兰连接中,梁与板之间通过法兰连接件连接,需要根据载荷和材料,选择适当的法兰连接尺寸。
在焊接连接中,梁与板之间通过焊接连接,需要根据梁和板的材料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
最后,还需要考虑构造的施工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方法。
例如,通过使用模板和支撑结构来保持板的形状,使用脚手架和起重设备来搭建梁的支撑结构,并且需要进行质量检查来确保构造的安全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需要考虑荷载、梁和板的尺寸、梁与板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构造的施工问题。
这些因素要根据具体的场所和要求来确定,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可以确保楼盖结构的安全和可靠。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PPT)

在均布及三角形荷载作用下:
M k1gl 2 k2ql 2 V k3gl k4ql
在集中荷载作用下:
M k5Gl k6Ql V k7G k8Q
2.3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3 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措施计算构造内力
内力包络图
由内力叠合图形旳外包线构成,它反应出各截面可能产生旳最大 内力值,是设计时选择截面和布置钢筋旳根据。
次 梁 :(4~6)m 主 梁 :(5~8)m
构造平面布置方案
(a) 主梁横向布置
(b) 主梁纵向布置 单向板肋梁楼盖布置方案
(c) 只布置次梁
2.3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2 现浇整体式楼盖构造内力分析措施
弹性理论 有较大旳安全贮备。 塑性理论 内力分析与截面计算相协调,成果比较经济,但一般
情况下构造旳裂缝较宽,变形较大。
民用建h筑/ l 楼板 l ≥70mm
工业建筑楼板 ≥80hmm
• 高跨h比/ l h 中旳
取短h向跨度
h
• 板厚一般宜为h
80mm≤ ≤16h0mm
• 高跨比 中旳 为肋高
1 单向板肋梁楼盖构造布置
构造布置涉及柱网、承重墙、梁和板旳布置
应综合考虑建筑功能、造价及施工条件等,合理拟定构造旳平面布置。 根据工程实践,常用跨度为:单向板 :(1.7~2.5)m
混凝土构造设计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单向板与双向板
单向板:荷载作用下,只在一种方向或主要在一种方向弯曲旳板。 双向板:荷载作用下,在两个方向弯曲,且不能忽视任一方向弯曲旳板。
《混凝土构造设计规范》(GB 50010-2023)要求:
(1) 对两边支承旳板,应按单向板计算。 (2) 对于四边支承旳板
单向板肋梁楼盖

刘建平:副教授
第一章 楼盖结构
本章主要内容
单向板肋梁楼盖 双向板肋梁楼盖
无梁楼盖
装配式与装配整体式楼盖 楼梯与雨蓬
第一章 平面楼盖
1.1
教学目标:
概述
1. 了解现浇楼盖的几种形式;
2. 掌握设计上区分单、双向板的方法;
重 点 单向板与双向板的概念及其区别;
1.1 概 述
第一章 平面楼盖
一、单向板与双向板
§10.2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第一章 平面楼盖
单向板:主要在一个方向受力的板。 双向板:在两个方向受力都不能忽略任一方向弯曲的板。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规定:
(1) 对两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 (2) 对于四边支承的板
l / b 2 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2 l / b 3 时,宜按双向板计算;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 l / b 3 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2) 配筋构造
1)受力钢筋
板中受力钢筋配筋构造
钢筋种类 常用直径 间 距 一般采用HPB235、HRB335 6mm、8mm、10mm、12mm,负钢筋宜采用较大直径 一般不小于70mm 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 板厚h >150mm时,不宜大于1.5h,且不宜大于300mm 锚固好 ,整体性好 ,节约钢筋,施工复杂 锚固较差 ,用钢量稍高,但施工方便 板底钢筋:半圆弯钩,上部负弯矩钢筋:直钩 一般按构造处理 板相邻跨度相差超过 20%或各跨荷载相差较大时,应按 弯矩包络图确定
板
次梁
1 g g q 4
次梁抗扭刚度对板的Leabharlann 响§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计算说明书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计算说明书一设计基础资料我的课程序号是01.我的设计任务是对三类金工车间进行结构设计。
3级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级别是II级,安全系数K=1.2。
板内力计算时,板面作用的可变荷载标准值为10KN/;次梁内力计算时,板面作用的可变荷载标准值是8 KN/;主梁内力计算时,板面作用的可变荷载标准值是7KN/。
