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5.2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优质教案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2)写出ATP的分子简式。
(3)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ATP与ADP相互转化关系的多媒体动画,认识ATP在细胞中作为能量流通的原因。
(2)通过分析,比较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ATP如何生成又如何消耗,找出能量代谢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渗透热爱自然和生命的情感教育。
(2)通过对课本P90图5-7进行补充和完善,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培养用准确的科学术语阐述观点和进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1.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中的作用。
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教具准备 1.教师课件。
2.ATP结构式挂图。
●课时安排建议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思考问题: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是怎样解决能量的“稳定储存”和“灵活利用”这一矛盾的?例如,发电厂是如何转化能量的?人们是如何从农产品转化成各种生活用品的?[情境创设]1.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1)萤火虫发光需要能量吗?(2)细胞中的糖类、蛋白质等有机物都储存着大量稳定化学能,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能直接利用它们吗?2.教师讲解从课文中的唐诗中我们知道,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实际上,细胞中还有许多化学反应是需要能量的,这些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知道,细胞中的糖类、蛋白质等有机物都储存着大量稳定化学能,这些能源物质的稳定性,利于大量地储存,但它们不能直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细胞是怎样解决“稳定储存”和“灵活利用”这一矛盾的?细胞把稳定的能量转化成另一种能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A TP,解决了这一问题。
A TP什么物质呢?[师生互动]1.ATP分子结构特点学生阅读课本P88相关内容后,教师讲解:(1)展示ATP结构式挂图,向学生介绍腺嘌呤、核糖(两者结合而成腺苷)、磷酸。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案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ATP在细胞内的作用和重要性。
掌握ATP的结构特点和途径。
了解细胞内ATP与其他分子的相互转化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型和图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珍视科学探究的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ATP在细胞内的作用和重要性。
ATP的结构特点和途径。
难点:ATP与其他分子的相互转化过程。
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ATP模型和图示。
实验器材和试剂。
投影片和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了解ATP的基本概念。
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和实验结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细胞能量的基本概念。
引入ATP的概念,激发学生对ATP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讲解ATP的结构特点和途径。
结合图示和模型,帮助学生理解ATP的作用和重要性。
3.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ATP与其他分子的相互转化过程。
引导学生注意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和数据分析的方法。
4. 数据分析: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提出结论并解释结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评估学生对ATP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实验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观察学生的实验观察和记录能力。
3.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评估学生对ATP的结构特点和途径的理解。
通过测试和评估学生的实验报告,了解学生对ATP与其他分子的相互转化过程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延伸:1. 细胞内的其他能量分子:介绍细胞内其他能量分子,如GTP、UTP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能量分子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5.2 细胞的能量“通货” —ATP 教案【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

第五章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目标要求1.知识目标:(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2)写出ATP分子简式、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式。
(3)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1)通过对萤火虫发光问题的探究,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与设计能力;(2)通过问题讨论共同绘出ATP与ADP相互转化示意图,理解ATP 在细胞中作为能量通货的原因;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渗透热爱自然和生命的情感教育。
(2)通过阅读与思考、讨论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培养用准确的科学术语阐述观点和进行合作学习的态度。
(3)通过分析ATP、ADP的动态平衡,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生态观。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2)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1)ATP是细胞内的能量“通货”;(2)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三、教学过程:学习过程教师组织与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0分钟)ATP是直接能源物质1. 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汽车和空调消耗能源的例子,引出人的生命活动也需要消耗能量:2.根据学案,进行有关生物体能源物质的回忆和总结。
以问题过渡:这些物质能否直接为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实验探究(PPT显示实验内容),引导找出新的能源物质——ATP,并体现其重要性。
