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其三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专题05《狼》(最新模拟)-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原卷版)

专题05《狼》(最新模拟)-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原卷版)

专题05:《狼》(原卷版)最新模拟1.(2023•上海市静安区回民中学二模)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上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投以骨”是“以骨投之”的倒装和省略形式。

B.“顾野有麦场”中的“顾”与“王顾左右而言他”中的“顾”同义。

C.文章记叙了屠户遇狼、避狼、惧狼和毙狼的全过程。

D.第二段告诉读者,面对狡诈的恶人,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获得胜利。

2.(2023•上海市松江区二模)阅读下列选文,完成问题。

【甲】狼(节选)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乙】休宁县有村民张五,以猎为生。

张尝逐一母鹿。

鹿将二仔行,不能速,遂为张五所及。

母鹿度不可免,顾旁有浮土,乃引二子下,拥土覆之,而身投于张五网中。

值张母出户,遥望见,遂奔至网所,具以所见告子。

即破网出鹿,并二仔亦纵之。

狼阅读理解及答案

狼阅读理解及答案

狼阅读理解及答案狼阅读理解及答案「篇一」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甲】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乙】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节选自蒲松龄《狼》)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骨已尽矣山穷水尽筋疲力尽弹尽粮绝B.顾野有麦场相顾无相识顾此失彼奋不顾身C.以刀劈狼首首当其冲首屈一指蓦然回首D.盖以诱敌以其境过清学以致用不以为然11.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其一犬坐于前。

翻译: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理解:这只狼蹲坐在屠户的前面,意在迷惑屠户,为另一只狼的'偷袭作掩护。

【乙】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翻译:(狼)打算由通道进入从背后攻击屠户。

理解:狼柴堆打洞想趁屠户不备从背后攻击的行为,体现了狼的凶狠残暴。

狼阅读答案:(三)(共7分)10.答案:A(2分)11.答案:[乙](2分)12.(1)答案:天地间的万物都有存在的道理,人不应杀害它们。

(2)答案:当人的生命受到虫兽威胁时,应当果断反击。

(3分。

前一小题2分,后一小题1分)狼阅读理解及答案「篇二」【20xx・西藏自治区】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中考题有答案分析

《狼》中考题有答案分析

《狼》中考题有答案分析狼中考题汇编时间:2012-06-06 设计:韩爱武比较阅读下面篇文言文,完成12~15题。

(10分)【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

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选自《聊斋志异·牧竖》)【注释】①牧竖:牧童。

竖,童仆。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

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 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 C.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 D. 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分)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2分)14.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文言文《狼》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狼》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狼》阅读及答案文言文《狼》阅读及答案「篇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5题。

(10分)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1分)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3分)(1)值()(2)或()(3)去()3、说说文中画线句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的意思。

(2分)4、在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的情况下,郑燮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产生了怎样的效果?(2分)5、你认为郑燮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的语句来和下列链接材料来说明。

(2分)[相关材料]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百度百科网》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参考答案:1、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划对一处即可)2、(1)遇到(2)有的人(3)离开3、这是什么时候了,如果经过多处地方多人之手层层申报(荒情),老百姓哪里还能活下去?4、不经请示皇上,先开仓赈济灾民,愿意为此承担责任。

此举使万余百姓活了下来。

5、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文言文《狼》阅读及答案「篇二」谚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固无虚言。

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

昔以色幸者多矣。

高祖有籍孺以佞幸,孝惠时有闳孺,孝文时中宠臣,士人则邓通,宦者则赵同、北宫伯子。

孝景帝时,中无宠臣,然独郎中令周文仁,仁宠最过庸,乃不甚笃。

今天子中宠臣,士人则韩王孙嫣,宦者则李延年。

嫣者,弓高侯孽孙也。

今上为胶东王时,嫣与上学书相爱。

及上为太子,愈益亲嫣。

蒲松龄《狼》中考试题 -汇编

蒲松龄《狼》中考试题 -汇编

蒲松龄《狼》一、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06年乌鲁木齐)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屠惧,投以.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B.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彼竭我赢,故.克之C. 一狼径去.去.国怀乡,忧谗畏讥D. 止.增笑耳非梧桐不止.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2)其一犬坐于前。

3、填空。

本文按照屠户、惧狼、御狼、杀狼的顺序叙事,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等行为和“”的神情可以看出狼的狡猾,这个故事更表理了屠户的。

4、请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参考答案】1、C 2、①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2分),②其中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分)3、遇狼目似瞑,意暇甚机智勇敢4、例: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

