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加工工艺

合集下载

茶叶加工工艺流程模板

茶叶加工工艺流程模板

茶叶加工工艺流程模板一、茶叶采摘茶叶加工的第一步是采摘新鲜的茶叶。

在此阶段,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步骤:1. 选择合适的时间:茶叶采摘的最佳时间通常是在清晨或者晴朗的日子。

此时,茶叶的味道和香气最佳。

2. 选择合适的茶叶:根据不同种类的茶叶,选择合适的茶叶部位进行采摘。

例如,对于绿茶,通常采摘嫩叶和芽尖。

3. 采摘方式:采摘茶叶时需要轻柔地摘取茶叶,避免对茶叶造成损伤。

同时,避免采摘过多的老叶,以保证茶叶的品质。

二、茶叶萎凋茶叶采摘后,需要进行茶叶的萎凋处理。

以下是茶叶萎凋的步骤:1. 散放:将采摘好的茶叶均匀地散放在通风良好的场所,避免茶叶受潮。

2. 萎凋时间控制:根据茶叶的种类和天气条件,控制茶叶的萎凋时间。

通常情况下,茶叶的萎凋时间为2-4小时。

3. 萎凋过程监控:在茶叶萎凋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控茶叶的状态。

一般来说,茶叶的颜色会逐渐变为暗绿色。

三、茶叶杀青茶叶萎凋完成后,需要进行茶叶的杀青处理。

以下是茶叶杀青的步骤:1. 杀青方式:常见的茶叶杀青方式有蒸青和烘青两种。

蒸青适用于绿茶等茶叶,而烘青适用于红茶等茶叶。

2. 杀青时间控制:根据茶叶的种类和要求,控制茶叶的杀青时间。

一般来说,茶叶的杀青时间为2-5分钟。

3. 杀青温度控制:控制茶叶杀青时的温度,以确保茶叶的质量。

一般来说,绿茶的杀青温度为120-130摄氏度,红茶的杀青温度为80-90摄氏度。

四、茶叶揉捻茶叶杀青后,需要进行茶叶的揉捻处理。

以下是茶叶揉捻的步骤:1. 揉捻方式:根据茶叶的种类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揉捻方式。

常见的揉捻方式有手工揉捻和机械揉捻两种。

2. 揉捻时间控制:根据茶叶的种类和要求,控制茶叶的揉捻时间。

一般来说,揉捻时间为20-40分钟。

3. 揉捻力度控制:控制揉捻时的力度,以确保茶叶的形状和质量。

揉捻力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对茶叶的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五、茶叶烘干茶叶揉捻完成后,需要进行茶叶的烘干处理。

以下是茶叶烘干的步骤:1. 烘干方式:根据茶叶的种类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烘干方式。

制茶的工艺流程,茶叶的制作工序有哪些

制茶的工艺流程,茶叶的制作工序有哪些

制茶的工艺流程|茶叶的制作工序有哪些六大茶类的制作工艺流程绿茶【制茶的工艺流程】鲜叶堆放鲜叶采收后,应及时摊放,可采用室内自然摊青、萎凋槽、摊青机等分级分批依次摊放,摊放厚度2—5cm,时间2—6小时,至含水量70—72%,叶色变暗、茶香初显为宜。

鲜叶杀青高温杀青,先高后低。

所谓高温杀青,就是在较短时间内,将叶温上升到80℃(锅温250—300℃),并保持2—4分钟,彻底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同时散发青草气,发展茶香。

到杀青后期,可以适当降低温度,防止芽尖和叶缘焦黄,并进一步杀透,蒸发水分到适当的程度。

揉捻用手反复揉搓,跟揉面差不多。

当茶叶揉搓成一团,感觉茶叶也凉了后,将揉成团的茶叶散开,这一遍搓茶就算结束了。

将搓好的茶,放入热锅中再炒热。

同样用双手来回翻动,直到茶叶充分加热,后再装出揉搓。

重复5遍炒、搓过程才能制出好茶。

红茶【制茶的工艺流程】采摘好红茶的鲜叶,也就是茶菁,不是用机器采摘的,一般都必须采用传统的手工采摘。

茶菁的选取和绿茶一样,讲究一心二叶或一心三叶,只有这两种叶子组成的新鲜嫩芽,才是好红茶的材料。

萎调萎凋这一过程使青草味消失,茶叶清香欲现,是形成红茶香气的重要加工阶段。

萎凋是指鲜叶经过一段时间失水,使一定硬脆的梗叶成萎蔫凋谢状况的过程。

经过萎凋,可适当蒸发水分,叶片柔软,韧性增强,便于造形。

揉捻揉捻,将萎调后的茶叶置入揉捻机内,使其滚动并形成卷曲状,由于受到揉压,因此遂有部分汁液被挤出而粘附于表面,如此在冲泡时便可很容易地溶解于茶汤之中,不同的茶其揉捻程度也不一样。

