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度的确定

1、确定给水度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并对各种确定给水度方法作简要说明。
潜水含水层的给水度可利用单孔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观测孔的水位下降资料计算确定,或采用野外试验和室内试验的方法确定,但必须保持含水层的天然结构。
1、筒测法
筒测法是使用一种特制的简易测筒,筒内盛入原状土,然后设法让筒内原状土达到饱和,进而使之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排水,从而测定排除的水量,借以推求原状土的给水度。
2、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法
通常根据抽水试验的s~t曲线,主要有配线法(lgs-lgt)和直线图解法(s-lgt),进行解析推断,求出给水度. 33、漏斗疏干法
在潜水面平缓、天然地下径流量很小的地区,抽水井所抽出的水主要来自降落漏斗疏干的水量,随着抽水时间的延长,降落漏斗在不断扩展,只要将某一时刻以前抽出的水量,除以该时段的降落漏斗体积,即可得到给水度,u=Qt/v.降落漏斗的形状一般为不规则的漏斗形。当观测孔较多时,可根据实测的降落漏斗形状和漏斗内降深等值线,算出漏斗体积V。
4、试坑法
试坑法的基本原理是测量土层的体积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然后计算其差值即为给水度。测试分析步骤如下:) 挖掘一大小适当的试坑,露出欲求给水度的土层,用环刀取土样,测定土样的干容重,将试坑内欲测的土壤泡水一定的时间,使其孔隙被水饱和,然后舀干余水,取土样测定重量含水率 ,将土层用湿物覆盖,防止土层水分蒸发。这时,饱和含水量中的重力水下渗,每隔一定时间取土测定土样的重量含水率,将测得的重量含水率换算成体积含水率;根据体积含水率与时间曲线可得出田间容水度和田间持水度。
5、数值解法
如果潜水为单向流动,隔水层水平,含水层均质,可沿流向布置3个地下水水位动态观测孔,然后根据水位动态观测资料,按下式计算μ值: 式中:h1,t ,h2,t ,h3,t—观测孔t时刻水位及含水层厚度;
△h2—△t时段内2号孔水位变幅;
ω —垂向流入和流出量之和称综合补给强度;
K—渗透系数;
△x—观测孔间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