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初一(上)数学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讲义(含解析)

北师大版初一(上)数学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讲义(含解析)

北师大版初一(上)数学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讲义(含解析)1.了解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定义,把握抽样调查各个名词的含义;2.明白得直方图的定义会运用;3、把握扇形图和直方图的区别,会综合运用.1.数据处理的过程(1)数据处理一样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等过程。

收集数据的方法:a、民意调查:如投票选举b、实地调查:如现场进行观看、收集、统计数据c、媒体调查:报纸、电视、、网络等调查差不多上媒体调查。

注意:选择收集数据的方法,要把握两个要点:①是要简便易行,②要真实、全面。

(2)数据处理能够关心我们了解生活中的现象,对未知的情况作出合理的推断和推测。

2.统计调查的方式及其优点(1)全面调查:考察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2)划计法:整理数据时,用的每一划(笔画)代表一个数据,这种记录数据的方法叫划计法。

例如:统计中编号为1的数据每显现一次记一划,最后记为“正正一”,即共显现11次。

(3)百分比:每个对象显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

注意:①调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全面调查,另一种是抽样调查。

②划计之和为总次数,百分比之和为1。

③划计法是记录数据常用的方法,依照个人的适应也可改用其他方法。

全面调查的优点是可靠,、真实,抽样调查的优点是省时、省力,减少破坏性。

3.抽样调查的要求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即采取随机抽查的方法。

如:请指出下列哪些调查的样本缺乏代表性。

从具有不同层次文化的市民中,调查市民的法治意识;在大学生中调查我国青年的上网情形;抽查电信部门的家属,了解市民对曜服务的中意程度。

小结:只有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抽样调查,才能了解总体的面貌和特点。

4.总体和样本总体:要考查的对象称为总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样本:从当中抽出的所有实际被调查的对象组成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叫样本容量(不带单位)。

如:要了解某校全体学生早晨用餐情形,抽出其中三个班做调查。

七年级数学上册数据收集与整理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数据收集与整理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 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第1页/共8页
1
第2页/共8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 数据的表示 第1课时 扇形统计图

北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 数据的表示  第1课时 扇形统计图
(1)请完善表格中的数据:
项目 所选人数
体育技能 25
科技创作 15
艺术特长 10
占全班人数百分比
50%
30%
20%
(2)根据上述表格中的人数百分比,绘制合适的扇形统计图. 解:(2)绘制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知识点2:扇形统计图的应用 3.小明对九(1)班同学“你最喜欢的球类项目是什么?(只统计图.由图可知,该班同学最喜欢 的球类项目是( B ) A.羽毛球 B.篮球 C.排球 D.乒乓球
等级 A B C D
人数 72 108 48 m
请你根据图表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被调查的学生人数是多少? (2)求图表中m,n的值及扇形统计图中A等级对应的圆心角度数; (3)若该校共有学生1200人,估计满意度为A,B等级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解:(1)根据统计表可知:C 的人数是 48 人,所以本次被调查的学生人数是 48÷20% =240 人
解:(1)由题意得 48÷24% =200(人),则 n=200×31% =62(人),m=200-40-48
-62-26=24(人);故答案为:24,62 (2) 扇形统计图中 A 对应的圆心角是:360°×24000 =72°,故答案为:72 (3)800×22040 =96(人),答:该校九年级周末参加家务劳动的人数约有 96 人
(2)m=240-72-108-48=12,108÷240×100% =45% ,n=45;扇形统计图 中 A 等级对应的圆心角度数= 72 ×360°=108°
240 (3)∵ 该 校 共 有 学 生 1200 人 , ∴ 估 计 满 意 度 为 A , B 等 级 的 学 生 共 有 72+108 ×1200=900(人) 240

2024年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 小结与复习(课件)

2024年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 小结与复习(课件)

