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方案】重庆市永川区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0002)

合集下载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0年全区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要点的通知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0年全区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要点的通知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0年全区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永川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3.16•【字号】永川府发〔2020〕7号•【施行日期】2020.03.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0年全区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要点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2020年全区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要点》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2020年3月16日2020年全区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要点为推进永川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平安稳定,按照《重庆市2020年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要点》(渝府发〔2020〕1号)的要求,结合全区实际,制定2020年全区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重庆主城都市区战略支点”两大定位,围绕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控大事故、防大灾害”为目标,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为主线,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以标准化建设、专项整治为抓手,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以大宣传大培训为载体,推动社会共建共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自然灾害受损率“双下降”,坚决杜绝较大以上事故。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5.17•【字号】渝府办发〔2018〕65号•【施行日期】2018.05.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18〕65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8年5月17日重庆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切实做好我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2018年地质灾害发生趋势预测据市气象局降雨趋势预测,2018年降水量与常年相比,5月、9―12月,全市大部地区偏多1―2成;6―8月,东北部偏多1―2成,其余大部地区偏少1―2成。

预计汛期有7―9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

综合我市地质灾害形成环境、发育分布规律、多年地质灾害发生特点及2018年重大工程建设情况,结合全年降雨预测情况分析,预计2018年全市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总体较常年略偏高,较2017年略偏低。

其中,从区域看,我市东北部和东南部地区全年的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将略高于常年,其余地区与常年接近。

从时间看,4―5月,东北部和东南部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常年略微偏高,其余地区与常年接近;6―8月,东北部发生地质灾害数量较常年偏多,其余地区与常年接近;9―12月,全市地质灾害发生频率与常年接近。

2018年5月中下旬、6月中下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等主要暴雨时段地质灾害群发可能性较大,同时要注意防范10月上旬连阴雨天气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以及工程建设活动中边坡切坡、隧道等地下硐室开挖因不规范作业诱发边坡失稳、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重庆市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重庆市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重庆市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重庆市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旨在提出一系列措施,以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对城市发展
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括在方案中的措施:
1.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包括地质灾害报警预警系
统和监测设备的安装与维护,通过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障居民的
安全。

2. 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根据城市的地质条件和潜在的灾害风险,制定灾害隐患点
的调查和风险评估报告,并制定相应的防治规划,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建设规划
和应急预案等。

3. 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地下水
资源,减少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

4. 加强灾害应急管理:建立健全的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包括组织人员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救援能力,确保在地质灾害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和处理。

5. 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的
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6. 优化城市规划和建设:在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中考虑地质灾害的风险,避免在潜在
灾害危险区进行建设,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安全。

总之,重庆市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包括监测、规划、应急、宣传教育等多个方面的措施,以全面提高城市的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应急方案】重庆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应急方案】重庆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应急方案】重庆市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切实做好我市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2015年地质灾害基本情况(一)地质灾害情况。

2015年,我市共发生地质灾害灾险情376起(灾情63起、险情313起),死亡3人,为历年最低。

全市共成功预报和处置灾险情371起,紧急撤离地质灾害危险区群众3703人,避免人员伤亡3615人。

(二)地质灾害主要特点。

与2014年相比,2015年我市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因灾造成的伤亡人数及直接经济损失均明显减少。

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为主,约占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76%,其次是危岩崩塌,约占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16%。

地质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约占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91%。

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主城区和开县、万州、武隆、巫山、涪陵、合川等区县,约占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78.6%。

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是降雨,其次是人类工程活动,其中降雨引发地质灾害366起,占地灾总数的97.3%。

二、2016年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分析据气象部门预测,受厄尔尼诺现象等因素影响,我市2016年暴雨洪涝总体较常年偏重。

与常年同期相比,渝东北和渝东南偏多2―5成,其余地区偏多1―2成,汛期有10―12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

经综合分析我市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多年地质灾害发生特点及我市重大工程建设情况,叠加全年降雨预测情况,预计我市2016年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总体较2015年及常年均偏重。

