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第二章散剂、颗粒剂、胶囊剂
执业药师药剂学习题:第二章 散剂和颗粒剂1.

第二章散剂和颗粒剂1(精品1根据Stock"s方程计算所得的直径为(本题分数1分A、定方向径B、等价径C、体积等价径D、有效径E、筛分径答案解析:标准答案:D考生答案:2表示各个粒径相对应的粒子占全粒子群中的含量百分量的粒度分布是(本题分数1分A、频率分布B、累积分布C、对应分布D、数率分布E、积分分布答案解析: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3粉体学中,以不包括颗粒内外孔隙的体积计算的密度称为(本题分数1分A、真密度B、粒密度C、堆密度D、高压密度E、密度答案解析: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4直接测定粉体比表面积的方法是(本题分数1分A、沉降法B、筛分法C、显微镜法D、气体吸附法E、库尔特记数法答案解析:标准答案:D考生答案:5有关粉体性质的错误表述是(本题分数1分A、休止角是粉体堆积成的自由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的最大角B、休止角越小,粉体的流动性越好C、松密度是粉体质量除以该粉体所占容器体积所求得的密度D、接触角越小,则粉体的润湿性越好E、气体透过法可以测得粒子内部的比表面积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粉体学的性质。
粉体学是研究固体粒子集合体的表面性质、力学性质、电学性质等内容的应用科学。
休止角是粉体堆积成的自由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的最大角,用θ表示。
休止角越小,粉体的流动性越好。
松密度是粉体质量除以该粉体所占容器体积所求得的密度。
粉体的润湿性由接触角表示,接触角越小,则粉体的润湿性越好。
气体透过法可以测得粒子外部的比表面积,但不能测得粒子内部的比表面积。
气体吸附法可测得粉体比表面积。
故本题答案应选E。
标准答案:E考生答案:6有关散剂的概念正确叙述是(本题分数1分A、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B、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C、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只能外用D、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只能内服E、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或颗粒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答案解析: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7有关散剂特点叙述错误的是(本题分数1分A、粉碎程度大,比表面积大,易于分散,起效快B、外用覆盖面积大,可以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等作用C、粒径较小,较其他固体制剂更稳定D、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E、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答案解析:标准答案:C考生答案:8散剂制备的一般工艺流程是(本题分数1分A、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储存B、物料前处理—过筛—粉碎—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储存C、物料前处理—混合—过筛—粉碎—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储存D、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分剂量—混合—质量检查—包装储存E、物料前处理—粉碎—分剂量—过筛—混合—质量检查—包装储存答案解析: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9粉碎的药剂学意义错误的是(本题分数1分A、粉碎有利于增加固体药物的溶解度和吸收B、粉碎成细粉有利于各成分混合均匀C、粉碎是为了提高药物的稳定性D、粉碎有助于从天然药物提取有效成分E、粉碎有利于提高固体药物在液体制剂中的分散性答案解析:标准答案:C考生答案:10有关粉碎的不正确表述是(本题分数1分A、粉碎是将大块物料破碎成较小颗粒或粉末的操作过程B、粉碎的主要目的是减小粒径,增加比表面积C、粉碎有利于固体药物的溶解和吸收D、粉碎有利于减少固体药物的密度E、粉碎有利于提高固体药物在液体、半固体中的分散性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粉碎的定义、目的、意义。
第二章 散剂和颗粒剂 答案

