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ⅡA

合集下载

丹参酮ⅡA磺酸钠与氯化钾用同一注射器加药存在配伍禁忌

丹参酮ⅡA磺酸钠与氯化钾用同一注射器加药存在配伍禁忌

smpo s J . m. cd D r tl 0 4 5 ( ):2 y t 『 ] A A a. ema , 0 ,1 5 8 7—3 . m o2 0
[ 1 ]M t e T H g o . e i f ei ue bc t ct e s u 1 ah s , ae m M Tr n i ・ dcds au a o — t d b an n u e u n u l p s r h m t u. a pr ad r i e l r u [ ] u e t a ss C s r o n v w o t i a r J . y e o ee t e e f h t t e e
20 1 ( :8 . 0 8,0 4)2 4
M t e a hs l t T 等报道 1 由特 比萘 芬引 起 的亚急 性皮 肤 例 红斑狼疮 , 具有临床、 组织病理和血清学检查结果 。阳性 血清 学结果包括 A A,SA( O 抗体 和具有 HI H N S. R ) 和 3特 异性 的 抗组蛋 白抗体 。 9 See sJh sn综合征 tvn -o no T r t等报道 I 2 er 2  ̄l] 例 5岁女性 S E患者 , L 随访 4年无 肾 脏受 累, 口服 泼尼松 2 g・ 和氯喹 2 0mg・ 病情稳 0m d 0 d 定, 口服特比萘芬 治疗 由红 色毛癣菌引起 的 甲真菌病后 , 出现 了 Sees ono tvn . hsn综合征 。实验室检查 发现大量 血尿和蛋 白 J 尿, 肾组织活检发现狼疮 肾炎 I 期 , I I 肾功 能恶化 , 抗组蛋 白抗
液过程 中发现 , 两种药物用 同一 注射器加药 , 在注射器 内出现 红色絮状物 , 即更 换注 射器 , 种药 物用 不 同注射 器加 入 立 两 5 S2 0m 中 , %G 5 l 未见浑浊 现象 。患者 在用 药过程 中未 出现

丹参酮ⅡA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丹参酮ⅡA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超氧 阴 离 子 来 实 现 其 清 除 氧 自 由基 、抗 氧 化 的 作 用 “ 。PerE ] ire 以海鞘 油脂 为底 物 ,用 O I 测定 ” s仪 了几 种丹 参酮类 化合 物 的抗 氧 化 活性 ,结 果 表 明丹参
AS作 用 机 制 的 主 要 研 究 进 展 做 了综抗动 脉 粥样硬化 文献综述 氧化 的分 子 ,所 具有 的抗 氧化 作 用应 该 是 通过 间接 方 式实 现 的 。F n a g等 在 对兔 AS模 型 进 行丹 参 酮 ⅡA 处理 后发 现 ,模 型组 血 液 中超 氧 化 物 歧 化 酶 ( O S D)
蛋 白表达 水平 进行 了检 测 ,结 果 发 现仅 有 谷 胱甘 肽过 氧化 物 酶 在 转 录 水 平 和 蛋 白水 平 上 调 显 著 ,而 s D o
的表达 差异并 不显 著 。
类 化合 物 ,主要 包 括 丹 参 酮 IA、丹 参 酮 ⅡA、丹 参 酮 ⅡB、隐丹 参酮 、丹 参 酸 甲酯 、次 甲基 丹 参 醌 等 2 0 余 种 ,其 中活性 较 强 的是 丹 参 酮 ⅡA,也 是 药用 机 理 研 究最 为集 中 的成 分 。大 量 的研 究 证 明 ,丹 参 酮 ⅡA
1 抗 氧 化 作 用
其活化 的酶种 类存 在一 定差 异 。丹 参酮 ⅡA 的抗 氧 化 作 用 可 以减 轻 AS早 期 脂 质 氧化 ,从 而 阻 止 泡沫 细 胞
的形 成 。王德 昌等 研 究 发现 ,丹 参酮 ⅡA 可 以通过
在 AS发 生的早 期 阶段 ,主要 的病理 变 化 是 低 密 度脂蛋 白 ( DL L )的氧 化 ,巨噬 细胞对 于 氧化 型 L L D 的摄 取及 向 内皮 下 的迁 移 最终 导 致 了泡 沫 细胞 和 早期 脂质 条纹 的产 生 。 因此 ,有 效 地 抑 制 L L 的 氧化 在 D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注射剂,其主要成分是丹参酮ⅡA磺酸钠。

