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电影赏析——《八月八日》影评
俄罗斯影视欣赏

俄罗斯影视欣赏观赏《八月八日》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1001班廖飞飞10070201298月8日,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逐渐被淡忘的大日子,在2008年的这一天史上最盛大的一届奥运会在北京开幕了。
而对俄罗斯人而言,这一天的意义恐怕更深刻而且不那么美好——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的同一天,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之间爆发了一场关于南奥塞梯地区地位问题的战争。
俄罗斯《八月八日》是部什么?科幻,是的,小孩子幻想中的机器人大战,可以看到洛克人、钢铁侠、变形金刚的影子;战争,是的,当母亲头上飞过南奥塞梯的导弹和硝烟时,现实的战争就在我们眼前;伦理,是的,这部电影其实最终说的就是母爱,最伟大的母爱,在战火前线拯救自己的孩子,比任何火爆刺激的画面更可以让人忘记一切。
拯救大兵瑞恩所不能赋予的,这部电影里都赋予了。
当年的苏联,是个地地道道的坏事包!不但存在期间对内对外坏事做尽,就连解体之后还遗留了一大堆烂摊子火药桶,朝鲜、阿富汗、科索沃、高加索——如果不是中国政府怂包,中俄之间目前应该正进行着全世界最大规模的领土争端!苏联,全称叫“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这更像是一个国际组织而不是国家的名称。
事实上所谓的苏联,是俄罗斯统治的由十几个国家组成的国家集团,而且这十几个国家里有超过100个民族和多种信仰!这些国家中的多数,都是俄罗斯在沙俄和二战时期通过武力挟持加盟的。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在挟持过程中和其后的高压统治下,“联盟”内部产生了极深的积怨。
因此在苏共垮台后苏联迅速解体,各国各民族的矛盾公开化,东欧及巴尔干地区成了刀兵不断的火药库。
格鲁吉亚就是与俄罗斯死不对眼的加盟共和国之一,脱离苏联后,积极申请加入俄罗斯的死敌“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让俄罗斯极其不爽!而让格鲁吉亚极其不爽的是,自己境内有一个亲俄的南奥塞梯自治州——这下麻烦了,俄罗斯鼓动格鲁吉亚境内的南奥塞梯独立,而格鲁吉亚也不善,暗中支持俄罗斯境内的车臣、北奥塞梯独立,互相都想挖对方一块肉,这仗,能打不起来么!8月7日夜,格鲁吉亚军方向南奥塞梯军方发动突然进攻,8日,俄军进入南奥塞梯……鉴于两国军力的绝对悬殊,俄军仅用5天就击败了格军,12日军事行动宣告结束。
爱国主义电影《八月一日》观影感范文700字5篇

爱国主义电影《八月一日》观影感范文700字5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爱国主义电影《八月一日》观影感700字我观看了爱国主义电影《八月一日》,电影讲的是1927年,正当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节节胜利之际,蒋介石、汪精卫却先后背叛革命,向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举起了屠刀,使孙中山领导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
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为了挽救革命,毅然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人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建立了第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
