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食品添加剂在酱制品中的应用汇编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频频爆出,让人们开始关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食品添加剂是指加工食品过程中添加的一些物质,用于调节食品的质感、颜色、口味、保存期限等。
本文将探讨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一、食品添加剂的种类食品添加剂的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防腐剂、色素、甜味剂、增稠剂、乳化剂、发酵剂、香料等。
它们的作用各不相同,但是都可以使食品更加美味。
二、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1.防腐剂食品添加剂中最常用的就是防腐剂。
由于细菌的繁殖,食品很容易变质,加入适量的防腐剂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限。
如维生素C、山梨酸钾都是常用的防腐剂。
2.色素食品加工中的色素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食品的颜色,使食品更鲜艳、美观。
如番茄红素、胡萝卜素、葡萄糖酸亚铁等。
3.甜味剂甜味剂主要用于减少糖分摄入量,使食品类似果汁、糖果、口香糖等成品的热量降低,达到健康的效果。
常用的甜味剂包括:蔗糖醇、阿斯巴甜等。
4.增稠剂增稠剂常用于在食品加工中制作各种肉类、蔬菜等方便食品中,常用的增稠剂有明胶、冰糕粉等。
5.乳化剂乳化剂主要用于乳制品、冷藏食品中,使各种原料水油分离之后再次混合。
常用的乳化剂包括:月桂酸钠、脂肪酸甘油酯等。
6.发酵剂发酵剂是一种对食品质量有很大影响的添加剂,如泡打粉就是一种常用的发酵剂。
三、食品添加剂的影响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虽然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加工有好处,但它们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一些食品添加剂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还有部分食品添加剂可能会导致人体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影响人体健康。
2.对环境的影响食品添加剂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一些含有化学成分的食品添加剂,如果过量使用,会导致水质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
四、结语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它们的运用也有其缺陷。
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需要根据食品的种类、用途和国家标准进行运用,以尽量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现代世界科技的不断进步,食品加工技术也越来越发达。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添加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食品添加剂的广泛应用,对于提高食品质量和保障食品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一、食品添加剂的定义首先,什么是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添加的,可增加食品色、香、味、营养、口感、保鲜及防腐等,同时改善食品加工工艺,保障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率的化学品。
食品添加剂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人工食品添加剂两大类。
其中,天然食品添加剂主要是指像食盐、酸奶、酱油、醋等这一类常见的食品补充剂。
人工食品添加剂是指通过化学合成等手段制成的辅助剂,如酸化剂、稳定剂、乳化剂、漂白剂等数百种。
二、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在食品加工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的食品添加剂可以按用途或化学特性进行分类。
以下是几种典型的食品添加剂。
(一)色素色素主要是为了美化食品或者改变其颜色,用于美化食品外观。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色素有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
比如红色食品使用红苏木素,绿色食品使用蓝藻素,金黄色的食品使用胡萝卜素等。
