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功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功率

11.2功率

1.如图所示是使用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示意图,在重物从水底拉到井口的过程中,汽车以恒定速度向右运动,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四位同学画出了汽车功率P随时间t的变化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2.在学校跳绳比赛中,李丽同学在2 min内跳了120个.已知她的质量为40 kg,每次跳起的高度为15 cm,则她跳起一次做的功为______J,她跳绳的平均功率为______W.

3.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将铁块匀速向上提升,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同学铁块的重量/N 提升的高度/m 时间/s

甲40 2 2

乙60 1.5 3

丙80 1 4

(1)根据上表可知,做功最多的是______,做功最快的是______.

(2)为了表示他们做功的快慢,请你在表格中再填加一个栏目.这个栏目是______,它的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和小军想比较一下他俩做功的快慢.他们在各自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把重量均为100 N 的沙袋逐渐从地面搬到1 m的桌面上,下表是他们的记录数据,求:

小明小军

一只沙袋的重量(G)100 N 100 N

桌面的高度(h) 1 m 1 m

搬起的沙袋总数(n)30 36

完成的总时间(t)60 s 90 s

(1)小明在60 s内搬沙袋共重多少牛?

(2)小军在90 s内搬沙袋共做的功?

(3)他们谁做功更快些?

5.平地上,用50 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00 N的箱子,使物体在5 s内前进了10 m,如图所示,则: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功率专题.doc

第十课时功和功率专题 知识点梳理: 1.物理学中所说的做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①;②。并且把和物体在的方向上移动的乘积叫做机功,简称功。功的计算公式,功的单位是。 2.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的物理量。计算功率大小的公式是。功率的单位是,符号是。根据功率公式及速度公式,可以推出计算功率的另一个公式。 例一:步行不仅是一种简易的健身运动,而且还能方便地对一些长度进行估测. (1)小华测出自己的步距为0.5m,他从教学楼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共走了84步,则教学楼的长度是多少?如果这个过程用时35s,则他的步行速度是多少? (2)小华根据自己的腿长和步距画出了如图所示的步行示意图,对步行时重心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当两脚一前一后着地时重心降低,而单脚着地迈步时重心升高,因此每走一步都要克服重力做功.如果小华的质量为50kg,请根据图中小华测量的有关数据,计算他每走一步克服重力所做的功(g取10N/kg). 例二:如图是引体向上的示意图,在体育课中,小明同学在半分 钟内做了12个规范的引体向上.已知小明的质量为60kg,每 次引体向上他能将自身重心提高0.4m,求: (g取10N/kg) (1)小明每做一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是多少? (2)小明整个过程中的功率是多少? 例三:节能电动车为人类提供了绿色交通服务,某国产品牌电动汽车是一款高速纯电动轿车,其质量为1.2t,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5m2,当它以90km/h的速度在乎直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摩擦阻力为2500N.(g=10N/kg)求: (1)电动轿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大? (2)电动轿车在平直路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时,电动机的牵引力是多大? (3)当电动轿车以时速108km/h匀速行驶时,功率多大?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上 11.4 功率 教案

《功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判断做功快慢的方法 2.知道功率的概念 3.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能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通过实例结合已学的物理规律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和概念 W和P=Fv 难点:学会如何比较功率的大小,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P= t 教学流程: 一、知识回顾: 1、功的定义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3、功的计算公式 二、新课导入 (请你帮忙)工地上有一堆砖,需要搬到正在修建的楼房上去,我们可以采用几种方法搬上去呢?学生回答的方法可以总 结为两种:一种是人工,一种是机械。 1、两种方法对砖做功一样多吗? 2、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引出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 理量。 教学过程 师:生活中不仅做功多少很重要,同时做功的快慢也很重要。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

