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走在全国前列5p

合集下载

深圳建筑垃圾怎么处理最好用

深圳建筑垃圾怎么处理最好用

深圳建筑垃圾处理的最佳方案
在现代社会,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建筑活动也日益频繁。

建筑垃圾的处理成为
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

深圳作为中国先进城市之一,建筑垃圾处理方案至关重要。

下面介绍几种处理建筑垃圾的最佳方法:
建筑垃圾分类处理
首先,建筑垃圾的处理应该从源头入手,即在建筑过程中就进行有效的分类处理。

分类包括可回收物品、有害废弃物和其他废弃物。

采用建筑垃圾分类处理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再利用率,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其次,建筑垃圾可以通过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得到有效处理。

将建筑垃圾中的可
回收材料进行再加工,减少浪费,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同时,通过合理的处理技术,部分建筑垃圾可以转化为能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

建筑垃圾回收处理设施建设
此外,深圳可以建设更多的建筑垃圾回收处理设施,为建筑垃圾提供集中处理
的平台。

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建筑垃圾处理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规范建筑垃圾的处理流程,减少环境污染。

政策法规支持
最后,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支持建筑垃圾处理工作。

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到建筑垃圾处理工作中,推动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深圳建筑垃圾处理的最佳方式包括建筑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回收处理设施建设和政策法规支持等方面。

只有通过综合利用各种手段,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实现建筑垃圾的有效处理。

深圳建筑垃圾处理

深圳建筑垃圾处理

深圳建筑垃圾处理深圳作为中国的特大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有序、环境保护是其永恒的主题。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和更新,建筑垃圾处理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如何高效处理建筑垃圾,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深圳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

建筑垃圾处理现状深圳建筑业繁荣发展,每年产生大量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处理面临着以下挑战:•规模庞大:建筑垃圾数量庞大,传统的处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资源浪费:部分建筑垃圾可以被有效利用,但目前仍存在大量浪费现象。

•环境污染:建筑垃圾处理不当容易造成土壤和水质污染,影响生态环境。

深圳建筑垃圾处理的挑战与机遇面对建筑垃圾处理的挑战,深圳也有机会探索出更加科学和环保的处理方式。

可以借鉴以下做法:•建立健全的建筑垃圾回收体系,鼓励企业和居民积极参与。

•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提升处理效率。

•强化建筑垃圾处理监管,规范市场秩序,防止环境污染。

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深圳建筑垃圾处理面临着挑战,同时也蕴含着发展的机遇。

深圳建筑垃圾处理的未来展望展望未来,深圳建筑垃圾处理将朝着资源化利用和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

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建筑垃圾处理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化的目标。

深圳建筑垃圾处理的未来将注重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为深圳乃至整个中国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结语深圳建筑垃圾处理不仅是一项技术问题,更是一项关乎城市环境和资源利用的大计。

希望未来深圳在建筑垃圾处理方面能够走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前列,成为绿色、低碳城市的典范,引领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潮流。

深圳市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备案

深圳市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备案

深圳市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备案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建筑业是一个持续发展且不可或缺的行业,但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建筑垃圾产生。

建筑垃圾的处理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如何有效地回收再利用建筑垃圾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针对这一问题,深圳市政府提出了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备案。

项目背景深圳市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建筑业发展迅速。

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建筑垃圾的产生,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和资源利用。

因此,建筑垃圾处理再利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项目目标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实现建筑垃圾的分类、回收再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循环利用,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项目内容1.建立建筑垃圾回收体系:通过建立健全的建筑垃圾回收体系,包括建筑垃圾收集站点、分类设备、再利用工厂等,实现对建筑垃圾的及时回收和分类处理。

2.推动建筑垃圾再利用技术研发:借助科技力量,研发建筑垃圾再利用技术,将建筑垃圾转化为再生资源,如再生骨料、再生砂浆等,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3.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建筑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意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共同参与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活动。