发酵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经过发酵,叶色由绿变红,形成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

发酵由揉捻开始,因揉捻的压力作用,叶细胞受损,多酚类霉促氧化受损,聚合加速进行,而开始发酵。

干燥将发酵好的茶坯,采用高温烘焙,迅速蒸发水分,达到保质干度的过程。

其目的有三:利用高温迅速钝化酶的活性,停止发酵;蒸发水分,缩小体积,固定外形,保持干度以防霉变;散发大部分低沸点青草气味,激化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获得红茶特有的甜香。

茶叶加工知识点总结

茶叶加工知识点总结

茶叶加工知识点总结一、茶叶加工的工艺流程茶叶加工的工艺流程分为采摘、萎凋、揉捻、发酵、烘干、分类、包装等几个关键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工艺流程。

1. 采摘茶叶加工的第一步是采摘。

采摘时要选择天气晴朗,无雨无霜的日子,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采摘。

采摘茶叶要求使用剪刀进行,要轻轻剪下新鲜嫩叶,尽量不要损伤叶片。

采摘下来的茶叶要及时进行处理,防止叶片变黄褐、萎缩变硬。

2. 萎凋萎凋是将采摘下来的茶叶在室温下进行松散堆积处理,使其叶片含水率下降、茶叶发酵等化学变化发生的一个重要工艺步骤。

主要工艺条件为温度25~30℃、湿度65~80%、时间3~12小时。

在这一过程中,茶叶的叶缘会逐渐变黄,表面会逐渐出现水渍,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茶叶会变得柔软而有韧性。

3. 揉捻揉捻是将进行了萎凋处理的茶叶进行揉捻,使其叶细丝变得均匀,提高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揉捻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机械揉捻,一种是手工揉捻。

机械揉捻使用揉捻机械完成,效率高且均匀,而手工揉捻则需要工人用手将茶叶揉捻,精细度更高。

4. 发酵发酵是茶叶加工的一道特殊工艺步骤,通常只有黑茶和普洱茶才需要进行发酵处理。

发酵过程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以确保茶叶能够均匀发酵。

发酵后的茶叶呈现出红褐色,且带有特有的陈香味。

5. 烘干烘干是将经过萎凋、揉捻和发酵等工艺处理的茶叶加工成品进行烘干,以使其含水率降至适宜的范围,同时也能够在烘干的过程中消除茶叶的异味。

6. 分类和包装分类是将烘干后的茶叶按不同的等级进行分类,以便于后续的包装和销售。

然后对茶叶进行包装,通常采用真空包装或者铁罐包装,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持茶叶的新鲜度和品质。