参照比较运动的快慢运用类比法,得出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运用多媒体动画让学生总结,并得出功率的定义) 板书: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①做相同的功,比较所用的时间,用时越少,做功越快 ②相同时间,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越多,做功越快 板书:功率: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率的定义:功与时间之比叫做功率 W 功率的定义式:P= t W-功-焦耳(J) t-时间-秒(s) P-功率-瓦特(W) 功率的常用单位:kW(1kW=103W)、MW(1MW=106W) 介绍为什么用瓦特做功率的单位(瓦特的贡献) 小资料:用图片打出一些运动物体,让学生猜的功率的单位 如:优秀运动员短时间运动的功率可达1_____;长时间运动的功率可达70_____ 抽水机的功率大约是1.2_______; 轿车的功率可达66________ 马长时间拉车的功率约为450_______,表示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 功率的计算 例题建筑工地上,水泥板质量为0.7t,起重机在15s内把它匀速提升到4m的高度,起重机提升重物的功率是多少: 解先计算起重机做了多少功,再求单位时间做的功,这就是功率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2 功率教案

11.2功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际理解功率的概念 (2)能运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功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物理 通过观察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的物理道理,有叫科学技术应用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1)功率的概念 (2)运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功的简单计算 三教法学法 小组讨论,分析计算 四教学器材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把1000块大理石板送到20米高处,起重机和工人做的功是相等的。但是,在做相等的功时,起重机比工人做功快。做功不但有个多少的问题,还有一个快慢的问题。在物理学里用功率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体做功的快慢。 (2) 进行新课 1.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提问:如果起重机和工人做的功不同,做功用的时间也不同,如何比较它们做功的快慢?比较它们的功率大小呢? 启发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我们已经学过,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我们用单位时间里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表示运动的快慢,与此类似,做功的快慢是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来表示的。 2.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提问:如果起重机在2分钟里完成l.0×106焦的功,它的功率如何计算?要求学生答出: 3.单位:瓦特(国际单位制) 1瓦特=1焦\/秒, 1千瓦=1000瓦特 (3) 小结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4) 课堂练习 1, ① 50立方米水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② 50立方米水重是多少牛? ③用一台水泵把50立方米的水提升到距水面30米的一个水箱,这台离心式水泵完成了多少功? ④如果水泵把50立方米的水抽到离水面30米高处用了1小时。求这台水泵的功率是多少瓦?合多少千瓦? 2 甲机器的功率是30kw,乙机器的功率是45kw,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机器做功一定比乙机器少

初二物理《功和功率》

14.功和功率: 填空 1.(2011年阜新)小明沿水平方向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动,此时他对桌子的推力桌子所受到的阻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过程中小明 (填“有”或“没有”)做功。 等于没有 2.(11常州)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重10N的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N,水平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是 N.若小明拉着木块匀速向右移动了0.5m,则拉力做的功是 J,重力对木块做的功是 J. 3.4 10 1.7 0 (11赤峰)物理学中,常用新的物理量对不同事物进行比较,比如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需要引入速度;要比较做功的快慢,需要引入;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需要引入。 功率;压强 (2011年广东)在水平地面上,工人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50N的箱子,4s内前进了6m,在这个过程中,木箱所受重力对木箱做功为____J;工人对木箱做功为____J;箱子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m/s。 0;600;1.5; (2011宁波)2011年5月15日,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男子110m栏比赛中,刘翔首次采用七步上栏技术,并以13.07s获得冠军,创造了该项目今年世界最好成绩! (1)在这次比赛中,刘翔跑完110m的平均速度是 m/s;(保留两位小数) (2)若体重为87kg的刘翔在跨栏时重心上升了0.32m,则他每跨过一个栏需要克服重力做功 J。(g取10N/kg) 25.8.42 278.4 (2011济宁)一个重200N的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前进了25m,拉力撤销后,物体由于惯性又前进了10m。若拉力做的功为500J,则拉力的大小为 N。 20 (11南京)某辆以蓄电池为驱动能源的环保汽车,当它在水平路面上以v =36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驱动电机的输入电压U=300 V,电流I=50 A.在此行驶状态下,驱动电机的输入功率是 W;若驱动电机能够将输入功率的90%转化为用于牵引汽车前进的机械功率,则汽车所受阻力为 N. 1.5×104;1.35×103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功率教案

