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练习题

合集下载

第14章 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练习题

第14章 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练习题

一、判断题1、溶胶是均相系统,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

()2、长时间渗析,有利于溶胶的净化与稳定。

()3、有无丁达尔效应是溶胶和分子分散系统的主要区别之一。

()4.丁达尔效应是溶胶粒子对入射光的折射作用引起的。

5、在溶胶中加入电解质对电泳没有影响。

()6、溶胶粒子因带有相同符号的电荷而相互排斥,因而在一定时间内能稳定存在。

()7、同号离子对溶胶的聚沉起主要作用。

()1-5: ××√×× 6-7: √×二、填空题1、溶胶(憎液溶胶)的三个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高度分散的,热力学不稳定, 多相系统2、氢氧化铁溶胶显红色,由于胶体粒子吸附正电荷,当把直流电源的两极插入该溶胶时,在_____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深,这是_____现象的结果。

负,电泳3、电解质使溶胶发生聚沉时,起作用的是与胶体粒子带电符号相_____的离子。

离子价数越高,其聚沉能力越_____,聚沉值越_____,离子价数相同时,对于正离子,离子半径越小,聚沉值越_____,负离子的情形,与正离子相_____。

(填“同”或“反”“小”或“大”)反,大,小,大,反4. 胶体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现象称为⎽⎽⎽⎽⎽⎽⎽;胶体粒子不动,而分散介质在电场中的运动现象称⎽⎽⎽⎽⎽⎽⎽⎽⎽。

电泳电渗5. 胶体分散系统的粒子尺寸为⎽⎽⎽⎽⎽⎽⎽⎽⎽⎽⎽⎽⎽之间,属于胶体分散系统的有(1)⎽⎽⎽⎽⎽⎽⎽⎽⎽⎽⎽⎽⎽⎽⎽⎽⎽;(2)⎽⎽⎽⎽⎽⎽⎽⎽⎽⎽⎽⎽⎽⎽⎽⎽;(3)⎽⎽⎽⎽⎽⎽⎽⎽⎽⎽⎽⎽⎽⎽⎽⎽⎽。

1~1000 nm;溶胶(憎液胶体);大分子溶液(亲液胶体);缔合胶体(胶体电解质)。

6. 大分子溶液(亲液胶体)的主要特征⎽⎽⎽⎽⎽⎽⎽⎽⎽⎽⎽⎽⎽⎽⎽⎽⎽。

高度分散的,热力学稳定的均相系统7.当入射光的波长⎽⎽⎽⎽⎽⎽⎽⎽⎽于胶体粒子的直径时,则可出现丁达尔现象。

大于8.溶胶的四种电动现象为(1)⎽⎽⎽⎽⎽⎽⎽⎽;(2)⎽⎽⎽⎽⎽⎽⎽⎽;(3)⎽⎽⎽⎽⎽⎽⎽⎽⎽⎽⎽⎽⎽⎽;(4)⎽⎽⎽⎽⎽⎽⎽⎽⎽⎽⎽⎽⎽⎽。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

第十四章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一、选择题1.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超显微镜能看到胶体粒子的大小和形状;B溶胶和真溶液一样是均相系统;C溶胶能产生丁铎尔效应;D溶胶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是稳定系统。

2.溶胶的基本特性之一是( ) A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于稳定系统;B热力学上和动力学上皆属于不稳定系统;C热力学上不稳定而动力学上属于稳定系统;D热力学上稳定而动力学上属于不稳定系统。

3外加直流电场于胶体溶液,向某一电极作定向移动的是:( ) A胶粒;B胶核;C胶团;D紧密层4.区别溶胶与真溶液和悬浮液最简单灵敏的方法是:( ) A乳光计测定粒子浓度; B观察丁铎尔效应;C超显微镜测定粒子大小;D观察ζ电位。

5.工业上为了将不同蛋白质分子分离,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利用溶胶性质中的: ( ) A电泳;B电渗;C沉降;D扩散。