二、茶叶加工的工艺原理茶叶加工的工艺原理主要涉及茶叶的生物化学变化和化学成分改变等方面。

1. 萎凋萎凋是茶叶加工中重要的工艺环节,其目的是促使茶叶的含水率下降、叶硬物质软化、叶细胞结构破坏并促发出对发酵铺垫。

萎凋过程中茶叶会经历细胞膨胀和叶绿素减退、酶活性增强等多种生理生化变化。

六大茶类制作工艺

六大茶类制作工艺

六大茶类制作工艺
六大茶类制作工艺是指根据茶叶加工过程中的处理方法和工艺,将茶叶分为六类。

这六大茶类制作工艺分别是绿茶制作工艺、红茶制作工艺、黑茶制作工艺、白茶制作工艺、黄茶制作工艺和乌龙茶制作工艺。

1. 绿茶制作工艺:采摘新嫩茶叶后,经过杀青、揉捻、烘干等工序制成。

这种工艺能够保持茶叶的鲜绿色和清香味,汤色鲜亮,富含维生素C等成分。

2. 红茶制作工艺:在揉捻前经过发酵工序后制成。

红茶特点是叶色红褐,香气独特,汤色红艳,口感浓厚。

3. 黑茶制作工艺:经过固态发酵、杀毒、干燥等工序制成。

黑茶外形呈黑褐色,茶汤浓艳,滋味醇厚,长期贮存后茶质更佳。

4. 白茶制作工艺:经过采摘后晒干、杀青、干燥等工序制成。

白茶叶形完整,茶汤清淡,有淡雅的花香。

5. 黄茶制作工艺:在杀青后经过微发酵、干燥等工序制成。

黄茶汤色黄金,香气馥郁,口感醇和,适合保存。

6. 乌龙茶制作工艺:经过采摘后,经过晾凉、揉捻、发酵等工序制成。

乌龙茶外形紧结,香气馥郁,汤色橙黄,味道醇厚。

以上就是六大茶类制作工艺的简要介绍,每一类茶都有其独特的工艺和特点,使得每一种茶都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品质。

(完整版)茶叶的加工工艺

(完整版)茶叶的加工工艺

(完整版)茶叶的加工工艺引言茶叶是一种由茶树的嫩叶经过加工处理后制成的饮品。

茶叶的加工工艺决定了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本文将介绍茶叶的主要加工工艺流程和注意事项。

主要加工工艺流程采摘茶叶的加工工艺始于采摘。

一般来说,嫩叶在早晨露水未干时采摘效果最佳。

采摘时应选择嫩叶,避免选择过老或受伤的叶子。

杀青杀青是指将采摘到的茶叶在高温下迅速处理,以杀死茶叶中的酶,防止茶叶继续变色。

常用的杀青方法包括烘焙、蒸和炒。

这些方法都可以通过高温迅速破坏酶的活性,保持茶叶的绿色。

揉捻揉捻是将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和摇晃的过程。

揉捻有助于茶叶内部的化学反应和成分均匀分布,从而改善茶叶的香气和风味。

揉捻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力度和时间,以避免损坏茶叶的形状。

发酵有些茶叶需要进行发酵,以进一步改变茶叶的特性。

发酵的程度决定了茶叶的颜色和味道。

发酵过程中,茶叶内部的微生物会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特有的香气和味道。

干燥干燥是将发酵后的茶叶进行水分蒸发和萃取的过程。

干燥有助于茶叶的保存和提升品质。

常用的干燥方法包括晾晒、烘焙和蒸汽。

干燥过程中要控制温度和湿度,以避免茶叶的变质和损失香气。

注意事项1. 保持清洁卫生。

在加工茶叶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卫生,避免茶叶受到污染。

2. 控制时间和温度。

不同的茶叶加工工艺需要不同的时间和温度,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茶叶的质量。

3. 保持茶叶的形状。

在揉捻和干燥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力度和时间,以保持茶叶的形状稳定。

4. 注意保存。

加工好的茶叶应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保存,避免暴露在阳光或潮湿的环境中。

结论茶叶的加工工艺对茶叶的质量和风味有着重要的影响。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加工工艺,才能制作出优质的茶叶。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茶叶的加工工艺有所帮助。

各类茶叶的加工工艺

各类茶叶的加工工艺

各类茶叶的加工工艺茶叶的加工工艺因茶叶的种类而异,下面是几种常见茶叶的加工工艺:1. 绿茶:绿茶的加工工艺包括杀青、揉捻、干燥等步骤。

首先,新鲜茶叶通过高温炒制或蒸汽处理进行杀青,以停止茶叶内部酶的活动,防止氧化。

然后将杀青的茶叶进行揉捻,以改善茶叶的形状和释放茶汁。

最后,茶叶通过烘干或晾晒来降低水分含量,以确保其保存时间。

2. 黄茶:黄茶的加工工艺类似于绿茶,但在杀青过程中会进行轻微发酵。

茶叶在杀青后通常会覆盖一层湿布静置,然后再进行揉捻和干燥。

这个过程中会形成茶叶表面微生物的自发发酵,使茶叶呈现出特殊的黄色和花香。

3. 白茶:白茶是指用芽头嫩叶制成的茶叶。

白茶的加工工艺相对简单,主要包括摘采、晾晒和烘干。

首先,采摘嫩叶并在阳光下晾晒,使茶叶水分逐渐蒸发。

然后,茶叶进行烘干,以杀死残留的细菌和酵素。

白茶的特点是茶叶保留了较多的天然成分和花香。

4. 乌龙茶: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的茶叶,其加工工艺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

