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分区规划主要内容

合集下载

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总体规划主要内容一、规划期限规划期限2012-2030年。

其中,近期为2012-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16-2030年。

规划远景展望至2050年。

二、城市规划区规划区由核心区和外围区组成,总面积1280平方公里。

核心区为依托中心城区的连续的城乡发展和控制要素密集地区。

其范围北至大小东沟森林风景区;东至红墩镇西界,经省道S230北侧山麓至汗德尕特乡所在农田区,转接汗德尕特河东侧和南侧山麓,与红墩至640台地公路相接;南至塘巴湖风景区、玉斯昆湖风景区南侧公路,接红墩至640台地公路;西至阿苇滩镇西界和切木尔切克乡喀拉塔斯村以东、切木尔切克村北侧山麓以南的部分。

总面积972平方公里。

外围区包括五指泉风景区和苛苛苏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分别为1平方公里和307平方公里。

规划按地域分成市域、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为阿勒泰市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10829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北至拉斯特乡西域滑雪场,西至蒙利沟西侧山脊线,南至机场北侧联络线、高速公路、阔克萨孜村北侧,东至将军山东侧山脊线,总面积110.5平方公里。

三、城市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一)城市发展目标充分抓住全疆大发展机遇,坚持特色化和可持续发展,不断扩大资源环境优势,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并逐步走向富裕,把阿勒泰市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名城、阿尔泰山文化名城、特色宜居名城和绿色产业基地。

(二)城市发展战略1、打造旅游名城借助自治区、地区支持政策,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以冬季冰雪旅游为突破口,带动四季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稳定疆内市场、扩大全国市场、突破国际市场,完善交通组织、度假接待等各项旅游服务功能,打造我国西部著名的国际冰雪运动名城、四季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和阿尔泰山千里画廊旅游中心节点城市。

2、塑造文化名城借助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机遇,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依托阿尔泰山地理单元,整合阿勒泰独特的远古文化、边疆文化、草原文化和多民族文化、对外交流文化等各种地方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加强文化研究,繁荣文化创作,促进文化交流,积极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提升城市文化服务水平,建设阿尔泰山文化名城。

城市分区规划概论

城市分区规划概论

城市分区规划概论引言城市分区规划是指根据城市发展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城市进行空间划分和功能布局的规划活动。

它旨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促进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本文将介绍城市分区规划的基本概念、作用及其规划过程。

城市分区规划的基本概念城市分区规划是指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为每个区域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措施。

根据城市的特点和需求,通常将城市划分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交通区、教育区、文化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域。

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规划目标和规划要求,以支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分区规划的作用1.优化空间结构:通过合理划分城市功能区域,可以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城市的整体效益。

2.促进城市发展:通过科学规划城市各个功能区域的布局,可以促进相关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推动城市经济的繁荣。

3.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合理规划居住区、文化区等人居环境,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居住质量。

4.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通过规划保护区域、绿化带等生态空间,可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减少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城市分区规划的过程城市分区规划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调研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规划师需要对城市的现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这包括对人口、土地利用、基础设施、交通状况等方面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以了解城市的发展潜力和存在的问题。

2. 制定规划目标阶段在这个阶段,规划师需要根据调研分析的结果,制定城市分区规划的目标和原则。

这些目标和原则应该符合城市的发展需求,并考虑到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3. 划定功能区域阶段在这个阶段,规划师需要根据规划目标和原则,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

这些功能区域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公共设施区等。

每个功能区域都有其独特的规划要求和发展目标。

4. 制定规划措施阶段在这个阶段,规划师需要制定具体的规划措施,以达到规划目标。

城市总体分区规划方案

城市总体分区规划方案

城市总体分区规划方案城市总体分区规划方案是指通过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分区,实现城市发展的整体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以下是一份具体的城市总体分区规划方案:一、总体要求:1. 坚持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的原则,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划分城市各区域,并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重点和规划目标。

2. 遵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良性互动。

3. 优化城市布局,促进城市不同区域的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二、分区划分:1. 城市中心区:作为城市的核心区域,应集中配备政府机构、商业中心、文化教育等重要功能,打造城市形象展示窗口,促进城市的繁荣发展。

2. 城市新区:作为城市的重要发展方向,应重点引进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吸引人才和资本的集聚。

3. 城市居住区:应合理规划居住区的布局,保障人民群众的居住需求,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建设美丽宜居的社区。

4. 城市保护区:应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规划建设文化、旅游景区,促进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5. 城市生态保护区:应强化生态保护,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三、发展重点:1. 加强城市中心区的功能建设,提升城市的服务功能和吸引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心城市。

2.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高端产业链的投资和人才,提高城市的产业竞争力。

3. 提高城市居住区的质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化空间,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4. 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开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研究和开发,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吸引力。

