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相似全章测试 西城区学习
九年级数学第27章(相似)单元测试试卷

九年级数学(下)第二单元自主学习达标检测A 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一、填空题(共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1.等腰三角形ABC 和DEF 相似,其相似比为3:4,则它们底边上对应高线的比为 . 2.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为1:2,则它们的面积比是_______.3.如图,小伟在打网球时,击球点距离球网的水平距离是8米,已知网高是0.8米,要使球恰好能打过网,且落在离网4米的位置,则球拍击球的高度h 为 米.4.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那么△ADE 与四边形DBCE 的面积之比是 .5.大矩形的周长是与它位似的小矩形的2倍,小矩形的面积是5cm 2,大矩形的长为5cm ,则大矩形的宽为 cm .6.如图,在河两岸分别有A 、B 两村,现测得A 、B 、D 在一条直线上,A 、C 、E 在一条直线上,BC //DE ,DE =90米,BC =70米,BD =20米.则A 、B 两村间的距离为 . 7.如图,在△ABC 中,BC =a ,B 1、B 2、B 3、B 4是AB 边的五等分点;C 1、C 2、C 3、C 4是AC •边的五等分点,则B 1C 1+B 2C 2+B 3C 3+B 4C 4=_________. 8.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DE ∥BC .如果AD =8,DB =6,EC =•9,•那么AE =________. 9.已知△ABC ∽△A ′B ′C ′,S △ABC :S △A `B `C `=1:9,其中△ABC 的周长为18cm ,那么,△A ′B ′C ′的周长是________cm . 10.在△ABC 和△A ′B ′C ′中,有下列条件:①````AB BC A B B C =;②````BC ACB C A C =;③∠A =∠A ′;④∠B =∠B ′;•⑤∠C =∠C ′.如果从中任取两个条件组成一组,那么,能判断△ABC ∽△A ′B ′C ′的共有_______组. 11.如图,已知∠1=∠2,若再增加一个条件就能使结论“AB ·DE =•AD ·BC ”成立,则这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第6题第3题第4题12.为了测量校园水平地面上一棵不可攀的树的高度,学校数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的探索:根据《科学》中光的反射定律,利用一面镜子和一根皮尺,设计如下图所示的测量方案:把一面很小的镜子放在离树底(B )8.4米的点E 处,然后沿着直线BE 后退到点D ,这时恰好在镜子里看到树梢顶点A ,再用皮尺量得DE =2.4米,观察者目高CD =1.6米,则树(AB )的高度约为________米.13.斜拉桥是利用一组组钢索,把桥面重力传递到耸立在两侧高塔上的桥梁,它不需要建造桥墩,(如图所示),其中A 1B 1、A 2B 2、A 3B 3、A 4B 4是斜拉桥上互相平行的钢索,若最长的钢索A 1B 1=80m ,最短的钢索A 4B 4=20m ,那么钢索A 2B 2= m ,A 3B 3= m .14.已知△ABC 周长为1,连结△ABC 三边中点构成第二个三角形,再连结第二个三角形三边中点构成第三个三角形,以此类推,第2009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二、选择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5.用位似图形的方法,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位似中心的位置可以选在( ) A .原图形的外部 B .原图形的内部 C .原图形的边上 D .任意位置 16.如图,□ABCD 中,EF ∥AB ,DE ∶EA = 2∶3,EF = 4,则CD 的长( )A .163B .8C .10D .1617.如图,一束平行的光线从教室窗户射入教室的平面示意图,测得光线与地面所成的角∠=︒AMC 30,窗户的高在教室地面上的影长mn =23米,窗户的下檐到教室地面的距离BC =1米(点m 、n 、C 在同一直线上),则窗户的高AB 为 ( )A .3米B .3米C .2米D .1.5米 18.某校计划在一块三角形的空地上修建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水池,使得水池的一边在△ABC 的边BC 上,△ABC 中边BC =60m ,高AD =30m ,则水池的边长应为( ) A .10m B .20m C .30m D .40m 三、解答题(共10题,共60分)第13题 第14题 第16题第18题C 3C 2C 4C 1B 4B 3B 2B 1B AC第7题 21B AE D 第11题第12题19.(4分)在方格纸中,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连线为边的三角形叫做格点三角形.请你在如图所示的4×4的方格纸中,画出两个相似但不全等的格点三角形(要求:所画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标明字母,并说明理由).20.(4分)如图,测量小玻璃管口径的量具ABC,AB的长为10cm,AC被分为60等份.如果小玻璃管口DE正好对着量具上20等份处,且DE∥AB,那么小玻璃管口径DE是多大?21.(4分)如图,AB是斜靠在墙上的长梯,梯脚B距墙脚1.6m,梯上点D距墙1.4m,BD长0.55m,求该梯子的长.22.(6分)如图,AD是直角△ABC斜边上的高,DE⊥DF,且DE和DF分别交AB、AC于E 、F . 求证:AF BEAD BD。
(完整word)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七章相似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第二十七章相似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 •如图1, AD// BE// CF直线l i,丨2与这三条平行线分别交于点A, B, C和点已知AB= 1, BC= 3, DE= 2,则EF 的长为()A. 4B. 5C. 6D. 82•如图2,点D, E分别为△ ABC的边AB, AC的中点,则△ ADE的面积与四边形BCED勺面积的比为()八B C图2A. 1 : 2B. 1 : 33.如图3所示,P是厶ABC的边AC上的一点,连接BP,以下条件中不能判定△ABP^AACB的是( )AB ACA —=—AP ABC.Z ABP=Z CD.Z APB=Z ABC4 .已知△ ABC与△ A B' C是位似图形,且△ ABC W^ A B' C的相似比是ABC的面积是3,则厶A B' C'的面积是()A. 3B. 6C. 9D. 125.如图4所示,在△ ABC中,若DE// BC EF// AB则下列比例式正确的是(PAD 与△ PBC 相似,则这样的点 P 共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8 .若△ ABS A A B' C',/ A = 35°,/ C'= 85。
,则/ B =9.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一组对应边分别为 3 cm 和5 cm ,且较小三角形的周长为15 cm,则较大三角形的周长为 _________ c m.AD DEA --- = ----DB BC AE BF C.E C = FCBF EFB —=—BC ADEF DED.A B =B C6.如图 5 所示,AD= 2, BC = 3,在边AB 上取一点P,使得△A .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7.若两个扇形满足弧长的比等于它们半径的比,则称这两个扇形相似.如图6,如果扇形OAB 与扇形OAB 相似,且半径OA : OA = k (k 为不等于0的常数),连接AB, AB i .那么下面四个结论:①/ AOB=Z A i OB i ; ②厶 AOE A i OB i ; AB③ =k ;④扇形OAB 与扇形OAB A B 的面积之比为k 2.其中正确的有(A . 1个B. 2个D. 4个,/ B'=B 图5 )3个C.10. 如图7,0 O的两条弦AB CD相交于点P,连接AC BD若S MCP:&DBP= 16 : 9,则AC : BD=11 •如图8所示,小明用长为 3 m 的竹竿CD 做测量工具,测量学校旗杆 AB 的高度,移12•将三角形纸片(△ ABC 按图9所示的方式折叠,使点 B 落在边AC 上,记为点B', 折痕为EF 已知AB= AC= 3, BC= 4.若以点B', F , 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ABC 相似,贝U BF的长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7分)13. (11分)如图10,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 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 ABC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1)将厶ABC 向左平移7个单位长度后再向下平移 3个单位长度,请画出经过两次平移后 得到的△ ABC ;⑵ 以原点0为位似中心,将厶ABC 缩小,使变换后得到的厶与厶ABC 对应边的比为动竹竿,使竹竿、旗杆顶端的影子恰好在地面的同一点O 此时点0与竹竿的距离 DO= 6 m ,竹竿与旗杆的距离 DB= 12 m ,则旗杆AB 的高为m.图71 : 2.请在网格内画出在第三象限内的△ABC2,并写出点A的坐标.14. (12分)如图11所示,点C, D在线段AB上,△ PCD是等边三角形.⑴当AC, CD DB满足怎样的关系时,△ ACP^A PDB?⑵当厶ACP^A PDB时,求/ APB的度数.图1115. (12分)如图12所示,BE是锐角三角形ABC勺外接圆O 0的直径,CD>^ ABC勺高.⑴求证:AC- BC= BE- CD⑵若CD= 6, AD= 8, BD= 3,求O O的直径BE图1216. (12 分)如图13 所示,在△ ABC中, BA= BC= 20 cm, AC= 30 cm,点P 从点A 出发, 沿AB边以每秒4 cm的速度向点B运动,同时点Q从点C出发,沿CA边以每秒3 cm的速度向点A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秒.(1)当x为何值时,PQ/ BC?(2)△ APC能否与△ CQB相似?若能,求出AP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图13答案1 . C2. B 3. B 4. D 5. C 6 . C 7. D& [答案]60 609. 2510. [答案]4 : 311. [答案]91212. [答案]—或213. 解:(1)△ ABC如图所示.⑵△ A2B2C2如图所示,点A的坐标为(一1 , - 4).14. 解:(1)当CD = AC- DB时,△ ACP^A PDB•••△PCD是等边三角形,•••/ PCD=/ PDC= 60°,•••/ ACP=Z PDB= 120°.PC AC 若cD= AC- DB 则由PC= PD= CD可得PC- PD= AC- DB 即k云BD PD 又•••/ ACP=Z PDB• △ ACZ PDB⑵当厶AC PA PDB时,/ APC=Z PBD由题意可知/ PDC= 60°,•••/ BPDF Z PBD= 60°,•••/ APO Z BPD= 60°,•••/ APB=Z CPI3-Z APO Z BPD= 120°,即/ APB的度数为120° .15. 解:(1)证明:连接CE由BE为O O的直径知/ ECB= 90° .•••/ A=Z E / ADC=/ EC* 90°,AC CD• BE* BC二AC- BC= BE- CD⑵由勾股定理,知AC*.A D+ CD = 10, BC* B D+ CD= 3 ,5.又••• AC- BC= BE- CD• 3 5 X 10= 6BE 解得BE= 5 5.16.解:(1)T PQ/ BC ABC竺=AQ 即4X= 30—X,AB AC 20 30 '10 解得x= y.即当x= £时,PQ/ BC3⑵能相似.••• AB= BC A=Z C,• △APQ fflA CQB相似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AP AQ①若△ AP QA CQB 贝VCQ= CB4x 30 —3x 10即3X =肯,解得X= ?.10经检验,X=晋是上述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当AF=晋cm 时,△ APg A CQBAP AQ②若△ APQ^ CBQ则宿CQ即20 = 30—严,解得x = 5 或x=—10.经检验,x= 5是上述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x=—10不合题意,舍去. •••当AP= 20 cm 时,△ APQ^^ CBQ综上所述,当AP的长为40 cm或20 cm时,△ APQf A CQBf似.。
