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影视艺术简史
影视艺术史

1、电影诞生的时间,地点,人物:1895年12月28日;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卢米埃尔兄弟;2、卢米埃尔兄弟电影的特点:(1)影片类型有新闻片、喜剧片、旅行片、追逐片等;(2)影片真实、自然地“抓住了生活实景”,记录了人类所生存的富有魅力的自然空间和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状态,表现当时的社会风情,具有文献价值;(3)大都是由一个“固定视点的单镜头”拍摄而成,表现方法只是纯粹的平铺直叙;(4)发挥了电影的照相功能,客观记录外界的人与事物,拒绝拍摄虚构的东西,没有将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载体。
3、梅里埃的贡献:(1)较早从艺术角度探索电影的先驱者;(2)梅里埃极为努力地再现着事件的真实(虽然是经过搬演的现实),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倾注了作者对事件的立场和态度。
其对现实主义的追求,开创了电影“再现历史”的先河;(3)对电影表现力进行卓有成效的试验,发现了许多电影技巧如停机再拍,多次曝光等;(4)将戏剧传统引入电影,使用舞台演员,布景,道具,服装和化妆手段。
(5)梅里埃为观众创造了充满魅力与幻想的世界。
其电影作品的意义并非简单的“电影特技”,而是在于为此后百年的电影提供了呈现奇观的基点。
4、鲍特的影片:《火车大劫案》1903 美埃德温.鲍特是电影史上第一部从舞台化转向电影化的影片,电影史上第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运用多镜头平行剪辑手法,将一个场景分成几个镜头,完成了画面的时空转化和交叉,实现了对时间和空间的自由支配,展示了电影画面表现的独特性;影片包含了西部片的所有重要元素:奔马、追捕、铁路、舞厅、原野等,开创西部片先河;片长10分钟,共14个镜头,讲述了一个较为复杂的故事,场面编排简洁充实;影片持续上演十年,受到观众欢迎。
创新表现(1)平行、交叉叙事强盗抢劫分三组同时行动;强盗逃跑与女儿救父不同时空同时进行;逃跑的强盗与追击的民团同时行动(2)机位和视角的变化,场面激烈,充满悬念俯拍、仰拍、摇拍手法(3)前后方向的角色调度运用不同机位表现运动变化中的空间场景,利用纵深镜头在视觉上现实空间的多层次(4)景别变化在叙事中的作用结束时的强盗向观众开枪的近景镜头具有特殊意义。
中外电影电视简史

中外电影电视简史世界电影艺术的历史发展一、诞生形成期(1895—1927)(一)卢米埃尔的纪实电影在上述的七门艺术中,唯一知道其诞生日的只有电影,它诞生于1895年12月28日。
这一天,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第一次售票公映了他们制作的《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工厂的大门》等十余部影片,并且取得轰动国际的成功。
在世界电影史上这一天就被定为电影的诞生日。
卢米埃尔的影片明显的特点是纪实性。
由于影片直接地拍摄真实的生活,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亲切感。
(二)梅里爱的“戏剧电影”乔治•梅里爱对电影的贡献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他把许多照像特技应用于电影。
其次是特技摄影的发明。
通过“停机再拍”,可以使贵妇突然变成了魔鬼;灰姑娘变成了高贵的公主;老鼠变成了白马。
其中最著名的是《月球旅行记》。
再次是创造了戏剧电影。
他几乎把所有戏剧上的表现手法,诸如剧本、演员、服装、化妆、布景以及场与幕的划分等等,系统地移植到电影制作中来。
他还首创了用人工布景摄制电影。
梅里爱所作的这一切,后来都成为电影技术的基本要素。
但是他对戏剧美学的过于执着,既造就了他的辉煌也使他沦为戏剧美学的俘虏。
(三)蒙太奇的产生蒙太奇的产生才使电影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对蒙太奇贡献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大卫•格里菲斯和前苏联的谢尔盖•爱森斯坦。
格里菲斯最大的贡献是把影片的基本构成单位由场景改变为镜头,并让摄影机在他的指挥下运动起来,他还创造性地运用特写和“切”以及通过调度镜头,在影片中创造节奏气氛,以利于把情节推向高潮。
格里菲斯首先使蒙太奇成为电影的艺术手段。
他吸收了梅里爱的特技技巧,借鉴了小说家狄更斯的“切回”手法,创造了平行蒙太奇。
这种艺术手法在他的传世之作《一个国家的诞生》一片中得到了更巧妙地运用。
电影史家把这部影片上映的日期(1915年2月8日)当作“好莱坞统治世界的开始”,这部影片被称为美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
《党同伐异》中,蒙太奇的手法得到了更完善的运用。
外国电影史各大艺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

