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计算例题.
《散热器计算例题》课件

04
计算例题解析
例题描述
题目
某散热器厂家需要设计一款散热器,要求其散热面积为100平方米,散热效率 为90%,求散热器的长度和宽度。
条件
散热器的材料为铜,导热系数为300W/m·K,环境温度为25℃,散热效率为 90%。
计算过程
计算散热器的散热量
根据散热25 = 67500W。
计算散热器的长度和宽度
根据散热量、导热系数和散热面积,计算散热器的长度和宽 度。由于题目未给出具体数值,这里无法给出具体计算过程 。
结果分析
•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散热器的长度和宽度,以满足题 目要求的散热面积和散热效率。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散 热器的安装位置、风道设计等因素,以确保散热效果达到最佳 。
点。
设计优化建议
进一步优化PPT课件的界面和布局, 提高课件的整体美观度和易用性。
完善PPT课件的交互性和反馈机制, 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 高学习效果。
增加更多的实际案例和计算练习,以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散热器计算的实 际应用。
未来研究方向
深入研究散热器计算的相关理论和技术,不断更新和升级PPT课件的内容 和功能。
03
散热器计算方法
散热量计算
散热量是指散热器在一定时间 内散失的热量,是衡量散热器 性能的重要指标。
散热量计算公式:Q = K × A × ΔT,其中Q为散热量,K为 散热系数,A为散热面积,ΔT 为散热器进出口温差。
散热量计算需要考虑散热器的 材料、结构、流体介质等因素 ,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探索将该PPT课件应用于其他相关领域或课程的可能性,以扩大其应用范 围和影响力。
散热器散热量计算

散热器散热量计算散热量是散热器的一项重要技术参数,每一种散热器出厂时都标有标准散热量(即△T=64.5℃时的散热量)。
但是工程所提供的热媒条件不同,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工程所提供的热媒条件,如进水温度、出水温度和室内温度,计算出温差△T,然后根据各种不同的温差来计算散热量,△T的计算公式:△T=(进水温度+出水温度)/2-室内温度。
现介绍几种简单的计算方法:(一)根据散热器热工检验报告中,散热量与计算温差的关系式来计算。
在热工检验报告中给出一个计算公式Q=m×△Tn,m和n在检验报告中已定,△T可根据工程给的技术参数来计算,例:铜铝复合74×60的热工计算公式(十柱)是:Q=5.8259×△T(十柱)1.标准散热热量:当进水温度95℃,出水温度70℃,室内温度18℃时:△T =(95℃+70℃)/2-18℃=64.5℃十柱散热量:Q=5.8259×64.5=1221.4W每柱散热量1224.4 W÷10柱=122 W/柱2.当进水温度80℃,出水温度60℃,室内温度18℃时:△T =(80℃+60℃)/2-18℃=52℃十柱散热量:Q=5.8259×52=926W每柱散热量926 W÷10柱=92.6W/柱3.当进水温度70℃,出水温度50℃,室内温度18℃时:△T =(70℃+50℃)/2-18℃=42℃十柱散热量:Q=5.8259×42=704.4W每柱散热量704.4W ÷10柱=70.4W/柱(二)从检验报告中的散热量与计算温差的关系曲线图像中找出散热量:我们先在横坐标上找出温差,例如64.5℃,然后从这一点垂直向上与曲线相交M 点,从M点向左水平延伸与竖坐标相交的那一点,就是它的散热量(W)。
(三)利用传热系数Q=K·F·△T一般来说△T已经计算出来,F是散热面积,传热系数K,可通过类似散热器中计算出来或者从经验得到的,这种计算方法一般用在还没有经过热工检验,正在试制的散热器中。
流体输配管网计算题

1、如图所示h1=3.2m,h2=h3=3.0m,散热器:Q1=700w,Q2=600w,Q3=800w。
供水温度tg=95℃,回水温度t h=70℃.求:1)双管系统的重力循环作用压力。
2)单管系统各层之间立管的水温。
3)单管系统的重力循环作用压力。
(1)供水温度tg=95℃,=961.85kg/m3;回水温度th=70℃,=977.8 kg/m3。
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2)第三层散热器出水温度:℃968.2 kg/m3第二层散热器出水温度:℃972.8 kg/m33)2、一台普通风机n=1000r/min时,性能如下表,应配备多少功率电机?当转速提到n=1500r/min,性能如何变化?列出性能表。