第2节功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意义,建立功率概念,得出计算公式。2.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学会用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地计算。过程与方法 1.通过建立功率概念的过程,学会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物理探究。2.通过讨论,体会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对生活中常见物理现象进行简单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 对功率概念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情景引入 多媒体展示:一个工人单独挖土和挖掘机挖土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快?图中的情景说明了什么问题? 类似的事例还有吗?教师通过所设计的情景,将学生引入怎样比较做功快慢的问题上,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初步知道物体做功是有快慢之分的。 学习活动1:知道功率的概念,并能够用语言描述。 展示评价1:用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来类比,讲述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做功率。用字母P来表示。 学习活动2:功率的计算公式: 展示评价2:例:山娃家住农村,爷爷想买一台离心式水泵,把水抽到高出水面30m处容积是50m3的储水池中,要求1h能把储水池充满即可。爷爷让山娃算一算需要购买功率至少是多少kW的水泵?可是山娃刚上初一,你能帮帮他吗? 学习活动3:认识功率的单位: 展示评价3:在国际单位制中叫 ,简称,用符号表示,1W= 。 用速度的知识迁移出功率的定义、计算和单位,这种方法叫。 学习活动4:讨论功率的物理意义。 展示评价4:甲机器做功时的功率是5000W,它的物理意义:表示这台机器_ ;乙机器做功时的功率是20000W,它的物理意义:表示这台机器_ 。这两台机器中机器做功快。 学习活动5:了解一些常见物体的功率: 展示评价5:了解一些物体的功率,记住人平时骑自行车的功率约为 W。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功率及计算公式 1.引导回顾“速度”的知识。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教师引导:以前学习过要比较两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先确定路程再比较时间,也可以先确定时间再比较路程。同理,要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可采用什么方法? 2

(完整word版)苏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

(完整word版)苏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 亲爱的读者: 本文内容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收集整理后编辑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详细的校对,但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您评论区留言,我们予以纠正,如果本文档对您有帮助,请您下载收藏以便随时调用。下面是本文详细内容。 最后最您生活愉快 ~O(∩_∩)O ~

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点汇总以及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第十章力和运动知识归纳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5.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 或写成。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3.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 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计算公式:η=W有/W总x100% 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P=w/t。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知识归纳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新人教版初二物理功与功率习题

功和功率练习题姓名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几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 2.售货员用120牛的水平力,推着500牛的售货车在水平路上前进30米,用去40秒的时间,则它做的功和功率分别为() A.3600J,375W B.3600J,90W C.18600J,465W D.15000J,375W 3.功率相同的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1,则() A.两车的牵引力相等 B.两车的牵引力之比是4:1 C.两车做功相同 D.两车做功之比是1:4 4.甲、乙两台起重机的功率之比是4∶3,所吊起的重物质量之比是2∶3,如果将物体吊到同样高度,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2∶1 B.8∶9 C.1∶1 D.1∶2 5.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不一定多 B.完成相同的功,用时越少,功率越大 C.做功越多,机械的功率越大 D.相同时间内做功越少,功率越小 6.某人用50N的力将重30N的铅球掷到7m远处,这个人对铅球做的功为() A.350J; B.210J; C.0J; D.无法计算 7.某将掉在地上的物理课本捡回桌面,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A.0.02J B.0.2J C.2J D.20J

