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样卷及答案
全国自考(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简答题 3. 计算题 4. 选答题单项选择题1.一组变量值中最大变量值与最小变量值之差指的是( )A.极差B.平均差C.方差D.标准差正确答案:A解析:极差又称为全距,是指一组变量值中最大变量值与最小变量值之差,用来表示变量的变动范围.2.狭义地讲,指数是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多种事物数量综合变动情况的( )A.算术平均数B.相对数C.个体指数D.几何平均数正确答案:B解析:从广义上讲,一切说明社会现象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数都是指数.从狭义上讲,指数是一种特殊的相对数,它是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多种事物数量综合变动情况的相对数.3.某公司2011年1~6月月初员工人数(单位:人)分别为200,240,220,200,260,210,则该公司2011年上半年的平均职工人数为( ) A.222B.200C.225D.260正确答案:C解析:对于统计时点间隔不是以“天”为单位的时点序列,如“年”、“月”、“季度”等,计算其序时平均数的方法之一为:在间隔时间相等的情况下采用公式4.在标杆分析中,以企业内部操作为基准,最简单、最容易操作的标杆分析方式是( )A.竞争标杆分析B.内部标杆分析C.战略性标杆分析D.操作性标杆分析正确答案:B解析:内部标杆分析是企业内部操作为基准的标杆管理,是最容易操作、最简单的标杆分析方式之一.5.关于损益平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损益平衡分析是一种静态分析方法B.损益平衡分析是一种短期分析方法C.损益平衡分析的结果受制于一系列因素的影响D.损益平衡分析客观、准确地考察了企业经营活动正确答案:D解析:损益平衡分析的结果受制于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因此缺少客观性、准确性。
简答题6.在变量数列中引入偏度与峰度的概念有何意义?正确答案:对变量次数分布的偏斜程度和峰尖程度进行测度,一方面可以加深人们对变量取值的分布状况的认识.另一方面,人们可以将所关心的变量的偏度指标值和峰度指标值与某种理论分布的偏度指标值和峰度指标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所关心的变量与某种理论分布的近似程度,为进一步的推断分析奠定基础.7.正态分布的主要特征有哪些?正确答案:(1)集中性.正态分布曲线的高峰位于正中央,该位置也是分布的中位数和众数.(2)对称性.正态分布曲线以x=μ为中心,左右对称,曲线两端永远不与横轴相交.(3)均匀变动性.正态分布曲线由μ所在处开始,分别向左右两侧逐渐均匀下降.(4)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即均数μ和标准差σ,可记作N(μ,σ).均数μ决定正态分布曲线的中心位置;标准差σ决定正态分布曲线的陡峭或扁平程度,σ越小,曲线越陡峭;σ越大,曲线越平缓.(5)u变换:为了便于描述和应用,常将正态变量作数据转换.8.简述时间序列中长期趋势的数学模型的表达式.正确答案:直线趋势模型:=a+bt;指数趋势模型:=k+abt;逻辑曲线越势模型:=abt;二次曲线趋势模型:=a+bt+ct2;修正指数曲线模型:=k+abt;逻辑曲线趋势模型:;龚珀茨曲线模型:=kabt;双指数曲线模型:=k+aeαt+beβt,在上述各种趋势线模型中,a,b,c,k,α、β均为待估计参数,需要根据原时问序列进行估计.计算题某糖果厂生产两种糖果,A种糖果每箱获利润40元,B种糖果每箱获利润50元,其生产过程分为混合、烹调、包装三道工序,下袁为每箱糖果生产过程中所需平均时间(单位:分钟)每种糖果的生产过程中,混合的设备至多能用12小时,烹调的设备至多能用30小时,包装的设备至多能用15小时.试问用每种糖果各生产多少箱可获得最大利润.9.(1)试写出该优化问题的约束条件.(2)试写出该问题的目标函数.正确答案:(1)设生产A种糖果x箱,B种糖果y箱,可获得利润z元,则此问题的数学模型的约束条件(2)目标函数为z=40x+50y 10.(1)选用什么方法解决该优化问题比较合适?(2)用选中的方法求最优方案.正确答案:(1)适合使用图解法.(2)OA:y=0,AB:3x+y一900=0,BC:5x+4y一1 800=0,CD:x+2y一720=0,DO:x=0由z=40x+50y得y=一,它表示斜率为一,截距为的平行直线系,越大,z越大,从而可知过C点时截距最大,z取得最大值.解方程组,即C(120,300)所以zmax=40×120十50×300=19 800,即生产A种糖果120箱,B种糖果300箱,可得最大利润19 800元.选答题任选两题回答。
