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处治

合集下载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重车辙病害原因分析及处治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重车辙病害原因分析及处治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重车辙病害原因分析及处治摘要: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出现的车辙现象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处治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混凝土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前言我国的高速公路, 道路交通量增长非常迅猛,往往远远地超过了设计预期增长速度, 同时高速公路重车比例在不断提高, 车辆超载超限现象非常普遍, 这种交通条件对路面的破坏作用是非常严重的, 尤其会导致路面车辙的早期产生。

事实也表明, 在我省已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中, 车辙已成为继水损坏之后, 引起普遍关注的路面病害类型。

一、车辙的类型和特征根据形成机理,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车辙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 磨损型车辙: 这类车辙是面层表面受到轮胎磨耗形成的, 在我国通常发生在车辆爆胎, 钢轮直接作用在沥青混凝土面层上造成的划伤, 一般这些车辙无需作专门维修。

(2) 压缩型车辙: 这类车辙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凝土面层自身的压密形变造成的, 车辙形成“v”字型, 深度一般为5~10mm, 对道路的行车没有太大的影响。

(3) 结构型车辙: 这类车辙主要是由于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 或由于结构层压实不好或整体性不好, 尤其是路基承载能力不足引起的。

这类车辙往往横向较宽, 两侧没有明显隆起现象, 横断面成u 形( 凹型) , 常伴有裂缝, 并且短期内不会稳定, 随着时间的延续, 车辙深度及其它相关路面破坏会不断加剧。

(4) 流动型车辙: 这类车辙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凝土高温稳定性不足, 或货车超载严重, 引起沥青混凝土发生剪切变形产生的。

这类车辙有明显的隆起现象, 整个车辙断面形成“w”形, 深度达20~50mm, 严重时局部地段会出现大段松散破坏, 行车跳动感明显。

二、影响车辙形成的因素1 交通荷载条件车辆的渠化交通,重载车辆交通量的增加,超载车辆轮载的加重,增加了形成车辙的速率。

2 气候与水文条件路面温度对车辙产生很大影响。

路面常见病害及处治措施

路面常见病害及处治措施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上常见的病害一、裂缝类1、横向裂缝:荷载型裂缝:由于设计不当、施工质量低劣及车辆严重超载,致使沥青面层或半刚性基层内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其疲劳强度而开裂,非荷载型裂缝:沥青面层缩裂和基层反射裂缝。

2、纵向裂缝:一种情况是沥青面层分段摊铺时,两幅接茬处未处理好,在车辆荷载与大气因素作用下逐渐开裂;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路基压实度不均匀或由于路基边缘受水浸蚀产生不均匀沉陷而引起的。

3、不规则裂缝:主要表现为路基路面强度不足,特别是路面基层强度不足,基层被压碎开裂,造成路面产生不规则的裂缝。

以及路面基层强度不均匀、疲劳强度不足产生的开裂。

4、龟(网)裂:由于路面的整体强度不足而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路面出现横向或纵向裂缝后未及时封填,致使水分渗入下层,沥青在施工期间以及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老化也是导致沥青面层形成网裂的原因之一。

二、变形类1、车辙: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不合理,稳定性差或由于基层及面层施工时压实度不足,使轮迹带处的面层和基层材料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出现固结变形和侧向剪切位移引起,重载、超载车辆过多和高温也是产生车辙的重要原因。

2、沉陷:由于路基局部填筑不密实,当受到水的浸蚀而沉陷,造成的局部沉降;土质路堑排水不畅,路床下部路基过湿润而产生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局部下沉;路基或基层强度不足或填挖路基强度不一致,在车辆荷载作用下,路基或基层结构遭破坏而引起沉陷;桥头路面沉降不均匀而引起沉陷并与桥面发生错位。

3、搓板和波浪:路面组成材料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质量差,导致路面材料不足以抵抗车轮水平力的作用;路面基层强度不够,稳定性差;面层与基层之间存在不稳定的夹层,面层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推移变形而形成的波浪。