分区域预测,渝东北和渝东南部分地区全年的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将高于常年,其余地区与常年接近;分时段预测,5月份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低,与常年相当,6―9月全市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和数量较2015年及常年均偏多,9―12月全市地质灾害发生频率与常年同期相当;分灾害规模类型预测,降雨诱发的地质灾害以中小型滑坡、崩塌为主,局部强降雨也可能诱发大型地质灾害,隧道施工、采矿挖掘、边坡切脚、堆土加载等工程建设活动可能诱发地面塌陷、滑坡、崩塌等大中型地质灾害和地下水疏干等地质环境问题。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5.23•【字号】渝办发[2011]153号•【施行日期】2011.05.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渝办发〔2011〕153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三日重庆市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切实做好我市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结合我市地质灾害现状,特制订本方案。

一、2010年地质灾害基本情况(一)灾情情况。

2010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450起(滑坡360起、崩塌70起、泥石流7起、地面塌陷13起),其中25起造成27人死亡、10人失踪、1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4700万元。

2010年地质灾害主要特点:一是地质灾害发生数量较2009年降低了约50%。

二是与降雨特别是强降雨关系密切,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汛期的5―7月,共计429起,约占全年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95%,其中黔江区、江津区、潼南县、彭水县及城口县等5个强降雨集中的区县(自治县)共发生地质灾害325起,占全市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72%。

三是城市、交通、矿山等工程建设区内发生的地质灾害继续下降。

四是因灾害造成的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较2009年大幅下降,其中直接经济损失较2009年减少约75%。

(二)工作开展情况。

2010年,我市按照“早部署、明责任、抓督办、重落实”的思路,认真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重大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地质灾害搬迁避让“金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等各项工作。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P分区P03-01 01等地块控规调整的批复-永川府〔2018〕31号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P分区P03-01 01等地块控规调整的批复-永川府〔2018〕31号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P分区P03-01 01等地块控规调整的批复
正文:
----------------------------------------------------------------------------------------------------------------------------------------------------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
关于P分区P03-01/01等地块控规调整的批复
永川府〔2018〕31号
区规划局:
你局报送的《关于永川P分区P03-01/01等地块控规调整的请示》(永规划文〔2018〕102号),经区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审议,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永川P分区P03-01/01等地块控规调整。

(一)同意将医疗卫生用地与二类居住用地进行位置置换,调整后二类居住用地(P01-02/01地块)面积约111亩,用地指标为容积率≤2.0、建筑密度≤35%、建筑限高≤60m、绿地率≥30%;医疗卫生用地(P03-01/01地块)面积约98亩,用地指标为容积率≤2.0、建筑密度≤30%、建筑限高≤54m、绿地率≥35%。

(二)同意在P01-02/01地块配建12班幼儿园,同时结合控规整合对片区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将P02-01/01地块按照教育用地进行控制。

二、请严格按照调整后的规划控制指标及要求实施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

确需进行调整或修改,应按法定程序报批。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
2018年6月26日——结束——。

【国土方案】永年县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国土方案】永年县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国土方案】永年县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切实做好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河北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37号)和《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邯郸市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邯政办字〔2018〕73号)等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治原则(一)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二)“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自然灾害造成的地质灾害,由乡镇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由责任方治理。

(三)属地管理的原则。

乡镇政府对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主体责任。

(四)统一管理、分工协作的原则。

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全县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有关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五)专群结合、群测群防的原则。

充分发挥专业监测机构作用,紧紧依靠广大基层群众,全面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隐患分布及威胁对象根据省监测总站及县统计资料表明,我县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面塌陷、滑坡、崩塌等几种类型。

因地下采矿活动而造成的采空区主要分布在尚庄村东北及村西等区域,是地面塌陷的易发区。

另外,私采滥挖超贫磁铁矿形成的深沟陡坡主要位于永合会镇,辖区又多为地形起伏较大的丘陵区,汛期易发生崩塌和滑坡,危及民房、公路、耕地、河流等。

我县共有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地面塌陷2处,滑坡2处,崩塌3处,威胁周边村民人生命财产安全。

三、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我县地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般春季干旱,夏季多雨。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65.2mm,其中汛期(6-9月)四月的降雨量为428.3mm,占全年降水量的75%,而且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