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串讲模拟题

一班 二班
三班
480
460
5
15
完成产品 数量
一班 二班 三班 500 475 480
接收合格 产品数量
450 440 460
改进合格接 收产品数量
25 20 5
送进废品箱 产品数量
25 15 15
合计
1455
1350
50
55
该工厂产品合格率= 1405/1455=96.22%
该工厂三个班废品改进率 =50/(50+55)=42.86%
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
课程样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5分) 1.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A.0≤γ≤1 B.一1<γ<1 C.一1≤γ≤1 D.一1≤γ≤0
参考答案:B 2.当年一商品的价格指数是135(基准年 =100),该商品的价格是55.35美元,则基准年的 商品价格是( ) 美元 . A.35 B.41 C.74.72 D.100 参考答案:B
在成本/产出/收益分析中,成本、业务量和 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基础 上的.这些基本假设有助于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 来反映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 成本/产出/效益分析的基本假设主要包括: 成本习性分析假设:要求企业所发生的全 部成本可以按其习性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 本两部分。
参考答案:D
).
5.下列选项中,属于先验概率决策准则的是( A.乐观准则 B.悲观准则 C.折衷准则 D.最大可能准则 参考答案:D
).
二、简答题(共计15分)
6.简述变量分布中心含义及其测度指标之间 的关系. (5分) 变量分布中心,是指距离一个变量的所有取值 最近的位置. 首先,变量的分布中心是变量取值 的一个代表,可以用来反映其取值的一般水平、 平均水平. 其次,变量的分布中心可以揭示其取 值的次数分布在直角坐标系上的集中位置,可以 用来反映变量分布密度曲线的中心位置,即对称 中心或尖峰位置。 用来测度变量取值分布中心的指标主要有算术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样卷及答案 金融管理本科管理段证书课程考试

《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样卷第一部分必答题(本部分包括一、二、三题,共60分)一、单选题本题包括第1—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的要求。
1.数列3,4,5,7,8,9的中位数是A.3 B.4C.5 D.62.从内容上,操作性标杆分析可分为A.流程标杆分析和职能标杆分析B.流程标杆分析和业务标杆分析C.战略标杆分析和职能标杆分析D.战略标杆分析和业务标杆分析3.在M/M/C排队模型中,一般假设顾客服务的时间服从A.指数分布B.泊松分布C.二项分布D.正态分布4.设A、B为互斥事件,P(A)=0.45,P(B)=0.2,则P(A+B)为A.0.25 B.0.56C.0.65 D.0.745.已知某地2005年的社会商品零售额比1995年增长了1倍,比2000年增长了0.5倍,则2000年的社会商品零售额比1995年增长了A.0.25倍B.0.33倍C.0.75倍D.2倍6.某种商品的价格今年与去年相比上涨了2%,销售额增长了8%,则商品销售量增长的百分比为A.1.6% B.5.9%C.6.0% D.300%7.利用线性规划解决运输问题时,在运输工具、运输价格差别比较大时,为寻找到总运费最低、总吨公里最小的运输方案,比较适宜采用的方法是A.表上作业法B.图解法C.效率比法D.匈牙利法18.在做非概率决策时,从损失的角度,在诸多决策方案中选择其中损失最小的决策方案,这种决策准则称为A.大中取大准则B.小中取大准则C.大中取小准则D.小中取小准则9.在风险管理决策中,决策者若对风险迟钝而对收益过分敏感、追逐,一般被称为A.风险偏好者B.风险中性者C.风险规避者D.风险保守者10.某电子企业生产单一的电子产品,该产品市场零售价为8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50元/件,固定总成本240000元,则该产品的损益平衡点销售量为A.3000(件)B.6000(件)C.7000(件)D.8000(件)二、简答题本题包括第11、1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各章例题及解析

