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第3讲习题及解析
计算机导论试卷第3章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计算机导论试卷第3章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三章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一般分为( )两大部分。
A、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B、操作系统和计算机语言C、程序和数据D、DOS和Windows2.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有作业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进程管理和( )。
A、打印管理B、磁盘管理C、存储管理D、A和B3.系统软件包括( )。
A、文件系统、WPS、DOSB、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C、WPS,UNIX, DOSD、操作系统、数据库文件、文件系统4.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是( )。
A、操作系统B、语言处理程序C、工具软件D、数据库管理系统5.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的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作( )。
A、编译B、连接C、运行D、重定位6. CPU输出数据的速度远远高于打印机的打印速度,为解决这一矛盾,可采用( )A、并行技术B、缓冲技术C、虚拟存储器技术D、覆盖技术7.应用软件是指( )。
A、所有能够使用的软件B、能被各应用单位同时使用的软件C、所有微机上都应使用的基本软件D、专门为某一应用目的而编写的软件8.某公司的工资管理程序属于( )。
A、系统程序B、应用程序C、工具软件D、文字处理软件9.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程序是( )。
A、命令文件B、汇编语言程序C、机器语言程序D、源程序10.现代操作系统中引入了( ),从而使并发和共享成为可能。
A、单道程序B、磁盘C、对象D、多道程序11.能够把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翻译为目标程序的系统软件称为( )。
A、解释程序B、编译程序C、汇编程序D、操作系统12.以下著名的操作系统中,属于多用户、分时系统的是( )。
A、DOS系统B、UNIX系统C、Windows NT系统D、OS/2系统13.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
A、系统吞吐量小B、CPU利用率不高C、资源利用率低D、无交互能力14.所谓(),是指将一个以上的作业放入内存储器,并且同时处于运行状态,这些作业共享处理机的时间和外围设备等资源。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计算思维》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计算思维》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计算、计算机与计算思维............................. 第2章数据的计算基础计算机硬件系统第4章操作系统基础 (11)第5章算法与数据结构 (13)第6章程序设计及软件工程基础 (17)第7章数据库技术 (19)第8章计算机网络 (22)第9章信息安全与职业道德 (24)第10章计算软件第11章办公软件Office 2010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部28 292015年9月第1章计算、计算机与计算思维1.1举例说明可计算性和计算复杂性的概念。
答:对于给定的一个输入,如果计算机器能在有限的步骤内给出答案,这个问题就是可计算的。
数值计算、能够转化为数值计算的非数值问题(如语咅、图形、图像等)都是可计算的。
汁算复杂性从数学上提出计算问题难度大小的模型,判断哪些问题的讣算是简单的,哪些是困难的,研究计算过程屮时间和空间等资源的耗费情况,从而寻求更为优越的求解复杂问题的有效规则,例如著名的汉诺塔问题。
1.2列举3种电子计算机岀现之前的计算工具,并简述其主要特点。
答:(1)算盘通过算法口诀化,加快了计算速度。
(2)帕斯卡加法器通过齿轮旋转解决了自动进位的问题。
(3)机电式计算机Z・l,全部采用继电器,第一次实现了浮点记数法、二进制运算、带存储地址的指令等设计思想。
1.3简述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及各时代的主要特征。
答:第一代一一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4年)。
这个时期的计算机主要釆用电子管作为运算和逻辑元件。
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带。
在软件方面,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写程序。
程序的编写与修改都非常繁琐。
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和工程计算。