4、拥抱:主要原因有施工不当、面层沥青用量过多及沥青混合料面层材料级配差、推移破损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和面层局部强度不足或水稳性不好等原因产生。

三、松散类1、坑槽:坑槽通常是松散、龟裂等其他破损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处治

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处治
缝 。从 现场取样看 , 面层 裂缝 与基层 裂缝 上下贯 通 , 下宽 且 上窄 。
() 2 沥青混凝土 的温缩裂缝
更是明显。计算还表明, 面层顶面的弯沉和底面的弯拉应力
( 随着层 间结合 条件 的变 化 及基层 的分层而 迅速 增 大 , 变) 弯沉增 幅达 7 % , 0 应力 增幅超 过 10 , 变增幅达 7 % 一 0% 应 0 10 , 0 % 最终导致路面 面层破坏 。如沪 宁高速 公路 K 1 6 6 一K 5
维普资讯
20 0 7年 第 6期 ( 总第 10 6 期)
黑龙 江交 通科 技
HELO NGJANG I L I JAOTONG Jl KE
No 6。0 7 . 2 0
( u o1o S m N .6)
浅 谈 高速公 路沥 青 路 面病 害处 治
中图分类号 : 4 6 27 U 1 . 1
1 路 面 病 害 成 因 分 析
11 纵 向 裂 缝 .
文献标识码 : C
文章 编号 :0 8—38 ( 0 7 0 10 3 3 20 ) 6—05 o 0 4一 3
() 3 差异沉 降引起 横 向裂缝
在软土地基 与非软土地基交界处 、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变
杨 大 永
( 黑龙江省双佳 高速公路 扩建工程建设指挥 部 )

要 : 据寒 冷地 区高速公 路建 设和养护的实践分析 了高速公路 沥青路面各种病 害的成因 , 出 了各种病 根 提
害 的处治方法 , 并对 我 国今后 高速 公路建设 、 设计 、 工及管养等方 面提 出 了一些建议 。 施 关键词 : 高速公 路 ; 沥青混 凝土路面 ; 害处 治 病
路段 , 基层厚度为 3 i, 两层 铺 筑成 型 , 基层 仅 1 c 3G 分 n 上 2m

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特征及处治技术分析

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特征及处治技术分析
能 、 整度 等 性 能检 测 , 面 部 分检 测 结果 统计 如 下 表 所示 : 平 路
压结束后 , 表层 混合料含水量不 足 , 又没有及 时养生 , 或养生期
洒布透层沥青、 筑下封层或 防水层 后 , 铺 往往 容易被车轮粘走 ,
3 全 线 路 基排 水效 果 不 佳 。 . 2 部分 地 下 水位 较 高 的挖 方路 沥青混凝土路面 ; 病害分析 ; 处治方案
1 工 程 概 况
度 情况差别 比较大 , 局部路段 的结构强度不足情况很严重 , 而且
某高速公路是 国家重点干线公路的一段 ,面层 混合 料采用 同一施工段左 、 右幅的结构强度相差很大 , 右幅合格率明显低于
青 面层 芯 样 和试 块 进 行 室 内试 验 。
设计要求 。 基层质量差 的主要原因还是施工工期 紧, 面基层施 路
211 . 钻芯取样。对典型路段钻芯取样 , 主要存在 以下情况 : 工时各个工序的控制不到位 , . 芯样 基层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不 当。施工
& . 基层 、 底基层破坏情 况严重 , 基层存在 接触面破坏 、 样不完 时 , 芯 基层水泥稳定材料的含水量大 于最佳含水量 , 基层材料因水 整、 松散等情况 .. b砂砾垫层水 泥含 量低 、 散 :. 面层 混合料 分的挥发而产生不 同程度的干缩 , 松 c 下 形成 密集的横向裂缝 , 基层碾 的颗粒 已部分露 白、 芯样 的孑 隙明显可见 。 L 空隙率也大于设计值。
从面层芯样 的室 内试验结果来看 , 面层 空隙率偏大 , 下面层 间表层常忽干忽湿 , 容易导致上基层表面松散。在这种基层顶 面 21 .. 2车辙 、 抗滑性能 、 平整度 检测 。对全线进行 了车辙 、 抗滑性 造成脱皮或卷皮等破坏现象。 路面部分检 测项 目合格 率结果汇总表

