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找家》习题

合集下载

20.蚯蚓找家

20.蚯蚓找家

1 温暖、有阳光,有土 我应该住 哪里啊?? 2 温暖,有阳光,有水
3 阴暗,潮湿,有土,有垃圾
蚯蚓为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生活 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畜禽粪便和有机 废物垃圾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也摄 食植物的茎叶等碎片。蚯蚓可使土壤疏松、 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农业增产。
• 蚯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需要适宜 的生态条件,如:温度、湿度、通气。 • 蚯蚓有“六喜六怕” • 六喜:喜阴暗、喜潮湿、喜安静、喜温、 喜酸甜、喜同代而居 • 六怕:怕光、怕震动、怕水淹、怕闷气、 怕农药、怕酸碱
结果:蚯蚓爬向暗的一边。
• 实验2:蚯蚓对干湿环境的反应 • 将盒盖和铺在盒底的湿布拿掉,在盒 的左边放干土,右边放湿土,干、湿土中 间留下一段距离(约3厘米),把蚯蚓放在 干湿土之间,观察蚯蚓பைடு நூலகம்哪边爬。
结果:蚯蚓爬向湿土一边。
• 蚯蚓翻土
蚯蚓在土里上下翻动,把土壤翻动了。
• 蚯蚓潜水
蚯蚓在水里挣扎,身体变白,死了。
大多数真鸭(包括由于个体大小和体形原因而被不正确地称为雁的几种鸟)与天 鹅和雁不同,具有下列特征:雄鸟每年换羽两次;雌性每窝产卵数较多,卵壳光 滑;两性的腿上覆盖着相重叠的鳞片;叫声和羽毛显示出某种程度的性别差异。 所有真鸭,除翘鼻麻鸭和海鸭,都在头一年内性成熟,仅在繁殖季节成对,不像 天鹅和雁那样成熟较晚且终生配对。根据鸭的特有行为,鸭可分为钻水鸭、潜水 鸭和栖鸭3个主要类群。绿头鸭是一种典型的钻水鸭,是大部分家鸭的祖先。栖 鸭如莫斯科鸭有长爪,是最喜欢树栖的鸭。潜水鸭(包括海洋)种类最多。绿头鸭 春天从南方飞到北方产卵,秋天再飞到南方越冬。它们被人类驯养后,便失去了 迁徙的飞性,而且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鸭蛋,不让它们停产抱孵。时间一长,家 鸭就失去了孵蛋的本领。鸭子的眼睛有360度视域,不用转头就可以看到身后。

新教科版五下科学1-4《蚯蚓的选择》练习题(含答案)

新教科版五下科学1-4《蚯蚓的选择》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4课蚯蚓的选择一、填空题。

1.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动物也是一样的。

2.在研究蚯蚓是否喜欢黑暗的环境时,我们要改变的条件是o3.经过探究,我们发现蚯蚓喜欢的环境。

二、判断题。

1.蚯蚓惧光,所以它们通常在泥土里面活动。

()2.在探究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的选择时,不需要考虑蚯蚓的数量,用一条还是多条都可以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3.企鹅体形肥大,脂肪层厚,这是为了能在南极极夜缺少食物的情况下维持生命。

()4.狼在冬季时换成长毛,在夏季时换成短毛,说明它们不能适应夏天的环境。

()5.生物都有各自的生活环境,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三、选择题。

1.我们通常能在()发现蚯蚓。

A. 土壤的表面B.植物的根系周围C.潮湿有光照的院子角落2.下雨天我们经常公有到()A. 土壤里太潮湿了B. 土壤中的温度太低C. 土壤中缺少空气3.下列不是天鹅(如图所示)适应环境的表现是()A.生活在湖泊和溶泽地带B.身体被羽C.蹊(pu)大4.如果在“了解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的选择”实验中,出现了和猜测不一样的结果,我们应该()A.改变实验方案,重新做B.记录下来,再做一次C.放弃实验5.(多选)状状同学在做“蚯蚓喜欢干燥土壤还是湿润土壤”实验时发现,蚯蚓没有爬向潮湿的土壤里,反而爬到了干燥的土壤里。

