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搭积木公开课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搭积木的教案优质6篇

搭积木的教案优质6篇

搭积木的教案优质6篇教案的精心编写是提升教学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师应高度重视,教师在撰写教案时重视教学反馈,以优化课堂教学,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搭积木的教案优质6篇,供大家参考。

搭积木的教案篇1活动目标:1、会观察图片,并能用简单的词汇讲述图片的内容。

2、会说礼貌用语:谢谢、别客气、请你给我一块积木好吗?3、知道与小朋友游戏时也使用礼貌用语,友好地玩游戏。

活动准备:1、《幼儿画册》第一册p242、配套挂图活动过程:1、打开图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提问: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启发幼儿讲清他们在借积木时的对话并练习礼貌用语)2、幼儿在老师的指示下讲述图片的内容。

(1)讲述内容:红红和东东在搭积木,东东搭房子,红红在搭桥。

红红搭桥的时候少了一块积木,就对东东说:请你给我一块积木,好吗?。

(2):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时,缺少玩具了要和小朋友商量,不争抢,友好游戏才会很快乐。

3、为图片起名字。

提问:图片说了红红和东东在玩什么?那我们可以给这张图片起个什么名字呢?4、情景练习。

每组放少量的玩具,使幼儿在游戏情境中有机会与同伴商量交往,练习使用商量的语言及礼貌用语。

搭积木的教案篇2教学内容:搭积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教学难点: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式。

教学方法:实物演示法、操作法。

课前准备: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一)搭积木(出示图片:说一说(1)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教师板书:10+5=1516-2=14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搭积木》教案(精品)

(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搭积木》教案(精品)

第三单元认识图形第2课时搭积木教学内容:教材26-27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与球。

过程与方法:经历摆一摆、推一推、搭一搭等实践活动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到数学实践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这些物体的名称和主要特征。

使学生能体会平面、曲面。

师生共同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积木玩具。

教学用具:师生共同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积木玩具。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活动,看看哪组得分高,你觉得你们应该向哪个组?学习什么?你在拼搭积木中,又知道了些什么呢?教学反思:用学生常见的玩具入手,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让学生经历搭一撘,摆一摆。

的全过程,在此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第2课时认识一万【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素材和多种数学活动,经历认识并感受一万的过程。

2、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能认、读、写一万。

3、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感受一万的实际意义,培养初步的数感。

【教学准备】计数器、正方形模具、视频投影、课件、读数卡片、学具。

【教学过程】一、填空.(1)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位,它是()位数。

(2)一个数是五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2、读出下面的数,再接着说出后面3个数。

3200、2760、4099、5949、9999、10000。

二、认识一万1、数一数:出示数数要求,师生共同边数边答一个十个地数,数到几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地数,数到几个一百是一千?一千一千地数,数到几个一千是一万?从一而归纳出:10个一千是一万算一算出示情境“红红一家谈工资”,指名读(教师相机板书:800,,1000,,10000)学生交流:从谈话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感受一万有多大吗?学生自由发言,也可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父母的收入谈谈对一万的感受。

3、认一认师:一万元人民币究竟有多少张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搭积木 -冀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搭积木 -冀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搭积木 -冀教版一、教学内容及目标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搭积木,旨在让学生通过搭建不同形状的积木,了解不同形状的特点以及体验搭建的乐趣,同时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和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掌握积木的概念和分类;•能够通过搭建积木,辨别不同形状;•能够灵活运用数学基本概念和方法,完成积木搭建。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积木的分类和特点;•搭建不同形状的积木。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积木的分类和特点;•认识被遮挡的图形和补充遮挡部分的形状。

三、教学准备•讲桌、黑板、彩色粉笔;•不同形状的积木模型;•学生的积木玩具。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热身•老师问一下学生是否有玩过积木,有的同学可以比较详细地介绍一下;•老师出示不同形状的积木模型,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模型的名称,可以让一些学生上来指出模型的名称,纠正不正确的回答。