沥青路面病害及处治措施

沥青路面病害及处治措施
应 变 随深 度 向下 而 递减 水 平 力作 用产 生 的应 力 、 应变 .随深度递 减 的速 率更 快 路面 面层 还 同时承
在 沥 青路 面 的维修养 护 中车 辙约 占8 0 %.是 沥
青路 面早期 损坏 的重要 形式 之一 车 辙 的产生 直接 导致路 面 的平整 度变差 ,从 而对 行车 的舒适 度 、安 全性 等产 生不利 的影 响 我 国高 速公 路沥青 路 面车
成 车辙 和推移 ;c ) 基层 施工 质 量差 ;d ) 在 施工 过程
力 可 自上 而下逐 渐减小 这 样 .在进 行路 面结 构组
合时 .各结构 层应按 强度 和刚 度 自上而下 递减 的规
律 安 排 .以使各 结 构层 材 料 的效 能得 到 充分 发 挥
但 沥青 路面各 层底 面的应 力状 态与 各层 之问 的连续
2 . 1 . 3 考 虑结 构层 的特点 路 面结构层 通 常是用 密实级 配 、嵌挤 以及 形成
面早 期 损坏 现 象 在 一 些高 填方 和 半 填半 挖 路段 , 碾压 机械很 难达 到需 要压实 的位 置而 使填 方路 堤 的
下部 无法压 实 .导致 沉陷 :有些 桥梁 桥 台的后 部填
步形成 坑槽
2 沥 青 路 面 常 见 病 害 应 对 措 施
2 . 1 优 化 路 面 结 构 组 合 设 计
普遍 存在 的问题 路 面裂 缝 的危害 在 于从 裂 缝 中不 断进 入水 使基层 甚 至路基 软化 .导 致路 面承 载力 下
降 ,产 生唧浆 、台阶 、网裂 ,加速 路面破坏
沉 陷 和严重 的纵 向开裂 .同时 由于路基 压实 度差 导 致 路基 强度 显著 降低 和路面 承载 能力 不足 而产 生路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分析及处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分析及处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分析及处治措施摘要: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问题是道路工程的质量通病之一,本文主要就公路沥青路面出现车辙、龟裂、泛油、推移、坑槽等常见病害,浅析其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病害,产生原因,处治措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量迅猛增加,特别是重型车辆逐年增多,车辆迅速大型化且超载严重,使公路路面面临严峻的考验。

很多公路沥青砼路面均出现车辙、龟裂、泛油、推移、坑槽等常见病害,这些病害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行车速度、行车安全,加大了汽车磨损,缩短了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影响了道路投资效益。

一、沥青路面常见病害产生的原因沥青路面病害出现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种类繁多,主要分析其产生纵横向裂缝、龟裂、车辙、沉陷、波浪拥抱、泛油、推移等常见病害的原因。

1.纵、横向裂缝问题裂缝是沥青砼路面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它的危害在于从裂缝中不断进入水份使基层甚至路基软化,导致路面承载能力下降,加速路面破坏。

1.1横向裂缝是与道路中线近似垂直的裂缝,有时伴有少量支缝。

其产生原因主要为沥青面层材料的低温收缩和沥青老化、基层裂缝导致面层的反射裂缝、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疲劳损坏造成路面开裂。

这种病害比较普遍,主要为沥青面层温度病害。

1.2纵向裂缝多位于行车道左右轮迹带及施工缝处,有的是不规则连续纵缝,走向基本与行车方向平行,裂缝长度与宽度不一,并且部分纵缝伴有不同程度的支缝、沉陷现象。

其产生原因主要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情况是沥青面层半幅摊铺时,两幅接茬处未处理好,在行车载荷作用下,易形成纵缝。