项目意义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备案的实施将对深圳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有效处理建筑垃圾将减少在城市中的堆积,改善城市环境。

其次,建筑垃圾再利用将大大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最后,建筑垃圾再利用项目的实施将为打造资源节约型、环保型社会提供有益借鉴。

结语通过在深圳市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备案的推动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建筑垃圾处理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城市环境将得到更好的改善,同时也将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有力支持。

深圳市政府的积极行动必将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赞誉!以上是深圳市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备案的简要介绍,希望这一项目能够为城市建设和环保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深圳建筑废弃物受纳场建设运营

深圳建筑废弃物受纳场建设运营

深圳建造废弃物受纳场建设运营一、背景介绍深圳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经济特区,经济发展迅速,建造业也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然而,随着建造业的快速发展,建造废弃物的处理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深圳市计划建设一个专门的建造废弃物受纳场,以便有效管理和处理建造废弃物。

二、建设目标1. 建设一个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建造废弃物受纳场,以确保建造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和环境保护。

2. 提供一个高效便捷的建造废弃物处理服务,以满足建造业的需求。

3. 促进建造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三、建设内容1. 场地选址:根据市政府规划部门的要求,选择一个适合建设建造废弃物受纳场的场地,考虑到交通便捷性、环境条件和周边居民的影响等因素。

2. 设施建设: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建设建造废弃物受纳场的各项设施,包括场地围墙、入口检查站、称重设备、分拣区、储存区、处理设备等。

3. 环境保护措施:在建设过程中,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噪音、粉尘和废气的控制,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 运营管理:建设完成后,进行建造废弃物受纳场的运营管理,包括收费管理、储存和处理建造废弃物、定期巡检和维护等。

四、建设进度和时间安排1. 场地选址:估计在X年X月完成场地选址工作。

2. 设施建设:估计在X年X月开始设施建设工作,估计耗时X个月。

3. 环境保护措施:估计在设施建设过程中同时进行环境保护措施的施工,以确保环境保护工作与设施建设同步进行。

4. 运营管理:估计在设施建设完成后X个月开始建造废弃物受纳场的运营管理工作。

五、预期效益1. 解决建造废弃物处理难题,提高建造废弃物的处理效率和质量。

2. 促进建造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3. 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4. 改善周边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六、风险与挑战1. 场地选址难点:由于深圳市土地资源紧张,场地选址可能面临难点。

2. 环境保护压力:建造废弃物处理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压力,需要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超大城市建筑废弃物减量化与综合利用策略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超大城市建筑废弃物减量化与综合利用策略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超大城市建筑废弃物减量化与综合利用策略研究——以深圳市为例李蕾,唐圣钧,丁年,刘应明,李峰(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摘要】随着大规模房屋建设和地下空间工程的持续性推进,建筑废弃物产生量大幅增长,已成为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大一类,若不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置,将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从而使城市面临“建筑废弃物围城”的困境。

因此,源头减排和综合利用是未来城市建筑废弃物管控的必由之路。

本研究以深圳市为例,基于现状分析及国内外先进经验借鉴,从规划、设计、施工、资源化利用等阶段全过程探索具有可实施性的减量化和综合利用策略,从而实现城市绿色发展和无废城市的建设,以期为高强度开发、高质量发展的超大城市在建筑废弃物减量化与综合利用方面提供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超大城市;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综合利用;深圳中图分类号:X79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206(2023)06-0105-06DOI :10.19841/ki.hjwsgc.2023.06.017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of Reducing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Debris in Megacities :A Case Study of ShenzhenLI Lei ,TANG Shengjun ,DING Nian ,LIU Yingming ,LI Feng(Urban Planning &Design Institute of Shenzhen Co.Ltd.,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promotion of large-scale housing construction and underground space engineering,the construction waste ha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become the largest category of solid waste production.If not effectively controlled and properly disposed,it would cause enormous pressure on the environment,thus making the city face the dilemma of besieging by construction waste.Therefore,source reduct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were the best way to control urban construction waste in the future.Taking Shenzhen as an example,the study explored the implementable strategies of reduct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onstruction waste from the entire process of planning,design,construction,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based on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and advanced experience at home and abroad,in order to achieve urban green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zero waste city.It was expected to provid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reduct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waste in megacities with high intensity and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Key words 】megacities;construction waste;reduction;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Shenzhen0引言高强度城市更新或大体量地下空间工程的建设是超大城市解决人地矛盾冲突、实现经济高效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但与此同时,会产生大量建筑废弃物。