三类金工车间的横向柱距Lx=6900mm,纵向柱距Ly=6000mm。
可变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为1.2,永久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为1.05。
建筑物四周为承重砖墙(370mm),平面定位轴线外侧为250mm,内侧为120mm,中间有钢筋砼柱,截面尺寸350X350。
根据任务书要求,板和次梁的内力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车间内无侵蚀介质,环境类别为二类,板的保护层厚度为25mm,主梁次梁的保护层厚度为35mm。
结构层钢筋砼重度25KN/,水泥砂浆面层重度205KN/,混合砂浆天花抹面层重度175KN/柱、主梁、次梁、受力钢筋采用HRB400钢筋,==360N/,混凝土采用C30,=14.3 N/;板的受力筋采用HRB335,==300 N/,混凝土采用C25,=11.9N/;其他(板的分布筋、梁、柱的箍筋及构造钢筋等)均采用HPB300钢筋,=270N/。
二结构的梁格布置和截面尺寸主梁沿横向布置,跨度为6.9m ;次梁沿横向布置,跨度为6.0m,在每跨主梁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长跨与短跨之比为2.6 <2.6<3 。
按单向板设计,沿长跨方向应配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
依据《教材》P232次梁的高度与跨度之比为1/18-1/12,次梁截面尺寸初步确定为200mm ×500mm;主梁的高度与跨度的比值为1/15-1/10,主梁截面尺寸初步确定为250mm×600mm;工业厂房楼板的厚度不小于80mm,本文初步确定板厚为90mm。
三板的内力计算及截面设计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内力,只需进行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
单项板肋梁楼盖得计算

单向板肋梁楼盖得计算一、 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主梁的跨度为6.6m ,次梁的跨度为6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m 。
0102/l l =6÷2.2=2.732<0102/l l <3的板,可按单向板设计,但应适当增加沿长跨方向的分布钢筋,以承担长跨方向的弯矩。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 ≥2200/40=55mm (因为单向板的厚度应不小于跨度的1/40(连续板),板的配筋率一般为0.3%~0.8%)。
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 ≥80㎜,取板厚h=80㎜。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0l /18~0l /12=6000/18~6000/12=334~500mm 。
考虑到楼面可变荷载比较大,取h=500mm 。
截面宽度取取b=500/3~500/2=167~250mm,取b=200mm 。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h=0l /15~0l /10=6600/15~6600/10=440~660mm,取h=650mm 。
截面宽度取b=300mm (同次梁计算) 楼盖板结构平面布置图:二、 板的设计轴线①~②、⑤~⑥的板属于端区格单向板,轴线②~⑤的板属于中间区格单向板。
⑴荷载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 20*0.02=0.4KN /㎡80mm 厚钢筋混凝土板 25*0.08=2 KN /㎡ 20mm 厚石灰砂浆 17*0.02=0.34 KN /㎡小计 2.74 KN /㎡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 6 KN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应楼面可变荷载标注值大于4.0 KN /㎡,所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3,于是板的永久荷载设计值: g=2.74*1.2=3.29 KN /㎡ 可变荷载设计值: q=6*1.3=7.8 KN /㎡荷载总设计值: g+q=3.29+7.8=11.09 KN /㎡≈11.1 KN /㎡ (2)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200mm*500mm ,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 ,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 。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全文可读

分离式: 正弯矩钢筋和负弯矩钢筋分别设置 施工方便 ,用钢量较大 ,锚固不如弯起式好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五、截面计算和构造要求 板的计算和构造要求 2、板的构造要求
弯起式配筋