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那些细节的刻画和描写,当陈独秀决定辞职的时候,周恩来去恳求他继续革命,他拿着周恩来给他的报纸说“我年岁大啦,会上压给我的两顶,帽子太沉了,说我是投降主义、机会主义,说我投降,我投降的连儿子都没有啦。
”而当周恩来将陈独秀辞职的消息告诉毛泽东的时候,毛主席也决定不在这个地方在做逗留,而是回到湖南发动地方武装起义。
而当南昌起义发起的前夕,作为当时实际领导者的张国焘也犹豫了,作为一个曾经的激进派,当他成一个领导者,要为历史负责的时候,他也找不到了方向,当周恩来找到他时,他说了这样的话:如果失败了我们承担不起啊。
的确,当历史的重任压在肩头的时候,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承担的,而周恩来却义无反顾的承担了下来,作为一个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人,他在影片中有句台词给了我重创,那时他为了发动起义要离开她刚刚小产的妻子,当他要离开的时候,她的妻子实在无法忍受自己内心的痛苦,虽然她早就清楚的知道嫁个这个搞革命的人,自己的一生都不会安逸的度过,但是痛失爱子并且永远无法生育的痛苦让她再也无法忍受了,将所有的一切告诉了她的丈夫,而这时,我们共和国的总理,深受全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国家领导人之一,他将爱妻搂在怀中,说:只要革命有后,你我无后又何妨?说着热泪顺着脸颊流下。
当时我就突然明白了什么是共产党人,为什么他们为了他们忠于的党而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那是因为共产党是代表人民的利益,那正是他们毕生的追求啊!很多时候我都在想,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在那么明显的敌对情况下力挽狂澜建立我们这个新中国,并经从装备、数量还是素质都有着太大的悬殊,凭着血气志勇来统一全中国?在看完《八月一日》后我真正的明白了这其中的原因,国民党的绝对不弱小也不胆小更不是缺少血性,但是整个国民党内部却派系林立互相抵制,而且在就对国民党的首脑而言,他们代表的是自己和资本家地主的利益,从来没有为百姓找想。
《穿越火线》影评解说文案_五日战争与八月八日:一场战争的两个视角

《穿越火线》解说文案_五日战争与八月八日:一场战争的两个视角.俄罗斯动作/剧情/奇幻电影《穿越火线》,于2013年上映,由贾尼克•法伊济耶夫导演,迈克尔•A•莱纳贾尼克•法伊济耶夫编剧,影片讲述了影片以2008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之间发生的五日战争为背景。
故事讲述一位离异的母亲为了和新男友共度周末,不得不将宝贝儿子交给当兵的前夫代管。
谁知,前夫执行任务的地方却爆发激烈战事,令儿子也身陷战区、命运未卜。
母亲于是只身前往,要救出孩子脱离险境……。
北京正在鸣放历史上最大的奥运焰火之时,一场激烈的战争也在远离中国的地方打响。
俄国与格鲁吉亚八月八日在南奥塞梯开火,普金匆匆离开了歌舞升平升平的赛场,赶到了炮火纷飞的战场。
战争很快打完,只用了五天的时间,以强大俄罗斯的胜利而告终。
事隔数年,就有了两部电影反映此战事。
一部是由美国拍摄的名为《五日战争》的电影,而战争一方的俄罗斯也拍了一部名为《八月八日》的电影。
两部电影对于开战的原因及谁是正义一方,说法则大异其趣,对照起来看,倒是颇有意思。
两部影片都聚焦于同一场战争,描写了这场只持续数天战争的方方面面。
两者都是从国家的层面来观照这场战争,在电影中,都分别出现了该国最高领导层的活动。
不过两部影片所切入的角度都比较小,都是从个人在这场战争中的命运,来反映战争的残酷。
只不过前者弥漫着一种悲情,而后者洋溢着一种英雄主义的胜利精神。