第二代一一晶体管计算机(1954—1964年)。
计算机逻辑元件逐步由电子管改为晶体管, 体积与功耗都有所降低。
主存储器采用铁脸氧磁芯器,外存储器釆用先进的磁盘,汁算机的速度和可靠性有所提高。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第讲习题及解析

的问题,人和算法也解决不了; (E)上述有不正确的。
<q, X, Y, R, p> <q, X, Y, L, p> <q, X, Y, N, p>
模拟练习题
战德臣 教授
2、关于“图灵机”和“计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A|B|C|D) (A)计算就是对一条两端可无限延长的纸带上的一串0和1,一步一步地执行指 令,经过有限步骤后得到的一个满足预先规定的符号串的变换过程; (B)“数据”可被制成一串0和1的纸带送入机器中进行自动处理,被称为数据纸 带;处理数据的“指令”也可被制作成一串0和1的纸带送入机器中,被称为程序纸 带;机器一方面阅读程序纸带上的指令,并按照该指令对数据纸带上的数据进行 变换处理。 (C)计算机器可以这样来制造:读取程序纸带上的指令,并按照该指令对数据纸 带上的数据做相应的变换,这就是图灵机的基本思想; (D)上述有不正确的。
第4讲-习题解析
战德臣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OK ZhanDC
Research Center on Intelligent Computing for Enterprises & Services,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下一 状态 S2 S2 S2 S3 S3 S3 S1 S2 S2 S2 S3 S3 … S3 S3 … S1 S4 S4 S4 S5
计算机思维导论第三章课件

算法 基础
3.3 算法的设计
③设计算法 设计算法是将算法具体化,即设计出算法的详细规格说明。 也就是,首先确定算法所需要的数据结构,然后结合具体问题的 特性来选择算法的设计策略,最后根据算法设计技术的原理描述 算法的具体流程(流程图、伪代码和程序设计语言等)。 ④分析算法 对所设计出的算法进行复杂性分析,考察其在时间和空间方 面的计算开销。若算法在某些环节的计算开销较大,可有针对性 地改进该环节,若整个算法的计算开销太大,则需要返回第③步 重新考虑采用新的算法设计技术来求解该问题。 ⑤编程实现 采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将设计好的算法实现出来。
4/60
二、算法的定义
算法 基础
3.1 算法的概念
确定性:算法中每一个步骤都是清晰的、无歧义 有穷性:算法必须在有限步内终止 输 入:有零个或多个输入,作为初始状态 输 出:有一个或多个输出,作为计算结果 可行性:算法中的操作可通过有限次基本运算来实现
三、算法的特征
判断一个算法的好坏主要依据如下标准: 正确性:在合理输入下能在有限时间内得出正确结果 可读性:算法主要是为了人的阅读与交流,其次执行 健壮性:算法应具备检查错误和对错误进行处理能力 效 率:算法执行时所需计算机资源的多少
[案例二]1202年,意大利数学家斐波纳契出版了他的算盘全书。 他在书中提出了一个关于兔子繁殖问题:如果一对兔子每月能生 一对小兔(一雄一雌),而每对小兔在它们出生后的第三个月里, 又能开始生一对小兔,假定在不发生死亡的情况下,由一对出生 的小兔开始,50月后会有多少对兔子?
回溯法是求解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算法,很多无法使用贪 心算法和动态规划算法进行求解的问题,都可以使用回溯算法 进行求解,并且可以保证得到问题的最优解。
计算机思维导论课程 第3章-计算平台练习题-带答案

1. 请你将下列控制器的功能按照指令执行过程顺序进行排列。 ( )完成指令操作码译码 ( )解释执行该指令 ( )从主存取出指令 ( )产生相关的操作控制信号
答案:2、4、1、3 2. 已知一个具有 14 位地址和 8 位数据的存储器,回答下列问题:
(1)该存储器能存储多少字节的信息? (2)如果存储器由 8K×4 位 RAM 芯片组成,需要多少片? 答案: (1)该存储器能存储的字节个数是 214= 24×210 = 16KB。 (2)该存储器能存储的总容量是 16KB,若由 8K×4 位 RAM 芯片组成,需要的片数为(16K ×8)/(8K×4)= 4 片 3. 将以下授权类型与各自的软件详情进行匹配。
D:存贮器按内容选择地址
答案:B
17. 在下列关于虚拟内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一个程序的大小超过了计算机所拥有的内存容量,则该程序不能执行。
B:在 Windows 中,虚拟内存的大小是固定不变的。
C:虚拟内存是指模拟硬盘空间的那部分内存。
D:虚拟内存的最大容量与 CPU 的寻址能力有关。
《计算思维导论 第 3 章 课后练习》
第 3 章 计算平台
一、单选题
1. 通常计算机硬件由输入设备、【 】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A:控制器、运算器、寄存器 B:控制器、寄存器、存储器
C: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D:寄存器、存储器、运算器
答案:C
2. CPU 即中央处理器,包括【 】。
A:运算器和控制器 B:控制器和存储器 C:内存和外存 D:运算器和存储器
答案:A
3. 一般情况下,外存储器中存储的信息,在断电后【 】。
A:局部丢失 B:大部分丢失 C:全部丢失 D:不会丢失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课件第3章

