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七年级学生写景作文

合集下载

初中生写景色作文指导和技巧

初中生写景色作文指导和技巧

初中生写景色作文指导和技巧写景作文是一种常见的题材,它要求描绘自然或人文的美丽景色,使读者感受到美的享受。

对初中生来说,写景作文是一个很好的练习,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观察力。

下面是一些指导和技巧,帮助初中生更好地写景作文。

一、观察细节写景作文要求观察力敏锐,能够捕捉到景物的细节。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1. 外观和形状:观察物体的外观和形状,比如山的高低,湖的大小,树木的姿态等。

2. 颜色和质感:观察物体的颜色和质感,比如天空的颜色,阳光的光芒,花朵的颜色和芬芳等。

3. 声音和气味:观察物体的声音和气味,比如鸟儿的鸣叫声,海浪的声音,花草的香气等。

通过观察细节,可以更加生动地描绘景色,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界的美丽。

二、运用形象化的词语和修辞手法写景作文需要使用形象化的词语和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手法:1. 比喻:将景物比作其他事物,比如将太阳比作金盘等。

2. 拟人: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人的特征,比如大海吞吐着波涛,山峰高耸入云等。

3. 夸张:对景物的特征进行夸大和渲染,比如大海波澜壮阔,山峰巍峨耸立等。

4. 对比:将不同的景物进行对比,突出其中的美丽和特点,比如湖水清澈见底,花草繁茂等。

通过运用形象化的词语和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具感染力,让读者对景物产生共鸣。

三、注意行文结构和逻辑写景作文也需要有良好的行文结构和逻辑。

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来组织文章:1. 开头:开头要引人入胜,可以使用描述或引用等方式来引起读者的兴趣。

2. 主体:主体部分是整个文章的核心,要进行详细的描写,并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和时序的连贯性。

3. 结尾:结尾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进行总结或给读者以启示等方式。

通过合理的行文结构和逻辑,可以使整篇文章更加连贯和有序,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景物。

四、注意语言表达和修辞技巧写景作文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技巧也是很重要的。

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技巧:1. 多用形容词和副词:使用形容词和副词来增添景物的色彩和感觉,比如明亮的阳光,翠绿的山峦等。

写景作文教案九篇

写景作文教案九篇

写景作文教案九篇关于写景作文教案九篇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和人们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写景作文逐渐成为小学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学生的角度,分享九篇有关写景作文的教案及其作文要点,并给出两篇范文及分析。

一、高效写景——初一写景教案本教案着重讲解高效写景的技巧和要点。

教师通过观赏图片和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发现、感知和表达美景。

教案的重点包括:写景前的观察和感受,选材的重要性,用词的精准和形象,以及融入个人情感的表达等。

教师通过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全面提高写景作文的水平。

重点分析: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本次观察和感受到的自然环境,运用形容词、动词、名词等丰富的词汇,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句如下:(1)“在这个季节,橘黄色的芦苇摇曳在落寞的荒原上,犹如被风吹动的美丽的画卷。

”(2)“河水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颜色,轻轻地流淌着,就像一条水带,把居住在它周围的蝴蝶和鸟儿都温柔地包围在中间。

”二、四季之美——小学四年级写景教案本教案以“四季之美”为主题,讲解如何运用四季之间的变化来表现自然景色的不同。

教师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和讲解,让学生领悟到不同季节的不同美景,同时应注意一些影响写作的因素,如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合、学好语言表达等方面。