在半填半挖路基或路面加宽处,主要由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路基压实度不均匀或由于路基边缘受水侵蚀产生不均匀沉陷而引起。

2.龟裂问题龟裂在路面上表现为相互交错的小网格状裂缝,龟裂是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龟裂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路面会出现大面积的坑槽。

3.车辙与沉陷问题3.1车辙是由于行车荷载的重复作用以及气候(高温等)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一种永久性变形,表现为沿行车轮迹产生纵向大于10mm的带状凹陷。

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施工工艺

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施工工艺

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施工工艺标准目录1. 适用范围 (1)2. 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 (1)3. 施工准备 (1)3.1. 技术准备 (1)3.2. 人员与机具准备 (1)3.3. 材料准备 (2)3.4. 作业条件 (3)4. 施工操作工艺 (3)4.1. 工艺流程图 (3)4.2. 操作步骤及方法 (4)5. 质量标准 (12)5.1. 基本要求 (12)5.2. 实测项目 (12)6. 开放交通前的保护 (13)7. 质量记录 (13)8. 安全、环保措施 (13)8.1. 安全措施 (13)8.2. 环保措施 (15)1.适用范围本施工工艺适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路面龟裂、纵横向裂缝、唧浆等病害的处治。

其它等级公路的沥青路面病害处治可参照执行。

2.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1)《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2009)。

(2)《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 5142-2019)。

(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F/80-2017)。

(5)《高速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B13/T 1018-2009)。

(6)《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

(7)《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

(8)《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3450-2019)。

(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3.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3.1.1.测量准备(1)进场后依据设计图纸及时进行现场病害调查并放样划定挖补范围,如与设计不符及时组织业主、设计、监理到现场进行四方确认。

(2)配备必要的仪器及工具,如卷尺、钢尺、推距仪、照(摄)相机等。

3.1.2.试验准备(1)进场后,及时安装、调试试验设备,组建试验室,报安全质量监督部门备案。

(2)按规定对各种原材料抽样试验,检验材料的质量,并上报监理工程师检验,进行配合比设计并报批。

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处治及质量控制

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处治及质量控制

了解 该高速公 路使 用 现 状 , 路 面进 行 了全 线 和 主 对
要 病 害区段 的现 场调查 、 检测及 芯样 室 内试验 。
表 1 处治 路 段 结 构 设计 方 案
4 a S S改 性 沥 青 A 一 1 C m B C 3
4a S s改 性 沥 青 S m B MA一 1 3
哪个层 位 ( 车道 ) 就处 理到 哪个 层 位 ( 道 ) , 车 的原则 , 确定 各路段 处治 方案 。 参 考 国 内 的处 治工 程 实 例 、 高 速公 路 的病 害 此

1 路 面 病 害 调 查
原有 沥青 面层混合 料采 用 S p ra e沥青 混 合 u ep v
料设 计方 法设 计 , 面 层 为 4 a S p 1 , 上 m u 一 3 中面 层 为 5c u - 2 , m S p 0 下面层 为 7a S p 5 m u 一2 。为全 面
进 行 了重 点控 制 。 3 1 原 材料 控制 .
现 场制 造 的改 性 沥青 宜 随 配 随用 , 需作 短 时 间 保 存 , 运送 到 附 近 的工 地 时 , 用 前 必 须 搅 拌 均 或 使
匀 , 不发 生 离析 的状 态 下 使 用 。改 性 沥青 制 作 设 在 备 必 须设 有 随机采 集 样 品 的取 样 口 , 集 的试 样 宜 采 立 即在现 场灌 模 。在 施 工 过 程 中应 定期 取样 , 验 检 产 品质量 , 生离 析 等质 量 不 符 合 要 求 的改 性 沥 青 产 不 得使 用 。 检 测结 果表 明 : 次改性 前 沥青 质量 较差 , 项 二 多 指 标不 满 足要 求 。二 次 加工后 , 沥青 指标 得 到改善 , 质 量有 了 明显 的提 高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处治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的几种病害,简单分析了发生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几个原因,最后提出了处治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几个对策。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处治
引言
由于沥青路面初期的养护时间不长,且维修便利、防滑性高等优势,沥青路面的逐渐得到了普及,然而,由于不断的行车负荷、气候环境以及施工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沥青路面容易出现网状裂纹、纵横向裂纹、局部沉陷、开裂、坑槽等不良现象。

