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陈情表》

合集下载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陈情表》教学设计(1)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陈情表》教学设计(1)

《陈情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2、通过诵读,理解所陈之情,体会陈情的方式3、体会作者感人至深的亲情,正确评价作者的忠孝思想。

教学重点: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挚情感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悟以情动人的陈情艺术,进而分析作者是怎样通过陈情达到“愿乞终养”的目的教学方法: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蕴含的真挚感情2、点拨法点拨关键的字、词、句,使学生在深层意义上领会文中蕴含的拳拳真情3、讨论法讨论文中的关键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讨论中获取新知媒体选择: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的美德,譬如勤劳,善良等,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便是“孝”字。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李密的《陈情表》二、读课文(配乐朗诵)1、学生来讲台范读课文,在黑板上展示重点字词,检查预习结果。

讨论疑难字词。

强调重点读音。

险衅(x in)闵(m in)凶门衰祚(zu 6 )薄期(j i )功强(qirg)近之亲应(y ing)门茕茕(qi(ng)孑(ji e )立床厚(rU)猥(w百)以微贱陨(yfn)首逋(bu)慢伏渥(w6)刘病日笃(dS)犹蒙矜(j in)育拔擢(zhu6)气息奄奄(y①)(y an)盘桓(hudn)更(g6g)相为命学生对照注释理解重点字词,解决疑难问题。

险衅:艰难祸患闵凶:可忧患的事,不幸。

不行:不能走路成立:成人自立鲜:没有吊:安慰婴:缠绕逮:及,至孝廉名词用作动词做孝廉秀才名词用作动词做秀才除拜:授官寻:不久闻:使动用法使上闻逋慢:有意回避,怠慢上命笃:病重告诉:申诉苦衷矜育:怜惜养育职:名词用作动词任职不矜名节:自夸拔擢:提拔,提升区区:拳拳矜悯:怜恤听:任,准许成全庶:或许卒:终2、学生齐读,体会字里行间的深切的情感,把握感情基调。

讨论各段感情基调小结如下(确保读出感情):第一段:凄苦,悲凉;第二段:感激,恳切;第三段:真挚,诚恳;第四段:忠诚,恳切,期待。

《陈情表》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陈情表》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陈情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行文思缜,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教学重难点:本课主要是以情动人,在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让学生找出叙述作者苦情、亲情、忠情的语句,进而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乞终养的目的。

教学方法:朗诵法、讨论法一、导语设计: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苏轼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陈情表》这篇文章,感悟李密所陈述的情。

二、赏析构思艺术1、讨论:在陈请终养祖母这个要求时,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难?引导:“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处于忠与孝的矛盾中。

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了“孝情”?第一段,请一二组同学朗读第一段,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忠情”?第二段,请三四组同学朗读第二段,也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2、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样一个二难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请的目的,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下面我们来看看李密是如何化解矛盾,变被动为主动的。

提示:作者首先陈述个人遭遇,祖母情深,作为陈情依据;继写进退两难的狼狈境地,博取晋武帝的同情。

再抬出“孝治天下”的理。

3、思考:假设你是晋武帝与李密面谈,此时在此处李密直接提出了终养祖母的请求,你晋武帝能不能一两句话就把李密驳得哑口无言?引导:晋武可能会说,既然你要终养祖母以尽孝心,为什么在蜀汉你又出来做官呢?因此,李密深知,这段历史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迹:一仕伪朝“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二在圣朝“宠命优渥,岂敢盘桓”让晋武明白自己的忠心。

4、朗读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引导:作者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陈情表》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陈情表》
陈 情 表
李 密
读《出师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 ——苏轼
忠则《出师》 孝则《陈情》
题 解
陈 情 表
陈述、禀报。
情况、衷情、情理。
表 :文体,属奏议类,古代臣下呈给帝 王的一种文书。
复习内容:
•一、作者简介(详见注解①) •二、文章主旨 •忠孝两难全,先尽孝,再尽忠
三、文化常识
• 1、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 • (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 期功指关系比较近的亲属。(36页注解15) • 2、孝廉: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荐 • 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 • 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 • 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37页注解12)
七、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课外扩展
• 复习方略65—67页
无以:没有··的方法,不能止奉养, 远离祖母。
•是以:因此,固定句式
•六、语句翻译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 父见背。
•我因命运不好,小时候遭遇到了不幸, 刚出生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弃我而 死去。
•以


见背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 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 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 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 相互安慰。 期功强近 茕茕 吊
•3、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 宦达,不矜名节。 •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 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 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 仕 职 图 矜
•4、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 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 为狼狈。 •我很想遵从诏书赶快就职,但祖母刘 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 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 我是进退两难,处境狼狈。 •奔驰 笃 顺 告诉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陈情表》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陈情表》