第二章散剂和颗粒剂一、最佳选择题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性质相同、密度基本一致的二种药粉容易混匀,但若密度差异较大时,应将密度小(质轻)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再放入密度大(质重)者,这样可避免密度小者浮于上面或飞扬,密度大者沉于底部而不易混匀。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性质相同、密度基本一致的二种药粉容易混匀,但若密度差异较大时,应将密度小(质轻)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再放入密度大(质重)者,这样可避免密度小者浮于上面或飞扬,密度大者沉于底部而不易混匀。
即重者加在轻者之上混合。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影响混合效果的因素及防止混合不匀的措施①组分的比②组分的密度③组分的吸附性与带电性④含液体或易吸湿性的组分⑤含可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的组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基本等量且状态、粒度相近的二种药粉混合,经一定时间后即可混匀,但数量差异悬殊、组分比例相差过大时,则难以混合均匀,此时应该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又称配研法)混合,即量小药物研细后,加入等体积其他药物细粉混匀,如此倍量增加混合至全部混匀,再过筛混合即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5、【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休止角决定粉末的流动性。
附着性、凝聚性、充填性、飞散性影响散剂配制时的药物加入顺序、混合前是否采取适宜的处置措施。
磨损度不是重要的性质,只是表明散剂配制时的损耗率。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6、【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散剂的药物粉碎后,比表面积大,易使部分药物起变化,挥发性成分易散失。
所以,含有挥发油的成分,不易制成散剂。
因此,选项E错误。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7、【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散剂按组成药味多少,可分为单散剂与复散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8、【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散剂按用途,可分为溶液散、煮散、吹散、内服散、外用散等。
例如,小儿清肺散供口服使用,而痱子粉则是一种外用散剂。
固体制剂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讲义

药剂学第七版第十一章固体制剂 –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固体制剂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固体制剂的各种剂型的概念、分类、特点以及常用的制备方法、工艺和质量要求;•熟悉制备各种固体制剂常用的处方辅料、设备、操作流程及关键技术指标,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了解固体制剂的典型处方并学会对其进行分析。
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固体制剂的单元操作第三节 散剂第四节 颗粒剂第五节 片剂第六节 片剂的包衣第11章 固体制剂-1(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With meWith Prof. Li第一节 概述Ø固体制剂(solid preparations):以固体状态存在的剂型总称。
常用的固体剂型有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特点:①物理、化学稳定性比液体制剂好;②生产制造成本较低,服用与携带方便;③制备过程前处理的单元操作经历相同;④药物在体内首先溶解后才能透过生理膜,被吸收入血。
固体剂型的制备工艺流程图药物粉碎过筛混合造粒压片颗粒剂散剂片剂胶囊剂固体制剂的体内吸收途径口服给药崩解溶解生物膜血液循环胃肠道中不同剂型在体内的吸收途径剂型崩解或分散溶解过程吸收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混悬剂-++溶液剂--+吸收的快慢顺序药物的溶出过程S增大药物的溶出面积S增大溶出速度常数K提高药物的溶解度CsNoyes-Whitney 方程dC/dt = KS(Cs-C)K=D/Vδsink conditiondC/dt = KSCsδCsVC改善药物的溶出速度的措施•增大药物的溶出面积:通过粉碎减小粒径,提高崩解度等措施•增大溶解速度常数:提高搅拌速度,以减少药物扩散边界层厚度或提高药物的扩散系数•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提高温度,改变晶型,制成固体分散物、包合物等。