两部电影的战争场面都不错,但故事都比较贫弱。
从艺术上看,两部影片都不算成功之作。
我先看的是《五日战争》,这是一部有着纪录片风格的影片,它通过一群外国战地记者的眼睛,来审视这场战争的。
在这部电影里,格鲁吉亚属于弱势的一方,在强大的俄罗斯军队之前,他们几无还手之力。
影片以大量的镜头,表现了俄罗斯军队的凶悍与残忍,对于小国的欺凌,对于平民百姓的狂轰滥炸,给观众展示了战。
电影《八月》观后感

电影《八月》观后感电影《八月》是一部由张大磊执导,孔维一和张晨等主演的的剧情电影,该片首播于202X年的7月份,网友们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也是各有不同,一起去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01平平静静地看完了这部平平淡淡的电影。
接下来有一段感受和回忆。
这部电影的导演张大磊还有主演亲自来到师大宣传片子我当时在场尝尝鲜当时觉得这比较普通吧确实拍的很普通很真导演说这是他平时生活中的积累对啊成就一部好作品就是需要一点点累积“嗯?我看着呢。
”这句台词让我想起妈妈她看电视睡着了当我关掉的时候她就醒了说出一样的话好神奇的妈妈“妈,我真吃不了了。
”“还有多少?就那一口了吃了。
”当妈妈喊小雷回家的时候我猛地想起自己小时候和很多小伙伴一起玩玩到黑灯瞎火妈妈来喊真的很开心很有趣去游乐园玩拿手的双杠跳皮筋捉迷藏跳房子小学很有运动天赋好像从来都不累而且自尊心超级强除了学习其它方面都争第一那股子劲儿啊连班主任唐老师都说我很有自尊心想起小时候我下过地去爷爷的田里“帮忙” 其实是去玩的地里的泥土很软很软踩着舒服但我怕水蛭被吸到腿上过那时候乡间的风很舒适喜欢静静地享受大自然缓慢无顾虑大水沟捉小蜻蜓、挖泥鳅回家炸了、钓龙虾、用南瓜花钓青蛙……我的童年真的是最美好的童年该有的样子都有我想我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候在小学学习成绩高峰在四年级两个班合并在一起语文和数学都拿了全班第一数学好像第一次拿我滴个神呐当时心里的激动按捺不住想要告诉全世界我是第一别人觉得我自始至终都会是个学霸后来因为贪玩成绩刷刷刷下降但是很能玩而且玩得好收获一大波友谊反正小时候除了学习其它比如唱歌画画运动都超牛如果把那时候的我和现在的小朋友比当然弱爆了但是过去的我会为了一次跳绳比赛凌晨四五点起来跳最终一分钟220多个为了玩游戏一星期眼睛盯着摩尔庄园不放饭菜都端到电脑桌前为了准时看少儿频道的海绵宝宝一到八点钟天摇地动都阻止不了我。
会为了在一次小训练中争第一往死里跑然后把脚扭了包扎了一个月也不觉得后悔。
俄罗斯电影8月8日赏析

俄罗斯电影赏析姓名:x x学号:xxxxxxx电影《8月8日》影评2012年4月14日我有幸观看了俄罗斯电影《8月8日》,是导演Dzhanik Faiziyev自05年的《土耳其式开局》后再执导筒之作,期间他成功的监制了《无畏上将高尔察克》等商业大片。
而此部是集动作与战争的影片。
一位离异的母亲为了和新男友共度周末,不得不将宝贝儿子交给当兵的前夫代管。
谁知,前夫执行任务的地方却爆发激烈战事,令儿子也身陷战区、命运未卜。
母亲于是只身前往,要救出孩子脱离险境……讲述了一位母亲为了救自己的孩子所经历的冒险之旅。
我认为该影片可以被分成交替的两部分,一是小男孩眼中的军事冲突变成了机器人大战,二是女主角的战争前线之旅。
主线是母亲为了寻找儿子而进入了战争区域,经过各种辛苦终于救儿子出来。
在这中间与形形色色的人物,或擦肩而过,或生死相隔,或暗生情愫,像什么饥渴的大兵,尽职并最终送命的中尉,难民营里的中年妇女,魁梧的公交车售票员,俄罗斯的当家老大,等等等等,出场的人物多到让我感到眼花缭乱,但即使这样,我却总是能记得住他们。
我想这就是演员们优秀的演艺功底,使得我总能记住这一切,并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另外一条线是女主角的儿子的幻想世界。
他喜欢机器人,于是幻想自己与一机器人并肩作战,一同拯救世界。
两条线索互相交织,幻想与现实也结合在一起,虽然结合的不是那么完美。