降水是诱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因此6-9月份为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永川区第三次土地调查的通知-永川府发〔2018〕12号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永川区第三次土地调查的通知-永川府发〔2018〕12号

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永川区第三次土地调查的通知正文:----------------------------------------------------------------------------------------------------------------------------------------------------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永川区第三次土地调查的通知永川府发〔2018〕12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17〕48号)和《重庆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重庆区第三次土地调查的通知》(渝府发〔2018〕2号)要求,为确保我区第三次土地调查的顺利开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调查目的和意义土地调查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

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当前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健全土地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强化土地资源信息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需要。

开展好全区第三次土地调查是我区加快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提高土地资源配置质量效益,促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客观要求;是完善规划体系,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夯实自然资源调查基础和推进统一确权登记,推动城乡自然资本加快增值的基本前提;是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打好“三大攻坚战”和扎实推进“八项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兴业兴城、强区富民”的基础工程,是推动永川经济发展重要举措。

二、调查对象和内容永川区第三次土地调查的对象是我区全域国土。

调查内容为: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包括地类、位置、面积、分布等状况;土地权属及变化情况,包括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土地条件,包括土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状况。

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调查时,应当重点调查永久基本农田现状及变化情况,包括永久基本农田的数量、分XXX保护状况;进行土地权属及变化情况调查时,应当全面核查土地所有权,完成城镇和主要村庄1:500比例尺地籍调查,查清区域内土地的权属、界址、面积和利用状况;进行土地条件调查时,应当重点调查耕地质量等别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土方案】重庆市永川区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
方案
201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2〕53号)以及《重庆市永川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6-2015)》规定,结合当前我区地质灾害现状和防治形势,特制定本方案。

一、全区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截止到2015年03月31日,全区共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145处。

其中,滑坡91处、不稳定边(斜)坡8处、崩塌(危岩)41处、泥石流2处、地面塌陷2处、地裂缝1处,共威胁989户3581人。

2014年新发生(现)地质灾害隐患点38处,162户459人受威胁。

2014年对10处地灾隐患点实施金土工程搬迁避让,10处开展治理。

通过核查审查,对符合条件的2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行了销号,382户4969人解除了威胁。

2015年,我区需继续监测、治理和搬迁的地质灾害点共145处。

二、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一)降雨诱发地质灾害预测。

暴雨或持续降雨是我区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最主要的诱发因素。

根据区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气温25℃左右,略高,5至9月总降雨量730mm
左右,属正常降雨量。

汛期有大到暴雨6至8次,主要集中在6至7月,其中暴雨2至4次,有洪涝。

6月中旬有连阴雨天气。

7月中旬末开始有20~29天的一般性伏旱高温天气,极端最高气温39.5℃左右。

西山、阴山、箕山、黄瓜山和花果山地区,特别是低山两翼沟谷地区要注意防范强降雨诱发滑坡、泥石流、不稳定边坡地质灾害;其余的丘陵地区和长江沿岸要注意防范因旱涝交替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二)地震活动诱发地质灾害预测。

根据国家地震局和重庆市地震局的震情预测,与我区永荣镇、红炉镇毗邻的荣昌县存在发生3级左右的地震的可能性。

永荣镇、红炉镇要注意防范发生次生地质灾害。

(三)人类工程活动诱发地质灾害预测。

我区主城区望城坡、桃花山和北山地区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的工程建设以及低山地区的矿山开采等工程活动,将增加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2015年,应重点抓好建设项目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地质灾害防治跟踪检查工作,减少和消除诱发地质灾害的人为因素。

另外,由于农村建房选址存在喜爱寻找“靠山”的习惯,要特别注意低山两翼和丘陵地区靠近浅丘的农房选址不当,因人为开挖边坡而诱发滑坡和不稳定边坡等地质灾害。

(四)地质灾害类型预测。

预计2015年我区发生的地质灾害将以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为主,其次为不稳定斜坡和地面塌陷。

其中,西山、阴山、东山、黄瓜山和花果山地区,特别是低山两翼沟谷地区以滑坡、泥石流、不稳定边坡为主;其余地区以滑坡、不稳定边坡和崩塌为主;长江沿岸地区以崩塌地质灾害为主。

三、地质灾害防范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