《外国电影史》课总结各大艺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一、布莱顿学派20世纪初英国布莱顿地区。
主张在露天场景中创造真实的生活片段。
现实主义的萌芽。
多视点时空观念。
代表:乔治·阿尔培特·斯密士《祖母的放大镜》《望远镜中所见的景象》《玛丽珍妮的灾难》,詹姆士·威廉逊《中国教会被袭记》,埃斯美·柯林斯《汽车中的婚礼》,西赛尔·海普华斯《义犬救主记》。
二、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1917年----1928年)指从1917-1928年期间,欧洲出现的众多的电影流派和学派,这些学派和流派最终汇集成一个空前的电影运动,即先锋派电影运动。
该运动主要出现在当时的法国和德国。
先锋派电影不以盈利为目的、不叙说故事,是纯视觉影片。
这种影片一般由创作者独立拍摄,大多为短片。
其目的是对电影的美学形态和表现功能进行各具风格的实验和探索(1)法国先锋派电影运动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印象主义电影。
以立体派画家F.莱谢尔和R.克莱尔等人的电影实验作品为代表,他们当时也把运动视为电影的本性,但与德国“先锋派”影片不同之处是,他们并不把手绘的图形的变化作为表现内容,而是把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景像结合起来表现。
这些影第二阶段:以年轻的女电影工作者G.杜拉克、原籍西班牙的L.布努艾尔、舞台剧编剧和青年诗人A.阿尔托等人的实验性影片为代表。
他们的影片受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表现人的潜意识,包括梦境、幻觉等。
1929年后,法国电影的“先锋派”运动也转入纪录电影。
这种纪录电影很快就分为两种倾向:一种是以嘲讽社会现象为主,如法国导演J.维果的《尼斯景像》(1929~1930)主要是以怪诞的画面和奇特的剪辑,借实录的尼斯景像,嘲讽市内上流社会的生活丑态;(2)德国表现主义(1919---1924)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从1919年一1924年大致经历了5年的时间。
这一电影美学流派同样受先锋主义文艺运动的影响。
德国表现主义开始于1910年的慕尼黑,首先在绘画中,而后在文学、戏剧、音乐及建筑艺术中相继出现,形成了一场文艺运动。
西方影视文化的毕业论文

西方影视文化的毕业论文西方影视文化的毕业论文引言:在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背景下,影视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媒形式,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西方影视文化以其丰富多样的创作和表现手法,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本文将以西方影视文化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发展历程、特点及其对整个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一、西方影视文化的发展历程西方影视文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晚期的早期电影时代。
当时的电影只是简单的黑白无声影像,主要用于娱乐,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创作和艺术价值。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作技巧的提高,电影慢慢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备了更多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20世纪初,欧洲的表现主义电影和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崛起,为西方影视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西方影视文化的特点1. 多元文化表达:西方影视文化以其多元的文化表达形式,融合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元素,创造了丰富多样的影视作品。
不同类型的影片,如科幻片、爱情片、恐怖片等,都能反映出西方社会的多元和包容性。
2. 注重审美和技术:西方影视文化强调影像的美感和技术表现力,注重制作和后期剪辑等技术细节的精良。
在视觉效果、音效、特技等方面的追求,让观众体验到更加真实和震撼的影视视听效果。
3. 探索社会问题:西方影视文化善于挖掘和探索社会问题,通过影片中的剧情和角色,反映出社会的现实和矛盾。
许多经典的西方影片如《公民凯恩》、《乱世佳人》等,都以其深刻的社会思考和角度,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
三、西方影视文化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1. 文化认同与传承:西方影视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媒形式,通过影片传达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思潮,有助于形成文化认同和传承。
西方影视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娱乐产品,更是一种文化输出和传播的方式。
2. 影响社会观念和价值观:西方影视文化对社会观念和价值观的塑造具有巨大影响。
例如,好莱坞电影为美国树立了一种积极阳光、个人英雄主义的形象,西方影视文化在思想文化的传播上起到了重要的角色。
西方电影艺术发展及赏析概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西方电影发展历程
西方电影发展历程
(二)无声故事片创作时期(1908-1926) 超现实主义电影
简介: 在创作中,试图把梦境、心理变态、无意识或潜意 识过程搬上银幕,创造出一种存在于艺术家内心 的、超越梦幻与现实的绝对现实的电影作品。 代表人物及作品: [法]谢尔曼· 杜拉克《贝壳与僧侣》(1927年) [西班牙]布努艾尔《一条安达鲁狗》(1928年)
西方电影发展历程
西方电影从诞生到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 期: 电影艺术萌发期(1895-1907) 无声故事片创作时期(1908-1926) 有声故事片创作时期(1927-1945) 电影艺术新发展期(1945- )
西方电影发展历程
(一)电影艺术萌发期(1895-1907) 这一时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摄影倾向:
一种以卢米埃尔兄弟为代表,主要在现实中去捕 捉生活现象,银幕上展现的就是人们身边的琐事; 一种以梅里爱为代表,主要记载舞台上已经加工 的虚构的生活图画。
沿着这两种创作方式,发展成后来的纪录 片和故事片两种片种。
西方电影发展历程
(一)电影艺术萌发期(1895-1907) 卢米埃尔兄弟
卢米埃尔兄弟的作品,均为纪实主义电影,银幕上 展现的就是人们身边的琐事。 题材和内容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劳动和工作的 生活场景;家庭生活情趣的记录;政治、文化、 新闻实录;自然风光和街头实景。 代表作品:《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 《水浇园丁》、《耶路萨冷教堂》、《拆墙》、 《儿童吵架》、《 婴儿的早餐》等。
影视分析

