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届离散数学考题A

合集下载

离散数学试题(A卷答案)

离散数学试题(A卷答案)

离散数学试题(A 卷答案)一、(10分)求(P ↓Q )→(P ∧⌝(Q ∨⌝R ))的主析取范式 解:(P ↓Q )→(P ∧⌝(Q ∨⌝R ))⇔⌝(⌝( P ∨Q ))∨(P ∧⌝Q ∧R ))⇔(P ∨Q )∨(P ∧⌝Q ∧R ))⇔(P ∨Q ∨P )∧(P ∨Q ∨⌝Q )∧(P ∨Q ∨R ) ⇔(P ∨Q )∧(P ∨Q ∨R )⇔(P ∨Q ∨(R ∧⌝R ))∧(P ∨Q ∨R ) ⇔(P ∨Q ∨R )∧(P ∨Q ∨⌝R )∧(P ∨Q ∨R ) ⇔0M ∧1M⇔2m ∨3m ∨4m ∨5m ∨6m ∨7m二、(10分)在某次研讨会的休息时间,3名与会者根据王教授的口音分别作出下述判断: 甲说:王教授不是苏州人,是上海人。

乙说:王教授不是上海人,是苏州人。

丙说:王教授既不是上海人,也不是杭州人。

王教授听后说:你们3人中有一个全说对了,有一人全说错了,还有一个人对错各一半。

试判断王教授是哪里人?解 设设P :王教授是苏州人;Q :王教授是上海人;R :王教授是杭州人。

则根据题意应有: 甲:⌝P ∧Q 乙:⌝Q ∧P 丙:⌝Q ∧⌝R王教授只可能是其中一个城市的人或者3个城市都不是。

所以,丙至少说对了一半。

因此,可得甲或乙必有一人全错了。

又因为,若甲全错了,则有⌝Q ∧P ,因此,乙全对。

同理,乙全错则甲全对。

所以丙必是一对一错。

故王教授的话符号化为:((⌝P ∧Q )∧((Q ∧⌝R )∨(⌝Q ∧R )))∨((⌝Q ∧P )∧(⌝Q ∧R ))⇔(⌝P ∧Q ∧Q ∧⌝R )∨(⌝P ∧Q ∧⌝Q ∧R )∨(⌝Q ∧P ∧⌝Q ∧R ) ⇔(⌝P ∧Q ∧⌝R )∨(P ∧⌝Q ∧R ) ⇔⌝P ∧Q ∧⌝R ⇔T因此,王教授是上海人。

三、(10分)证明tsr (R )是包含R 的且具有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的最小关系。

证明 设R 是非空集合A 上的二元关系,则由定理4.19知,tsr (R )是包含R 的且具有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的关系。

离散数学考试试题(A卷及答案)

离散数学考试试题(A卷及答案)

离散数学考试试题(A卷及答案)离散数学考试试题(A卷及答案)⼀、(10分)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永真式、永假式、可满⾜式)?1)((P→Q)∧Q)?((Q∨R)∧Q) 2)?((Q→P)∨?P)∧(P∨R)3)((?P∨Q)→R)→((P∧Q)∨R)解:1)永真式;2)永假式;3)可满⾜式。

⼆、(8分)个体域为{1,2},求?x?y(x+y=4)的真值。

解:?x?y(x+y=4)??x((x+1=4)∨(x+2=4))((1+1=4)∨(1+2=4))∧((2+1=4)∨(2+1=4))(0∨0)∧(0∨1)1∧1?0三、(8分)已知集合A和B且|A|=n,|B|=m,求A到B的⼆元关系数是多少?A到B的函数数是多少?解:因为|P(A×B)|=2|A×B|=2|A||B|=2mn,所以A到B的⼆元关系有2mn个。

因为|BA|=|B||A|=mn,所以A到B的函数mn个。

四、(10分)已知A={1,2,3,4,5}和R={<1,2>,<2,1>,<2,3>,<3,4>,<5,4>},求r(R)、s(R)和t(R)。

解:r(R)={<1,2>,<2,1>,<2,3>,<3,4>,<5,4>,<1,1>,<2,2>,<3,3>,<4,4>,<5,5>}s(R)={<1,2>,<2,1>,<2,3>,<3,4>,<5,4>,<3,2>,<4,3>,<4,5>}t(R)={<1,2>,<2,1>,<2,3>,<3,4>,<5,4>,<1,1>,<1,3>,<2,2>,<2,4>,<1,4>}五、(10分) 75个⼉童到公园游乐场,他们在那⾥可以骑旋转⽊马,坐滑⾏铁道,乘宇宙飞船,已知其中20⼈这三种东西都乘过,其中55⼈⾄少乘坐过其中的两种。

