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建筑公共空间设计方法

人性化建筑公共空间设计方法
人性化建筑公共空间设计方法

人性化建筑公共空间设计方法

目前,人们对自己在空间中的定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对办公空间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人是办公空间的主体,人性化办公空间设计成为时代发展进步的产物,它寄寓着企业精神内涵,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内涵的延续,只注重使用功能而忽视办公人员的办公空间,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如今如何设计出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需要、物质精神需要以及为其营造出舒适的空间,从而实现人与空间的和谐相处是设计师必须考虑的问题。是否以人性化理念为基点,能否创造出充满人性关怀氛围的办公空间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办公空间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准则。

一、人性化办公空间设计的概述

所谓的人性化办公空间的设计,就是以人为中心,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物质和精神需求,创造出舒适、高雅的办公空间,使人们享受空间的使用趣味和快乐,使得人性得以在办公空间中充分地释放与满足,让人的心理更加健康、情感更加丰富、人性更加完善,达到人物和谐的境界。办公空间是人们工作的主要场所,其设计直接关系到工作人员的心理状态和工作效率。人性化设计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因此,设计中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要充分了解办公人员的意愿。人性化办公空间设计的最初目的就不单单是为了去满足人们对其基本功能的需求,而是尽最大努力去赋予办公空间更多的附加功

能,以至于能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增添色彩。办公空间是一种重要的建筑空间类型,如今的办公环境设计存在着三个方面需求,即新设立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新增需求;现有各类单位和企业改善办公环境和办公条件的需求;产业转移例如企业投资从中国沿海向内地转移带来的需求。在需求强劲的同时,众多企业和单位对于人性化办公室空间设计的理念的热情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无论公司创办人还是办公人员都更加注重办公空间的舒适和人性化设计,也更加强调办公空间的协调发展,人性化设计也随之成为当今时代办公楼建设的主要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人们在选择工作时更加倾向于一个福利好工作环境舒适的企业。办公人员每天都有三分之一时间在办公室度过,长时间的工作会使其感到疲劳低效,而人性化的办公环境设计不仅关注办公空间的各种基本使用功能健全,还关注办公人员的精神状态。总而言之,人性化办公空间设计的首要目标就是为办公人员创造一个舒适、便利的工作环境,以迎合办公人员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物质和精神需求,从而使办公人员能够愉悦、高效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人性化办公空间的设计方法研究

一个真正的人性化办公空间设计就要从使用者的角度思考,以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为出发点,对办公空间有清晰、深入的了解,使得办公空间环境不仅达到舒适、健康的使用要求,更要体现出设计中的人文关怀精神。人性化设计并不是噱头,而是实实在在体现在办公空

现代办公空间设计要求

现代办公空间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企业性公司应运而生,现代办公空间作为一个企业的指挥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空间类型。 一、现代办公空间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一般来讲,现代办公空间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接待区、会议室、总经理办公室、财务室、员工办公区、机房、贮藏室、茶水间、机要室等等。 接待区:主要由接待台、企业标志、招牌、客人等待区等部分组成。接待区是一个企业的门脸,其空间设计要反映出一个企业的行业特征和企业管理文化。对于规模不是很大的办公室,有时也会在接待区内设置一个供员工更衣用的衣柜。在客人休息区内一般会放置沙发茶几和供客人阅读用的报刊杂志架,有的企业会利用报刊杂志架将本企业的刊物、广告等一并展示给来的每一位客户,有的推行了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的企业还会向客户宣传企业的环境管理方针等等。接待区是办公空间中最重要的一个空间,她是现代办公空间装修设计的重点。 会议室:一般来说,每个企业都有一个独立的会议空间。主要用于接待客户,和企业内部员工培训和会议之用。她也是现代办公空间装修设计的重点。会议室中应包括:电视柜、能反映企业业绩的锦旗、奖杯、荣誉证书、与名人合影照片等等。会议室内还要设置白板(屏幕)等书写用设置。有的还配有自动转印设备、电动投影设备等等。也有

的在会议室内设置衣柜等。 总经理办公室:在现代办公空间设计时也是一个重点。一般由会客(休息)区和办公区两部分组成。会客区由小会议桌、沙发茶几家组成,办公区由书柜、板台、板椅、客人椅组成。空间内要反映总经理的一些个人爱好和品味,同时要能反映一些企业文化特征。在布局总经理办公室的位置时,还要考虑当地的一些风水问题。总经理办公桌的背后不能有窗户(如有窗户存在时,要采用轻质隔墙将其封死,否则会变得没有靠山和不稳的感觉。 二、现代办公空间装修设计材料常用做法: 天花:大多都现代办公空间的设计在天花用材都比较简单,常用石膏板和矿棉板天花或铝扣板天花。一般只会在装修重点部位(如接待区、会议室)做一些石膏板造型天花,其他部位大多采用矿棉板天花,不作造型处理。采用铝扣板天花,会增加一些现代感,但造价要比矿棉板天花高得多。矿棉板天花和铝扣板天花同样的优点是便于天花内机电工程的维修(一般办公室的建筑层高都不会太高,不超过3.5米,即使做了石膏板上人天花,也无法上人对天花内机电管线进行维修)。天花线一般采用50*10mm木制天花线。也有部分办公室会设计成金属铝天花线。 地面: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办公空间中采用最多的设计是方块毯。也有在接待厅采用大理石材料的,采用石材接待区地面时要考虑两个问题:一个是石材地面与地毯地面的接口问题,另一个是要考虑办公楼本身建筑上的承重问题。如建筑承重荷载承受不起时就不能采用石材