3.1 面向过程的程序开发 3.2 面向对象程序开发 3.3 程序错误和异常 3.4 软件工程
3.1 面向过程的程序开发
面向过程的模型把问题求解看作对于数据施加一系列操 作的过程。因此,面向过程的程序描述的核心内容是: 数据与操作过程。
3. 别名——引用(reference)
在C++等语言中引入了别名机制,即可以为 常量或变量起一个别名,分别称为右值引用 和左值引用。
4. 含有操作符的表达式
含有操作符的表达式是操作符与表达式的合 法组合,即这类表达式的值是通过一定的操 作得到的,如number1 + 3、number + munber2等。这个定义是递归的,即组合可 以是多层次的,如number = number + munber2等。这时,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当表 达式中有两个及其以上的操作符时,哪个操 作符具有操作的优先权。
代码3.1 交换两个变量的值的代码段。
// 变量a、b、temp是三个相同类型的变量,且变量a、b已经有确定的值
temp = a;
// 语句1
a = b;
// 语句2
b = temp;
2)算术操作符与算术表达式
C语言提供的用于支持算术运算的7个操作符
符号 意义 操作数个数 操作数类型
+ 正号
3.1.1 数据类型 3.1.2 标识符及其声明 3.1.3 表达式 3.1.4 操作符与表达式求值规则 3.1.5 语句及其流程控制 3.1.6 组织过程 3.1.7库函数与头文件 3.1.8 派生数据类型
计算思维与计算机导论试题及答案

计算思维与计算机导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1分)1.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书目约每18个月会增加( A )倍。
A.1 B.2 C.3 D.42.为了避免混淆,二进制数在书写时常在后面加字母( A )。
A.H B.O C.D D.B3.以下四个数字中最大的是( B )。
A.(101110)2 B.52 C.(57)8 D.(32)164.图像数据压缩的目的是为了(B )。
A.符合ISO标准B.减少数据存储量并便于传输C.图像编辑的方便D.符合各国的电视制式5.为了避免混淆,十六进制数在书写时常在后面加字母(A )。
A.H B.B C.O D.D6.现代计算机结构中的总线不包括( D )。
A.地址总线 B.数据总线 C.控制总线 D.快速总线7.“32位计算机”中的32指的是( B )。
A.计算机型号B.机器字长 C.内存容量 D.存储单位8.为了避免由于CPU的处理速度远超过内存而使得CPU经常处于等待状态,可以采用( A )。
A.高速缓存 B.多核C.内存D.硬盘9.( B )接在计算机的主板上,将计算机的信息输出到显示器上显示。
A.显示器B.显卡C.网卡D.声卡10.以下关于硬件和软件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硬件和软件互相依存B.软件和硬件无严格界限C.硬件和软件协同发展D.没有硬件,软件也可以执行11.要使一台计算机能完成最基本的工作,则( B )是必需的。
A.诊断程序B.操作系统C.图像处理程序D.编译系统12.( A )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所有软件、硬件资源的程序。
A.操作系统B.诊断程序C.语言处理程序D.服务性程序13.( A )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值不能改变的量,。
A.常量B.变量C.数组D.函数14.( C )负责将Java语言的字节码文件翻译成特定平台下的机器码然后运行。
A.汇编程序B.编译程序 C.Java虚拟机D.构件化语言15.( B )是解决一个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步骤。
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第 讲习题及解析

第2讲-习题解析Research Center on I ntelligentC omputing for E nterprises & S ervices,H arbin I nstitute of T echnology战德臣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OKZhanDC战德臣教授1、易经是用0和1符号化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典型案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B|C|D。
(A)易经既是用0和1来抽象自然现象,同时又不单纯是0和1,起始即将0和1与语义“阴”和“阳”绑定在一起;(B)易经本质上是关于0和1、0和1的三画(或六画)组合、以及这些组合之间相互变化规律的一门学问;(C)易经仅仅是以自然现象为依托,对人事及未来进行占卜或算卦的一种学说;(D)易经通过“阴”“阳”(即0和1)符号化,既反映了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又能将其映射到不同的空间,反映不同空间事务的变化规律,例如人事现象及其变化规律。
战德臣教授2、易经的乾卦是从“天”这种自然现象抽象出来的,为什么称其为“乾”而不称其为“天”呢?_____。
(A|B|C|D)(A)易经创作者故弄玄虚,引入一个新的名词,其实没有必要;(B)易经的“乾”和“天”是不同的,“乾”是一种比“天”具有更丰富语义的事物;(C)“天”是一种具体事物,只能在自然空间中应用,若变换到不同空间应用,可能会引起混淆;而“乾”是抽象空间中的概念,是指具有“天”这种事务的性质,应用于不同的空间时不会产生这种问题;(D)易经创作者依据阴阳组合的符号特征,选择了更符合该符号的名字“乾”。
