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电梯安全管理的风险评估与隐患整改措施

电梯安全管理的风险评估与隐患整改措施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电梯已成为现代化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然而,由于电梯的特殊性质,它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和隐患。
因此,电梯安全管理的风险评估和隐患整改措施至关重要。
第一部分:电梯安全的风险评估电梯安全的风险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故障风险:由于电梯是机械设备,存在着设备故障的风险。
例如电梯门无法正常关闭、电梯停止层位误差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对乘客的安全构成威胁。
2. 电气故障风险:电梯的运行离不开电气设备,电气故障也是一个常见的风险。
例如电梯短路、火灾等问题可能导致电梯无法正常运行或者引发火灾。
3. 安全设施不完备风险:一些老旧电梯的安全设施可能不够完善,如缺乏安全开关、应急电话等,这也增加了电梯的安全风险。
4. 过载风险:乘客超载是电梯运行过程中的一个常见问题,过载会导致电梯超负荷运行,从而对电梯本身和乘客的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第二部分:隐患整改措施为了保障电梯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隐患整改措施,来减少风险并提高电梯的安全性能。
1. 定期检查和维护:对电梯的定期检查和维护是确保电梯安全的重要措施。
包括对电梯设备、电气元件、安全装置等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2. 强化培训和管理:提高电梯工作人员的技能和安全意识,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管理,确保他们在日常操作中能够正确应对各种紧急情况,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更新和升级设备:对于老旧的电梯设备,需要进行更新和升级,以符合现行的安全标准。
例如安装紧急停车装置、安全开关、视频监控等,以提高电梯的安全性能。
4. 加强监督和检查: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电梯的监督和检查力度,确保各个环节都符合相关的安全规定,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追踪整改,以保障乘客的安全。
结论:电梯安全管理的风险评估和隐患整改措施是确保电梯安全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来了解电梯存在的风险,再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才能有效提高电梯的安全性能。
电梯安全风险评估内容

电梯安全风险评估内容
电梯安全风险评估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备安全评估:评估电梯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包括电梯各个部件的设计、制造、安装和维修质量等,以及设备是否存在缺陷或老化等问题。
2. 运行安全评估:评估电梯的运行管理情况,包括运行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应急救援措施是否得力、电梯日常维护保养是否到位等。
还要评估电梯是否存在潜在的运行问题,比如停梯频率、意外停梯、超载、误动等。
3. 紧急情况应对评估:评估电梯是否具备应对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的应急措施,比如灭火系统的可靠性、疏散通道的畅通性、应急通讯设备的可用性等。
4. 安全管理评估:评估电梯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包括安全培训和知识普及情况、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和执行情况、监管执法力度等。
5. 用户满意度评估:评估用户对电梯使用的满意程度,包括乘坐舒适度、运行速度、维修响应速度、安全感等方面。
这些评估内容可以通过检查、测试、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进行。
评估结果可以为电梯维修和改造提供指导,以及为政府制定和改进电梯安全监管政策提供参考。
DB11T 1520-2018电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北京市地方标准】

A-#$=XY:)% 1 F
<=L`& ^6 1 F<=
78 6 <=
MP.
L`RS^;Y?>6 (^;JK< `M& A-Z)>6 J
A-;?K>6 I
<=D*26 )23
K`"#
=U3?@\P $%,R=)>I:
$%JH)2 5.5.3.2 !LQ=Q'/01234<=.526=&52L89R$%
!)*E) \SOT
.E <<=UVL`&N.
L`.MP7.O^
]L 5.5.3.3 ) !E<.ID*2$%,JK
<= !)2
I3EHJ>?
K`"#EK`"#@6EEH7'"#EE ;H%
]LGML`&NEBH+1-6 ]L
L`EBH+2-6 ]LMPEBH+3-6 ]LO^EBH+4-
5.5.3 VW)
5.5.3.1 4 !$%, @,\$%E)2,V>?
=G !E !=ENU?;OEL>P)<=*2
LQ7<=RSTU ,>U?VW
LQ
5.3 9
5.3.1 89
!=XY:)% =ZT !<[&S\E]5RS^E) !_`()6 Z8^ET) !FD
.R . ...