分别应配备多大功率的电机?电机容量储备系数K取1.15。
以各工况下最大的N选择电机的依据,K=1.15,所配电机Nm=1.15×52.10=60kW即取定60kW由题意,叶轮直径和密度不变,各相似工况点满足由两式分别计算改变转速n=1500r/min时的性能参数,列于表中:全压48605737.55557.553104972.54567.54117.5(Pa)流量71565802388891497587106261.5114936123610.5 (m3/h)全效率(%)82.687.588.289.088.085.780.4功率117.0146.1155.6161.7166.8170.2175.8(kW)以各工况下最大的N选择电机的依据,K=1.15,所配电机Nm=1.15×175.8=202.2kW按电机系列可配200kW电机3、已知4-72-11No.6C型风机在转速为1250rpm时的实测参数如下表所列,试求4-72-11系列风机的无因次性能参数,从而绘制该系列风机的无因次性能曲线。
计算中叶轮直径D2=0.6m。
解:全压系数;流量系数;功率系数(m/s。
列表计算如下:序号12345678P(N/m2)843.4823.8814.0794.3755.1696.3637.4578.6Q(m3/s)1.644 1.844 2.044 2.250 2.444 2.639 2.847 3.056N(kW) 1.69 1.77 1.86 1.96 2.03 2.08 2.12 2.15η(%)82.0785.8489.4791.1890.9388.3485.6082.23流量系数0.1480.1660.1840.2030.2200.2380.2560.275全压系数0.4540.4540.4540.4540.4540.4540.3430.312功率系数0.0820.0880.0930.1010.1100.1220.1030.1044、、已知4-72-11No.6C型风机在转速为1250rpm时的实测参数如下表所列,求:(1)各测点的全效率;(2)绘制性能曲线图;(3)写出该风机最高效率点的性能参数。
(整理)供热工程计算题

供热工程计算题设第一层散热器进水温度为t1,第二层散热器进水温度为t2t1= 80o Ct2= 90 o C△P=(ρ70-ρ80)gH1+(ρ80-ρ90)gH2+(ρ90-ρ95)gH3=(965.34-963.17)9.81╳3+(963.17-962.56)9.81 ╳6+(962.56-961.92)9.81╳9的普通铸铁散热器采暖用户,根据水压图计算分析下列问题;1)网络主干线回水干管的压力损失= mH2O?44-38=6 mH2O2)当局部阻力占沿程阻力的60%,网络主管线比摩阻和比压降各等于多少?3)沿程阻力占总阻力的40%,网络主管线比摩阻和比压降各等于多少?4)局部阻力占总阻力的40%,网络主管线比摩阻和比压降各等于多少?5)用户1的资用压力= mH2O?6)系统运行时,用户1,2,3底部散热器是否超压?7)系统停止运行时,用户1,2,3是否汽化和倒空? 如果汽化和倒空,请问用户和热网络采用何种连接合适?如果网络供回水改为110/700C,再次分析上面问题,已知1100C水的汽化压力为4.6mh2O第一个图计算设二层三层散热器进水水温分别为t 1,t2t 1 = 77.30C t 2 = 88.6 0C以低层散热器计算为例 底层散热器散热温差为(77.3 + 70) / 2 - 18 =55.65 0Cf=3.75/0.24 =16片第二个图自己计算如图所示1,立管进出水温度95/70 0C ,已知Q 1=1400W ,Q 2=1200W ,Q 3=1300W ,Q 4=1600W ,不考虑管道散热。
室内计算温度为180C 1.计算各个散热器出水温度。
、2.散热器采用M132型散热器,传热系数,单片散热面积f=0.24m 2/片计算每层散热器所需要的片数,不考虑各项修正系数3.其他条件不变,计算各层散热器所需要的片数某房间设计热负荷为2500W,室内安装M-132型散热器,散热器明装,上部有窗台板覆盖,散热器距窗台板高度为150㎜,供暖系统为双管上供式。
《散热器计算例题》课件

材质选择
根据工作环境和需求选择 散热器的材质。
尺寸与重量限制
根据安装场所和设备的限 制来选择合适的尺寸和重 量。
总结
1 散热器计算的重要性
正确的散热器计算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2 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增加,散热器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3 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散热器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环保。