活动主题一:用较短的时间进行承前启后的知识复习,通过实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进一步掌握对照实验的有关原理。
从实验现象中讨论得出结论:萤火虫(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于ATP,而不是葡萄糖从现实生活中学生可体会生物学的知识,同时也了解生物与科技之间的联系。
通过与同学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与习惯。
通过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探索新知ATP具有怎样的结构呢?让带着疑问观看,聆听。
模型建构,可将抽培养能力(20分钟)ATP的结构ATP与ADP的相互转化ATP的利用我们通过阅读与讨论来学习ATP的结构。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ATP在细胞内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ATP的结构以及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
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ATP的结构、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
2. 教学难点:ATP在细胞内的作用和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内能量的储存和传递方式。
2. 使用模型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ATP的结构和功能。
3. 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模型或图片:ATP结构模型。
2. 实验材料:无机磷酸盐、ADP、酶、试管、显微镜等。
3. 教学课件:ATP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内能量的储存和传递方式。
例如:“你们知道细胞内是如何储存和传递能量的吗?”2. 讲授新课1. ATP的结构:展示ATP结构模型,讲解ATP的结构特点。
2. ATP的作用:阐述ATP在细胞内的作用和重要性。
3.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讲解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包括酶的作用和能量的释放。
3. 实验观察1. 分组进行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ATP的理解。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ATP的相关知识。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ATP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ATP研究对人类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七、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ATP结构、功能和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案

第五章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教材分析中学生物学课程通常包括十大主题,在细胞这一主题中,初中侧重于细胞的结构,而高中则侧重于细胞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突出了“活细胞”的特性,加强了物质和能量代谢的内容。
ATP是生命直接能源物质,是细胞内能量转换和传递的“中转站”,它既区别于被形容为“生命燃料”的糖类和储能物质脂肪,又为后续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中具体能量的转化过程作了铺垫,在所有生物的代谢中占有普遍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写出ATP的结构简式;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科学意识,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四、学情分析必修1第二章学生已经学习了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已明确了主要能源物质、储能物质、能源物质等概念,这为进一步学习ATP是直接能源物质作了铺垫,也是在本节课的学习中需要注意区分的几个概念;必修1第三章以及初中时学生也已经接触了有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命现象,这又为学生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能量的转化奠定了基础。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课件制作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新课引入、展示目标[温故知新]细胞中的下列物质中有哪些含有能量()A、糖类B、脂肪C、水D、无机盐[问题探讨]“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让我们重温唐代诗人杜牧这首情景交融的诗句,想象夜空中与星光媲美的点点流萤,思考有关的生物学问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五章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学设计

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教学背景分析:本学期以来,我校构建了学生乐学,优质高效,提升能力,适应高考和未来发展的教学模式---“345”模式。
此模式意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求知的主体。
以此模式教学以来学生逐渐养成课前先学、先读、先记、先练、先思的习惯,在此背景下设计了此课。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知道什么是ATP以及ATP的结构。
2. 能画出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
3.举例说明ATP的功能。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初步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与讨论与交流,学会合作。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ATP化学组成的特点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理解ATP作为细胞能量“通货”的含义四、教学方法:课前先学先行课堂问题反馈课上互动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提升五、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PPT展示存折,提问:能不能拿着存折去小卖部买个面包?如果要买东西人民币是不是比存折方便?学生回答问题将细胞内的糖类比作存折里的钱,而ATP比作人民币,从而引入新课,引起学生兴趣。
展示课题PPT展示本节课题;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观看PPT,进入本节学习进入本节学习出示目标展示本节学习目标(主要是知识目标);1. 知道什么是ATP以及ATP的结构。
2. 能画出ATP与ADP的了解本节学习目标先告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相互转化过程。
3.举例说明ATP的功能。
方向更明确,目的性更强。
预习检查检查学生学案上“知识体系梳理”是否已做展示自己的学案有监督的课前任务才能真正落实预习效果检测安排学生花5分钟时间先自主完成学案上“预习效果检测”的5道选择题,然后小组同学对比答案并讨论得出一致答案后展示到黑板上。
完成“预习效果检测”题用题目检测学生预习后掌握知识的情况,找出问题好对症下药。