但我们也看到,这部电影却把幻想部分电脑特技作到了完美,现实部分的巷战也作到了完美,老实说,这是我见过拍得最精彩的巷战。
它集战争,动作,爱情与母亲对儿子的伟大母爱而不顾一切的伟大精神。
其实电影开头小男孩对变形金刚的渴望应该是本片的一个亮点,但是用得有点过了。
特别是开头那一段和母亲带着孩子开车穿越格鲁吉亚军营那一段,第一段显得可笑和幼稚,后一段则有些絮絮叨叨。
一个孩子心中渴望一个变形金刚般的英雄人物来保护自己,本应是一个极好的桥段,可惜在这样一个硬派的战争片中,却没有设计好怎么让它们出来,又怎么利用它们。
论电影《八月》的艺术真实

论电影《八月》的艺术真实作者:石可晗来源:《美与时代·下》2021年第12期摘要:电影的真实性不是通过摄影机与荧幕再现现实生活,而是在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基础上展现艺术的真实。
电影艺术应依赖于对影像与再现之物联系的开发而非否定,它的成熟也在其成為真实的艺术的过程中达成。
艺术作品的传播必然与艺术接受者的心理相契合,电影作为现代技术发展下的艺术形式,在真实性的展示与追求中都超越了文学等传统的艺术形式,因此,电影的真实性问题不容忽视。
《八月》是献给父辈的作品,是给父亲的散文诗,是导演对“不可靠的”童年记忆的追寻,是真实与假定的统一。
关键词:八月;艺术真实性;接受心理一、电影的真实性与假定性关于艺术的起源有诸多说法,“模仿说”是其中之一。
亚里士多德认为,模仿是人类自幼就有的天性,艺术由模仿的本能发展。
模仿自然过程的艺术不仅可以表现现实,而且“诗歌可能比历史更真实”。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毫无疑问与“模仿”相关。
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从诞生之初电影艺术就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但完成一部电影不仅仅是由冰冷的摄影机机械地记录现实生活,还受摄影机后面的“眼睛”、摄影机前面的演员、银幕前的观众等因素的影响。
电影与现实的关系,是经典电影理论回答电影的本性是什么时必会涉及到的问题。
电影作为艺术提供给我们的现实是一种艺术形象,是导演、编剧、摄影、演员等艺术家理性地整理、提炼、升华后的现实生活,并不是现实生活的完全复制。
电影艺术并不是机械地记录生活,而是要对生活所展示的图景进行再创造,这就需要假定性。
正如歌德说的那样:“每一种艺术的最高任务都在于通过幻觉产生一个更真实的假象。
”在电影中,这种再创造要不着痕迹,这就需要真实性。
艺术要反映现实,巴赞主张电影艺术应依赖于对影像与再现之物联系的开发而非否定,“电影在其成为真实的艺术的过程中达到成熟”。
除了纪录片,电影艺术的真实性不是要求摄影机前的一切都要千真万确地来源于我们真实的生活,而是为了满足观众的审美要求。
俄罗斯电影8月8日赏析

俄罗斯电影赏析姓名:李昊学号:1203010133班级:采矿1201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电影《8月8日》赏析据说是俄国电影史“特效前所未有”的涉及2008格俄战争的战争科幻巨制《8月8日》电影背景:2008年8月8号.是北京奥运会当天!北京正在鸣放历史上最大的奥运焰火之时,一场激烈的战争也在远离中国的地方打响。
俄国与格鲁吉亚八月八日在南奥塞梯开火,普金匆匆离开了歌舞升平升平的赛场,赶到了炮火纷飞的战场。
战争很快打完,只用了五天的时间,以强大俄罗斯的胜利而告终。
事隔数年,就有了两部电影反映此战事。
一部是由美国拍摄的名为《五日战争》的电影,而战争一方的俄罗斯也拍了一部名为《八月八日》的电影。
两部电影对于开战的原因及谁是正义一方,说法则大异其趣,对照起来看,倒是颇有意思。
剧情简析:我认为该影片可以被分成交替的两部分,一是小男孩眼中的军事冲突变成了机器人大战,二是女主角的战争前线之旅。
主线是母亲为了寻找儿子而进入了战争区域,经过各种辛苦终于救儿子出来。