聪明的你帮助状状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A.土壤放得离蚯蚓太远了,扰乱了蚯蚓的正确判断B.土壤放得比较少,而且平铺在盒底,这样就不能形成蚯蚓生活的真实环境,造成蚯蚓判断错误C.爬向干燥土壤的蚯蚓,只是在土壤表面爬过,并没有往干燥的土壤里钻,还在不安地继续爬动探寻更舒适的“家”3、山川区"IZJ、衣旦叨九理兀刑匹评。

1.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的方法:(1)找一个(),把子里面涂成黑色,将盒盖的一端剪掉一块,在盒子底部铺上吸水纸。

四年级一课一练习题

四年级一课一练习题

1.杯子变热了1.我的实验记录。

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2.我来填一填。

(1)热可以沿着,从温度的部分传递到温度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

(2)不同材料传递热的快慢。

(3)如果用火烧铁锅的底部,锅的上部也会。

(4)、、等是热的良导体,、、等是热的不良导体。

3.当好小法官。

(1)不同的材料传热的本领不一样。

()(2)不管什么物体,传热越快对人们的生活越有利。

()(3)热总是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4)塑料比金属传热慢。

()4.我来选一选。

下列哪些是热的良导体,哪些是热的不良导体。

①玻璃②沙子③铁丝④塑料⑤木筷⑥铝桶⑦木条⑧棉花⑨布⑩铜片5.科学探究:火焰能否从漏网中穿过?【实验材料】蜡烛、火柴、金属滤网。

【操作过程】点燃蜡烛,把滤网放在火焰上。

观察:火焰能从滤网上穿过吗?想一想:这是为什么?6.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传热快?哪些地方需要传热慢?参考答案1.略。

2.(1)物体高低传导。

(2)不同(3)发热(4)金属,水玻璃木头羽毛3.(1)√(2)×(3)×(4)√4.热的良导体:③铁丝⑥铝桶⑩铜片热的不良导体:①玻璃②沙子④塑料⑤木筷⑦木条⑧棉花⑨布6.铝壶、铁锅、暖气片等地方需要传热快。

暖瓶、保温杯需要传热慢。

2.水变热了1.画出加热杯子时,木屑在水中游动的路线。

2.我来填一填。

(1)因为,所以木屑会在水中游动起来。

(2)热在空气中主要是靠的方式传递。

(3)在给冷粥加热时,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即锅里的粥有的地方已经冒泡了,但没有冒泡的地方还是凉的,这是因为。

3.当好小法官。

(1)给放有小米粒的水加热时,小米粒在水中的对流方向是从下到上,再从上到下,翻滚着循环。

()(2)面条是利用热对流煮熟的。

()(3)在有暖气的屋内点燃蚊香的时候,蚊香烟飘动的方向是向着暖气片的方向。

()4.科学探究:不沸腾的水。

将一只盛有水的小烧杯放在盛有水的大烧杯中,然后加热大烧杯里的水。

观察到大烧杯里的水已经沸腾了,小烧杯里的水却并不沸腾。

(完整word版)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堂练习题全册

(完整word版)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堂练习题全册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堂检测题班级姓名______等级__ __1.病毒1、病毒由()和()组成。

病毒不能单独存在,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内。

2、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病毒分三类:()病毒,如();()病毒,如();()病毒,如()。

2.细菌班级姓名______等级__ __1、在()、()、()、()都可以找到细菌,它们无处不在。

2、细菌三种:()、()、()。

3、细菌与人类的关系(利与弊)有哪些?3、自然界中无数的腐生细菌会促使动植物遗体不断地()、()。

动植物遗体分解生成()、()和()。

4、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5、细菌对自然界中()的循环骑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馒头发霉班级姓名______等级____1、馒头发霉的条件:()和( )。