公共空间设计—教案

GUANGDONG INNOVATIVE TECHNOLOGY COLLEGE 教案 课程名称:公共空间设计 教师姓名:姜佳良 系别:机电系 二○一三年至二○一四年第二学期 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 公共空间设计 总学时:64 周学时:周4学时 教学起始周: 1 周——16 周 授课班级及时间:工业设计二、三班

教材概况(主编、出版社、版次等): 《公共空间设计》杨清平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辅概况: 《室内设计》马澜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时授课计划 一、授课具体时间: 第一周 二、授课课题: 公共空间设计概述(1) 三、教学目的要求: 1、公共空间的概念 2、公共空间设计的发展及风格表现 3、公共空间的类型 四、教学重点难点: 公共空间概念的理解 公共空间的主要风格 公共空间的主要类型 五、教学方法、用具: 讲授、演示、实践 六、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内容、辅助手段、板书设计、课堂练习、教学进程时间分配、课外作业等):

教学后记: 课时授课计划 一、授课具体时间: 第一周 二、授课课题: 公共空间设计概述(2) 三、教学目的要求: 1、公共空间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2、公共空间设计的发展因素 3、公共空间设计发展的主要趋势 四、教学重点难点: 公共空间分类的依据 公共空间发展的因素与趋势 五、教学方法、用具: 讲授、演示、实践 六、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内容、辅助手段、板书设计、课堂练习、教学进程时间分配、课外作业等):

教学后记: 课时授课计划 一、授课具体时间: 第二周 二、授课课题: 展馆空间设计案例鉴赏解析 三、教学目的要求: 对湖南益阳博物馆室内设计进行鉴赏 归纳总结展示空间的设计特点与要求 要求学生进行展示空间设计 四、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案例的思路与方法,考量案例设计的优缺点 对展示空间设计进行总结,归纳其特点与要求 引导学生对公共空间中的展示空间进行设计 五、教学方法、用具: 讲授、演示、实践 六、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内容、辅助手段、板书设计、课堂练习、教学进程时间分配、课外作业等):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重点整理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卷首语 1、分析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共性问题,运用一般性原则,阐明公共建筑中带有普遍性和规律 性的问题。 2、学习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构思方法和必要的组合技巧。 3、公共建筑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 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等。 4、公共建筑的设计工作涉及到总体规划布局、功能关系分析、建筑空间组合、结构形式选 择等技术问题。 5、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分析题目、调查场地、总平设计、建筑设计、建筑成果表达。 6、` 7、建筑分类:按建筑风格、建筑组合方式、结构类型、使用功能(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工业建筑)或高度划分。 8、建筑设计原则:经济、安全、适用、美观。 9、公共建筑:面向社会、具备公共参与性或开放性特征的建筑类型。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1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1)、建筑是什么 ! ——建筑是为了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利用物质技术,按照科学法则和审美要求,通过对空间的塑造,组织与完善所形成的物质环境。 2)、创造室外空间环境时,应考虑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的问题。 内在: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及美观的问题; 外在: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 3)、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 a、开敞的空间场所(集散广场) 在共公建筑中,因为人流比较集中而要求空阔的场所,形成一定规模的集散广场,需要各种流线的通行能力和空间构图的需要来确定其规模和布局形式。 因为这类广场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同时在艺术处理上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广场的空间尺度和立体构成等构图的问题,为人们观赏建筑景观,提供良好的位置与角度。 ; 有些公共建筑,因为城市规划的要求,安排在道路的交叉路口。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主体建筑出路口与转角处人流的干扰,常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有利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 b、活动场地 与室内空间的联系密切,应靠近主题建筑主要部位 c、停车场所 停车场位置,一般要设置在方便易找的地方,如主体建筑物的一侧或后侧,但不应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和艺术性为原则。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试的试题

1.如何理解“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并说明建筑空间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名词解释 层高是指该层地坪或楼地面到上层楼板面的距离。 造型表现 :利用建筑自身存在的某些规律,运用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结合反映建筑空间处理、环境布局而构成的完美的建筑形象。建筑设计方法论的研究:设计应该如何进行与建筑师应如何思考和工作。 1、公共建筑: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2、空间尺度:就是人们权衡空间的大小、粗细等视觉感受上的问题。 3、韵律:所谓韵律,常指建筑构图中的有组织的变化和有规律的重复,是变化与重复形成了有节奏的韵律感,从而可以给人美的感受。 4、建筑构图原理:形式美的规律,运用于建筑艺术形式的创作中,常称之为建筑构图原理。 5、功能分区:在功能关系与房间组成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更需要把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他们之间的密切程度按区段加以划分,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和联系方便。使不同要求的空间,都能得到合理安排。 6、有效面积: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 使用面积: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 建筑面积:有效面积加上结构面积 结构面积:建筑平面中结构所占的面积 7、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 结构面积系数:结构面积/建筑面积 填空 建筑结构的发展。一方面是新材料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仿生学 建筑构图规律:1.统一与完整2.对比与微差3.均衡与稳定4.韵律与节奏5.比例与尺度6.主从与重点 2.室外空间环境的形成,一般考虑建筑群体.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和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 1.在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中,作为垂直交通联系的手段,常用的有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及坡道等形式。 2.功能与流线分析是现代建筑设计最常用的手段。 3.民用建筑按照它们的使用性质,通常分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两大类。 4.公共建筑通常以交通.使用.辅助三种空间组成。2 5.公共建筑交通枢纽的设计主要依据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功能要求,二是精神要求。 6.在医疗建筑中,基于防火疏散的需要至少设置2部楼梯。