《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各章例题及解析第一章 数据分析的基础【例题】如果一组数据分别为10,20,30和x ,若平均数是30,那么x 应为A .30B .50C .60D .80 【答案】选择C【解析】考察的知识点为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60304302010=⇒=+++x x【例题】某企业辅助工占80%,月平均工资为500元,技术工占20%,月平均工资为700元,该企业全部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 【 】A .520元B .540元C .550元D .600元 【答案】选择B【解析】考察的知识点为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540%20700%80500=⨯+⨯【例题】八位学生五月份的伙食费分别为(单位:元)360 400 290 310 450 410 240 420则这8位学生五月份伙食费中位数为 【 】 A .360 B .380 C .400 D .420 【答案】B【解析】共有偶数个数,按从小到大排列后,第4位数360与第5位数400求平均为380【例题】对于一列数据来说,其众数( )A.一定存在B.可能不存在C.是唯一的D.是不唯一的【答案】B 【例题】数列2、3、3、4、1、5、3、2、4、3、6的众数是__________。
【例题】为了调查常富县2002年人均收入状况,从该县随机抽取100人进行调查,得到年人均收入的数据如下(单位:万元):根据上述分组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画出收入分布的直方图,并说明分布的形状(5分) 计算该样本的年人均收入及标准差(6分)收入最高的20%的人年均收入在多少以上?(3分)【答案】1.2.年人均收入∑∑===mi imi ii v v y y 11100225.3375.2525.21075.12125.12375.03625.0⨯+⨯+⨯+⨯+⨯+⨯+⨯==0.96方差22212)(1)(1y v y ny y v n i i i m i i -=-=∑∑=σ=0.5559标准差nz x σα2±=0.753. 收入最高的20%的人年均收入在1.5万元以上【解析】本题考察的知识点为第一章的基本知识:直方图的画法,分组数据的均值和方差的求法。
2015.11《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同步练习答案

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同步练习答案模拟题一:一、单选题1.C(P27,31)2.A(P59-60)3.B(P124)4.A(P334)5.D(P196)6.D(P1)7.B(P47)8.D(P113)9.C(P196)10.C (P230-232)二、简答题11.(P248)折衷的决策方法的具体步骤是:(1)要求决策者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确定一个乐观系数α。
应当注意,α的取值范围是0≤α≤1。
(2)计算各个备选方案的预期收益值。
其计算公式为:各个方面的预期收益值=最高收益值×α+最低收益值×(1-α)(3)比较各个备选方案的预期收益值,从中选出具有最大预期收益值的方案作为决策的最优方案。
12.(P272)贡献毛益率是以相对数的形式反映产品的获利能力。
贡献毛益率越高,盈利能力就越大。
而变动成本率是反映企业产品获利能力的一个反向指标。
变动成本率越高,获利能力就越小。
就企业某种产品而言,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之间存在着特定的数量关系,两者之和等于1,即他们之间属于互补性质。
三、案例题13.(P165)(1)设生产A种糖果x箱,B种糖果y箱,可获得利润z元,则此问题的数学模型的约束条件为(2)目标函数为z=40x+50y(3)适合使用图解法。
(4)OA:y=0,AB:3x+y-900=0,BC:5x+4y-1800=0,CD:x+2y-720=0,DO:x=0由z=40x+50y得它表示斜率为,截距为的平行直线系,越大,z越大,从而可知过C点时截距最大,z取得最大值。
所以,即生产A种糖果120箱,B种糖果300箱,可得最大利润19800箱。
