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中药
【民间偏方】中药的之最 70个神奇偏方

【民间偏方】中药之最+70个神奇偏方中药之最+70个神奇偏方中药之最发汗之最是麻黄清热之最是石膏泻火之最是黄连凉血之最是犀角开窍之最是麝香补气之最是人参补阳之最是鹿茸温里之最是附子退黄之最是茵陈消食之最是神曲泻下之最是大黄安神之最是酸枣仁驱虫之最是使君子芳香化湿之最是藿香利水渗湿之最是茯苓重镇安神之最是朱砂降气之最是沉香止血之最是三七补阴之最是女贞子理气之最是枳实疏肝之最是郁金活血之最是丹参补血之最是当归补脾之最是山药清痰之最是贝母祛风之最是独活止咳之最是杏仁另付中药歌诀——识得千里光,全家能治疮。
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家有地榆炭,不怕皮烧烂。
有人识得半边莲,夜半可以伴蛇眠。
识得八角莲,可与蛇共眠。
身藏杠板归,吓得蛇倒退。
屋有七叶一枝花,毒蛇不进家。
不怕全身痛得凶,吃了元胡就要松。
家有刘寄奴,不怕刀砍头。
穿山甲,王不留,妇人吃了乳长流。
打得满地爬,快寻祖师麻。
铁脚威灵仙,砂糖加醋煎,一口咽入喉,鲠骨软如绵。
诸花皆升,旋复独降。
一味丹参,功同四物。
宁得一把五加,金玉再多不拿,补肾祛风除湿,强身保健最佳。
知母贝母款冬花,止咳化痰一把抓。
若要睡眠好,常服灵芝草。
经常吃山楂,降脂减肥又降压。
若要皮肤好,煮粥加红枣。
血虚夜不眠,米粥煨桂圆。
1. 艾叶熏蒸治偏头痛将端午节采集回来的艾叶一把,放在锅内烧开,煮20分钟后端下,趁热用布蒙住头进行熏蒸。
水凉了之后再放上火上烧,每次熏两遍,每天熏两次,一个星期后可痊愈。
2. 按摩牙龈消红肿先将双手洗净,用右手中指按摩左侧的牙龈,用左手中指按摩右侧的牙龈,力度逐渐加大,时间约两分钟左右。
按摩之后,立即用甲硝唑药液漱口,时间为一分钟。
药液配制的方法是:一片甲硝唑用400毫升左右的凉开水溶解。
另外,这种按摩方法还能有效地缓解牙龈萎缩。
每天早晚各一次。
3. 按摩治前列腺炎钟,按摩压力以自我感觉良好为宜。
坚持按摩3个月,病情会明显好转。
4.白菜根止咳化痰白菜根两棵洗净,冰糖30克,共用水煮,喝汤。
绞股蓝清热解缓解湿疹的中药神奇

绞股蓝清热解缓解湿疹的中药神奇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症状包括皮肤红肿、瘙痒和痂皮等。
中药绞股蓝被广泛认为是治疗湿疹的有效药物之一。
绞股蓝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可以改善湿疹患者的症状。
本文将探讨绞股蓝清热解缓解湿疹的中药神奇。
绞股蓝,属于半蔓生或草质植物,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及北美洲。
其主要成分包括毒素、黄酮苷和多种维生素等。
其中的黄酮苷成分被认为是绞股蓝治疗湿疹的主要功效成分。
黄酮苷具有抗炎、抗菌和抗氧化的作用,可以改善湿疹患者的皮肤症状。
研究表明,黄酮苷能够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过敏反应,减少湿疹患者皮肤的红肿和瘙痒等症状。
此外,绞股蓝中的维生素成分也有助于促进湿疹患者皮肤的修复和再生。
绞股蓝的用法多种多样,可以口服、外用或者泡浴。
口服绞股蓝可以通过全身的方式发挥治疗作用,减轻湿疹患者全身性症状。
外用绞股蓝则可以直接作用于患处,缓解湿疹局部皮肤的瘙痒和红肿。
泡浴则可以将绞股蓝的药效迅速渗透到湿疹患者的皮肤中,起到全身调理的作用。
然而,绞股蓝并非适用于所有湿疹患者。
个别患者可能对绞股蓝的成分产生过敏反应,导致皮肤更为敏感。
因此,在使用绞股蓝前应先咨询医生的建议,并进行过敏测试,以确保自己不会产生不适反应。
此外,绞股蓝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也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
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对绞股蓝的剂量需求可能有所不同,过量使用绞股蓝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