学生通过在写作中尽可能详细地描绘四季之间的美景,让读者感受到眼前的自然景色变幻无穷。

重点分析:学生在表达四季之美时,需要结合不同季节的气候和景色特点,突出不同的感觉和情感,同时运用形象的语言来传达美好的景象。

例句如下:(1)“冬天的夜晚,天空湛蓝,月亮高挂在空中,宛如一盏明亮的灯笼,让人感到无比温馨和安宁。

”(2)“春天的清晨,花草刚成熟,新绿与鲜花交织在一起,深深地吸引着每位路过的人。

”以上两篇作文均突出了表达情感和感受的重要性,同时还突出了要注重细节描写的要点。

用词方面,可以看出学生除了使用形容词和动词之外,还注重了名词的精准和形象。

景物描写的技巧——浅谈对初一学生景物描写的技巧指导

景物描写的技巧——浅谈对初一学生景物描写的技巧指导

景物描写的技巧——浅谈对初一学生景物描写的技巧
指导
景物描写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指导初一学生:
一、注重全景概括
1.重视整体印象:抓住综观全景,对景物进行一个概括的描写,把景物整体的特征表现出来;
2.笔法自然细腻:运用无形的笔法,迅速而又自然地捕捉景象,以达到生动描绘的效果;
3.用词新颖有趣:丰富、有趣的用词是给读者一种新鲜而富有表达力的感受,能让读者有种神奇的感动;
二、细节描述细致
1.细节加强感受:通过具体的实物细节,把景物真实地呈现出来,通过描绘细节来加强作品的视觉感受;
2.色彩可以增光:用眼睛感受、激活眼轴,可以使作品的色彩表现更丰富而又生动;
3.图像塑造情景:图像引来情景的可视化,把细节描绘过程穿起来,以
让读者有更深刻的印象;
三、言语抒发情绪
1.控制情绪表达:学会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并能恰当控制表达的强度,以让整个景物描写显得更丰富;
2.比喻的运用:运用比喻的手法,以使作品形象生动,在景象之间建立有机联系,也能加强作品的感受力;
3.利用情节结构:结构的有序布局能加强文章的流畅,以达到构思细腻的效果,让文章锁进读者的心灵深处。

以上就是关于对初一学生景物描写技巧指导的方法,希望通过以上简要描述,对初一学生能够有所帮助。

初一语文写景作文写作指导

初一语文写景作文写作指导

初一语文写景作文写作指导写景作文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要求在清楚准确地描写一个自然环境的同时,突出表达感受和情感。

以下是写景作文的写作指导,希望能对初一学生有所帮助。

一、选择合适的写景对象写景作文的第一步是选择一个合适的写景对象。

可以选择你所熟悉的景物,例如自家花园、学校操场、家乡的河流等。

对象的选择可以根据你对其熟悉程度和观察力的考量。

二、观察细节在开始写作之前,需要仔细观察所选写景对象的各个细节。

观察可以包括外貌、气味、声音、触感等方面。

例如,如果选择自家花园为写景对象,可以观察各种花朵的颜色、形状和香气。

三、用五感描写景物在写作过程中,要善于利用五感来描写景物。

通过运用形容词和形容词性短语,可以使写作更生动、形象。

例如,可以用“红彤彤的玫瑰”、“清爽的微风”等词语来描绘景物。

四、注重感受和情感写景作文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重要的是表达对景物的感受和情感。

可以根据景物给你带来的感触,表达你的喜悦、惊奇、愉悦等情感。

例如,当你在操场上看到孩子们欢笑嬉戏时,可以表达你的喜悦和幸福。

五、逻辑清晰的结构化写作写作时,应注意结构化的写作。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主题顺序来组织内容。

例如,可以按照早晨到晚上的时间顺序来描述一个花园的一天变化,或者按照从外到内的空间顺序来描述一个建筑物的外观到内部。

六、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在写作中,适当使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和表现力。

比喻是用一个事物来说明另一个事物,拟人则是给予无生命的景物以拟人的特征和行为。

例如,可以用“太阳像一颗大火球”来形容明亮的阳光;可以用“树枝伸展出迎接的手臂”来拟人化描写树枝的姿态。

七、别忘了排比和对比在写作中,排比和对比是增强文章语言节奏感和表现力的常见手法。

排比是对并列的事物进行描写,对比则是突出事物之间的差异。

例如,可以写道“花园里有红花、黄花、蓝花,五颜六色,如同世界的调色板。

”这里就运用了排比的手法。

八、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写作中要注意使用准确的词语和流畅的句子,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思。

作文教学_写景作文指导

作文教学_写景作文指导

作文教学_写景作文指导写景作文是一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来表达作者情感和思想的作文类型。

对于学生来说,写好写景作文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然而,很多学生在写景作文的写作过程中常常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入手,如何描写,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

