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前访视

合集下载

麻醉术前访视与评估制度

麻醉术前访视与评估制度

麻醉术前访视与评估制度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患者在接受麻醉前得到充分的访视和评估,以供应安全的麻醉服务,并降低麻醉风险,确保手术手段的成功进行。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全部需接受麻醉的患者,无论进行全麻、局麻或表面麻醉等程序,均需进行麻醉术前访视与评估。

3. 访视与评估内容3.1 患者基本信息调查:包含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住址等信息的录入。

3.2 病史询问:认真了解患者的病史情况,包含既往疾病、过敏史、手术史、家族病史等,并在记录表上进行认真记录。

3.3 身体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含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神经系统、心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的评估。

3.4 试验室检查: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必需的试验室检查,包含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凝功能等,以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形和麻醉的安全性。

3.5 心理评估: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心理情形,包含焦虑程度、畏惧感等,并予以必需的心理支持和安顿。

3.6 术前准备: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所需的术前准备工作,包含禁食禁水的时间、服药调整、手术准备等,并向患者认真说明。

4. 麻醉术前访视与评估的流程4.1 预约与登记:患者在接受手术前需提前预约麻醉术前访视与评估,并到医院进行登记。

4.2 患者访视与评估:患者依照预约时间前往麻醉科,由专业的麻醉医生进行访视与评估。

4.3 记录与咨询:麻醉医生依据访视与评估的结果,将相关信息记录在患者的档案中,并向患者认真解释手术前的注意事项、禁忌症、并发症及麻醉的风险。

4.4 予以建议与引导:麻醉医生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适当的建议和引导,包含手术前的心理准备、术后的病愈护理等。

4.5 布置手术时间:依据患者的身体情形和手术布置,麻醉科与手术科协调,确定手术日期和时间,并事先通知患者。

4.6 随访与复诊:手术后麻醉医生定期追踪复诊患者的情况,进行术后的随访,并依据需要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引导。

麻醉术前访视内容要点

麻醉术前访视内容要点

麻醉术前访视内容要点
一、患者基本信息
1.1 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1.2 职业、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社会人口学资料。

二、病史采集
2.1 现病史:主要疾病名称、起病时间、治疗情况等。

2.2 既往史:手术史、外伤史、输血史等。

2.3 过敏史:对药物或食物是否有过敏反应,如何表现等。

2.4 家族史:家族中是否有与麻醉相关的遗传性疾病或过敏反应等。

三、体格检查
3.1 身高体重和BMI的测量,以及其他生理指标的检查,如血压、脉搏和呼吸频率等。

3.2 头颈部检查:颈椎活动度评估,口腔和喉咙检查,气道评估等。

3.3 心肺听诊:心肺功能评估,发现心脏杂音或呼吸困难等问题。

四、麻醉相关检查
4.1 血液化学检查:血液中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

4.2 心电图检查:评估心脏功能,发现心律不齐或其他问题。

4.3 胸部X光片:检查肺部情况,如有结核病或其他异常情况。

4.4 其他特殊检查:如心脏超声、血气分析等。

五、麻醉计划
5.1 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手术类型等因素。

5.2 讨论麻醉风险和并发症,并告知患者及家属。

5.3 制定个性化的术后镇痛计划,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和促进康复。

六、术前指导
6.1 告知患者手术前需要禁食和禁水的时间,以及如何进行口腔清洁等操作。

6.2 解释手术过程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向患者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