2、霉菌、酵母菌都属于()。

3、真菌对人类有哪些有益?4、真菌是一类既不属于()又不属于()的生物。

5、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发霉的(),用来发酵的(),味道鲜美的(),都属于()。

4.食用菌班级姓名______等级__ __1、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吸收土壤中的()和()进行腐生生活的。

2、识别有毒蘑菇的方法:()、()、()、()。

3、蘑菇是食用菌,其他的食用菌还有()、()、()、()。

4.蘑菇的结构有()()()()()。

5、有的蘑菇有毒,采集时不要用手()采集完后,要及时().5.蜡烛的变化班级姓名______等级__ __1、蜡烛的变化可以有两种,加热蜡烛,由固体变成液体是()的变化;蜡烛燃烧()的变化。

(完整word版)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堂练习题全册2、下列物质哪些是形态发生变化,哪些是产生新物质。

(1)纸飞机(2)小麦变面粉(3)面粉变成馒头(4)铁变成铁水(5)鸡蛋放入醋中(6)熟了的鸡蛋(7)肉熟了(8)橡皮泥做出小人物(9)火柴燃烧(10)树叶黄了(11)糖加热后化了(12)糖糊了(13)易拉罐被踩扁了(14)植物生长(15)木块折断(16)铁生锈(17)玻璃杯打碎(18)蜡烛融化形态变化有();产生新物质变化()3、蜡烛燃烧变成了()()()6.食盐和水泥班级姓名______等级__ __1、物质还会发生()变化和()变化。

幼儿园园本课程《小蚯蚓找家》教案

幼儿园园本课程《小蚯蚓找家》教案

幼儿园园本课程《小蚯蚓找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蚯蚓的基本特征和习性;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幼儿知道生物链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小蚯蚓找家》三、教学重难点:1. 蚯蚓的基本特征和习性;2. 给幼儿解释生物链和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课前调研:教师可以利用课前的游戏或工作坊激发幼儿对蚯蚓的兴趣,同时了解幼儿对生物链和环保的理解;2. 观察法:幼儿用放大镜等工具观察蚯蚓的特征和习性;3. 游戏法:利用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学会如何保护环境,知晓生物链的作用。

五、教学步骤:1. 课前调研(10分钟)教师可以用幼儿喜欢的游戏或其他工具,让幼儿回答以下问题:1) 你知道蚯蚓吗?蚯蚓长什么样子?2) 蚯蚓有什么习性?3) 你知道环保吗?生物链有什么作用?2. 导入(5分钟)教师利用图片或幻灯片等形式展示蚯蚓的特征和习性,让幼儿初步了解蚯蚓的基本知识。

3. 观察蚯蚓(15分钟)教师将蚯蚓放在玻璃盒子里,让幼儿用放大镜等工具观察蚯蚓的特征和习性,帮助幼儿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以及在土地中的作用。

4. 学习生物链(10分钟)教师可以用图片或幻灯片等形式展示生物链,让幼儿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

5. 游戏和互动(20分钟)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学会如何保护环境,让幼儿知晓生物链的作用,学会如何保护蚯蚓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

6. 总结(5分钟)教师可以让幼儿自由发表感想和想法,总结本节课内容,并对幼儿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六、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教师可以记录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他们观察和学习的内容;2. 小组讨论:让幼儿在小组中交流本节课学到的知识;3. 游戏评估:利用游戏等形式对幼儿所学内容进行评估。

七、教学反思:教师应该注意以下事项:1. 蚯蚓应该事先准备好,确保幼儿可以轻松观察;2. 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蚯蚓的特征和习性;3. 对于幼儿的提问应及时回答;4. 根据幼儿的不同反应和表现进行调整。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下学期 课后作业第14课《蜜蜂》 练习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下学期 课后作业第14课《蜜蜂》 练习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14.蜜蜂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与“大致”一词的意思相反的一项是()A.大概B.大约C.一定D.大体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推测蜜蜂可能一定找不到家了。

B.阳光洒落在水面上,像许多大量圆镜。

C.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清明节、儿童节、中秋节。

D.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3.“蚯蚓总是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里,可是下过雨后,小明发现路面上爬着几条蚯蚓。