6.当溶胶中加入大分子化合物时:( ) A一定使溶胶更稳定;B一定使溶胶更容易为电解质所聚沉;C对溶胶稳定性影响视加入量而定;D对溶胶稳定性没有影响。

7.对于Donnan平衡,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膜两边同一电解质的化学位相同;B膜两边带电粒子的总数相同;C膜两边同一电解质的浓度相同;D膜两边的离子强度相同。

8.Donnan平衡产生的本质原因是:( ) A溶液浓度大,大离子迁移速度慢;B小离子浓度大,影响大离子透过半透膜;C大离子不能透过半透膜,且因静电作用使小离子在膜两边的浓度不同;D大离子浓度大,妨碍小离子通过半透膜。

9.对大分子溶液发生盐析的现象,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加入大量电解质才能使大分子化合物从溶液中析出;B盐析过程与电解质用量无关;C盐析的机理包括电荷中和和去极化两个方面;D电解质离子的盐析能力与离子价态关系不大。

10.有关胶粒ζ电势的叙述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比于热力学电势φ;B只有当固液相对运动时,才能被测定;C与胶粒的扩散速度无关;D不能利用能斯特公式计算。

14-胶体与大分子-1

14-胶体与大分子-1

胶体与大分子练习题一、选择题1. 2 分(7205)在稀的砷酸溶液中,通入H2S 以制备硫化砷溶胶(As2S3),该溶胶的稳定剂是H2S,则其胶团结构式是:( )(A) [(As2S3)m·n H+,(n-x)HS-]x-·x HS-(B) [(As2S3)m·n HS-,(n-x)H+]x-·x H+(C) [(As2S3)m·n H+,(n-x)HS-]x-·x HS-(D) [(As2S3)m·n HS-,(n-x)H+]x-·x H+2. 2 分(7206)溶胶与大分子溶液的相同点是:( )(A) 是热力学稳定体系(B) 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C) 是动力学稳定体系(D) 是动力学不稳定体系3. 1 分(7210)乳状液、泡沫、悬浮液等作为胶体化学研究的对象, 一般地说是因为它们:(A) 具有胶体所特有的分散性、不均匀性和聚结不稳定性(B) 具有胶体的分散性和不均匀性(C) 具有胶体的分散性和聚结不稳定性(D) 具有胶体的不均匀(多相)性和聚结不稳定性4. 1 分(7211)下列物系中为非胶体的是:( )(A) 灭火泡沫(B) 珍珠(C) 雾(D) 空气5. 1 分(7212)溶胶有三个最基本的特性, 下列不属其中的是:( )(A) 特有的分散程度(B) 不均匀(多相)性(C) 动力稳定性(D) 聚结不稳定性6. 1 分(7213)只有典型的憎液溶胶才能全面地表现出胶体的三个基本特性, 但有时把大分子溶液也作为胶体化学研究的内容, 一般地说是因为它们:( )(A) 具有胶体所特有的分散性,不均匀(多相)性和聚结不稳定性(B) 具有胶体所特有的分散性(C) 具有胶体的不均匀(多相)性(D) 具有胶体的聚结不稳定性7. 2 分(7236)用新鲜Fe(OH)3沉淀来制备Fe(OH)3溶胶时,加入的少量稳定剂是:()(A) KCl (B) AgNO3 (C) FeCl3 (D)KOH8. 2 分(7255)对于大小相同的胶粒,带电时与不带时相比,其扩散速度:( )(A) 前者较慢(B) 前者较快(C) 两者相同(D) 不确定9. 2 分(7301)下列诸分散体系中,Tyndall 效应最强的是:( )(A) 纯净空气(B) 蔗糖溶液(C) 大分子溶液(D) 金溶胶10. 2 分(7302)为直接获得个别的胶体粒子的大小和形状,必须借助于:( )(A) 普通显微镜(B) 丁铎尔效应(C) 电子显微镜(D) 超显微镜11. 2 分(7304)在分析化学上,有两种利用光学性质测定胶体溶液浓度的仪器,一是比色计,另一个是比浊计,分别观察的是胶体溶液的:( )(A) 透射光;折射光(B) 散射光;透射光(C) 透射光;反射光(D) 透射光;散射光12. 