6.3 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并提供必要的康复建议和药物治疗方案。

麻醉术前访视要点

麻醉术前访视要点
谢谢观看
6
淀粉类固体食物
6
油炸、脂肪及肉类食物
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一般应≥8
胃肠道准备
①上述推荐建议适用于接受择期手术的健康患者(包括婴幼儿、儿童),不适用于孕妇,急诊手术患者视病情、并存疾病、禁食水情况等综合判断;②清饮料包括清水、糖水、无渣果汁、碳酸类饮料、清茶等,但不包括含酒精类饮品;③牛奶等乳制品的胃排空时间与固体食物相当。
术前访视
年龄:(1)≥65岁:建议行心脏彩超,如有异常,请心内科会诊。(2)≤12岁:是否患先天性疾病;近一个月内是否患上感等疾病。
术前访视
体重/体重指数(BMI):BMI≥28(1)是否为病理性肥胖,必要时请内分泌科会诊;(2)是否并存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必要时请五官科会诊;(3)困难气道评估:甲颌距离、张口度、改良Mallampati分级。
术前访视内容
术前访视
1、病史采集作为初学者,一定要重视病史(现病史,既往史,手术麻醉史,治疗用药史,食物药物过敏史),要有针对性、有重点、详细询问病史。比如高血压,需要问多少年?是否规律服药?何种药物?平素控制情况?最高?有无晕厥?关注靶器官损伤(心、脑、肾),另外还要用患者能懂的大众语言而非医学术语。
术前评估
Ⅰ、Ⅱ级插管容易,Ⅲ级插管难度明显增加,Ⅳ级插管困难
术前评估
其他气道评估头颈部活动度165°~90°,颈椎结核、类风湿、颈椎脱位等,做好插管困难的准备。甲颏距离应 ≥ 6.5 cm,如 < 6 cm(3 指),插管困难。张口度(上下门齿)应 3.5~5.5 cm,如 < 2.5 cm,插管困难。牙齿:上切牙前突。巨舌、咽喉肿物、面颊、甲状腺。
Bid
不变
更换为中效胰岛素,予早晨中效成分剂量的50%~75%

麻醉师术前访视制度

麻醉师术前访视制度

麻醉师术前访视制度术前访视是手术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与患者沟通,麻醉师可以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手术需求等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

同时,也可以帮助患者减轻手术的紧张情绪,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信心。

制度的实施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确定访视时间。

一般来说,术前访视应在手术前一天或当天进行。

这样可以确保麻醉师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相关信息有一个较为准确的了解。

其次,了解患者的基本状况。

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血压、心率等基本生理指标。

同时,还需要询问患者是否有慢性疾病、临床表现、手术前是否有过敏史等方面的信息。

然后,了解患者的麻醉史。

即患者是否曾经接受过麻醉,是否有不良反应等。

这对评估患者对麻醉的耐受性很有帮助。

接着,了解患者的药物史。

包括患者当前正在使用的药物,特别是对麻醉有潜在影响的药物,如抗凝药物、镇痛药物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麻醉师确定麻醉药物的选择和用量。

此外,还要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

因为过敏反应对麻醉的安全性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事先了解患者是否对一些药物或物质存在过敏反应。

最后,麻醉师还需要与患者进行交流,告知患者麻醉的流程和风险,并与患者协商制定最佳的麻醉方案。

同时,需要告知患者手术前的禁食禁水时间,以免术中出现胃内容物反流等问题。

总的来说,术前访视是为了确保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手术风险,并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

麻醉师应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等情况,并与患者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提供安全、高质量的麻醉服务。

通过术前访视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麻醉的效果,减少麻醉风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麻醉科术前术后访视和讨论制度

麻醉科术前术后访视和讨论制度

麻醉科术前术后访视和讨论制度麻醉科术前术后访视和讨论制度是医疗机构中麻醉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麻醉效果的满意度。

术前术后访视和讨论制度主要包括术前访视、术前讨论、术后访视和术后总结四个环节。

下面将从这四个环节入手,详细介绍麻醉科术前术后访视和讨论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术前访视术前访视是指麻醉医师在手术前一日对患者进行的一次全面评估和交流。

术前访视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史、药物过敏史等,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神经系统状况等,解释麻醉方式及可能的风险,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术前访视的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

2. 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

3. 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4. 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如意识、肌力等。

5. 解释麻醉方式,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等。

6. 告知患者和家属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

7. 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二、术前讨论术前讨论是指麻醉医师与外科医师、护士等相关人员对患者进行的一次全面评估和交流。

术前讨论的主要目的是制定麻醉方案,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麻醉效果的满意度。

术前讨论的具体内容包括:1. 分析患者的病情,确定手术类型和麻醉方式。

2. 讨论患者的心肺功能、神经系统状况等,制定相应的麻醉方案。

3. 评估患者的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过敏药物。

4. 讨论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可能风险和并发症,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5. 确定患者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恢复方案。

6. 确保麻醉医师、外科医师、护士等相关人员熟悉患者的病情和麻醉方案。

三、术后访视术后访视是指麻醉医师在患者术后一定时间内对患者进行的一次全面评估和交流。

术后访视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评估麻醉效果,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并提供相应的术后指导。