丹参酮ⅡA磺酸钠具有抗氧化、抗炎、改善内皮功能、抗血小板凝集等多种药理作用,对于冠心病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一、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的药理作用1、抗氧化作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具有很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可以对抗氧化应激,扩张血管、增强血流量,改善心血管系统的血液循环。

因此,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减轻心肌缺血、缺氧等情况,防止心肌细胞的损伤,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丹参酮ⅡA磺酸钠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细胞的活性,减轻组织炎症反应。

同时,它还可以调节白细胞的功能,强化机体免疫力,帮助身体抵御感染等因素的侵害,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3、改善内皮功能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增强内皮细胞的保护屏障,保持血管内膜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破裂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4、抗血小板凝集作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凝聚,促进血小板内外环境的平衡,从而防止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减少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1、减轻心绞痛症状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从而缓解心肌缺氧、缺血的症状。

在治疗心绞痛患者时,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持续时间,使患者感到舒适。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以抑制心肌细胞损伤的发生,保护心肌细胞结构和代谢功能,从而有助于恢复心肌的正常功能。

在临床应用中,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以明显提高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损伤指标的水平,改善心肌功能。

3、预防血管壁损伤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以增强血管壁的稳定性和弹性,降低血管壁脆性和脆化程度,从而预防血管壁的破裂和损伤。

在临床应用中,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以明显降低血管壁炎症的水平,调节血管积水和渗透,预防血管壁损伤的发生。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叶新水许应改张正伟王延超柴红亮张红文姜义彬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 ⅡA silate A,STS)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方法: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

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标签:急性脑梗死;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丹参是我国用于活血化瘀的传统中药。

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是丹参酮ⅡA的衍生物,而丹参酮ⅡA是从丹参的根部提取、具有丹参药理学活性的物质。

因此丹参酮ⅡA磺酸钠亦主要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

我院于2005年6月~2006年9月應用STS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4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龄36~81岁,平均63.8岁;对照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38~82岁,平均63.5岁。

两组多数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疾病,但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①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 证实;②起病时间为48 h~1周内;③首次发病或既往虽有中风史,但未遗留后遗症;④入组前未经过溶栓、抗凝、血液稀释等治疗。

1.3 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STS注射液(每支2 ml,上海第一制药公司生产)6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滴;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支2 ml,上海中西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滴,均1次/d,15 d为1个疗程。