战德臣教授000001 →000010→000100→001000 “左移”010100 →101011; 110011 →001100 “取反”3、易经的符号化案例,启示我们________。
(A|B|C|D|E )(A)社会/自然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是符号化,即利用符号的组合及其变化来反映社会/自然现象及其变化,将看起来不能计算的事物转换为可以计算的事物;(B)任何事物只要符号化,就可以被计算;(C)符号化,不仅仅是数学符号化;任何事物都可以符号化为0和1,也就能进行基于0和1的运算;(D)符号的计算不仅仅是数学计算,符号的组合及其变化同样也是一种计算,这种计算可以基于0和1来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习题解析Research Center on I ntelligentC omputing for E nterprises & S ervices,H arbin I nstitute of T echnology战德臣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OKZhanDC战德臣教授1、关于计算系统与程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B|C|D)(A)只有用计算机语言编写出来的代码才是程序,其他都不能称其为程序;(B)构造计算系统是不需要程序的,程序对构造计算系统没有什么帮助;(C)任何系统都需要程序,只是这个程序是由人来执行还是由机器自动执行,可以由机器自动执行程序的系统被称为计算系统;(D)程序是用户表达的随使用者目的不同而千变万化的复杂动作,不是使用者实现的而是需要计算系统事先完成的。
战德臣教授2、关于程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B|C|D)(A)“程序”是由人编写的、以告知计算系统实现人所期望的复杂动作;(B)“程序”可以由系统自动解释执行,也可以由人解释由系统执行;(C)普通人是很难理解“程序”的,普通人也和“程序”无关;(D)“程序”几乎和每个人都有关系,如自动售票系统、自动取款机等。
战德臣教授3、关于程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B|C|D|E)(A)程序的基本特征是复合、抽象与构造;(B)复合就是对简单元素的各种组合,即将一个(些)元素代入到另一个(些)元素中;(C)抽象是对各种元素的组合进行命名,并将该名字用于更复杂的组合构造中;(D)程序就是通过组合、抽象、再组合等构造出来的;(E)上述说法有不正确的。
战德臣教授4、一般而言,设计和实现一个计算系统,需要设计和实现_____。
(A|B|C|D)(A)基本动作和程序;(B)基本动作和控制基本动作的指令;(C)基本动作、控制基本动作的指令和一个程序执行机构;(D)基本动作、控制基本动作的指令和程序。
战德臣教授5、一般而言,一个较高抽象层次计算系统是可这样实现的,即__。
(A|B|C|D|E)(A)将较低抽象层次的重复性组合,命名为较高抽象层次的指令;(B)利用较高抽象层次的指令进行复合、抽象与构造,即形成高抽象层次的程序;(C)高抽象层次的程序通过其程序执行机构解释为高抽象层次的指令及其操作次序;(D)高抽象层次的指令被替换为低抽象层次的程序,再由低抽象层次的程序执行机构解释并执行。
(E)上述A-D全部。
战德臣教授6、熟悉下列运算组合式(前缀表达式),其中结果为56的是_____。
(A|B|C|D)(A) (* 7 (+ 5 2));(B) (* (+ 5 3) (+ 5 2));(C) (+ 20 (+ 6 6));(D) (-(* 9 8) (-20 2))。
(运算符操作数1 操作数2)(运算符2 操作数a 操作数b)(运算符(运算符2 操作数a 操作数b)操作数2)(-(* 9 8) (-20 2)) (-72 18)54(* (+ 5 3) (+ 5 2));(* 8 7);56战德臣教授7、对于计算式,其正确的运算组合式(前缀表示法)为_____。
(A|B|C|D)(A) (/ (+ 10 / 20 + 8 4) (+ * 3 6 * 8 2 ));(B) ((10 + (20 / (8 + 4))) / ((3 * 6) + (8 * 2)));(C) (/ (+ 10 (/ 20 (+ 8 4))) (+ (* 3 6) (* 8 2)));(D) (/ (/ 20 (+ 10 (+ 8 4))) (* (+ 3 6) (+ 8 2)))。
(运算符操作数1 操作数2)(运算符2 操作数a 操作数b)(运算符(运算符2 操作数a 操作数b)操作数2)( / 操作数1 操作数2) ( / (+ 10 操作数a2)(+ 操作数a3 操作数a4 )) ( / (+ 10 (/ 20 (+ 8 4)))(+ 操作数a3 操作数a4 )) ( / (+ 10 (/ 20 (+ 8 4)))(+ (* 3 6)(* 8 2)))战德臣教授8、请用define运算,定义一个过程实现计算a3,其正确定义的过程为_____。
(A|B|C|D)(A) (define cube a (* a a a));(B) (define (cube x) (* x x x));(C) (define (cube a (* a a a)));(D) (define (cube a) (* x x x))。
(运算符操作数1 操作数2)(define 操作数1 操作数2)(新运算符操作数a1 操作数a2 …)(define (新运算符操作数a1 操作数a2 …)( 运算组合式P ) )战德臣教授9、已知一个新运算被定义为(define (newCalc x y) (* (+ x 1) (* y 2))),问newCalc可以完成的计算功能为_____。