8.小丽用40N 的水平推力将一个重90N 的箱子水平推动了1m ;所用时间 2s ;小宇 又将这个箱子匀速提上了 0.4m 高的台阶,所用时间1.5s 。比较小丽、小宇所做的功W 1、W 2和做功的功率P 1、P 2之间大小的关系是( ) A .W 1> W 2 P 1< P 2 B .W 1> W 2 P 1> P 2 C .W 1< W 2 P 1<P 2 D .W 1< W 2 P 1> P 2 二.填空题 9.一台水泵在1分钟内把6×103千克的水抽到9米高处,水泵做功_______焦,这 台水泵的功率是_______千瓦。(g=10牛/千克) 10.小丽用一个50 N 的水平拉力F 拉一重100牛重物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重物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N ,若在10 s 内匀速前进1 m ,则拉力的功率是__________W ,重力的功率________W. 11.在一次登楼比赛中,体重相等的甲、乙两同学同时从一楼出发,他们登楼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当甲登上8楼时,乙刚好到达7楼.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所做的功大小关系为:W 甲________W 乙;他们做功的功率大小关系为:P 甲_____P 乙(填">"、"="、"<") 12.起重机匀速吊起重为1000N 的物体沿竖直方向提升了3m 后又使物体沿水平方向移 动了2m,最后又匀速提升了2m,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N,拉力对物体做的功是______J 13.甲乙两人登上同样高的楼层。甲重400N ,乙重500N 。若甲上楼用20s ,乙上楼 用10s ,则甲乙二人做功之比为 ,做功的功率之比为 . 三.计算题 14.小华同学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运动了500m ,所用时间为100s 。假设 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120N 。请你解答: (1)自行车行驶的速度? (2)在这段过程中,该同学的功率多大? (3)若小华和自行车总质量为60kg ,每个车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2cm ,则该 同学骑车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g 取kg N 10)

苏科版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苏科版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速度公式:t s v = v s t = 、vt s = 密度公式:m V ρ= m V ρ= 、m V ρ= 重力公式:G mg = G m g = 压强公式:F P S = F S P = 、F PS = 浮力计算: 称重法:F G F =-浮 阿基米德原理:=F G V g ρ=浮排液液排 漂浮或悬浮:F G =浮 物体的浮沉条件: 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 浮 < G F 浮 =G F 浮 >G F 浮 =G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杠杆的平衡条件:2211l F l F = 功的公式:Fs W = 功率的公式:t W P = 推导:Fv P = 机械效率的公式:00100?= 总 有用W W η 额外有用总W W W += 用滑轮组提升物体:(不计绳重、摩擦)

n G G F 动 += nh s = 物nv v = Gh W =有用 Fs W =总 h G W 动额外= 用斜面提升物体:使用斜面省力但不省功(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Gh W =有用 Fs W =总 fs W =额外 )(0t t cm Q -=吸 )(0t t cm Q -=放 mq Q =放或Vq Q =放 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f v λ= 电学公式汇总 I 表示电流,单位A U 表示电压,单位V R 表示电阻,单位Ω 欧姆定律:I=R U U=IR R=I U 串联电路特点 并联电路特点 电路图 电流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I=I 1=I 2 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I 1+I 2 电压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U=U 1+U 2 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U=U 1=U 2 电阻 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R=R 1+R 2 分压原理:21 21R R U U = 分流原理:1 2 21R R I I = W 表示电功,单位J kW·h P 表示电功率,单位W kW t 表示时间,单位s h Q 表示电热,单位J

2019_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11.2功率知识归纳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11.2“功率”知识归纳练习题 一、单选题 1.被足球运动员踢飞的足球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受到的重力( ) A. 大小、方向都不 变 B. 大小不变,方向不断改变 C. 大小不断改变,方向始终不变 D. 大小、方向都不断发生改变 2.如图,初三(1)的小华同学从地上拿起一个鸡蛋,并用大约1s的时间举过头顶,做功的功率约为() A. 0.25W B. 0.5W C. 1W D. 2W 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O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3N的力F,物体经过M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用虚线框记录物体物体的位置,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F在MN、OP段做功分别为W MN、W OP,功率分别为P MN、P OP,则() A. W MN<W OP B. W MN> W OP C. P MN> P OP D. P MN<P OP 4.体重相同的小红和小田从一楼爬到五楼,她们同时出发,小红先到,小田后到,此过程中() A. 小红做功多 B. 小田做功 多 C. 小红的功率 大 D. 小田的功率大 5.下面的单位中,属于功率的单位是() A. kg B. kPa C. kW D. kV 6.A、B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B所受的拉力是A的3倍,A的运动速度是B的4倍,A、B运动时间之比为 3 : 4,则拉力对A、B两物体做功的比值及拉力的功率的比值分 别是()