5.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和健康发展。

四、实施保障:1.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建立健全规划考核和监督机制,确保规划的执行和效果。

城市总体分区规划方案

城市总体分区规划方案

城市总体分区规划方案一、市中心区规划方案市中心区作为城市的核心商业、行政和文化中心,将重点发展高端商业、金融、办公、文化和旅游业等。

规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商业区:设立大型商业综合体和专业市场,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和零售企业,提升商业形象和消费水平。

2. 金融区:建设集中的金融机构和服务设施,打造金融中心,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入驻。

3. 办公区:提供高品质的办公空间,以满足各类企业的需求,吸引总部和研发中心等高端办公机构。

4. 文化区:建设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举办各类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促进文化交流和创意产业发展。

5. 旅游区:发展旅游业,建设景区和旅游设施,提升市中心区的旅游吸引力。

二、住宅区规划方案住宅区是城市人口的主要居住地,应提供丰富多样的住房供给,保障居民的基本居住需求。

规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样化住宅供应:提供多层住宅、别墅、公寓等多种类型的住宅,以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需求。

2. 便利的社区设施:规划社区设施,如学校、医院、商业中心、公园等,方便居民的生活和娱乐需求。

3. 绿化环境和生态保护:注重绿化建设,建设公共绿地和景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居住品质。

4. 交通便利:规划交通网络,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和道路系统,方便居民出行。

三、工业区规划方案工业区是城市的生产基地,应提供现代化的制造和生产设施,促进产业发展。

规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用地规划:规划工业用地,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需求,并合理布局工业园区,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

2.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注重绿色制造,鼓励企业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提高工业竞争力。

4. 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工业发展的科技水平。

以上为城市总体分区规划方案的一些内容,具体细节和特色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中心城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中心城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中心城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中心城区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城市的整
体布局、空间结构、功能分区、交通布局等方方面面。

中心城区规
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心城区规划的空间布局。

中心城区是城市的核心区域,其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发展质量。

因此,中心城区规划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
合理划分城市的功能区域,统筹城市的建设用地、居住用地、商业
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

其次,中心城区规划的交通布局。

交通是城市的血脉,而中心
城区又是城市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因此中心城区规划的交通
布局至关重要。

要合理规划道路网、公共交通系统、停车设施等,
确保交通畅通,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和便捷性,同时要注重保护历
史文化街区,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再次,中心城区规划的环境保护。

中心城区是城市的形象窗口,其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
中心城区规划要注重环境保护,合理规划绿地、水系、生态保护区
等,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生态品质。

最后,中心城区规划的公共设施建设。

公共设施是城市的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和城市的发展。

中心城区规划要合理规划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提高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

总之,中心城区规划涉及到城市的方方面面,其主要内容包括空间布局、交通布局、环境保护和公共设施建设等。

只有合理规划和科学布局,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中的用地分区

城市规划中的用地分区

城市规划中的用地分区城市规划中的用地分区是指通过对城市土地进行划分和分类,将城市用地按照功能和用途进行合理的布局和组织。

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提高城市的功能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从用地分区的意义、原则和具体划分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用地分区的意义用地分区在城市规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用地分区能够合理配置城市的各项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将不同功能的用地进行分区,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利用,提高城市用地的集约化。

其次,用地分区有助于促进城市的有序发展。

合理的用地规划可以避免混杂和冲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秩序和结构,提高城市的整体品质和形象。

最后,用地分区为城市的未来发展留下了空间。

通过对土地进行科学的规划和预留,可以为城市未来的拓展和更新提供支持,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用地分区的原则在对城市进行用地分区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是多功能原则。

城市不同区域的用地应该尽可能满足多种功能需求,减少单一功能的区域,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提高城市的综合效益。

其次是适度分区原则。

根据城市的规模和发展需求,合理确定用地分区的范围和比例,尽量保持区域之间的平衡和协调。

再次是优先发展原则。

在用地分区的过程中,要考虑城市发展的优先需求和重点领域,充分发挥重点区域的引领作用,推动城市的快速发展。

最后是可持续性原则。

用地分区应该符合城市的长远发展规划,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确保城市用地的可持续利用。

三、用地分区的具体划分方法用地分区的具体划分方法可以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灵活运用。

常见的方法包括功能型分区和结构性分区。

功能型分区是按照不同的功能将土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常见的功能型分区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公共服务设施区等。

在进行功能型分区时,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功能需求和居民的生活需求,合理配置不同区域的用地,确保各个区域的功能互补和协调。

结构性分区是根据城市的发展结构和空间布局将土地进行分区。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和用途分类指南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和用途分类指南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和用途分类指南为了更好地规划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制定了《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和用途分类指南(试行)》。