(二)防腐剂防腐剂主要是为了保护食品不被微生物污染而使用,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并且保证食品安全。
常见的防腐剂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钠等,这些防腐剂用量较小,对人体影响较小。
(三)漂白剂漂白剂是用于面粉等制品的漂白,用于增加面粉的白度,提高面团质量和食品的观感。
目前市面上大量使用的漂白剂有氯气和亚硫酸氢钠等。
(四)酸化剂酸化剂可以使食品的味道酸味,用于制作酸菜、酸奶、果酱等,提高口感。
常见的酸化剂有醋酸、柠檬酸、对苯二酚等。
(五)抗氧化剂抗氧化剂可以保护食品的营养成分,抵御自由基的侵害,提高食品的保质期。
常见的抗氧化剂有维生素C、维生素E、柠檬酸等。
三、食品添加剂的研究食品添加剂应用研究一直都是食品科学领域的重点。
目前,研究人员在开发新型的食品添加剂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包括合成新型有机食品添加剂、开发食用菌及其代谢物作为天然食品添加剂等。
食品工程中的食品添加剂与调味品应用

食品工程中的食品添加剂与调味品应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为了满足人们对于食物的口感、香味等方面的需求,食品工程中的食品添加剂与调味品在食品加工和烹饪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食品添加剂和调味品的定义、分类以及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等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一、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的风味、储存性能和方便加工等目的,通过合成或提取技术制备的,能够在一定剂量下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
根据其加入的目的和性质的不同,食品添加剂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1. 按照作用目的分类(1)色素类:食品添加剂中最常见的一类,用于改善食品的颜色,例如染色剂和蓝色剂等。
(2)甜味剂类:用于增强食品的甜味,常见的甜味剂有蔗糖、葡萄糖和人工合成的糖精等。
(3)酸味剂类:用于增强食品的酸味,例如柠檬酸和苹果酸等。
(4)防腐剂类:用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和储存时间,常见的防腐剂有亚硫酸盐和吡唑酮等。
2. 按照来源分类(1)合成类食品添加剂:采用化学合成方法制备得到的,如人工合成的染料。
(2)天然类食品添加剂:通过提取天然物质得到的,如天然色素。
(3)微生物发酵类食品添加剂:通过微生物的发酵过程得到的,如乳酸菌。
二、调味品调味品是指用于改善食物口感、增加食欲和提高菜肴风味的物质。
根据其不同的作用和形式,调味品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1. 酱油类酱油是一种褐色的液体调味品,通过大豆和面粉等原料进行发酵、熟化而得。
酱油可用于调味各类菜肴、酱料和汤类食品,不仅能提鲜增味,还能赋予食物独特的香味。
2. 醋类醋是一类发酵性的食品,常见的醋有米醋、陈醋、苹果醋等。
醋具有酸味,可以用于凉菜的调味和腌制食品。
3. 味精类味精是一种晶体状的白色颗粒状物质,是谷氨酸钠的呈现形式。
味精可用于增强菜肴的鲜味,提高菜肴的风味。
4. 香料类香料是用于增加菜肴香气的调味品,常见的香料有花椒、八角、辣椒粉等。
香料可以根据需要加入到菜肴中,使菜肴更加丰富多样。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一、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及分类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或者增强食品的质量、加工保鲜、色调美观等方面,无机或者有机化合物,通过加入或者喷洒等方式添加进食品中的化学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1.色素类:着色剂主要是为了美化食品,颜色更加诱人,例如人工合成着色剂。
2.甜味剂类:这类食品添加剂的主要特点是口感,就是说它们通过口感的干扰,使人们感觉到食品更加甜,有一定的调味效果。
3.防腐剂类:防腐剂的主要作用是保护食品防止微生物的繁殖和食品的变质。
常用的防腐剂有味精、植物提取物等。
4.增稠剂类:这类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是为了更好的加工和流畅性,使人感到更加美味,并且也更加方便。
二、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及应用(一)色素类添加剂的应用色素类食品添加剂的主要作用就是美化食品颜色、诱人,增加食欲,提高食品的美观程度,使食品热销。
例如,日常生活中吃到的各种甜点,饮品,水果味道的调制等,均需要色素类食品添加剂的协助,以便调出更好的口感、更为独特的味道。
(二)甜味剂类添加剂的应用甜味剂类添加剂主要体现为两种作用。