第二节散剂(powders)散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
①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②对外伤的独特作用(保护、吸收分泌液、促进凝血);③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④剂量易于控制,可调节,便于婴儿服用⑤制备工艺简单。
药剂学知识复习总结

药剂学知识复习总结药剂学知识总结药剂学知识总结 (1)第1章绪论 (1)一、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 (1)三、药物剂型的重要性【熟】(其实质可影响安全、有效) (2)四、药物剂型的分类【熟】 (2)五、国家药品标准(药典和局颁标准) (2)第2章散剂、胶囊剂、颗粒剂 (2)一、粉碎、筛分与混合* (2)第二节散剂 (3)第三节颗粒剂 (4)第四节胶囊剂 (4)第三章片剂 (4)一、片剂的概念和特点 (4)二、片剂的分类 (5)三、片剂的质量要求* (5)四、片剂的常用辅料【掌】 (5)常用高分子名称与符号对照 (6)4.2滴丸剂 (9)第四章表面活性剂 (9)常用药用辅料名称总结 (10)第五章浸出制剂 (10)第一节概述 (10)第二节浸出操作与设备 (10)第三节常用的制剂 (11)第六章液体药剂 (12)第二节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12)混悬剂 (14)第九章其他制剂 (16)第一节栓剂 (23)第6章软膏剂、眼膏剂和凝胶剂 (16)第8章注射剂与滴眼剂 (17)第1章绪论一、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1.药物剂型: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简称剂型。
2.药物制剂:是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是药剂学所研究的对象。
3.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三、药物剂型的重要性【熟】(其实质可影响安全、有效)①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如硫酸镁口服泻下,注射镇静。
②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如注射与口服、缓释、控释。
③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缓释与控释。
④产生靶向作用:如脂质体对肝脏及脾脏的靶向性。
⑤可影响疗效:不同的剂型生物利用度不同。
四、药物剂型的分类【熟】(一)按给药途径分类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1)注射给药剂型:如各种粉针剂、水针剂。
(2)呼吸道给药剂型:如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
7第二章散剂、颗粒剂与胶囊剂3精品文档

(一) 散剂的含义与特点
成分
制法
• 散剂:药物与适宜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 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
性状
• 供内服或外用
• 一方面是重要传统剂型,另一方面是混悬剂、 颗粒剂、胶囊剂和片剂、丸剂的基础。
6
一、概述
(一)散剂的含义与特点
• 优点
活泼,不稳定
–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
–外伤:保护、吸收分泌物、促进凝血、愈合
糖,充分研和,待全部色泽均匀即得。 注:(1) 硫酸阿托品为胆碱受体阻断药,可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
分泌,散大瞳孔。本品主要用于胃肠、肾、胆绞痛等。 (2) 如需配发硫酸阿托品0.5mg×10包,可取硫酸阿托品散0.5g,加
适量乳糖,混合均匀,分成10包发出。 (3) 1%胭脂红乳糖的制备方法:取胭脂红置于乳钵中,加90%乙醇
19
• 颗粒剂定义、特点(优点4、缺点)、分类 • 泡腾含义,泡腾崩解剂组成: • 颗粒剂质量要求、制备流程 • 颗粒剂物料粉末粒度要求 • 制软材含义 • 软材标准 • 软材与颗粒质量关系 • 影响软材松紧因素3 • 制颗粒方法 • 干燥含义 • 常用干燥方法 • 常压厢式干燥器操作要求6
20
• 整粒含义 • 筛出细粉用途 • 何时加入挥发性物料 • 颗粒剂质量检查5 • 粒度要求 • 干燥失重要求 • 溶化性要求 • 溶出度、释放度含义 • 溶出度或释放度与溶化性关系 • 含量均匀度与装量差异关系 • 颗粒剂贮藏重点
• 包装:散剂包装的重点在于防潮
10
三、散剂的质量检查