14. (P62-64)(1)E(甲)= 100×0.4+200×0.2+300×0.4=200(万元)E(乙)= 100×0.3+200×0.4+300×0.3=200(万元)(2)σ(甲)=0.4×(100-200)2+0.2×(200-200)2+0.4×(300-200)2=8000σ(乙)=0.3×(100-200)2+0.4×(200-200)2+0.3×(300-200)2=6000(3)(P62-64)(1)因为E(甲)= E(乙),D(甲)> D(乙),所以乙方案好。
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复习资料-试题带答案版本

1.在测量了变量旳分布特性之后,测度变量之间旳有关限度有何意义?测量指标有哪些?答:有时候掌握了变量旳分布特性之后还不够,还需要理解变量之间互相影响旳变动规律,以便对变量之间旳相对关系进行进一步研究。
测度指标有协方差和有关系数。
2.简述数学盼望和方差各描述旳是随机变量旳什么特性。
答:随机变量旳盼望值也称为平均值,它是随机变量取值旳一种加权平均数,是随机变量分布旳中心,它描述了随机变量取值旳平均水平,而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值之差旳平方旳平均数,方差用来衡量随机变量对其数学盼望旳偏离限度。
3.在数据分布中离散限度测度旳引入有何意义?答:研究变量旳次数分布特性出来考察其取值旳一般水平旳高下外,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其各个取值旳离散限度。
它是变量次数分布旳此外一种重要特性。
对其进行测定在实际研究中十分重要旳意义:一方面通过对变量取值之间离散限度旳测定可以反映各个变量值之间旳差别大小,从而也就可以反映分布中心指标对各个变量值代表性旳高下。
另一方面,通过对变量取值之间离散限度旳测定,可以大体反映变量次数分布密度曲线旳形状。
4.在变量数列中引入偏度与峰度旳概念有何意义?答:对变量次数分布旳偏斜限度和峰尖限度进行测度,一方面可以加深人们对变量取值旳分布状况旳结识;另一方面人们可以将所关怀旳变量旳偏度标值和峰度指标值与某种理论分布旳偏度标值和峰度指标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所关怀旳变量与某种理论分布旳近似限度,为进一步旳推断分析奠定基础。
5.什么是变量数列?答:在对变量取值进行分组旳基础上,将各组不同变量值与其变量值浮现旳次数排列成旳数列,就称为变量数列。
1.(1)运用算术平均数应注意什么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有效地避免(1)中旳问题。
答:(1)运用算术平均数应注意:①算术平均数容易受到极端变量旳影响。
这是由于算术平均数是根据一种变量旳所有变量值计算旳,当一种变量旳取值浮现极小或者极大值,都将影响其计算成果旳代表性。
②权数对平均数大小起着权衡轻重旳作用,但不取决于它旳绝对值旳大小,而是取决于它旳比重。
全国自考(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简答题 3. 计算题 4. 选答题单项选择题1.针对指派问题和旅行商问题,可用( )解决.A.图解法B.表上作业法C.匈牙利算法D.效率比法正确答案:C解析:针对指派问题或旅行商问题,最合适的算法就是匈牙利算法.2.下列关于统计决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决策者对客观环境完全不能确知的决策,称为非确定性决策B.经济管理和商务活动中的决策大部分都是非确定性决策C.统计决策理论是关于确定的客观环境下如何做出最优决策的理论和方法D.统计分析推断方法是确定性决策的主要方法正确答案:B解析:经济管理和商务活动中的决策大部分都是非确定性决策,通常都需要使用统计分析推断方法.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非概率型决策的准则的是( )A.大中取小B.小中取大C.大中取大D.最大可能正确答案:D解析:非概率型决策的准则有:大中取大准则、小中取大准则、折中准则、大中取小准则.最大可能准则是先验概率型决策的准则.4.关于相关性和准确性的叙述中,不恰当的是( )A.相关性是信息从属于决策的主要质量特征之一B.相关性一般是指信息与决策相关的特性C.信息的相关性取决于信息的准确性D.准确但不相关的信息对决策而言是毫无价值的正确答案:C解析:通常情况下,信息的相关性取决于有关人员所做的决策.5.下列选项中,不是衡量排队系统指标的是( )A.排队队长B.队长C.停留时间D.排队规则正确答案:D解析:排队规则是排队系统运行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描述排队系统特性的数量指标有:排队队长、队长、等待时间、停留时间.简答题6.简述数学期望和方差各描述的是随机变量的什么特征.正确答案:随机变量的期望值也称为平均值,它是随机变量取值的一种加权平均数,是随机变量分布的中心,它描述了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而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值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方差用来衡量随机变量对其数学期望的偏离程度.7.反映时间序列变动特征的指标有几类?正确答案:反映时间序列变动特征的指标有两类:一类是反映时间序列的水平变动特征,又称为时间序列水平指标.一般用来反映研究现象的绝对变动量或平均变动量。