离散数学期末试题A答案及评分标准

离散数学期末试题A答案及评分标准

--北京工商大学离散数学试卷(A)答案及评分标准题号 一 二三 四 五 六 七总分得分一、(30分)设A ={1,2,3,4},给定A 上二元关系R 如下:R ={<1,1>, <1,2>, <2,3>, <3,3>, <4,4>}请回答以下各问题:1.写出R 的关系矩阵. (3分)2.画出R 的关系图. (3分)3.求包含R 的最小的等价关系,并写出由其确定的划分. (6分)4.分别用关系矩阵表示出R 的自反闭包r (R )、对称闭包s (R ). (6分)5.求传递闭包t (R ).(写出计算步骤)(6分)6.求R 2的关系矩阵. (3分)7.集合A 上最多可以确定多少个不同的二元关系?说明理由。

(3分)[解] (1)⎪⎪⎪⎪⎪⎭⎫⎝⎛=1000010001000011R M 。

……(3分)(2) ……(3分)(3)法一:直接由等价关系与划分之间的一一对应可知,包含R 的最小等价关系为: {<1, 2>, <1, 3>, <2, 1>,<2, 3>, <3, 1> <3, 2>}∪I A , ……(3分) 对应的划分为{{1, 2, 3},{4}}. ……(6分) 法二:包含R 的最小的等价关系就是tsr (R ), 计算过程如下:⎪⎪⎪⎪⎪⎭⎫⎝⎛=⎪⎪⎪⎪⎪⎭⎫ ⎝⎛+⎪⎪⎪⎪⎪⎭⎫⎝⎛=+=100001000110001110000100001000011000010001000011)(E M M R R r,100001100111001110000110001100011000010001100011][)()()(⎪⎪⎪⎪⎪⎭⎫ ⎝⎛=⎪⎪⎪⎪⎪⎭⎫⎝⎛+⎪⎪⎪⎪⎪⎭⎫ ⎝⎛=+=T R r R r R sr M M M ,3,10001110111011110000110011100111000011001110011)]([)()()]([2≥=⎪⎪⎪⎪⎪⎭⎫ ⎝⎛=⎪⎪⎪⎪⎪⎭⎫⎝⎛⨯⎪⎪⎪⎪⎪⎭⎫ ⎝⎛=⨯=k M M M M k R sr R sr R sr R sr 从而,10000111011101111000011101110111100001110111011110000111011101111000011001110011432)]([)]([)]([)()(⎪⎪⎪⎪⎪⎭⎫ ⎝⎛=⎪⎪⎪⎪⎪⎭⎫ ⎝⎛+⎪⎪⎪⎪⎪⎭⎫ ⎝⎛+⎪⎪⎪⎪⎪⎭⎫ ⎝⎛+⎪⎪⎪⎪⎪⎭⎫ ⎝⎛=+++=R sr R sr R sr R sr R tsr M M M M M即}2,3,1,3,3,2,1,2,3,1,2,1{)(><><><><><><⋃=A I R tsr =包含R 的最小的等价关系, ……(3分) 故其对应的划分为{{1, 2, 3},{4}}. ……(6分) 法三:由于4=A ,包含R 的最小的等价关系就是4131211)()()()()()(----⋃⋃⋃⋃⋃⋃⋃⋃==R R R R R R R R I R rts R tsr A ,计算过程如下:⎪⎪⎪⎪⎪⎭⎫ ⎝⎛=⎪⎪⎪⎪⎪⎭⎫ ⎝⎛+⎪⎪⎪⎪⎪⎭⎫⎝⎛=+=-⋃100001100101001110000110000100011000010001000011][1TR R R R M M M ⎪⎪⎪⎪⎪⎭⎫⎝⎛=⎪⎪⎪⎪⎪⎭⎫⎝⎛=+=-⋃10000111011101111000011001010011)][(22)(21T R R R R M M M412131)()(33)(10000111011101111000011001010011)][(---⋃⋃⋃==⎪⎪⎪⎪⎪⎭⎫⎝⎛=⎪⎪⎪⎪⎪⎭⎫⎝⎛=+=R R R R T R R R R M M M M M 考试纪律承诺本人自愿遵守学校考试纪律,保证以诚信认真的态度作答试卷。