(一) 粒度 • 局部用散剂过七号筛不低于95% • 中药用于烧伤、严重创伤的散剂过六号筛不低于95% (二) 外观均匀度 • 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 • 取供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平铺约5cm2,压平,在亮处观察,
电大《药剂学》形考题二

药剂学形考作业(二)(6~10 章)一、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20 分)1.散剂:答: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
2.颗粒剂:答:是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干燥颗粒状制剂。
其中的药物可以是药材提取物,也可以是药材细粉。
颗粒剂又称冲剂或冲服剂。
3.胶囊剂:答:是指将药物装入空心硬胶囊或软胶囊中所制成的固体制剂。
4.丸剂:答:丸剂是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片形制剂。
5.片剂:答: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均匀混合,通过制剂技术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
6.软膏剂:答:指药物、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一类半固体外用膏剂。
7.膜剂:答:膜剂系指药物溶解或均匀分散于成膜材料中加工成的薄膜制剂。
8.栓剂:答:栓剂系指将药物和适宜的基质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供腔道给药的固体形外用制剂。
9.凝胶剂:答:凝胶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均匀或混悬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半固体制剂。
供内服或外用。
10.眼膏剂:答: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供眼用的灭菌软膏剂。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20 分)1.适宜作片剂崩解剂的是(C )A.微晶纤维素B. 甘露醇C. 羧甲基淀粉钠D. 糊精2.目前,用于全身作用的栓剂主要是(B )A.阴栓B.直肠栓C.尿道栓D.耳道栓3.以下不是包衣目的的是(D )A. 隔绝配伍变化B. 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C. 改善片剂的外观D. 加速药物的释放4.以下可做片剂粘合剂的是(C )A. 硬脂酸镁B. 交联聚维酮。
药剂学题库

压力大,硬度大;表面活性剂影响。 (6)药物含量不均匀。原因:混合不均匀;可溶性成分在颗粒之间的迁移。 3. 简述片剂中主要的四大类辅料是什么,并各举 1 例。 (1)填充剂(又称稀释剂),如淀粉; (2)润湿剂与粘合剂,如淀粉浆; (3)崩解剂,如羧甲基淀粉钠; (4)润滑剂,如滑石粉。 4. 粉末直接压片的优点是什么? 省时节能、工艺简单、工序减少、适用于湿热条件下不稳定的药物。 5. 简述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过程? (1)原、辅料的处理:主要和辅料需经干燥、粉碎、过筛等处理再混合。 (2)制颗粒:制软材→制湿颗粒→湿颗粒干燥→整粒。 (3)混合:加入润滑剂、崩解剂和挥发物进行混合。 (4)压片。
五、简答题 1. 试总结可以增加片剂中难溶性药物溶出度的方法。 (1)增加原料的溶解度;(2)增加药物的表面积;(3)作增溶处理;(4)加入表面活性剂, 增加润湿性。 2. 简述片剂压片中常见的问题及原因? (1)裂片。原因:原料的弹性大;粘合剂不足;压力过大;弹性复原率。 (2)松片,硬度不够。原因:原料可压性差;粘合剂不足;疏水润滑剂量多;压力小;有 效滞留时间短;颗粒的含水量少。 (3)粘冲。原因:含水量过高;润滑剂使用不当;冲头表面粗糟;湿度高。 (4)片重差异。原因:流动性差;冲头与模圈不符。 (5)崩解迟缓。原因:疏水性药物;崩解剂量不足或效果不良;黏合剂多;疏水性润滑剂;
固体制剂(胶囊剂,滴丸剂和膜剂) 一、名词解释 1. 胶囊剂:系将药物或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 制成的固体制剂,主要供口服用。 2. 硬胶囊剂:系将药物或药物于适宜辅料制成粉末、颗粒、小丸、小片等充填于空心硬质 胶囊中制成的胶囊剂。 3. 软胶囊剂:亦称胶丸,系将一定量的液体药物直接包封,或将固体药物溶解或分散在适 宜的赋形剂中制成溶液、混悬液、乳状液或半固体,采用滴制法或压制法密封于球形、 椭 圆形或其他形状的软质胶囊材中制成的胶囊剂,其主要特点是可塑性强、弹性大。 4. 滴丸剂: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加热熔融后溶解、乳化或混悬于基质中,再 滴入不相混溶、互不作用的冷凝液中,由于界面张力的作用使液滴收缩冷凝而成的球形 的 固体制剂,主要供口服,也可外用。 5. 