深圳建筑垃圾处置方案

深圳建筑垃圾处置方案

深圳建筑垃圾处置方案深圳市是一座全国性的经济特区和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其高速的城市发展也带来了大量的建筑垃圾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深圳市政府已经提出了一系列的建筑垃圾处置方案。

首先,深圳市政府将加大对建筑垃圾的管理力度。

建筑垃圾产生后,政府将会采取相关措施来收集和分类处理。

政府将会在市区和周边地区设立建筑垃圾收集点,并加强对建筑垃圾收集点的管理和监督。

同时,政府还将会加强对建筑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建筑垃圾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利用。

其次,深圳市政府将鼓励和支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政府将会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将建筑垃圾转化为资源进行利用。

政府将会提供相关的补贴和奖励,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

政府还将会加大对建筑垃圾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此外,深圳市政府还将加强对建筑垃圾处理企业的监管。

政府将会建立健全的建筑垃圾处理企业准入制度和监管机制,确保企业的合法合规经营。

政府将会对建筑垃圾处理企业的技术设备和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整改或者关停。

同时,政府还将加强对建筑垃圾处理企业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建筑垃圾非法处理和倾倒行为。

最后,深圳市政府还将加强对公众的建筑垃圾处理宣传和教育。

政府将会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建筑垃圾处理的重要性和方法,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建筑垃圾治理中来。

政府将会加大对建筑垃圾处理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力度,提高公众的垃圾分类和资源利用能力。

政府还将会建立健全建筑垃圾治理的监督举报制度,鼓励公众对建筑垃圾违法行为进行举报。

总之,深圳市政府在建筑垃圾处理方案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加大管理力度、鼓励资源化利用、加强监管企业和加强宣传教育。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会有效解决深圳市建筑垃圾问题,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深圳市建筑垃圾处理厂

深圳市建筑垃圾处理厂

深圳市建筑垃圾处理厂深圳市建筑垃圾处理厂是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建筑垃圾处理厂是指专门用于处理、利用建筑废弃物料的场所,通过分类、转运、处理等环节,最终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深圳这座现代化城市中,建筑垃圾处理厂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建筑垃圾处理厂的作用1.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处理厂可以将建筑垃圾中可回收的材料进行分类和处理,实现废物资源再利用,降低资源浪费。

例如,废旧砖头、混凝土等可以被再次利用于建筑工程中。

2.环境保护:通过建筑垃圾处理厂的科学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避免垃圾乱堆放、露天焚烧等不当处理方式造成的环境问题。

3.促进循环经济:建筑垃圾处理厂的存在促进了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实施,形成闭环的资源利用体系。

深圳市建筑垃圾处理厂运营管理深圳市建筑垃圾处理厂在运营管理上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流程规范、技术改进等方面。

1.垃圾分类: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分门别类地进行处理。

不同材料的建筑垃圾经过不同的处理流程,提高废物资源化回收利用率。

2.流程规范:建立科学合理的处理流程,规范垃圾处理操作,确保处理效率和质量。

遵循相关法规标准,做好记录与监管。

3.技术改进:积极引进先进的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提升处理效率和环保水平。

不断探索新技术,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未来展望随着城市建设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深圳市建筑垃圾处理厂在未来将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

应不断优化管理与运营机制,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垃圾处理模式,为城市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做出更大贡献。