在这中间与形形色色的人物,或擦肩而过,或生死相隔,或暗生情愫,像什么饥渴的大兵,尽职并最终送命的中尉,难民营里的中年妇女,魁梧的公交车售票员,俄罗斯的当家老大,等等等等,出场的人物多到让我感到眼花缭乱,但即使这样,我却总是能记得住他们。
我想这就是演员们优秀的演艺功底,使得我总能记住这一切,并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另外一条线是女主角的儿子的幻想世界。
他喜欢机器人,于是幻想自己与一机器人并肩作战,一同拯救世界。
两条线索互相交织,幻想与现实也结合在一起,虽然结合的不是那么完美。
但我们也看到,这部电影却把幻想部分电脑特技作到了完美,现实部分的巷战也作到了完美。
看点一:特效据说这是俄国电影史“特效前所未有”的。
在过长达3600米的隧道后大巴抛锚,被一辆卡车牵引着走,路边的风景的确很漂亮,确实的漂亮,还记得第一颗导弹炸卡车让后面大巴的人惊慌,而后的一刻导弹直接飞向大巴开始到大巴被悬吊在斜坡的路边,这段画面比美国大片不相上下,觉绝对的真实感和带入感!后面的弹片飞出来打在地上的火花,这场面,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是我看美片从来没有的真实感!看点二:人性美在他们一家人的视线中突然出现一辆坦克时,小男孩的奶奶一脸恐惧,但是非常的镇定,此时父亲却说要自己去解决。
俄罗斯电影8月8日赏析

俄罗斯电影赏析姓名:x x学号:xxxxxxx电影《8月8日》影评2012年4月14日我有幸观看了俄罗斯电影《8月8日》,是导演Dzhanik Faiziyev自05年的《土耳其式开局》后再执导筒之作,期间他成功的监制了《无畏上将高尔察克》等商业大片。
而此部是集动作与战争的影片。
一位离异的母亲为了和新男友共度周末,不得不将宝贝儿子交给当兵的前夫代管。
谁知,前夫执行任务的地方却爆发激烈战事,令儿子也身陷战区、命运未卜。
母亲于是只身前往,要救出孩子脱离险境……讲述了一位母亲为了救自己的孩子所经历的冒险之旅。
我认为该影片可以被分成交替的两部分,一是小男孩眼中的军事冲突变成了机器人大战,二是女主角的战争前线之旅。
主线是母亲为了寻找儿子而进入了战争区域,经过各种辛苦终于救儿子出来。
在这中间与形形色色的人物,或擦肩而过,或生死相隔,或暗生情愫,像什么饥渴的大兵,尽职并最终送命的中尉,难民营里的中年妇女,魁梧的公交车售票员,俄罗斯的当家老大,等等等等,出场的人物多到让我感到眼花缭乱,但即使这样,我却总是能记得住他们。
我想这就是演员们优秀的演艺功底,使得我总能记住这一切,并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另外一条线是女主角的儿子的幻想世界。
他喜欢机器人,于是幻想自己与一机器人并肩作战,一同拯救世界。
两条线索互相交织,幻想与现实也结合在一起,虽然结合的不是那么完美。
但我们也看到,这部电影却把幻想部分电脑特技作到了完美,现实部分的巷战也作到了完美,老实说,这是我见过拍得最精彩的巷战。
它集战争,动作,爱情与母亲对儿子的伟大母爱而不顾一切的伟大精神。
其实电影开头小男孩对变形金刚的渴望应该是本片的一个亮点,但是用得有点过了。
特别是开头那一段和母亲带着孩子开车穿越格鲁吉亚军营那一段,第一段显得可笑和幼稚,后一段则有些絮絮叨叨。
一个孩子心中渴望一个变形金刚般的英雄人物来保护自己,本应是一个极好的桥段,可惜在这样一个硬派的战争片中,却没有设计好怎么让它们出来,又怎么利用它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电影赏析
《八月八日》——勇敢的母亲,伟大的爱你要去相信,纵使这世界再怎么兵荒马乱,依然会有人肯为了你赴汤蹈火,穿过枪林弹雨来到你的身边,只为在危险到来之时,可以陪着你,为你驱走孤单和黑暗。
爱,真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奇妙字眼,很多时候,无须祈求,无须回报,却有人甘愿涉险,走遍万水千山,只为护你周全。
秋莎,一个勇敢的单亲母亲,用她急切而坚定的步伐为我们丈量出了母爱这两个字的长度。