②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不能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二)文言文阅读(每题2分,共10分)(2011年佛山市)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狼》其三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狼》、《狼》其三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16分)【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之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傍有夜耕者所遗①行室②,奔入伏焉。

狼自苫中探爪入。

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顾③无计可以死之。

唯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④吹之。

极力吹移时⑤,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选自《狼》其三)[注释]①遗:留下。

②行室:俗称“窝棚”。

③顾:然而,可是。

④吹豕之法:豕(shǐ),猪。

吹豕之法,猪被杀后,屠户在猪脚下隔开皮吹气,便于去其皮毛。

⑤移时:过了一段时间。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顾野有麦场顾:(2)一狼洞其中洞:(3)令不可去去:(4)股直不能屈股: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唯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B.唯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C.唯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D.唯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9.【甲】文通过屠户战胜恶狼的过程,揭露了狼的和的本性;【乙】文屠户用(方法)杀死恶狼。

(3分)答案:(二)6.(1)看,视(2)挖洞(3)离开(4)大腿 7.B8.(1)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七下语文《狼三则》(含详细练习)

七下语文《狼三则》(含详细练习)

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8分) 目似瞑( ) 意暇甚( ) 屠自后断其股 ( ) 乃悟前狼假寐( ) 缀行甚远( ) 两狼之 并驱如故( ) 一狼仍从( ) 屠大窘( ) 顾野有 麦场( ) 屠乃奔倚其下( ) 乃悟前狼假寐( ) 屠 暴起( ) 恐前后受其敌( )一狼洞其中( )其 一犬坐于前(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狼亦黠矣 (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5、解释下列一词多义。(15分) 之: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 ③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 ④又数刀毙之 ( )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敌:①恐前后受其攻( ) ②盖以诱敌( ) 止:①一狼得骨止( ) ②止增笑耳( ) 意:①目似瞑,意暇甚( ) ②意将隧以攻其后也 ( ) 前:①恐前后受其攻( ) ②狼不敢前( ) 乃:①屠乃奔倚其下( ) ②乃悟前狼假寐( ) 6、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 )(2分)
1、文学常识填空。(11分) 《狼》选自 ,原文共三则,这里选的是第 作者 ,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 称 ,山东淄川人, 代 家, 著有短篇小说集 。“聊斋”是他的 “志”是 的意思,“异”是 。 2、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3分) ( )→ 惧狼 → ( )→ ( ) 3、用原文回答。(5分) ①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 是: 。 ②表现狼狡猾的句子 是 。 ③表现二狼与屠户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语句 是 。 ④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
《狼三则》
蒲松龄
• 《狼三则》选自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 《狼三则》都是写屠户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 的故事。 • 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第二则着重表 现狼的欺诈伎俩。第三则着重表现狼的爪牙锐 利,但最终却落得个被杀死的下场,作者借此 肯定屠户杀狼的正义行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 • 三个故事都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各自成篇,然 而又紧密相关,构成一个完整统一体。

《狼》中考题有答案

《狼》中考题有答案

(2011·福建省佛山市)文言文阅读(每题2分,共10分)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6至10题6.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乃悟前狼假寐(睡觉)B. 屠暴起(暴躁)C.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D. 止增笑耳(只有)7.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刀劈狼首”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A.蒙辞以军中多务B.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固以怪之矣8.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A. 少时,一狼径取,其一犬坐于前(一会儿,一只狼从小路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B.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仿佛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C.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屠户)D.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另一只狼正藏在柴草洞里,想要钻过去从后面对屠户进行攻击)9.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10.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16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之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傍有夜耕者所遗①行室②,奔入伏焉。

狼自苫中探爪入。

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顾③无计可以死之。

唯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④吹之。

极力吹移时⑤,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选自《狼》其三)
[注释]①遗:留下。

②行室:俗称“窝棚”。

③顾:然而,可是。

④吹豕之法:豕(shǐ),猪。

吹豕之法,猪被杀后,屠户在猪脚下隔开皮吹气,便于去其皮毛。

⑤移时:过了一段时间。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顾野有麦场顾:(2)一狼洞其
中洞:
(3)令不可去去:(4)股直不能
屈股: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唯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B.唯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C.唯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D.唯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9.【甲】文通过屠户战胜恶狼的过程,揭露了狼的和的本性;【乙】文屠户用
(方法)杀死恶狼。

(3分)
答案:
(二)6.(1)看,视(2)挖洞(3)离开(4)大腿 7.B
8.(1)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2)如果不是屠户,谁能想到这样的办法。

(意思相近,句子连贯即可,每小题3分。


9.贪婪、凶狠、狡诈、可笑(任选其二即可)吹豕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