治疗期间两组病例均根据基础疾病,酌情给予降压、降血糖、脱水、神经营养等常规治疗,并避免使用其他抗凝药和抗血小板凝聚药。

丹参酮ⅡA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丹参酮ⅡA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显著 临床效果 。祁宏 等幢 “ 观察 结果显示 , S TS注射液治 疗
1 . 4 抗血栓
血液黏度 增加 、 血 小板聚集增加 ,使血流 阻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可 改 善 左 室 功 能 及 心 肌 缺 血 ,临 床 应 用 安 全 有效。
抑 制 血 栓 形 成 ,有 活 血 化 瘀 的 功 效 。
2 丹 参酮 I I A 在心 血 管系统 疾病 中的应用
王 国忠l 1 1 认为 , S T S 可提 高 冠 心 病 、心 绞 痛 治 疗 有 效 率 ,不 提 高 患 者 不 良反 应 发 生 率 。司 清 霞 _ l 观察证 实 , S TS
滑肌过度 收缩导致 冠脉痉挛 。范学 民等【 4 观察结果显示 ,丹
参 酮 ⅡA 可 有 效 增 加 充 血 性 心 力 衰 竭 患 者 冠 脉 血 流 量 ,改 善 心 肌 缺 血 ,提 高 心 脏 泵 血 功 能 。Ch a n 等 】 研 究 发 现 ,丹
治疗 急性 冠脉 综合 征 不稳 定 型心 绞 痛疗 效 显 著 。富俊 有 等l 1 1 发现 ,在常规 治疗 基础上加用 S T S治疗 冠心病不稳定 型心绞痛 比常规治疗效果 更佳 。张太珍等“ 观 察结果 显示 ,
低分子肝素钙联 合 S TS治 疗 不 稳 定 型 心 绞 痛 疗 效 确 切 、安
参酮 Ⅱ A 通过影 响三磷腺苷依赖的 通道 ,减少细胞 C a
内流 ,降低 细 胞 收 缩 力 。朱 玉 玲 _ 6 发现 ,丹参 酮 I I A 治 疗 冠 心 病 较 安 全 、有 效 ,其 主 要 机 制 可 能 是 丹 参 酮 ⅡA 增 加 心 肌 收 缩 力 及 冠 脉 血 流 量 ,改 善 病 症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英文名称:Sulfotanshinone Sodium Injection
【成份】
丹参酮ⅡA磺酸钠。

【适应症】
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也可用于室性早搏。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40-80mg/次,一日1次。

静脉注射:40-80mg/次,以25%葡萄糖注射液20ml 稀释。

静脉滴注:40-80mg,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一日1次。

【不良反应】
尚未见有关不良反应报道。

【禁忌】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部分病人肌内注射后有疼痛。

个别有皮疹反应,停药后即可消失。

2.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特殊人群用药】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
尚不明确。

【药理作用】
本品能增加冠脉流量,改善缺血区心肌的侧枝循环及局部供血,改善心肌的代谢紊乱,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缩小实验动物缺血心肌梗死面积,在一定剂量下亦能增强心肌收缩力。

【贮藏】
遮光,密封,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有效期】
暂定2年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2026135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巴里莫尔制药(通化)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吉林省梅河口市北环路东段
联系电话:0448-6918350
如有问题可与生产企业联系。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引言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冠心病的主要症状是胸痛,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梗塞和心律失常。

目前,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是冠心病患者长期控制病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制剂,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中。

本文旨在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是一种提取自丹参茎叶的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为丹参酮ⅡA。

丹参酮ⅡA具有以下药理作用:1.扩血管作用:丹参酮ⅡA可通过促进一氧化氮释放和抑制内皮素等机制,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从而增加冠脉血流,改善心肌供血;2.抗氧化作用:丹参酮ⅡA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减轻氧自由基对心肌的损害;3.抗炎作用:丹参酮ⅡA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心肌损伤;4.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丹参酮ⅡA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以上作用有助于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症状,保护心肌,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二、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已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中,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用于缓解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肌保护、冠脉介入术后的预防等多个方面。

常见的用法为静脉滴注,一般为每日一次,每次20-40mg,疗程视患者情况而定。

与其他西药治疗相比,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易于临床推广。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已成为冠心病患者常用的治疗药物之一。

三、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已得到多个临床研究的验证。

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提高运动耐量,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