这大大增加了交通危害,影响行车安全和舒服性,使得维修、养护沥青路面工作也突显重要。

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的几种病害
1.1 裂缝
其为沥青路面发生概率最高的病害,可分为横向、纵向、网状裂缝,干扰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外观和安全性,促使水分渗入到沥青路面的内部,破坏内部结构。

1.2 车辙
此类病害分为流动性车辙、结构性车辙两部分,当沥青路面承受的荷载过大时,就会出现车辙问题。

1.3 坑槽、松散
当面层的材料未正确组合,施工的质量较差或者材料的黏结力不足时会导致面层混合料的集料之间黏结力不够而发生成片散开的问题。

而这些松散的材料在受到车轮后的真空吸力后或者受到风雨的影响而脱离路面,形成了大小不一的坑槽。

究其原因在于沥青路面的结构遭到了破坏,常会发生路面松散,而初期的坑槽比较大,且受到来自荷载以及车辆压力等多种作用力后,会导致坑槽被破坏的速度逐渐加快,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失去稳定性,行车的风险大大增加。

1.4 泛油
此类病害破坏了沥青路面的表层结构,影响到结构的安全和强度,泛油不均匀的分布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表层,干扰路面结构的压实度,促使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面临很大的结构风险,不利于通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5 沉陷
发生沉陷的主要原因在于未能较好地压实路基,或者地基的土质较差,受到来自地下水的入侵后,路基不够稳定以及受到行车荷载等多种作用力后,发生了竖向的变形,使得路面局部出现了下沉。

而路面结构所具有的变形能力难以承受大的弯曲变形后,路面则会出现裂缝,最终形成了网裂。

1.6 雨水损害
雨水损害指的是雨水透过路面面层渗入到结构层后对路面产生的破坏现象。

当雨水渗入表面层后,在车辆荷载重复作用下,沥青膜从底部开始剥落,逐渐向上扩展,碎石上沥青不断脱落,导致沥青混凝土失去强度,从而形成网裂。

网裂不断发展,特别在降雨过程中,行驶的车辆带走松散的碎石,网裂的地方就形成了坑洞。

随着时间推移,坑洞逐渐演变,最后造成路面大面积塌陷。

1.7桥面推移
由于桥面水泥混凝土铺装层与沥青混凝土面层之间摩擦力小,沥青混合料在
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沿桥面的纵向发生位移,形成推移。

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原因研究
第一,因为热稳定性因素的影响。

在高温天气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由于被
车辆多次碾压,其荷载力和承受力会大大降低,一旦大于沥青混合料的最高稳定度,就会导致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流动,长时间下去会形成车辙。

第二,水稳定
性的影响。

高速公路路面在温度高的天气下,容易受到动荷载作用的影响。

随着
高速公路沥青的不断上浮,高速公路混凝土稳定性相应地不断降低,高速公路路
面层也受损。

第三,受到路基强度和路面稳定性的影响。

如果高速公路路基强度
不够强的话,也会导致沥青路面病害出现。

导致路基强度降低的原因比较多,主
要有软基处理不当、相应的压实度不达标等。

第四,路面养护不到位。

很多高速
公路之所以出现路面病害,就是因为养护工作没有做好,并没有开展定期的养护,或者没有及时做好降温和遮盖,导致路面收到暴晒最后发生开裂。

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处治
3.1材料控制
沥青路面之所以会产生裂缝,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在低温情况下,沥青本身
收缩而引发的裂缝出现。