I
DB11/T 1520 2018
1 !
<=
.<= !
"#.<= !$%&<= !'()*+
电梯风险与风险评估

高风险: 发生概率高 , 影响 程度大
风险等级划分有助于优化资 源配置 , 提高风险管理效率
风险等级划分有助于制定针 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
低风险: 发生概率低 , 影响 程度小
极高风险: 发生概率极高, 影响程度极大
中等风险: 发生概率中等, 影响程度中等
02加强电梯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加强电梯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
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梯设备
AB
提高公众安全意识,普及电梯安全知识
预防措施
监控机制
维护保养: 定期对 电梯进行维护保养,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报警系统: 设置报警系统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定期检查: 对电梯进行定期检查 ,确保设备安全
03定期演练: 定期 进行应急演练 , 提高应急处理能 力
01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不同风险制 定相应的应急处 理方案
02培训应急人员: 对相关人员进行 应急处理知识和 技能的培训
应急处理
谢谢
03制定应急预案 , 应对突发事故和紧急情况
04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电梯安全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01 定期检查和维护 电梯设备 ,确保 设备安全可靠
风险应对措
施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 , 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 为了最 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 请 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风险管理
4
2
2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 , 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 为了最 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 请 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风险评估
1 2 3 4风险识别: 识 风险分析: 分 风险评价: 根 风险控制: 制别可能存在的 析风险发生的 据分析结果对 定风险控制措风险因素 可能性和影响 风险进行评价 施 , 降低风险程度 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DB34∕T 2496-2015 电梯安全状况评估规范

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20900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风险评价和降低的方法GB/T31821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
TSGT5001-2009电梯使用管理与日常维护保养规则
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DB34/T2088电梯使用安全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 7024、GB/T 20900 和 GB 7588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梯安全状况评估safety evaluation oflifts
采用风险评估的方法,对电梯的设备本体、使用管理、维护保养和使用环境等四个方面安全状况进行分析和判断的活动。
3.2
电梯多层次模糊评价方法fuzzyevaluationofliftsbasedonmulti-storyhierarchymodel
4.4.3.3风险评估:对现场安全检查发现的各类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识别,评估伤害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的概率等级。
4.4.3.4风险等级评定:根据伤害发生的概率等级和严重程度评定出每个危险因素的风险等级和风险类别。
4.4.3.5提出降低风险措施:根据风险等级评定的结果,提出降低或消除风险的措施。
4.4.3.6形成安全评估意见:指出评估对象存在的主要风险,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与委托单位沟通交流,形成安全评估意见。
电梯多层次模糊评价是指先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因素集,再用模糊综合评判确定结果的电梯安全评估方法。其具有定性与定量评估特点。
4一般要求
4.1电梯安全评估机构(以下简称安全评估机构)具有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资质。
电梯设备安全风险评估

电梯设备安全风险评估
电梯设备安全风险评估是对电梯设备所存在的潜在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管理的过程。
该评估旨在及早发现和解决电梯设备的安全问题,以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
电梯设备安全风险评估可以涵盖以下方面:
1. 设备故障风险评估:对电梯设备进行全面维护和检修,识别设备故障的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2. 安全标准合规性评估:检查电梯设备是否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例如安全技术规范和设计标准,以确保电梯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3. 人员操作风险评估:评估电梯操作员的素质和技能,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操作电梯设备,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人为操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
4. 电梯维护管理风险评估:评估维护公司是否能够按时进行例行维护和检修,以减少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5. 紧急疏散风险评估:评估电梯设备在紧急情况下的疏散能力和应急机制,以确保乘客能够安全地离开电梯。
电梯设备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可以用于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设备维护计划的调整、操作员培训和紧急救援预案的制定。
通过及时识别和管理电梯设备的安全风险,可以有效预防电梯事故的发生,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
电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ICS 91.140.90Q 78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1520-2018电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Elevator safety risk assessment specification2018-04-04发布2018-07-01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T 1520-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朝阳区特种设备检验所、丰台区特种设备检验所、海淀区特种设备检验所、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日立电梯公司、通力电梯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立荣、张绪鹏、王小轮、邱志梅、赵伯锐、赵克凡、张建新、顾理、李树国、宋云鹏、仇景泽、黄凯、王瑞宝、蔡金泉、杨京延、刘连璋、文燕洲。
IDB11/T 1520-2018电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梯安全风险的条件、电梯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电梯安全风险评估项目和电梯安全风险评估程序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曳引驱动乘客电梯、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安全风险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024 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GB 7588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T 10058-2009 电梯技术条件GB 16899 自动扶梯和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3 术语和定义GB/T 7024 、GB 7588和GB 16899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电梯安全风险评估 safety evaluation of elevator按照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对电梯的安全性、可靠性进行综合性分析和判断的活动。
电梯安装安全风险评估

电梯安装安全风险评估
电梯安装安全风险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旨在评估电梯安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这些风险。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电梯安装安全风险:
1. 材料和设备风险:电梯安装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和设备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如安装不牢固的钢缆、使用低质量的电梯门和按钮等,这些都可能导致安全隐患。
2. 设计和施工风险:电梯的设计和施工是否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设计不当或施工质量低劣可能导致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或事故。
3. 过载和意外情况风险: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过载情况,比如超过了其承载能力的重量,这可能导致电梯失控或卡住。
此外,突发事件如地震、火灾等也可能引起电梯故障或安全隐患。
4. 维护和检修风险:电梯的维护和检修工作是否及时和规范也是保持电梯安全的关键。
缺乏定期的维护和检修可能导致电梯零部件磨损、老化、腐蚀等情况,从而增加故障和事故的风险。
为减少以上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选择优质的材料和设备,确保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
2.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对电梯的设计和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督
和检查。
3. 设计合理的电梯载重和速度限制,确保电梯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超载或超速。
4. 建立完善的维护和检修计划,定期对电梯进行检查、清洁和保养,并及时修复和更换有问题的零部件。