不同产地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

不同产地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
子天平 ( ME T T L E R A E 2 4 0 ) 。 1 . 2试 剂 : 丹参 酮 I I A : 中 国药 品生 物 制 品检 定 所 , 批号 : 1 1 0 7 6 6 —
2 0 0 5 1 8 。所用试 剂 均为分 析纯 。
1 . 3样品 : 实验用 丹参 药材 皆是 笔者 采于丹 参 5个产 地 , 经 鉴定 均 为丹参 S l a v i a m i h i o r r h i z a B g e 的根及 根茎 。 2 . 8样 品含量 测定 : 分 别 精密 吸取 对 照 品溶液 5 L与供 试 品溶 液 2 方 法与 结果 5 L , 按 上述 色谱 条件 测定 , 对照 品色 谱 图及样 品色 谱 图见 图 1 。 2 . 1 色 谱条 件 :色 谱 柱 : A g e l a C l 8( 4 . 6 m m x 2 5 0 m m, 5 1 a m) ;柱温 : 2 5 ℃; 流 动相 : 甲醇一 水( 7 5 : 2 5 ) ; 检测 波 长 : 2 7 0 n m; 流速 : l m L / m i n 。 理论塔 板数 以丹 参酮 ⅡA峰计 算不低 于 2 0 0 0 。 2 . 2对照 品和供 试 品溶液 的制 备 2 . 2 . 1 对 照 品溶 液 的制 备 :精密 称取 丹参 酮 ⅡA对 照 品 1 0 . 2 5 m g , ^ 耐 ■晶 台 谴舶 置5 0 mL 棕 色量 瓶 中 , 加 甲醇 至刻 度 , 摇匀( 浓度 为 0 . 2 0 5 m g / m L ) ; 精密 量 取 4 m L , 置5 0 m L棕 色量 瓶 中 , 加 甲醇 至 刻 度 , 摇匀 , 即得 1 6 . 4 p , g / m L的含丹 参酮 I I A对照 品溶 液 。 2 . 2 . 2供试 品溶 液 的制 备 : 取 丹 参样 品 ( 粉碎 过 三号 筛 ) 约0 . 3 g , 精 啡晶 色■ 田 密称取 , 置具 塞锥 形瓶 中 , 精 密加 入 甲醇 5 0 m L , 称 定重 量 , 加热 回 流1 小时, 放冷 , 再称 定 重量 , 用 甲醇 补 足 减 失 的 重量 , 摇匀 , 滤 图 1对 照 品 及 样 品 色 谱 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参酮ⅡA对血小板活化钙信号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袁彬1,吴鸿2(1.河南中医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郑州 450008;2.河南中医学院细胞成像实验室,郑州 450002)摘要目的:总结丹参酮ⅡA对血小板活化钙信号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通过调研和检索文献概述丹参酮ⅡA对血小板活化钙信号的影响及机制。

结果:丹参酮ⅡA是活血化瘀类中药丹参的脂溶性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改善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等。

丹参酮ⅡA的以上生物学活性与抑制血小板活化有关;血小板活化在血栓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重用。

而其活化的标志是血小板胞质内钙离子浓度升高。

钙离子与细胞传导信号密切相关,可以作为配体直接与受体结合启动信号转导,也可以作为第二信使偶联信号转导参与调节大多数的细胞活动,包括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胞质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取决于细胞外血小板膜外基质中的钙内流和血小板细胞内钙池的钙释放。

结论:丹参酮ⅡA 通过影响钙离子通道的开闭而阻止血小板胞质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从而发挥抗血小板活化的作用。

关键词丹参酮ⅡA;血小板活化;钙信号心、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脑卒中和(或) 周围血管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1]。

血小板活化在动脉粥样硬化、止血、血栓形成、炎症、伤口愈合、免疫力、肿瘤转移的过程中发挥着要作用[2]。

丹参酮ⅡA(Tanshinone ⅡA,Tan ⅡA)是活血化瘀类中药丹参的脂溶性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具有改善微循环[3]、清除氧自由基[4]、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5]、抗血栓形成[6]等作用,其作用与防止血小板内钙离子超载[7]或通过减少巨核细胞数量而减少血小板生成有关[8]等作用。

血小板的活化主要标志是血小板胞质内钙离子浓度(intracellular calcium concentration, [Ca2+]i)升高[9],有报道称[10]TanⅡA可能是作用于钙离子通道而发挥作用。