浅谈住宅室内空间布局的人性化设计

浅谈住宅室内空间布局的人性化设计 摘要:文章对住宅室内空间布局的人性化设计进行探讨。只有让人体与空间环境之间的“人性化”达到最佳组合状态,才能真正创造出更大的生活空间价值。 关键词:住宅布局室内空间人性化设计 设计的目的就是创造出美好的生活。衡量一个设计是不是成功当然也是以人的需求为中心的。“人性化”满足人的身心需求并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是“诗意地栖居”的具体表现。通过对住宅室内空间布局人性化的设计,产生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双重的积极作用,使人们的情感更加丰富完美,使生活在空间中的人达到身心和谐。 1室内空间设计的绿色环境定位 1.1通风问题 一般来讲,住宅建筑的通风问题在建筑设计中都会有所考虑,这些因素包括建筑的门窗位置所带来的空气流通(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在室内设计中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住宅类建筑中的厨房和卫生间要设计虹吸原理的系统,应有防止倒灌、串气和串味的有效措施。 1.2采光照明 室内的采光方式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类。住宅建筑在白天一般以自然采光为主,自然光具有明朗、健康、舒适、节能的特点。但自然采光会受房间方向、位置和时间的影p 在色调的选择上要有整体的考虑。如选择暖色或冷色,是明度高还是明度低,是对比色还是协调色等,都会使室内装饰有不同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室内主色调不要超出三种颜色。 住宅室内设计在选择装饰材料上除了要考虑到装饰材料的色彩和质感等表面装饰效果外,还要考虑到装饰材料有害物质的污染问题。另外,装饰材料的防潮、防火问题也是在室内设计中要考虑的问题。 2起居室设计 起居室是住宅中的公共区域,也是家庭活动的中心,即家庭成员团聚、畅谈、娱乐及会客的空间。目前起居室中通常布置沙发、茶桌、视听设备、钢琴、餐桌、

现代建筑居住空间设计

第一章住宅的空间组成 住宅的空间组成实质上是由家庭活动的性质所决定并构成,其范围广泛、内容复杂,但大致可分为两种性质的空间: 1、群体活动空间 客厅、餐厅; 2、私密性空间: 卧室、卫浴空间、书房; 二、住宅的实用功能 1 家务区域空间:厨房、卫生间兼洗衣房。 2 生活区域空间:起居室、餐厅、书房、卧室。 三、住宅的空间形态和装饰手段 1 功能完备.组织丰富:住宅功能描述。 2 动静分区明确.主次分明:动静描述,主次描述。 3 空间规模尺度小巧精确:常见各功能间空间尺度的描述。 厨房的设计 一、厨房设计,突出的有开放式和封闭式 中国人重炒菜,油烟大,污染重,所以封闭;西方重蒸烤、凉拌,所以开放。 二、复合厨房功能空间的划分主要包含三个部分 烹饪区 备餐区 就餐区 三、厨房的功能 1、厨房服务功能 2、厨房的装饰功能 3、兼容功能 4、厨房最基本概念是“三角型工作空间” 四、厨房分类(布置形式) 1、一字形 所有工作区沿一面墙一字形布置,给人简洁明快的感觉。 在走廊不够宽、不能容纳平行式设计的情况下采用。  适合空间:面积不大,走廊不够宽。所以这种空间结构的厨房工作区 的组合要最简单,但必须保证有通畅的通道。

2、L形 工作区沿墙作90度双向展开成L形,可方便各工序连续操作。 烹饪者在工作时,有更广阔的空间,是最节省空间的一种设 计。 适合空间:比较灵活,面积大小均可。 3、U形 这种配置的工作区有两个转角,它的功能与L形大致相同,甚至更方便。U形配置时,工作线可与其他空间的交通线完全分开,不受干扰。 适合空间:面积较大。 4、走廊形 将工作区沿两边墙平行布置,前台后柜两端为开放式的,各司其责。 5、岛形 是厨房中间摆置一个独立的料理台或工作台,家人和朋友可在料理台上共同准备餐点或闲话家常,由于厨房多了一个料理台,所以岛形厨房需要较大的空间。 五、从厨房在空间布局上,设计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应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2.要有丰富的储存空间。 3.要有充分的活动空间。 六、厨房设计的注意事项 1. 厨房门开启与冰箱门开启不要冲突 2. 厨房,要多预留些插孔且均要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3. 厨房窗户的开启与洗涤池龙头不要冲撞 4. 灶台与洗菜池的距离太远或太近 七、厨房设计的原则 1. 厨房的设计应从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方便使用来 2. 厨房工作台高度橱柜的高度等以适合最常使用厨房者的身高为宜 3. 开放厨房的餐桌或吧台距离适中,可以把桌面开高至1000-1100 毫米,椅子或吧凳可高约400-450mm 4. 厨房设计应合理布置灶具、排油烟机、热水器等设备,必须充分