《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真题练习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第1-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某品牌汽车百公里油耗五次测试数据(单位:升/百公里)为:6.9、7.2、7.5、8.1、9.6、则该品牌汽车油耗测试数据的中位数为A.7.2B.7.5C.7.6D.8.12.某超市7名员工5月份的出勤天数分别为:22、24、25、23、23、26、23、则该超市5月份员工出勤天数的众数为A.23B.24C.25D.263.根据经验,保险公司承保的车辆出险率为5%,则车辆不出险的概率为A.5%B.7.5%C.95%D.100%4.时间序列中,增长速度等于A.发展速度+1B.发展速度-1C.发展速度×1D.发展速度÷15.某地区2014年某食品平均销售价格为10元/公斤,2015年为11元/公斤,则该食品价格指数为A.105%B.108%C.109%D.110%6.除了单纯形法,常用的求解线性规划问题还有诸多方法。
一般针对指派问题或旅行问题,适宜采用A.效率比法B.图解法C.表上作业法D.匈牙利算法7.某个企业有四个行动方案甲、乙、丙、丁可供选择。
根据预测,四个方案的最大损失值分别为280万、200万元、150万元、160万元,按照大中取小决策准则,应选择的行动方案为A.方案甲B.方案乙C.方案丙D.方案丁8.企业决策过程中,根据需要分别采用不同的成本概念,比如当产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时,总成本所发生的变化量,一般被称为A.差量成本B.机会成本C.重置成本D.边际成本9.小桔公司是一家生产某种制剂的高科技企业。
2015年单位产品价格为80元/克,变动成本率为50%,则该企业2015年的单位变动成本为A.20元/克B.30元/克C.40元/克D.50元/克10.《孙子兵法》提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这种思想蕴含在下列哪种分析中?A.标杆分析B.统计决策分析C.线性规划分析D.成本效益分析二、简答题(本题包括第11、1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分析观察频数分布表及直方图,指出日销售额超过 80 万元的天数及所占比重。 答案可能包括: 通过分析可知,该商场 4 月份日销售额超过 80 万元的天数共有 12 天,占 4 月份 销售天数的 40%。
17.计算总平均工资可变构成指数(出公式) 。
6
x1 x0
x f f x f f
《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样卷
第一部分
一、单选题 本题包括第 1—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符合题目的要求。 1.数列 3,4,5,7,8,9 的中位数是( A.3 C.5 2.从内容上,操作性标杆分析可分为( A.流程标杆分析和职能标杆分析 C.战略标杆分析和职能标杆分析 ) 。 B.4 D.6 ) 。 B.流程标杆分析和业务标杆分析 D.战略标杆分析和业务标杆分析 ) 。
必答题
(本部分包括一、二、三题,共 60 分)
3.在 M/M/C 排队模型中,一般假设顾客服务的时间服从( A.指数分布 C.二项分布 B.泊松分布 D.正态分布
4.设 A、B 为互斥事件,P(A)=0.45,P(B)=0.2,则 P(A+B)为( A.0.25 C.0.65 B.0.56 D.0.74
4
《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样卷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一、单选题 本题包括第 1—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D 6.B 2.B 7.A 3.A 8.C 4.C 9.A 5.B 10.D
必答题