5. 进行紧急情况演练,提高电梯用户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6.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在电梯内和电梯出口处设置安全提示和应急联系方式。
总之,电梯安装安全风险评估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 91.140.90Q 78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1520-2018电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Elevator safety risk assessment specification2018-04-04发布2018-07-01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T 1520-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朝阳区特种设备检验所、丰台区特种设备检验所、海淀区特种设备检验所、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日立电梯公司、通力电梯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立荣、张绪鹏、王小轮、邱志梅、赵伯锐、赵克凡、张建新、顾理、李树国、宋云鹏、仇景泽、黄凯、王瑞宝、蔡金泉、杨京延、刘连璋、文燕洲。
IDB11/T 1520-2018电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梯安全风险的条件、电梯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电梯安全风险评估项目和电梯安全风险评估程序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曳引驱动乘客电梯、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安全风险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024 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GB 7588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T 10058-2009 电梯技术条件GB 16899 自动扶梯和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3 术语和定义GB/T 7024 、GB 7588和GB 16899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电梯安全风险评估 safety evaluation of elevator按照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对电梯的安全性、可靠性进行综合性分析和判断的活动。
3.2电梯故障 elevator malfunction电梯不能完成要求功能的状态。
预防性维护或其他计划性活动或缺乏外部资源的情况除外。
4 基本要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用电梯(曳引驱动乘客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宜进行电梯安全风险评估:——学校、幼儿园以及医院、车站、机场、客运枢纽、商场、体育场馆、展览馆、公园等公众聚集场所的电梯;——在用电梯故障率高于GB/T 10058-2009中4.1规定的电梯;——发生一般等级以上事故的电梯;——使用期限超过十二年的电梯;——使用单位认为有必要进行安全评估的电梯。
5 安全风险评估1DB11/T 1520-2018 5.1 工作流程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流程,见图1。
图1 安全风险评估流程图5.2 成立安全风险评估组应成立安全风险评估组,评估组应由二名以上(含二人)具备电梯检验资质的人员或电梯相关领域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组成。
5.3 评估前准备5.3.1 安全风险评估组评估前准备安全风险评估组应做如下准备:——应明确安全风险评估对象和范围,收集相关资料,准备安全风险评估仪器设备;——进行资料交接,确定现场评估日期。
5.3.2 使用单位评估前准备使用单位应做如下准备:——近1年的电梯修理和维护保养资料;——近1年电梯的故障情况记录;——电梯的改造、重大修理相关资料(如有);——随机资料(包括电气原理图和维护保养使用说明书等);——业主的使用情况调查表(必要时);——最近一次的电梯定期检验报告;——准备试验所需的砝码及搬运人员(必要时);——通知维保单位安排熟悉本电梯的专业人员参与配合工作;——其他需要明确的事项。
5.4 现场安全风险评估5.4.1 基本要求2DB11/T 1520-2018安全风险评估组应依据本标准,对曳引驱动乘客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项目及相关资料进行现场检查及试验,给出相应单个项目的评估结果,项目结果分为“符合”、“不符合”或者“无此项”。
5.4.2 曳引驱动乘客电梯安全风险评估曳引驱动乘客电梯安全风险评估内容、要求和方法,见附录A。
5.4.3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安全风险评估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安全风险评估要求和方法,见附录B。
5.5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5.5.1 电梯当前风险状况电梯安全风险评估结论的前半部分为电梯当前风险状况,按照程度不同分为四级,从高到低分别为:——该电梯存在安全隐患,但在可接受范围内,标识为“Ⅰ”;——该电梯存在一般安全隐患,标识为“Ⅱ”;——该电梯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标识为“Ⅲ”;——该电梯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标识为“Ⅳ”。
5.5.2 消除隐患的处理方法电梯安全风险评估结论的后半部分为消除隐患的处理方法,按照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四种方法,分别为:——建议立即修理和调整,标识为“1”;——建议重大修理,标识为“2”;——建议改造,标识为“3”;——建议更新,标识为“4”。