最新最全《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研)包含课堂笔记上课讲义

公共建筑的设计原理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1>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2>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3>公共建筑的造型问题。 <4>公共建筑的技术经济问题分析。 <5>空间组合的综合分析。 公共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场所。 公共建筑的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 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惨途,相互补充。 建筑师环境观: 1.给人们创造美好的环境, 2.注意优美的环境,应该反映出国家,城市,乡镇最突出和鲜明的标志, 3.公共建筑与环境艺术是指“生活环境“与视觉艺术”完美结合。 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 1.群体建筑 2.广场道路 3.绿化设施 4.雕塑壁画 5.建筑小品 6.灯光造型与夜间的光明艺术效果. 公共建筑总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1)环境中的空间与建筑. 2)环境中的空间与场所. 3)环境中的空间与绿化。 环境布局的最中目的: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工作,学习方面的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环境中的空间与建筑: <1>通过设计组合所形成的空间环境应体现出一定的设计意图与艺术构思. <2>环境中应体现的主体建筑为中心,附属建筑的周围环境共同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设计思想。 <3>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面的物质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 场所:1)活动场所2)停车场所3)集散场所 作用: 1)主要给人们进行活动,游戏,缓冲,休闲等作用 2)主要包括汽车,自行车,停车作用三种类型; 3)场所环境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还应该综合室内空间构图要求,安排一定的绿化,雕

现代办公空间人性化设计及其发展趋势

目录 摘要 (1) 引言 (2) 第一章现代办公空间人性化特征 (2) 1.1现状分析与研究目的 (2) 1.2未来的室内设计是人性化的室内设计 (2) 1.3空间的人性化特征 (2) 1.3.1空间组织与表现形式 (2) 1.3.2借景自然 (3) 1.3.3色彩 (3) 1.4人性化的家具 (3) 1.5人性化的光环境 (3) 1.6文化上的人性化特征 (3) 第二章未来办公空间的发展趋势 (3) 2.1未来办公空间的生态化和人性化发展倾向 (3) 2.2生活与办公空间一体化倾向 (4) 2.3智能化倾向 (4) 2.4新办公文化倾向 (4) 2.5功能复合化倾向 (4) 2.6未来办公家具 (4) 结语 (5) 参考文献 (5)

摘要 本文通过办公空间现状的分析, 比较了科技与文化对设计的影响,在办公空间设计上,进行了对空间形式、色彩、光和家具等方面的探讨,总结归纳出办公空间设计中的人性化特征。并从未来办公空间的生态化和人性化发展趋势、生活与办公空间一体化倾向、智能化倾向、新办公文化倾向、功能复合化倾向、未来办公家具等方面分析了未来办公空间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办公空间现代人性化设计生态化发展趋势倾向 ABSTRACT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compared the design of technology and culture on the impact of office space in the design, a form of space, color, light and furniture,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tudy, summarized the design of office space in the huma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future office space from the ecological and human development trends, the living and office space integration tendency, intelligent orientation, the new office and cultural orientation, the tendency of complex functions, the future of office furniture, and other aspects of office space in the future trend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Office space;Modern;Humane design;Ecological;Development Trend;Tendency 引言

居住建筑空间设计

居民建筑空间设计 摘要: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现代住宅不再是简单的栖身之所,它已成为在工作之余能够满足精神生活,发展个人专长和爱好,从事学习、社交、娱乐等活动的多功能场所。因此,住宅的室内设计除充分重视现代化条件的物质需要外,还应充分满足住户的不同职业、文化、年龄、个性特点所呈现出的千差万别的要求,营造出艺术与舒适相辅相成的空间环境。 因此,对居住环境的室内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他渉及到室内的空间大小可以灵活多变的可能性,空间布局上功能分区的合理性与明确性,多功能家具分割,室内空间装饰的整体性,墙面、顶棚、灯具等人工光影效果以及色彩调子和气氛情调的追求等。 设计时需要考虑五种因素:家庭人口构成;民族和地区的传统、特点和宗教信仰;职业特点、工作性质;业余爱好、生活方式、个性特征和生活习惯;经济水平和消费投向的分配情况。 关键词:室内设计要求 居住建筑的空间组成和室内设计基本原则: 一、使用功能布局合理。住宅的室内环境,由于空间的结构划分已经确定,在界面处理、家具设置之前,除了厨房和浴厕,由于有固定安装的管道和设施,它们的位置已经确定之外,其余房间的使用功能,或一个房间内功能地位的划分,需要以住宅内部的方便合理作为依据。需要满足住宅的基本功能:睡眠、休息、饮食、会客、视听、娱乐、家庭团聚、学习、工作等。 二、风格造型统盘构思。住宅室内的设计风格和造型特征是需要从整体考虑的,考虑其形式和风格,考虑文化背景,家庭人口构成等。考虑其家庭的职业特点,艺术爱好,人口组成,经济条件和业余活动等;考虑设计的风格,如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风格,显示文化内涵的传统风格,返璞归真的自然风格,不拘一格融中西于一体的艺术风格。 三、家庭装修设计流程。室内设计程序是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展开,目口:设计准备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实施(施工)阶段,具体内容如下: 1.设计准备。 ①接受委托任务书,或根据标书要求参加投标; ②明确设计期限编定设计计划进度表,考虑各工种的配合; ③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如室内的使用性质、功能要求、造价等; ④收集分析有关的资料信息,熟悉设计的有关规范,现场勘测等; ⑤签订合同,设计进度安排,与业主商议确定设计费率。 2.方案设计。