要点梳理
一、数据的收集
1. 收集数据的方法
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有:调查、试验、查阅资料 等,调查又分为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等.
2. 统计活动的过程 (1)明确调查目的和问题; (2)确定调查对象; (3)选择调查方法; (4)展开调查; (5)收集并整理数据; (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二、普查和抽样调查 1. 普查有关概念
A. 随机抽取该校一个班级的学生 B. 随机抽取该校一个年级的学生 C. 随机抽取该校一部分男生 D. 分别从该校初一、初二、初三年级中各随机抽
取10%的学生
考点三 根据统计图获取调查信息
例3 某校课外小组为了解同学们对学校“阳光跑操” 活动的喜欢程度,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被调查的 每个学生按 A (非常喜欢)、B (比较喜欢)、C (一般)、 D (不喜欢) 四个等级对活动评价.图①②是该小组采 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统计图.经确认扇形统计图是正 确的,而条形统计图尚有一处错误且并不完整.请你 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解析:在条形图和扇形图中,关于 A,B 的统计量是 已知的,且是成比例的,说明两个组数据若错则都错, 若正确则都正确,而题目告诉我们只有一个是错的, 所以错的只有条形图中的 C 了。由此入手,先算出样 本容量,再由样本容量进一步算出等级 D 的人数,再 用样本容量减去 A,B,D 等级的人数即得 C 等级的 人数,然后更正.(4) 用样本中的“非常喜欢”和 “比较喜欢”的学生占样本的比例乘总人数600,即 得全校对此活动“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学生 共有多少人.
(1) 此次调查的人数为__2_0_0____人; (2) 条形统计图中存在的错误是___C_____(填A,B, C中的一个),并在图中加以改正;

(完整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汇总(精心整理)

(完整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汇总(精心整理)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一、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分类1.棱柱的相关概念(初中只讨论直棱柱,即侧面是长方形)①棱:在棱柱中,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②侧棱:在棱柱中,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③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④棱柱所有侧棱都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平行四边形①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中最基本的图形②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③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④体:几何体也简称体⑤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二、展开与折叠1.常见立体图形的展开图①圆柱:两个圆,一个长方形②圆锥:一个圆,一个扇形③三棱锥:四个三角形④三棱柱:两个三角形,三个长方形⑤正方体展开图:共有11种,141(6种),231(3种),33(1种),222(1种)⑥要展开一个正方体,需要切开7条棱⑦正方体平面展开图找对立面:相间、Z端三、截一个几何体1.常见立体图形的截面2.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可能得到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3456)四、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1.三视图的6种题型:(1)已知实物图画三视图;(2)已知俯视图,画主视图和左视图;(3)已知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确定小立方体的个数;(4)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确定小立方体最多和最少个数;(5)已知左视图和俯视图,确定小立方体最多和最少个数;(6)已知主视图和左视图,确定小立方体最多和最少个数。

五、多边形的一些规律1.从一个n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

2.从一个n边形的一边上的一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n边形分割成(n-1)个三角形。

3.从一个n边形的内部的一个点出发,分别连接这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n边形分割成n个三角形。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课件

总体、样本的概念
1.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2.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3.样本:被抽取的那些个体组成一个样本. 4.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样本容量(不带
单位).
注意:为了使样本能较好地反应总体的情况,除了要有 合适的样本容量外,抽取时还要尽量使每一个个体都有 同等的机会被抽到.
3.判断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
❖ ①全面调查是对考察对象的全面调查,它要 求对考察范围内所有个体进行一个不漏的逐 个准确统计;而抽样调查则是对总体中的部 分个体进行调查,以样本来估计总体的情况. ②注意区分“总体”和“部分”在表述上的 差异. 在调查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时,要灵 活处理,既要考虑问题本身的需要,又要考 虑实现的可能性和所付出代价的大小.
❖ 思路点拨:从概念上来看,总体即全部考查对象,样本是一部分考查对象,还 要注意考查的对象是数量指标.
❖ 解析:总体是2009年河南省参加中考考试的所有考生的数学成绩;样本是抽取 的6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
❖ 总结升华:统计中的研究对象是数据,而不是具体的人或物. 在叙述总体和样本 时,要注意他们的范围和数量指标.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知识网络
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 调查的方式有两种: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1.全面调查:考察全面对象的调查叫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
也称作普查,调查的方法有: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电话调查等. 全面调查的步骤: (1)收集数据; (2)整理数据(划记法); (3)描述数据(条形图或扇形图等).
❖ 2:下列调查中,合适用普查(全面调查)方法的是(D. ). A.电视机厂要了解一批显像管的使用寿命; B.要了解我市居民的环保意识; C.要了解我市“阳山水蜜桃”的甜度和含水量; D.要了解某校数学教师的年龄状况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考点复习与小结教学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考点复习与小结教学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考点突破 ◆考前过三关 ( ◎第一关 ◎第二关
◎第三关 )
◆考点突破 ◆考前过三关 ( ◎第一关 ◎第二关
◎第三关 )
◆考点突破 ◆考前过三关 ( ◎第一关 ◎第二关
◎第三关 )
◆考点突破 ◆考前过三关 ( ◎第一关 ◎第二关
◎第三关 )
◆考点突破 ◆考前过三关 ( ◎第一关 ◎第二关
◎第三关 )
◆考点突破 ◆考前过三关 ( ◎第一关 ◎第二关
◎第三关 )
◆考点突破 ◆考前过三关 ( ◎第一关 ◎第二关
◎第三关 )
◆考点突破 ◆考前过三关 ( ◎第一关 ◎第二关
◎第三关 )
◆考点突破 ◆考前过三关 ( ◎第一关 ◎第二关
◎第三关 )
◆考点突破 ◆考前过三关 ( ◎第一关 ◎第二关
◎第三关 )
◆考点突破 ◆考前过三关 ( ◎第一关 ◎第二关
◎第三关 )
◆考点突破 ◆考前过三关 ( ◎第一关 ◎第二关
◎第三关 )
◆考点突破 ◆考前过三关 ( ◎第一关 ◎第二关
◎第三关 )
◆考点突破 ◆考前过三关 ( ◎第一关 ◎第二关
◎第三关 )
◆考点突破 ◆考前过三关 ( ◎第一关 ◎第二关
◎第三关 )
◆考点突破 ◆考前过三关 ( ◎第一关 ◎第二关
◎第三关 )
◆考点突破 ◆考前过三关 ( ◎第一关 ◎第二关
◎第三关 )
◆考点突破 ◆考前过三关 ( ◎第一关 ◎第二关
◎第三关 )
◆考点突破 ◆考前过三关 ( ◎第一关 ◎第二关
◎第三关 )
◆考点突破 ◆考前过三关 ( ◎第一关 ◎第二关
◎第三关 )
◆考点突破 ◆考前过三关 ( ◎第一关 ◎第二关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课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课