第一,能够提供很好的口感,使得食品更加美味可口;第二,可以为一些没有甜味的食品添加味道。
例如,一些调味料,果汁饮品和不同的烘焙食品,甜味剂菜肴和其他许多口感极其重要的食品,都需要用到。
(三)防腐剂类添加剂的应用防腐剂类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保鲜食品,防止食品过期腐烂不宜食用。
例如,酸奶、面包、牛肉干等对工人的要求,都需要添加防腐剂,因为这些食品不添加防腐剂,容易受到大量细菌侵蚀、变质。
(四)增稠剂类添加剂的应用增稠剂类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是为了更好的加工和流畅性,使人感到更加美味,并且也更加方便。
例如,需要用到增稠剂的食品包括软糖、果酱、淀粉、面糊、肉淡等等。
三、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问题(一)过度依赖过度依赖食品添加剂会导致人们忽略了天然食品的美味和最初的颜色、口感,使得人们对食品的需求逐渐倾向于口感甜味、具有艳丽的色彩。
酱料安全报告调味酱中的防腐剂使用情况

酱料安全报告调味酱中的防腐剂使用情况酱料安全报告:调味酱中的防腐剂使用情况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新鲜度,食品行业普遍使用防腐剂。
然而,过量或长时间使用防腐剂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本报告就调味酱中的防腐剂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以保证消费者对食品的了解和选择。
1. 调味酱的种类和常见防腐剂调味酱的种类繁多,包括番茄酱、花生酱、辣椒酱等。
常见的防腐剂有:(1)硫酸盐类:硫酸钠和亚硫酸钠;(2)苯甲酸类:苯甲酸和其钠盐;(3)山梨醇类:山梨醇、山梨酸、山梨糖醇等。
2. 调味酱中防腐剂的安全标准各国对食品中防腐剂的使用有一定的法规和安全标准。
以我国为例,最高允许使用防腐剂的浓度为一般性调味酱为每千克不超过1.0克,特殊调味酱为每千克不超过2.0克,并且需要在包装上标明含有防腐剂。
3. 酱料生产企业的防腐剂控制为了确保酱料的质量和安全性,酱料生产企业在防腐剂使用上加强了控制。
(1)控制防腐剂的种类:选择安全性高且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防腐剂。
(2)控制防腐剂的浓度:根据法规规定,严格控制防腐剂的使用浓度,确保在安全范围内。
(3)科学配方设计:通过科学的配方设计,减少或替代防腐剂的使用,保持酱料的持久性和口感。
4. 消费者的自我保护和选择(1)阅读标签:购买调味酱时,仔细阅读标签上的成分信息,特别是对防腐剂的使用情况进行关注。
(2)适量食用:合理使用调味酱,适量添加到食物中,以规避潜在的风险。
(3)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选择那些有良好信誉的品牌,这些品牌通常更注重食品的安全与质量。
结论:调味酱作为我们日常餐桌上常见的食品,防腐剂的使用情况备受关注。
合格的酱料生产企业通过科学的配方设计和严格的防腐剂控制,尽可能减少防腐剂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作为消费者,我们也应该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通过选择正规企业生产的产品并适量食用,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通过本报告,相信各界对于调味酱中的防腐剂使用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消费者也能够更加理性和科学地选择和使用调味酱。
食品添加剂在调味品中的应用研究

食品添加剂在调味品中的应用研究食品添加剂是在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为提高食品质量和延长食品保质期而添加的化学物质。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食品的味道要求越来越高,而调味品作为美食中的点睛之笔,是人们在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食品添加剂在调味品中的应用研究,不仅能够让调味品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味蕾需求,还能够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首先,食品添加剂在调味品中的应用研究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调味品作为人们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不同口味的调味品包装琳琅满目,满足了人们对于多样化食品的需求。
食品添加剂的应用让调味品可以呈现出更加浓郁的香气和口感,使得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到不同层次的味觉体验。
例如,食品添加剂可以增强调味品的鲜味,让我们品尝到更加鲜美的肉香,令人垂涎三尺。