(完整版)《公共空间设计》教案专题

教案 二○一五—二○一六学年第二学期 科目:《公共空间设计》 班级:14环艺班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一周课次 1 时数理论( 4 ) 课型 理论+ 实践 类别 核心专 业课实践(0 ) 标题(章节、标号和本课的题目)公共空间设计概论 本次课程所属的项目: 大项目:公共空间设计基础 本单元内容是完成公共空间设计项目所需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主要开展设计任务的必要知识储备。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本次课,让学生掌握满足工装设计师 岗位要求的基本专业技能,1、使学生了解 公共空间设计的思维与特征。 2、初步掌 握公共空间设计的方法。3、公共空间设计 的流程。 1、公共空间设计的方法和设计流 程。 2、掌握公共空间项目设计基本构成 要素,学习公共空间组织方式与原则。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 要求学生自主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市美术馆、武汉市新科技馆等公共建筑。思考两个问题:家装和工装的主要区别在哪里?不同种类的工装设计依据大致有哪些? 课 前 准 备 相关案例图片(由学生搜集,包括不同功能定位的公共空间实景分析) 参 考 资 料 《公共空间设计》-郑曙旸主编、《室内设计资料集》、《公共空间设计》-侯林主编

特色餐厅设计任务书 一、目的 本项目旨在训练学生设计要素把握的能力。重点学习公共空间中的餐饮空间设计,训练对空间的感知和空间设计的能力,在空间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界面设计、家具与陈设布置、光与色的设计,创造符合实际需求的餐饮环境。同时了解餐厅家具与人体尺度的关系。 二、设计要求 进行空间界面和建筑装饰细部的设计,空间的划分应满足餐厅空间要求;和工作人员的行动需求,同时按所构思的餐厅主题、环境气氛和风格进行陈设与装饰设计,营造有个性的餐饮环境。 着重考虑和解决以下问题: 1.本案周围是密集的住宅区,且店面不临街。要在比较局促的地段,解决好方案的总体布局(如店面设计、人流的组织等)。 2.设计重点为室内的餐饮空间,提倡以工作流程和用餐习惯来推敲和构思方案,并初步确定要营造的室内环境气氛与建筑风格。 3.满足功能使用和结构合理性要求。如: ①餐桌椅摆放是否满足人体工程学,用餐区分隔是否充分利用空间优势。 ②空间路线是否能够按照工作流程顺畅的安置。 三、功能划分

“人性化设计”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人性化设计”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在以人为本设计思想大力提倡的今天,室内空间设计关注的焦点越来越集中在人的需求上,“人性化”问题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在室内空间设计中要“以人为本”,讲求“人性化”。“人性化”设计是过去、现在以至于未来追求的必然趋势,使人们的生存环境更舒适宜人,从而实现“人性化”这一恒久主题。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性化空间设计环境 Abstract: in the people-oriented design thought advocated today,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the interior space design more and more focused on the needs of the people, “human nature is changed” problem is getting paid close attention by everybody. In the design of indoor space to “humanist”, with the “human nature is changed”. “Human nature is changed” design is the past, present, future the inevitable trend that pursuit, make people more comfortable liv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achieve the “human nature is changed” the permanent theme. Keywords: people-oriented human space design environment 今天的室内设计领域,“人性化”一词在各种书籍、论文、研讨会中频频出现,这说明“人性化”是个非常重要的设计原则,人们对设计应该注重“人性化”已经达成共识。如何实现室内设计的人性化,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今天人们逐渐超越物质功能的满足,向人性化情感的精神需求层次过度,开始注重人的因素和空间使用者的生理、心理、情感的需要。追求传统的文脉,向往充满人情味、地方民俗的生态环境,崇尚自然返朴归真。而在现有的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下为实现这样“人性化”室内设计,可以从以下设计内容中进行考虑。 1 室内空间、界面的人性化设计 对于室内空间的重视是现代室内设计区别传统室内装饰的一个重要特征,室内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不但为人们提供了物质保障,还能够通过空间形象的塑造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设计时需从人体工程学考虑,综合考虑各种空间的功能与要求,通过人性化的手段对室内空间进行限定和组织,以取得丰富多彩的空间效果。因此在空间设计时,更多是对空间亲身感受来思考功能布局,亲临现场、确切了解、感受空间关系。现今设计的弊端是往往把设计当成一个流水线生产的产品。往往不能全面考虑空间的思维方式。要做到系统的空间规划,必须在空间设计时充分整体地思考,每个环节是相互穿插、渗透的。这就要求我们应该从总体构思出发,综合考虑实用、美观、经济的要求,灵活运用各种空间组织方式,创造出即合理又有效又丰富多彩的空间效果。