步骤二:呈现新课•老师示范搭建一个模型,让学生注意每个形状的特点和属性,如颜色、大小、形状等;•老师介绍了积木的分类和性质,让学生能在搭建积木的过程中发现和理解;•老师出示3个或4个不同形状的积木,让学生通过拼搭出指定的图形。

步骤三:练习和巩固•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种积木,并根据老师的提示搭建出指定图形;•可以采取竞赛的方式,哪个小组先完成即为胜利。

步骤四:拓展•让学生自己发挥创造力,自由组合各种形状的积木,或者搭建老师出示的一些新模型。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搭积木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同形状的特点和属性,并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数学基本概念和方法,完成积木搭建和形状认知。

同时,本节课的活动设计丰富生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建议在下一节课中可以进一步推广拓展,让学生自己创造一些新的积木模型,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认识图形》(搭积木)教案(新版)冀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认识图形》(搭积木)教案(新版)冀教版

《搭积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6~27页。

教学目标:1、经历摆一摆,推一推,搭一搭的实践活动过程。

2、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感受立体的一些特征。

3、使学生获得与同伴合作活动的积极体验,感受到数字实践活动的乐趣。

课前准备:各种形状的积木若干,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球教具各一个,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案: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2.2 搭积木(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上册(冀教版2024秋)

2.2 搭积木(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上册(冀教版2024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以前玩过搭积木吗?生:我以前玩过搭积木,并且很喜欢玩积木。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喜欢搭积木。

今天,我带来了几个“朋友”和同学们一起来玩搭积木,你们猜猜他们是谁?师:圆圆鼓鼓小淘气,滚来滚去不费力。

生:球。

师:正正方方六张脸,平平滑滑都一样。

生:正方体。

师:上下圆圆一样大,放倒一推就滚动。

生:圆柱。

师:长长方方六张脸,相对两面一个样。

生:长方体。

师:同学们真棒!看来同学们对前面学习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

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立体图形来玩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搭积木”。

(板书:搭积木)二、探求新知。

1.摆一摆。

师:现在每个桌子上都有许多漂亮的积木,下面由老师提要求,同桌合作来摆,看哪组同桌配合得最默契。

先拿出一个长方体放在桌子上,互相看一看拿得对不对。

师:再拿出一个圆柱放在桌子上。

谁能说一说你把圆柱放在了长方体的哪一边?生1:圆柱放在长方体的右面。

生2:圆柱放在长方体的上面。

师:圆柱只要放在桌子上,它可以放在长方体的任意的位置。

我们继续摆立体图形,同学们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师:在长方体的上面放一个正方体,互相看一看,放的对吗?师:在圆柱上面放一个球。

师巡视观察学生摆的方法,若出现错误及时给予指导,并关注学生同桌合作的情况。

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在球上面放一个正方体,能行吗?试一试!2.推一推。

师:刚才同学们每组合作的都很好,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推积木的游戏。

首先,请你猜一猜,如果用同样的力气,桌上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哪个推的远?生1:我猜圆柱推得最远。

生2:我猜球推得最远。

生3:我猜圆柱和球推得一样远。

师:同学们猜的结果不太一样。

用同样的力气推四种几何体,到底是哪个几何体推的最远呢?请同学们亲自实验,看看和你猜的一样吗?师:现在,谁想说一说推的感受?生1:球和圆柱推得远,长方体和正方体推得近。

生2:我在推的时候,圆柱和球没有用力就推得很远,而长方体和正方体用力推还是推得很近。

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搭积木教案(优质精编)

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搭积木教案(优质精编)

搭积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二、重点难点:
1、认识图形,了解其特征。

2、按要求摆一摆,搭一搭,推一推。

三、教具学具:
教具:课件、积木等
学具:各种形状的积木
四、教学过程:
1、知识点讲解
首先让学生交流在生活中发现搭建的东西或建筑物,发现其特点。

以及生活中玩积木的经历,有何体会。

其次给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定数量的积木,让学生自己亲自摸一摸,摆一摆,去感受各类图形的特点。