A. W A:W B=3 :4 P A:P B=4 :3 B. W A:W B=4 :3 P A:P B=3 :4 C. W A:W B=4 :3 P A:P B=1 :1 D. W A:W B=1: 1 P A:P B=4 :3 7.小丽用40N的水平推力将一个重90N的箱子水平推动了1m,所用时间2s;小宇又将这个箱子匀速提上了0.4m高的台阶,所用的时间 1.5s.比较小丽、小宇所做的功W1、W2和做功的功率P1、P2之间大小的关系是() A. W1>W2、 P1<P2 B. W1>W2、P1>P2 C. W1<W2、P1<P2 D. W1<W2 、P1>P2 8.甲机械能比乙机械能的功率大,表示两机械在工作时() A. 甲做功多 B. 甲更省 力 C. 甲做功 快 D. 甲用时少 9.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0,牵引力为F0. t1时刻开始,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保持恒定功率P行驶,到t2时刻,汽车又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已知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f恒定不变,汽车牵引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v0=2v B. F0 =2f C. t1至t2时间内,汽车做加速运动 D. t2时刻之后,汽车将保持功率P0行驶 10.小宇同学在跳绳测试中 2min 内跳了 240 次,每次跳的高度大约是 5cm,则他跳绳时的功率最接近() A. 5W B. 50W C. 500W D. 5000W 11.学校运动会上举行“双摇跳绳”比赛,“双摇跳绳”是指每次在双脚跳起后,绳连续绕身体两周的跳 绳方法。比赛中,初三某同学1min内摇轻绳240圈,则他在整个跳绳过程中的功率最接近于() A. 100W B. 500W C. 1000W D. 1500W 12.某物理兴趣小组同学学习了功率知识后,进行了“比一比谁上楼的功率大”的比赛.其中某同学从一 楼跑到三楼用了10s,则他上楼过程中的功率大约是()

八年级物理功和功率

用爱和赞美激发孩子的潜能,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铸就学生的未来!功和功率知识点1:功: 1、功的定义: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①有力无距离。例:用力推桌子,没有推动。②有距离无力。例:踢出去的足球在操场上滚动。③力和距离垂直。例:提着水在水平路面行走。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巩固:☆人不做功。(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 4、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W = F×S 公式:5、功的单位:焦耳,1J= 1N·m 。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 。 6、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③功的单位“焦”(牛·米 = 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知识点2: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3、公式:W = P t P = Fv 4、单位:主要单位是瓦特,符号是W 。常用单位kW MW 马力。36换算: 1kW=10W 1MW=10 W 1马力=735W 某小轿车功率66kW,

它表示:小轿车1s 内做功66000J 5、功率的正确理解: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用爱和赞美激发孩子的潜能,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铸就学生的未来!题型一:判断是否做功【例1】下列情况中,力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A、起重机吊着工件静止在空中 B、小刚用300N的力提一桶水在平直路上行走100m C、木块在水平光滑的冰面上匀速直线运动D、小明用力推行李车使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进【例2】下列关于功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就一定做了功B.只要物体移动了距离,就一定做了功C.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就一定做了功D.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在该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就一定做了功【例3】下列关于做功多少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的距离越长,做功越多. B、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做功越多. C、外力F与物体移动的距离S的乘积越大,做功越多.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例4】光滑的水平面上和粗糙的水平面上推车,如果所用的力和作用时间相同,并且车在光滑面上通过的距离远,则推力对小车做的功是()A.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功较多B.在粗糙平面上做功较多C.在两个水平面上做功一样多D.要由车通过这段距离的时间决定【例5】甲、乙两物体在相同的水平推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甲在较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乙在较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设两