二、简答题 本题包括第 11、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11.简述相关系数的含义,并对其取值范围进行说明。 答案可能包括: 相关系数是两个变量的协方差和它们的标准差之积的比率,是专门用来测定两个变量 线性相关方向和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 到+1 之间。相关系数小于 0,表明两个变量之间负相关;相 关系数大于 0,表明两个变量之间正相关;相关系数等于 0,表明两个变量之间不存 在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1,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完全负相关;相关系数等于+1, 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完全正相关;相关系数越接近于 0,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 越弱;相关系数越接近于+1 或者-1,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越强。
xf f
55 3 65 6 75 9 85 9 95 3 76 3 6993
15.计算销售额的标准差(列出公式) 。
(x x ) f
2
f
212 3 112 6 12 9 92 9 192 3 3870 11.36 3 6993 30
3
第二部分 只按选答的前两题计分,共 40 分。 )
四、本题包括第 21、22 小题,共 20 分。 21.何谓敏感性分析?(5 分) 22.为什么要进行敏感性分析?(15 分)
选答题
(本部分包括四、五、六、七题,每题 20 分。任选两题回答,不得多选,多选者
五、本题包括第 23、24 小题,共 20 分。 23.请指出六种常用的时间序列长期趋势模型。 (6 分) 24.请指出并说明在对原时间序列拟合数学模型时常用的两种判别方法。 (14 分)
5
本题包括第 13—20 小题,共 40 分。 13.根据上表做出 4 月份销售数据频数分布直方图。
10 8 6 4 2 0 50 60 70 80 90 100
14.计算平均销售额(列出公式) 。
x x
或 x
f
f
55 10% 65 20% 75 30% 85 30% 95 10% 76 10% 20% 30% 30% 10%
第二部分
四、本题包括第 21、22 小题,共 20 分。
7
选答题
21.何谓敏感性分析? 答案可能包括: 对最优方案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进行分析,称为敏感性分析,即分析客观环境可能 状态出现概率的变化对最优决策方案的影响。
22.为什么要进行敏感性分析? 答案可能包括: 决策分析中,对最优决策方案的取舍一般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行动方案在各种状 态下的损益值;二是各种客观状态出现的概率值。 由于客观状态出现的概率多是根据人们过去的经验和主观判断以及抽样观测估计得 出的,并不是十分精准,由此会导致据此计算的损益期望值也不十分精准。所以,当 人们根据期望损益原则选出最优决策方案时,如果客观状态出现的概率发生轻微的变 化,就会引起最优方案的改变,那么这一最优方案就是不可靠、不稳定的,对客观状 态出现的概率的变化就是敏感的。显然,在最优方案不稳定的情况下,为避免决策的 失误,有必要对最优方案的稳定性(即敏感性)进行分析。
) 。
二、简答题 本题包括第 11、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11.简述相关系数的含义,并对其取值范围进行说明。 (5 分) 12.何谓边际成本?边际成本对企业经营决策有何作用?(5 分)
三、案例分析题 仔细阅读下列案例,回答第 13—20 小题,共 40 分。 案例一 华光商场是一家专门经营小家电商品的商业企业,最近两年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该企 业的经济效益出现了下滑趋势。为了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营销部 门准备制订新的营销策略,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并打算从营销渠道、促销手段入手加大营销 力度。为此,该公司的营销经理抽取了 2011 年 4 月份的销售数据,如下表所示: 华光商场 4 月份销售额统计表 销售额(万元/天) 50—60 60—70 70—80 80—90 90 以上 合计 天数(天) 3 6 9 9 3 30 比重(%) 10 20 30 30 10 100
五、本题包括第 23、24 小题,共 20 分。 23.请指出六种常用的时间序列长期趋势模型。 答案可能包括: 常用的时间序列长期趋势模型有:直线、指数曲线、二次曲线、修正指数曲线、 逻辑曲线、龚珀茨曲线和双指数曲线。