生成问题对比每小组学生的答案生成相应问题。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优秀教学设计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优秀教学设计《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优秀教学设计对于细胞内与能量有关的物质,大家并不陌生——糖类、脂肪、蛋白质等,这些物质能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吗?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优秀教学设计篇11、设计思想《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是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应用”第二节的内容。
对于细胞内与能量有关的物质,学生并不陌生——糖类、脂肪、蛋白质等,这些物质能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吗?通过设计探究实验,让学生认识到ATP才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关于ATP分子结构的教学,直观的展示其结构式,并于学过的核酸的知识结合起来比较进行学习,让学生从陌生到熟悉;ADP与ATP的相互转化的知识,让学生阅读教材,并解析其来源与去路,并通过表格的比较,认识其不同点;通过介绍ATP的利用方式,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2、教学分析2.1教材分析第五章主要介绍有关能量如何输入细胞,能量以什么形式存在以及细胞如何利用这些能量。
本节在本模块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只有在能量的供应下,细胞膜才能行使主动运输的功能;并且加深理解把叶绿体和线粒体分别比喻为植物细胞的“能量转换站”和所有细胞的“动力车间”的含义;便于加深领会活细胞之所以能够经历生长、增殖等生命历程与能量的供应和利用是分不开的。
2.2学情分析2.2.1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通过对必修1第2章学习,已经学习了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明确了能源物质、主要能源物质、储能物质等概念,这为进一步学习ATP是能量的“通货”作了铺垫。
2.2.2学生的能力基础:学生初步建立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但不完善,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障碍。
2.3教学条件分析本节课内容较抽象,学生难以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结合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ATP的药剂,让学生认识到其真实性;同时通过有趣的实验展示让学生体会到ATP的生理作用。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5.2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教案

个人备课录
上课时间年月日第课时总课时课题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教学目标(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2)写出ATP的分子简式
(3)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教方学法
①自主学习
②思维训练
③讲述引导
教材分析重点
(1)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2)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难点
(1)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2)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教具实物投影、课件、板书
教学过程(一)引入
提出问题:前面学习过的能源物质有那些?这些能源物质被细胞分解后,以什么形式提供为细胞提供能量呢?
问题探讨: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萤火虫为什么能发光?一个关于ATP让萤火虫尾部重新发光的例子。
引出ATP是直接能量物质。
(二)ATP分子简介以及ATP和ADP的转化
展示ATP的分子结构式,讲授ATP的分子简式的写法和含义。
磷酸键水解放出的能量水平。
由ATP脱去最远离A的磷酸放出能量引入,讲述ADP可以和Pi结合,吸收能量,形成ATP的过程。
,用幻灯片或板书辅助。
ADP转化为ATP所需要的能量的动物、人、真菌、大多数细菌通过呼吸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图表辅助)
(三)ATP的利用
理解:吸能反应与ATP合成想联系;放能反应与ATP水解相联系。
简介图5-7,细胞中能量的利用途径
(四)小结及例题
什么是ATP
ATP与ADP的转化,及其能量的变化
例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素组成:C、H、O、N、P
结构组成:一个腺苷、一个核糖、三个磷酸基团(两个高能磷酸键和一个普通磷酸键)
2.ATP与ADP相互转化
吸能反应总是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放能反应总是与ATP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水解过程一般只断裂最外侧的一个高能磷酸键)
对于动物和人体细胞来说,磷酸肌酸只是能量的一种储存形式,而不能直接被利用。由此可见,对于动物和人体细胞来说,磷酸肌酸在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之间起着缓冲的作用,从而使细胞内ATP的含量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ATP系统的动态平衡得以维持。
课后练习:
1.ATP被喻为生物体的“能量货币”,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图是ATP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维持家狗体温的能量主要来自ATP的水解
答案:DCCCA
作
业
教
学
后
记
3.ATP的生理功能
细胞的代谢所需要的能量由细胞内的ATP直接提供的。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4.ATP的形成途径
(1)绿色植物: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2)人、高等动物、真菌和大多数细菌:能量除来自于呼吸作用外,人和高等动物还可以来自磷酸肌酸的转移。
总结:
1.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等。细胞内消耗能源物质的顺序是:糖类 脂肪 蛋白质。一般情况下生物体内细胞利用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而且糖类中的能量需要分解释放传递给ATP,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才能供给各种生命活动利用,从而解决能量的“稳定储存”和“灵活利用”的矛(特别是肌细胞)内,除了ATP外,其他的高能磷酸化合物还有磷酸肌酸(可用C~P代表)。磷酸肌酸的结构式是:
当动物和人体细胞由于能量的大量消耗而使细胞内的ATP含量过分减少时,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磷酸肌酸中的磷酸基团连同能量一起转移给ADP,从而生成ATP和肌酸(可用C代表);当ATP含量比较多时,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TP可以将磷酸基团连同能量一起转移给肌酸,使肌酸转变成磷酸肌酸。
难点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教具
教案
教
学
过
程
问题探讨:
提问: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答: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主要是相互传递求偶信号,以便交尾、繁衍后代。
提问:萤火虫身体内有特殊的发光物质吗?