”针对这个现象,你觉得下列哪一种提问最恰当?()A.难道蚯蚓被赶出家门了?B.蚯蚓也想出来晒太阳吗?C.下雨后的土壤更潮湿,可蚯蚓为什么爬出地面了呢?D.蚯蚓也怕被雨淋吗?4.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辩认昆虫实验B.展示干澡花瓣C.组成路途包阔D.将近强烈陌生5.下列词语不都是同类.....的一项是()A.笔墨纸砚梅兰竹菊琴棋书画望闻问切B.坐井观天杞人忧天画蛇添足火眼金睛C.念念不忘依依不舍洋洋得意源源不断D.载歌载舞无忧无虑不知不觉自由自在二、填空题6.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爸爸工作()很繁忙,()不会忘记检查我的作业。

(2)树木()能绿化环境,()能净化空气。

(3)乞丐()饿死,()不吃别人给的带有侮辱性的食物。

(4)他()马马虎虎地把考查卷扫一遍,()一丝不苟地检查。

(5)()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会掉进水里。

7.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遗产()风景()的河面()经验()的水花()文字三、现代文阅读阅读红蚂蚁(节选)在一片废墟上,有一处地方是红蚂蚁的山寨。

红蚂蚁是一种既不会抚育儿女也不会出去寻找食物的蚂蚁。

它们为了生存,只好用不道德的办法——绑架黑蚂蚁的儿女,把它们养在自己家里。

这些被它们占为己有的蚂蚁,就永远沦为了奴隶。

夏天的下午,我时常看见红蚂蚁出征的队伍,这队伍大约有五六码长。

当它们看见有黑蚂蚁的巢穴时,前面的队伍出现一阵忙乱。

几只间谍似的蚂蚁先离开了队伍往前走,其他蚂蚁仍旧排好队伍不停地蜿蜒前进,有时候有条不紊地穿过小径,有时候在荒草和枯叶中若隐若现。

科学精品备课--蚯蚓找家

科学精品备课--蚯蚓找家

20《蚯蚓找家》教学设计课程标准要求:1、能仔细观察动物的外形,同时能将观察结果和它的习性联系起来。

2、列举一些动物适应环境的事实。

列举同类生物在形态方面适应环境的具体事例。

3、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有影响。

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对比实验探究蚯蚓的生活环境。

通过交流、动物生活环境记录表、了解其他动物的生活环境,认识到动物和环境的关系,增强到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2、在小组合作交流探讨中,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

3、通过观看视频、合作探究,提高观察、动手和想象能力,保持探索的欲望,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比实验,探究蚯蚓的生活环境。

教学难点:知道蚯蚓生活的环境并进一步认识其他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法学法教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

学法:小组合作法、小组讨论法和观察实验法等。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蚯蚓、干土、湿土、黑布、长方形纸盒、塑料薄膜、手电筒、实验记录单学生:采集蚯蚓以及查找资料了解蚯蚓的相关知识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师:我们来玩个小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快速抢答,他是谁?请你从老师的描述中进行判断,猜一猜这是哪一种小动物?师:同学们,你们想和蚯蚓交朋友吗?师:听听小蚯蚓有什么话想给同学们说,(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我们离开家来到了书院小学这个陌生的地方,但是我们对这里一见钟情,想在这里找个家,你们能帮助我们吗?)师: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小蚯蚓吗?(愿意)同学们真有爱心,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帮蚯蚓找家。

板书课题:蚯蚓找家二、设计对比实验探究适合蚯蚓生活的环境。

(一)、观察蚯蚓,大胆猜测1、引导学生观察蚯蚓、摸一摸蚯蚓,交流:你在什么地方最容易找到蚯蚓,猜测这说明蚯蚓可能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师生共同交流,根据学生发言,适时板书2、师:这是同学们的猜想,要想知道我们的猜想对不对,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做实验)(用事实说话,这才是科学的态度)(二)、探究蚯蚓对干湿环境的反应,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小学科学《蚯蚓找家》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蚯蚓找家》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蚯蚓找家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三、教学准备长方形盒子、盖子、器皿、吸水纸、镊子、蚯蚓每组5条、干土、湿土等;ppt、实验记录单。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大家有没有读过这个绘本故事?(出示《蚯蚓的日记》)这是一本有趣的图画书,以日记书写的方式,记录和表达了小蚯蚓的观察及思考。