其次,食品添加剂在调味品中的应用研究能够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调味品中的食品添加剂常常起到抗氧化、防腐、防变质等作用,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确保食品安全。
同时,食品添加剂的应用还能够提高产品的口感、颜色和质感等,使调味品更加美观诱人。
举个例子,抗氧化剂能够防止调味品中的脂肪氧化,延长产品的保质期,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原始口感。
然而,食品添加剂在调味品中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一些食品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影响。
比如,一些人对某些添加剂可能存在过敏反应,或者对某些食品添加剂的摄入量有一定的限制。
此外,一些人担心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会导致食品质量的下降,破坏食品的天然性和营养价值。
因此,食品添加剂在调味品中的应用研究需要权衡利弊,确保添加剂的使用安全可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家们正在不断进行食品添加剂在调味品中的应用研究。
他们致力于发现更加安全、有效的添加剂替代品,例如天然来源的食品添加剂,如天然香料和抗氧化剂。
此外,他们还研究不同添加剂的使用方法和剂量限制,以减少潜在的健康风险。
这些研究的目标是,既能提高调味品的口感和品质,又能保证食品的安全和健康。
五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及其在食品加工行业中的应用法规

五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及其在食品加工行业中的应用法规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质量、延长货架期、增加食品特色等目的而在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添加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物质。
在食品加工行业中,使用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常见的做法。
下面将介绍五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及其在食品加工行业中的应用法规。
一、防腐剂防腐剂是一种能够抑制或延缓食品腐败、脱水和变质的物质,常见的防腐剂包括二氧化硫、硝酸盐等。
在食品加工中,防腐剂通常用于保鲜肉类、水果、果脯、酱菜等制品,以延长其保鲜期和销售期。
根据国家卫生部门的规定,食品加工企业在使用防腐剂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和规定的使用量使用,且必须在产品标签中明确标注防腐剂的名称和使用量,以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
二、增稠剂增稠剂是一种能够增加食品黏度和粘稠度的物质,常见的增稠剂包括明胶、果胶等。
在食品加工中,增稠剂通常用于奶制品、糕点等食品的制作过程中,以达到增加产品口感和质地的效果。
根据食品卫生法规,食品加工企业需要在产品标签中明确标注增稠剂的种类和使用量,以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三、发酵剂发酵剂是一种能够促进食品发酵过程的物质,常见的发酵剂包括酵母、面筋等。
在食品加工中,发酵剂通常用于面包、面条等面制品的制作过程中,以提供产品的松软口感和独特风味。
根据食品安全法规,食品加工企业需要在产品标签中明确标注发酵剂的类型和用量,以确保消费者可以正确了解产品的成分。
四、色素色素是一种能够为食品赋予明亮颜色的物质,常见的色素包括红曲、胭脂红等。
在食品加工中,色素通常用于糖果、饼干等食品的制作过程中,以增加产品的视觉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加工企业在使用色素时需要按照规定的使用量和使用范围使用,并在产品标签中明确标注色素的种类和用量,以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健康安全。
五、甜味剂甜味剂是一种能够增加食品甜味的物质,常见的甜味剂包括糖精、阿斯巴甜等。
在食品加工中,甜味剂通常用于饮料、糖果等食品的制作过程中,以替代传统的糖的使用,减少产品的热量和对牙齿的影响。
食品添加剂带入原则在酱卤肉制品质量判定中的应用探讨

be acs sr cs[ ] efcras uf e J .Met c ne 2 0 6 3 : a a S i c , 0 5, 9( ) e
401 ~4 07
[ ] et c ne 20 ,7 4 :4 3 7 J .M a Si c , 0 15 ( )3 7~ 5 e
1 Akts 0 a N., Ka a M .. I fu n e o a r a c cd n y n l e c f we k o g ni a i a d
1 1 样品 来源 .
湖南农 业 大 学 肉类 蛋 品科 学 研 究 所 试 制 的酱
卤肉。 12 检验 方法 .