西城区学习探究诊断_第27章__相似

第二十七章 相似测试1 图形的相似学习要求1.理解相似图形、相似多边形和相似比的概念. 2.掌握相似多边形的两个基本性质.3.理解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相似图形.2.对于四条线段a ,b ,c ,d ,如果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如dcb a =),那么称这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简称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两个多边形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4.相似多边形____________称为相似比.当相似比为1时,相似的两个图形____________.若甲多边形与乙多边形的相似比为k ,则乙多边形与甲多边形的相似比为____________. 5.相似多边形的两个基本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如果不等于零的四个数成比例,那么___________.反之亦真.即⇔=dcb a ______(a ,b ,c ,d 不为零). 7.已知2a -3b =0,b ≠0,则a ∶b =______. 8.若,571=+x x 则x =______. 9.若,532z y x ==则=-+x z y x 2______.10.在一张比例尺为1∶20000的地图上,量得A 与B 两地的距离是5cm ,则A ,B 两地实际距离为______m .二、选择题11.在下面的图形中,形状相似的一组是( )12.下列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的是( )A .任意两个菱形B .任意两个正三角形C .两个等腰三角形D .两个矩形13.要做甲、乙两个形状相同(相似)的三角形框架,已知三角形框架甲的三边分别为50cm ,60cm ,80cm ,三角形框架乙的一边长为20cm ,那么,符合条件的三角形框架乙共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三、解答题14.已知:如图,梯形ABCD 与梯形A ′B ′C ′D ′相似,AD ∥BC ,A ′D ′∥B ′C ′,∠A =∠A ′.AD =4,A ′D ′=6,AB =6,B ′C ′=12.求:(1)梯形ABCD 与梯形A ′B ′C ′D ′的相似比k ; (2)A ′B ′和BC 的长;(3)D′C′∶DC.综合、运用、诊断15.已知:如图,△ABC中,AB=20,BC=14,AC=12.△ADE与△ACB相似,∠AED=∠B,DE=5.求AD,AE的长.16.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A′,B′,C′,D′分别是OA,OB,OC,OD的中点,试判断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C'D′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拓展、探究、思考17.如下图甲所示,在矩形ABCD中,AB=2AD.如图乙所示,线段EF=10,在EF上取一点M,分别以EM,MF为一边作矩形EMNH、矩形MFGN,使矩形MFGN∽矩形ABCD,设MN=x,当x为何值时,矩形EMNH的面积S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测试2 相似三角形学习要求1.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能正确找到对应角、对应边.2.掌握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基本定理.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DEF∽△ABC表示△DEF与△ABC______,其中D点与______对应,E点与______对应,F点与______对应;∠E=______;DE∶AB=______∶BC,AC∶DF=AB∶______.2.△DEF∽△ABC,若相似比k=1,则△DEF______△ABC;若相似比k=2,则=AC DF ______,=EFBC______. 3.若△ABC ∽△A 1B 1C 1,且相似比为k 1;△A 1B 1C 1∽△A 2B 2C 2,且相似比为k 2,则△ABC ______△A 2B 2C 2,且相似比为______.4.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基本定理是平行于三角形____________和其他两边相交,所_____ ____________与原三角形______. 5.已知:如图,△ADE 中,BC ∥DE ,则①△ADE ∽______; ②;)(,)(BC AB AD AE AB AD == ③⋅==CABA BD AE DB AD )(,)( 二、解答题6.已知:如图所示,试分别依下列条件写出对应边的比例式.(1)若△ADC ∽△CDB ;(2)若△ACD ∽△ABC ;(3)若△BCD ∽△BAC .综合、运用、诊断7.已知:如图,△ABC 中,AB =20cm ,BC =15cm ,AD =12.5cm ,DE ∥BC .求DE 的长.8.已知:如图,AD ∥BE ∥CF .(1)求证:;DFDEAC AB = (2)若AB =4,BC =6,DE =5,求EF .9.如图所示,在△APM 的边AP 上任取两点B ,C ,过B 作AM 的平行线交PM 于N ,过N 作MC 的平行线交AP 于D .求证:P A ∶PB =PC ∶PD .拓展、探究、思考10.已知:如图,E 是□ABCD 的边AD 上的一点,且23=DE AE ,CE 交BD 于点F ,BF =15cm ,求DF 的长.11.已知: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1)若E 为AD 的中点,射线CE 交AB 于F ,求BFAF;(2)若E 为AD 上的一点,且kED AE 1=,射线CE 交AB 于F ,求⋅BF AF测试3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学习要求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能通过证三角形相似,证明成比例线段或进行计算.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______三角形一边的______和其他两边______,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如果两个三角形的______对应边的______,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3.如果两个三角形的______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______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 似. 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______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______,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5.在△ABC 和△A ′B ′C ′中,如果∠A =56°,∠B =28°,∠A ′=56°,∠C ′=28°,那么这两个三角形能否相似的结论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6.在△ABC 和△A 'B ′C ′中,如果∠A =48°,∠C =102°,∠A ′=48°,∠B ′=30°,那么这两个三角形能否相似的结论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7.在△ABC 和△A 'B ′C ′中,如果∠A =34°,AC =5cm ,AB =4cm ,∠A ′=34°,A 'C ′=2cm ,A ′B ′=1.6cm ,那么这两个三角形能否相似的结论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8.在△ABC 和△DEF 中,如果AB =4,BC =3,AC =6;DE =2.4,EF =1.2,FD =1.6,那么这两个三角形能否相似的结论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9.如图所示,△ABC 的高AD ,BE 交于点F ,则图中的相似三角形共有______对.9题图10.如图所示,□ABCD 中,G 是BC 延长线上的一点,AG 与BD 交于点E ,与DC 交于点F ,此图中的相似三角形共有______对.10题图二、选择题11.如图所示,不能判定△ABC ∽△DAC 的条件是( )A .∠B =∠DAC B .∠BAC =∠ADCC.AC2=DC·BCD.AD2=BD·BC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10,AD=6,E是AD的中点,在AB上取一点F,使△CBF∽△CDE,则BF的长是( )A.5 B.8.2C.6.4 D.1.813.如图所示,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选项中阴影部分的三角形与△ABC相似的是( )三、解答题14.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于D,想一想,(1)图中有哪两个三角形相似?(2)求证:AC2=AD·AB;BC2=BD·BA;(3)若AD=2,DB=8,求AC,BC,CD;(4)若AC=6,DB=9,求AD,CD,BC;(5)求证:AC·BC=AB·CD.15.如图所示,如果D,E,F分别在OA,OB,OC上,且DF∥AC,EF∥BC.求证:(1)OD∶OA=OE∶OB;(2)△ODE∽△OAB;(3)△ABC∽△DEF.综合、运用、诊断16.如图所示,已知AB∥CD,AD,BC交于点E,F为BC上一点,且∠EAF=∠C.求证:(1)∠EAF=∠B;(2)AF2=FE·FB.17.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B=90°,以AD为直径的半圆与BC相切于E点.求证:AB·CD=BE·EC.18.如图所示,AB是⊙O的直径,BC是⊙O的切线,切点为点B,点D是⊙O上的一点,且AD∥OC.求证:AD·BC=OB·BD.19.如图所示,在⊙O中,CD过圆心O,且CD⊥AB于D,弦CF交AB于E.求证:CB2=CF·CE.拓展、探究、思考20.已知D 是BC 边延长线上的一点,BC =3CD ,DF 交AC 边于E 点,且AE =2EC .试求AF 与FB 的比.21.已知:如图,在△ABC 中,∠BAC =90°,AH ⊥BC 于H ,以AB 和AC 为边在Rt △ABC 外作等边△ABD 和△ACE ,试判断△BDH 与△AEH 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22.已知:如图,在△ABC 中,∠C =90°,P 是AB 上一点,且点P 不与点A 重合,过点P 作PE ⊥AB 交AC于E ,点E 不与点C 重合,若AB =10,AC =8,设AP =x ,四边形PECB 的周长为y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测试4 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学习要求能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堂学习检测一、选择题1.已知一棵树的影长是30m ,同一时刻一根长1.5m 的标杆的影长为3m ,则这棵树的高度是( )A .15mB .60mC .20mD .m 3102.一斜坡长70m ,它的高为5m ,将某物从斜坡起点推到坡上20m 处停止下,停下地点的高度为( ) A .m 711 B .m 710 C .m 79 D .m 23 3.如图所示阳光从教室的窗户射入室内,窗户框AB 在地面上的影长DE =1.8m ,窗户下檐距地面的距离BC =1m ,EC =1.2m ,那么窗户的高AB 为( )第3题图A.1.5m B.1.6m C.1.86m D.2.16m4.如图所示,AB是斜靠在墙壁上的长梯,梯脚B距离墙角1.6m,梯上点D距离墙1.4m,BD长0.55m,则梯子长为( )第4题图A.3.85m B.4.00m C.4.40m D.4.50m二、填空题5.如图所示,为了测量一棵树AB的高度,测量者在D点立一高CD=2m的标杆,现测量者从E处可以看到杆顶C与树顶A在同一条直线上,如果测得BD=20m,FD=4m,EF=1.8m,则树AB的高度为______m.