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为大家提供写景作文的指导。

一、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观察是写景作文的基础。

要想写好景,首先要仔细观察景物。

在观察时,要调动各种感官,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触摸,用心感受。

比如写春天的花园,不仅要看到五颜六色的花朵,还要听到蜜蜂嗡嗡的声音,闻到花香,触摸到花瓣的柔软。

同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

每一处景物都有其独特之处,比如泰山的雄伟、西湖的秀丽、草原的辽阔。

在观察时,要注意比较不同景物之间的差异,找出所要描写景物的独特之处。

比如同样是写树,杨树高大挺拔,柳树婀娜多姿,松树苍劲古朴。

只有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

二、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写景要有条理,要有一定的顺序。

常见的写景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空间顺序可以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从远到近等。

比如描写校园,可以先写校门,再写教学楼,然后写操场,最后写花园。

这样按照空间顺序来写,读者就能清晰地了解校园的布局。

时间顺序可以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一天中早中晚的变化来写。

比如写家乡的小河,春天河水解冻,两岸柳树发芽;夏天河水上涨,孩子们在河里嬉戏;秋天河水清澈,岸边果实累累;冬天河水结冰,一片银装素裹。

逻辑顺序可以是总分总、总分、分总等。

比如先总写公园的美丽,然后分别描写公园的湖水、假山、花坛等,最后再总结公园的美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为了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比喻可以使景物更加形象,比如“月亮像一个大圆盘挂在天上”。

拟人可以让景物富有生命力,比如“风儿轻轻地抚摸着树叶,树叶欢快地舞蹈”。

初中写景作文指导

初中写景作文指导

初中写景作文指导写景作文是初中作文中的重要类型之一,它要求我们用生动的文字描绘出大自然的美景或者某个特定场景,让读者能够通过我们的描述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那么,如何才能写好初中写景作文呢?下面我将为同学们提供一些指导。

一、认真观察,积累素材观察是写景作文的基础。

我们要学会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手去触摸、用心去感受。

比如,写春天的花园,我们要看到五颜六色的花朵、嫩绿的叶子,听到蜜蜂嗡嗡的声音,闻到花香,触摸到花瓣的柔软。

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我们才能积累丰富的素材,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观察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观察点和观察顺序。

可以是定点观察,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等顺序进行观察;也可以是移步换景,随着自己的脚步移动,依次描写所看到的景物。

比如写校园,我们可以从校门口开始,沿着主干道,依次描写教学楼、操场、花园等。

二、抓住特征,突出重点每个景物都有其独特的特点,比如泰山的雄伟、西湖的秀丽、草原的辽阔。

我们在描写时,要抓住这些特点,突出重点,避免面面俱到。

比如写秋天的树叶,有的树叶金黄,有的树叶火红,有的树叶依然翠绿,我们要抓住树叶颜色的变化这个特点来写。

为了突出重点,可以运用对比、衬托等手法。

比如写山峰的高峻,可以通过描写周围矮小的山丘来衬托;写湖水的清澈,可以通过描写湖底的沙石和游鱼来表现。

三、巧用修辞,增添文采恰当的修辞手法可以让写景作文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我们可以运用比喻,把景物比作其他熟悉的事物,比如“月亮像一个大圆盘挂在天上”;可以运用拟人,赋予景物人的动作和情感,比如“风儿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可以运用排比,增强语言的气势,比如“春天的花园里,有红的花,有粉的花,有紫的花,五颜六色,美不胜收”。

除了比喻、拟人、排比,还可以运用夸张、反问、对偶等修辞手法,让作文更加精彩。

但要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要自然恰当,不能为了用而用,否则会显得生硬牵强。

作文教学写景作文指导

作文教学写景作文指导

作文教学写景作文指导写景作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它通过文字描绘自然景观、城市风貌或者特定场景,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作者所见所感。

要指导学生写好写景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观察与感受:鼓励学生在写作前进行实地观察,注意细节,如色彩、形状、光影、气味等。

同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之中,使景物“活”起来,具有情感色彩。

2. 构思与布局:指导学生在写作前先构思文章的结构,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如四季变化)、空间顺序(如远近高低)或者情感变化来组织材料。