1 钙信号在血小板活化过程中的作用G蛋白耦联受体所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有钙离子(calcium ion,Ca2+)的参与[11, 12]。

Ca2+可以作为配体直接与血小板磷脂膜上的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GPCRS)结合启动信号传导,也可以作为第二信使耦联信号传导参与调节大多数的细胞活动。

包括血小板活化[13]。

血小板胞质内钙离子浓度([Ca2+]i)升高取决于细胞外血小板膜外基质中的钙内流和血小板细胞内钙池的钙释放[14]。

影响血小板胞内钙离子浓度的离子通道有:受体门控钙通道(ROC)和钙池控制钙通道(SOCC)[15]。

有实验证实[16]使用钙通道阻滞剂能显著抑制血小板的聚集、ADP和血栓素A2的释放,但不能完全阻断。

在GPCRs家族中有不同受体在血小板活化过程中发挥着信号传导作用[17]。

GPIIb/IIIa复合体就是其中之一,起着内外活化信号的传递作用[18],同时也具有使血小板稳固聚集的信号传导作用[19]。

使用GPIIb/IIIa受体阻滞剂[20]或破坏GPIIb/IIIa受体能阻断活化信号的进一步下传。

血小板膜GPCRs激活后,G蛋白亚体活性成分激活磷脂酶C (PLC),将二磷酸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4,5-bisphosphate,PIP2)水解成肌醇三磷酸(Inositol triphosphate,IP3)和甘油二酯(diglyceride,DAG)。

IP3作用于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ER)膜上IP3受体,触发Ca2+释放,引起[Ca2+]i升高。

同时通过血小板膜钙池控制钙通道引发钙内流(store-operated calcium channels,SOCE)[21],钙池细胞器膜上Ca2+传感器分子(STIM1)和血小板膜上跨膜蛋白(Orai1),两种蛋白分子共同发挥SOCE效应[22, 23]。

血小板聚集需要活化放大,而放大过程则需要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 ,ADP)参与[24, 25], 但是其发挥作用离不开GPIIb/IIIa受体的前一阶段活化信号[26]。

与ADP特异性结合的是血小板膜受体P2Y1,and P2Y12,这两个特异性受体帮助血小板将活化信号放大[27]。

有实验证实,阻断这两个受体与ADP的结合不能完全阻断血小板的聚集,这也说明血小板的聚集是由多途径参与的生物学行为[28]。

钙离子通过调控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NAPEPLD ;PLD) 催化生成磷脂酸的反应,间接影响细胞膜流动性,从而影响血小板的伪足伸出、变形[29]。

钙调素(calmodulin,CaM)由单一肽链构成,具有四个钙离子结合部位。

结合钙离子发生构象改变,可激活钙调素依赖性激酶(CaM-Kinase)。

但是阻断钙调素的活化不能阻断血小板的活化[30, 31]。

2 Tan ⅡA对钙信号的影响的机制Tan ⅡA是从多途径、多角度对钙信号的传导产生的影响的。

不但能够通过减少巨核细胞数量而减少血小板生成[8]而且还从如下角度影响血小板的活化。

1、血小板的活化需要血小板膜上的GPIIb/IIIa复合体的参与,而降低其含量能够影响活化信号的传递,研究证实Tan ⅡA可使血小板GPIIb/IIIa含量降低,具有较温和的抑制GPIIb/IIIa复合物活性的作用[32]。

2、ADP、凝血酶和胶原等物质是强烈的致聚剂,同时也是活化信号放大、稳固已活化血小板的关键物质,干扰ADP、凝血酶和胶原等物质诱发的大鼠血小板聚集过程表明,Tan ⅡA有明显的抑制该过程的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33];3、如前所述,胞外钙离子内流是血小板活化的前提条件,其内流通道被阻断能够显著影响血小板活化过程,Tan ⅡA[34]主要可能影响ROC和SOCC,但至于其如何影响血小板细胞中受体介导的钙通道开放导致胞外钙离子大量流入胞内,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4.环磷酸腺苷(cAMP)是血小板活化的抑制性第二信使,干扰胞内cAMP浓度能够明显影响信号的传递。

