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与高层的定义

合集下载

区分高层与多层的依据

区分高层与多层的依据

区分高层与多层的依据高层与多层是指建筑物中的楼层结构。

在建筑设计中,对于高层和多层的区分主要是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楼层数量来确定的。

一、高层建筑高层建筑是指建筑物的高度在一定范围内超过一般建筑的建筑物。

一般来说,高层建筑的高度超过50米以上,有些地区甚至规定为100米以上。

高层建筑的特点是结构高度较大,通常需要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来支撑建筑物的重量。

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较大,建筑结构和施工工艺上的要求也较高,需要考虑抗震、防火、排烟等安全问题。

高层建筑通常会设有电梯和消防设施,以方便居民或办公人员的出入和应急疏散。

高层建筑的楼层一般较少,一般不超过30层。

高层建筑的使用面积相对较大,可以容纳较多的办公室、住宅或商业空间。

二、多层建筑多层建筑是指建筑物的楼层数量较多的建筑。

一般来说,多层建筑的楼层数量在5层至30层之间,具体的楼层数量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设计要求而定。

多层建筑的特点是结构高度相对较小,一般不超过50米。

多层建筑的结构一般采用砖混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相对较简单。

多层建筑通常也会设有电梯和消防设施,但相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楼层数量较多,每层的使用面积相对较小。

多层建筑一般用作住宅、办公楼、商业空间等。

多层建筑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地上空间,提供更多的使用面积,同时也更具经济性。

三、高层与多层的区别高层与多层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建筑物的高度和楼层数量上。

高层建筑的高度较大,楼层数量一般较少,一般超过50米,楼层数量不超过30层。

多层建筑的高度相对较小,楼层数量较多,一般不超过50米,楼层数量在5层至30层之间。

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在结构和施工工艺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高层建筑由于高度较大,需要考虑更多的安全因素,结构和施工工艺相对复杂。

多层建筑的结构和施工工艺相对简单,但也需要满足一定的安全要求。

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在使用面积和空间利用上也有所不同。

高层建筑的使用面积相对较大,一般可以容纳较多的办公室、住宅或商业空间。

简述高层建筑、多层及单层建筑的概念

简述高层建筑、多层及单层建筑的概念

高层建筑、多层建筑及单层建筑是建筑学中常见的概念,它们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在本文中,将就这三种建筑形式进行详细的概念解释和特点分析。

一、高层建筑的概念高层建筑指的是建筑物的高度在50米以上,通常是由多层楼构成的,是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物。

高层建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的天际线上。

高层建筑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城市土地有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体现一种城市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形象。

高层建筑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结构安全、空间利用率、建筑风格等因素,因此在建筑工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二、多层建筑的概念多层建筑是指层高超过一般住房的一层的建筑物,通常是由地上几层楼组成。

多层建筑是城市住宅和商业建筑中常见的形式,它与高层建筑相比,更注重于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多层建筑在城市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既可以实现单位面积上的居住和商业活动的密集化,又可以有效地节约土地资源。

在多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需要考虑到楼层结构、通风采光、消防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来确保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三、单层建筑的概念单层建筑是指建筑物只有一层楼高的建筑形式,它通常应用于农村地区、郊区或者庭院式居住区,也常见于工场、车间等生产和制造场所。

单层建筑的特点是占地面积大,建筑风格简单,结构明快,适合于小规模的居住和生产活动。

单层建筑相对于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来说,它更强调的是与自然环境的通联和室内外空间的连续性,所以在设计和施工中需要考虑到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以及居住者的舒适性。

结语高层建筑、多层建筑及单层建筑是建筑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所和需求来合理选择建筑形式,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舒适生活。

以上就是对高层建筑、多层建筑及单层建筑概念的简要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高层采暖系统: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区别[工程类精品文档]

高层采暖系统: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区别[工程类精品文档]

高层采暖系统: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区别[工程类精品文档]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高层建筑是指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或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

这些高层建筑对室内给水的设计、施工、材料及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比较有以下特点:(1)高层建筑室内卫生设备较完善,用水标准较高。

使用人数较多,所以供水安全可靠性要求高。

(2)高层建筑层数多,如果从底层到顶层采用一套管网系统供水,则管网下部管道及设备的静水压力很大,一般管材、配件及设备的强度难以适应,所以,给水管网必须进行合理的竖向分区。

(3)高层建筑对防振、防沉降、防噪声、防漏等要求较高,需要具有可靠的保证。

(4)高层建筑对消防要求较高,必须设置可靠的室内消防给水系统以保证有效地扑灭火灾。

高层建筑内高楼供水系统的竖向分区,原则上应根据建筑物使用材料、设备的性能、维护管理条件,并结合建筑物层数和室外无塔供水管网水压等情况来确定。

如果分区压力过高,不仅出水量过大,而且阀门启闭时易产生水锤。

使管网产生嗓声和振动,甚至损坏,增加了维修的工作量,降低管网使用寿命。

同时,也将给用户带来不便;如果分区压力过低,势必增加给水系统的设备、材料及相应的建设费用以及维护管理费用。

高层建筑由于其建筑上的特点,在失火时会出现火灾迅速蔓延,扑救范围受到限制,及时灭火有困难等情况。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2001年版)规定:建筑高度50m以下时,消防车应能通过水泵接合器向室内消防系统供水,当建筑高度超过50m时,系统必须贮有足够的水量以保证自救能力。