离散数学试卷06-07(上)A

离散数学试卷06-07(上)A

合肥学院2007至2008学年第二学期《离散数学》课程考试( A )卷计算机 系 06 级 网络工程 专业 学号 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22分)1.前提,,p q q r r ⌝∨⌝∨⌝的结论是(A.qB.p ⌝C. p q ∨D p q ⌝→2.集合A={1,2,3,4},下列关系R 中不是等价关系的是( ) A. {1,1,2,2,3,3}R =〈〉〈〉〈〉;B.{1,1,2,2,3,3,3,2,2,3}R =〈〉〈〉〈〉〈〉〈〉;C.{1,1,2,2,3,3,1,4}R =〈〉〈〉〈〉〈〉;D.{1,2,2,1,1,3,3,1,2,3,3,2}A R I =〈〉〈〉〈〉〈〉〈〉〈〉⋃。

. 3.下列语句中哪个是命题( )A.我正在说谎。

B. 5x y + 。

C.地球之外还存在有智慧的动物。

D.请勿践踏草地! 4.设F(x):x 是火车,G(x):y 是汽车,H(x,y):x 比y 快。

命题“某些汽车比所有的火车慢”的符号化公式是( ).(()(()(,)))A y G y x F x H x y ∃→∀∧ .(()(()(,)B y G y x F x H x y ∃∧∀→ .(()(()(,)))C x y G y F x H x y ∀∃→∧ .(()(()(,)D y G y x F x H x y ∃→∀→ 5.利用谓词的约束变元的更名规则和自由变元的代人规则,可将公式(()(,))(,)x P x Q x y R x y ∀→∧改写为( )。

.(()(,))(,)A x P y Q x y R z s ∀→∧ .(()(,))(,)B z P z Q z s R x s ∀→∧ .(()(,))(,)C x P s Q x s R x s ∀→∧ .(()(,))(,)D z P s Q z s R z s ∀→∧6.下列公式中正确的等价式是( )。

.()()A xA x x A x ∃⇔∃⌝ .()()B xA x x A x ⌝∀⇔∃⌝.(,)(,)C x yA x y y xA x y ∀∃⇔∃∀.(()())(()())D x A x B x x A x B x ∀∧⇔∀∨7.设{},(())A B P P A =∅=,以下不正确的式子是( )。

离散数学卷2016-2017第一学期A卷

离散数学卷2016-2017第一学期A卷

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卷(A)离散数学及其应用注意事项:1. 请考生按要求在试卷装订线内填写姓名、学号和年级专业。

2. 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答案。

3. 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装订线内填写无关的内容。

4.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p:他努力学习,q:他取得好成绩,则命题“如果他努力学习,他一定取得好成绩”的符号化为()。

A.q→p B.p→q C.p∨q D.p∧ q2.设论域是集合{a ,b},消去公式(∃x)P(x)→(∃y)Q(y)中的量词后得()。

A.P(a)→Q(a) B.P(b)→Q(b)C.(P(a)∧P(b))→(Q(a)∧Q(b)) D.(P(a)∨P(b))→(Q(a)∨Q(b)) 3.f是A到B的双射,则f满足()。

A.单射 B.满射 C.单射和满射 D.以上说法都不对4.设A={1,2,3},R={<1,1>,<2,2>,<1,2>,<2,1>,<2,3>,<3,3>}是A上的二元关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是反自反的B. R是对称的C.R是可传递的D. R是自反的5. N为自然数集,〈N,+〉(其中+为普通加法)不能构成()。

A.半群 B.独异点 C.交换半群 D.群6.设S={a, b},P(S)为S的幂集合,则P(S)×S = ()。

A. S×SB. S×P(S)C. {<S, a>, <S, b>}D. {<φ,a>, <φ,b>, <{a},a>, <{a},b>, <{b},a>, <{b},b>, <S,a>, <S,b>}7. 设A={1,2,3,4},R={<1,1>,<1,4>,<2,1>,<3,4>,<4,1>}为A上的二元关系,则R R 中有()个有序对。

离散数学试题(A卷答案)

离散数学试题(A卷答案)

离散数学试题(A卷答案)一、证明题(10分)1)((P∨Q)∧⌝(⌝P∧(⌝Q∨⌝R)))∨(⌝P∧⌝Q)∨(⌝P∧⌝R)⇔T证明: 左端⇔((P∨Q)∧(P∨(Q∧R)))∨⌝((P∨Q)∧(P∨R))(摩根律)⇔ ((P∨Q)∧(P∨Q)∧(P∨R))∨⌝((P∨Q)∧(P∨R))(分配律)⇔ ((P∨Q)∧(P∨R))∨⌝((P∨Q)∧(P∨R)) (等幂律)⇔T(代入)2)∀x(P(x)→Q(x))∧∀xP(x)⇔∀x(P(x)∧Q(x))证明:∀x(P(x)→Q(x))∧∀xP(x)⇔∀x((P(x)→Q(x)∧P(x))⇔∀x((⌝P(x)∨Q(x)∧P(x))⇔∀x(P(x)∧Q(x))⇔∀xP(x)∧∀xQ(x)⇔∀x(P(x)∧Q(x))二、求命题公式(⌝P→Q)→(P∨⌝Q) 的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10分)。