文章的开头可以设置一个引人入胜的场景,中间部分详细描写,结尾处可以留下一些思考或者感慨。

3. 语言与修辞:强调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

例如,可以用“阳光像金色的细沙洒在大地上”来形容阳光的明媚。

同时,注意词语的准确运用,避免堆砌形容词,造成语言的冗余。

4. 细节与重点:指导学生在描写时抓住景物的特点,不需要面面俱到,而是要有选择地突出重点。

可以通过对比、细节放大等手法,使某些特定的景物更加鲜明。

5. 情感与主题:鼓励学生在写景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文章不仅仅是对外在景物的描绘,更是内心情感的抒发。

文章应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围绕主题来选择和组织材料。

6. 修改与润色:初稿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反复修改,注意语句的流畅性和逻辑性。

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作品,提供建设性的反馈,帮助彼此提高。

通过这些指导,学生可以逐步提高写景作文的能力,学会如何用文字捕捉和表达美丽的瞬间。

初中写景作文指导

初中写景作文指导

初中写景作文指导写景作文是初中作文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它要求我们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自然景观或环境的特点,让读者能够通过文字感受到美景的魅力。

对于初中生来说,写好写景作文可能会有一定的挑战,但只要掌握了一些方法和技巧,就能够轻松应对。

一、仔细观察观察是写景的基础。

在写作之前,我们要用心去观察所要描写的景物,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感受它的特点。

比如,观察景物的形状、颜色、大小、质地、声音、气味等。

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去观察,比如清晨、傍晚、晴天、雨天,这样能够发现景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例如,写春天的花园,我们可以在清晨去观察花朵上的露珠,感受那份清新;在傍晚去观察夕阳余晖下花朵的色彩变化,体会那种柔和与温暖。

同时,要注意观察景物之间的关系,比如树木与花草的搭配,湖水与假山的映衬。

二、确定写作顺序有了观察的素材,接下来就要确定写作的顺序,让文章有条理。

常见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就是按照景物在不同时间的变化来写,比如写校园的四季,从春天的生机勃勃到夏天的郁郁葱葱,再到秋天的金黄灿烂和冬天的银装素裹。

空间顺序可以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或者从内到外。

比如描写一座山,可以先写远处看到的山的整体轮廓,再写走近后的山路、树木、溪流等。

逻辑顺序则是根据景物的特点和自己的写作思路来安排,比如先写主要的景物,再写次要的;或者先写静态的景物,再写动态的。

三、抓住景物特点每一处景物都有其独特之处,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特点来写。

比如,泰山的雄伟、西湖的秀丽、草原的辽阔、沙漠的广袤。

为了突出景物的特点,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

比如写家乡的小河,与大城市里的河流相比,它可能更加清澈、宁静;写秋天的树叶,与春天的嫩绿相比,秋天的金黄更加绚烂。

同时,要注意细节描写。

一个小小的细节往往能够让景物更加生动形象。

比如描写一片枫叶,可以细致地描绘它的纹理、颜色的渐变、边缘的锯齿状等。

四、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在写景作文中,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指导七年级学生写景作文
金城江区五中语文组:罗火亮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来写景。

2.学会从多角度,有层次的进行写景。

3.学习在写景中学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二、教学方法:讲解法和讨论法相结合。

三、教学重点: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景。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在第三单元的课文里,我们欣赏到了不同季节的美丽景色,在朱自清笔下的春天是那样的美丽,是那样的有人情味,老舍笔下冬天则是那样的温晴,济南的山水犹如仙境一样;黄蒙田描写的江南竹乡也是那样的让人心驰神往,屠格涅夫笔下的俄罗斯风光又是那样的迷人。

为什么这些名家能把我们平时看起来不什么优秀的景色能描绘得如此神奇,如此优美,如此引人入胜呢?今天我们去探讨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进行景物的描写。

(二)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1.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来写景。

2.学会从多角度,有层次的进行写景。

3.学习在写景中学会运用一些休修辞手法。

(三)指导写作:
同学们,我们知道每种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点,就是事物的特征。