绞股蓝在治疗湿疹方面的效果有别于西药,其疗效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
因此,患者在使用绞股蓝期间应保持耐心,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以监测效果。
综上所述,绞股蓝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在治疗湿疹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
其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湿疹患者的症状。
然而,患者在使用绞股蓝前应先咨询医生的建议,并遵循规定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绞股蓝的疗效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患者应保持耐心,并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民间神奇中草药:十大功劳

民间神奇中草药:⼗⼤功劳⼗⼤功劳是中国传统中药的⼀种,它也叫⼟黄连或者黄天⽵,这种中药来源于野⽣植物⼗⼤功劳,是这种植物的⼲燥茎叶,它⼊药以后能滋阴润肺也能清热解毒,⼗⼤功劳不但药⽤功效出⾊,药⽤价值也特别⾼,接下来我会和⼤家⼀起去了解。
⼗⼤功劳的功效与作⽤1、滋阴清热⼗⼤功劳能滋阴清热,特别是这种植物的叶⼦⼊药以后能清除⼈体内的热毒,也能润肺⽌咳,防⽌结核发⽣,它对⼈类的肺结核有出⾊治疗作⽤。
⼗⼤功劳的根茎⼊药以后则具有清热解毒的重要作⽤,它能预防胃肠炎和肝炎等多种疾病发⽣。
2、消肿⽌痛⼗⼤功劳中含有多种天然的药⽤成分,它们能清热解毒也能消炎杀菌更能消肿⽌痛,平时⼈们出现结膜炎和痈疖肿痛时都能⽤⼗⼤功劳来治疗,它能让肿痛的症状很快消失。
另外⼈们出现烧伤烫伤时也可以⽤⼗⼤功劳治疗,它能加快伤处愈合,还能预防伤处感染。
⼗⼤功劳的药⽤价值1、治疗咽喉肿痛⼗⼤功劳是治疗⼈类咽喉肿痛的常⽤药,平时需要时可以准备⼗⼤功劳的根⼗五克,枇杷叶⼗五克,桑叶九克,再准备川贝六克,把它们放在⼀起加清⽔煎制,煎好以后取出过滤,得到的液体直接服⽤就可以。
2、治疗咳嗽⼗⼤功劳能⽌咳平喘还能治疗⽓管炎,但它在治疗时需要搭配其他的中药材,具体配⽅是⼗⼤功劳⼆⼗克,百部和鱼腥草各⼆⼗克,枇杷叶与⽯仙桃各⼗克,七叶⼀枝花五克,把准备好的这些中药材⼀起放在锅中加清⽔煎汤服⽤就可以。
为⼩檗科植物阔叶⼗⼤功劳、细叶⼗⼤功劳、华南⼗⼤功劳的⼲燥根、茎及叶。
苦,寒。
具有清热解毒、养阴化痰功能。
本品所含异汉防⼰碱对⼩⿏艾⽒腹⽔癌有抑制作⽤。
此外,尚有抗炎作⽤性味功效:性寒,味苦。
叶:清热补虚,⽌咳化痰,燥湿,解毒。
⽤于肺痨咳⾎,⾻蒸潮热,头晕⽿鸣,腰酸腿软,湿热黄疸,⼼烦,⽬⾚,带下,痢疾,风热感冒,痈肿疮疡。
根:清热解毒,燥湿消肿。
⽤于湿热痢疾,腹泻,黄疸,肺痨咳⾎,咽喉痛,⽬⾚肿痛,疮疡,湿疹,结膜炎,痈疖肿毒,烧、烫伤。
茎:清热,燥湿,解毒。
神奇的中草药PPT课件

祛风湿药
如独活、威灵仙等,主要通过 祛除体内湿气、舒筋活络等作 用,治疗风湿痹痛等病症。
活血化瘀药
如丹参、川芎等,主要通过活 血化瘀、通经止痛等作用,治 疗瘀血阻滞等病症。
中草药的药用价值与现代医学的结合
中药与西药的结合
中草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可以充分发 挥两者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例如 ,中药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而 西药则可以快速缓解症状。
中药的药理作用研究
中药制剂的现代化
通过现代化的制备工艺和技术,可以 将中草药制成各种剂型,如中药饮片 、中药注射剂、中药丸剂等,以满足 临床的不同需求。
现代医学可以通过药理作用研究,深 入了解中草药的疗效和作用机制,为 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04 中草药的种植与采集