2 分(7305) (1)超显微镜在胶体研究中起过重要作用,它的研制是利用的原理是:( ) (A) 光的反射(B) 光的折射(C) 光的透射(D) 光的散射(2)超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E) 粒子的实像(F) 粒子的虚像(G) 乳光(H) 透过光13. 1 分(7308)溶胶的光学性质是其高度分散性和不均匀性的反映, 丁铎尔效应是最显著的表现, 在下列光学现象中,它指的是:( )(A) 反射(B) 散射(C) 折射(D) 透射14. 2 分(7312) (1) 在晴朗的白昼, 天空呈蔚蓝色的原因是:( )(2) 日出和日落时, 太阳呈鲜红色的原因是:( )(A) 蓝光波长短, 透射作用显著(B) 蓝光波长短, 散射作用显著(C) 红光波长长, 透射作用显著(D) 红光波长长, 散射作用显著15. 2 分(7316)假定胶粒为球形,其半径为r,则瑞利(Rayleigh)公式适用的范围是:()(A) r=47 nm (B) r>47 nm (C) r<47 nm (D)r≤47 nm16. 2 分(7465)明矾净水的主要原理是:(A) 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作用(B) 溶胶的相互聚沉作用(C) 电解质的敏化作用(D) 电解质的对抗作用17. 1 分(7466) 对于Al(OH)3溶胶,逐滴加入适量的盐酸稀溶液,溶胶产生的现象将是:(A) 无明显现象(B) 溶胶先沉淀,然后逐渐溶解(C)立即溶解(D) 产生沉淀,且不溶解18. 2 分(7467) 用三氯化铝AlCl3水解制备的氢氧化铝溶胶,哪种物质聚沉能力最强?( ) 哪种物质聚沉能力最弱?( )(A) Na2SO4(B) MgCl2(C) La(NO3)3(D) K4[Fe(CN)6]19. 2 分(7477) 在碱性溶液中,HCOH还原HAuCl4制备金溶胶:HAuCl4+5NaOH─→NaAuO2+4NaCl+3H2O2NaAuO2+3HCHO+NaOH─→2Au+3HCOONa+2H2O其稳定剂是:( )(A) NaCl (B) NaAuO2(C) NaOH (D) HCOONa20. 2 分(7481) 对亚铁氰化铜负溶胶而言, 电解质KCl, CaCl2, K2SO4, CaSO4的聚沉能力顺序为:( )(A) KCl > CaCl2 > K2SO4 > CaSO4(B) CaSO4 > CaCl2 > K2SO4 > KCl(C) CaCl2 > CaSO4 > KCl > K2SO4(D) K2SO4 > CaSO4 > CaCl2 > KCl21. 2 分(7482) 对于带正电的Fe(OH)3和带负电的Sb2S3溶胶体系的相互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混合后一定发生聚沉(B) 混合后不可能聚沉(C) 聚沉与否取决于Fe和Sb结构是否相似(D) 聚沉与否取决于正、负电量是否接近或相等22. 2 分(7489)等体积的5×10-3mol·dm-3NaBr与1×10-2mol·dm-3AgNO3溶液制备AgBr溶胶,分别用K2SO4,MgSO4,Ca(NO3)2,KF溶液聚沉,聚沉能力大小顺序为:()(A) MgSO4>K2SO4>KF>Ca(NO3)2(B) K2SO4>MgSO4>Ca(NO3)2>KF(C) K2SO4>MgSO4>KF>Ca(NO3)2(D) Ca(NO3)2>KF>MgSO4>K2SO423. 2 分(7552) 以下诸因素中, 哪一个不是乳状液呈油/水型或水/油型的主要因素?(A) 乳化剂的性质(B) 两种液体的互溶程度(C) 两种液体的相对体积(D) 温度24. 2 分(7553) 乳状液是由哪个分散体系组成? ( )(A)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B) 固体加液体(C) 两种互溶的液体(D) 多种互溶的液体二、填空题25. 2 分(7203) 憎液溶胶在热力学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系。