3
流体阻力计算
计算流体在散热器中的流动阻力。
散热器的应用实例
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散热器作为空调系统中冷凝器 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应用
散热器用于发动机降温以保护 其正常运行。
油冷系统中的应用
散热器通过散热油来控制润滑 油的温度,提高润滑效果。
散热器计算的注意事项
使用环境
根据散热器的使用环境来 选择合适的型号。
《散热器计算例题》PPT 课件
这个PPT课件将介绍散热器计算的例题,包括散热器的分类、基本参数、计 算方法以及应用实例等内容。
散热器的分类
空气散热器
通过自然对流或强制对流来散热。
油冷散热器
使用油润滑系统实现散热效果。
水冷散热器
通过水流将热量带走实现散热。
其他类型散热器
包括蒸汽散热器、热传导散热器等。
散热器的基本参数
1 热功率
2 表面积
散热器能够散热的热量。
散热器的表面积决定了 散热效果。
3 传热系数
散热器在热交换中的传 热效率。
散热器的计算方法
1
通过表面积计算传热系数
根据散热器的表面积来计算传热系数。
2
通过传热系数和热功率计算表面积
根据传热系数、热功率、流体流速和温度来计算散热器的表面积。
铝散热器的散热功率实例计算

铝散热器的散热功率实例计算
铝散热器是一种广泛用于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硬件散热的散热器。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散热器的效率,需要计算散热功率以确定所需的散热器大小和数量。
以下是铝散热器散热功率计算的实例:假设散热器的尺寸为20 cm x 20 cm x 5 cm,材质为铝,环境温度为25 ℃,散热器表面温度为50 ℃,散热器表面积为400平方厘米。
首先,需要计算散热器的散热能力,也就是能够散热的功率。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散热功率等于热能的流量。
可以使用下列公式来计算散热功率:
Q = h x A x (T1 - T2)
其中,Q是散热功率,h是热传导系数,A是散热器表面积,T1是散热器表面温度,T2是环境温度。
铝的热传导系数为205 W/m-K。
将它转换为cm单位,得到2.05 W/cm-K。
因此,可以将h值设为2.05 W/cm-K。
将所给的值带入公式,计算出散热功率:
Q = 2.05 x 400 x (50 - 25) = 20,500 W
因此,这个散热器最多能够散热20,500瓦特的热能。
接下来,需要根据设备的功耗来确定所需的散热器数量。
假设设备的功耗为200瓦,那么需要的散热器数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N = Q / P
其中,N是散热器数量,Q是散热功率,P是设备功耗。
将所给的值代入公式,计算出需要的散热器数量:
N = 20,500 / 200 = 102.5
因此,需要至少102个散热器才能满足设备的散热需求。
以上是铝散热器的散热功率实例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散热器的布局、散热风扇等因素来优化散热效果。
车用散热器散热面积的计算

车用散热器散热面积的计算一、散热量的确定1.用户已给散热量的按已给散热量计算.2.对车用柴油机可按下式进行估算:Q=()P s式中P s表示发动机功率.燃烧室为预燃室和涡流室的发动机取较大值P s直接喷射式的发动机取较小值P s增压的直喷柴油机可取P s二、计算平均温度差Δt m1.散热器的进水温度t s1闭式冷却系可取t s1=95-100℃(节温器全开温度)2.散热器出水温度t s2t s2=t s1-Δt sΔt s是冷却水在散热器中的最大温降,对强制冷却系可取Δt s=6-12℃3.进入散热器的空气温度t k1一般取t k1=40-45℃4.流出散热器的空气温度t k2t k2= t k1+Δt kΔt k是空气流过散热器时的温升,可按下式计算:Δt k=Q/(3600×A Z×C P×V K×ρk)式中A Z表示散热器芯部的正迎风面积; C 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 P=kgf℃V K表示散热器前的空气流速,车用发动机可取V K=12-15m/s ρk表示空气密度,设定在一个大气压气温50℃下查表得ρk=1.09kg/m35.