24.请指出并说明在对原时间序列拟合数学模型时常用的两种判别方法。 答案可能包括: 在对原时间序列拟合数学模型时常用的两种判别方法是图形法和指标法。 说明: 图形法:以横轴表示原时间序列中的时间(变量)t, 以纵轴表示原时间序列中的 指标 y, 将原时间序列中的时间与对应的指标值 (ti , yi ) 作为坐标点描在直角坐标 系中便形成散点图。 然后根据散点图的走势, 大致判断原时间序列具有何种趋势, 从而选择相应的趋势模型。 指标法:即通过计算出一系列指标来判别原时间序列的趋势类型。一般来讲,若
7.利用线性规划解决运输问题时,在运输工具、运输价格差别比较大时,为寻找到总运费最 低、总吨公里最小的运输方案,比较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A.表上作业法 C.效率比法 B.图解法 D.匈牙利法 ) 。
1
8.在做非概率决策时,从损失的角度,在诸多决策方案中选择其中损失最小的决策方案,这 种决策准则称为( A.大中取大准则 C.大中取小准则 ) 。 B.小中取大准则 D.小中取小准则 ) 。
12.何谓边际成本?边际成本对企业经营决策有何作用? 答案可能包括: 边际成本就是当产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时总成本发生的变化量。 边际成本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当某产品的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等时,平均成本最低。这种关系可以用来确定 企业在何种产量水平下组织生产,产品单位成本最小。所以,边际成本对于企业 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某产品的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相等时,企业利润最大。这种关系可以用于企业 产品的定价决策,从而选择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的销售价格和销售量作为最 优价格和最佳销售量。所以,边际成本对于企业定价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案例分析题
六、本题包括第 25、26 小题,共 20 分。 25.何谓损益平衡分析?(5 分) 26.损益平衡分析的局限性有哪些?(15 分)
七、本题包括第 27、28 小题,共 20 分。 27.说明泊松分布与指数分布各自描述的现象,并分别举例。 (10 分) 28.说明泊松分布与指数分布之间的联系,并举例。 (10 分)
9.在风险管理决策中,决策者若对风险迟钝而对收益过分敏感、追逐,一般被称为( A.风险偏好者 C.风险规避者 B.风险中性者 D.风险保守者
10. 某电子企业生产单一的电子产品, 该产品市场零售价为 80 元/件, 单位变动成本为 ( 50 元/件,固定总成本 240000 元,则该产品的损益平衡点销售量为 A.3000(件) C.7000(件) B.6000(件) D.8000(件)
19.计算总平均工资结构影响指数(列出公式) 。
xn x0
x f f x f f
1 0
0 1
0 0
4230000 4230 1000 89.05%. 380000 4750 800
20.利用以上计算结果对该企业 2011 年总平均工资下降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 答案可能包括: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企业 2011 年总平均工资比 2010 年下降了 1.68%(98.32%−100%), 2011 年总平均工资比 2010 年减少了 80 元(4670 元−4750 元) 。分 析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由于员工平均工资的变动使总平均工资上升了 10.47%,增加 了 440 元(4670 元−4230 元) ;另一方面,由于新老员工人数结构的变动使总平均工资下 降了 10.95%,减少了 520 元(4230 元−4750 元) 。
) 。
5.已知某地 2005 年的社会商品零售额比 1995 年增长了 1 倍,比 2000 年增长了 0.5 倍,则 2000 年的社会商品零售额比 1995 年增长了( A.0.25 倍 C.0.75 倍 ) 。
B.0.33 倍 D.2 倍
6.某种商品的价格今年与去年相比上涨了 2%,销售额增长了 8%,则商品销售量增长的百分 比为( A.1.6% C.6.0% ) 。 B.5.9% D.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