1、我们描写景物的特点时,我们要抓住哪些特点呢?
(学生交流后回答)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

2、如何抓住特点有层次的描写景物?
明确:
[1]观察和描写景物,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

观察景物的方法大致有三种:
(a)定点观景。

观察点固定,观察的景物固定。

(b)动点定景。

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观察某一种景物,正如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移步换景。

指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或同一对象的角度也不断变化,这是游记散文常见的写法。

描绘景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常见的顺序有:
(a) 空间顺序如: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

(b)时间顺序如:《树林和草原》就是按时间的顺序写。

(c)逻辑顺序如:先整体后局部等
[2]观察和描写景物要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

我们习惯用视觉去感受描摹景物,其结果往往犹如一幅寂静的,并无多少生机的平面画作,如果我们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描摹景物,那我们的文章就会生动得多。

著名作家余光中说过:“我们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味、有光。


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先写了红、粉、白各色花之后,用嗅觉写“花里带着甜味儿”,“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接着还用听觉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多富有诗意的春意啊!活生生的“满园春色关不住”!
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我们的一些感受去写出景物的特点,让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3]观察和描写景物,要特别注意把握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景物特点。

季节不同,景物就会有不同的特点,季节相同的不同地域,景物的特点也大有差别,只要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

宋代诗人杨万里就有这样的体会,他写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天呢,荷叶纵然还在,绝不会是“无穷碧”了。

我们刚刚读过的第三单元一组课文,分别写了一年四季不同景物的不同特点,春天,桃花、杏花、梨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济南的冬天,“最妙的是下点小雪”,矮松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江南竹乡的竹海波澜起伏的美景,俄罗斯夏日草原风光多姿多彩的特点。

[4]描写景物要观察细致,还要用词准确,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要写好景物,仅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还不够,发现了景物的特点并不等于能把这些景物的特点描绘出来,因此,我们在注意观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的同时,还应注意通过阅读,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丰富自己的词汇。

要注意炼字炼句,学会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如,朱自清在《春》中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比喻写出了春雨的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

老舍在《济南的冬天》这样来描绘雪后美景:“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贴切的比喻,准确的动词,生动地绘出了景物的特征。

(四)总结:
如何观察和描写景物
选择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描写
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注意把握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景物特点
用词准确,巧用修辞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五)学生写作:
以《家乡的秋天》为题写一篇写景的文章,要求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注意观察顺序,要使用一些修辞手法。

字数600字以上。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一篇出色的写景散文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就像水果饱含着甘甜的果汁一样,品读着同学们的一篇篇精彩的习作,犹如品味一个个香甜的水果,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份香甜与快乐!
二、写作后的指导:
1.目标回顾
本次习作,我们意在训练同学们运用多种方法,描绘景物的特点,从而培养同学们观察生活、描绘景物的能力。

通过上节课的合作探究,我们总结出了一些方法。

(投
影)
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⑴观察和描写景物,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

⑵观察和描写景物要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

⑶观察和描写景物,要特别注意把握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景物特点。

⑷描写景物不仅要观察细致,还要用词准确,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本次作文也有了一些优秀的作品,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些优秀的作文。

(展示五篇优秀作文)略
2.就这五篇作文展开讨论,你认为这五篇作文好在哪?
(学生讨论完后,代表发言,后老师归纳)归纳起来看这些同学在咏景时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使文章靓丽无比:
(1)观察细致,条理井然;
(2)立体描摹,有声有色;
(3)动静结合,生机盎然;
(4)隽妙联想,回味无穷;
(5)名句引入,文采斐然。

3.本次作文的一些不足之处在于:
(1)部分同学写景未能调动多种感官,多角度进行描写,较为单调;
(2)个别同学写景未能按一定的顺序,缺乏条理性;
(3)部分同学的作文语言平淡,没有使用一些修辞手机,语言缺乏生动性。

三、重新修改《家乡的秋天》这篇作文,后抄到作文纸上。

四、结束本次作文指导课。

再次总结:
板书:
如何观察和描写景物
选择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描写
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注意把握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景物特点
用词准确,巧用修辞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