因此,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应以室内消火栓系统为主,对于重要的高层民用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50M的其他建筑,常同时设有自动喷水灭火装置,以提高灭火的可靠性。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设计标准在原则上与低层建筑消防给水有所不同,它除了要求在火灾起火10min内能保证供给足够的消防水量和水压外,还应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内的消防用水要求。

多层住宅和高层住宅该如何选择?

多层住宅和高层住宅该如何选择?

多层住宅和高层住宅该如何选择?60.30.68.* 1楼在各种住宅类型里,多层一般是指6、7层高的楼,高层是指6、7层以上。

多层住宅和高层住宅各有特点,不能简单地说哪种好,应从结构、成本、面积、质量、房型、物业管理收费等多方面考虑。

从建设质量上看,一般情况下,高层的建造标准、建造质量要高于多层。

普通多层住宅一般为砖混凝结构,而高层住宅由于它为钢筋混凝现浇,地基深而结实,墙体厚实,不渗水,抗震性能好于多层,整栋大楼不会下沉变形;而且折旧年限长。

高层视野较开阔,空气质量较好,噪音小;自然风大,有的房间不需装空调可节约电费;采光较好,日照时间长,有的朝向太阳照射达到七八个小时之久。

从房屋实际使用面积看,高层的得房率比多层低,即购买相同建筑面积的住房,高层的套内建筑面积低于多层的套内建筑面积。

住宅的面积既包括使用面积,也包括住宅的公共部位,如楼梯间等公共面积的分摊。

高层住宅由于有电梯、电梯等候间、地下室等,需分摊的公用面积较多层的要多。

高层上下楼有电梯可代步,出入方便,老人,残疾人和病人可以免去爬楼登高之苦;可一旦电梯发生故障,上下楼比较困难。

综上所述,一般认为多层要比高层好一些,多层的最佳楼层为3至4层,高层为8至11层。

高层住宅楼楼层如何选择?A 选择层次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遮挡及采光情况;(2)生活的便利程度;(3)环境要求;(4)家庭人口年龄构成及健康状况;(5)住宅楼的总层数。

一般来说,层次越高,遮挡越少,采光越好,且能避开低层次楼内外嘈杂环境及临街的交通噪声和粉尘污染,特别适合于在家生活时间较短的中青年人居住;层次低,上下楼比较方便,适宜于老年人居住,可增加其户外活动的机会。

哪些层次属于好层次,同样也与住宅楼的总层数有关,同样四五层在多层住宅中属于高层次,而在高层住宅中又属于低层次。

一般来说,在不考虑个人因素的情况下,住宅楼在总层数的1/3以上、2/3以下为较好层次,如六层住宅楼以三四层,十八层塔楼以六层至十二层为最佳。

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住宅区分及楼梯设置

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住宅区分及楼梯设置

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住宅区分及楼梯、电梯规定1、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 第1.0.3条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一、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二、多层住宅为四层至六层;三、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四、高层住宅为十层及以上。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3.1.2 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 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2 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3 建筑高度大于1OO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注:本条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计算应符合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为高层建筑。

4、小高层:8-11层为开发商提出的概念,实际规范并没有对小高层进行定义。

8-11层定位小高层,主要是考虑是楼梯跟电梯的原因。

因为8-11层住宅可以不设封闭楼梯间,并且可以不设消防电梯。

同时又必须要设普通客梯。

这样就跟8层以下的没有电梯的住宅区分了。

所以小高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层,他既包含8-9层的多层建筑,又包含了10-11层的高层建筑。

封闭楼梯间和消防电梯:12层及以上的单元式住宅需要设封闭楼梯间和消防电梯.5、七层及以上的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注:①底层作为商店或其它用房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②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③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

低层、多层、高层住宅比较

低层、多层、高层住宅比较

低层、多层、高层住宅比较按建筑高度划分,房屋可分为低层房屋、多层房屋和高层房屋。

低层房屋低层房屋是指高度低于或等于10米的建筑物,一般是1-3层建筑物,如平房、别墅等。

低层房屋一般建筑结构简单,施工期短,建造成本低廉,给人以亲切安宁、有天有地的感觉,它的舒适度、方便度和空间尺度优于高层。

人们特别喜欢以此为住宅。

但是,低层房屋占地多,土地利用率低,特别是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难以广泛开发。

多层房屋多层房屋指高于10米、低于或等于24米的建筑物。

多层房屋一般为4 -8层,一般采用砖混结构,少数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多层房屋一般规格(房型)整齐,通风采光状况好,空间紧凑而不闭塞。