该指南旨在明确土地规划的分区划定和用途分类,为各级政府和规划机构提供指导,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一、分区划定1.城市功能区划城市功能区划依据城市发展战略和规模,将城市划分为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城市新区、城市郊区和城市边缘区。

在中心城区内,主要集中商业、金融、文化、教育、政府等功能;城市副中心则是城市的次级商业中心,承担一部分商务、办公、居住等功能;城市新区是承接城市拓展和功能转移的区域,注重重点产业、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发展;城市郊区是农业、生态保护和休闲旅游的重点区域;城市边缘区主要是为城市发展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和服务。

2.乡村功能区划乡村功能区划将乡村划分为农业生产协调发展区、乡村旅游和休闲区、乡村生态保护区和卫生农村建设区。

农业生产协调发展区是重点支持农业生产的区域,提供农田、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科技服务等支持;乡村旅游和休闲区是注重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的区域,提供度假别墅、旅游景点等设施;乡村生态保护区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点区域;卫生农村建设区注重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二、用途分类1.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分为住宅用地、商务用地、工业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

住宅用地是供居民居住的用地,包括单户住宅用地和多户住宅用地;商务用地是用于商业和办公等商务活动的用地,包括商业综合体和写字楼等;工业用地是用于工业生产和制造业的用地,包括工业园区和工业基地等;公共设施用地是供公共服务设施使用的用地,包括学校、医院、体育设施、文化设施等。

2.农业用地农业用地分为耕地、林地、牧草地和园地。

耕地是主要用于农作物种植和农业生产的土地;林地是用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经营;牧草地是用于畜牧业的饲养和放牧;园地是用于蔬菜、水果等园艺作物的种植。

3.生态用地生态用地主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包括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

城乡规划体系及其主要内容

城乡规划体系及其主要内容

三、各层面规划的主要内容
2、城市总体规划
主要任务: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 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建设和合理发展。 (1)主要内容
① 编制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② 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 ③ 提出人口、用地规模,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中心区位置。 ④ 确定城市内外交通系统的布局及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 ⑤ 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 ⑥ 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 ⑦ 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 ⑧ 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止污染措施。 ⑨ 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历史文化保护区,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施,对历史文化名城要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 ⑩ 根据城市防灾要求,提出人防建设、消防、防洪、抗震防灾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 ⑪ 确定旧区改建及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提出改善旧城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和措施。 ⑫ 综合协调市区与近郊村镇的各项建设,统筹安排近郊村镇的各项用地,划定需要保留和控制的绿色空间。 ⑬ 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部署。 ⑭ 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的建议。
一、城乡规划的概念
2、城乡规划的作用
(2)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
是各级政府机构,尤其是城市政府实施城市发展政策的有力工具。政府必须通过城市规划将各个部 门的政策和计划具体落实到城市物质空间中去。
总体规划:指导协调各部门与城市开发建设的行为与活动 详细规划:引导和控制私人的各种开发行为
一、城乡规划的概念
三、各层面规划的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分区规划主要内容
1)原则确定分区山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
用地的容量控制。

2)确定市、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规模。

3)确定城市主、谈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
和标高,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和控制范围
4)确定绿化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

对外交
通设施、风景名胜的用地界线和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卒间形态的保护要求。

5)确定工程干管的位置、走向、管径、服务范围以及主
要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城市分区规划规划的成果
城市分区规划的成果包括规划文件和图纸。

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收入附件。

图纸主要包括:规划分区图、分区现状图、分区土地利用规划图、再项专业枷划图,图纸比例为1:5000。

1)分区规划文本的内容
(1)总则:编制规划的依据和原则;
(2)分区土地利用原则及不同使用性质地段的划分
(3)分区内各片人口容量
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控制指标、列出用地平衡表;
(4)道路(包括主、移:干道)规划红线位置及控制点坐标、标高;
(5)绿地、河湖水面、高压走廊、文物占迹、历史地段的保护管理要求;
(6)工程管网及主要市政公用设施的规划要求。

2)分区规划图纸
(1)规划分压位置图:比例尺不限,表现各分区在城市中的位置;
(2)分区现状图:图纸比例为1:5000,内容包括:分类标绘土地利用现状,深度以《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的中类为主,小类为辅;市级、区级及居住区级中心区位置、范围;重要地名、街道名称及主要单位名称。

3)分区土地利用规划图图纸比例为l:5000,内容包括
规划的各类用地界线,深度同现状图;规划的市级、区级及居住区级中心的位置和用地范围;绿地、河湖水面高压走廊、文物古迹、历史地段的用地界线和保护范围重要地名、街道名称。

(4)分区建筑容量规划图。

标明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控
制指标及分区界线;
(5)道路广场规划图:规划主、次干道和支路的走向、
红线、断面,主要控制点坐标、标高;主要道路交叉口
形式和用地范围:主要广场、停车场位置和用地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