因此,在选择沥青材料的时候,其标准是延伸度大、低
温劲度小、含蜡量低以及温度敏感性差的沥青材料。

除此之外,对于沥青面层的
矿料以及混合料也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控制,确保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优良,这样
能够极大地减少沥青路面裂缝的出现。

3.2车辙和推移成因及处治方法
在高速公路上,会出现交通渠道化的现象。

由于路面行车的车辆的动荷载的
反复作用行车轮迹会不断被压实。

时间一长,会形成辙槽。

而且现在的重车多半
都会超载,使之对路面的压力更大,形成车辙,最后产生推移。

其它原因还包括
施工质量不高,沥青的耐高温性差等。

辙槽与车辙推移的治理方法不同。

对于长超30m,宽深8mm的辙槽.并且
在其上行驶时会明显感受到颠簸的,那么就需要对路面进行上面层的铣刨,之后
再进行摊铺。

某些车槽,其深度或许会有2cm之多,遇到这种现象时则需采取与
上述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理。

车辙推移的处治方法一般是先处理被破坏的基层.然
后再进行重新摊铺。

3.3坑槽类修补处治措施
一般来说,对于已出现坑槽类病害的高速公路路面的修补措施分为3步:
首先,结合沥青路面面层实际损伤度进行开挖,要求修补边界最低要达到破
损边缘10cm以上;接着用切割机沿修补边界切割成规则的修补区,切割深度应
把握在10cm。

有些部位不可以使用铣刨机铣刨的,对其处理可以采用破碎机;
铣刨结束后,对所有裂纹、碎裂等损坏部位做好清除。

其次,开挖后,应测定基层强度,判断有无破损情况存在,主要利用回弹仪
对开挖后基层强度进行测量,对基层是否存在破损底的情况进行判断,对于开挖
基层有破损的地方,测定继续进行,一直到满足基层强度为止。

第三,以配合比为依据,对沥青路面快速修复材料采用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
进行拌和,应当保障在3~5min内对修复材料完成搅拌,在拌合材料以后,向处
理好的坑槽内及时倒入,并立即展开相关的后续工作。

3.4泛油治理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泛油病害,其在处治上工艺简单。

路面泛油的面积
小.利用高温加热的方法,铲除沥青路面上泛出的油。

处理好后,把碎石子、石
屑的混合物,在高温软化的条件下,压入到沥青路面内,提高沥青路面的强度和
稳定性,路面稳定后通车即可。

路面泛油量和泛油面积比较大时,会影响到通车
的安全,修复时,需要暂时停止通车,处理好后在通车,以此来提高路面的结构
水平,保障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质量和性能。

3.5 用好其他修复处治措施
(1)微表处修复措施
微表处为用适当级配的石屑或砂、填料,沥青混合材料由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加入水和外掺剂,进行流动态搅拌而得到的。

沥青封层就是把沥青混合材料
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而形成的。

微表处的特点是可以充分利用旧路价值,保护原
来的路面,同时,具有交通干扰小和施工迅速等优势。

(2)超薄磨耗层修复措施
超薄磨耗层是用专用机械完成薄层热拌沥青混合料摊铺的道路养护新技术,
可以迅速改善路面的松散、坑槽、摩擦系数降低、老化等病害,提高路用性能,
可快速开放交通。

总厚度在1.5~2.5cm之间。

(3)就地热再生修复措施
采取这种修复方法,材料能够全部使用,不产生垃圾,节约且环保。

采用这
种技术对路面进行修复时,即使是原路面的材料也可以通过加入添加剂来恢复旧
材料的性能,使其达到使用要求,这就能使混合料没有任何的浪费,增加混合料
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的节约材料与成本。

4 结束语
总之,由于沥青铺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所在,所以很难因为一些缺点而放弃使
用那么就应该积极分析问题并采取措施来应付这些问题.这样才能使沥青铺面使
用更加广泛、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苗家喜.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处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Ol6.5(1O):81~82.
[2]杨阳.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对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7,39(1):128~l30.
[3]邵宝家.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主要病害及预防性养护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5,3(2):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