第5题图6.如图所示,有点光源S在平面镜上面,若在P点看到点光源的反射光线,并测得AB=10m,BC=20cm,PC⊥AC,且PC=24cm,则点光源S到平面镜的距离即SA的长度为______cm.第6题图三、解答题7.已知:如图所示,要在高AD=80mm,底边BC=120mm的三角形余料中截出一个正方形板材PQMN.求它的边长.8.如果课本上正文字的大小为4mm×3.5mm(高×宽),一学生座位到黑板的距离是5m,教师在黑板上写多大的字,才能使该学生望去时,同他看书桌上相距30cm垂直放置的课本上的字感觉相同?综合、运用、诊断9.一位同学想利用树影测量树高,他在某一时刻测得长为1m的竹竿影长0.8m,但当他马上测量树影时,因树靠近一幢建筑物,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影子在墙上,如图所示,他先测得留在墙上的影高为1.2m,又测得地面部分的影长为5m,请算一下这棵树的高是多少?10.(针孔成像问题)根据图中尺寸(如图,AB∥A′B′),可以知道物像A′B′的长与物AB的长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11.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李老师带领学生去测教学楼的高度,在阳光下,测得身高为1.65m的黄丽同学BC 的影长BA为1.1m,与此同时,测得教学楼DE的影长DF为12.1m,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已测得的数据,测出教学楼DE的高度.(精确到0.1m)12.(1)已知:如图所示,矩形ABCD中,AC,BD相交于O点,OE⊥BC于E点,连结ED交OC于F点,作FG⊥BC于G点,求证点G是线段BC的一个三等分点.(2)请你仿照上面的画法,在原图上画出BC的一个四等分点.(要求:写出作法,保留画图痕迹,不要求证明)测试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学习要求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的计算或证明问题.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______,对应边的比等于______.2.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之比等于______,对应边上的高之比等于______,对应角的角平分线之比等于______.3.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______. 4.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______.5.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等于______,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等于______. 6.若两个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是16∶25,则它们的周长比等于______.7.若两个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之比为5∶2,则它们的周长比是______,面积比是______. 8.同一个圆的内接正三角形与其外切正三角形的周长比是______,面积比是______. 9.同一个圆的内接正方形与其外切正方形的周长比是______,面积比是______.10.同一个圆的内接正六边形与其外切正六边形的周长比是______,面积比是______. 11.正六边形的内切圆与它的外接圆的周长比是______,面积比是______. 12.在比例尺1∶1000的地图上,1cm 2所表示的实际面积是______. 二、选择题13.已知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为9∶4,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之比为( )A .9∶4B .4∶9C .3∶2D .81∶1614.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为DC 边的中点,AE 交BD 于点Q ,若△DQE 的面积为9,则△AQB 的面积为( )A .18B .27C .36D .4515.如图所示,把△ABC 沿AB 平移到△A ′B ′C ′的位置,它们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是△ABC 面积的一半,若2=AB ,则此三角形移动的距离AA '是( )A .12-B .22 C .1D .21三、解答题16.已知:如图,E 、M 是AB 边的三等分点,EF ∥MN ∥BC .求:△AEF 的面积∶四边形EMNF 的面积∶四边形MBCN 的面积.综合、运用、诊断17.已知:如图,△ABC 中,∠A =36°,AB =AC ,BD 是角平分线.(1)求证:AD 2=CD ·AC ; (2)若AC =a ,求AD .18.已知:如图,□ABCD 中,E 是BC 边上一点,且AE BD EC BE ,,21相交于F 点.(1)求△BEF 的周长与△AFD 的周长之比;(2)若△BEF 的面积S △BEF =6cm 2,求△AFD 的面积S △AFD .19.已知:如图,Rt △ABC 中,AC =4,BC =3,DE ∥AB .(1)当△CDE 的面积与四边形DABE 的面积相等时,求CD 的长; (2)当△CDE 的周长与四边形DABE 的周长相等时,求CD 的长.拓展、探究、思考20.已知:如图所示,以线段AB 上的两点C ,D 为顶点,作等边△PCD .(1)当AC,CD,DB满足怎样的关系时,△ACP∽△PDB.(2)当△ACP∽△PDB时,求∠APB.21.如图所示,梯形ABCD中,AB∥CD,对角线AC,BD交于O点,若S△AOD∶S△DOC=2∶3,求S△AOB∶S△.COD22.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AB∥DC,∠B=90°,AB=3,BC=11,DC=6.请问:在BC上若存在点P,使得△ABP与△PCD相似,求BP的长及它们的面积比.测试6 位似学习要求1.理解位似图形的有关概念,能利用位似变换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2.能用坐标表示位似变形下图形的位置.课堂学习检测1.已知:四边形ABCD及点O,试以O点为位似中心,将四边形放大为原来的两倍.(1) (2)(3) (4)2.如图,以某点为位似中心,将△AOB进行位似变换得到△CDE,记△AOB与△CDE对应边的比为k,则位似中心的坐标和k的值分别为( )A.(0,0),21B.(2,2),2C.(2,2),2D.(2,2),3综合、运用、诊断3.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4,2),B(-2,-4),C(6,-2),D(2,4).试以O点为位似中心作四边形A'B'C'D′,使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C′D′的相似比为1∶2,并写出各对应顶点的坐标.4.已知:如下图,是由一个等边△ABE和一个矩形BCDE拼成的一个图形,其B,C,D点的坐标分别为(1,2),(1,1),(3,1).(1)求E点和A点的坐标;(2)试以点P(0,2)为位似中心,作出相似比为3的位似图形A1B1C1D1E1,并写出各对应点的坐标;(3)将图形A1B1C1D1E1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再作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得到图形A2B2C2D2E2,这时它的各顶点坐标分别是多少?拓展、探究、思考5.在已知三角形内求作内接正方形.6.在已知半圆内求作内接正方形.答案与提示第二十七章 相 似测试11.形状相同的图形.2.其中两条线段的比,另两条线段的比相等,比例线段. 3.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 4.对应边的比,全等,⋅k1 5.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6.两个内项之积等于两个外项之积,ad =bc . 7.3∶2. 8.⋅259.1. 10.1 000.11.C . 12.B . 13.C .14.(1)k =2∶3;(2)A 'B '=9,BC =8;(3)3∶2. 15.⋅==750,730AE AD 16.相似. 17.25=x 时,S 的最大值为⋅225 测试21.相似,A 点,B 点,C 点,∠B ,EF ,DE . 2.≌,2,⋅213.∽;k 1k 2.4.一边的直线,构成的三角形,相似. 5.①△ABC ;②AC ,DE ;③EC ,CE . 6.(1);BC CA BD CD CD AD == (2);BC CD AC AD AB AC == (3)⋅==ACCDBC BD BA BC 7.9.375cm .8.(1)提示:过A 点作直线AF '∥DF ,交直线BE 于E ',交直线CF 于F '. (2)7.5.9.提示:P A ∶PB =PM ∶PN ,PC ∶PO =PM ∶PN . 10.OF =6cm .提示:△DEF ∽△BCF . 11.(1);21=BF AF (2)1∶2k . 测试31.平行于,直线,相交. 2.三组,比相等. 3.两组,相应的夹角. 4.两个,两个角对应相等. 5.△ABC ∽△A 'C 'B ',因为这两个三角形中有两对角对应相等. 6.△ABC ∽△A 'B 'C '.因为这两个三角形中有两对角对应相等. 7.△ABC ∽△A 'B 'C ',因为这两个三角形中,有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相应的夹角相等. 8.△ABC ∽△DFE .因为这两个三角形中,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 9.6对. 10.6对.11.D . 12.D . 13.A .14.(1)△ADC ∽△CDB ,△ADC ∽△ACB ,△ACB ∽△CDB ;(2)略;(3);4,54,52===CD BC AC (4);36,33,3===BC CD AD(5)提示:AC ·BC =2S △ABC =AB ·CD .15.提示:(1)OD ∶OA =OF ∶OC ,OE ∶OB =OF ∶OC ;(2)OD ∶OA =OE ∶OB ,∠DOE =∠AOB ,得△ODE ∽△OAB ; (3)证DF ∶AC =EF ∶BC =DE ∶AB . 16.略.17.提示:连结AE 、ED ,证△ABE ∽△ECD . 18.提示:关键是证明△OBC ∽△ADB .∵AB 是⊙O 的直径,∴∠D =90°. ∵BC 是⊙O 的切线,∴OB ⊥BC . ∴∠OBC =90°.∴∠D =∠OBC .∵AD ∥OC ,∴∠A =∠BOC .∴△ADB ∽△OBC .⋅=∴CBBDOB AD ∴AD ·BC =OB ·BD . 19.提示:连接BF 、AC ,证∠CFB =∠CBE20.⋅=21FB AF 提示:过C 作CM ∥BA ,交ED 于M . 21.相似.提示:由△BHA ∽△AHC 得,ACBAAH BH =再有BA =BD ,AC =AE . 则:,AE BDAH BH =再有∠HBD =∠HAE ,得△BDH ∽△AEH . 22..2423+-=x y 提示:可证△APE ∽△ACB ,则⋅=ACAPBC PE 则).10(6)458(43,45,43x x x y x AE x PE -++-+===测试41.A . 2.B . 3.A . 4.C .5.3. 6.12. 7.48mm .8.教师在黑板上写的字的大小约为7cm ×6cm(高×宽). 9.树高7.45m . 10..31AB B A ='' 11.∵EF ∥AC ,∴∠CAB =∠EFD .又∠CBA =∠EDF =90°,∴△ABC ∽△FDE .)m (2.181.11.1265.1≈⨯=⋅=∴⋅=∴BA DF BC DE DF BA DE BC 故教学楼的高度约为18.2m .12.(1)提示:先证EF ∶ED =1∶3.(2)略.测试51.相等,相似比. 2.相似比、相似比、相似比. 3.相似比. 4.相似比的平方.5.相似比.相似比的平方. 6.4∶5. 7.5∶2,25∶4. 8.1∶2,1∶4.9..2:1,2:1 10..4:3,2:3 11..4:3,2:3 12.100m 2.13.C. 14.C . 15.A . 16.1∶3∶5. 17.(1)提示:证△ABC ∽△BCD ;(2).215a - 18.(1);31 (2)54cm 2. 19.(1);22 (2)⋅724 20.(1)CD 2=AC ·DB ;(2)∠APB =120°. 21.4∶922.BP =2,或,311或9. 当BP =2时,S △ABP ∶S △PCD =1∶9; 当311=BP 时,S △ABP ∶S △DCP =1∶4; 当BP =9时,S △ABP :S △PCD =9∶4.测试61.略. 2.C .3.