中草药的种植技术
01
02
03
土壤选择
01
抗肿瘤作用
一些中草药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 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04
03
03 中草药的药用价值
药用部位与功效
根
1.A 多数中草药的根具有药用价值,如人参、黄芪 等。根具有补气、养血、滋阴等功效。
茎
1.B 一些中草药的茎也具有药用价值,如麻黄
、桂枝等。茎具有发汗解表、温经通阳等 功效。
叶
1.C 部分中草药的叶具有药用价值,如桑叶、荷 叶等。叶具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等功效。
煎煮方法
中草药需要煎煮后才能 使用,煎煮时要注意火
候、时间、水量等。
用药剂量
中草药的使用剂量要根 据病情和个体差异来确
定,避免过量使用。
用药时间
中草药的用药时间也要 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来 确定,一般饭后服用。
注意事项
中医药中神奇的“七八九十”“百千万”

中医药中神奇的“七八九十”“百千万”在神奇的自然界有很多植物被加工制作成中药,中医药发展至今数千年,已经形成了很庞大的中药库,今天神农君带大家学习一些带数字的中药。
七星剑别名星色草、野香薷等,味辛,性温,有发汗消暑、利湿解毒之功效,主治感冒、中暑、呕吐、湿疹、疮疡肿毒、跌打伤痛、毒蛇咬伤等症。
七字开头的中草药还有七叶莲、七里香、七星草、七厘丹、七叶胆等。
八角七别名八角莲、独脚莲、山荷叶等,味苦辛,性凉,有毒,有化痰散结、祛瘀止痛、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咳嗽、喉蛾、瘰疬、痈肿、疔疮、跌打损伤、蛇咬伤等。
八字开头的中草药还有八角、八厘麻、八月白、八楞木、八香草等。
九里香别名千只眼、满山香等,味辛苦,性温,有小毒,有行气活血、散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主治胃脘疼痛、跌扑肿痛、疮痈、蛇虫咬伤等症。
九字开头的中草药还有九里明、九香虫、九层风、九节莲、九节风等。
十大功劳别名黄天竹、刺黄柏、木黄连等,味苦,性寒,有清热补虚、燥湿解毒之功效,主治肺痨咳血、骨蒸潮热、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心烦目赤、痈疖肿毒及烧烫伤。
十字开头的中草药还有十两叶、十八症、十姊妹、十萼茄等。
百味参别名虎须草、小棕皮、一柱香等,味辛苦,性温,有补虚、敛汗、止血之功效,主治体虚多汗、盗汗、吐血、便血等。
百字开头的中草药还有百里香、百部、百合、百日草、百眼藤、百蕊草等。
千里光别名九岭光、千里及、一扫光等,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肝明目等功效,主治风火赤眼、疮疖肿毒、皮肤湿疹及痢疾腹痛等症。
千字开头的中草药还有千斤拔、千年健、千解草、千金藤、千灵丹、千屈草等。
万丈深别名瘦地草、马尾参、铁扫把等,味苦,性凉,有清热止咳、利湿消痈之功效,主治支气管炎、肺炎、肝炎、白带、痈肿、疮疖等症。
万字开头的中草药还有万寿菊、万年蒿、万年藓、万年柏、万年青等。
当然神农君今天所列举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带有数字的中药,欢迎大家补充。
神奇的中草药ppt课件

01
02
03
04
春季采集
春季是多数植物生长最旺盛的 时期,此时采集的草药药效最
佳。
秋季采集
秋季是植物结果和储存养分的 时期,采集的草药有效成分含
量较高。
随采随用
一些草药需要在新鲜状态下使 用,因此应随采随用。
特定时间采集
一些草药需要在特定时间采集 ,如午时花只有在中午开放时
采集才能获得最佳药效。
中草药的加工方法和保存方式
抗炎作用
中草药的抗炎作用可以用于治 疗炎症性疾病,如关节炎、类
风湿性关节炎等。
中草药产业的前景和挑战
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学模式 的转变,中草药产业将拥有更加广阔 的发展前景。