麻醉术前访视内容要点

麻醉术前访视内容要点

麻醉术前访视内容要点引言麻醉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在手术过程中能够使患者处于无痛状态,同时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而麻醉术前访视则是麻醉操作的前期准备工作,通过对患者的全面评估和访视,确保手术前麻醉管理的安全性、高效性和个体化。

本文将会探讨麻醉术前访视的内容要点。

二级标题:患者基本信息收集在麻醉术前访视中,首要的任务是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以便后续的评估和处理。

三级标题:个人信息患者的个人信息是麻醉术前访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

三级标题:既往疾病史患者的既往疾病史对麻醉术前访视至关重要。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包括但不限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肺部疾病等,以便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麻醉操作。

三级标题:药物过敏史药物过敏史是麻醉术前访视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是否曾有过对药物过敏的反应,以避免术中使用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的药物。

三级标题:家族病史家族病史同样也需要在麻醉术前访视中详细了解。

患者可能患有的遗传疾病会对麻醉操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医生需要对患者的家族病史进行详细探讨。

二级标题:身体评估在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之后,麻醉术前访视还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三级标题:一般情况医生需要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面色、神情、卧床状态等,以了解患者的基本生理状况。

三级标题:呼吸系统呼吸系统评估是麻醉术前访视中的重要环节。

医生需要询问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咳嗽、气喘等情况,并详细了解患者的吸烟史、哮喘史等重要信息。

三级标题: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评估同样重要。

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心脏病史、高血压史等,并检查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指标。

三级标题:肝肾功能肝肾功能评估是麻醉术前访视中的另一个关键点。

医生需要询问患者的肝肾疾病史,并做好相应检查,以确保患者的肝肾功能可以支持麻醉操作。

三级标题:神经系统神经系统评估同样重要。

医生需要询问患者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相关疾病等,并检查患者的神经功能。

XXX医院麻醉术前访视制度

XXX医院麻醉术前访视制度

XXX医院麻醉术前访视制度麻醉术前访视是在患者接受手术麻醉前,由麻醉师与患者进行的一次详细面谈与身体检查。

其目的是为了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家族史等重要信息,以确定最适合患者的麻醉方案,并提供给患者关于麻醉术的必要知识和信息,以便患者能够做出知情同意。

1.预约与提前准备:在患者手术预约后,医院会通知患者前来进行麻醉术前访视。

医院会提前将访视的时间确定,并告知患者需要提前做一些准备,如空腹、禁食禁水等。

这样可以确保患者在访视时能够得到准确和详细的评估。

2.面谈与询问:麻醉师会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面谈,在舒适、私密的环境中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过敏史、吸烟饮酒史等,并询问患者是否有近期感冒、发烧、咳嗽等疾病症状。

麻醉师会详细了解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了解和期望,以便能够提供适当的解释和建议。

3.身体评估与检查:麻醉师会进行患者的身体评估和相关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

此外,还会检查患者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的状况。

这样可以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麻醉风险。

4.相关检查与报告:根据患者的病史和检查结果,麻醉师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一些必要的附加检查,如心电图、胸片、血常规等。

这些检查结果可以提供给麻醉师更全面的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如果患者在其他医院已经有相关检查报告,也会让患者将相关报告带至访视中,以便更好地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

5.麻醉知情同意:麻醉师会向患者详细解释相关手术的麻醉方案和方法,并告知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

患者有权力提出关于麻醉的疑问和要求。

麻醉师也会向患者提供麻醉知情同意书,患者需要在充分了解麻醉的情况下,签署同意手术麻醉的文件。

6.术前准备:最后,麻醉师会做出最适合患者的麻醉方案,并与患者达成共识。

如果需要术前准备工作,如停用一些药物、进行特殊检查等,麻醉师会告知患者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并给予相应的建议。

总结起来,XXX医院的麻醉术前访视制度是为了确保手术麻醉的安全和有效进行而设计的。

麻醉术前访视记录

麻醉术前访视记录

麻醉术前访视记录为了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与舒适,麻醉术前访视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步骤。