图略.A '(-2,1),B '(-1,-2),C '(3,-1),D '(1,2). 4.(1));32,2(),2,3(+A E(2)).332,6(1+A B 1(3,2),C 1(3,-1),D 1(9,-1),E 1(9,2); (3)),332,10(2--A B 2(7,-2),C 2(7,1),D 2(13,1),E 2(13,-2). 5.方法1:利用位似形的性质作图法(图16)图16作法:(1)在AB 上任取一点G ',作G 'D '⊥BC ;(2)以G 'D '为边,在△ABC 内作一正方形D 'E 'F 'G '; (3)连结BF ',延长交AC 于F ;(4)作FG ∥CB ,交AB 于G ,从F ,G 各作BC 的垂线FE ,GD ,那么DEFG 就是所求作的内接正方形. 方法2:利用代数解析法作图(图17)图17(1)作AH (h )⊥BC (a );(2)求h +a ,a ,h 的比例第四项x ; (3)在AH 上取KH =x ;(4)过K 作GF ∥BC ,交两边于G ,F ,从G ,F 各作BC 的垂线GD ,FE ,那么DEFG 就是所求的内接正方形. 6.提示:正方形EFGH 即为所求.第二十七章 相似全章测试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ABC 中,DE ∥BC ,若AD =1,DB =2,则BCDE的值为( )第1题图A .32 B .41 C .31 D .21 2.如图所示,△ABC 中DE ∥BC ,若AD ∶DB =1∶2,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第2题图A .21=BC DE B .21=∆∆的周长的周长ABC ADEC .的面积的面积ABC ADE ∆∆31=D .的周长的周长ABC ADE ∆∆31=3.如图所示,在△ABC 中∠BAC =90°,D 是BC 中点,AE ⊥AD 交CB 延长线于E 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第3题图 A .△AED ∽△ACB B .△AEB ∽△ACD C .△BAE ∽△ACED .△AEC ∽△DAC4.如图所示,在△ABC 中D 为AC 边上一点,若∠DBC =∠A ,6=BC ,AC =3,则CD 长为( )第4题图A .1B .23 C .2 D .25 5.若P 是Rt △ABC 的斜边BC 上异于B ,C 的一点,过点P 作直线截△ABC ,截得的三角形与原△ABC 相似,满足这样条件的直线共有(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6.如图所示,△ABC 中若DE ∥BC ,EF ∥AB ,则下列比例式正确的是( )第6题图A .BC DEDB AD =B .AD EF BC BF = C .FC BF EC AE =D .BCDE AB EF =7.如图所示,⊙O 中,弦AB ,CD 相交于P 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第7题图A .P A ·AB =PC ·PB B .P A ·PB =PC ·PD C .P A ·AB =PC ·CD D .P A ∶PB =PC ∶PD 8.如图所示,△ABC 中,AD ⊥BC 于D ,对于下列中的每一个条件第8题图①∠B +∠DAC =90° ②∠B =∠DAC ③CD :AD =AC :AB ④AB 2=BD ·BC 其中一定能判定△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共有( ) A .3个 B .2个 C .1个D .0个二、填空题9.如图9所示,身高1.6m 的小华站在距路灯杆5m 的C 点处,测得她在灯光下的影长CD 为2.5m ,则路灯的高度AB 为______.图910.如图所示,△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F 是AD 边上一点,且61EB AE ,射线CF 交AB 于E 点,则FDAF等于______.第10题图11.如图所示,△ABC 中,DE ∥BC ,AE ∶EB =2∶3,若△AED 的面积是4m 2,则四边形DEBC 的面积为______.第11题图12.若两个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的比是5∶4,则这两个多边形的周长比是______. 三、解答题13.已知,如图,△ABC 中,AB =2,BC =4,D 为BC 边上一点,BD =1.(1)求证:△ABD ∽△CBA ;(2)作DE ∥AB 交AC 于点E ,请再写出另一个与△ABD 相似的三角形,并直接写出DE 的长.14.已知:如图,AB 是半圆O 的直径,CD ⊥AB 于D 点,AD =4cm ,DB =9cm ,求CB 的长.15.如图所示,在由边长为1的25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上有一个△ABC,试在这个网格上画一个与△ABC相似,且面积最大的△A1B1C1(A1,B1,C1三点都在格点上),并求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16.如图所示,在5×5的方格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A(1,0),B(0,2),试以5×5的格点为顶点作△ABC与△OAB相似(相似比不为1),并写出C点的坐标.17.如图所示,⊙O的内接△ABC中,∠BAC=45°,∠ABC=15°,AD∥OC并交BC的延长线于D点,OC交AB于E点.(1)求∠D的度数;(2)求证:AC2=AD·CE.18.已知:如图,△ABC中,∠BAC=90°,AB=AC=1,点D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C点重合),∠ADE=45°.(1)求证:△ABD∽△DCE;(2)设BD=x,AE=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3)当△ADE是等腰三角形时,求AE的长.19.已知:如图,△ABC 中,AB =4,D 是AB 边上的一个动点,DE ∥BC ,连结DC ,设△ABC 的面积为S ,△DCE 的面积为S ′.(1)当D 为AB 边的中点时,求S ′∶S 的值; (2)若设,,y SS x AD ='=试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x 的取值范围.20.已知:如图,抛物线y =x 2-x -1与y 轴交于C 点,以原点O 为圆心,OC 长为半径作⊙O ,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轴于另一点D .设点P 为抛物线y =x 2-x -1上的一点,作PM ⊥x 轴于M 点,求使△PMB ∽△ADB 时的点P 的坐标.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关于x 的二次函数y =x 2+(k -1)x +2k -1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0,-3). 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A ,B 两点的坐标.22.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内已知点A 和点B 的坐标分别为(0,6),(8,0),动点P 从点A 开始在线段AO 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O 移动,同时动点Q 从点B 开始在线段BA 上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 移动,设点P ,Q 移动的时间为t 秒.(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当t 为何值时,△APQ 与△ABO 相似?(3)当t 为何值时,△APQ 的面积为524个平方单位?23.已知:如图,□ABCD 中,AB =4,BC =3,∠BAD =120°,E 为BC 上一动点(不与B 点重合),作EF ⊥AB 于F ,FE ,DC 的延长线交于点G ,设BE =x ,△DEF 的面积为S .(1)求证:△BEF ∽△CEG ;(2)求用x 表示S 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 (3)当E 点运动到何处时,S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答案与提示第二十七章 相似全章测试1.C . 2.D . 3.C . 4.C . 5.C . 6.C . 7.B . 8.A .9.4.8m . 10.⋅3111.21m 2. 12.5∶4.13.(1),BABDCB AB =CBA ABD ∠=∠,得△HBD ∽△CBA ; (2)△ABC ∽△CDE ,DE =1.5.14..cm 133提示:连结AC .15.提示:.52,10,25111111===C B B A C A △A 1B 1C 1的面积为5. 16.C (4,4)或C (5,2).17.提示:(1)连结OB .∠D =45°.(2)由∠BAC =∠D ,∠ACE =∠DAC 得△ACE ∽△DAC .18.(1)提示:除∠B =∠C 外,证∠ADB =∠DEC .(2)提示:由已知及△ABD ∽△DCE 可得.22x x CE -=从而y =AC -CE =x 2-.12+x (其中20<<x ).(3)当∠ADE 为顶角时:.22-=AE 提示:当△ADE 是等腰三角形时, △ABD ≌△DCE .可得.12-=x 当∠ADE 为底角时:⋅=21AE 19.(1)S '∶S =1∶4;(2)).40(41162<<+-=x x x y 20.提示:设P 点的横坐标x P =a ,则P 点的纵坐标y P =a 2-a -1.则PM =|a 2-a -1|,BM =|a -1|.因为△AD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欲使△PMB ∽△ADB ,只要使PM =BM .即|a 2-a -1|=|a -1|.不难得a 1=0..2.2.2432-===a a a∴P 点坐标分别为P 1(0,-1).P 2(2,1).).21,2().21,2(43+--P P 21.(1)y =x 2-2x -3,A (-1,0),B (3,0);(2))49,43(-D 或D (1,-2). 22.(1);643+-=x y (2)1130=t 或;1350(3)t =2或3. 23.(1)略;(2));30(8311832≤<+-=x x x S(3)当x =3时,S 最大值33 .。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学期第27章《相似》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学期第27章《相似》测试题(测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果23a b =,则a bb +=( ) A .13 B .12 C .53 D . 352.如图△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31==ACAD ABAE ,则BCED ADE S S 四边形△:的值为( )A 、3:1B 、1:3C 、1:8D 、1:93.如图,Rt △ABC 和Rt △DCA 中,∠B=∠ACD=90°,AD ∥BC ,AB=2,DC=3,则△ABC 与△DCA 的面积比为( )A .2:3B .2:5C .4:9D .2:34.如图,直线l 1∥l 2∥l 3,直线AC 分别交l 1,l 2,l 3于点A ,B ,C ;直线DF 分别交l 1,l 2,l 3于点D ,E ,F .AC 与DF 相交于点H ,且AH=2,HB=1,BC=5,则DEEF的值为( ).A .12 B .2 C .25 D .355.如图,这是圆桌正上方的灯泡(看作一个点)发出的光线照射到桌面后在地面上形成(圆形)的示意图.已知桌面直径为1.2米,桌面离地面1米.若灯泡离地面3 米,则地面上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0..36π米2B . 0.81π米2C .2π米2D .3. 24π米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将线段CD 放大得到线段AB ,若点B 、C 、D 的坐标分别为B (5,0)、C (1,2)、D (2,0),则点A 的坐标是( )A .(2.5,5)B .(2.5,3)C .(3,5)D .(2.5,4)7.如图,△DEF 是由△ABC 经过位似变换得到的,点O 是位似中心,D ,E ,F 分别是OA , OB ,OC 的中点,则△DEF 与△ABC 的面积比是( )A .1:2B .1:4C .1:5D .1:68.如图,在▱ABCD 中,E 为CD 上一点,连接AE 、BD ,且AE 、BD 交于点F ,若EF :AF=2:5,则DEFEFBCSS 四边形:为( )A .2:5B .4:25C .4:31D .4:359.小刚身高1.7m ,测得他站立在阳光下的影子长为0.85m ,紧接着他把手臂竖直举起,测得影子长为1.1m ,那么小刚举起的手臂超出头顶( )A .0.5mB .0.55mC .0.6mD .2.2m10.