小组合作搭一搭,看看积木组合能搭建成那些形状的玩具。

最后师生交流,看看哪一组搭建的最好,为什么?
2、想一想
让学生深入思考刚才的搭建活动,为什么长方体、正方体能够搭起来,圆柱立着能搭建,而平躺着就和球一样不能搭建了呢?
解答疑惑,因为长方体和正方体每个面都是平平的,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而圆柱在平躺着的时候就和球一样曲面与桌子接触,容易滚动,具有不稳定性。

五、课堂小结:
我们通过实践用到几种形状的物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来搭积木,从中学到了物体的稳定性和不稳定性。

第三单元第2课时搭积木(Word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冀教版)

第三单元第2课时搭积木(Word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冀教版)

第三单元第2课时搭积木(Word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冀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时“搭积木”,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够运用这些图形进行简单的组合和搭建。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用这些图形进行搭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1. 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的理解和记忆。

2. 几何图形的搭建和组合。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模型等。

2. 学具: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积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各种搭积木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讲解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让学生观察并操作这些图形,理解其特点。

3. 活动一:让学生用积木搭建一个简单的模型,如一个小房子,巩固对几何图形的理解。

4. 活动二:让学生用积木进行创意搭建,如搭建一个动物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用积木搭建一个自己喜欢的模型,并写下搭建过程和心得。

板书设计:1. 搭积木2. 内容: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的基本特征,搭建活动。

作业设计:1. 用积木搭建一个自己喜欢的模型,并写下搭建过程和心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理解了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够运用这些图形进行简单的组合和搭建。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了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特征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总的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1. 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的理解和记忆:利用教具和学具: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和让学生亲手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如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等。

《搭积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搭积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案:《搭积木》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能够正确地识别和命名。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 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3. 搭建简单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能够正确地识别和命名。

2. 教学难点:搭建简单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

2. 学具:积木、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定义、特征和命名,展示实物模型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

3. 操练: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积木搭建简单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4. 应用: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六、板书设计1. 《搭积木》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根据教学过程进行板书设计,突出重点和难点,简洁明了。

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让学生填写一些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2. 作图题:让学生利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3. 应用题: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和推理。

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搭积木
教学内容:
教材31-3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与球。

过程与方法:
经历摆一摆、推一推、搭一搭等实践活动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到数学实践活动的乐趣。

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期待已久的积
木大赛终于开始了,大家有
没有信心取得胜利?
下面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表你们
的参赛宣言。

代表1、2、……依次发表
参赛宣言:
例:我相信在我们组的共
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胜
利。

我们一定会取得第一
名……
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此环节
是引导学生有目的、有秩序地
玩,从玩中运用知识发展学生
的想象力。

探究与体验摆一摆
①比赛的第一个项目是按规
定拿积木,拿对一个加10分。

顺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体。

②用三块积木摆一个物体,并
说出它的含义。

推一推
①猜一猜,这四块积木谁跑得
最远。

②试验:
a 在光滑的桌面上推四块积
木。

b 在粗糙的地面上。

c 在小绒毯上。

你有什么发现?
(可以让学生说,学生在玩的
过程中体会,不必给学生框子)
搭一搭
下面分组搭积木,想搭什么就
搭什么。

搭完后要给大家讲一讲它
①生跃跃欲试,生按
顺序拿出对应的积
木。

②生开始活动。

③交流各组所摆物
体的含义。

①生猜:我猜长方体。

②我猜正方体。

③我猜是圆柱体。

①生自己动手试。

②交流感受。

①生动手试验。

②交流感受。

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组
完成的作品的故事。

(组员
之间可以互相补充)
组员间相互评价作品及
故事。

本环节的设计在让学生实际
动手做一做中,体验到不同物
体在同样平面上,用同样的力
量推的结果是不同的,在不同
的平面上,设计了三种不同的
平面也是进行了拓展,培养学
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在交流中,更注重对学生
语言能力的训练。

的故事。

教师巡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