通过对患者进行麻醉术前访视,可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药物过敏情况等重要信息,从而为手术过程中的麻醉药物选择和麻醉方法的制定提供依据。

一、患者信息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二、既往病史1. 有无高血压病史?2. 有无心脏病史?3. 有无肺部疾病或哮喘病史?具体描述。

4. 有无肝肾功能异常?5. 有无神经系统疾病史?6. 曾经是否接受过麻醉手术?如有,请描述。

三、药物过敏史1. 对以下药物是否存在过敏反应?- 麻醉药物(请列举)- 抗生素(请列举)- 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其他药物(请列举)四、与麻醉相关的个人情况1. 是否存在缺氧或呼吸困难?2. 是否存在囊肿、息肉、肿块等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3. 是否存在咳嗽、咳痰或呼吸道感染等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4. 曾经是否有过意识丧失、晕厥、神经系统症状等情况?五、生活习惯与社会因素1. 是否有吸烟史?吸烟量多少?2. 是否有饮酒史?饮酒种类及频次?3. 是否为孕妇?是否哺乳期妇女?4. 是否有睡眠呼吸暂停或严重打鼾的问题?5. 发现过家族中有人对麻醉药物过敏吗?6. 是否服用任何非处方药物或中草药?六、特殊检查及化验结果1. 血常规检查结果:- 血红蛋白(Hb):- 血小板计数(PLT):- 白细胞计数(WBC):2. 心电图检查结果:- 心脏窦性心律:- 心脏传导系统情况:- 心室收缩功能是否异常:3. 胸部X光检查结果:- 是否存在异常阴影:- 肺部情况如何:七、麻醉方案及风险评估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检结果和问诊情况,综合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和手术特点,制定相应的麻醉方案,并评估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1. 麻醉方式确定:- 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 脊麻/硬膜外麻醉2. 麻醉药物选择:- 静脉麻醉药物- 局部麻醉药物- 麻醉气体3. 相关麻醉操作的风险评估:- 气道管理- 插管困难度评估- 静脉通路建立难度评估八、给予患者的建议和指导1. 麻醉前禁食时间要求和禁食内容: - 禁食时间:- 禁食内容:2. 术前准备事项:- 术前洗澡与穿着要求- 携带的物品准备- 麻醉过程中可能需要的配合与协助以上是本次麻醉术前访视记录,为了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与成功,请患者按照医生的建议和指导进行准备,并配合麻醉团队的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

手术病人并存急性呼吸系感染(如感冒、 咽炎、扁桃体炎、气管支气管炎、肺炎) 者,术后极易并发肺不张和肺炎,择期 手术必须推迟到完全治愈后1~2周再手术。 如系急症手术,应避免应用吸入全麻, 需用抗菌素控制,在获得咽分泌物或痰 细菌培养结果之前,可先用广谱抗菌素。
呼吸
肺功能的评估: 简单易行的肺功能估计方法有: 1、胸腔周径法:测量深吸气与深呼气时,胸腔 周径的差别,超过4 cm以上者,提示无严重肺 部疾病和肺功能不全。 2、吹火柴火试验:病人安静后,嘱深吸气,然 后张口快速呼气,能将置于15 cm远的火柴火 吹熄者,提示肺储备功能好,否则示储备低下。 3、呼吸困难程度
心功能分级及其意义
心脏功能分级及其意义
心功能 Ⅰ级 Ⅱ级 屏气试验 30秒以上 20~30秒 临床表现 普通体力劳动、负重、快速步行、上 下坡,不感到心慌气短。 能胜任正常活动,但不能跑步或较用 力的工作,否则心慌气短。 必须静坐或卧床休息,轻度体力活动 后即出现心慌气短。 不能平卧,端坐呼吸,肺底罗音,任 何轻微活动即出现心慌气短。 心功能与耐受力 心功能正常 心功能较差。麻醉处理恰当,麻 醉耐受力仍好 心功能不全。麻醉前准备充分, 麻醉中避免任何心脏负担增加 心功能衰竭。麻醉耐受力极差, 手术必须推迟

心功能评估

体力活动实验 屏气试验 起立试验
禁食
成人与儿童禁食指南 成人择期手术禁食采用2—6原则:2005年英国皇家护理 学院术前禁食指南。 2——麻醉前2小时禁饮。 6——麻醉前6小时时)
摄入种类
清饮料 母乳 配方奶
禁食时间(小时)
病史:


1、个人史 2、过去史 3、过敏史 4、治疗用药史 5、外科疾病史 6、以往麻醉手术史 7、今次手术情况 8、内科疾病史
气道

对拟经口腔插管病人,对气道应做精确的重点 检查,包括颈椎活动度、颞颌关节功能和牙齿 情况。如果张口度小于4 cm;甲状软骨结节至 颏之间的距离小于三指宽;颈椎活动度降低等 异常情况,可能属于困难插管病例。此时,可 做一项预测插管困难的简单试验:能看到咽柱、 软腭和悬雍垂者,为1类病例;仅能看到腭弓 和软腭,而悬雍垂因有舌根阻挡而看不到者, 为2类病例;只能看到软腭者,为3类病例。在 3类病例中用直接喉镜显露时,只有66%病例 可以看到会厌;能看到声门者不超过7%。
2 4 6
摄入种类
牛奶 固体食物
禁食时间(小时)
6 8
屏气试验

屏气试验:病人安静5~10分钟后,嘱深 吸气后作屏气,计算其最长的屏气时间。 超过30秒者表示心脏功能正常;20秒以 下者表示心脏代偿功能低下,对麻醉耐 受力差。
起立试验

起立试验:病人卧床10分钟后,测量血 压、脉搏,然后嘱病人骤然从床上起立, 立即测血压、脉搏,2分钟后再测一次。 血压改变在(20 mmHg)以上,脉率增 快超过20次/分者,表示心脏功能低下, 对麻醉耐受力差。本法不适用于心功能 IV级的病人。
临床检查

包括三个部分: 1、体格检查 2、实验室检查 3、特殊检查
合并其他疾病


高血压 冠心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肺部疾病 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
患者用药情况

大部分药物可延续到手术当日,但是长 效的药物需要换成短效药物,有些药可 能在剂量上有所调整,如抗高血压药、 胰岛素,某些药物应在术前停用如单胺 氧化酶抑制剂(术前2~3周停用)、右旋 多巴(手术当日停用)、锂剂(术前2~3 天停用)、阿司匹林(术前至少停用1周) 等。
1、降压药

术前应用降压药物患者,因吸入麻醉药 能增强血管平滑肌扩张、交感神经阻断 药和一些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如硝酸 甘油,能增强和延长泮库溴铵的作用, 故泮库溴铵应减量。应用洋地黄后应用 钙剂,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
2、β受体阻断药

术前患者应用时,可不停药,但需掌握 合适剂量。对于术前已有充血性心力衰 竭的病例,应予逐渐减量并停药。对于 未过量的并顾虑停药后可能出现反跳现 象的患者,必要时借助于较大剂量的拟 交感药物对心脏进行支持。
一般将手术分为几类?
1、择期手术 2、限期手术 3、急症手术 择期手术及限期手术有充裕的麻醉前准备,麻 醉难度及风险比急症手术低! 急症手术未经充裕的麻醉前准备,麻醉难度及 风险偏高! 因此根据不同的手术,对不同的患者做出正确 的术前评估尤为重要。
麻醉评估都评估什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患者是否处 于合适的麻醉时机。 是否必要进行其他检查和治疗,术前医 嘱是否符合麻醉要求。 填写术前访视单,并制定麻醉及围手术 期处理方案。
2013《临床麻醉药理杂志》推荐的麻醉前访视及 评估简单记忆法:A2,B2,C2,D2,E2,F2, G2.

A——Affirmative history:确切的病史 A——Airway:气道 B——Blood hemoglobin,blood loss estimation,and blood availability:血 红蛋白,失血量估计,备血 B——Breathing:呼吸 C——Clinical examination:临床检查 C——Co-morbidities:合并其他疾病 D——Druugs being used by the patient:患者用药情况 D——Details of previous anesthesia and surgeries:既往麻醉手术情况 E——Evaluate investigations:评估调查 E——End point to take up the case for surgery:接受手术前状态 F——Fluid status:液体状态 F——Fasting:禁食 G——Give physical status:身体状态评分 G——Get consent:知情同意
麻醉病情评估
选择题: 麻醉前访视有没有必要? A(有必要) B(没必要)
宝宝不开心! 蓝瘦!香菇!
什么是麻醉前访视?