(word完整版)初二物理功和功率计算题

功和功率计算题 1、一辆汽车以20米/秒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发动机的牵引力是8×103牛,发动机在5分钟内做了多少功? 2、某人用水平推力将重600牛的物体在4分钟内沿水平面推行550米,做了6.6×104焦的功。求:人的推力 3、起重机一0.5米/秒的速度匀速提升某一物体,在2分钟内做了5.88×105焦功,求:被提升物体的质量。 4、如图10所示,是某举重运动员在0.5秒内由支撑到起立将杠铃举起的过程中拍摄的两张照片,由照片和表格中所提供的信息,求:(1)运动员由支撑到起立过程中对杠铃所做的功;(2 杠铃长度 1.4米 杠铃重力1000牛 运动员质量80千克 举起高度0.8米图 10 5一辆电力机车的功率是5.5×103千瓦,以20米/秒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1小时。求: (1)电力机车行驶的距离 (2)电力机车做的功 (3)电力机车的牵引力 6、一部塔式起重机的功率为7.5千瓦,在1分钟内能把多少质量的建筑材料匀

速送到50米高处? 7、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车重1.0×104牛,速度72千米/小时,受到的阻力是2.5×103牛,求:(1)30分钟内汽车行驶的路程。(2)汽车的功率 8、一台水泵的功率是 10千瓦,他在5秒内可以做多少功?这些功可以把多少千克的水抽到16米高处? 9、一辆汽车在1分40秒内,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了1000米,汽车发动机的功率3×104瓦,求:(1)汽车在这段路程中所做的功;(2)汽车行驶是汽车发动机对汽车的牵引力。 10、木工用49牛的拉力锯木块,每拉一次行程为0.5米,每拉一次行程锯入木块2毫米,如果他在40秒内把一块20厘米厚的木块锯断,求:(1)木工对锯做的功;(2)木工的功率。 11、某建筑工地上的起重机要将1×104牛顿重的钢筋水泥板匀速提升到楼顶,提升的高度为 10米,所用时间为50秒,求: (1)起重机的绳索对钢筋水泥板的拉力; (2)起重机对钢筋水泥板所做的功是多少焦耳; (3)起重机的功率是多少瓦特。 12、农村用小电机带动小水泵从5米深水面的井中抽水,送到5米高的水箱中,水箱的容 积为1m3(即水的质量为1000千克),用10分钟把水箱送满。求:(1)小水泵送水做了多少功;(2)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11.4 功率 导学案

课题:11.4功率 【目标导航】 【目标】(1)从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知道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通过知识迁移,由速度类比出功率的概念、公式、单位,能用公式计算功率。 (3)能自己设计实验测量功率,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1)功率的概念、公式、单位以及运用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设计实验估测人上楼时的功率。 【难点】熟练地运用功、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课前预习,完成预习自测 2.课堂自习,合作探究什么是功率?估测人上楼时的功率?并活学活用功率的计算。【学习过程】 【同学们,你准备好了吗?认真阅读,看看你能采摘到什么?】 【阅读撷英】 1.教材助读 2.预习自测 1.通过阅读,你能了解到功率是用来比较物体的物理量。 叫功率。

2. .你认为测量一个物体做功功率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的测量工具有。3.今天早晨你和你同桌一起上楼,相比之下的功率是较大,因为,你考虑的因素有。 我的疑问: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体验,你一定收获不少宝贝,将你的收获和疑问和小组同学讨论吧】【寻根究底】 探究一:什么是功率 〖思考〗小明的教室在五楼,通常上楼需要1.5min,一次他跑步上楼只用了40s。则:小明两次上楼所用时间___ ___,体重___ ___,上升的高度____ _,做的功____ __,但做功的快慢程度却___ ___。 〖讨论〗物体在运动时,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在力对物体做功时,我们又该如何比较 物体做功的快与慢?