苏州大学物理化学考研、期末考试复习-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练习题及答案

苏州大学物理化学考研、期末考试复习-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四章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练习题一、选择题2.对于有过量KI存在的AgI溶液,电解质聚沉能力最强的是:()(A)K3[Fe(CN)6](B)MgSO4(C)FeCl3(D)NaCl3.在大分子溶液中加入大量的电解质,使其发生聚沉的现象称为盐析,产生盐析的主要原因是:()(A)电解质离子强烈的水化作用使大分子去水化(B)降低了动电电位(C)由于电解质的加入,使大分子溶液处于等电点(D)动电电位的降低和去水化作用的综合效应4.(1)在晴朗的白昼,天空呈蔚蓝色的原因是:()(2)日出和日落时,太阳呈鲜红色的原因是:()(A)蓝光波长短,透射作用显著(B)蓝光波长短,散射作用显著(C)红光波长长,透射作用显著(D)红光波长长,散射作用显著5.关于电动电位描述正确的是:()(A)电动电位是恒定不变的(B)电动电位是胶核与介质间的电位差(C)电动电位是可以粗略地看成吸附层与扩散层间的电位差(D)电动电位仅与吸附的离子浓度有关7.在分析化学上,有两种利用光学性质测定胶体溶液浓度的仪器,一是比色计,另一个是比浊计,分别观察的是胶体溶液的:()(A)透射光;折射光(B)散射光;透射光(C)透射光;反射光(D)透射光;散射光8.向FeCl3(aq)中加入少量氨水,可制备稳定的氢氧化铁溶胶,此时胶体粒子带电荷情况为:()(A)总是带正电(B)在pH较大时带正电(C)总是带负电(D)在pH较大时带负电9.对于Helmholz紧密双电层模型,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带电的固体表面和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构成平行的两层,称为双电层(B)此双电层距离约等于离子半径,如同一个平板电容器(C)在此双电层内,热力学电势φ0呈直线下降(D)由于模型上的缺陷,此双电层模型不能说明电泳现象10.用三氯化铝AlCl3水解制备的氢氧化铝溶胶,哪种物质聚沉能力最强?()哪种物质聚沉能力最弱?()(A)Na2SO4(B)MgCl2(C)La(NO3)3(D)K4[Fe(CN)6]二、填空题11.超离心沉降分为两种方法:(1)沉降平衡法,它是_______________平衡(2)沉降速度法,它是________________平衡12.界面吉布斯自由能和界面张力的相同点是不同点是。

胶体与大分子溶液试题

胶体与大分子溶液试题

胶体与大分子溶液试题一、填空题1.胶体是高分散的多组分相热力学体系,动力学体系。

2.高分子溶液是多组分相热力学体系。

3.胶体体系中,分散相的粒子大小界于米,而粗分散体系粒子大小米。

4.丁达尔现象是光的所引起的,其强度I与入射光波长λ。

5.是胶体稳定性原因之一。

6.胶粒是胶体稳定性主要原因。

7.通电后,胶粒在电场中运动的现象称为,而分散介质在电场中运动的现象称为。

二、单项选择题1.雾的形成过程中,分散相(1)和分散介质(2)的相态分别为:( )A、(1)气,(2)气;B、(1)液,(2)液;C、(1)液,(2)气;D、(1)气,(2)液。

2.对胶体分散体系,分散相的颗粒大小范围一般为:( )A、10-7~10-5m;B、10-9~10-7m;C、10-3~10-5m;D、10-1~10-9m。

3.下列体系哪一种是胶体溶液:( )A、墨汁;B、肥皂溶液;C、牛奶;D、30 %甲醛溶液。

4.乳状液是由哪个分散体系组成? ( )A、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B、固体加液体;C、两种互溶的液体;D、多种互溶的液体。