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全球健康需求的增长,中草药市 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为产业发展提 供了机遇。
出口潜力巨大
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具 有巨大的出口潜力。
挑战与问题
中草药产业面临着技术壁垒、知识产 权保护、质量标准等问题,需要加强 技术创新和质量监管。
中草药研究的未来和发展方向
加强基础研究
推进技术创新
未来中草药研究需要加强基础研究,深入 挖掘中草药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中草药的生产效率和质 量,降低成本,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
加强国际合作
副作用小等。
中草药的抗肿瘤作用
紫杉醇、喜树碱、三尖杉等中草药具有抗肿瘤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癌症。
中草药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主要包括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干扰肿 瘤细胞代谢等。
中草药抗肿瘤作用的优点在于其多途径作用、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 生存质量等。
神奇的中药材

神奇的中药材天麻属草本植物,无叶无根,以地下块茎入药,是一种喜温凉、湿润的植物,在自然界中主要分布在灌木林中,生长期间既喜潮湿,又怕积水,既喜温,又怕高温,温度超过28 摄氏度生长就会停顿。
过去由于不懂天麻的生长特点,天麻种下去后,常常连种下去的块茎也不见了,所以有“天麻长了神仙腿”的说法。
天麻,是一种珍贵的常用中草药,据《神农本草经》载,天麻原名“赤箭”,因其茎呈赤色,直立如箭,故而得名。
《开宝本草》始称天麻,一株只长一个天麻的,叫独麻,一株长一窝天麻的,叫窝麻。
在我国主产于四川、云南、陕西等省,其中四川的天麻分布最广,产量最高,四川已为我国著名的天麻产区之一,也最享盛名。
天麻无根,也无正常的叶片,不含叶绿素,不能自养为生,只依靠蜜环菌的养分生长,因此,它需要温湿的气候和土壤,野生于海拔几百米到一千多米的丘陵和高山中的林下腐殖质的土壤中。
每年到了端午节前后,深山茂林的气候开始转暖,也是天麻莖块开始发芽的时候,这时是上山采天麻的最佳时节。
等到天麻发芽出土,它的块茎就会一天天地变空,药性会大大降低。
由于天麻发芽时,地面上还很难看到天麻的痕迹,所以采集天麻还要靠经验的积累。
天麻,块茎长椭圆形,略扁、皱缩而弯曲,大小不一。
表面呈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半透明,有节状环纹;上端有茎痕,或红黄色的芽,惯称“鹦哥嘴”或“红小辫”,下端有圆盘状的凹脐;断而平坦、角质状。
天麻有春麻、冬麻,治病效能一样。
春麻体大,肥厚,色黄白,质坚实,断面明亮,无空心;冬麻肥厚呈油浸色,皮面光滑,皱纹较少,坚实沉重,不易折断。
天麻的籽很小,须在五百倍的显微镜下才能看见,因此栽培困难,过去人们没有掌握天麻的生长规律,所以称它为“神草”。
中医认为高巅之上,唯风可达,而头部受到风邪的侵袭,就会导致头痛、眩晕、头发异常,据此,天麻治疗脱发效果尤佳,脱发、白发可以选用此药。
民间多用天麻炖鸡治疗头痛。
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先将鸡炖烂以后,再将天麻放入鸡汤中,略炖五分钟后就可以食用。
中药美容柴胡的神奇功效

中药美容柴胡的神奇功效柴胡,作为一种中草药,拥有许多神奇的功效。
在中药美容领域中,柴胡也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柴胡在美容方面的功效,以及如何正确使用。
一、保护肌肤柴胡具有保护肌肤的作用。
它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能够中和自由基,减缓肌肤老化的过程。