从小蚯蚓的观点看世界,记录了学校、家庭和朋友之间的生活点滴,还有对自我、未来的想法。

老师非常喜欢这里面的主角——蚯蚓,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蚯蚓有关知识。

播放视频:《蚯蚓》。

(二)我们来研究蚯蚓的生活环境实验活动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1)质疑猜测,引发前概念师:大家在哪儿见到过它们?(下雨的路上,花盆的土里……)根据大家的经验,你能说说它们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潮湿、黑暗)(2)实验设计,探究科学概念师:看来大家的猜测是有生活依据的,那么到底蚯蚓是不是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呢?我们在课堂上可以怎么证明呢?(做实验)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蚯蚓是否喜欢潮湿的环境。

(教师板书:给潮湿打上问号)师:我们可以设计一组对比实验,一面潮湿,一面干燥,用两个相反的环境让蚯蚓自己来选择。

(教师板书课题:蚯蚓的选择)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蚯蚓生存中的哪个条件来研究呢?我们将它称为我们要改变的条件。

那么为了不影响蚯蚓的选择,其他的一些因素我们要保持不变,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条件我们不能改变呢?你为什么把蚯蚓放在纸盒的中间呢?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①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看看利用这些材料你打算怎么来做这个实验呢?(教师出示材料:盒子、土壤、小喷壶、蚯蚓)。

小组内赶快计划一下。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②汇报交流实验方案。

(学生讨论完成后,汇报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蚯蚓找家》习题
一、基础过关
1.填空题
(1)蚯蚓适宜生活在、的环境中。

(2)不同的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

动物与环境。

(3)骆驼生活在。

2.判断题
(1)松鼠日间活动,清晨最活泼,不冬眼,但冬季活动减少,严冬寒冷之际,很少出窝活动。

()
(2)蚯蚓在玻璃片上,也能爬行自如。

()
(3)蚯蚓只能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否则将无法生存。

()
二、综合训练
它们的家在哪里?动物们都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你知道下面这些动物的家在哪里吗?用线连一连。

三、拓展应用
为什么燕子、大雁等鸟类要飞到南方过冬?第二年的春天才飞回来?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填空题
(1)阴暗、潮湿
(2)自然环境相互依存
2.判断题(1)√ (2) × (3)√
二、综合训练
白鳍豚(长江中下游)帝企鹅(南极大陆)长颈鹿(热带草原)羚羊(高原山区)大象(热带森林)
三、拓展应用
部分鸟类,黄鹂、杜鹃、大雁、白额雁、燕子,每年往返南方和北方,是由于它们的生活同气候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

北方的冬季是没有飞虫可供燕子捕食的,燕子又不能像啄木鸟和旋木雀那样去发掘潜伏下来的昆虫的幼虫、虫蛹和虫卵。

食物的匮乏使燕子不得不每年都要来一次秋去春来的南北大迁徙,以得到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填空题
(1)侦察隐蔽(2)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3)两块 45°平面镜
2.判断题
(1)×(2)√ (3)√ (4)×
二、综合训练
1.选一选。

(1) A (2) B (3) C (4)B
2.画图题
三、拓展应用
答:(供参考)制作材料:3个牙膏盒盒、双面胶、胶带、剪刀、美工刀、2块平面镜制作步骤:①将一个牙膏盒从中间剪开,再剪出插平面镜的口。

②插入平面镜,呈45°固定住。

③在另一个牙膏盒两面各剪一个洞。

④把牙膏盒拼插在一起,粘好,一个潜望镜就做好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