平均温差修正系数φ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形式,属于两种流体互不混合的交叉流式换热形式.与热力学的简单顺流与逆流的换热形式不同,所以要以修正系数φ对平均温度差结果进行计算修正.而φ值的大小取决于两个无量纲的参数P及R.P=(出气温度-进气温度)/(进水温度-进气温度)R=(进水温度-出水温度)/( 出气温度-进气温度)查上表可得φ值6.平均温差Δt m根据传热学原理,平均温差Δt m可按下式计算:Δt m=φ{(Δt max-Δt min)/ ㏑(Δt max/Δt min)}Δt max= t s1- t k1Δt min= t s2- t k2三、确定传热系数K值传热系数K是评价散热器换热效能的重要参数,其主要受散热器芯部结构,水管中冷却水的流速,通过散热器的空气流速,管片材料以及制造质量等诸多固素的影响,因此需根据实验数据来确定,一搬铜制管带式散热器可取K=93-116W/(m2K).四、计算散热面积A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即为散热器芯与空气接触的总表面积.按下式进行计算A=Q/(K×Δt m)实际设计可留10%的余度取A×110%林州市宏昌水箱厂技术部2014.09.18。
散热器的选型与计算

散热器的选型与计算以7805为例说明问题.设I=350mA,Vin=12V,则耗散功率Pd=(12V—5V)*0。
35A=2。
45W 按照TO—220封装的热阻θJA=54℃/W,温升是132℃,设室温25℃,那么将会达到7805的热保护点150℃,7805会断开输出。
正确的设计方法是:首先确定最高的环境温度,比如60℃,查出7805的最高结温TJMAX=125℃,那么允许的温升是65℃.要求的热阻是65℃/2。
45W=26℃/W.再查7805的热阻,TO—220封装的热阻θJA=54℃/W,均高于要求值,都不能使用,所以都必须加散热片,资料里讲到加散热片的时候,应该加上4℃/W的壳到散热片的热阻。
计算散热片应该具有的热阻也很简单,与电阻的并联一样,即54//x=26,x=50℃/W。
其实这个值非常大,只要是个散热片即可满足.散热器的计算:总热阻RQj-a=(Tjmax-Ta)/PdTjmax :芯组最大结温150℃Ta :环境温度85℃Pd :芯组最大功耗Pd=输入功率—输出功率={24×0.75+(-24)×(—0。
25)}-9。
8×0.25×2=5。
5℃/W总热阻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管芯到环境的热阻RQj-a,其中包括结壳热阻RQj—C和管壳到环境的热阻RQC—a.其二是散热器热阻RQd-a,两者并联构成总热阻。
管芯到环境的热阻经查手册知 RQj—C=1.0 RQC—a=36 那么散热器热阻RQd—a应〈6.4。
散热器热阻RQd —a=[(10/kd)1/2+650/A]C其中k:导热率铝为2。
08d:散热器厚度cmA:散热器面积cm2C:修正因子取1按现有散热器考虑,d=1。
0 A=17.6×7+17。
6×1×13算得散热器热阻RQd—a=4。
1℃/W,散热器选择及散热计算目前的电子产品主要采用贴片式封装器件,但大功率器件及一些功率模块仍然有不少用穿孔式封装,这主要是可方便地安装在散热器上,便于散热.进行大功率器件及功率模块的散热计算,其目的是在确定的散热条件下选择合适的散热器,以保证器件或模块安全、可靠地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六)散热器选择计算例题:
• 〔例题2-1〕 • 5、计算各组散热器片数
• •
nⅠ= AⅠ / a = 4.0/ 0.235 =17.02 (片) nⅠ′ = 17.02X1.05 =17.87 (片)
由于0.87X0.235 =0.2 m2 >0.1 m2, 故nⅠ′ =18 (片)
95+70 2 tg Ⅲ 1600
= 82.5℃
Ⅱ
1200
2 、求各组散热器的传热系数 因各组散热器的供回水温度相等,
Ⅰ
1500
查附录2-1表得 K = 7.13 W/(m2· ℃) 或按公式计算 K = 3.663△t0.16,进行计算得 = 3.663x(82.5-18 )0.16
th
• (六)散热器选择计算例题:
• (六)散热器选择计算例题:
• 〔例题2-1〕 • 3、计算或查表确定散热器的传热系数
• • 查附录2-1表 ,四柱640型散热器的传热系数计算式 为: K = 3.663△t0.16
•
• •
△t------为散热器热媒平均温度与室内温度差
则: KⅢ = 3.663△t0.16 = 3.663 (90.4-18)0.16 = 7.27 w/(m2· ℃)
= 7.13 w/(m2· ℃) KⅠ = 3.663△t0.16 = 3.663 (74.4-18)0.16 = 6.98 w/(m2· ℃)