柴胡还具有消炎镇静的效果,可以缓解肌肤红肿、瘙痒等问题。
将柴胡研磨成粉末,添加到面膜中敷在脸上,可以有效保护肌肤,提升肌肤的健康度。
二、提亮肤色柴胡还能够提亮肤色,使皮肤变得更加光滑、亮白。
柴胡中的一些活性成分能够促进皮肤代谢,加速黑色素的代谢和分解,因此可以减少色斑、雀斑等色素沉积问题。
通过将柴胡与适量的水混合成糊状,轻柔地按摩肌肤几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可以达到提亮肤色的效果。
三、抗痤疮痤疮是许多人面临的皮肤问题之一,而柴胡可以帮助抗痤疮。
柴胡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可以有效清除皮肤表面的痤疮病菌,并减少痤疮的生成。
此外,柴胡还可以平衡皮脂分泌,减少油脂堆积,从而减少痤疮的发生。
将柴胡与适量的温水冲泡,然后用冲泡好的柴胡水轻轻拍打在痤疮区域,可以取得显著的抗痤疮效果。
四、舒缓皮肤柴胡还能够舒缓受损的皮肤,例如晒伤、过敏等。
柴胡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减轻皮肤的炎症反应,促进皮肤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制作柴胡面膜,敷在晒伤或过敏的皮肤上约15-20分钟,可以缓解不适感,并促进皮肤康复。
五、保护发质柴胡还可以用于保护发质。
柴胡中的营养成分可以滋养头发,增强发质的健康和弹性。
柴胡具有抗氧化和消炎作用,可以减少头皮屑、头痒等问题。
将柴胡与适量的温水冲泡,然后用冲泡好的柴胡水轻轻按摩头皮,再用清水洗净,可以保护发质健康。
六、消除眼袋柴胡还有消除眼袋的功效。
柴胡具有利尿作用,可以减少眼部水肿现象。
通过将柴胡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水,然后用柴胡水浸泡化妆棉敷在眼部,可以有效减轻眼袋的浮肿。
需要指出的是,柴胡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敏感肌肤的人群需要谨慎使用。
另外,在使用柴胡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奇中药祖国医学中有许多祖传秘方,常有出人意料的功效。
古代医药一家,医师常兼作采药工作,如扁鹊,华佗等都亲自动手采药。
后来医药分工逐渐明确,许多异物同名的药物便渐渐混淆不清,这也是许多良方逐渐失传原因之一。
例如天名精这一药草,在《尔雅》称为“遽麦“、《神农本草经》别称“豕首”、《本草拾遗》称作”鹿活草“、”地菘“。
这些名称连一般的中医、中药工作者也很难全部掌握,又怎能普及推广呢?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此作了考证,说全草叫天名精,叶子叫地松,种子为鹤风,都可以入药,其余都是别名,其实都是一物。
沈括的考证为李时珍所采纳。
天名精为什么得到那么多人的重视呢?《异菀》记录着一个传说:南朝元嘉年间,青州刘画射倒一只獐,剖腹后塞入天名精草,獐便可起立了,刘画后来用此草治愈了许多出血病人,天名精从此就有了鹿活草的美名。
天名精确有皮肤消毒作用,用100%的煎液作消毒剂曾成功地完成了胆囊造瘘术、腹部探查术、疝修补术等二百九十七例外科手术,伤口一期愈合的为98.3%,。
50%的天名精还可以湿敷慢性下肢溃疡,外洗荨麻疹和皮炎,漱口可以止牙痛,每天三十克至九十克煎服,还可以治疗口腔炎、喉炎、急性肾炎。
因此被人称作“微贱之药,极有灵验”。
《金峨山房药录》记录了天名精的尤为突出的功效——擅治黄疸传染性肝炎。
取鲜叶一百二十克(干品六十克)煎汁代茶,也可加入适量红糖,善退黄疸,功效胜过传统黄疸方茵陈蒿汤等。
笔者曾试治四十例,平均十五天左右黄疸即可退尽。
有一程姓老人患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黄疸半年不退,黄疸指数从三十上升到一百三十五,用了大量的中西药无效,被怀疑为肝癌,应用本方二十天,黄疸指数及肝功能全部恢复正常。
天名精是菊科植物,山野荒坡到处丛生,有特异的臭味,人称臭草,叶片椭园形,有锯齿,上部光滑深绿,下部有细软的毛和腺点,花生在茎和叶子之间,花的外形有点象野菊。