如图,在△ABC 中,AD 和BE 是高,∠ABE=45°,点F 是AB 的中点,AD 与FE 、BE 分别交于点G 、H ,∠CBE=∠BAD .有下列结论:①FD=F E ;②AH=2CD ;③BC •AD=AE 2;④S △ABC =4S △ADF .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 个 C.3 个 D.4个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是,它们的面积比是________.12.勾股定理与黄金分割是几何中的双宝,前者好比黄金,后者堪称珠玉,生活中到处可见黄金分割的美.如图是一种贝壳的俯视图,点C分线段AB近似于黄金分割,已知AB=10 cm,AC>BC,那么AC的长约为____________cm(结果精确到0.1 cm).13.李明同学利用影长测学校旗杆的高度,某一时刻身高1.8米的李明的影长为1米,同时测得旗杆的影长为7米,则学校的旗杆的高为________米.14.在中,,是的中点,过点作直线,使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这样的直线有________条.15.如图,在□ABCD中,F是AD延长线上一点,连接BF交DC于点E,在不添加辅助线的情况下,请写出图中一对相似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16.如图,数学趣闻: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外有人传说:“从月亮上看地球,长城是肉眼唯一看得见的建筑物.”设长城的厚度为,人的正常视力能看清的最小物体所形成的视角为,且已知月、地两球之间的距离为,根据学过的数学知识,你认为这个传说________.(请填“可能”或“不可能”,参考数据:)17.△ABC的三边长分别为,,2,△A1B1C1的两边长为1,,要使△ABC∽△A1B1C1,那么△A1B1C1的第三边长为_______.18.如图,等边△ ABC 的边长为30,点M 是边AB 上一动点,将等边△ ABC 沿过点M 的直线折叠,该直线与直线AC 交于点N,使点A 落在直线BC 上的点D 处,且BD:DC=1 :4,折痕为MN,则AN 的长为_____.19.如图:已知在中,是斜边上的高.在这个图形中,与相似的三角形是________(只写一个即可).20.如图,在梯形中,,点、、、是两腰上的点,,,且四边形的面积为,则梯形的面积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60分)21.(本题7分)如图,D是△ABC外一点,E是BC边上一点,∠1=∠2,∠3=∠4.(1)写出图中两对相似三角形(不得添加字母和线);(2)请分别说明两对三角形相似的理由.22.(本题7分)如图,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小正方形,A、B、C三点都是格点(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其中A(1,8),B(3,8),C(4,7).(1)、若D(2,3),请在网格图中画一个格点△DEF,使△DEF ∽△ABC,且相似比为2∶1;(2)、求△ABC中AC边上的高;(3)、若△ABC外接圆的圆心为P,则点P的坐标为23.(本题7分)如图,梯形ABCD中,AB//CD,且AB=2CD,E,F分别是AB,BC的中点.EF与BD相交于点M.(1)求证:△EDM∽△FBM;(2)若DB=9,求BM.24.(本题6分)某市为了打造森林城市,树立城市新地标,实现绿色、共享发展理念,在城南建起了“望月阁”及环阁公园.小亮、小芳等同学想用一些测量工具和所学的几何知识测量“望月阁”的高度,来检验自己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他们经过观察发现,观测点与“望月阁”底部间的距离不易测得,因此经过研究需要两次测量,于是他们首先用平面镜进行测量.方法如下:如图,小芳在小亮和“望月阁”之间的直线BM上平放一平面镜,在镜面上做了一个标记,这个标记在直线BM上的对应位置为点C,镜子不动,小亮看着镜面上的标记,他来回走动,走到点D时,看到“望月阁”顶端点A在镜面中的像与镜面上的标记重合,这时,测得小亮眼睛与地面的高度ED=1.5米,CD=2米,然后,在阳光下,他们用测影长的方法进行了第二次测量,方法如下:如图,小亮从D点沿DM方向走了16米,到达“望月阁”影子的末端F 点处,此时,测得小亮身高FG的影长FH=2.5米,FG=1.65米.如图,已知AB⊥BM,ED⊥BM,GF⊥BM,其中,测量时所使用的平面镜的厚度忽略不计,请你根据题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求出“望月阁”的高AB的长度.25.(本题8分)如图,在△ABC中,AD是角平分钱,点E在AC上,且∠EAD=∠ADE.(1)求证:△DCE∽△BCA;(2)若AB=3,AC=4.求DE的长.26.(本题8分)如图(1),P为△ABC所在平面上一点,且∠APB=∠BPC=∠CPA=120°,则点P叫做△ABC 的费马点.(1)如果点P为锐角△ABC的费马点,且∠ABC=60°.①求证:△ABP∽△BCP;②若PA=3,PC=4,则PB= .(2)已知锐角△ABC,分别以AB、AC为边向外作正△ABE和正△ACD,CE和BD 相交于P点.如图(2)①求∠CPD的度数;②求证:P点为△ABC的费马点.27.(本题8分)如图1,已知在矩形ABCD中,AB=2,BC=3,P是线段AD边上的一动点(不与端点A、D重合),连结PC,过点P作P E⊥PC交AB于点E,在P点运动过程中,图中各角和线段之间是否存在的某种关系和规律?特例求解当E为AB的中点,且AP>AE时,求证:PE=PC.深入探究当点P在AD上运动时,对应的点E也随之在AB上运动,求整个运动过程中B E的取值范围.28.(本题9分)如图,AB是⊙O的直径,直线l与⊙O相切于点C,AE⊥l交直线l于点E、交⊙O于点F,BD⊥l交直线l于点D.(1)求证:△AEC∽△CDB;(2)求证:AE+EF=AB;cm s的速度运动,点Q从点B出发沿(3)若AC=8cm,BC=6cm,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B向点B以2/cm s的速度运动,两点同时出发,当点P运动到点B时,两点都停止运动.设运动时线段BC向点C以1/间为t秒,求当t为何值时,△BPQ为等腰三角形?答案(测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果23a b =,则a bb +=( ) A .13 B .12 C .53 D . 35【答案】C 【解析】先根据比例的性质可得a b +1=23+1,进而可得53a b b +=. 故选C .2.如图△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31==ACAD ABAE ,则BCED ADE S S 四边形△:的值为( )A 、3:1B 、1:3C 、1:8D 、1:9【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得:△ADE ∽△ACB ,则ADE ACB S S △△:=1:9,则BCED ADE S S 四边形△:=1:8.故选C3.如图,Rt △ABC 和Rt △DCA 中,∠B=∠ACD=90°,AD ∥BC ,AB=2,DC=3,则△ABC 与△DCA 的面积比为( )A .2:3B .2:5C .4:9D .2:3 【答案】C 【解析】由AD ∥BC ,得出∠ACB=∠DAC ,证得△A BC ∽△DCA ,可得AB BC ACDC AC AD==,再由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得到24()9ABC DCAS AB SDC ==, 故选C .4.如图,直线l 1∥l 2∥l 3,直线AC 分别交l 1,l 2,l 3于点A ,B ,C ;直线DF 分别交l 1,l 2,l 3于点D ,E ,F .AC 与DF 相交于点H ,且AH=2,HB=1,BC=5,则DEEF的值为( ).A .12 B .2 C .25 D .35【答案】D .5.如图,这是圆桌正上方的灯泡(看作一个点)发出的光线照射到桌面后在地面上形成(圆形)的示意图.已知桌面直径为1.2米,桌面离地面1米.若灯泡离地面3 米,则地面上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0..36π米2B . 0.81π米2C .2π米2D .3. 24π米2【答案】B 【解析】如图设C ,D 分别是桌面和其地面影子的圆心,依题意可以得到△OBC ∽△OAD ,然后由它们的对应边成比例可以得CB OC AD OD =,再把OD=3,CD=1代入可求出OC= OD-CD=3-1=2,BC=12×1.2=0.6,然后求出地面影子的半径AD=0.9,这样可以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S ⊙D =π×0.92=0.81πm 2,这样地面上阴影部分的面积为0.81πm 2. 故选B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将线段CD 放大得到线段AB ,若点B 、C 、D 的坐标分别为B (5,0)、C (1,2)、D (2,0),则点A 的坐标是( )A .(2.5,5)B .(2.5,3)C .(3,5)D .(2.5,4) 【答案】A7.如图,△D EF 是由△ABC 经过位似变换得到的,点O 是位似中心,D ,E ,F 分别是OA , OB ,OC 的中点,则△DEF 与△ABC 的面积比是( )A .1:2B .1:4C .1:5D .1:6【答案】B 【解析】由D ,F 分别是OA ,OC 的中点,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得DF=12AC ,根据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可知△DEF 与△ABC 的相似比是1:2,因此△DEF 与△ABC 的面积比是1:4. 故选B .8.如图,在▱ABCD 中,E 为CD 上一点,连接AE 、BD ,且AE 、BD 交于点F ,若EF :AF=2:5,则DEFEFBCSS 四边形:为( )A .2:5B .4:25C .4:31D .4:35 【答案】C9.小刚身高1.7m ,测得他站立在阳光下的影子长为0.85m ,紧接着他把手臂竖直举起,测得影子长为1.1m ,那么小刚举起的手臂超出头顶( )A .0.5mB .0.55mC .0.6mD .2.2m 【答案】A【解析】 根据题意可得:1.185.07.1x,解得:x=2.2,则2.2-1.7=0.5m ,即小刚举起的手臂超出头顶0.5m. 10.如图,在△ABC 中,AD 和BE 是高,∠ABE=45°,点F 是AB 的中点,AD 与FE 、BE 分别交于点G 、H ,∠CBE=∠BAD .有下列结论:①FD=FE ;②AH=2CD ;③BC •AD=AE 2;④S △ABC =4S △ADF .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 个 C.3 个 D.4个【答案】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是,它们的面积比是________.【答案】【解析】∵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是1:3,∴它们的面积比是,即1:9.故答案为:1:9.12.勾股定理与黄金分割是几何中的双宝,前者好比黄金,后者堪称珠玉,生活中到处可见黄金分割的美.如图是一种贝壳的俯视图,点C分线段AB近似于黄金分割,已知AB=10 cm,AC>BC,那么AC的长约为____________cm(结果精确到0.1 cm).【答案】6.2【解析】由题意知AC:AB=BC:AC,∴AC:AB≈0.618,∴AC=0.618×10cm≈6.2(结果精确到0.1cm)故答案为:6.2.13.李明同学利用影长测学校旗杆的高度,某一时刻身高1.8米的李明的影长为1米,同时测得旗杆的影长为7米,则学校的旗杆的高为________米.【答案】12.614.在中,,是的中点,过点作直线,使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这样的直线有________条.【答案】【解析】作DE∥AB,DF∥BC,可得相似,作∠CDG=∠B,∠ADH=∠C,也可得相似三角形.所以可作4条.故答案为:4.15.如图,在□ABCD中,F是AD延长线上一点,连接BF交DC于点E,在不添加辅助线的情况下,请写出图中一对相似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答案不唯一,如△DFE∽△CBE【解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C//AD,即BC//DF,∴△DEF∽△CEB,故答案为:△DEF∽△CEB(答案不唯一).16.如图,数学趣闻: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外有人传说:“从月亮上看地球,长城是肉眼唯一看得见的建筑物.”