答:萤火虫腹部后端细胞内的荧光素,是其特有的发光物质。
提问:萤火虫发光的过程中有能量的转化吗?
答:有。萤火虫腹部细胞内一些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只有在转变成光能时,萤火虫才能发光
上课时间年月日第课时总课时
课题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教学
目标
(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2)写出ATP的分子简式。
(3)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教方学法
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
教
材
分
析
重点
1.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中的作用。
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2.直接供给生命活动能量的能源物质是ATP。在生物体内能量的转换和传递中,ATP是一种关键物质。ATP是生物体内能量转换的“中转站”,它有利于能量的运输和协调供给,如线粒体呼吸释放能量合成的ATP,可以转移到细胞膜用于主动运输,也可以进入细胞核推动DNA的复制等等,从而解决“产能”和“用能”在空间上的矛盾。
A.物质①表示鸟嘌呤
B.化学键②断裂的化学反应属于吸能反应
C.在ATP﹣ADP循环中③可重复利用
D.若化学键④断裂,则左边的化合物是ADP
5.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TP、蛋白质、脂质以及糖类共有的元素只有3种
B.细胞吸收葡萄糖分子一定消耗ATP
C.ATP分子中含有两个稳定性相同的高能磷酸键
A.①表示腺苷B.②表示脱氧核糖
C.③断裂后释放的能量最多D.④是高能磷酸键
2.图1为ATP的结构,图2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
B.图1中代表腺苷,b、c为高能磷酸键
C.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图2中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D.图2中反应向左进行时,能量只能来自呼吸作用
3.下面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直接由ATP提供
B.生命活动如:肌肉收缩、神经传导、细胞分裂、生长发育等都需要能量
C.糖类是提供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
D.生命活动最终的能量来自太阳
4.ATP的结构示意图如下,①③表示组成ATP的物质或基团,②④表示化学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引入: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实际上,细胞中还有许多化学反应是需要能量的,这些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知道,细胞中的糖类、蛋白质等有机物都储存着大量稳定化学能,这些能源物质的稳定性,利于大量地储存,但它们不能直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细胞是怎样解决“稳定储存”和“灵活利用”这一矛盾的?细胞把稳定的能量转化成另一种能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ATP,解决了这一问题。ATP是什么物质呢?
3.ATP的结构与物理、化学知识有密切联系,ATP中的能量可以转变成机械能(如肌肉收缩、鞭毛摆动)、化学能、电能(如神经冲动的传导)、渗透能(如主动运输的能量)、光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
4.胞内供能物质有ATP和磷酸肌酸,ATP普遍存在,但含量不多,当ATP大量消耗时,则磷酸肌酸释放能量供ADP和Pi合成ATP。磷酸肌酸的存在对ATP含量的相对稳定起缓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