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单元教 案

合集下载

统编教材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教案

统编教材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教案

统编教材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简单了解古代传说故事,如《白蛇传》。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了解《白蛇传》的故事情节。

2.熟悉古文阅读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代传说所表达的文化内涵。

2.通过古代文学作品拓展学生阅读广度。

四、教学准备1.课本《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7单元教材。

2.多媒体课件。

3.各种学生互动游戏或活动。

五、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前几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课的故事内容,并向学生简单介绍《白蛇传》。

2.教学展开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白蛇传》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聆听,了解故事的背景及主要人物。

2.分组讨论故事情节,每组选择一个片段进行朗读。

3.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等,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细致品味能力。

3.活动设计1.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发表对《白蛇传》的感想。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故事人物,体验故事情节。

4.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白蛇传》的读后感,并做一幅插图。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以《白蛇传》为主要内容,通过故事的讲述和学生的参与,激发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活动设计,促进了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引起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培养其综合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七单元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七单元教案

《矛和盾的集合》教案总序号:60-61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组教学主题:《矛和盾的集合》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设计者:姚瑞红古城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能运用字典自己解决文章中的疑难字词。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2.教材分析《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有矛和盾的长处想到发明坦克。

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都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这篇课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

第二部分讲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大显神威。

第三部分由坦克的发明引出道理。

3.学情分析本组教材的专题式科学的思想方法。

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三年级的学生大多数都不善于像课本中的主人公那样,能够善于思考,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所以在教学本课时,应该着重引导学生掌握这个思想方法。

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

会写“矛、盾”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2、通过学习,理清课文的思路,了解课文内容。

3、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评价任务评价任务一: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

会写“矛、盾”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评价任务二:理清课文的思路,了解课文内容。

评价任务三: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好的词语。

2、通过深入了解课文,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善于实践的品质。

3、通过分析课文,初步了解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评价任务评价任务一:摘抄课文中你认为好的词语。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四篇课文。

四篇课文体裁多样,有古诗、记叙文和现代诗,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担当精神。

其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梅兰芳蓄须》都是以第三人称来写的,通过主要人物的言行来体现人物的品质。

《延安,我把你追寻》中的重点语句象征性较强,需借助相关资料帮助理解。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与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一要素是在三年级“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本册教材在第四单元安排了“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要素,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学习如何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1.认识31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21个字,会写15个词语。

2.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出塞》《夏日绝句》;朗读、背诵古诗《别董大》。

3.能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能查找资料,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情怀。

4.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远大抱负。

三、课时安排古诗三首……………2课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 课时梅兰芳蓄须…………1课时延安,我把你追寻………1课时习作………………2课时语文园地……………………1课时单元测试……………4 课时20世纪初,中国受帝国主义欺凌、压迫之时,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愿,如今,我们的祖国已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任人欺凌的中国,如今的中国日益崛起。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你可曾想过:今天你是为什么读书?【练】写出自己读书的目的,做到理由清楚。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内容23 梅兰芳蓄须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介绍人物事迹的记叙文,主要讲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为拒绝日本人的邀请而蓄须,充分显示了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能够回顾第七单元所学的课文内容,包括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能够通过复习巩固能够背诵课文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能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课文为基础进行写作练习。

二、教学重点•复习第七单元所学课文内容。

•重点强化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加深印象。

三、教学内容1.回顾第七单元课文《我的猫咪》内容,进行互动问答。

2.复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如“小姐”、“跑动的小狗”、“奶奶”等。

3.分组让学生互相朗读课文,检查语音语调。

4.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的口头复述,培养他们表达能力与观察能力。

四、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通过观看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引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词语梳理:让学生分组,通过合作梳理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搭配使用进行造句练习。

3.句型强化:教师强化课文中的重点句型,让学生用不同的句式进行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练习写作: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作文练习,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5.作业布置:布置口头朗读课文和写作作业,以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要点•对课文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和回顾。