一般包括摘采、日光萎凋、摇青、杀青、揉捻、发酵、炒菁、炒青和焙火等步骤。

乌龙茶的特点是茶叶的外观呈现出青绿色和红褐色交错的叶缘。

5. 红茶:红茶是一种完全发酵的茶叶。

它的加工工艺包括摘采、晾凋、滚刀、杀青、揉捻、发酵和烘干等步骤。

摘采后的茶叶会晾放,使茶叶含水量逐渐降低。

然后茶叶通过滚刀轧捻,使茶汁渗出。

接下来,杀青过程中茶叶会经过高温处理,停止发酵过程。

之后,茶叶进行揉捻和发酵,进一步改善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最后,茶叶进行烘干,以去除余温和水分,使其能够长时间保存。

各种茶叶的制作工艺

各种茶叶的制作工艺

各种茶叶的制作工艺茶叶的制作工艺有很多种,主要包括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和分类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茶叶的制作工艺。

绿茶:绿茶是指制作过程中未经发酵的茶叶。

首先,采摘新鲜嫩叶,然后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自然萎凋,使其含水量降低。

接下来,将萎凋后的茶叶揉捻,以激活茶叶内部的酶类物质。

揉捻后,再次干燥茶叶,确保茶叶中的水分完全蒸发。

最后,经过筛选、分类,绿茶制作完成。

红茶:红茶是经过全发酵制作的茶叶。

首先,采摘上层嫩叶并进行萎凋,以使茶叶含水量减少50%。

然后,将萎凋后的茶叶揉捻,以激活茶叶内部的酶类物质,在揉捻的过程中产生发酵反应。

揉捻后,将茶叶摊晾,待其内部酶类物质充分发酵。

最后,通过烘焙来杀青并去除茶叶中的水分,红茶制作完成。

乌龙茶:乌龙茶是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

首先,采摘上层嫩叶并进行萎凋,以减少茶叶的水分含量。

然后,将萎凋后的茶叶揉捻,揉捻时间不同,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发酵。

揉捻完成后,将茶叶摊晾,待其自然发酵。

最后,通过烘焙来杀青茶叶并去除水分,乌龙茶制作完成。

白茶:白茶是采摘嫩叶或芽头经过自然萎凋而制成的茶叶,不进行揉捻和发酵。

首先,选择嫩叶或芽头进行采摘,然后在阴干通风的地方进行自然萎凋。

通过萎凋过程,茶叶中的水分慢慢蒸发,保留茶叶中的有效成分。

最后,将萎凋的茶叶进行干燥,白茶制作完成。

黄茶:黄茶是一种特殊的陈化茶,其加工工艺比较复杂。

首先,采摘上层嫩叶进行萎凋,然后进行烘青,以杀青茶叶。

接下来,将杀青的茶叶覆盖在湿毛巾上进行温湿发酵,以唤醒茶叶内部的酶类物质。

发酵完成后,进行揉捻、干燥等步骤,最后黄茶制作完成。

以上是常见茶叶的制作工艺,每种茶叶的制作都有其独特的工艺和特点。

不同的制作工艺可以使茶叶的香气、口感和色泽产生差异。

茶叶的制作工艺需要经验丰富的制茶师傅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茶叶品种等因素来调整和控制,以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无论是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还是黄茶,每一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带给人们不同的茶香体验。

茶叶加工工艺分类

茶叶加工工艺分类

茶叶加工工艺分类
茶叶加工工艺是指将新鲜采摘的茶叶经过不同的加工方法,制成具有特定品质和风味的茶叶产品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加工方法和工艺流程,茶叶加工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绿茶加工工艺:绿茶加工工艺的基本原则是通过控制茶叶发酵
程度和加工流程,使茶叶保持其原始的绿色和清香,以形成绿
茶的独特风格。

绿茶加工工艺主要包括采摘、萎凋、杀青、揉
捻、干燥等环节。

2.红茶加工工艺:红茶加工工艺的基本原则是通过发酵和烘焙等
工艺,使茶叶中的茶多酚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形成红茶特有
的红色和浓郁的香气。