功率 〖总结〗 〖阅读〗课本第18页:图11-35一些物体的功率。 〖拓展〗一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若汽车的牵引力用F表示,速度用v表示, 发动机 的功率用P表示,请你推导出F、v与P之间的关系式。 〖质疑〗汽车在爬坡时,驾驶员要换档,使汽车减速。按我们的想象,这时汽 车应该加速冲上去才对,怎么驾驶员要让汽车减速呢? 探究二:估测人上楼时的功率 1.功率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叫做功率。 2.公式: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11.2功率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11.2功率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图是甲、乙两物体做功与所需时间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 甲物体的功率P 甲与乙物体的功率P 乙 的大小关系是 A.P 甲<P 乙 B.P 甲 =P 乙 C.P 甲>P 乙 D.无法确定 2、关于功率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大的机械做的功多 B.功率大的机械做功时用的时间少 C.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越多,则功率越大 D.省力多的机械功率大 3、关于做功和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定对物体做功 B.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没有力做功 C.物体受到的作用力越大,力对物体做功就越多 D.力对物体做功越多,功率就越大 4、甲、乙二人的体重相同,同时从一楼开始登楼,甲比乙先到三楼,则他们二人() A.做的功相同,但甲的功率较大 B.做的功相同,功率也相同 C.甲做的功较多,但功率相同 D.甲做的功率多,功率也较大 5、某人骑一辆普通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若人和车所受的阻力为20N,则通常情况下,骑车人消耗的功率最接近()A.1W B.10W C.100W D.1000W 6、汽车上坡时,驾驶员要换成低档,以减小汽车的行驶速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A、省功; B、安全; C、减小摩擦; D、增加爬坡的牵引力。 7、甲、乙两个学生质量之比是3∶2,登上同一座山的时间之比是2∶3,那么甲、乙二人登山时的功率为() A. 1∶1 B. 2∶3 C. 3∶ 2 D. 9∶4 8、两名运动员,甲比乙高,如果他们举起相同质量的杠铃所用时间相等,则:A.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大; B.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小; C.甲做功较多,甲、乙功率相等; D.甲、乙做功相等,乙的功率较大. 9、一台机器的功率是125瓦,它表示的意思是 A.这台机器完成125焦耳的功 B.这台机器在1秒内完成125焦耳的功 C.这台机器在每秒内完成125焦耳/秒的功 D.这台机器1秒内完成125瓦的功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功率练习题

功率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功率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大的机械做的功多B.功率大的机械做功时用的时间少 C.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越多,则功率越大D.省力多的机械功率大 2、甲、乙二人的体重相同,同时从一楼开始登楼,甲比乙先到三楼,则他们二人() A.做的功相同,但甲的功率较大B.做的功相同,功率也相同 C.甲做的功较多,但功率相同D.甲做的功率多,功率也较大 3、汽车上坡时,驾驶员要换成低档,以减小汽车的行驶速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A、省功; B、安全; C、减小摩擦; D、增加爬坡的牵引力。 4、某人骑一辆普通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若人和车所受的阻力为20N,则通常情况下,骑车人消耗的功率最接近() A.1W B.10W C.100W D.1000W 5、甲和乙两位体重相等的同学进行登楼比赛,甲用2分钟登上10楼,乙用1.5分钟登上8楼,则…………( ) A 甲和乙两位同学做功之比为10:8。B甲和乙两位同学做功之比为9:7。 C甲和乙两位同学的功率之比为7:12。D甲和乙两位同学的功率之比为28:27。 6、如图4所示,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在10s内连续向上跳12个台阶,已知每个台阶的 高度为0.2m,则这个人在这段时间内的功率是(g取10N/kg)() A. 1200W B. 10W C. 12W D. 120W 7、如图所示,要粗测小明同学做“引体向上”时的功率。下面所列的物理量中,不需要测 量的是: () A.他的质量; B.单杠的高度; C.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 D.做“引体向上”的时间. 8、如图所示,一瀑布的落差(瀑布顶端和底端的高度差)约 为100m。在0.1s内有18kg的水流过瀑布顶端,经过4.5s 落到瀑布底端。质量为18kg的这些水从顶端落到底端的过程 中,重力的功率约为() A.4×102W B.4×103W C.1.8×104W D.1.8×105W 9、机械甲的功率为1000W,乙的功率为750W,则: A、甲比乙做功多; B、甲比乙效率高; C、甲比乙做功快; D、甲比乙做功又快又多. 10、杨飞同学骑着一辆普通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若他和车所受的阻力为20N,则通常情况下,杨飞骑车时消耗的功率最接近 A.1W B.0W C.100W D.1000W 二、填空题 11、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________,工程上还用_________,作功率的单位,1千瓦=__________瓦特。 12、运动有快有慢,我们用“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来表示运动的快慢,称为速度,计算公式是。做功也有快有慢,我们用来表示做功的快慢,称为,计算公式是,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还有。 13、举重运动员在2s内把1500N的杠铃匀速举高了2m,在空中停留了3s.那么,他对杠铃做了______J的功,前2s内的功率是______W;后3s内的功率是______W;整个过程的平均功率是________W. 14、一辆江西产的“全顺牌”汽车,在昌九高速公路上以30m/s的的速度匀速行驶,受到的阻力是2000N,这辆汽车1min做的功是_________J,发动机的功率是________W. 15、功率一定的拖拉机耕田时与在马路上行驶相比,要减慢速度,其目的是为了 ____________,当拖拉机以40KW的功率在平直公路上以10m/s行驶时,它所受到的阻 力为______N. 16、在物理学中,对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需要引入不同的物理量。例如,要比较物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功率专题练习