•强化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复习课教案的设计,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回顾第七单元的课文内容,提高对课文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通过系统的复习与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为本次复习课教案,希望能够对教师在复习第七单元课文时有所帮助,引导学生扎实掌握知识点,提升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七单元-口语交际七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七单元-口语交际七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我想这些都见证了我们成长的 历程,描绘出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童 年! 你们的这些故事让老师也想起 了我初中时候的一件事情,在这里 老师想把它讲给大家听。
那是在我初中的时候,我是班里的英 语课代表,英语成绩一直很好。有一次 学校要组织英语竞赛,我自然是信心满 满。但这次英语竞赛不是每位同学都能 参加,而是每班只能选出3名同学作为代 表参加,于是英语老师就决定先在班
【学习计划】 1.认识自我,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
的成功、挫折、烦恼。 2.通过回顾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各种
经历,重新评价自我。 3.与别人交谈时口齿清楚,语句通
顺,准确地表情达意。
同学们,你们注意到没有,我们 刚刚学过的第七组的课文就是关于成 长故事的。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组课 文内容,想一想课文分别讲了什么故 事?
《乌塔》讲的是一个14岁 的德国女孩乌塔一个人在欧 洲旅游的事。
乌塔的经历给了我们很多 启示,而她的这段经历也会 成为她内心深处美好的记忆! 我们一起来回顾乌塔的这段 游历!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则 以书信的形式,讲了一个小朋 友在向一位作家请教如何与人 和睦相处、真诚交往的事情。
作家柯岩给张国强同学的那封 回信,帮助了张国强同学,我想那 封信他也会一直保存着,同时也会 谨记柯岩老师对自己的教导!
在班级竞赛时,我看着那些平日里熟悉的 单词似乎都变得则陌生,结果我的成绩竞跌 落到前3名之外。拿着试卷,我流下了后悔 的泪水。英语老师找我谈话,对我的浮
躁提出了批评,我也认识到自己错了, 但是又能怎么样呢,这次的竞赛是不能 参加了。没想到老师却告诉我,这次的 英语竞赛除了每班3名代表外,英语课 代表必须参加,这一下我高兴极了。我
这几篇课文都是从不同角度讲述 了别人成长中的故事,相信同学们也 受到了很多启发。课前老师让同学们 在课下搜集一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谁 愿意把自己搜集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单元教学分析和教学反思)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单元教学分析和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四时景物皆成趣”这一主题来编排。

主要由《古诗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和《月迹》这四篇文章组成。

目的是通过描写景物,体现不同景物的不同的美。

习作会写题为“_____即景”的文章,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景物,并写出景物的变化。

重点是做到突出景物的变化,体现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语文园地学习品味优美的语句,积累诗歌。

学习制作宣传海报。

学习把画面描写得更具体,通过朗读景物描写的句子,感受景物描写给自己带来的美。

通过认真观察,把画面描写得更具体。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1.通过描写不同的景物,体现景物的美,表达作者的感受。

本单元的4篇文章都通过描写景物的变化,来体现景物的美。

如《古诗三首》中,对景物描写有动态,有静态,动静结合,给人以独特的感受;《四季之美》中,通过描写四个季节的不同景物,来体现景物的美,表达对景物的喜爱之情;《鸟的天堂》中,通过详细描写不同时间看到的不同景物,表达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之情;《月迹》则通过描写不同地点的月亮,来体现作者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2.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三、单元课时安排21 古诗三首…………………………………………………2课时22 四季之美…………………………………………………2课时23 鸟的天堂…………………………………………………2课时24 月迹………………………………………………………1课时习作:__即景………………………………………………1课时语文园地七……………………………………………………1课时21 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分析意象,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领会诗歌主旨。

过程与方法:1.品味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的优美意境。

2.培养鉴赏古诗时展开想象,再造诗歌意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美、发现美、欣赏美。

教学重点:1.分析意象,品味意境,领会诗歌主旨。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单元说明第一步:单元内容总述1.本组教材以“异域风情”为专题,安排了三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项教学内容。

三篇课文有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威尼斯的小艇》;有捷克著名作家卡雷尔•恰佩克的《牧场之国》;还有介绍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古建筑的《金字塔》。

2.阅读本组课文让学生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学会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