建筑垃圾处理厂作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继续在深圳市乃至全国的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引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新模式,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环境。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市城市管理局等关于在政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市城市管理局等关于在政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市城市管理局等关于在政府投资工程中率先使用绿色再生建材产品的通知【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深建字[2010]126号【发布部门】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深圳市水务局【发布日期】2010.06.12【实施日期】2010.06.1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深圳市水务局、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关于在政府投资工程中率先使用绿色再生建材产品的通知(深建字[2010]126号)各区建设局、交通局、城市管理局、水务局,市、区质监机构、造价管理机构,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各有关政府投资工程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推广使用绿色再生建材产品是推进建筑废弃物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手段,不仅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有利于绿色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根据《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决定在政府投资工程中率先使用绿色再生建材产品,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关于率先使用绿色再生建材产品的项目范围北环大道改造工程等14个项目(具体名单见附件)作为首批试点项目,应当率先在人行道板、路基垫层、管井、管沟、永久土坡护面、砖胎膜、基础垫层、砌筑型围墙、广场、室外绿化停车场等工程部位全面使用绿色再生建材产品。

鼓励所有政府投资工程以及市容环境提升项目、城市更新项目,在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使用绿色再生建材产品。

二、关于绿色再生建材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技术规范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编制并发布建筑废弃物及绿色再生建材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技术规范,引导企业利用建筑废弃物以及生产绿色再生建材产品,规范绿色再生建材产品在工程建设项目的推广使用。

三、关于绿色再生建材产品的质量认定绿色再生建材产品生产企业应当对其产品质量负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建筑废弃物资源化走在全国前列文/石晓林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在建筑废弃物的管理方面,总体上走在全国的前列。

30年前,随着城市建设“第一爆”的打响,深圳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剧增,基本建设量大,建筑废弃物也日益增多。

尤其是近年来,在深圳土地存量减少、城市发展受土地制约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如何妥善处理建筑废弃物以扩大城市发展空间,成为城市管理需要直接面对而且刻不容缓的问题。

为此,深圳大力推进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试点,目前已有4个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投入使用,建筑废弃物年处理能力达350万吨,年资源化率超过1/3,节约土地350亩。

此外,深圳正在规划建设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园,预计在几年内可基本全面实现建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使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相当于每年节约土地900亩,基本解决全市建筑废弃物问题。

“垃圾围城”促深圳破局建筑废弃物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

目前深圳的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大体上分为两种:未经任何处理直接填埋,占90%以上;进行轻度分拣,即分拣出可直接变卖的废金属等,占5—10%。

按照每万吨建筑废弃物占用填埋土地约1亩计算,采用简单填埋的方式处置建筑废弃物,深圳每年将消耗土地近千亩,这与深圳市土地资源十分紧缺的现状形成尖锐的矛盾。

“十一五”期间,深圳新建建筑面积每年以2000万平方米的速度增长,每年的旧城改造将达500万平方米,按照废弃物平均产出量折算(每新建1万平方米,产出建筑废弃物500—600吨;每拆除旧楼1万平方米,产出建筑废弃物近万吨),深圳每年产出建筑废弃物约1000万吨,而且全市20年来的建筑废弃物总存量约有6000万吨。

按照国际测算法,每万吨建筑废弃物占用填埋场的土地1亩,深圳每年产生的建筑废弃物填埋占地面积就要上千亩,处理20年来的存量建筑废弃物需占用土地6000亩。

另外,深圳市原有的建筑废弃物受纳场西丽塘朗山受纳场(库容432万方,占地33万平方米,495亩)、龙岗中心城受纳场(库容120万方,占地11万平方米,165亩)和宝安西乡受纳场(库容505万方,占地12万平方米,180亩)均已填满关闭。