3.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步骤: (1)求出全体(即总量). (2)计算出百分比 (3)求出圆心角度数.圆心角度数=百分比 ×360° (4)画一个圆,用量角器量出角度画半径,画出 扇形统计图.在每个扇形上标明所代表部分 的名称、百分比. (5)写清统计图的标题、名称.
.
4.制作频数直方图的步骤: (1).找出所有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算出 它们的差. (2).决定组距和组数. (3).确定分点 (4).列出频数分布表. (5).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回顾与思考
教师:李凤秋 学校:锦州市太和区第一初级中学
1.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梳理本章的知识.
2.抽样调查时,如何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抽样调查只考察总体的一部分个体,因此它 的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和财 力,但其调查结果往往不如普查得到的结果准确。 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 的代表性和广泛性,就是要随机调查,就是按机会 均等的原则进行调查,即总体中每个个体被选中的 可能性都相等.
作 业:
• 课后
必做: 复习题1---10题 选作: 复习题11---15题
销售量 (万瓶) 220 200 180 160 140 120
甲种酒的年度销售量
甲种酒的年度销售量
销售量 (万瓶) 250 200 150 100 50 0
150
180
210
2002
2006
2010 年份
2002
2006
2010
年份
7.制作有关图表时应注意些什么? 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纵坐标上的起始值应 从“0”开始,从而避免造成“误导”、引起“错 觉”;通过两幅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在比较两个统 计量的变化趋势时,应注意横(纵)坐标的一致性; 扇形统计图只能显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两个扇形统计图中的相同研究对象无法直接比较大 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数学上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1.数据的收集
)方式:问卷调查、访谈、查阅资料、实地调查、试验、网上搜索等(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选择数据收集的方式).
2)步骤:(1)明确调查的问题和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3)选择调查方式;(4)设计调查问题;(5)展开调查;(6)收集并整理数据;(7)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普查和抽样调查
)普查: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全面调查叫普查
优点:可以直接获得总体情况;
缺点: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时,普查的工作量较大.
2)总体: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总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抽样调查: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叫做抽样调查
优点:调查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及财力
缺点:没有普查得到的结果准确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3.数据的表示
)扇形统计图
概念:用圆代表总体,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
特点:(1)反映具体问题中的部分与总体的数量关系.
(2)只能得到各部分的百分比,得不到具体数量.
(3)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度的比.
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步骤:计算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
计算各部分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画出扇形统计图,表上百分比
写出扇形统计图的名称
2)条形统计图:一般是由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和若干长方形组成,两条数轴分别表示两个不同的项目,长方形的高表示其中一个项目的数据.
特点: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据.
3)频数直方图
(1)频数:在数据统计中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称为频数
(2)注意:频数能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所
有对象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总数.
(3)绘制频数直方图的步骤:计算所给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决定组距和组数;确定分点;列频数分布表;绘制频数直方图
(4)频数直方图是一种特殊的条形统计图,它将统计对象的数据进行了分组,画在横轴上;纵轴(即长方形的高)表示各组数据的频数.
(5)频数直方图的优点:能更清晰、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
4)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
4.统计图的选择
条形统计图:清楚地表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折线统计图: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频数直方图:能更清晰、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