麻醉前访视是为获得患者相关质料;完 善术前准备,制定合适的麻醉计划;帮 助患者了解麻醉环境、麻醉流程及配合 麻醉,并制定术后镇痛方案,签署麻醉 同意书,对促进医患关系有显著意义。

呼吸
呼吸困难评级 0 级:无呼吸困难症状 I 级:能较长距离缓慢平道走动,但赖于步行 II 级:步行距离有限制,走一或二条街后需要停步休息 III级:短距离走动即出现呼吸困难 IV 级:静息时也出现呼吸困难 凡呼吸困难程度已超过II级,尤其对活动后明显气短、 慢性咳嗽痰多、肺听诊有干湿罗音或哮鸣音、长期大 量吸烟、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及阻塞性、限制性肺功 能障碍等病人,术前还需做详细的胸部X线检查和专门 的肺功能测验。
Ⅲ级
10~20秒
Ⅳ级
10秒以内
评估调查
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将患者分为六级。 ASAⅠ级:指患者的重要器官功能正常,体格健壮,能耐受麻醉和手 术。 ASAⅡ级:指患者的重要器官功能虽有轻度病变,但代偿完全,日常 活动不受限制,能耐受一般手术和麻醉
ASA Ⅲ级:指患者的重要器官功能病变严重,功能受损在代偿范围 内,日常活动受限,但尚能完成,对施行麻醉和手术仍有顾虑。 ASA Ⅳ级:指患者的重要器官功能病变严重,功能代偿不全,以威 胁安全,施行麻醉和手术均有风险。 ASA Ⅴ级:指患者病情已达到频死阶段,不论手术与否难以存活24 小时,手术麻醉冒更大风险。 ASAⅥ级: 已宣布为脑死亡的患者,其器官被用于捐献。 如系急诊手术,在分类顺序之前冠—“急”(或“E”),以示麻醉风 险大于平诊手术。
麻醉评估重点

欧洲麻醉学会(ESA)成人非心脏手术术 前评估指南强调主要评估:心血管疾病、 呼吸疾病、吸烟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综合征(OSAS)、肾脏疾病、糖尿病、 肥胖、凝血异常、贫血和术前血液保护 策略、老年、酒精误用与成瘾、过敏。
心功能分级
心功能评定目前最适用者是根据心脏对运动量的耐受 程度来衡量。常采用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四类分 类法。Ⅰ、Ⅱ级患者进行一般麻醉和手术安全性有保 障。 Ⅰ级:患者有心脏病,但日常活动量不受限制,一般体 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休息时无自 觉症状,一般体力活动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 心绞痛。 Ⅲ级:患者有心脏病,以致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休息 时无症状,但小于一般体力活动即可引起过度疲劳、 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 也出现心衰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麻醉前访视内容


获得相关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特殊 检查和患者精神状态的质料以及拟行手术的情 况,进行分析判断,已完善术前准备和制定合 适的麻醉方案。 指导患者配合麻醉,回答相关问题,解除患者 焦虑和恐惧,取得患者信任。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就麻醉和手术的风险以 及如何相互配合与手术医师取得共识。 与患者做良好沟通,用患者易懂的词语介绍麻 醉过程,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3、洋地黄、胰岛素、皮质激素 和抗癫痫药


一般都需要继续使用至术前,但应核对剂量重新调整。 对一个月以前曾较长时间应用皮质激素而已经停服者, 手术中可能发生急性肾上腺皮质激素功能不全危象, 因此术前必须回复使用外源性皮质激素,直至术后数 天。正式施行抗凝治疗的患者,手术前应停止使用, 并需设法拮抗其残余抗凝作用。患者长期服用某些中 枢神经抑制药物,如巴比妥、阿片类、单胺氧化酶抑 制药、三环抗抑郁药等,均可影响对麻醉药的耐受性, 或于麻醉中易诱发呼吸和循环意外,故均应于术前停 止使用。 安定类(如吩噻嗪类——异丙嗪)、抗高血压)(如 萝芙木类——利舍平)、抗心绞痛药(如β受体阻滞药) 等,均可能导致麻醉中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甚至 心缩无力,故术前均应考虑是继续使用、调整剂量使 用或暂停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