3.教学建议:(1)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这是本单元的语文素养。

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掌握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配合“异域风情”这一专题,在课后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多项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和“习作”安排了说“周边环境”和写“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等内容。

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如何体会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阅读和积累古诗等内容。

(2)指导学生学会搜集资料,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引导学生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能够在习作中体会历史遗产的魅力或感受祖国美好山河的美丽。

(3)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单元首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第二步: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18 威尼斯的小艇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威尼斯的小艇》是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共有三篇文章:《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和《金字塔》,分别从不同角度引领学生领略异国风情。

这篇课文以小艇为载体,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课文从作者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待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接着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详细介绍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单元备课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单元备课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单元备课第一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单元备课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单元备课【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展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

选文别具匠心,针对小学生年龄特征,以选取正面典型事例为主,而又正视近代史上的国耻,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民族精神。

《圆明园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狼牙山五壮士》颂扬了抗日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难忘的一课》叙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刚刚光复,台湾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境;《最后的一分钟》抒发了香港回归祖国时,华夏儿女无比喜悦与自豪之情。

这几篇课文虽然题材、体材不一,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

【单元总体目标】1.正确读写28个生字,会认2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3.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

4.总结交流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单元教学建议】应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通过整合阅读、口语交际与习作等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还要从文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总结交流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外引导学生看相关影视节目,查资料,访问老人,了解中国近代史。

【单元教学时间】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4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回顾拓展”1-2课时。

第二篇:五年级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模版)大窝镇小学校2009年秋期五年级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主讲人:何震 21圆明园的毁灭修改意见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的开篇之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七单元练习第1课时总序第88教案课型:新授课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阅读训练
chūn tiān
春天
liǎng piàn nèn lǜ de xiǎo yèshì dà dì de chūn tiān
两片嫩绿的小叶,是大地的春天
yì qún huó bō de xiǎo yúshì dà hǎi de chūn tiān
一群活泼的小鱼,是大海的春天。

yì zhī zhī huān jiàode xiǎoliǎo shì sēn lín de chūn tiān
一只只欢叫的小鸟,是森林的春天。

wǒ wèn wǒne bà ba shuōnǐ shì māma de chūn tiān
我问:“我呢?”爸爸说:“你是妈妈的春天。

1、用线连一连
nèn lǜ de huān jiàod huó bō de
嫩绿的欢叫的活泼的
2、我会说
māma de chūn tiān shì
妈妈的春天是__________
dà hǎi de chūn tiān shì
大海的春天是__________
sēn lín de chūn tiān shì
大海的春天是__________
3、把这首儿歌读给爸爸妈妈听。

批注:
归类训练
hàn zìdàběn yíng
汉字大本营
1、看拼音写词语
xīng kōng xiǎo cǎo xīn zhōng kāi dēng cū qù zǒu guò dà jiào xiào xīng 2、汉字七十二变。

(照样子,变一变)
例:日+月=明
综合训练
1、接着说,看谁说得多。

亮——明亮光亮……路——路边马路……
乡——乡下梦乡……桥——大桥天桥……
2、看图写出表示动作的词
()()()()
教学反思:
日月羊木口人一
四、选词填空。

Piàn tiáo bǎzuòtóu
片条把座只头
Shù yèyǔ sǎn niǎo 四()树叶一()雨伞一()小鸟
Xiǎo héfàng zǐxiàng 一()小河一()房子一()大象五、读儿歌,回答问题。

dōng gōng gōng bái méi máo chuīqì
冬公公,白眉毛,吹口气。

hū hū chuīde mǎn xuěhuāpiāo
呼呼叫,吹得满天雪花飘。

Zhè shǒu shén me jì jié
1、这首儿歌写的是什么季节?
2、dōng gōng gōng chuīqì zhǐshén me
冬公公吹的一口气指的是什么?()
教学反思:
六、连线。

(6分)
一片青草碧绿的田野
一辆白云圆圆的羽毛
一棵轿车金色的荷叶
七、看图写句子。

(6分)
(1)
春天到了,和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

(2)
________给_________送上____________,妈妈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