5.下列物质中哪一种属于胶体:( )A、空气;B、蔗糖水;C、石英;D、红宝石。

6.烟的形成过程中,分散相(1)和分散介质(2)的相态分别为:( )A、(1)气,(2)气;(B) (1)固,(2)液;(C) (1)固,(2)气;(D) (1)气,(2)液。

7.当一束光线透过悬浊液、溶胶、真溶液时,它们分别发生光的:( )A、反射、散射、透射;B、反射、折射、散射;C、折射、反射、散射;D、反射、散射、强散射8.在晴朗的白昼,天空呈蔚蓝色的原因是: ( )A、蓝光波长短, 透射作用显著;B、蓝光波长短, 散射作用显著;C、红光波长长, 透射作用显著;D、红光波长长, 散射作用显著。

9.在As2S3溶胶中加入等体积等当量浓度的下列不同电解质溶液,则使溶胶聚沉最快的是:( )A、LiCl;B、NaCl;C、CaCl2;D、AlCl3。

物理化学全程导学及习题全解305-318-第十四章交替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

物理化学全程导学及习题全解305-318-第十四章交替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系统和打分子溶液本章知识要点与公式1.胶团的结构以AgNO 3溶液与过量的KI 溶液形成的AgI 溶胶为例,其胶团结构表示为()()x m AgI nI ,n x K xK --++⎡⎤-⎣⎦胶核胶粒 胶团2.溶胶的动力性质 (1)Brown 运动公式x =Einstein -Brown 位移方程22x D t=胶体粒子的扩散系数16RT D L rη=π根据上式可求得粒子的半径r ,再根据粒子密度ρ可求出胶团耳洞摩尔质量M. 343M r L ρ=π(2)沉降平衡时粒子的高度布公式()()322114n g x x 3N RTl r L N ρρ=-π--粒子介质通过沉降速率的测定求算粒子半径r =利用在超离心力场中的沉降平衡测定胶团或大分子物质的摩尔质量()21222212ln1C RT C M x x ρωρ=⎛⎫-- ⎪ ⎪⎝⎭介质粒子3.溶胶的光学性质将一束波长大于溶胶分散相粒子尺寸的入射光照射到溶液体质,可发生散射现象,即Tyndall (丁达尔)现象。

散射光的强度用瑞利公式计算222221242212242n n A W I n n ⎛⎫-π=⎪λ+⎝⎭4.大分子溶液(1)大分子的平均摩尔质量数均摩尔质量 1/11/aa aai i i i a a ii n i i iiii i ii iiii i ii N M m M M m M m M Z M m m N M +⎛⎫⎛⎫⎛⎫ ⎪ ⎪=== ⎪ ⎪ ⎪⎝⎭⎪ ⎪⎝⎭⎝⎭∑∑∑∑∑∑∑∑质均摩尔质量2i iiiiimiiii iiiiN Mm M M m MN Mm ===∑∑∑∑∑Z 均摩尔质量322i i i ii iiiizi iiii iiiN Mm M Z M M m MZN M===∑∑∑∑∑∑黏均摩尔质量1/11/aa aai i i i a ii v i i i ii i ii N M m M M m M m N M +⎛⎫⎛⎫⎛⎫ ⎪ ⎪=== ⎪ ⎪ ⎪⎝⎭⎪ ⎪⎝⎭⎝⎭∑∑∑∑∑(2)聚合物摩尔质量的测定对于普通的大分子稀溶液2nRTA C c M π=+以cπ对c 作图,在低浓度范围内为一直线,外推到c =0处可得nRTM ,从而可求得数均摩尔质量n M .5.Donnan 平衡大分子或大离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而小分子、小离子能自由通过半透膜,为了保持电中性,达渗平衡时两边的电解质浓度不等,这样的平衡称为Donnan 平衡.典型例题讲解例1 在293K 时,蔗糖(设为球形粒子)的扩散系数为D =4.17×10-10 m 2⋅s -1,粘度为η=1.01×10-3 Pa ⋅s.已知蔗糖的密度ρ=1.59×103 kg ⋅m -3,求 (1) 蔗糖粒子的半径r ; (2) 阿佛加德罗常数L 。