红茶加工工艺主要包括采摘、萎凋、揉
捻、发酵、烘焙等环节。

3.乌龙茶加工工艺:乌龙茶加工工艺的基本原则是通过半发酵和
烘焙等工艺,使茶叶中的茶多酚等物质部分氧化,形成乌龙茶
独特的黄绿色和芬芳的香气。

乌龙茶加工工艺主要包括采摘、
萎凋、做青、揉捻、烘焙等环节。

4.黄茶加工工艺:黄茶加工工艺的基本原则是通过独特的发酵和
烘焙等工艺,使茶叶中的茶多酚等物质完全氧化,形成黄茶独
特的黄色和浓郁的香气。

黄茶加工工艺主要包括采摘、萎凋、
杀青、揉捻、干燥、堆放、烘焙等环节。

5.黑茶加工工艺:黑茶加工工艺的基本原则是通过长时间的发酵
和陈放等工艺,使茶叶中的茶多酚等物质充分氧化,形成黑茶
独特的黑色和陈香。

黑茶加工工艺主要包括采摘、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环节。

6.白茶加工工艺:白茶加工工艺的基本原则是通过不发酵或微发
酵等工艺,使茶叶保持其原始的白色或淡绿色,以形成白茶的独特风格。

白茶加工工艺主要包括采摘、萎凋、干燥等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中仙毫
(一)原料鲜叶要求
1、要求不带茶蒂、不含鳞片、鱼叶及老叶,芽叶新鲜,无劣变或异味,不受污染,无其它非茶类杂物。

2、鲜叶运抵加工厂后,应摊放于清洁卫生、设备完好的贮青间,禁止鲜叶直接摊放在地面。

鲜叶要分级摊放,堆放厚度不超过3厘米,摊放时间不超过10小时。

3、鲜叶的运输、验收、贮存操作应避免机械损伤、混杂和污染。

(二)加工工艺要求
1、工艺流程为:摊青→杀青→理条→做形→提毫→烘干→精选。

2、摊青:
(1)环境:阴凉通风、不受阳光直射、干净卫生的室内。

(2)用具:竹质匾盘或晾席上。

(3)厚度:一般不超过3厘米厚。

(4)翻动:每1—2小时1次。

(5)时限:一般6—10小时内应付制。

(6)程度:叶色变暗、叶质萎软、青气消失、失重8—10%。

3、杀青
(1)机械:常用30型、40型、50型滚筒杀青机(2)锅温:以50型杀青机为例,一般220—240℃。

(3)投叶量:以50型杀青机为例,一般800—1000克/次。

(4)程度:青臭气散尽、茶香显露、叶色变暗,含水60%左右为适度。

4、理条
(1)机械:常用五槽和七槽多功能理条做型机。

(2)锅温:通常90—80℃。

(3)投叶量:一般每槽100—200克。

(4)程度:初步成型,含水率40%左右为适度。

5、做形
(1)机械:同理条用机械。

(2)锅温:通常80—70℃。

(3)投叶量:一般每槽150—250克。

(4)程度:基本定型,含水率20—30%为适度。

6、提毫
(1)设备:目前常用炒茶锅手工提毫。

(2)锅温:通常60—70℃。

(3)投叶量:一般150—250克/次。

(4)程度:白毫初露,外形固定为适度。

7、烘干
(1)机械:名茶热风烘干机。

(2)温度:初烘100—90℃,复烘80—70℃。

(3)程度:足干时,手捻成末,含水率6%以内。

8、精选
(1)拣剔:按产品实物标准样拣剔。

(2)复火:对水分超标产品,进行复火,使含水率在6%以内。

碧螺春
碧螺春采制技艺高超,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

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

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

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

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

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

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碧螺春炒制的特点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

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杀青: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揉捻: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