❖ 十三年相守,有多少 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 命运百般挤兑,你总 咬紧牙关,寒风带着 雪花围攻着最北方的 一角,这小小的车库 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 殿,你病重的老父亲 是那幸福的王。
李密
读后思考:
是谁陈情? 向谁陈情? 陈什么情? 如何陈情?
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纵向
❖ 六月:慈父见背
❖ 四岁:舅夺母志

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
忠情
孝治(理) 尽节长
后尽忠
课后作业
❖ 1、整理并识记文中的通假字、活用字以及特 ❖ 殊句式。 ❖ 2、背诵课文 ❖ 3、围绕“孝”写一篇感想。
❖ 少:多疾病
❖ 九岁:不行
❖ 成立:零丁孤苦

横向
❖ 既无——伯叔
❖ 终鲜——兄弟
❖ 晚有——儿息
❖ 外无——期功强近 之亲
❖ 内无——五尺应门 之僮
❖身世凄苦,祖母抚养恩深似海; ❖人丁衰微,李密尽孝责无旁贷。
} 臣无祖
母无以 孝情
至今日
病笃(情 报养短
揭示矛盾 分析矛盾
先尽孝
解决矛盾
→→→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朱晓晖
❖ 朱晓晖,黑龙江绥芬河人。其父亲在 2002年患弥漫性脑梗塞,从此瘫痪在床,失 去了生活能力。
❖ 为了更好的照顾父亲,朱晓晖辞掉了在报 社的工作。为了给父亲治病,她不但卖了房 还欠下一身债务。因为不堪重负,朱晓晖的 丈夫带着孩子离开了她。朱氏父女在社区的 车库里安了家,一住就是14年。

国家一等奖必修五《陈情表》优质课件

国家一等奖必修五《陈情表》优质课件

陈情表》中重要的政治关系之一。
03
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
文中还涉及到了其他一些人物,如李密的同僚、朋友等。他们与李密之
间或存在竞争关系、或存在友谊关系,这些关系的存在丰富了文章内容
,也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4
PART 04
文化内涵与价值观念
REPORTING
2024/1/26
15
忠孝观念体现
2024/1/26
18
PART 05
艺术特色及表现技巧
REPORTING
2024/1/26
19
骈散结合运用
骈文特点
运用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使 文章具有整齐美、音乐美。
散文特点
自由灵活,不受拘束,能够更生 动地表达情感。
骈散结合
既有骈文的华丽辞藻,又有散文 的朴实自然,使文章既有形式美
又有内容美。
用典抒情
运用典故和历史故事来表 达情感,使文章更具深度 和内涵。
10
PART 03
人物形象塑造及特点
REPORTING
2024/1/26
11
李密形象塑造
忠孝之心
李密在《陈情表》中表现出极度的忠 诚和孝心,对祖母的深情厚意,对国 家的忠诚不渝,形象塑造得十分鲜明 。
忍辱负重
情感真挚
李密的言辞恳切,情感真挚,无论是 表达对祖母的孝心还是对国家的忠诚 ,都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真实情感。
忠君思想
在《陈情表》中,作者通过表达对君 王的忠诚和感恩,体现了强烈的忠君 思想。这种思想在当时社会占据重要 地位,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
孝道精神
文章以作者为祖母尽孝为主线,展现 了深厚的孝道精神。孝道在中国传统 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被视为家庭伦 理道德的基石。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陈情表》 (5)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陈情表》 (5)

• 2.答(1)用“哀情”和“孝情”唤起标榜“以孝治天下”的晋武帝 的恻隐之心。每一段都申诉了祖母的病情,反复表明并竭力渲染自己 无法解决的的窘境。“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 离。”“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 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 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庶 刘侥幸,保卒余年。”读了这些话,晋武帝能无动于衷吗?
微课导学
• 第一组 • 第七组
预习检测反馈
疑难突破
• 1.本文题目为“陈路是如何展开的?
• 2.李密的《陈情表》之所以能打动晋武帝,关键在字里行 间的真挚情感,请分析作者是如何抒情的。
• 1.答(1)李密向晋武帝陈情。(1分)陈述祖母刘氏年 老多病,无人侍奉,自己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 终养祖母的衷情。(2分)
• 第二组展示第1题,第三组点评 • 第四组展示第2题,第五组点评
拓展延伸
• 一、身边的人对你有何“恩”? • 二、你如何“感恩“”身边的人?
课后作业
• 运用“融情于事”的手法写一个“感 恩”片段。
• (2)用“痴情”博取晋武帝的欢心。他以“犬马”自比,极力把自 己描绘成“至微至陋”、诚惶诚恐、对朝廷感激涕零的弱者形象。不 仅如此,他还屡屡向朝廷表达忠心,所谓“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意在用“忠情”获得晋武帝的信任。这 些言辞,尽显真情,晋武帝能不被感动吗?
训练展示及点评
• (2)前两段是叙事,后两段是说理求情。(1分) • 叙事部分把矛盾摆在皇上面前:自己与祖母相依
为命,而朝廷诏命特下,因此进入进退两难的狼 狈境地。第三段重在说理——自己解决矛盾之理: 朝廷倡导孝道,祖母正是“无臣则无以终余年”, 需要尽孝道的时候。第四段据第三段之理,着重 陈情:“愿乞终养”之情。(2分)