第十四章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

第十四章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复习题】【1】用As 2O 3与略过量的H 2S 制成的硫化砷 As 2S 3溶胶,试写出其胶团的结构式。

用FeCl 3在热水中水解来制备Fe(OH)3溶胶,试写出Fe(OH)3溶胶的胶团结构。

【解析】 H 2S 是弱酸,考虑它的一级电离,故其胶团结构式为:-+x-+23[(As S )m nHS (n-x)H ]xH g g gFe(OH)3溶胶的胶团结构式为{[Fe(OH)3]m ·n Fe(OH)2+·(n-x )Cl -}x -·x Cl -。

【2】在以KI 和AgNO 3为原料制备AgI 溶胶时,或者使KI 过量,或者使AgNO 3过量,两种情况所制得的AgI 溶胶的胶团结构有何不同?胶核吸附稳定离子时有何规律?【解析】(AgI)m 胶核在KI 存在时吸附I -离子,当AgI 过量时则吸附Ag +,胶核吸附离子的规律为,首先吸附使胶核不易溶解的离子及水化作用较弱的离子。

【3】胶粒发生Brown 运动的本质是什么?这对溶胶的稳定性有何影响?【解析】Brown 运动的本质是质点的热运动,它使溶胶产生扩散、渗透压、沉降核沉降平衡。

【4】Tyndall 效应是由光的什么作用引起的?其强度与入射光波长有什么关系?粒子大小范围落在什么区间内可以观察到Tyndall 效应?为什么危险信号要用红色灯显示?为什么早霞、晚霞的色彩?【解析】Tyndall 效应是由光散射作用形成的。

其强度与入射光强度的关系为:222221242212242n n A V I n n πνλ⎛⎫-= ⎪+⎝⎭ A 为入射光的振幅;λ为入射光的波长;ν为单位体积中的粒子数;V 为单个粒子的体积,n 1和n 2为分散相的分散介质的折射率。