膜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成膜材料经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 二、判断题 1.胶囊剂可使液态药物的剂型固体化。(√) 2.将药物按需要制成缓释颗粒装入胶囊中,可以达到缓释的作用。(√) 3.胶囊剂中若填充易风干的药物,可使囊壁软化;若填充易潮解的药物,可使囊壁脆裂。(√) 4.软胶囊囊壁由明胶,增塑剂,水三者所组成。(√) 5.软胶囊常用滴制法和填充法制备。 (×) 6.滴丸剂常用基质分为水溶性基质,脂溶性基质和乳剂型基质三大类。(×) 7.根据膜剂的结构类型分类,有单层膜,多层膜和夹心膜等。(√) 8.膜剂常用的成膜材料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聚乙二醇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9.膜剂制备可采用匀浆制膜法,热塑制膜法和复合制膜法。(√) 10.易风干,易潮解的药物制成胶囊剂,利于提高药物稳定性。(×) 11.软胶囊囊壁的组成通常是干明胶:干增塑剂:水=1:( 0.4-0.6): 1(√) 三、填空题 1.硬质胶囊壳或软质胶囊壳主要由(明胶)(甘油)(水)组成。 2.胶囊剂中填充的药物不能是(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也不能填充易(风干)或易(潮
药剂学-《散剂和颗粒剂》执业药师考试复习知识点

第二章散剂和颗粒剂一、粉体学简介(一)粉体学的概念粉体学是研究固体粒子集合体(称为粉体)的表面性质、力学性质、电学性质等内容的应用科学。
由于在散剂、颗粒剂、片剂和胶囊剂等固体制剂的生产中需要对原辅料进行粉碎、过筛和混合等处理,以改善粉体性质,使之满足工艺操作和制剂加工的要求,所以粉体的各方面性质在固体制剂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二)粉体的性质1.粉体的粒子大小和粒度分布及其测定方法(1)粉体的粒子大小和粒度分布:粉体的粒子大小是粉体的最基本性质,它对粉体的溶解性、可压性、密度、流动性等均有显著的影响,从而影响药物的溶出、吸收等。
粒子大小的常用表示方法有:①定方向径,即在显微镜下按同一方向测得的粒子径;②等价径,即粒子的外接圆的直径;③体积等价径,即与粒子的体积相同球体的直径,可用库尔特计数器测得;④筛分径,即用筛分法测得的直径,一般用粗细筛孔直径的算术或几何平均值来表示;⑤有效径,即根据沉降公式(Stock’s方程)计算所得的直径,因此又称Stock’s径;式中,D-有效径,ρp ,ρ1-分别表示被测粒子与溶剂的密度;η-溶液的黏度;h-粒子沉降距离;t-沉降时间。
粉体的大小不可能均匀一致,而是存在着粒度分布的问题,分布不均会导致制剂的分剂量不准、可压性变化以及粒子密度变化等问题。
因此,研究粒度分布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常用频率分布表示各个粒径相对应的粒子占全体粒子群中的百分比。
现代计算机的应用则为测量带来方便。
频率分布可用方块图来表示,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出粒子大小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
(2)粉体粒径的测定方法:①显微镜法:可以测定O.5~100μm级粒径。
具有统计学意义一般需测定200至500个粒子②电感应法(如库尔特计数法):是在测定管中装入电解质溶液,将粒子群混悬在电解质溶液中,测定管壁上有一细孔,孔电极间有一定电压,当粒子通过细孔时,由于电阻发生改变使电流变化并记录于记录器上,最后可将电信号换算成粒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散剂
❖ 散剂(powders)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 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
❖ 一般散剂能通过6号筛的不少于95%;难溶 性药物、收敛剂、吸附剂、儿科或外用散 能通过7号筛的不少于95%;眼用散应能全 部通过9号筛
散剂的特点:
①粉碎程度大,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 ②外用覆盖面大,具保护、收敛等作用; ③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小儿服用; ④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
第二章 固体制剂
❖ 第二节 散剂 ❖ 第三节 颗粒剂 ❖ 第四节 胶囊剂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散剂、颗粒剂和片剂的概念和特点,并 熟悉其制备方法、质量检查和包装储存。
能力目标
能制备散剂、颗粒剂、片剂。 能正确评价散剂、颗粒剂及片剂的质 量。
第二节 散剂
2.1 散剂的制备概述 2.2 散剂的质量检查
燥等过程。如前面提到的流化床制粒方法。
第一章 散剂、颗粒剂和胶囊剂
利用物料中的结晶水,直 接将粉料制成颗粒的新设 备。不需要水或乙醇等润 湿剂,不需要二次加热干 燥,工序少,工效高,成 本低