• (六)散热器选择计算例题:
• 〔例题2-1〕 • 5、计算各组散热器片数
• •
n= A / a (片)
查附录2-1得 a = 0.235 m2/片(铸铁四柱640型)
•
• • •
KⅡ = 3.663△t0.16 = 3.663 (82.2-18)0.16
= 7.13 w/(m2· ℃) KⅠ = 3.663△t0.16 = 3.663 (74.4-18)0.16 = 6.98 w/(m2· ℃)
• (六)散热器选择计算例题:
• 〔例题2-1〕试计算如图所示的单管上供下回热水供暖系统某立 • 管上各组散热器所需的散热面积与片数.散热器选用铸铁四柱 • 640型,装在墙的凹槽内,供暖系统供水温度tg=95℃,回水温度 • th=70℃,室内采暖温度tn=18℃,图中的热负荷单位为W. • 解: 1、计算各层散热器之间管段的混水温度 tg • ∑Qn-1 (tg - th ) Ⅲ 1600 thu1=tg -
•
•
解: 2、计算各层散热器热媒平均温度 tpjⅢ = tpjⅡ = tpjⅠ=
tg+thu1
2
=
95+85. 7 2 = =
= 90.4 ℃
thu1+ thu2
2
85.7+78.7 2 78.7+70 2
= 82.2 ℃ = 74.4℃
thu2+th
2
• (六)散热器选择计算例题:
• 〔例题2-1〕 • 3、计算或查表确定散热器的传热系数
AⅠ=
7.13 ( 82.5-18 )
X 1 X 1 X 1.06=3.45
• (六)散热器选择计算例题:
〔例题2-2〕解
4、计算各组散热器片数:
n= A / a (片) • 查附录2-1得 a = 0.235 m2/片
•
• • •
nⅢ= AⅢ / a = 3.69 / 0.235 =15.7 (片)
•
• • •
nⅢ= AⅢ / a = 3.22 / 0.235 =13.7 (片)
查附录2-3得: β1 =1.05 ,进行修正:
nⅢ′ = nⅢX β1 = 13.7X1.05 = 14.39 (片)
由于0.39X0.235 =0.092 m2 <0.1 m2, 故nⅢ′ =14 (片)
• 同理得: nⅡ= AⅡ / a = 2.8/ 0.235 =11.92 (片) • nⅡ ′ = 11.92X1.05 =12.51 (片)
〔例题2-2〕解
3、计算各组散热器所需面积:
AⅢ =
=
QⅢ β1 β2 β3 KⅢ ( tpjⅢ-tn)
1600
7.13 ( 82.5-18 ) X 1 X 1 X 1.06=3.69
m2
同理得: AⅡ =
1200 7.13 ( 82.5-18 ) 1500 X 1 X 1 X 1.06=2.76
m2 m2
• • 查附录2-1表 ,四柱640型散热器的传热系数计算式 为: K = 3.663△t0.16
•
• •
△t------为散热器热媒平均温度与室内温度差
则: KⅢ = 3.663△t0.16 = 3.663 (90.4-18)0.16 = 7.27 w/(m2· ℃)
•
• • •
KⅡ = 3.663△t0.16 = 3.663 (82.2-18)0.16
查附录2-3得: β1 =1.05 ,进行修正: nⅢ′ = nⅢX β1 = 15.7X1.05 = 16.5 (片) 由于0.7X0.235 =0.165 m2 >0.1 m2, 故nⅢ′ =17 (片)
• (六)散热器选择计算例题:
〔例题2-2〕解
4、计算各组散热器片数: • 同6/ 0.235 =11.75 (片) • nⅡ ′ = 11.75X1.05 =12.33 (片) • 由于0.33X0.235 =0.078m2 <0.1 m2, 故 nⅡ′ =12 (片) • • • • nⅠ= AⅠ / a = 3.45/ 0.235 =14.68 (片) nⅠ′ = 14.68X1.05 =15.42 (片) 由于0.42X0.235 =0.1 m2 =0.1 m2, 故nⅠ′ =16 (片) nⅢ′ =17 (片) nⅠ′ =16 (片) nⅡ′ =12 (片)
=95- ∑Q 1600 ( 95-70 ) thu1 1600+1200+1500 (1600+1200)(95-70) 1600+1200+1500 Ⅱ 1200 thu2 Ⅰ 1500
=95-9.3=85.7 ℃
thu2= 95 -
=78.7 ℃
th
• (六)散热器选择计算例题:
• 〔例题2-1〕
经计算可知:
•
•
nⅢ′ =14 (片)
•
•
•
nⅡ′ =13 (片)
nⅠ′ =18 (片)
• (六)散热器选择计算例题:
〔例题2-2〕试计算如图所示的双管上供下回热水供暖系统某立管, 试求各组散热器所需的散热面积与片数.其它条件同例1. 解: 1、计算各组散热器热媒平均温度 因双管系统供、回水温度均为95/70℃ tpjⅢ = t pjⅡ = tpj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