可见, Tyndall 效应的强度与入射光的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

在1~100nm 范围内可观察到Tyndall 效应。

危险信号要用红色灯显示的主要原因是红光的波长较长不易散射。

物理化学——第14章-胶体与大分子溶液复习题

物理化学——第14章-胶体与大分子溶液复习题

本章练习题
4、制备BaSO4溶胶,反应物Ba(SCN)2过量,请写出胶团 的结构并判断胶粒带电情况。
答:胶核是(BaSO4)m,优先吸附相同离子Ba2+,吸附层 中还有负离子SCN-离子。 所以胶粒为[(BaSO4)m· n Ba2+· (2n-x) SCN-]x+。 中性胶团为[(BaSO4)m· n Ba2+· (2n-x) SCN-]x+· xSCN-。
判断题
1、能产生丁铎尔现象的分散系统就是溶胶。(
X )
2、通过超显微镜可以直接看到胶体粒子的形状和大小。 ( X ) 3、加入电解质有时可以使胶体稳定,有时也可以使胶体 聚沉。( √ ) 4、大分子溶液与溶胶一样是多相不稳定体系。( X )
选择题
1.将高分子溶液作为胶体体系来研究,因为它:(D) (A) 是多相体系 ; (B)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 (C) 对电解质很敏感 ;(D) 粒子大小在胶体范围内 。 (D) 2.溶胶与大分子溶液的区别主要在于: (A)粒子大小不同 ; (B) 渗透压不同 ; (C) 丁铎尔效应的强弱不同 ; (D)相状态和热力学稳定性不同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系统 和大分子溶液
本章练习题
1、为什么燃烧不完全时烟囱冒黑烟,而燃烧较完全时烟 囱冒青烟? 答:燃烧不完全时,烟灰颗粒较大,属于粗分散系统,对入 射光主要是反射,看到的是黑色。燃烧较完全时,烟灰颗粒 小,属于胶体系统,看到的是散射光。由于蓝光、紫光的散 射强,所以看到的是青烟。
本章练习题
选择题
3. 下列电解质对某溶胶的聚沉值分别为c(NaNO3) = 300, c(Na2SO4) = 295,c(MgCl2) = 25,c(AlCl3) = 0.5(mol· dm-3), 可确定该溶液中粒子带电情况为: (C) (A)不带电 ;(B)带正电 ;(C) 带负电 ;(D)不能确定 。 4. 在AgNO3溶液中加入稍过量 KI溶液,得到溶胶的胶团 结构可表示为: (A) (A)[(AgI)m•nI-•(n-x) •K+]x-•xK+ ; (B)[(AgI)m•nNO3-•(n-x)K+]x-•xK+ ; (C)[(AgI)m•nAg+•(n-x)I-]x-•xK+ ; (D)[(AgI)m•nAg+•(n-x)NO3-]x+•xNO3-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不带电;B.带正电;C.带负电;D.不能确定。
18、用NH4VO3和浓盐酸作用,可制得棕色V2O5溶液,其胶团结构是:[(V2O5)m·nVO3-·(n-x)NH4+]x-·xNH4+,下面各电解质对此溶胶的聚沉能力次序是:()
A.4>AlCl3>K3Fe(CN)6;B.K3Fe(CN)6>MgSO4>AlCl3;
(1)向正极移动(2)向负极移动(3)不移动
3、电动现象直接与:()有关.
(1)固体表面热力学电势(2)斯特恩电势(3)动电电势(4)表面电荷密度
4、将12 cm30.02mol·dm-3的NaCl溶液和100cm30.005 mol·dm-3的AgNO3溶液混合以制备AgCl溶胶,胶粒所带电荷的符号为:
反,大,小,大,反
4.胶体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现象称为;胶体粒子不动,而分散介质在电场中的运动现象称。
电泳电渗
5.胶体分散系统的粒子尺寸为之间,属于胶体分散系统的有(1);
(2);(3)。
1~1000 nm;溶胶(憎液胶体);大分子溶液(亲液胶体);缔合胶体(胶体电解质)。
6.大分子溶液(亲液胶体)的主要特征。
高度分散的,热力学不稳定,多相系统
2、氢氧化铁溶胶显红色,由于胶体粒子吸附正电荷,当把直流 电源的两极插入该溶胶时,在_____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深,这是_____现象的结果。
负,电泳
3、电解质使溶胶发生聚沉时,起作用的是与胶体粒子带电符号相_____的离子。离子价数越高,其聚沉能力越_____,聚沉值越_____,离子价数相同时,对于正离子,离子半径越小,聚沉值越_____,负离子的情形,与正离子相_____。(填“同”或“反”“小”或“大”)
(1)散射(2)反射(3)折射(4)透射
8、外加直流电场于胶体溶液,向某一电极作定向运动的是()