记得有人说过,世界上最美丽动听的呼唤是“妈妈”,而我想说,世界上最温暖最给人勇气与力量的话是“别怕,孩子,有我在”。
就像小时候走夜路,下雨,受委屈的时候,妈妈的怀抱永远是最温馨的港湾。
影片始终贯穿着机器人这一形象,其实每个小孩的心里都住着一个机器人,尤其是像托比克这种从小就遭遇父母离异,很少见到父亲的小孩子,在内心深处其实是很脆弱的,渴望父爱,却不能拥有一个完整的家所带来的幸福和快乐,因此就会在脑海里虚构出一个形象,在需要的时候出现来保护自己。
作为一个单身妈妈,秋莎还有母亲需要照顾,一大家子人的重担全都压在了这个柔弱的女人身上。
生活的各种不易让她渴望找到另一个归宿,渴望开始一段新的生活。
耶格的到来,让她仿佛看到希望,可是显然儿子并不喜欢他。
就在这时,前夫索尔打来电话请求带儿子回斯达蒙特乡下跟老父母相见,矛盾的秋莎思索再三终于答应了。
送走托比克后,准备和耶格飞往索契度过假期的秋莎却得知前夫
所在的地方军队越境,战争一触即发。
她急忙给索尔打电话,让他尽快把儿子送回来,却被前夫认为是在胡闹,还指责她不可理喻,拒绝送儿子回来。
眼看着形势越来越危急,无助的秋莎去找耶格,希望他能和自己一起去接托比克回家,却不想这个平日里尽显风度的绅士却说出了不愿被琐碎的事干扰的话,并且用这件事和婚姻逼秋莎做出选择。
看清眼前这个人的真实面目以后,秋莎绝望的离开了。
此时,伤心欲绝的她,不知该怨怪耶格太自私还是怪自己被一心想尽快组建家庭,开始新生活的念头冲昏了头脑。
她似乎直到这一刻才明白,耶格并不是真正的爱自己,他甚至连她的儿子的生死也可以置之不顾。
那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啊,她的儿子,她的托比克,离开了他,再美好的生活都将变得毫无意义,可耶格竟说出了这样不解人情的话。
那些话让她肝肠寸断,,也毁灭了她对新生活的所有美好的幻想。
但是她顾不上伤心,她得去找她的孩子。
由于战事危急,所有去往南方的车辆全被封锁了。
正一筹莫展的时候,竟意外发现有人兜售去斯达蒙特的车票。
于是秋莎和其他数人一起坐上了去南方的车。
不料,车子行至半路被流弹击中,只有几个人幸存下来,秋莎也受了重伤,但她坚持不肯坐将开往与斯达蒙特相反方向的救护车。
可能惊吓过度,恍惚之间把另一个孩子当成了托比克,追着车跑了好远,等到看清不是以后更加思念和担忧儿子。
于是央求前来救援的军官让自己搭他们的车顺道去斯达蒙特。
最终,军官为她的执拗所动容,载她到国会大厦附近。
此时,大厦又遭遇敌军轰
炸,九死一生的秋莎只得和其他逃亡的人一起前往加瓦避难营。
索尔打来电话,得知秋莎也在此地时,他悔恨异常,他向她道歉,并保证会将儿子送到安全地点,让她不要担心。
最后他对秋莎说,他爱她。
从一开始,他请求让儿子回乡下的时候,就一再邀请秋莎可以同去。
最后,这个刚性的汉子终于不再掩饰自己长久以来的真实情感。
是的,他一直深爱着秋莎,尽管他们早已分开,打电话也老是吵架,可是她依然是他最深爱的人。
也许,真正的爱情就像张小娴说的那样,尽管他老是跟你过不去,你却很想跟他过下去。
越是真挚的感情对方就越像是自己身上的肋骨一样,平日里看不见,却一直支撑着你的整个生活,肋骨稍微拉伤,就会感到钻心的疼,仿佛心就要被炸开。
索尔和父母收拾好东西刚要开车离开,却逢一辆坦克迎面开过来,死神的气息顿时弥漫在整个车厢。
为了保住小孙子的命,奶奶借称把头巾忘在屋子里让托比克下车回屋去取,同时索尔下车摘下帽子向坦克示意,可是坦克还是毫不留情的展开了射击,在父亲被炸弹弹开的那一瞬间,托比克仿佛看到机器人在向自己眨眼睛,接着整个车被炸毁。
受到过度惊吓的托比克连滚带爬的爬到屋里,躲到桌子下面,所幸还带着手机,他得以向机器人发出了求救的讯息。
收到讯息的秋莎更加担心儿子的安危,已经到达难民营的她,寝食难安,几次凭着强烈的意念强撑着跑到外面要去救托比克,都因体力不支而晕倒被救回。
大家都以为这个女人脑子被摔坏了,他们也许不能理解,一个母亲,如果失去了自己的孩子,那就相当于失去了她赖以生存的整个世界的重心了啊。
过了仿佛有几个世纪那么长,秋莎终于联系上了当初接小托比克去他父亲那儿的同事伊利亚。