设长城的厚度为,人的正常视力能看清的最小物体所形成的视角为,且已知月、地两球之间的距离为,根据学过的数学知识,你认为这个传说________.(请填“可能”或“不可能”,参考数据:)【答案】不可能这就是说,按照人的最小视角1′观察地球上长城的厚度,最远的距离只能是34.4km,而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380000km,这个数字很大,它相当于34.4km的11046倍,从这么远看长城,根本无法看见. 17.△ABC的三边长分别为,,2,△A1B1C1的两边长为1,,要使△ABC∽△A1B1C1,那么△A1B1C1的第三边长为_______.【答案】【解析】由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易得相似比为:,故要使△ABC和△A1B1C1的三边成比例,则第三边长为2÷=,故答案为:.18.如图,等边△ ABC 的边长为30,点M 是边AB 上一动点,将等边△ ABC 沿过点M 的直线折叠,该直线与直线AC 交于点N,使点A 落在直线BC 上的点D 处,且BD:DC=1 :4,折痕为MN,则AN 的长为_____.【答案】21或65【解析】①当点A落在如图1所示的位置时,∵BD:DC=1:4,BC=30,∴DB=6,CD=24,设AN=x,则CN=30-x,∴=,∴DM=,BM=,∵BM+DM=30,∴+=30,解得x=21,∴AN=21;②当A在C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与①同理可得△BMD∽△CDN,∴得,∵BD:DC=1:4,BC=10,∴DB=10,CD=40,设AN=x,则CN=x-10,∴=,∴DM=,BM=,∵BM+DM=30,∴+=10,解得:x=65,∴AN=65.故答案为:21或65.19.如图:已知在中,是斜边上的高.在这个图形中,与相似的三角形是________(只写一个即可).【答案】20.如图,在梯形中,,点、、、是两腰上的点,,,且四边形的面积为,则梯形的面积为________.【答案】18【解析】∵在梯形ABCD中,AD∥BC,点E、F、G、H是两腰上的点,AE=EF=FB,CG=GH=HD,∴2EH=AD+FG,2FG=EH+BC,∴EH=,FG=,∵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6cm2,∴(EH+FG)h=6,∴四边形ADEH的面积和四边形FBCG的面积和为:(EH+AD)h+(BC+FG)h=12,则梯形ABCD的面积为:18.故答案为:18.三、解答题(共60分)21.(本题7分)如图,D是△AB C外一点,E是BC边上一点,∠1=∠2,∠3=∠4.(1)写出图中两对相似三角形(不得添加字母和线);(2)请分别说明两对三角形相似的理由.【答案】(1)、△ABD∽△AEC;△ABE∽△ADC;(2)、证明见解析22.(本题7分)如图,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小正方形,A、B、C三点都是格点(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其中A(1,8),B(3,8),C(4,7).(1)、若D(2,3),请在网格图中画一个格点△DEF,使△DEF ∽△ABC,且相似比为2∶1;(2)、求△ABC中AC边上的高;(3)、若△ABC外接圆的圆心为P,则点P的坐标为【答案】(1)图形见解析;(2)、105;(3)、(2,6).【解析】(1)、如图所示;(2)、高105(3)、(2,6);23.(本题7分) 如图,梯形ABCD 中,AB//CD ,且AB=2CD ,E ,F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EF 与BD 相交于点M .(1)求证:△EDM ∽△FBM ; (2)若DB=9,求BM .【答案】(1)、证明见解析;(2)、BM=3.24.(本题6分)某市为了打造森林城市,树立城市新地标,实现绿色、共享发展理念,在城南建起了“望月阁”及环阁公园.小亮、小芳等同学想用一些测量工具和所学的几何知识测量“望月阁”的高度,来检验自己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他们经过观察发现,观测点与“望月阁”底部间的距离不易测得,因此经过研究需要两次测量,于是他们首先用平面镜进行测量.方法如下:如图,小芳在小亮和“望月阁”之间的直线BM 上平放一平面镜,在镜面上做了一个标记,这个标记在直线BM 上的对应位置为点C ,镜子不动,小亮看着镜面上的标记,他来回走动,走到点D 时,看到“望月阁”顶端点A 在镜面中的像与镜面上的标记重合,这时,测得小亮眼睛与地面的高度ED=1.5米,CD=2米,然后,在阳光下,他们用测影长的方O yxAB CDEF法进行了第二次测量,方法如下:如图,小亮从D点沿DM方向走了16米,到达“望月阁”影子的末端F 点处,此时,测得小亮身高FG的影长FH=2.5米,FG=1.65米.如图,已知AB⊥BM,ED⊥BM,GF⊥BM,其中,测量时所使用的平面镜的厚度忽略不计,请你根据题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求出“望月阁”的高AB的长度.【答案】99m25.(本题8分)如图,在△ABC中,AD是角平分钱,点E在AC上,且∠EAD=∠ADE.(1)求证:△DCE∽△BCA;(2)若AB=3,AC=4.求DE的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12 7【解析】(1)∵AD平分∠BAC,∴∠BAD=∠DA,∵∠EAD=∠ADE,∴∠BAD=∠ADE,∴AB∥DE,∴△DCE∽△BCA;(2)、∵∠EAD=∠ADE,∴AE=DE,设DE=x,∴CE=AC﹣AE=AC﹣DE=4﹣x,∵△DCE∽△BCA,∴DE:AB=CE:AC,即x:3=(4﹣x):4,解得:x=127,∴DE的长是127.26.(本题8分)如图(1),P为△ABC所在平面上一点,且∠APB=∠BPC=∠CPA=120°,则点P叫做△ABC 的费马点.(1)如果点P为锐角△ABC的费马点,且∠ABC=60°.①求证:△ABP∽△BCP;②若PA=3,PC=4,则PB= .(2)已知锐角△ABC,分别以AB、AC为边向外作正△ABE和正△ACD,CE和BD 相交于P点.如图(2)①求∠CPD的度数;②求证:P点为△ABC的费马点.【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在△ACE和△ABD中,AC ADEAC BADEA AB=⎧⎪∠=∠⎨⎪=⎩,∴△ACE≌△ABD(SAS),∴∠1=∠2,∵∠3=∠4,∴∠CPD=∠6=∠5=60°;②∵△ADF∽△CFP,∴AF•PF=DF•CF,∵∠AFP=∠CFD,∴△AFP∽△CDF.∴∠APF=∠ACD=60°,∴∠APC=∠CPD+∠APF=120°,∴∠BPC=120°,∴∠APB=360°﹣∠BPC﹣∠APC=120°,∴P点为△ABC的费马点.27.(本题8分)如图1,已知在矩形ABCD 中,AB=2,BC=3,P 是线段AD 边上的一动点(不与端点A 、D 重合),连结PC ,过点P 作PE ⊥PC 交AB 于点E ,在P 点运动过程中,图中各角和线段之间是否存在的某种关系和规律? 特例求解当E 为AB 的中点,且AP >AE 时,求证:PE=PC . 深入探究当点P 在AD 上运动时,对应的点E 也随之在AB 上运动,求整个运动过程中BE 的取值范围.【答案】(1)证明见解析;(2)87≤BE <2. (2)深入探究,设AP=x ,AE=y ,∵△AP E ∽△DCP ,∴AP AE DC DP ,即x (3﹣x )=2y ,∴y=12x 3﹣x )=﹣12x +32x=﹣12(x ﹣32)2+98,∴当x=32时,y 的最大值为98,∵AE=y 取最大值时,BE 取最小值为2﹣98=78BE的取值范围为78≤BE <2.28.(本题9分)如图,AB 是⊙O 的直径,直线l 与⊙O 相切于点C ,AE ⊥l 交直线l 于点E 、交⊙O 于点F ,BD ⊥l 交直线l 于点D .(1)求证:△AEC∽△CDB;(2)求证:AE+EF=AB;(3)若AC=8cm,BC=6cm,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B向点B以2/cm s的速度运动,点Q从点B出发沿线段BC向点C以1/cm s的速度运动,两点同时出发,当点P运动到点B时,两点都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求当t为何值时,△BPQ为等腰三角形?【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t=103或t=6017或t=258时又∵AE⊥DE,BD⊥DE,∴OC∥BD∥AE,又∵O是AB的中点,∴OC//AE//BD∴OC=1()2BD AE+,∵AB是⊙O的直径,∴∠AFB=90°,∴∠BFE=90°,又∵∠AED=∠BDE=90°,∴四边形BDEF是矩形,∴BD=FE ,∴AE+EF=AE+BD,∴1(AE)2EF+。
第二十七章 相似全章测试

第二十七章 相似全章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1.如图所示,在△ABC 中,DE ∥BC ,若AD =1,DB =2,则BCDE的值为( ) A .32 B .41 C .31 D .21 2.如图所示,△ABC 中DE ∥BC ,若AD ∶DB =1∶2,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21=BC DE B .21=∆∆的周长的周长ABC ADEC .的面积的面积ABC ADE ∆∆31=D .的周长的周长ABC ADE ∆∆31=3.如图所示,在△ABC 中∠BAC =90°,D 是BC 中点,AE ⊥AD 交CB 延长线于E 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ED ∽△ACB B .△AEB ∽△ACDC .△BAE ∽△ACED .△AEC ∽△DAC 4.如图所示,在△ABC 中D 为AC 边上一点,若∠DBC =∠A ,6=BC ,AC =3,则CD 长为( )A .1B .23 C .2 D .255.若P 是Rt △ABC 的斜边BC 上异于B ,C 的一点,过点P 作直线截△ABC ,截得的三角形与原△ABC 相似,满足这样条件的直线共有( )A .1条B .2条C .3条D .4条6.如图所示,△ABC 中若DE ∥BC ,EF ∥AB ,则下列比例式正确的是( )A .BC DEDB AD =B .ADEF BC BF = C .FC BFEC AE =D .BCDEAB EF =7.如图所示,⊙O 中,弦AB ,CD 相交于P 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P A ·AB =PC ·PB B .P A ·PB =PC ·PD C .P A ·AB =PC ·CD D .P A ∶PB =PC ∶PD8.如图所示,△ABC 中,AD ⊥BC 于D ,对于下列中的每一个条件①∠B +∠DAC =90° ②∠B =∠DAC ③CD :AD =AC :AB ④AB 2=BD ·BC其中一定能判定△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共有( )A .3个B .2个C .1个D .0个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9.如图9所示,身高1.6m 的小华站在距路灯杆5m 的C 点处,测得她在灯光下的影长CD 为2.5m ,则路灯的高度AB 为______.10.若两个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的比是5∶4,则这两个多边形的周长比是______.11.如图所示,△ABC 中,DE ∥BC ,AE ∶EB =2∶3,若△AED 的面积是4m 2,则四边形DEBC 的面积为______.12.如图所示,△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F 是AD 边上一点,且61EB AE ,射线CF 交AB 于E 点,则FDAF等于______.三、解答题(本题共33分,13--15每小题5分,16—18每小题6分)13.已知,如图,△ABC 中,AB =2,BC =4,D 为BC 边上一点,BD =1. (1)求证:△ABD ∽△CBA ;(2)作DE∥AB交AC于点E,请再写出另一个与△ABD相似的三角形,并直接写出DE的长.14.已知: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CD⊥AB于D点,AD=4cm,DB=9cm,求CB 的长.15.如图所示,在由边长为1的25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上有一个△ABC,试在这个网格上画一个与△ABC相似,且面积最大的△A1B1C1(A1,B1,C1三点都在格点上),并求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16.如图所示,在5×5的方格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A(1,0),B(0,2),试以5×5的格点为顶点作△ABC与△OAB相似(相似比不为1),并写出C点的坐标.N PE C B A 17.