(1)胶核(2)胶粒(3)胶团(4)紧密层
9、对于电动电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1)电动电位表示了胶粒溶剂化界面到溶液本体内的电位差
(2)电动电位的绝对值总是大于热力学电位
(3)电动电位值极易为少量外加电解质而变化
4.丁达尔效应是溶胶粒子对入射光的折射作用引起的。
5、在溶胶中加入电解质对电泳没有影响。()
6、溶胶粒子因带有相同符号的电荷而相互排斥,因而在一定时间内能稳定存在。()
7、同号离子对溶胶的聚沉起主要作用。()
1-5:××√××6-7:√×
二、填空题
1、溶胶(憎液溶胶)的三个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3)曲线3;
(4)曲线4。
16、在Fe(OH)3、As2S3、Al(OH)3和AgI(含过量AgNO3)四种溶胶中,有一种不能与其它溶胶混合,否则会引起聚沉。该种溶胶是:()
A.Fe(OH)3;B.As2S3;C.Al(OH)3;D.AgI(含过量AgNO3)。
17、下列电解质对某溶胶的聚沉值分别为c(NaNO3)=300,c(Na2SO4)=295,c(MgCl2)=25,c(AlCl3)=0.5(mol·dm-3),可确定该溶液中粒子带电情况为:()
(1)带负电(2)带正电(3)不带电(4)不能确定
12、按照爱因斯坦扩散定律,溶胶中胶粒的扩散速度:
(1)与温度T成正比;(2)与温度T 的平方根成正比;
(3)与温度T的平方成反比(4)与温度T的三次方成正比
13、下列性质中既不属于溶胶动力学性质又不属于电动性质的是:
(1)沉降平衡(2)布朗运动(3)沉降电势(4)电导
(4)当双电层被压缩到与溶剂化层(或紧密层)相合时,电动电位变为零
10、对于有过量的KI存在的AgI溶胶,下列电解质中聚沉能力最强者是:
(1)NaCl(2)K4[Fe(CN)6](3)MgSO4(4)FeCl3
11、下列各电解质对某溶胶的聚沉值分别为:[KNO3]=50,[KAc]= 110,[MgSO4]= 0.81,[Al(NO3)3]=0.095mol·dm-3,该胶粒的带电情况是:()。
(1)正; (2)负;(3)不带电。
5、下面属于溶胶光学性质的是()。
(1)唐南(Donnan)平衡;(2)丁铎尔(Tyndall)效应; (3)电泳。
6、溶胶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下列不属其中的是( )。
(1)高度分散性(2)多相性(3)动力学稳定性(4)热力学不稳定性
7、Tyndall现象是发生了光的什么的结果()。
14、根据DLVO理论,溶胶相对稳定的主要因素是:
(1)胶粒表面存在双电层结构;(2)胶粒和分散介质运动时产生ζ电位;
(3)布朗运动使胶粒很难聚结;(4)离子氛重叠时产生的电性斥力占优势
15、电解质对溶液稳定性影响很大,主要是影响ζ电位,如图所示,哪一种情况下,溶胶最不稳定:
(1)曲线1;
(2)曲线2;
高度分散的,热力学稳定的均相系统
7.当入射光的波长于胶体粒子的直径时,则可出现丁达尔现象。
大于
8.溶胶的四种电动现象为(1);(2);(3); (4)。
电泳、电渗、流动电势、沉降电势
9.憎液溶胶能够稳定存在的三个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1);(2);(3)。
带电、溶剂化、布朗运动
10.使溶胶完全聚沉所需电解质的量,称为电解质对溶胶的
第14章-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练习题
———————————————————————————————— 作者:
———————————————————————————————— 日期:

一、判断题
1、溶胶是均相系统,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
2、长时间渗析,有利于溶胶的净化与稳定。()
3、有无丁达尔效应是溶胶和分子分散系统的主要区别之一。()
最少聚沉值
11、溶胶的动力性质包括:、、。
布朗运动、扩散、沉降及沉降平衡
三、选择题
1、下列分散系统中丁达尔效应最强的是:(),其次是:()
(1)空气(2)蔗糖水溶液(3)大分子溶液(4)硅胶溶胶
(4),(3)
2、向碘化银正溶胶中滴加过量的KI溶液,则所生成的新溶胶在外加直流电场中的移动方向为:( )
C.K3Fe(CN)6>AlCl3>MgSO4;D.AlCl3>MgSO4>K3Fe(CN)6。
19、对胶团结构为[(Au)m·nAuO2-·(n-x)Na+]]x-·xNa+的金溶胶,除稳定剂以外,无其它电解质存在时,其电动电势的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