一、国外知名电影节及奖项美国奥斯卡电影金像奖(Academy Awards)当前世界上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电影奖,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狮奖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
1934年举办第2届后每年8月底至9月初举行一次,为期两周。
柏林国际电影节:主奖“金熊奖”和“银熊奖”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后为与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3月间举行,为期两周。
“金熊奖”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银熊奖”授予最佳导演、男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别成就的故事片等。
戛纳电影节:主要奖项:金棕榈奖戛纳电影节成立于1939年夏天。
从1951年起,电影节在每年5月举行,为期两周左右。
美国电影金球奖(Golden Globes)二、国内知名电影节中国长春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次。
中国珠海电影节创办于1994年,电影节本着加强内地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电影界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将跨出两岸四地的范围,逐步接纳评选海内外由华人担任主创人员的影片,朝着“国际华语电影节”的目标发展。
中国电影金鸡奖:该奖每年评选一次该奖始创于1981年中国农历鸡年。
它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由电影艺术家、评论家参与评选的专业性电影奖。
该奖每年评选一次。
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华表奖(政府奖)中国电影华表奖是中国电影的最高荣誉奖,始评于1957年,一年一届中国电影童牛奖(儿童奖)中国电影童牛奖系全国电影四大奖之一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建于1993年,其权威性受到电影界人士普遍认同,被誉为中国电影界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奖。
中国香港电影金像奖(Hong Kong Film Awards)“香港电影金像奖”也成为香港电影人心中的“奥斯卡”。
中国台湾电影金马奖(Golden Horse Award)该奖创办于1962年,每年举办一届,主要评选对象为台湾电影,后扩展了香港电影,九十年代后将大陆电影也纳入评选范围,现在是一个世界华语电影年度评选的奖项。
三、西方电影史

梅里爱的贡献:
• 发明特技摄影 •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摄影棚 • “银幕即舞台的美学观念”
• 梅里爱作品分类:
• 魔术片 《贵妇人的失踪》(停机再拍) 《橡皮头人》(移动摄影) 《魔窟》(迭印法)
排演的新闻片 《梅茵号》 《德莱罕斯案件》
神话故事片 《小红帽》 《蓝胡子》 《仙女国》 《灰姑娘》
科幻探险片 《月球旅行记》 《太空旅行记》 《极征服记》
),英国电影演员,导 演,制片人。1889年4 月16日生于伦敦, 1977年12月25日卒于 瑞士科西耶。
从1919年 开始,卓别林 独立制片,此 后一生共拍摄 80余部喜剧片 ,其中在电影 史上著名的影 片有《淘金记 》、《城市之 光》、《摩登 时代》、《大
创作特点:
1、影片有着深刻而尖锐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完全 不同于以前的庸俗闹剧。
他最著名的作品包 括《一个国家的诞 生》(The Birth of a Nation) 和 《党同伐异》( Intolerance)
《一个国家的诞生》
爱森斯坦(Eisenstein, Sergey;1898~1948)
苏联电影导演,电影艺 术理论家、教育家。俄罗斯 联邦共和国功勋艺术家,艺 术学博士、教授。
印象主义大师坚持以客观存在的日常生活和自然 景观为艺术本体的对象,以客观性为基础的创作方法 ,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能够创造梦境、赋于现实以诗意 的创作手段,因此,所有的客观性正是印象主义主观 性之所在。
代表人物:
路易.德吕克创作了《西班牙的节目》《 流浪女》1922 发表《上镜头性》
谢尔曼.杜拉克《西班牙的节目》 1919 《微小的布德夫人》1923
代表作品:
《祖母的放大镜》分镜头拍摄 《望远镜中看见的景象》两极镜头 《中国教会被袭记》追赶者、被追赶 者交替视点 《大兵求婚记》汽车视点、省略意识 《马丽•珍妮的灾祸》内外景相结合
中外影视发展的历史纵览