人性化建筑公共空间设计方法

人性化建筑公共空间设计方法 目前,人们对自己在空间中的定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对办公空间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人是办公空间的主体,人性化办公空间设计成为时代发展进步的产物,它寄寓着企业精神内涵,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内涵的延续,只注重使用功能而忽视办公人员的办公空间,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如今如何设计出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需要、物质精神需要以及为其营造出舒适的空间,从而实现人与空间的和谐相处是设计师必须考虑的问题。是否以人性化理念为基点,能否创造出充满人性关怀氛围的办公空间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办公空间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准则。 一、人性化办公空间设计的概述 所谓的人性化办公空间的设计,就是以人为中心,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物质和精神需求,创造出舒适、高雅的办公空间,使人们享受空间的使用趣味和快乐,使得人性得以在办公空间中充分地释放与满足,让人的心理更加健康、情感更加丰富、人性更加完善,达到人物和谐的境界。办公空间是人们工作的主要场所,其设计直接关系到工作人员的心理状态和工作效率。人性化设计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因此,设计中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要充分了解办公人员的意愿。人性化办公空间设计的最初目的就不单单是为了去满足人们对其基本功能的需求,而是尽最大努力去赋予办公空间更多的附加功

能,以至于能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增添色彩。办公空间是一种重要的建筑空间类型,如今的办公环境设计存在着三个方面需求,即新设立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新增需求;现有各类单位和企业改善办公环境和办公条件的需求;产业转移例如企业投资从中国沿海向内地转移带来的需求。在需求强劲的同时,众多企业和单位对于人性化办公室空间设计的理念的热情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无论公司创办人还是办公人员都更加注重办公空间的舒适和人性化设计,也更加强调办公空间的协调发展,人性化设计也随之成为当今时代办公楼建设的主要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人们在选择工作时更加倾向于一个福利好工作环境舒适的企业。办公人员每天都有三分之一时间在办公室度过,长时间的工作会使其感到疲劳低效,而人性化的办公环境设计不仅关注办公空间的各种基本使用功能健全,还关注办公人员的精神状态。总而言之,人性化办公空间设计的首要目标就是为办公人员创造一个舒适、便利的工作环境,以迎合办公人员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物质和精神需求,从而使办公人员能够愉悦、高效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人性化办公空间的设计方法研究 一个真正的人性化办公空间设计就要从使用者的角度思考,以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为出发点,对办公空间有清晰、深入的了解,使得办公空间环境不仅达到舒适、健康的使用要求,更要体现出设计中的人文关怀精神。人性化设计并不是噱头,而是实实在在体现在办公空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总结

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建筑师环境观: 1.给人们创造美好的环境, 2.注意优美的环境,应该反映出国家,城市,乡镇最突出和鲜明的标志, 3.公共建筑与环境艺术是指“生活环境“与视觉艺术”完美结合。 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 1.群体建筑 2.广场道路 3.绿化设施 4.雕塑壁画 5.建筑小品 6.灯光造型与夜间的光明艺术效果. 场所:1)活动场所2)停车场所3)集散场所活动,游戏,缓冲,休闲室外空间与建筑:与主体建筑相配合,围合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 室外空间根据使用性质不同,一般可划分为下列几种形式:①开敞场地②活动场地③停车场地④服务性的院落 服务性的院落:大多数公共建筑还需要设置服务性的院落,如锅炉房,厨房等。一般为了出入方便,常设置单独的出入口。 停车场地:停车场的位置,一般要求尽量设在方便易找的部位,如主体建筑物 的一侧或后侧,以不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与艺术性为原则。 有些公共建筑,因为城市规划的要求,安排在道路的交叉口处,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避免主体建筑出入口与转角处人流的干扰,常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较 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有利于干道转角处车辆拐弯处的视线要求,同时也有利 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 公共建筑前面常常后退红线一段距离,形成开敞的室外场地,主要原因是:形 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主要是为了用来疏散人流。为了充分利用场 地,常被用作停车;人们活动之用;供人们观赏建筑之用。 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1)利用环境.2)改造环境.3)创造环境.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俗则摒之,嘉则收之 室外空间环境的组合问题上,概括出三个基本经验和看法: 1:从建筑的实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分析

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分析 前言 当代生活中,很多人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封闭而毫无意味的环境中度过,坐在隔断的空间内,空气是处理过的,周围的材料是人造的或合成的,有时甚至光线也是人造的,由于失去了与自然界的联系,人们的感官变得迟钝起来。人们渴望生活和居住空间有意义,内心盼望与自然沟通,于是就有了安藤忠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到见解:“自然应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很接近的存在。它应成为日常生活如工作、购物、与友人约会聊天时最好的伴侣,我希望将自然重新引入都市之中,并与日常经历相联系”。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远不止于地形和地点,自然光作为最基本的自然要素引入建筑,同时引入了户外景致,使室内外自由衔接;同时,自然光引入了时间,使人们能感觉到季节的交替与时间的流逝,于是人们的居住场所变得有意义和意味。 一、公共建筑的特点 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和建筑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当今社会出现的建筑科学的进步和现代艺术的发展,使人们对建筑和室内环境设计有了新的理解。公共建筑面临新时代各种建筑思潮的挑战,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高科技建筑产品和设施的应用使“高技派”建筑成为经久不