分离式配筋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四、按塑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塑性铰的概念
构件在塑性变形集中产生的区域形成 了一个能够转动的“铰 ”,一般称为塑性
塑性铰铰形成示意图
塑性铰特点:
塑性铰能承受弯矩
塑性铰有一定长度
塑性铰只能沿弯矩作 用的方向 ,绕中和轴 发生单向转动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四、按塑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五、截面计算和构造要求 板的计算和构造要求 2、板的构造要求
单向板中除受力钢筋通常还设置四种构造钢筋
分布钢筋 与主梁垂直的上部构造钢筋 板端上部构造钢筋
板角构造钢筋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五、截面计算和构造要求 板的计算和构造要求
2、板的构造要求
板顶的分 布钢筋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0.55
中间支座
外侧Cex
内侧Cin
0.55
0.55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四、按塑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的一般原则
控制支座和跨中截面配筋率
弯矩调幅不宜过大
使调整后跨中弯矩尽量接近原包络图 的弯矩值 ,调幅后仍能满足平衡条件 调幅后 ,控制弯矩值不宜小于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四、按塑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的适用范围 不能采用塑性理论计算方法的结构主要有: 在使用阶段不允许开裂 处于重要部位而要求可靠度较高 受动力和疲劳荷载作用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可打印修改) (2)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课程设计主题:《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辅导资料内容:概述混凝土梁板结构主要是由板和梁组成的结构体系,其支承结构体系可为柱或墙体。
它是工业与民用房屋楼盖、屋盖、楼梯及雨篷等广泛采用的结构形式。
此外,它还应用于基础结构(肋梁式筏板基础)、桥梁结构及水工结构等。
因此,研究混凝土梁板结构的设计原理及其构造要求具有普遍意义。
混凝土整体式梁板结构中,若有梁有板称为梁板结构,以此种梁板结构作楼盖时亦称肋梁楼盖(a)。
若有板无梁则称为无梁楼盖或板柱结构(b)。
肋梁楼盖b )无梁楼这里我们做的课程设计涉及肋梁楼盖。
基本概念阐述:单向板和双向板的概念单向板——荷载由短向板带承受的四边支承板称为单向板,由单向板组成的梁板结构称为单向板梁板结构。
双向板——荷载由两个方向板带共同承受的四边支承板称为双向板。
由双向板组成的梁板结构称为双向板梁板结构。
《规范》规定:当,按单向板计算(荷载主要沿短边方向传递,可忽略荷载沿长边方向21/3l l ≥的传递);当,按双向板计算(荷载沿长边方向的传递不可忽略)。
21/2l l ≤当时,宜按双向板计算212/3l l <<这里我们做的课程设计涉及单向板。
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课程设计具体内容楼盖设计的步骤:1) 结构布置:确定柱网尺寸,梁格间距。
2) 结构计算:确定计算简图,内力分析及组合,配筋计算。
3) 绘制施工图。
一、单向板肋形楼盖的结构布置单向板肋形楼盖由单向板、次梁和主梁组成。
*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平面布置方案主梁横向布置,次梁纵向布置(图1.3a );主梁纵向布置,次梁横向布置(图1.3b);只布置次梁,不布置主梁(图1.3c)。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时应注意的问题梁格布置应力求简单、规整,梁梁贯通,板厚及梁截面尺寸尽可能一致。
要考虑美观的要求,还要考虑尽量使计算方便。
柱网不宜过大,构件的跨度太大或太小均不经济,应控制在合理跨度范围内。
通常板的跨度1.7~2.7m,不宜超过3m;次梁的跨度取4~6m;主梁的跨度取5~8m 。
现浇式整体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一、设计资料某工业厂房房屋,层高3.6m,总长25.24m,总宽18.24m,楼盖采用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楼面活荷载标准值6.0 kN/m2,楼面面层为20㎜厚水泥砂浆面层,15㎜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梁、板混凝土均采用C20级;主、次梁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钢,其他采用HPB300级钢。