与高层相比,多层房屋公用面积少,得房率相应提高,这是很多人喜欢多层房屋的主要原因。

高层房屋高层房屋是指高于24米的建筑。

8层以上(可含8层)的建筑体,一般可分为小高层、高层和超高层。

人们一般把8层至12、13层的建筑称为“小高层”。

小高层住宅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带电梯。

小高层有多层亲切安宁、房型好、得房率高的特点,又有普通高层结构强度高、耐用年限高、景观系数高,污染程度低等优点,很受购房人欢迎。

同时,小高层对土地的利用率提高,土地成本相对下降,很受房地产开发商的青睐。

所以,近年来中心城区小高层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高层房屋(指15层以上、24层以下的建筑体)因为建筑结构和建筑形态(点状居多)的局限,房型设计难度大,要做到每套室内全明、采光通风良好是有很大难度的。

在城市中心区,高层有它的优势:对开发商来说,单位建筑面积土地成本(即“楼面地价”)低;对住户来说,视野开阔,景观系数高,尘土、噪音、光线污染也少,建筑结构强度高,整体性强。

但高层房屋也有明显的缺点:结构工艺比较复杂,材料性能要求高,自重大,对基础要求高,施工难度较大,建筑造价相应提高;高层房屋电梯、楼道、机房、技术层等公用部位占用面积大,得房率低;如果电梯质量不可靠,物业管理不正常,就很令人担心。

04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

04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

3.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图4.5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是指由框架和剪 力墙共同作为竖向承重结构的多(高)层 房屋结构体系,如图4.5所示。由于框 架的主要特点是能获得大空间房屋,房 间布置灵活,而其主要弱点是侧向刚度 小,侧移大。而剪力墙结构侧向刚度大, 侧移小,但不能提供灵活的大空间房屋。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则充分发挥他们 各自的特点,既能获得大空间的灵活空 间,又具有较强的侧向刚度。所以这种 结构形式在房屋设计中比较常用。
结构类型
框架-剪 力墙
剪力墙
框支剪力 墙
框支剪力 墙
框架-核 心筒
筒中筒
框架 剪力墙 剪力墙
非底部加强部 位剪力墙
底部加强部 位剪力墙 框支框架
框架
核心筒
内筒
外筒
6度 二 二

二 二





烈度
7度 一 一 一 一 一 特一
一 一 一 一
8度 一 特一 一 一 特一 特一
特一
特一
特一 特一
表4-5 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等级
当框架-剪力墙、剪力墙及筒体结构超过A级建筑高度时,应 按B级高度高层建筑考虑。B级高层建筑的各种体系适用高度见 表4-2。
结构体系
框架
框架-剪力墙
全部落地剪

力墙

部分框支剪

力墙
筒 框架-核心

筒 筒中筒
板柱-剪力墙
非抗震 设计
70 140
150
130
160
200
70
抗震设防烈度
6度 7度 8度

≤80

在民用建筑中,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高层、低层及多层的划分标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在民用建筑中,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高层、低层及多层的划分标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在民用建筑中,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高层、低层及多层的划分标准。

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在现代社会中,民用建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人们提供居住、工作和娱乐的场所。

然而,在民用建筑中存在着对于高层、低层和多层建筑的划分标准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在高层、低层及多层方面的划分标准,并概述解释这些标准的定义和特点。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以便全面而系统地论述在民用建筑中高层、低层与多层建筑的划分标准。

首先是引言部分,介绍文章背景、目的和结构。

其次,我们将详细解释高层、低层与多层建筑的定义和特点。

然后,我们会探讨在居住建筑中高度划分的标准,包括一般住宅楼、公寓楼和别墅楼等。

接下来,我们会研究公共建筑如商业综合体、办公楼和政府机构等方面高度划分时的具体标准。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收集和整理讨论的要点,并提出结论。

1.3 目的本文的目标是全面介绍在民用建筑中关于高层、低层和多层建筑的划分标准,并解释这些标准的定义和特点。

通过深入研究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高度划分标准,我们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民用建筑设计中的规范,并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同时,通过对比不同类型建筑的高度划分标准,我们还可以探讨不同类型建筑在安全性能、功能需求以及环境意识等方面的差异与挑战。

最终,我们希望本文能够促进对于民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高层、低层与多层划分标准问题更深入、全面地思考与研究。

2. 高层、低层和多层建筑的定义和特点:2.1 高层建筑的划分标准:高层建筑通常被定义为在一定高度范围内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需求的建筑物。

根据不同地区和法规,高层建筑的划分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以楼层数或建筑高度作为划分标准是最常见的方法。

例如,在某些国家或地区,一栋建筑超过30米(或100英尺)就被视为高层建筑,而在其他地方可能需要更高的标准。

高层建筑与其他类型的建筑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建筑内部空间利用率较高,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或提供更多功能;- 必须考虑垂直交通工具(如电梯)来满足人们上下楼层的需求;- 高楼结构需经过严格设计以确保安全性及抗震能力;- 室内外景观设计以及外立面材料选择等方面受到更多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