六至八月开花,九至十月结果。
其主要成份是天名精内脂,有降温、退热、抗菌和抑制神经的作用。
天名精的籽便是驱虫中药鹤风,每天四十五克煎汤,临睡煎服,连服二三天可治钩虫、蛔虫和绦虫,牙痛时在痛牙中嚼上一粒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有些地区将伞形科药物野胡萝卜或窃衣的子也称为鹤风,有扩张冠状动脉及降压的作用,与前者有所区别。
药材上管天名精的籽为北鹤风,,将窃衣和野胡萝卜叫做南鹤风。
另有一种东北鹤风,是紫草科的植物,驱虫作用也不如天名精的子强。
以皇帝命名的药品——刘寄奴《南史》记述了南朝宋武帝刘裕微时的一个传说:深秋的一个黄昏,一个猎装打扮的少年在江边上收割芦狄,看到一条巨蛇,便顺手用箭射去,蛇便带伤逃窜了。
次日少年又去江边割取获草,听到附近榛林中有杵臼声,寻声看去,见到几个青衣儿童正在捣药,说是主人昨夜被刘寄奴射伤,等着用药。
少年问儿童:为什么不找刘寄奴报仇?儿童说:刘寄奴将来要做皇帝,不能报仇。
少年说:我就是刘寄奴!青衣童子便倏然不见了。
少年拿了药草治愈了许多在劳动中受伤的穷哥儿们,不久,少年当了兵,南征北战中更少不了这种药草,伙伴们亲切地把这种药草叫做刘寄奴,其间含有感激、信任的意思。
后来刘寄奴从士兵升到将领,北伐消灭了南燕、后秦,于公元四二0年代晋自立为宋武帝,成为六代豪华中的一个朝代——南朝宋的开国皇帝,现今南京城中仍有着这一时期的古迹。
刘裕固然是一代的风云人物,但人们现在却只对他贫贱时发现的药草——刘寄奴有着更多的怀念。
大蛇的故事当然是为“皇权神授”而炮制的,但刘寄奴确实是一种一千五百年前流行在江南地区的民间伤药,此药为刘裕所掌握,并借以上神话而进一步传播则是确实无疑的。
《唐本草》说,“刘寄奴,生江南,茎似艾蒿,长三、四尺,叶似兰草尖长,子似稗而细,一茎上有数穗,叶互生“,指的是一种菊科植物杂蒿,含有黄色挥发油,具有消炎、杀菌、利胆等药理作用。
中医用做“疗金创、止血为要药”,外伤出血局部肿胀可用本品煎汤淋洗创口,能够消炎止痛,防止感染,这是刘寄奴的最早用法,至今仍有使用价值。
笔者曾用刘寄奴十克煎汤治疗外伤后血尿腹胀二十余例,三、五天内都能见到满意疗效。
神话中蛇的伤药,巳成了人的伤药了。
刘寄奴汁兑入香油,还是民间治烫伤良药,临床证实与其他中西结合的治疗措施相配合可以加速愈合。
刘寄奴的医疗应用在实践中是有发展的,宋代巳用于“治心腹痛,下气水胀、血气、通妇人之经脉症结”等。
近人用治传染性肝炎,对降低转氨酶及麝香酚浊度、消退黄疸有效。
除了菊科的奇蒿叫做刘寄奴外,华北、东北、西北地区还把玄参科植物铃茵陈(植物名为阴行草)称为刘寄奴。
药材上把前者称为南刘寄奴,后者称为北刘寄奴。
北刘寄奴含挥发油、强心甙,主要用于治肝炎、胆囊炎和妇女白带。
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植物,在应用上是应该有所区别的。
“六朝金粉随流水,千载奇蒿溢芬香”。
作为皇帝的刘裕并不为太多人所称道,而小小的,但有益于人民的药草却为人民千古传颂,这便是以皇帝名字命名的药草——神蛇的伤药,刘寄奴的历史。
伏波山薏苡珠脚气病”江如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形象写照。
漓江边有一“伏波胜境”,且不说其中有临江高台,可以远眺朝晖夕阴,也不说其中的重楼石屋佛书画林立,我们要说的是伏波山的还珠洞。
洞中宽若大厅,可容一、二百人,其中有一丈馀石柱下垂,离地仅寸许,这是大自然的化工,人们习称为马伏波将军的试剑石。
石前清潭,碧波荡漾,日出时潭与日光相激射,全厅生辉,金碧辉煌,月明夜静,银辉与水波相映,韵趣别具。
据说东汉马援平定了南疆凯旋回来,带回了一车薏苡子,说是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旁人诬告他搜括了大量珠宝,马援(即伏波将军)当众将薏苡子倒入漓江,谣言便不攻自破了。
人民热爱清廉奉公的将领,便把这山称为伏波山,山中的洞叫还珠洞,薏苡也就有了薏珠子的美名了。
伏波将军所指的瘴气是岭南的一种流行病,病人手足麻木无力、痛疼,甚至下肢局部水肿或全身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症状,由于本病多从下肢开始,所以又叫脚气。