二、结构布置楼盖采用单向板肋梁楼盖方案,其构件尺寸:板厚80㎜,次梁截面为b×h=200㎜×400㎜,主梁截面为b×h=250㎜×600㎜,柱截面为b×h=400㎜×400㎜梁板布置如下图:三、板的计算(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取每米宽板带为计算单元)1、荷载20㎜厚水泥砂浆面层:20×0.02=0.4 kN/m280㎜厚钢筋混凝土板:25×0.08=2.0 kN/m215㎜厚混合砂浆抹灰:17×0.015=0.26 kN/m2恒载标准值:gk=0.4+2.0+0.26=2.66 kN/m2活载标准值:pk=6.0 kN/m2a.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q=1.2×2.66+1.3×6.0=10.99 kN/m2b.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q=1.35×2.66+0.7×1.3×6.0=9.05 kN/m2每米板宽:q=10.99 kN/m2、计算简图计算跨度中间跨l0=l n=2000-200=1800㎜边跨l0=l n+(h/2)=2000-120-100+(80/2)=1820㎜l0=l n+(a/2)=1780+(120/2)=1840㎜取l0=1820㎜跨度差(1820-1800)/2=1.1%﹤10%故板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
3、内力计算板的弯矩计算如下表:4、配筋计算b=1000㎜ h=80㎜ h0=80-20=60㎜ f c=9.6 N/㎜2 f y=270 N/㎜2正截面强度计算如下表:截面位置 边跨中 第一内支座 中间跨跨中中间跨支座M(kN ·m)3.31﹣3.312.232.23×0.8﹣2.54﹣2.54×0.80.096 0.096 0.065 0.052 0.073 0.0590.1010.101 0.067 0.053 0.076 0.061 0bh A f f ξ=215215 143113162130选用钢筋实配面积(㎜2)251251189189189189注:对于轴线 间板带,其中间支座和中间跨中截面弯矩设计值可折减20%实际配筋:min 196 1.10.24%0.2%45450.18%100080270s t y A f bh f ρρ===>=⨯=⨯=⨯及 符合要求根据计算结果及板的构造要求,画出配筋图,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剪力计算系数β
截 面位置
端支座 内侧Ain
离端第二支座
外侧Bex
内侧Bin
0.45
0.60
0.55
0.50
0.55
中间支座
外侧Cex
内侧Cin
0.55
0.55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四、按塑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的一般原则
控制支座和跨中截面配筋率
弯矩调幅不宜过大
使调整后跨中弯矩尽量接近原包络图 的弯矩值,调幅后仍能满足平衡条件
g/ g q, 4
q / 3q 4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三、按弹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三、按弹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
求跨中最大正弯矩时 本跨隔跨布置活荷载
求跨中最大负弯矩时 邻跨隔跨布置活荷载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三、按弹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二、计算简图
荷载取值 楼盖荷载
恒荷载 活荷载
板、次梁、主梁计算简图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二、计算简图 荷载取值
由于支承构件的抗扭刚 度,使被支承构件跨中弯矩 有所减小,设计中通过采用 增大恒荷载和减小活荷载的 办法来考虑
对于板:
g/
g
q 2
,
q/ q 2
对于次梁
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
求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 邻跨隔跨布置活荷载
求支座截面最大剪力 邻跨隔跨布置活荷载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三、按弹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内力计算
将等跨连续梁、板在各种不同布置荷载 作用下的内力系数,制成计算表格,设计时 可直接从表中查内力系数计算截面内力。
均布荷载作用下
M 表中系数 ql 2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四、按塑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塑性铰的概念
构件在塑性变形集中产生的区域形成
了一个能够转动的“铰”,一般称为塑性
塑性铰铰形成示意图
塑性铰特点:
塑性铰能承受弯矩 塑性铰有一定长度
塑性铰只能沿弯矩作 用的方向,绕中和轴 发生单向转动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四、按塑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计算跨数 跨数多于五跨的等跨度或相差不超过
10%、等刚度、等荷载的连续梁板,可近 似按五跨计算
简化为五 跨连续梁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二、计算简图 计算跨度:
板、梁的计算跨度是指在内力计算时 所采用的跨间长度
板和梁的计算跨度应根据其跨数、 支座情况及内力计算方法的不同按 《规范》的规定取用。(见表9-1)
板和主次梁可看作多跨连续梁或板, 计算简图要表示出:
跨数 计算跨度 支座特点 荷载形式、位置及大小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二、计算简图 支座特点
板的支座是次梁 次梁支座是主梁
简化为
铰支座
梁抗弯刚度比柱 抗弯刚度大很多
主梁支座是柱
否则
主梁看作铰支 于柱的连续梁
框架梁设计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二、计算简图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楼盖的设计步骤一般为:
结构平面布置(尺寸、位置) 确定计算简图
内力分析计算 配筋及构造要求
绘制施工图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一、结构平面布置
柱网布置: 应综合考虑房屋使用要求和梁的合理跨度确
定柱网尺寸 一般: 次梁的跨度取4~6m; 主梁的跨度取5~8m。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一、结构平面布置
AⅠ
B
Ⅱ
C
Ⅲ
梁、板搁支在墙 上
0
1 二跨连续:
11
1
板
与梁整浇
1 16
梁
连接
1 24
10
1 三跨及以 14 上连续:
1 16
1 14
1 16
梁与柱整浇连接
1 16
1 14
1 11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四、按塑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支承情况
搁支在 墙上 与梁或柱 整体连接
梁格布置: 确定跨度,考虑主、次梁的方向和
间距并与柱网布置相协调
布置方向
横向布置 纵向布置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一、结构平面布置 柱网与梁格布置
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平面布置方案主要有三种:
主梁横向布置 次梁纵向布置
主梁纵向布置 次梁横向布置
只布置次梁 不设置主梁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二、计算简图
调幅后,控制弯矩值不宜小于
M g ql02
次梁支座的剪力
V g qln
αβ分别为考虑塑性内力重分 布的弯矩、剪力计算系数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四、按塑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弯矩计算系数α
截面位置
支承情况
端支 边跨 离端第二 离端第二 中间 中间跨 座 跨中 支座 跨跨中 支座 跨中
集中荷载作用下
M 表中系数 Pl
V 表中系数 ql
V 表中系数 P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三、按弹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内力包络图 含义:把内力图叠画在同一坐标图上, 其外包线所形成的图形
五跨连续梁在均布荷 载作用下弯矩包络图
五跨连续梁在均布荷 载作用下剪力包络图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四、按塑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超静定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 塑性内力重分布需考虑的因素
塑性铰应具有足够的转动能力 结构构件应具有足够的斜截面承载能力
满足正常使用条件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四、按塑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板和次梁的跨中及支座弯矩
超静定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 塑性铰出现后的加载过程中,结构的内力经
历了一个重新分布的过程称为塑性内力重分布
先在一个截面出现塑性铰
荷载的增加塑性铰陆续出现
最后一个塑性铰出现
整个结构形成几何可变体系
达到极限承载力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四、按塑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超静定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
两跨连续梁在荷载P作用下的内力重分布
三、按弹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支座截面内力计算 支座截面内力取支座边缘截面 作为计算控制截面
MbMV0b 2VbVg
qb
2
第二节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四、按塑性理论方法的结构内力计算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是具有一定塑性性 能的超静定结构,构件的任一截面达到极限承 载力并不会导致整个结构的破坏,因此按弹性 理论方法计算求得的内力不能正确反映结构的 实际破坏内力。为解决上述问题,充分考虑钢 筋混凝土构件的塑性性能,挖掘结构潜在承载 力,达到节省材料和改善配筋的目的,提出了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