干法制粒机
第一章 散剂、颗粒剂和胶囊剂
摇摆式制粒机
本机是一种将潮湿粉末状 混合物,在旋转滚筒的正、 反旋转作用下,强制性通 过筛网而制成颗粒的专用 设备。
制成缓释制剂。 4、分剂量不易准确,
混合性能差。
第一章 散剂、颗粒剂和胶囊剂
中药颗粒剂示意图
西药颗粒剂示意图
第一章 散剂、颗粒剂和胶囊剂
❖ 分类
可溶性颗粒(通称颗粒) 肠溶颗粒
混悬颗粒
缓释颗粒
泡腾性颗粒
控释颗粒
第一章 散剂、颗粒剂和胶囊剂
颗粒剂的生产工艺流程
辅料
物料 制软材 制粒 干燥 质量检查 (包衣) 分剂量 包装
➢ 4 整粒
在包装前筛去过粗(一号药筛)或过细(五号药筛)的颗 粒的过程叫整粒。
➢ 5 包装
应选用质地较厚的塑料薄膜袋或铝塑包装。 常用薄膜包衣。达到稳定、缓控释、肠溶的目的。
第一章 散颗剂粒、剂颗的粒制剂和备胶囊剂
维生素C 颗粒剂的制备 实验操作
[处方] 维生素C
1.0g
糊精
10.0g
糖粉
9.0g
(五)散剂的包装与贮存
❖ 目的:延缓散剂吸湿。 ❖ 包装材料:包装用纸有包装纸、蜡纸和玻璃
纸,塑料袋、 玻璃管和玻璃瓶等。 ❖ 包装方法:单剂量包装、可多剂量包(分)
装,多剂量包装者应附分剂量用具。 ❖ 贮存:密闭。含挥发性及吸湿性药物的散剂,
应密封。
小链接
❖ 在中国药典(CP)凡例中有关于密闭与密封 的定义,如下:
1制粒机:干法制粒机 湿法制粒机:挤压式制粒机、摇摆式制粒机、
转动式制粒机、喷雾式制粒机、流化床式制粒机等。
2自动颗粒包装机 工业生产: 颗粒剂制备与包装
第一章 散剂、颗粒剂和胶囊剂
3 现代工业生产新技术 A.高速混合制粒机,一个容器内进行混合、捏合、制
粒过程。 B.常用一步制粒机,一台机器内完成混合、制粒、干
手握成团,轻压即散
第一章 散剂、颗粒剂和胶囊剂 2.制 粒
定义
制得的软材以适宜的方式通过适宜的 筛(10~14目),制成均匀的颗粒。
常用的制粒法
小量生产,用手压或搓过筛网 大量生产,用制粒机,分湿法制粒 和干法制粒。
➢ 3 干燥 湿颗粒应及时干燥,避免粘结成块、条。 干燥温度为常压60~80℃,温度逐渐升高。 干燥时应定时翻动,不应堆积太厚。
整粒 颗粒剂
原、辅料的质量控制与处理
1.原、辅料的质量控制
所有原、辅料均应符合有关规定
2.原、辅料的处理
原、辅料一般均需经过粉碎、过筛及干燥处 理,一般要求过80-100目筛 (尤其是毒性药物、有色药物)
➢ 1.制软材 药物+辅料充分混合 加入适量的水、醇 软材
或粘合剂
粘合剂和润湿剂的用量以能制成适宜软材的最少 量为原则,使制得的软材干湿适宜
飞散性、附着性、团聚性、吸湿性
西药散剂示意图
中药散剂示意图
分类: ①按组成药味多少:单散剂与复散剂; ②按剂量情况:分剂量散与不分剂量散; ③按用途来:溶液散、煮散、吹散、内服散、 外用散等。
❖ 在中药中应用较多,中国药典一部收载散 剂通则
❖ 散剂为制备其它剂型的基础,可进一步制 备成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或片剂
酒石酸
0.1g
50%乙醇(体积分数) 适量
制成
10包
第一章 散剂、颗粒剂和胶囊剂
【课堂活动】 维生素C 颗粒剂的制备
维C 糊精 糖粉
酒石酸100目ຫໍສະໝຸດ 挤压过筛等 量 递 加
混 匀
制 粒
软材
混匀
干燥
混合粉末
10目(1号)
整 80目(5号) 粒
50% 乙醇
第一章 散剂、颗粒剂和胶囊剂
(四)工业生产常用的设备
第一章 散剂、颗粒剂和胶囊剂
颗粒剂概述
❖ 颗粒剂(granules) 特点(同散剂比)
是指药物和适宜的 辅料制成的具有一 定粒度干燥颗粒状 制剂(图示)。供口 服用。其中粒径范 围在105~500µm 的颗粒剂又称细粒 剂。
1、飞散性、附着性、 聚集性、吸湿性较 小。
2、服用方便。 3、必要时可加入包衣
概念
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 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
特点
易分散、起效快、可外用、工艺简单
散
剂
工艺流程
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 质量检查、包装
质量要求
粒度、外观均匀度、干燥失重、装量差 异、装量、无菌、微生物限度、吸湿性
第一章 散剂、颗粒剂和胶囊剂
第三节 颗粒剂
一、颗粒剂的制备 二、颗粒剂的质量检查
❖ 密闭:系指将容器密闭,以防止尘土及异物 进入; 密封:系指将容器密封以防止风化、吸潮、 挥发或异物进入。
二、散剂的质量检查
除另有规定外,散剂应进行以下相应检查: ❖ 1.外观均匀度 取散剂适量置光滑纸上,平铺约
5cm2,将其表面压平,在亮处观察,应呈现均匀的 色泽,无花纹、色斑。 ❖ 2.粒度 ❖ 3.干燥失重 除另有规定外,减失重量不得超过 2.0% ❖ 4.装量差异 ❖ 5.无菌 ❖ 6.微生物限度
❖ 用于深部组织创伤及溃疡面的外用散剂, 应在清洁避菌环境下配制
第一章 散剂、颗粒剂和胶囊剂
一、散剂的制备
散剂制备的工艺流程
粉碎
筛分 混合 分剂量 质量
检查
包装
药物
辅料
散剂
第一章 散剂、颗粒剂和胶囊剂 一、散剂的制备 粉碎 筛分 混合
分剂量 包装与贮存
第一章 散剂、颗粒剂和胶囊剂
(四)分剂量
➢ 目测法 ➢ 容量法 ➢ 重量法
第一章 散剂、颗粒剂和胶囊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