南北朝梁代末年南京城中笼城中军民多患此病,并有因心力衰竭而死亡的称为脚气冲心。
唐代从江南蔓延到长江以北,称为江南病,韩愈叫它软脚病。
《千金方》、《外台秘要》等书都有论述,并提出用豆类进行辅助治疗。
至于病因,《汉书》早就指明,南方食稻易生此病。
国外一直到十九世纪末才有荷兰的埃克曼医生用米糠治疗此病,较我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
二十世纪初对此病的认识有了新的进展,荷兰科学家方克从米糠中提炼出一种能够治疗脚气病的白色结晶——维生素B1,后来脚气病也叫维生素B1缺乏症。
其实米糠治疗脚气病在《本草纲目》中就巳有详细的记载。
薏苡是禾本科植物,种仁含有维生素B1、蛋白质、糖类、氨基酸、薏苡脂及素,有治疗脚气病、减缓肌肉萎缩、疼痛及解热抗癌作用。
中医认为有健脾化湿、补肺清热的功效,补而不留邪,利而不伤正,肺脓疡、阑尾炎、关节炎、脚气、水肿及肿瘤等病皆可使用,也可煮粥作病后调养。
民间常用薏苡五十克煎汤治疗青年扁平疣,有一定的疗效。
日本介绍W、T、TC合剂治癌,其中即有本品,作为辅助治疗是有一定帮助的。
薏苡的根也可供药用,通利作用较强,可治疗黄疸、小便不利、白带、闭经、关节炎和蛔虫。
薏苡的叶子可以泡茶。
《琐碎录》:“暑日煎饮,暖胃,益气血”。
中医说:“薏苡清宣而和,根则通利,叶则益中”,对薏苡不同部份的作用作了概括。
薏苡的来源有二:一种薏米,壳较薄而糯,可作食用。
一种壳较坚硬而厚,俗称菩提子,两者作用相似,都是禾本科植物。
薏苡与词坛也有不解之缘,《倦游录》载:南宋英雄大词人辛稼轩曾患疝疾,医生嘱其煮薏苡米成膏,服之而愈。
后来辛稼轩又以此方治愈了程沙的疾病,苏东坡、黄山谷等大诗人对薏米也有特别的爱好。
《桂香室诗抄》有咏薏苡一首,可作本文的小结:清流碧滟泛渔歌,龙隐宝珠夜浴波,词客英雄共不朽,咏叹不尽唱嘉禾。
人间色最先——茜草人类有爱美的本能,山顶洞人的陶器、原始人的壁画,处处流露出美的信息。
当人类有了衣着的时候,自然界万紫千红的色彩,便被用来美化人类的服饰了。
植物中的茜草就是人们最早使用的染料之一。
《诗经》说:“如蘧在阪”,茹蘧在山东叫做茜,《史记.货殖传》:“蘧茜千石,也比千乘之家。
”原来茜草所含的茜素是天然的红色染料,这种染料在秦汉时代是异常名贵的,它可染色到动物或植物性纤维,达官显人的绯袍朱衣以及闺阁千金的秀帷香衾都是少不了这一大红颜色的。
因此,大茜草商人自然也就富埒王候了,而茜也一度作为大红色的代称,这可在李群玉的《黄陵庙》诗:“黄陵女儿茜裙新”中得到印证。
也有人根据茜草的颜色,称它为红蓝和染绯草的。
现在茜草所含的茜素巳可用蒽醌人工合成,并广泛用于棉的印花和染色,或许你在不知不觉中早就与它交上了朋友呢。
茜草不但是最早的天然染料,而且还是中药最古老的处方之一,第一部中医专著《内经》中载有四乌贼骨一蘧茹丸治疗月经闭止。
笔者常用茜草一两、乌贼骨九克、童子益母草一两,兑酒共煎治疗室女经闭,收到满意的疗效。
《和汉药论》称茜草“于经闭为最有效之药”,确是经验之谈。
茜草又是血病的要药之一,有良好的升白作用,对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都有疗效,有效率在60%——75%之间,在提升白血球的同时,还能提升血小板。
从茜草提取的茜草片经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科研、临床单位的协作研究,一致肯定了茜草升白疗效。
在大协作中还观察到茜草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各种妇科出血,应用茜草片都见到出血量减少或何止的功效。
近代药理证实,茜草有明显的止咳、祛痰作用,曾有报导123例慢性气管炎病人服茜草制剂两疗程后,显效率达69.1%,且无任何严重不良反应。
由于茜素对鼠、兔和人的毒性几乎小到难于觉察,所以茜素被用来研究测定肾功能、观察骨胳生长、检定与分离细菌及作免疫学的研究。
最古老的天然色素,将会在现代医学中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茜草是茜草科多年生攀援植物,茎方型,有四条棱,棱上有倒生刺,所以又叫拉拉秧子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