为了受纳地铁3号线、深惠路拓宽工程等产生的余泥渣土,龙岗选定龙城红花岭石场、坪地石壁石场、横岗大地石场三处废石场作专用受纳场,库容约250万方。

同时,为了缓解深圳市余泥渣土无处可填的困境,深圳市在《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中规划了西部北、西部南和东部等3座海上公众堆填区和两个余泥渣土受纳场。

其中,水径余泥渣土受纳场拟利用龙岗区布吉街道的水径废弃石场建设,该石场占地面积约为49.7公顷,库容约3100万方。

位于南山西丽片区塘朗山的新屋围及下围岭两处余泥渣土受纳场,正在进行环保评估审批和设计勘探等前期工作,两处受纳场总规划面积约106万平方米,新增总库容约1300万立方米,使用年限8—9年。

然而,直接填埋建筑废弃物耗用了大量土地,阻断了土壤生物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更加剧了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局面,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为了从根本上缓解这种局面,深圳发挥敢为人先的精神,开始尝试对建筑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

2008年8月,深圳首次引进了可以“吃垃圾吐建材”变废为宝的新技术,开始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再生利用。

2009年10月,深圳出台《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综合利用条例》,不仅为解决深圳建筑废弃物减排与综合利用提供了法律依据,还客观上推动了深圳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深圳正在积极编制建筑废弃物的相关规划,即将推出的《深圳市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设施布局规划》将对全市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场所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和建设,科学系统地处理建筑废弃物。

此外,在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产品技术标准方面,深圳正在编制《深圳市再生混凝土技术规范》和《深圳市再生骨料技术规范》,今后深圳的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产品将实行进行统一的技术规范,这对于规范再生利用产品市场、推动绿色再生建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走上法制化轨道早在去年10月,深圳就实施了《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深圳将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对建筑废弃物实行分类管理、集中处置,并实行“建筑废弃物排放收费制度”。

在全国尚未出台一部全国性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法律法规之前,《条例》的实施无疑使深圳提前于国家迈入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法制化之路。

就建筑废弃物的管理而言,目前发达国家实行的大多是“源头削减策略”,即在建筑废弃物形成之前,就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将其减量化,对于产生的建筑废弃物则采用科学手段,使之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

根据这个思路,《条例》主要规定了以下九大制度:一是实行施工图设计文件建筑废弃物内容审查备案制度。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当根据本条例以及有关设计规范对建筑废弃物减排设计内容进行审查。

审查合格的,报建设主管部门备案;审查不合格的,由设计单位改正后重新审查。

二是实行新建项目和既有项目拆除废弃物处理方案施工备案制度。

为了严格控制行政审批项目,同时也为了体现深圳地方立法的特色,打造服务型政府,条例将国务院确定保留的建筑废弃物处置核准制度改为建筑废弃物减排及处理方案备案制度,要求新建工程项目的建设和既有建筑物、构筑物、市政道路的拆除,建设单位应当编制建筑废弃物减排及处理方案,在工程项目开工前报主管部门备案。

三是推行住宅一次性装修制度。

鼓励新建住宅的建设单位直接向使用者提供全装修成品房。

政府投资建设的保障性住房的装修应当一次到位。

政府投资建设的办公场所装修完成后八年内不得重新装修。

确需重新装修的,应当经主管部门批准。

四是实行建筑废弃物排放收费制度。

为了强制要求有关单位采取最佳方案对建筑废弃物进行适当的处置,条例规定,建设主管部门将根据建筑废弃物的分类情况、排放数量、收费标准向建设单位或者业主收取建筑废弃物排放费。

五是推行建筑工业化制度。

建筑工业化是优化建筑业产业结构,提高建筑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引导、促进建筑业尽快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效途径。

因此,条例规定,要推行建筑工业化,逐步实现建筑构配件的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和现场装配。

建筑工程的门、窗、墙板等非承重构件应当使用预制构配件。

六是实行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标识制度。

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使用关系到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为了保证技术成熟、经济适用在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能够打通市场通路,增强使用单位对再生产品的市场信心,条例规定,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应当由专业检测机构进行质量检测。