2024版国家一等奖必修五《陈情表》优质课件

2024版国家一等奖必修五《陈情表》优质课件

《陈情表》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文学地位
《陈情表》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典范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 在思想道德方面也具有很高的价值。
影响与传承
自《陈情表》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和传颂。它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被后世文人广泛借鉴和学习, 成为中国文学传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陈情表》所体现出的忠孝节义等思想道德观念也深深影响了中 国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
结构严谨,逻辑清晰
文章从自身经历出发,逐步展开陈述, 结构严谨,逻辑清晰,使得读者能够 深入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
语言简练,质朴自然
文章采用四字句和排比句等修辞手法, 使得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同时又 不失质朴自然之美。
审美教育意义及启示
培养审美情趣
通过学习《陈情表》,可以引导 学生欣赏古典散文的艺术魅力, 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除了传承之外,我们还应该积极弘扬优秀传 统文化。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让更多的 人了解和认同这些美德,并将其融入到自己 的日常生活中去。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素 养,还可以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05
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
Chapter
古典散文艺术风格概述
1 2
古典散文的起源与发展 自先秦以来,古典散文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 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
文学价值
《陈情表》以其真挚的情感、恳切 的言辞和卓越的文学技巧,成为中 国古代散文的杰出代表之一,具有 极高的文学价值。
作者生平与创作背景
作者生平
李密,字令伯,西晋初年著名文学家、官员。他才 华横溢,性格刚正,因不满当时政治黑暗而辞官归 隐。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陈情表》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陈情表》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 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 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 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 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 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 要好好儿活……
目的:述身世,引同情
(让晋武帝一开始就落入惨惨戚戚的氛围当中)
明确:第二步
叙朝廷征召之急
察孝廉 举臣秀才 拜臣郎中
除臣洗马
表自身进退之难
进: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退: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目的:一方面感激朝廷对他的知遇之恩,另一方面表述困
境,以情动人 (感国恩,述困境)
明确:第三步
圣朝以孝治天下
李密
《陈情表》的三大问题 谁陈情? 陈什么情? 怎样陈情?
今天的任务是
怎样陈情
(李密是如何说服晋武帝的)
自学提示
• 1、分析每一自然段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思 考并讨论李密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 2、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其用意?
明确:第一步 自 诉 身 世 之 悲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 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 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 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 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 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 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 ‚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 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 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 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简介:
1.司马炎代魏即帝位,改国号 为晋,年号泰始。 2.李密有学问,所以晋武帝想 征他做官。 3.李密因故国灭亡,难免有伤 感之情,而司马氏阴险多疑, 前朝的臣子改事新朝难免有 戒心,所以他要坚辞。
初读感知:
结合课下注释,同学们自行 解决文章中的疑难字句,若有 困难,同桌之间可以合作。
词类活用
3.通过朗读课文,讨论分析理清课文思 路。
检查预习:
1、表为何体 2、李密其人 3、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
李密(224—287) 1.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 抚养。 2.曾仕蜀汉为郎,蜀亡以后,晋武帝 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他以祖母年老 无人供养,辞不从命。 3.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 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李 密
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 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
陈情表
学习目标 检查预习 初读感知 合作探究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能够结合课下注释和网络资源,准确 说出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2.能够结合语境准确解释文言实词的意 义,比较辨析其用法,并能够通过课下 注释把文言句子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
猥以微贱
形容词做名词
臣具以表闻
动词使动
但以刘日薄西山
名词做状语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形容词做动词
翻译句子:
1.则告诉不许。
但申诉又不被允许。
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 以终余年。
我没有祖母,就没有用来达到今天的办法; 祖母没有我,论: 1.“陈”什么?
(寻找文中“陈”的是什么情。)
2.如何“陈”?
(讨论出每段相对应的情与理,并 找出一句最打动你的句子。)
课文脉络:
身世孤苦悲凉
孝 祖母情深似海 情 祖母病笃(情)尽孝日短
先 尽 孝
沐清化蒙国恩 忠 孝治天下(理)尽忠日长
后 尽 忠
圣朝恩重如山 情
拓展延伸:
你怎么看待李密的忠与孝?
布置作业:
把你对忠与孝的看法形成文字。 (不少于四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