(A|B|C|D)(A)(x+1)+2y;(B)(x+1)*2y;(C)(x+1) +(y+2);(D) (x+1)*(y+2)。
(define (新运算x) (关于x的运算式P))(define (newCalc x y) (* (+ x 1) (* y 2)))(* (+ x 1) (* y 2))(x+1)*(y*2),即(x+1)*2y(I) (define (newCalc x y) (+ (+ x 1) (* 2 y) ))(II) (define (newCalc x y) (* (+ x 1) (+ 2 y) ))(III)(define (newCalc x y) (+ (+ x 1) (+ 2 y) ))战德臣教授10、已知一个新运算被定义为(define (newCalc x y) (* (+ x 1) (* y 2))),问正确使用了newCalc并得到正确结果的为_____。
(A|B|C|D)(A) ((newCalc) (4 5)),其结果为50;(B) (newCalc 4),其结果为40;(C) (newCalc 4 5),其结果为50;(D) (newCalc 2 3),其结果为21。
(define (新运算x)(关于x的运算式P))(newCalc x y)(* (+ x 1) (* y 2))(* (+ x 1) (* y 2)) (* (+ 4 1) (* 5 2)) (* 5 10)50(* (+ x 1) (* y 2)) (* (+ 2 1) (* 3 2)) (* 3 6)18战德臣教授11、已知一个新运算被定义为(define (newCalc x y) (* (+ x 1) (+ y 1))),问(newCalc (newCalc (newCalc 1 1) 2) 3)的计算结果为_____。
(A|B|C|D) (A) 6 ;(B) 13;(C) 64;(D) 24。
(define (新运算x)(关于x的运算式P))(newCalc x y)(* (+ x 1) (+ y 1))(newCalc (newCalc (newCalc 1 1) 2) 3)(newCalc (newCalc (* (+ 1 1) (+ 1 1))2) 3)(newCalc (newCalc 42) 3)(newCalc (* (+ 4 1) (+ 2 1))3)(newCalc 153)(* (+ 15 1) (+ 3 1))(* 16 4)64战德臣教授12、已知一个新运算被定义为(define (newCalc x y) (* (+ x 1) (+ y 1))),问(newCalc (newCalc (newCalc 1 1) (newCalc 1 1)) (newCalc 1 1))的计算结果为_____。
(A|B|C|D)(A) 1 ;(B) 64;(C) 130;(D) 8。
(define (新运算x)(关于x的运算式P))(newCalc x y)(* (+ x 1) (+ y 1))(newCalc (newCalc (newCalc 1 1) (newCalc 1 1)) (newCalc 1 1))(newCalc (newCalc (* (+ 1 1) (+ 1 1)) (* (+ 1 1) (+ 1 1))) (* (+ 1 1) (+ 1 1))) (newCalc (newCalc 4 4) 4)(newCalc (* (+ x 1) (+ y 1))4)(newCalc (* (+ 4 1) (+ 4 1))4)(newCalc 254)(* (+ x 1) (+ y 1))(* (+ 25 1) (+ 4 1))(* 26 5)130战德臣教授13、已知一个运算被定义为(define (firstCalc x) (* x x)),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定义新运算secondCalc为x2+y2+z2,下列运算组合式书写正确的是_____。
(A|B|C|D)(A) (define secondCalc (+ (firstCalc x) (firstCalc y) (firstCalc z)));(B) (define (secondCalc x y z) (+ firstCalc x y z));(C) (define (secondCalc x y z) (+ (firstCalc x) (firstCalc y) (firstCalc z)));(D) (define secondCalc x y z (+ (firstCalc x) (firstCalc y) (firstCalc z)))。
(E) (define (secondCalc x y z) (+ (firstCalc x) (firstCalc x) (firstCalc x)))。
(define (新运算x)(关于x的运算式P))(firstCalc x)(* x x)(secondCalc x y z)(+ (firstCalc x) (firstCalc y) (firstCalc z))(define (secondCalc x y z)(+ (firstCalc x) (firstCalc y) (firstCalc z)))战德臣教授14、已知一个运算被定义为(define (firstCalc x) (* x x)),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定义新运算为(define (secondCalc x) (firstCalc (firstCalc (firstCalc x)))),问secondCalc表达的运算功能为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