解:(⌝P→Q)→(P∨⌝Q)⇔⌝(⌝P→Q)∨(P∨⌝Q)⇔⌝(P∨Q)∨(P∨⌝Q)⇔(⌝P∧⌝Q)∨(P∨⌝Q)⇔(⌝P∨P∨⌝Q)∧(⌝Q∨P∨⌝Q)⇔(P∨⌝Q)⇔M1⇔m0∨m2∨m3三、推理证明题(10分)1)(P→(Q→S))∧(⌝R∨P)∧Q⇒R→S证明:(1)R 附加前提(2)⌝R∨P P(3)P T(1)(2),I(4)P→(Q→S) P(5)Q→S T(3)(4),I(6)Q P(7)S T(5)(6),I(8)R→S CP2) ∀x(P(x)∨Q(x)),∀x⌝P(x)⇒∃x Q(x)证明:(1)∀x⌝P(x) P(2)⌝P(c) T(1),US(3)∀x(P(x)∨Q(x)) P(4)P(c)∨Q(c) T(3),US(5)Q(c) T(2)(4),I(6)∃x Q(x) T(5),EG四、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内任意放置九个点,证明其中必存在三个点,使得由它们组成的三角形(可能是退化的)面积不超过1/8(5分)。

证明:把边长为1的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小正方形,则至少有一个小正方形内有三个点,它们组成的三角形(可能是退化的)面积不超过小正方形的一半,即1/8。

《离散数学》试卷A及答案

《离散数学》试卷A及答案

《离散数学》试卷(A)适用专业: 考试日期:试卷类型: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述哪一个不是命题?( ) A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系的一门必修课 B 、不存在最大偶数。

C 、若我有空,我就看书。

D 、请勿随地叶痰!2、设A={a,b,c},B={1,2,3},以下哪一个关系是从A 到B 的双射函数?( ) A 、f={<a,2>,<b,2>,<c,1>} B 、f={<a,3>,<b,1>,<c,2>} C 、f={<a,1>,<b,2>,<c,3>,<a,3>} D 、f={<a,1>,<b,2>,<a,3>}3.设<G, 。

>是群,且|G|>1,则下列命题不成立的是( )A.G 中有幺元B. G 中有零元C.G 中任一元素有逆元D. G 中除幺元外无其它幂等元 4、设A={}c b a ,,,则下列是集合A 的划分的是( ) A.{}{}{}c c b ,, B. {}{}{}c a b a ,,, C.{}{}c b a ,, D.{}{}{}c b a ,, 5.设集合A={a,{b}},下面四个命题为真的是A.a 包含于AB.φ∈AC.{b}包含于AD.φ包含于A 6、下列是命题公式p ∧(q ∨⌝r)的成真指派的是( ) A.110,111,100 B.110,101,011 C 所有指派 D.无 7、与一阶公式P(x)→VxQ(x)等值的公式是A.P(y)→VyQ(y)B.P(y)→VxQ(y)C.P(x)→VyQ(y)D.P(z)→VyQ(y)8、设A 和B 都是命题,则A →B 的真值为假当且仅当( ) A 、A 为0 ,B 为1 B 、A 为0 ,B 为0 C 、A 为1 ,B 为1 D 、A 为1 ,B 为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3分,共21分)1..设A={a,b,c},F 是A 上的二元关系,F={<a,c>,<b,a>,<c,b>},则其自反闭包为r(F)= 。

离散数学试题及答案

离散数学试题及答案

离散数学考试试题(A卷及答案)一、(10分)某项工作需要派A、B、C和D 4个人中的2个人去完成,按下面3个条件,有几种派法?如何派?(1)若A去,则C和D中要去1个人;(2)B和C不能都去;(3)若C去,则D留下。