衰的“时髦”。在建筑设计中,采用传统建筑手法和美学法则与现代空间造型、现代材料、结构技术相结合,追求典雅的建筑新气派,是某些大型公共建筑设计新的理念与方法。强调新建筑的地方风格和乡土气息,更注重建筑的人性特征。 1.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特点 公共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的发展表现为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新理念的产生,即包括环境、生态、科技、经济、社会、文化等的综合观念。室内设计是通过室内设计元素对各种事物及含意进行表现的,室内设计形式可以看作是室内设计元素加上从建筑室内设计学的历史中积累中选取的“引用语”\。在建筑室内设计符号学中有很多种对室内设计元素的分类方法,室内设计元素分为表现的元素和内容的元素两大类,表现的元素包括覆盖表面的元素和形式表现的元素;内容的元素包括生活方式、种族领域的元素,社会人类学含义元素和表现个人心理意图的元素。 二、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内容 现代室内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需要综合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等多项关系,需要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综合解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种种要求。设计及实施的过程中还会涉及材料、设备、定额法规以及与施工管理的协

人性化、智能化设计文案

巨立装饰 人性化、智能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过程当中,根据人的行为习惯、人体的生理结构、人的心理情况、人的思维方式等等,在原有设计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对建筑和展品进行优化,使观众参观起来非常方便、舒适。是在设计中对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尊重和满足,是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是对人性的尊重。 家装部分(根据不同业主情况设计出人性化方案)如: 玄关柜设计人性化的雨伞、雨鞋、钥匙存放处等。 设计专为老年人放手杖的挂钩。 卧室有地线设计,晚上起夜可用地灯,不刺眼。 卫生间的人性化设备、双层地漏、调温浴缸、卫生间、浴室有很多扶手等等。 住宅人体工程学设计出人性化生活空间: 人体尺度,即人体在室内完成各种动作时的活动范围。设计人员要根据人体尺度来确定门的高宽度、踏步的高宽度、窗台阳台的高度、家具的尺寸及间距、楼梯平台、家内净高等室内心尺寸。常用的室内尺寸如下: 支撑墙体:厚度0.24m 室内隔墙断墙体:厚度0.12m 大门:门高2.0~2.4m,门宽0.90~0.95m 室内门:高1.9~2.0m左右、宽0.8~0.9m门套厚度0.1m 厕所、厨房门:宽0.8~0.9m、高1.9~2.0m 室内窗:高1.0m 左右窗台距地面高度0.9~1.0m 室外窗:高1.5m 窗台距地面高度1.0m 玄关:宽1.0m、墙厚0.24m 阳台:宽1.4~1.6m、长3.0~4.0m(一般与客厅的长度相同) 踏步:高0.15~0.16m、长0.99~1.15m、宽0.25m;扶手宽0.01m、扶手间距0.02m、中间的休息平台宽1.0m。 二、常用家具尺寸; 卧室: 单人床:宽0.9m、1.05m、1.2m;长1.8m、1.86m、2.0m、2.1m;高0.35m~0.45m。双人床:宽1.35m、1.5m、1.8m,长、高同上。 圆床:直径1.86m、2.125m 、2.424m。 矮柜:厚度0.35~0.45m、柜门宽度0.3~0.6m、高度0.6m。 衣柜:厚度0.6~0.65m、柜门宽度0.4~0.65m、高度2.0~2.2m。 客厅: 沙发:厚度0.8~0.9m、坐位高0.35~0.42m、背高0.7~0.9m。 单人式:长0.8~0.9m 双人式:长1.26~1.50m 三人式:长1.75~1.96m 四人式:长2.32~2.52m 茶几: 小型长方:长0.6~0.75m、宽0.45~0.6m、高度0.33~0.42m 大型长方:长1.5~1.8m、宽0.6~0.8m、高度0.33~0.42m 圆型:直径0.75/0.9/1.05/1.2m,高度0.33~0.42m

现代建筑空间设计分析

现代建筑空间设计分析 住宅的内部空间的组合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们生活需要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的方式以及一些习惯,因此,在对住宅空间进行组合的过程中,一定要满足居住者的使用要求以及居住者的精神要求,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就是要充分的考虑到住宅组合空间的经济以及安全性。下面是带来的关于现代建筑空间设计分析的主要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功能分区合理性原则 在住宅区的内部空间,每一个空间的使用功能和具体要求都不一样,有动态的,由静止的,有公开的,也有私密性。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巧妙的处理它们之间的功能关系,同时,还有做到满足各个功能分区的要求,要做到动静区、公私区以及洁污区有明确的分离界限。因为这个会直接关系到住宅使用功能是不是可以很好地居住以及是否拥有良好的舒适度。在对住宅区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室内的流线通畅,集中交通面积,改变之前单纯的交通功能,要做到,巧妙的利用交通面积,进而提高住宅空间的利用率。 空间组合灵活性原则 关于住宅内部空间组合的灵活性,其要求可以将不同时间段和不同用户的使用要求,将这些要求作为参考依据,然后针对套型的空间展开