功率专题练习 一、填空题1、如图所示,不计摩擦和绳重,用100N的力拉着重250N的物体匀速上升,物体上升的速度是0.3m/s,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拉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W。 2、如图所示,在研究滑轮组时,测得A物体重3N,当拉动甲测力计,使A以0.1m/s 的速度匀速向右移动时,甲、乙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0.5N和1.2N。则拉动甲测力计的功率大约是 W,在匀速拉动4s时间内所做的额外功约为 J。 3、如图,一长为l的粗细不均匀的水泥电线杆,重心在距A端1/3 处,当用竖直向上的力F 1将A端抬高h(B端仍在地面上)时,F 1 做功为 W 1;当用竖直向上的力F 2 将B端抬高h(A端仍在地面上)时;F 2 做功为 W 2,则F 1 :F 2 =________,W 1 :W 2 =___________。 4、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察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 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右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 2-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若小车受到的牵引力为 200N,5-7s内小车牵引力的功率是___________。 5、2011年安徽省在中招体育测试中,亳州市把跳绳作为考试科目。李强同学在中考体育测试中的跳绳成绩是1 min跳180次.他的质量为50 kg,每次跳起的高度约为6 cm,他跳绳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_______W. 6、如图6,长为3米的匀质平板的中点能绕固定的支点转动,平板与水 平地面的夹角为30°,在板上站两个小孩。已知20千克的甲小孩位于板 的中点,30千克的乙小孩位于板的左端。现两个小孩均以0.1米/秒的 速度同时向右慢慢移动, s时间后平板开始转动;乙小孩在这 一过程中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W。 (g=10N/kg) 7、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向上跳台阶进行晨练,已知小明重500N,在10s内匀速连 跳12级台阶(每级台阶的高度为0.2m),在这个过程中,小明克服摩擦做功为2800J, 那么,小明竖直向上跳的平均速度是 m/s,小明克服重力做的功 是 J,小明做功的总功率是 W. 二、选择题8、如图所示,一瀑布的落差(瀑布顶端和底端的高度差)约为 100m。在0.1s内有18kg的水流过瀑布顶端,经过4.5s落到瀑布底端。质量 为18kg的这些水从顶端落到底端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约为( ) A.4×102W B.4×103W C.1.8× 104W D.1.8×105W 9、甲、乙两个学生质量之比是3∶2,登上同一座山的时间之比是2∶3,那么甲、乙二人登山时的功率为()

苏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点汇总以及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第十章力和运动知识归纳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5.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 或写成。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3.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 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计算公式:η=W有/W总x100% 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P=w/t。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知识归纳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