解设A:A去工作;B:B去工作;C:C去工作;D:D去工作。

则根据题意应有:A→C⊕D,⌝(B ∧C),C→⌝D必须同时成立。

因此(A→C⊕D)∧⌝(B∧C)∧(C→⌝D)⇔(⌝A∨(C∧⌝ D)∨(⌝C∧D))∧(⌝B∨⌝C)∧(⌝C∨⌝D)⇔(⌝A∨(C∧⌝ D)∨(⌝C∧D))∧((⌝B∧⌝C)∨(⌝B∧⌝D)∨⌝C∨(⌝C∧⌝D))⇔(⌝A∧⌝B∧⌝C)∨(⌝A∧⌝B∧⌝D)∨(⌝A∧⌝C)∨(⌝A∧⌝C∧⌝D)∨(C∧⌝ D∧⌝B∧⌝C)∨(C∧⌝ D∧⌝B∧⌝D)∨(C∧⌝ D∧⌝C)∨(C∧⌝ D∧⌝C∧⌝D)∨(⌝C∧D∧⌝B∧⌝C)∨(⌝C∧D∧⌝B∧⌝D)∨(⌝C∧D∧⌝C)∨(⌝C∧D∧⌝C∧⌝D)⇔F∨F∨(⌝A∧⌝C)∨F∨F∨(C∧⌝ D∧⌝B)∨F∨F∨(⌝C∧D∧⌝B)∨F∨(⌝C∧D)∨F⇔(⌝A∧⌝C)∨(⌝B∧C∧⌝ D)∨(⌝C∧D∧⌝B)∨(⌝C∧D)⇔(⌝A∧⌝C)∨(⌝B∧C∧⌝ D)∨(⌝C∧D)⇔T故有三种派法:B∧D,A∧C,A∧D。

二、(15分)在谓词逻辑中构造下面推理的证明:某学术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是专家并且是工人,有些成员是青年人,所以,有些成员是青年专家。

解:论域:所有人的集合。

S(x):x是专家;W(x):x是工人;Y(x):x是青年人;则推理化形式为:∀x(S(x)∧W(x)),∃x Y(x)∃x(S(x)∧Y(x))下面给出证明:(1)∃x Y(x) P(2)Y(c) T(1),ES(3)∀x(S(x)∧W(x)) P(4)S( c)∧W( c) T(3),US(5)S( c) T(4),I(6)S( c)∧Y(c) T(2)(5),I(7)∃x S((x)∧Y(x)) T(6) ,EG三、(10分)设A、B和C是三个集合,则A⊂B⇒⌝(B⊂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级离散数学(2)期终考试试题(A 卷)
2008年1月12日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 )1. 若A - B = ∅,则A = B 。

( )2. 若A ⊆ B ,则P (A) ⊆ P (B),其中P (A) 为A 的幂集。

( )3. 若集合A 上的二元关系R 是反对称的,则R 2也是反对称的。

( )4. 若R 是集合A 上的二元关系,则st (R) = ts (R)。

( )5. 良序关系的逆关系必为良序关系。

( )6. 有限集A 上的满射f : A → A 必为双射。

( )7. 自然数的幂集P (N) 的基数等于实数 R 的基数。

( )8. 任何图均有偶数个奇结点。

( )9. 无向图G 有欧拉闭路 当且仅当 G 是欧拉图。

( )10. 若T 为阶大于2的树,则T 至少有一个结点的度数大于等于2。

二、设A = {a ,b ,c ,d} 上的二元关系1R 和2R 定义如下: (16分)
R 1 = {<a, b>, <b, c>, <c, d>, <d, a>}
R 2 = I A ∪ {<a, b>, <b, a>, <c, d>, <d, c> }
i ) 试分别指出1R 和2R 所具有的性质(即是否具有自反性、反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
和传递性这五种性质)。

ii ) 试求出R 12,21R R 和R 2+。

三、设R 为集合A 上的二元关系,证明: (16分)
1)若R 既是自反的,又是传递的,则R 2 = R 。

2)若R 是传递的,则R 2 也是传递的。

四、设〈A ,≤ 〉为偏序结构,函数f :A → P (A) 定义如下: (16分)
f (a) = { x | x ∈A 且x ≤ a }, 其中 a ∈A
证明:
1)f 为单射;
2)对任意a, b ∈A ,若a ≤ b ,则f (a) ≤ f (b)。

其中P (A)为A 的幂集。

五、求出下图G 的一个最小生成树。

(10分)
六、试求叶的权分别为2,3,5,8,13,21,34的最优叶加权二叉树及其叶加权路径长度。

(16分)
七、任选一小题 (6分)
1)设A 为有限集,f : A → A 为双射。

证明:存在自然数n ≥1使 f n = I A 。

2)设n 阶简单无向图G 的边数 )2)(1(21-->
n n m 。

证明:G 必为连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