5.5.3 安全风险评估结论评定5.5.3.1 当评估项目中出现不符合项目时,结论中风险状况及隐患的处理方法的评定应以所有不合格项目中相应等级最高的项目作为报告书结论。
5.5.3.2 安全风险评估人员应根据曳引驱动乘客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各项目的评估结果,结合零部件更换的情况、技术条件,提出对电梯采取修理和调整、重大修理、改造或者更新的建议。
5.5.3.3 现场评估时,对于最近一次定期检验项目中包括的项目,评估时可引用相关项目的检验结果。
5.5.3.4 当评估项目中不能包含评估所存在问题,但的确存在安全隐患的,可在问题描述及其他中以文字形式表述。
对于隐患处理方法,应当采取简便的原则,在消除隐患处理方法的四种方法中进行选取,并参照上述方法进行评定。
5.5.4 评估结论5.5.4.1 当评估项目全部项目为符合时,结论应为:“经安全风险评估,该电梯系统正常,可继续使用,使用中应加强日常维护保养。
”5.5.4.2 当评估项目存在不符合项目时,结论应为:“经安全风险评估,(电梯风险状况),(隐患处理方法)。
”例如,“经安全风险评估,该电梯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建议更新。
”5.5.5 评估报告的出具5.5.5.1 评估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电梯设备概况、所用仪器设备、安全风险评估相关项目、安全风险评估综合分析、安全风险评估结论和见证材料等。
3DB11/T 1520-20185.5.5.2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应由安全风险评估人员填写,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的结论页应有安全风险评估人员、审核人员的签字和安全风险评估专用章或公章。
5.5.5.3 曳引驱动乘客电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原始记录格式和内容见附录C、附录D。
5.5.5.4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原始记录格式和内容见附录E、附录F。
5.5.5.5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宜在评估工作后20个工作日内出具。
4DB11/T 1520-2018附录 A(规范性附录)曳引驱动乘客电梯安全风险评估内容、要求和方法A.1 使用环境与资料A.1.1 使用环境A.1.1.1 评估内容和要求机房或者机器设备间的空气温度保持在5℃~40℃之间;电源输入电压波动在额定电压值±7%的范围内;环境空气中没有腐蚀性和易燃性气体及导电尘埃。
A.1.1.2 评估方法审查维护保养记录、自检记录。
A.1.2 使用管理状况A.1.2.1 评估内容和要求使用管理状况,包括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电梯钥匙使用保管制度、定检报告等,要求内容齐全完整;安全管理人员的设置应符合要求。
A.1.2.2 评估方法审查维护保养记录、自检记录。
A.1.3 维护、保养记录A.1.3.1 评估内容和要求维护、保养记录,要求维保单位应取得相应资质,记录内容齐全、完整。
A.1.3.2 评估方法审查维护保养记录、自检记录。
A.1.4 故障、事故记录A.1.4.1 评估内容和要求故障、事故记录,要求应有故障及事故的次数、类别、排除情况等,内容齐全、完整。
A.1.4.2 评估方法审查维护保养记录、自检记录。
A.1.5 大修、改造、更换记录A.1.5.1 评估内容和要求大修、改造、更换记录,记录应清楚、完整。
A.1.5.2 评估方法5DB11/T 1520-20186 审查维护保养记录、自检记录。
A.1.6 零配件供应情况A.1.6.1 评估内容和要求零配件供应情况,要求零配件供应及时、充足。
A.1.6.2 评估方法审查维护保养记录、自检记录。
A.1.7 随机技术文件A.1.7.1 评估内容和要求随机技术文件,要求电气原理图(包括动力电路和连接电气安全装置的电路)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包括安装、使用、日常维护保养说明等内容应完整。
A.1.7.2 评估方法审查随机技术文件、维护保养记录、自检记录。
A.2 轿厢与对重A.2.1 紧急照明和报警装置A.2.1.1 评估内容和要求正常照明电源中断时,能够自动接通紧急照明电源;紧急报警装置采用对讲系统以便与救援服务持续联系,当电梯行程大于30m时,在轿厢和机房(或者紧急操作地点)之间也设置对讲系统,紧急报警装置的供电来自前条所述的紧急照明电源或者等效电源;在启动对讲系统后,被困乘客不必再做其他操作。
A.2.1.2 评估方法现场操作。
A.2.2 超载保护装置A.2.2.1 评估内容和要求电梯应当设置轿厢超载保护装置,轿内有音响或者发光信号提示。
轿厢超载保护试验。
A.2.2.2 评估方法外观检查和现场操作。
A.2.3 轿厢A.2.3.1 评估内容和要求轿厢地板、轿厢架不应有明显倾斜和变形,轿厢架未出现影响安全的脱焊、材料开裂、严重锈蚀;轿壁、轿顶不应出现影响安全的锈蚀、穿孔、变形、破损等,玻璃轿壁不应出现裂纹。
A.2.3.2 评估方法DB11/T 1520-2018 外观检查。
A.2.4 对重A.2.4.1 评估内容和要求对重架不应出现严重变形,对重块不应出现断裂,外包铁皮或外包金属不应出现破损且内部材质外露,压紧装置应有效。
A.2.4.2 评估方法外观检查。
A.3 曳引系统A.3.1 驱动主机A.3.1.1 评估内容和要求曳引轮轮槽无严重磨损;曳引机减速器工作应无异常,轴承及润滑情况无异常,运转中联轴器无振动、冲击和异响,电动机、发电机运转时,应平稳轻快,工作应无异常、无异味驱动主机工作时应无异常噪声和振动。
A.3.1.2 评估方法外观检查和现场检测。
A.3.2 制动器A.3.2.1 评估内容和要求A.3.2.1.1 制动器各组成部分应完好、有效。
A.3.2.1.2 制动器应当动作灵活,制动时制动闸瓦(制动钳)紧密、均匀地贴合在制动轮(制动盘)上,电梯运行时制动闸瓦(制动钳)与制动轮(制动盘)不发生摩擦、工作面上没有油污。
A.3.2.1.3 切断制动器电流至少应由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实现,当电梯停止时,如果其中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未打开则最迟到下一次运行方向改变时应能防止电梯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