如图,△ABC 是一块锐角三角形余料,边BC=120毫米,高AD=80毫米,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BC 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 、AC 上,这个正方形零件的边长是多少?18.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 5,BC = 8,D ,E 分别为BC ,AB 边上一点,∠ADE =∠C . (1)求证:△BDE ∽△CAD ; (2)若CD =2,求BE 的长.四、解答题(本题共25分,19--21每小题6分,22题7分)19.如图所示,⊙O 的内接△ABC 中,∠BAC =45°,∠ABC =15°,AD ∥OC 并交BC 的延长线于D 点,OC 交AB 于E 点. (1)求∠D 的度数;(2)求证:AC 2=AD ·CE .20.已知:如图,△ABC中,∠BAC=90°,AB=AC=1,点D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C点重合),∠ADE=45°.(1)求证:△ABD∽△DCE;(2)设BD=x,AE=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3)当△ADE是等腰三角形时,求AE的长.21.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我们把以格点间连线为边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图中的△ABC是格点三角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B 的坐标为(-1,-1).(1)把△ABC向左平移8格后得到△A1B1C1,画出△A1B1C1的图形并写出点B1的坐标;(2)把△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A2B2C,画出△A2B2C的图形并写出点B2的坐标;(3)把△ABC以点A为位似中心放大,使放大前后对应边长的比为1:2,画出△AB3C3的图形.22.如图,DB 为半圆的直径,且BD=2,A 为BD 延长线上一点,AC 切半圆于点E ,BC ⊥AC 于点C ,交半圆于点F .(1)连接BE ,求证:BE 平分∠DBC ;(2)设AD=x ,CF=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五、解答题(本题满分7分)23.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正方形ABFE 与正方形EFCD 的位置如图所示. (1)请你按下列要求画图: ① 联结BD 交EF 于点M ;② 在AE 上取一点P ,联结BP ,MP ,使△PEM 与△PMB 相似;(2)若Q 是线段BD 上一点,连结FQ 并延长交四边形ABCD 的一边于点R ,且满足BD FR 21,则QRFQ 的值为_____________.六、解答题(本题满分7分)24.在平面内,先将一个多边形以点O为位似中心放大或缩小,使所得多边形与原多边形对应线段的比为k,并且原多边形上的任一点P,它的对应点P′在线段OP或其延长线上;接着将所得多边形以点O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一个角度θ,这种经过和旋转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相似变换,记为O(k,θ),其中点O叫做旋转相似中心,k叫做相似比,θ叫做旋转角.(1)填空:①如图1,将△ABC以点A为旋转相似中心,放大为原来的2倍,再逆时针旋转60°,得到△ADE,这个旋转相似变换记为A(,);A ,②如图2,△ABC是边长为1cm的等边三角形,将它作旋转相似变换)得到△ADE,则线段BD的长为cm;(2)如图3,分别以锐角三角形ABC的三边AB,BC,CA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DEB,BFCG,CHIA,点O1,O2,O3分别是这三个正方形的对角线交点,试分别利用△AO1O3与△A BI,△CIB与△CAO2之间的关系,运用旋转相似变换的知识说明线段O1O3与AO2之间的关系.。
第27章 相似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27章相似单元检测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四组线段中,不是成比例线段的为()A.a=3,b=6,c=2,d=4B.a=4,b=6,c=5,d=10C.a=1,b=2,c=6,d=3D.a=2,b=5,c=15,d=23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B.所有的菱形都相似C.所有的正方形都相似D.有一个角是3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3.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2=DE BC B. =AD AEAB ACC.△ADE∽△ABCD.S△ADE∶S△ABC=1∶2第3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4.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是1∶4,那么它们的周长比是()A.1∶16B.1∶4C.1∶6D.1∶25.如图,△ABC中,∠A=78°,AB=4,AC=6.将△ABC沿图示中的虚线剪开,剪下的阴影三角形与原三角形不相似的是()6.(2016·安徽)如图,△ABC中,AD是中线,BC=8,∠B=∠DAC,则线段AC的长为()A.4B.42C.6D.437.如图,在下列由位似变换得到的图形中,其相似比为2的是(点A是原图形上的点)()A.OA=OA′B.OA=AA′C.OA=12AA′D.OA′=2AA′8.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BC的中点,F是CD上一点,且CF=14CD,下列结论:①△ABE∽△AEF;②AE⊥EF;③△ADF∽△ECF,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0个B.1个C.2个D.3个第8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9.如图,Rt△ABC中,∠ACB=90°,AC=4,BC=6,以斜边AB上一点O为圆心所作的半圆分别与AC、BC相切于点D、E,则AD为()A.2.5B.1.6C.1.5D.110.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DC∥AB,∠DAB=90°,AC⊥BC,AC=BC,∠ABC的平分线分别交AD、AC于点E、F,则BFEF的值是()A. 2-1B.2+ 2C. 2+1D. 2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若△ABC∽△A′B′C′,AB=16cm,A′B′=4cm,AD平分∠BAC,A′D′平分∠B′A′C′,A′D′=3cm,则AD= cm.12.若△ABC的三边之比为2∶5∶6,与其相似的另一个△A′B′C′的最大边长为15cm,那么△A′B′C′的最小边长为.13.已知E(-3,3),F(-1,-1),以坐标原点O为位似中心,按相似比为2∶1把△EFO放大,则点E的对应点E′的坐标为.14.如图所示,等腰梯形ABCD中,AD∥BC,且AD=12BC,E为AD上一点,AC与BE交于点F,若AE∶DE=2∶1,则AEFCBFSSVV= .第14题图第15题图第16题图第17题图第18题图15.如图,路灯距离地面8m,身高1.6m的小明站在距离灯的底部(点O)16m的点A 处,则小明的影子AM长m.16.(2016·湖南娄底)如图,已知∠A=∠D,要使△ABC∽△DEF,还需添加一个条件,你添加的条件是.(只需写一个条件,不添加辅助线和字母)17.(2016·四川成都)如图,△ABC内接于⊙O,AH⊥BC于点H.若AC=24,AH=18,⊙O的半径OC=13,则AB= .18.如图,在△ABC中,∠B=90°,AB=6,BC=8,沿DE将△ABC折叠,使点C落在AB边上的C ′处,并且C ′D ∥BC ,则CD 的长是 .三、解答题.(共66分)19.(8分)(2016·广西南宁改编)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 (2,2),B (4,0),C (4,-4).(1)请画出△ABC 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A 1B 1C 1;(2)以点O 为位似中心,将△ABC 缩小为原来的12,得到△A 2B 2C 2,请在y 轴右侧画出△A 2B 2C 2,并求出111222A B C A B C S S V V 的值.20.(8分)如图,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ACB 和△DCE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ED 的延长线交AB 于点F .求证:(1)△ACB ∽△DCE ;(2)EF ⊥AB .21.(8分)(2016·浙江杭州)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AED =∠B ,射线AG 分别交线段DE ,BC 于点F ,G ,且=AD DE AC CG . (1)求证:△ADF ∽△ACG ;(2)若12=AD AC ,求AF FG的值.22.(8分)如图,在△ABC 中,CD ⊥AB 于D ,BE ⊥AC 于E ,连接DE .求证:∠AED =∠ABC .23.(10分)某高中学校为高一新生设计的学生板凳的正面视图如图所示,其中BA=CD ,BC =20cm,BC 、EF 平行于地面AD 且到地面AD 的距离分别为40cm 、8cm.为使板凳两腿底端A 、D 之间的距离为50cm ,那么横梁EF 应为多长?(材质及厚度等忽略不计)24.(12分)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12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以AB为边在第二象限内作矩形ABCD,使得AD=5.过点D作DH⊥OA,垂足为H.(1)求证:△ADH∽△BAO;(2)求点D的坐标.25.(12分)(2016·湖北襄阳)如图,将矩形ABCD沿AF折叠,使点D落在BC边的点E处,过点E作EG∥CD交AF于点G,连接DG.(1)求证:四边形EFDG是菱形;(2)探究线段EG,GF,A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AG=6,EG=25,求BE的长.。
九年级数学第二十七章 《 相似》全章测试

九年级数学第二十七章 《 相似》全章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两个矩形一定相似B 、两个正方形一定相似C 、两个梯形一定相似D 、两个平行四边形一定相似2、如图,D 、E 分别是AB 、AC 上两点,CD 与BE 相交于点O ,下列条件中不能使ΔABE 和ΔACD 相似的是( )A 、∠B=∠CB 、∠ADC=∠AEBC 、BE :CD=AB :ACD 、AD ∶AE=AC ∶AB3、如图所示,D 、E 分别是ΔABC 的边AB 、AC 上的点,DE ∥BC ,并且AD ∶BD=2:1,那么S ΔADE ∶S ΔABC =( )A 、32 B 、43 C 、54D 、944、在矩形ABCD 中,E 、F 分别是CD 、BC 上的点,若∠AEF=90°,则一定有( )(A)ΔADE ∽ΔAEF (B)ΔECF ∽ΔAEF (C)ΔADE ∽ΔECF (D)ΔAEF ∽ΔABF(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5、已知A 、B 两地的实际距离AB=5千米,画在地图上的距离B A ''=2㎝,则这张地图的比例尺是 ( )A 、 2∶5 B、 1∶25000 C 、 25000∶1 D、 1∶2500006、如图所示,在△ABC 中D 为AC 边上一点,若∠DBC =∠A ,6=BC ,AC =3,则CD 长为( )A .1B .23C .2D .25(第6题图)7、如图所示,△ABC 中若DE ∥BC ,EF ∥AB ,则下列比例式正确的是( )A .BC DE DB AD = B .ADEF BC BF = C .FC BFEC AE =D .BCDEAB EF =8、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条“鱼,它有六个顶点”,则( ) A.将各点横坐标乘以2,纵坐标不变,得到的鱼与原来的鱼位似 B.将各点纵坐标乘以2,横坐标不变,得到的鱼与原来的鱼位似 C.将各点横、纵坐标都乘以2,得到的鱼与原来的鱼位似 D.将各点横坐标乘以2,纵坐标乘以21,得到的鱼与原来的鱼位似(第7题图) (第8题图)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9、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是2∶5,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比是______,对应高的比是_____ _,对应中线的比是______,它们的面积比是______ 。