她请求伊利亚可以去救她的孩子,为此,她冒险偷到了记者证才得以和军队一起前往儿子所在的小镇。
看似安静的街道,实际上却暗藏危机,秋莎看不到任何东西,她只知道脚下有路,在路的尽头有她可爱的儿子在等着去救他。
潜伏的机枪伺机而动,秋莎被上次载她的军官莱希救了。
他们把她按倒在地,她仍把她按倒在地,她仍一个劲的要往外跑,嘴里嚷着她儿子一个人面临着危险,她要去救他,她什么也不知道,只知道儿子在等她,不管外面再怎么危险,她也顾不了了。
呼啸的子弹,盘旋的敌机,随时可能被轰炸的建筑……在那一刻,仿佛都有了灵性,都被这位勇敢的母亲所打动。
莱希是个很有孝心的人,即使自己身陷险境,依然报喜不报忧。
他说,他有很多战友,可是母亲却只有他一个,他就是母亲的全世界。
所以他了解母亲的辛苦和不易,他爱母亲正如母亲爱他一样,这也正是他决定帮助秋莎就出儿子的主要原因。
莱希也是一个出色的指挥官,骁勇善战的他总是说有啥好恐怖的,这句话也激励着秋莎以后的每一次奋不顾身。
他懂得灵活运用军事技术来攻击和防御,面对坦克,所有人都万念俱灰,他却巧妙的利用坦克装填原理镇定的指挥,逃过一劫。
他所向披靡,亦有侠骨柔情,遇见秋莎后,更对这个坚韧的女子有惺惺相惜的感觉。
在快要接近托比克所在的村子的时候,莱希要带领他的队伍护送难民,秋莎要自己去救她的孩子。
当她赶到的时候,却发现整座房子
已被大火包围,她疯了般冲进去却未发现托比克的影子,心里的不安情绪开始翻涌,她忍住泪水四处搜寻,终于在不远的小偏舍里找到了儿子。
可是托比克却因被子弹击中而倒在血泊中,秋莎扯出莱希让她带着的绷带纱布简易地给儿子包扎了一下,他需要急救,院子里的车子却是坏的。
她突然想到在途中见到有敌军的车子停在那儿,她急匆匆地赶到那儿,趁敌军在修理另一辆车的时候,偷开走了车。
等她把托比克背到车上,发现儿子,发现儿子因为失血过多加之惊吓过度,已经快没有力气了。
她一边开车,一边跟儿子讲话,她给他讲机器人的故事,讲他们如何打败怪兽,如何还要去完成未完成的任务……此时此刻,她不再觉得儿子的想法天马行空,不切实际,她甚至理解儿子为什么会编造机器人的故事来安慰自己。
现在,她就是保护儿子的机器人,她不会让他受到伤害,她不想就这样的失去他。
然而,上帝总是不喜欢太过平淡的考验,敌军的车追来了,而且有两辆,这没有使秋莎退却,反倒激发了她的潜能。
当初去往难民营都不敢开车的她,如今却在林子里灵活的跟追踪车周旋,还成功的运用莱希的方法成功的躲避了坦克的射击。
最后,被敌军举着枪指着时,她声泪俱下,用一个母亲最真挚的情感打动了士兵,被送到安全交界处。
由此可看出,每个人都有人性的可爱之处,只是有的被其他东西遮住了光芒,而伟大的爱总是有唤醒良知,引起共鸣的魔力。
影片最后以电话留言结局,留给我们许多想象空间。
看完这部影片,最大的感触就是,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和父母有一些磕磕盼盼,那么就去珍惜那些幸福的矛盾吧。
最悲哀的莫过于“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
父母几乎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我们,而我们可以陪在他们身边的日子又有多少呢?
记得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回家的路不远,看见没在日出后面;我们走太远,只顾着往前去探险;回家的路不远,闻到了下雨的气味;我们才想起,又把伞遗忘在庭院”。
很多时候,我们都只顾着去追逐自己的梦想,等到在外面的世界受了委屈,遭遇挫折的时候,才想起家人,想起家是最温暖的避风湾。
可是,谁能保证家里的那盏灯会一直那样亮着,随时照亮我们回家的路呢?
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燥,趁花未开至荼靡,趁一家人还可以围坐一起欢声笑语的时候,多给他们打打电话,陪他们聊聊天吧。
你永远不知道跟他们在一起的日子是多么的珍贵,除非你失去他们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