中外影视发展的历史纵览影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承载着人们的情感需求和思想传递的功能。
本文将从中外的角度,概述影视发展的历史演变,包括早期影视的起源和进化,以及今日影视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早期影视的起源和进化早期的影视是从动画和幻灯片发展而来的。
1890年代末期,法国的Lumière兄弟首次展示了电影,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轰动。
同时期,在美国,爱迪生也在研究和发展电影技术。
20世纪初期,电影技术逐渐发展,各国开始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电影导演和演员。
默片时代是明星们的辉煌时期,像查理·卓别林和玛丽·皮克福德等人成为了默片时代的代表性人物。
在中国,电影行业也开始酝酿起来,1913年,中国首部电影《定军山》上映,拉开了中国电影的序幕。
二、中外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影行业进入了一个爆炸式的发展期。
西方电影以好莱坞为主导地位,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富裕的产业基础。
而在东方,亚洲电影也逐渐崭露头角,尤其是日本和印度的电影产业发展迅速。
1960年代和1970年代,是西方电影新浪潮的时代,法国导演如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与意大利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等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探索精神成为了重要的代表。
而在中国,五六七八年代是中国电影的黄金时期,众多优秀作品如《红高粱》、《活着》等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电影作为娱乐的一种方式。
2000年代,全球电影产业进入数字时代,数字特技和CG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影视作品更加绚丽多彩。
大规模的商业化制作和市场化运作也成为影视产业的显著特点。
三、中外影视产业的发展趋势当前,中外影视产业都面临着许多共同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互联网和流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影视行业带来了机遇。
通过线上平台的崛起,人们可以更便捷地观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和电视剧。
另一方面,影视行业也面临着盗版、版权保护、内容创新等问题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影视艺术简史
学院:电信学院班级:15电子3s 学号:2015311317 姓名:黄阳
西方电影是西方文化的博物馆,也是一座光影声色的迷宫。
当我们深入地去挖掘西方电影时,我们可以品味出电影中反映出来,亦或想表达的情感。
电影可以分两个层面,一是物质的产物,二是美学层面。
物质层面的电影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技术活动。
美学层面的电影则是指电影艺术。
艺术界把电影称为是继文学、音乐、建筑、雕塑、舞蹈、美术之后的“第七艺术”。
西方电影从诞生到发展,大概经历了四个重要的时期:电影艺术萌发期(1895-1907)、无声故事片创作时期(1908-1926)、有声故事片创作时期(1927-1945)、电影艺术新发展时期。
在电影艺术萌发期有几位代表人物为这一时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为卢米埃尔兄弟,其主要捕捉生活,展现生活琐事。
二位梅里爱,其主要记载加工过的虚构生活图。
当谈到无声故事片创作期时,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肯定是卓别林。
他对影视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代表作有《淘金记》、《摩登世代》等。
而在这一时期,西方各国的影视风格也天差地别。
主要有德国的表现主义、法国的影像主义、前苏联的蒙太奇派电影。
到了电影发展的第三时期,电影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有声故事片开始映入人们眼帘,同时彩色电影的尝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第一部真正的彩色电影《浮华世界》于1935年拍摄,至此,电影的艺术的三要素-画面、声音、色彩都具备了。
电影艺术的发展已经逐步走向成熟与完备。
而到了二战后,电影创作开始从传统走向现代。
这一时期,电影主要包括:意
大利新实主义电影运动、法国的“新浪潮”和“左岸派”、新德国电影运动、新好莱坞电影。
至此电影艺术开始走向完备。
西方电影风靡全球,给人们带来巨大精神享受的同时,也值得我们去探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每一个时代都有着不同的风格,这也是电影艺术真正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