其浓度增高能够抑制PLC的活性,抑制PIP2分解成IP3和DAG的过程,而有研究表明[35]Tan ⅡA能够使胞内cAMP浓度升高,从而证明其有影响该信号的传递过程。

在前述的的血小板活化机制中CaM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现在尚未见到报道Tan ⅡA对其有影响、如何影响。

结语现有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血小板活化状态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血栓形成的重要环节。

Tan ⅡA作为中药提取物,因其具有抗血小板、抗凝、无毒副作用等特点,且在抑制血栓形成的同时不易引起出血。

血小板活化是由多种物质触发、由Ca2+参与的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是血小板膜表面受体构象、活性发生改变引发[Ca2+]i浓度变化的结果。

但如前研究仅限于描述性研究,对Tan ⅡA 抗血小板活化的多个环节分子机制不清、对钙信号的影响调节的受体靶点不明的问题仍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1] 梁勇,羊裔明,袁淑兰. 丹参酮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00,31(4):304-306.[2] Leslie M. Cell biology. Beyond clotting: the powers of platelets[J]. Science,2010,328(5978): 562-564.[3] 梁卉. 丹参抗脑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J]. 辽宁药物与临床,2004(2):103-1 05.[4] 张中林,王卉. 硒与丹参酮IIA磺酸钠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血NO、SOD、GSH-PxMDA 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812-816.[5] 周敏,李晓静,李晓辉,等. 丹参酮ⅡA对免疫性血管炎、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 血栓与止血学,2009,15(1):8-12.[6] 张恩户,郭冬,刘珍,等. 丹参酮ⅡA、丹参素、川芎嗪和阿魏酸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相互作用类型及配比关系研究[J]. 陕西中医.2007:743-745.[7] Takahashi K, Ouyang X, Komatsu K, et al. Sodium tanshinone IIA sulfonate derived from Danshen (Salvia miltiorrhiza) attenuates hypertrophy induced by angiotensin II in cultured neo natal rat cardiac cells[J]. Biochem Pharmacol,2002,64(4):745-749.[8] 王孝铭,徐长庆,刘泰范,等. 丹参酮Ⅱ-A对豚鼠单个心室肌细胞跨膜电位及L-型钙电流的影响[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7(1):43-47.[9] Li Z, Delaney M K, O'Brien K A, et al. Signaling during platelet adhesion and activation [J].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10,30(12):2341-2349.[10]郑智,王照华,梁黔生,等. 丹参酮对肥厚心肌L-型钙电流的影响[J]. 高血压杂志.2006.[11] Fujimoto T, Fujimura K, Kuramoto A. Electrophysiological evidence that glycoprotein IIb-IIIa complex is involved in calcium channel activation on human platelet plasma membrane[J]. J Biol Chem,1991,266(25):16370-16375.[12] Andrews R K, Lopez J A, Berndt M C.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platelet adhesion and activation[J]. Int J Biochem Cell Biol,1997,29(1):91-105.[13] Li Z, Delaney M K, O'Brien K A, et al. Signaling during platelet adhesion and activation [J].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10,30(12):2341-2349.[14] Goto S, Tamura N, Ishida H, et al. Dependence of platelet thrombus stability on sustained glycoprotein IIb/IIIa activation through adenosine 5'-diphosphate receptor stimulation and cyclic calcium signaling[J]. J Am Coll Cardiol,2006,47(1):155-162.[15] Berridge M J. Elementary and global aspects of calcium signalling[J]. J Physiol,1997,499 ( Pt 2):291-306.[16] Salam S R, Saxena R, Saraya A K. Effect of calcium channel blocker (diltiazem) on plat elet aggregation[J]. Indian J Exp Biol,1991,29(5):484-485.[17] Kiefer T L, Becker R C. Inhibitors of platelet adhesion[J]. Circulation,2009,120(24):2488-2 495.