检测合格的,标注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标识,并列入绿色产品目录和政府绿色采购目录。

七是实行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产品的强制使用制度。

为了积极培育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回用市场,我们在立法过程中根据“使用量大”、“附加值高”、“国外有应用实例”、“安全性顾虑较低”等四项基本因素,明确规定某些工程应当使用一定比例的再生建材,以促进建筑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市场的发展。

八是推行建筑余土交换利用制度。

优先考虑工程区域内的挖填土石方平衡或不同工程间的建筑剩余土石方的交换利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建筑余土的排放量,因此,条例规定,市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建筑余土调剂信息平台,鼓励不同工程项目建筑余土的交换利用。

九是推行建筑废弃物现场分类制度。

考虑到现场分类作业是建筑废弃物有效利用与管理的关键所在,条例规定,鼓励具备现场分类条件的施工单位按照分类要求结合施工或者拆除步骤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分类。

此外,今后深圳还将实行建筑废弃物减排及处理方案备案制度。

新建工程项目的建设和既有建筑物、构筑物、市政道路的拆除,建设单位应当编制建筑废弃物减排及处理方案,在工程项目开工前报主管部门备案。

不备案者,将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或不予通过拆除审批。

建筑废弃物减排及处理方案备案将成为建设工程施工报建或拆除申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前置条件。

探索产业化处理建筑废弃物过去的10余年来,围绕着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问题,我国的环境科学界、建筑工程界以及建材界专家、学者、商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

据专家分析称,合理利用建筑废弃物不仅环保节能,而且其中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

粗略估算,到2020年,我国至少新产生建筑废弃物30亿吨,如将其中50%转化为生态建筑材料,将创造6000亿元的经济价值,而其社会效益将更为可观。

专家表示,建筑废弃物被作为再生资源可成为资源循环的新起点,今后必将会成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建筑废弃物回收加工利用,不但能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同时还可以降低垃圾排放,正可谓“一举两得”。

但是,是不是仅注重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就够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复杂的、系统的工作,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如果只是利用某一种建筑废弃物生产单一产品,而不能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其附加产值也不会太高。

而要高效处理和利用建筑废弃物,真正实现发展循环经济更重要的是,就必须要形成一条完整的建筑废弃物处理产业链。

而要真正形成一条完整的建筑废弃物处理产业链,无论是建筑废弃物的减排还是回收利用,只靠企业的自觉是无法有效实现的。

原广东省建委主任陈之泉曾认为,对从事建废弃物圾资源化的企业,政府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应当予以大力的支持,比如减息减税,产品在重点工程、政府市政工程上予以大力推广消化,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在融资方面予以一定的优惠政策。

如何尽快实现建筑废弃物处理产业链的形成,政府的态度、观念和相关法规的“护航”一样都不能少。

美国用了近100年的时间完善了建筑废弃物处理百分百综合利用,而我们等不了100年了,垃圾包围城市的现状告诉我们必须要有创造性的思维和跳跃式的思维来思考我们今天的城市建筑废弃物处理问题。

所幸的是,一向领国内风气之先的深圳,近年来一直不断加强处理建筑废弃物产业化的探索。

早在2006年底,原深圳市建设局局长李平就提出深圳要形成“建筑原料——建筑物——建筑废弃物——再生原料”的循环模式,把现在的填埋场变成综合垃圾处理厂。

现任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局长李荣强也表示,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制度化、产业化,大力推进建筑节材工作,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道路,也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战略决策的具体措施。

只有将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纳入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项内容,建立一个企业管理、政府监督、法律保障的公平竞争平台,将建筑废弃物的收集、分拣、回收、储运、处理、再生利用、产品经营等一体化,形成一个产业链,才是真正实现建筑废弃物变废为宝的有效途径。

面对“垃圾围城”的严峻挑战,深圳市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等方式,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化处理建筑废弃物的新路子,在废物减排和循环利用两个方面获得了双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