重组和分割。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先把功能区分类,然后把一些功能区合并在一起或者是连接起来,并且不同在这些功能区之间添加一定的限定,例如,我们可以把起居室和餐厅合并在一起;厨房这一功能区,我们可以将其设计成半封闭或者是完全开放的空间;也可以减少使用一些固定的构件,更多的使用可以活动的轻质材料构件来进行功能区的分割;还有就是可以缩减固定的墙壁,这样做的优点就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室内的空间流通非常的通畅。 室内环境舒适性原则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也不断在提高,最重要的是追求舒适性,舒适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由于用户要求的不同,则舒适性要求也不一样。在进行住宅设计的时候,应该因地制宜,充分的考虑当地的天气情况,选择朝阳的那一面,这样日照和通风状况都非常好,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利用自然通风,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使室内的空气质量得到提高。大部分情况下,起居室和卧室都选择朝南,这样可以提高舒适度。还有要注意的就是,在户外和客厅之间,一定要有一个明显的过渡,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入户门处设置一个玄关,其优点就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生活的隐私。同时,主卧的安排,一定要远离入户门,并且一定要做到卧室和客厅之间一定要有一个过渡的空间,从而有效的避免卧室直接朝向客厅开门。最后一点,就是卫生间和主卧室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并且卫生间的窗台要设置的高一点,确保私密性。关于厨房的位置,应该靠近入户门,这样对于方便食品、蔬菜以及垃圾的进出来说对非常的便利。从而创建一个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案例

柘城·万洋城方案设计说明 一建筑设计篇 一、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柘城·万洋城 选址: 项目位于柘城县,南面为学苑路,东面为九华山北路,西面为太行山路,北面为玄武湖路。整体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9809.2平方米(约164.7亩),实际用地面积97122.99平方米(约145.68亩)。 使用性质:商业用地 建设规模:建筑实际面积约为110840.39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根据甲方提供的用地现状图(含道路红线等规划要求) 2.《总图制图标准》(GB 50103-2010)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50763-2012 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9版) 三、总体定位及规划 空间设计的新特点: 1.商业空间步行化 为减少机动车交通对购物活动产生的干扰,商业空间步行化,即将一定范围的商业空间辟为步行空间,禁止机动车通行,从而提高商业活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2.商业空间室内化 商业空间室内化是利用屋顶的覆盖功能,将步行商业活动引入室内,并通过人工环境控制,减少不良自然条件对步行活动的影响,从而创造舒适的购物环境。 3公共空间社会化 商业建筑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公共空间中加入更多的社会活动,可以增加商业空间的价值,整体打造双首层商业,通过东西轴线、南北轴线、中心广场、及区域广场的整体设计。整个市场流线四通八达、有场有市,更利于专业市场业态需求,形成柘城新的城市中心,商业地标。 本项目充分利用基地周边资源,采用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和人性化的结构特征,打造优美的城市景观,为投资商、消费者等提供亲切宜人的空间感受。 通过对周边已形成的城市资源的研究,抓住与城市紧密衔接的切入点,是本设计规划结构的基础。交通、景观资源等元素的叠加、重组,构成了该设计的基本格局。人车分流,建立通畅安全的步行空间。 四、功能分区与平面组成 总平面布局围绕轴线、广场、街市展开,以提升广场的商业价值及营造良好的空间氛围和创造最大的商业面为原则,本项目共分左右两区块。 1. 地块中间有一个大中心活动广场,是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聚焦点,形成建筑组群的“核”,成为顾客休憩、驻足的场所,也成为商业宣传活动的宝地,极力为人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的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61126656.html,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的方法 作者:王艺霖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年第07期 摘要: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建筑学院的扬·盖尔和拉尔斯·吉姆松写的《回归公共空间》一书,研究了 30 年间哥本哈根市中心的街道和广场的发展和转变,并提出了适合当代都市公共空间设计的PSPL调研法。结合课文分析PSPL调研法,解读其中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关系,以及城市生活与空间质量的关系。阐述了城市规划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使用与公共生活相关的数据。而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对此课题的研究为我们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城市中心;公共空间;PSPL调研法;公共生活 本文以哥本哈根公共空间设计为例,利用PSPL调研法对我国的公共空间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公共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风景园林师、城市设计师的规划设计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一、哥本哈根公共空间的变化 本文分析丹麦哥本哈根城市中的公共空间建设,随着二战以后工业增长迅速,城市发展水平和速度都越来越快。市中心的规划问题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建筑杂乱、交通混乱、环境影响等。这些问题与民众要求的高水平生活愿望相差较远。1962年在众多意见和争论中,斯 特勒格步行街在哥本哈根市中心建成。 (一)减少机动交通 中世纪的街道格局仍然保持在哥本哈根的市中心,古老建筑仍然占主导地位。伴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及机动交通工具的激增,导致一系列影响城市交通的问题。比如市中心步行环境迅速恶化,所有的广场都被用来当做停车场。而斯特勒格步行街的建立,改变了这一状况。为了不占用步行者的空间,城市广场从被汽车占领变成人们的活动空间。机动交通工具的减少,这就说明人们的公共空间就越多,城市的魅力也就越能被人们所感受到。 (二)增加步行系统 哥本哈根的交通政策一直是鼓励人们步行。步行是最保护环境、最便宜也是最低噪音的交通方式,街道可以容纳更大的交通容量。步行不仅意味着一种交通方式,它更代表着锻炼身体,散步和场地空间的增多。步行中有着很多的乐趣,城市能够改变的关键因素在于此。另一个关键是城市方式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渐变的。当更少的机动车辆出现时,街道和步行广场是增多的。在城市的其他地区,这种方法同样适用。每当一项成功的措施被执行后,人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