第27章《相似》单元测试

第27章《相似》单元测试题时间:100分钟 满分:150分班级:____姓名:______座号:____得分:____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下列各组中的四条线段成比例的是( )A 、a=2,b=3,c=2,d=3B 、a=4,b=6,c=5,d=10C 、a=2,b=5,c=32,d=15D 、a=2,b=3,c=4,d=12、如图,E 为平行四边形ABCD 的BC 边上一点,AE 交对角线BD 于点F ,BE ∶EC=1∶2,则EF ∶AF=( ) A 、21 B 、31 C 、32 D 、413、如图,为了测量一池塘的宽DE ,在岸边找一点C ,测得CD=30m ,在DC 的延长线上找一点A ,测得AC=5m ,过点A 作AB ∥DE ,交EC 的延长线于B ,测得AB=6m ,则池塘的宽DE 为( )A 、25mB 、30mC 、36mD 、40m 4、下列四个三角形,与左图中的三角形相似的是( )5、如图,正方形ABCD 中,E 为AB 的中点,AF ⊥DE 于点O , 则 AO DO等于( ) A .2 5 3 B .13 C .23 D .126、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6和8,另一个与它相似的直角三角形边长分别是3和4及x ,那么x 的值( ) A.只有一个 B.可以有2个 C.有2个以上但有限 D.有无数个7、如图所示,AB ∥EF ∥CD ,图中共有相似三角形( )A .2对B .3对C .4对D .5对8、如图,给出下列条件:①B ACD ∠=∠;②AD C A C B ∠=∠;③AC ABCD BC=;④AC 2=AD ·AB .其中单独能够判定 ABC ACD △∽△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第4题) A . B . C . D .ABF C D E O9、某学习小组在讨论 “变化的鱼”时,知道大鱼与小鱼是位似图形(如图所示).则小鱼上的点()a b ,对应大鱼上的点( ) A.(22)a b --, B.(2)a b --, C.(22)b a --,D.(2)a b --,10、在△ABC 中,AB =12,AC =10,BC =9,AD 是BC 边上的高.将△ABC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使点A 与点D 重合,折痕为EF ,则△DEF 的周长为( ) A .9.5 B .10.5 C .11 D .15.5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11、如图,若DE ∥BC ,AD=3cm ,DB=2cm ,则DEB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七章 相似全章测试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ABC 中,DE ∥BC ,若AD =1,DB =2,则BC DE
的值为( ) A .
3
2 B .
41 C .31
D .
2
1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2.如图所示,△ABC 中DE ∥BC ,若AD ∶DB =1∶2,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2
1
=BC DE B .
21
=∆∆的周长的周长ABC ADE
C .
的面积的面积ABC ADE ∆∆3
1
=
D .
的周长的周长ABC ADE ∆∆3
1
=
3.如图所示,在△ABC 中∠BAC =90°,D 是BC 中点,AE ⊥AD 交CB 延长线于E 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ED ∽△ACB B .△AEB ∽△ACD C .△BAE ∽△ACE
D .△AEC ∽△DAC
4.如图所示,在△ABC 中D 为AC 边上一点,若∠DBC =∠A ,6=BC ,AC =3,
则CD 长为( ) A .1
B .
2
3
C .2
D .
2
5
第4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
5.若P 是Rt △ABC 的斜边BC 上异于B ,C 的一点,过点P 作直线截△ABC ,截得的三角形与原△ABC 相似,满足这样条件的直线共有(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6.如图所示,△ABC 中若DE ∥BC ,EF ∥AB ,则下列比例式正确的是( ) A .
BC
DE
DB AD =
B .
AD
EF BC BF = C .FC BF
EC AE =
D .
BC
DE
AB EF =
7.如图所示,⊙O 中,弦AB ,CD 相交于P 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P A ·A
B =P
C ·PB B .P A ·PB =PC ·P
D C .P A ·AB =PC ·CD D .P A ∶PB =PC ∶PD 8.如图所示,△ABC 中,AD ⊥BC 于D ,对于下列中的每一个条件
①∠B +∠DAC =90°;②∠B =∠DAC;③CD :AD =AC :AB ;④AB 2=BD ·BC 其中一定能判定△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共有( ) A .3个
B .2个
C .1个
D .0个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二、填空题
9.如图9所示,身高1.6m 的小华站在距路灯杆5m 的C 点处,测得她在灯光下的影长CD 为2.5m ,则路灯的高度AB 为______.
10.如图所示,△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F 是AD 边上一点,且
6
1
=EB AE ,射线CF 交AB 于E 点,则
FD
AF
等于______. 11.如图所示,△ABC 中,DE ∥BC ,AE ∶EB =2∶3,若△AED
的面积是4m 2,则四边形DEBC 的面积为______. 12.若两个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的比是5∶4,则这两个多边
形的周长比是______.
三、解答题
13.已知,如图,△ABC中,AB=2,BC=4,D为BC边上一点,BD=1.
(1)求证:△ABD∽△CBA;
(2)作DE∥AB交AC于点E,请再写出另一个与△ABD相似的三角形,并直接写
出DE的长.
14.已知: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CD⊥AB于D点,AD=4cm,DB=9cm,求CB的长.
15.如图所示,在由边长为1的25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上有一个△ABC,试在这个网格上画一个与△ABC相似,且面积最大的△A1B1C1(A1,B1,C1三点都在
格点上),并求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16.如图所示,在5×5的方格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A(1,0),B(0,2),试以5×5的格点为顶点作△ABC与△OAB相似(相似比不为1),并写出C点的坐标.
17.如图所示,⊙O的内接△ABC中,∠BAC=45°,∠ABC=15°,AD∥OC并交BC 的延长线于D点,OC交AB于E点.
(1)求∠D的度数;
(2)求证:AC2=AD·CE.
18.已知:如图,△ABC中,∠BAC=90°,AB=AC=1,点D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C点重合),∠ADE=45°.
(1)求证:△ABD∽△DCE;
(2)设BD=x,AE=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3)当△ADE是等腰三角形时,求AE的长.
19.已知:如图,△ABC 中,AB =4,D 是AB 边上的一个动点,DE ∥BC ,连结DC ,
设△ABC 的面积为S ,△DCE 的面积为S ′. (1)当D 为AB 边的中点时,求S ′∶S 的值; (2)若设,,
y S
S x AD ='
=试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x 的取值范围.
20.已知:如图,抛物线y =x 2-x -1与y 轴交于C 点,以原点O 为圆心,OC 长为半
径作⊙O ,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轴于另一点D .设点P 为抛物线y =x 2-x -1上的一点,作PM ⊥x 轴于M 点,求使△PMB ∽△ADB 时的点P 的坐标.
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关于x 的二次函数y =x 2+(k -1)x +2k -1的图象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0,-3). 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A ,B 两点的坐标.
22.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内已知点A 和点B 的坐标分别为(0,6),(8,0),
动点P 从点A 开始在线段AO 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O 移动,同时动点Q 从点B 开始在线段BA 上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 移动,设点P ,Q 移动的时间为t 秒. (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
(2)当t 为何值时,△APQ 与△ABO 相似? (3)当t 为何值时,△APQ 的面积为
5
24
个平方单位?
23.已知:如图,□ABCD中,AB=4,BC=3,∠BAD=120°,E为BC上一动点(不与B点重合),作EF⊥AB于F,FE,DC的延长线交于点G,设BE=x,△DEF的面积为S.
(1)求证:△BEF∽△CEG;
(2)求用x表示S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
(3)当E点运动到何处时,S有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
参考答案
1.C . 2.D . 3.C . 4.C . 5.C . 6.C . 7.B . 8.A .
9.4.8m . 10.⋅31
11.21m 2. 12.5∶4.
13.(1)
,BA
BD
CB AB =CBA ABD ∠=∠,得△HBD ∽△CBA ; (2)△ABC ∽△CDE ,DE =1.5. 14..cm 133提示:连结AC .
15.提示:.52,10,25111111===C B B A C A △A 1B 1C 1的面积为5. 16.C (4,4)或C (5,2).
17.提示:(1)连结OB .∠D =45°.
(2)由∠BAC =∠D ,∠ACE =∠DAC 得△ACE ∽△DAC .
18.(1)提示:除∠B =∠C 外,证∠ADB =∠DEC .
(2)提示:由已知及△ABD ∽△DCE 可得.22x x CE -=
从而y =AC -CE =x 2-
.12+x (其中20<
<x ).
(3)当∠ADE 为顶角时:.22-=AE 提示:当△ADE 是等腰三角形时, △ABD ≌△DCE .可得.12-=x 当∠ADE 为底角时:⋅=2
1
AE 19.(1)S '∶S =1∶4;
(2)).40(4
1
162<<+-
=x x x y 20.提示:设P 点的横坐标x P =a ,则P 点的纵坐标y P =a 2-a -1.
则PM =|a 2-a -1|,BM =|a -1|.因为△AD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欲使△PMB ∽△ADB ,只要使PM =BM .即|a 2-a -1|=|a -1|.不难得a 1=0.
.2.2.2432-===a a a
∴P 点坐标分别为P 1(0,-1).P 2(2,1).).21,2().21,2(43+--P P 21.(1)y =x 2-2x -3,A (-1,0),B (3,0);
(2))4
9,43(-D 或D (1,-2). 22.(1);643
+-
=x y (2)1130=t 或
;13
50
(3)t =2或3.
23.(1)略;
(2));30(8
311832≤<+-
=x x x S (3)当x =3时,S 最大值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