制 品卫 生标 准》 G 70—2 1《 品安 全 国 家标 和 B26 01 食 准 食 品添加 剂 使 用标 准》 求 , 卤 肉制 品苯 甲 酸 要 酱
不得 检 出 , 步 确 定 为 不 合 格 。经 过 对 生 产 过 程 J 初 中原辅 料 、 生产 工艺 、 加工 所用 香 辛 料 和加 工用 水 进 行 全 面分析 , 出可 能原 因并判 定 为产 品合格 。 得
p o i n c a i n b f l a tr d a e r e ain tmp r — r p o i c d o uf o me ts e trfi r t e ea a o g o
tr[ ] M a Si c ,19 ,(9 : 0 3 2 ue J . et ce e 9 1 2 ) 39~ 2 n
4 黄壮霞 , 张憨 , 建 申. 调包 装对 生鲜 牛 肉低温 保鲜 期 安 气 的影 响[ ]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 04,(3 : 7— 0 J. 20 2 ) 5 6
o y c t cd a o t—c i i g i tr e t n f r c n r lo x a e i a i s a p s c h l n ne v n i o o t f l o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酱:以麦类面粉为原料制得的酱,因为加盐 量少,甜味浓厚,滋味咸中带甜,所以又叫甜面酱。
水
曲精
↓
↓
面粉→拌和→蒸熟→冷却→接种→培养→面糕曲
食盐→配制→澄清→加热→热盐水
→拌匀
→酱醪保温发酵→成熟酱醪→磨细过筛→灭菌→成品
豆酱,主要原料是大豆或蚕豆,包括蚕豆酱、 豆瓣辣酱、豆豉等。
种曲、面粉
大豆 浸泡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11) 规定:
同一色泽的色素如混合使用时,其用量不得超过单一 色素允许量,固体饮料及高糖果汁或果味饮料色素加入量 按该产品的稀释倍数加入。
三氯蔗糖
又名蔗糖素,是一种新型蔗糖氯化衍生物产品,也 是唯一用蔗糖制作的无热量的高倍甜味剂,。是一种白 色粉末状产品,具有无臭、无吸湿性、低热值、甜味品 质及热稳定性好等特点。极易溶于水、乙醇和甲醇,室 温(20℃) 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8. 2 g ,微溶于乙酸乙 酯;对光、热和pH值的变化均很稳定。
黄原胶是白色或浅黄色的粉末,黄原胶是目前 国际上集增稠、悬浮、乳化、稳定于一体.性能最 优越的生物胶。黄原胶溶液具有低浓度高粘度的特 性(1%水溶液的粘度相当于明胶的100倍),是一种高 效的增稠剂。另外,黄原胶对酸、碱、热、盐稳定。
根据GB2760-2011,规定其最大使用量: 果酱,10.0g/kg; 罐头及罐头食品参考用量,0.1%~0.3%
在碱性介质中则失去杀菌、抑菌作用。其防腐的最适pH值 为2.5~4.0。
苯甲酸亲油性强,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从而 干扰了微生物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 吸收。进入细胞体内的苯甲酸分子,电离酸化细胞内的 碱储,并能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对乙酰辅酶A 缩合反应有很强的阻止作用,从而起到食品防腐作用。 苯甲酸只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而不能杀死微生物。
由于苯甲酸难溶于水,直接使用苯甲酸比较困难。因此, 通常使用的是其钠盐---苯甲酸钠,但起抑菌作用的仍是苯 甲酸。 只是初期是盐的形式,苯甲酸钠在水中离解,只有 当酸根离子与H+结合生成苯甲酸,防腐效果才能表现出来, 因此,它只有在pH较低时才具有较好的效果。随pH的降低, 苯甲酸钠溶液的抑菌作用越大,故苯甲酸及其钠盐常用于高 酸性水果,浆果,果汁,果酱,榨菜,酱油等酸性食品的保 藏防腐。
苯甲酸及其盐类
苯甲酸亦称安息香酸,分子式C7H6O2, 结构式为:
苯甲酸为白色有荧光的鳞片状结晶或针状结晶, 或单斜棱晶,质轻无味或微有安息香或苯甲醛的气 味。
苯甲酸在热空气中微挥发。苯甲酸的化学 性稳定,有吸湿性,在常温下难溶于水,溶于 热水,也溶于乙醇、氯仿、乙醚、丙酮、二硫 化碳和挥发性、非挥发性油中。由于苯甲酸在 常温下难溶于水,故在食品中应用其钠盐。
蒸熟
冷却 混合接种
培养 大豆曲 入罐
翻酱
第二次加盐水
保温发酵
第一次加盐水
自然升温
成品食盐ຫໍສະໝຸດ 配制澄清盐水
果酱,是把水果、糖及酸度调节剂混合后,用超 过100℃温度熬制而成的凝胶物质,
原料处理→加热软化→加热、配料→浓缩→装罐和密 封→杀菌和冷却
3、酱制品中常用的食品添加剂
增稠剂:果胶、黄原胶 防腐剂:苯甲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类 鲜味剂:谷氨酸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 、 着色剂:赤藓红、焦糖色 甜味剂:三氯蔗糖 酸味剂:柠檬酸 稳定剂:柠檬酸钠
食品添加剂在酱制品中的应用
1、酱的定义
酱是指用粮食和油料作物为原料,利用以米曲 霉为主的微生物经发酵酿制的半固体粘稠的调味品。
面酱
豆酱
沙茶酱
2、酱的分类
在酱的分类上,有两大类——发酵酱和 不发酵酱。 发酵酱类中,主要有面酱(也称甜酱)、 豆酱(北方也称大酱)两大类。 非发酵型的有果酱和蔬菜酱等。
根据GB2760-2011,将其列入可在各类 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添加剂。
一般参考用量: 果酱,0.2%~0.3%; 果汁,0.05%~0.2%
黄原胶
黄原胶又称黄胶、汉生胶,黄单胞多糖,是一种 由假黄单胞菌属发酵产生的单孢多糖,由甘蓝黑腐病 野油菜黄单胞菌以玉米淀粉、蔗糖等为主要原料,经 好氧发酵生物工程技术产生的一种高黏度水溶性微生 物多糖。
谷氨酸钠
谷氨酸钠(C5H8NO4Na),是一种由钠离子与谷 氨酸根离子形成的盐。商品名为味精。无色至白色的结 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有特有的鲜味。易溶于水,无 吸湿性,对光稳定。
谷氨酸钠 - 鲜味原理
人的味觉器官当中,有一个专门的氨基酸受体。谷氨 酸钠是一种氨基酸盐,当它被用于菜肴而被人食用的时候, 会刺激位于舌部味蕾上的氨基酸受体,这样人们就可以感 到可口的鲜味。
从甜度、口感、相对价格和致病可能等方面综合 考虑,非营养性的甜味剂三氯蔗糖值得大力开发。同时这 对于适应当前国际食品市场的发展潮流,提高国内食品添 加剂的开发和生产水平也有一定的意义。由于三氯蔗糖的 甜味稳定性, 能够在贮存期味道保持不变,引起食品和饮 料生产商用其取代蔗糖和高糖浆的特殊兴趣。三氯蔗糖是 目前世界上强力甜昧剂开发研究的最高技术产品。
苯甲酸钠,苯甲酸钠亦称安息香 酸钠,分子式C7H5O2Na,结构式:
苯甲酸钠为白色颗粒或晶体粉末, 无臭或微带安息香气味,味微甜,有 收敛性,在空气中稳定;易溶于水, 其水溶液的pH值为8。溶于乙醇。
在低pH环境中,苯甲酸对许多微生物有抑制作用, 但它的抗菌有效性依赖于食品的pH。
pH=3.5时,0.125%的溶液在1h内可杀死葡萄球菌和其 他菌; pH=4.5时,对一般菌类的抑制最小质量分数约为0.1%; pH=5时,即使5%的溶液,杀菌效果也不可靠。
赤藓红
赤藓红又称樱桃红、四碘荧光素、食品色素3号。红色 或红褐色颗粒或粉末,无臭,易溶于水,溶于乙醇、丙二 醇和甘油,不溶于油脂,耐热性、耐碱性、耐氧化还原性 好,耐细菌性和耐光性差,遇酸则沉淀,吸湿性差。具有 良好的染着性,特别是对蛋白质染着性尤佳。根据其性状, 在需高温焙烤食品和碱性及中性食品中着色力较其他合成 色素强。
果胶
果胶是一种亲水性植物胶,它通常为白色至淡黄 色粉末,稍带酸味,具有水溶性。是一组聚半乳糖醛 酸。在适宜条件下其溶液能形成凝胶和部分发生甲氧 基化。
果胶物质是植物细胞壁成分之一,存在于相邻细胞壁 间的胞间层中,起着将细胞粘在一起的作用。果胶是一种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胶凝化和乳化稳定作用。 果酱中常添加果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