[18] Fujimoto T, Fujimura K, Kuramoto A. Functional Ca2+ channel produced by purified plat elet membrane glycoprotein IIB-IIIA complex incorporated into planar phospholipid bilayer[J]. Thromb Haemost,1991,66(5):598-603.[19] Goto S, Tamura N, Ishida H, et al. Dependence of platelet thrombus stability on sustained glycoprotein IIb/IIIa activation through adenosine 5'-diphosphate receptor stimulation and cyclic calcium signaling[J]. J Am Coll Cardiol,2006,47(1):155-162.[20] Smyth S S, Woulfe D S, Weitz J I, et al.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as signaling targets for antiplatelet therapy[J].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9,29(4):449-457.[21] Parekh A B, Putney J J. Store-operated calcium channels[J]. Physiol Rev,2005,85(2):757-8 10.[22] Yano K, Subkhankulova T, Livesey F J, et al. Electrophysiological and gene expression p rofiling of neuronal cell types in mammalian neocortex[J]. J Physiol,2006,575(Pt 2):361-365. [23] Tolhurst G, Carter R N, Amisten S, et al. Expression profiling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st udies suggest a major role for Orai1 in the store-operated Ca2+ influx pathway of platelets and megakaryocytes[J]. Platelets,2008,19(4):308-313.[24] Born G V. Aggregation of blood platelets by adenosine diphosphate and its reversal[J]. Nature,1962,194:927-929.[25] Haslam R J. Role of adenosine diphosphote in the aggregation of human blood-platelets b y thrombin and by fatty ACIDS[J]. Nature,1964,202:765-768.[26] Takasaki J, Kamohara M, Saito T, et al. Molecular cloning of the platelet P2T(AC) ADP receptor: pharmacological comparison with another ADP receptor, the P2Y(1) receptor[J]. Mol Pharmacol,2001,60(3):432-439.[27] Jin J, Daniel J L, Kunapuli S P. Molecular basis for ADP-induced platelet activation. II. The P2Y1 receptor mediates ADP-induced intracellular calcium mobilization and shape change in platelets[J]. J Biol Chem,1998,273(4):2030-2034.[28] Gachet C. Regulation of platelet functions by P2 receptors[J]. Annu Rev Pharmacol Toxic ol,2006,46:277-300.[29] Shen M Y, Hsiao G, Fong T H, et al. Expression of amyloid beta peptide in human plat elets: pivotal role of the phospholipase Cgamma2-protein kinase C pathway in platelet activatio n[J]. Pharmacol Res,2008,57(2):151-158.[30] Hartung H P. Acetyl glyceryl ether phosphorylcholine (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 mediates heightened metabolic activity in macrophages. Studies on PGE, TXB2 and O2- production, spre ading, and the influence of calmodulin-inhibitor W-7[J]. FEBS Lett,1983,160(1-2):209-212. [31] White G N, Raynor S T. The effects of trifluoperazine, an inhibitor of calmodulin, on pl atelet function[J]. Thromb Res,1980,18(1-2):279-284.[32] 罗海明,符德玉,任敏之,等. 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人血小板GPⅡb/Ⅲa复合物活性影响的临床研究[J]. 中成药,2005,27(2):181-183.[33] 冯洁,王嗣岑,等. 复方丹参滴丸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 6(12):2261-2263.[34] 王照华,梁黔生,郑智,等. 丹参酮对肥厚心肌L-型钙电流的影响[J]. 高血压杂志,2006,14(6): 450-454.[35] 杨佳,秦彩玲,等. 复方丹参方及丹参、三七对血小板功能影响的研究概况[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3,9(2):59-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