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

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

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

历时12~15分钟左右。

搓团显毫: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

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

历时13~15分钟。

烘干: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

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

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

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碧螺春分7级,芽叶随1~7级逐渐增大,茸毛逐渐减少。

炒制锅温、投叶量、用力程度,随级别降低而增加。

即级别低锅温高,投叶量多,做形时用力较重。

龙井
采摘龙井茶的采摘有三大要求:一是早,二是嫩,三是勤。

1、以早为贵:历来龙井茶采摘时间很有讲究,以早为贵。

茶农常说:"茶叶是个时辰草,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

"
2、细嫩著称:龙井茶的采摘还以采摘细嫩而著称,并以采摘嫩度的不同分为"莲心"、"雀舌"、"旗枪",鲜叶嫩匀度构成龙井茶品质的基础。

只采一个嫩芽的称"莲心",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叶形如雀舌的称"雀舌"。

3、采摘次数多:采摘次数多,也是龙井茶的一大特色。

长期以来,采大留小分批采摘,已经成了习惯。

一般春茶前期天天采或隔天采,中后期隔几天采一次,全年采摘在30批左右。

晾其次是晾,所谓晾就是刚采摘下来的茶叶得在阴凉处堆放上大半天,大约相当于机械加工的退火,也就是通过堆晾,去掉茶叶里残余的大部分刚性。

采回的鲜叶需在室内进行薄摊,厚度为3厘米左右,中下级原料可稍厚。

经8-10小时摊放后,叶子失去一部分水分,减重15%-20%,鲜叶含水量达70%左右为适度。

目的是散发青草气,增进茶香,减少苦涩味,增加氨基酸含量,提高鲜爽度。

还可以使炒制的龙井茶外形光洁,色泽翠绿,不结团块,提高茶叶品质。

炒制龙井茶的炒制分青锅、回潮和辉锅三道工序. 炒制手式有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号称"十大手法"。

青锅,即杀青和初步造型的过程,当锅温达80-100度时,涂抹少许油脂使锅内更光滑,每锅鲜叶约125克。

开始以抓、抖手势为主,散发一定的水分后,逐渐改用搭、压、抖甩等手式进行初步造型,压力由轻而重,达到理直成条、压扁成型的目的,炒至七八成干时即起锅,历时12-15分钟。

回潮,即起锅后进行薄摊回潮,摊凉后经筛分,筛底筛面茶分别进行辉锅。

摊凉回潮时间一般为40-60分钟。

辉锅的目的是进一步整形和炒干,通常四锅青锅叶合为一锅辉,叶量约250克。

锅温60-70度,需炒制20-25分钟,锅温掌握低、高、低过程。

手势压力逐步加重,主要采用抓、扣、磨、压、推等手法。

其要领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

炒至茸毛脱落,扁平光滑,茶香透出,折之即断,含水量达5-6%为适度,即可起锅,摊凉后簸去黄片,筛去茶末即成。

六安瓜片制作流程
一,采摘的工艺要求
1.“扳片”的采摘要求
采摘一芽二至三叶茶草,经扳片,将梗叶分离,老片,嫩片,梗子,芽头分开存放,不采露水草和雨草,扳片时,严禁芽头放在片叶里,不能扳榔头片,脚叶片,扳好的片叶分开摊凉,严禁发热变红。

2.留枝采叶采摘要求
新生茶长至一芽一叶,二芽或三叶时,底叶初展开始采摘,这时片叶长度一般不超过3CM,采摘时采至脉处,不必将叶脉全部采下,根据茶树的长势,可一天一采或隔天采摘,叶片在中开面后,大开面前时是采摘的最佳时机,残叶,病虫叶不要采摘,采下叶片,嫩度,大小基本均匀,采摘过程中严防发热变质,采摘后摊凉存放。

二,烘制技术
瓜片茶在绿茶中独树一帜,它的烘制技术也是别具一格,它经毛火---足火---老火三道烘制才成为成品,要求火温,烘制技术也各不相同。

1.毛火毛火也就是烘湿坯,烘篮温度要求在100度左右,用竹制烘笼,木炭火烘坯,嫩叶薄摊,老叶稍厚,摊叶量1,5公斤,2-3分钟翻动一次,翻茶时要均匀,烘毛火时,屋内严禁有烟或其他异味,烘后摊凉10小时。

2.拣片毛火摊凉后,拣去老片,黄叶,焦叶,杂质
3.小火小火烘笼温度为120度左右,烘叶量2公斤,两把烘笼换倒,或两个火摊三把烘笼换倒。

用手轻轻翻动,以免断碎,小火烘制九成干时,停放3-5日,让叶片叶脉中的水分充分吐出,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4.老火俗称拉老火或走烘。

老火是瓜片茶形成香气,色泽定型,断碎多少,上霜程度极为关键的工序,烘笼要求用大号烘笼,笼顶温度要求达160-180度左右,火势猛烈均匀,每笼烘毛茶5公斤左右,各2-3秒抬下火摊翻动一次,翻动一定要均匀,烘制宝绿带霜。

其规则,抬笼要快,翻茶要匀,拍笼要准,脚步要稳,放笼要轻,一般每笼要抬80次以上,直至叶片起白上霜为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